•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5
  • 24
  • 8
  • 5
  • 4
  • 1
  • Tagged with
  • 38
  • 38
  • 32
  • 11
  • 10
  • 10
  • 8
  • 8
  • 8
  • 7
  • 6
  • 6
  • 6
  • 6
  • 6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以宗教市場理論分析解嚴前後的台灣政教關係-以長老教會與一貫道為例 /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Political-Religious Relationship in Taiwan Before and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in Terms of Religious Market Theory-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and the Yiguandao as the Two Examples

王博賢, Wang, Po-Hs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過去20年裡,宗教社會學經歷一場「典範轉換」的過程,世俗化理論受到宗教市場理論的挑戰,但同時它也奠基於世俗化理論,而此二理論典範至今仍在論戰當中。本研究即以台灣宗教發展中與政府有過高度緊張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以及一貫道的發展為例,來討論以西方國家調查為基礎的宗教市場理論是否仍能適用自如,或在可能的狀況下該如何提供理論在跨文化下的命題修正。 台灣作為一個華人社會,深受過去釋、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思想影響,又經歷長時間的戒嚴,這些背景使宗教與政治的互動直至解嚴後仍保持一定程度的距離。本研究即從多數華人宗教與政治的互動開始,進而認識一貫道發展史,以及其組織結構,最後探討一貫道政教關係的發展,指出秘密崇拜方才是威權政府打壓一貫道的原因,並辨識出一貫道所佔的「中華文化」的獨特市場區位,得以降低與政權間的緊張關係。 另一方面,1949年後由中國各地隨政府來台的各教派,則因為歷史與政治的緣故,傾向遠離政治的政教關係。相對的,來台已經超過150年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則在台灣歷史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政教關係傾向,直到普世教協事件後,才開始升高政教間的緊張關係。在這部分,研究者也試圖將台灣基督教內兩大勢力的發展與美國做比較,卻很不幸的發現台灣基督宗教的邊陲性,甚至有因華人文化以及本身限制而成的玻璃天花板。 相對於與政治互動情況的不同,台灣的各個宗教組織團體因著各自的教義,幾乎皆參與在社會服務與慈善的工作。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其他基督教宗派在外國差會的帶領下,成為台灣社會服務與慈善事業中領導的角色。而一貫道則透過社會服務與慈善,無意間為自己打下合法化的基礎,受政治壓迫下的宗教就持續在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研究結論方面,首先,研究者認為,宗教市場理論在華人世界仍有適用性,但就如許多前輩學人的疑慮,適用上有其困難,必須在進行研究時隨之調整。但就台灣宗教研究而言,更重要的是台灣欠缺大型的適切華人情境的宗教調查。在此限制下,本研究發現台灣的宗教市場應非一個自由競爭的宗教市場,而是一種由少數賣方主導的市場狀態,其他的宗教完全無法撼動佛、道教與一貫道的領先地位。 回到主要的研究對象,研究者發現,戒嚴時期一貫道的受禁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政府間高度緊張的原因有所不同,或許可以分為國際與內政原因,但背後最大的主因仍是國民黨政權的「人治」政治。政治的壓迫使得一貫道成為灰市或黑市,也是促成1960年代後一貫道向海外輸出的動力之一。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因制度的不同,並未產生高度的緊張關係。因此,研究者認為教制的差異亦是影響兩宗教發展的因素之一。 當政治的壓力使宗教無法改變社會制度時,各宗教就致力於各種世俗性的社會服務與慈善,來完成其救渡或救贖的責任,但也進而使後戒嚴時代下的台灣缺乏公共神/佛/道學,多數台灣的宗教就偏向極端嚴格的、離世的方向,不過問任何政治議題。因此我們綜合社會服務與慈善參與以及政治兩個面向,多數台灣的宗教將偏向極端開放的、入世的方向,低張力的宗教是社會的主流,產生台灣宗教市場的偏態現象。但研究者也透過太陽花學運的宗教立場變化大膽預測,隨著第三次政黨輪替,民主鞏固的腳步越發穩健,將漸漸向自由市場的曲線靠近。
22

中國西南苗族的基督新教與現代性(1900-1960) / Protestantism and Modernity of the Hmong(Miao) in the Southwest China, 1900-1960

胡其瑞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探討的是中國西南苗族如何皈信基督教的過程,以及在時局的影響下,他們如何在基督徒、中華國族與苗族之間的身份認同中求取平衡與進行轉換。這個議題牽涉到信徒如何藉宗教在今世尋求成功,與在來世尋求永恆盼望,並苗族追尋現代化的過程與政教關係的互動。 基督教在清末傳入黔西北地區,在苗族與儸儸群眾中獲得很大的迴響;傳教士透過設立教會學校、創制民族文字,將知識與信仰一併帶給邊疆民族,並培育出許許多多的本地知識份子。其時,正好也是國家外患頻仍的年代,當政府意欲透過邊疆教育來取得土著民族的國家認同以鞏固國防時,才發現西南地區的許多民族都已經深受基督教的影響,甚至在國家認同上出現動搖。因之,國家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在西南地區爭取少數民族的認同,意欲將他們吸納成為中華國族的一員。而作為國家與族群之間的苗族知識份子遂成為國家亟欲拉攏的對象,而這批知識份子也在當中扮演著為民族爭取利權的中介者角色。 此時的中國基督教正面臨轉型,強大的國族主義情緒讓中國基督教必須走上本色化路線,這股思潮也同樣影響了黔西北苗族教會,並以內地會教會為中心發展出本色化的民族宗教特色,且在靈恩運動的影響下,走向唱靈歌、跳靈舞與見異象的千禧年信仰。從苗族流傳史詩可以看出,在他們的歷史記憶中已帶有一種期盼新天新地的想望。這樣的期盼,成為他們在面對壓力時的一種態度,而實際的表現,就是在歷來的「鬧升天」與「鬧搬家」的行動當中。而且,隨著靈恩運動與天啟末世信仰的影響越來越大,藉由教會作為資訊流通的媒介,這種末世的焦慮感渲染成為普遍的群眾運動,甚至在 1950 年代演變成反對社會主義改造政策的武裝「鬧皇帝」運動。 我認為,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上半葉黔西北的苗族基督教發展,不但藉由教會的媒介,在橫向的空間上與中國政治以及中國基督教的發展接軌,在縱向的歷史脈絡與族群記憶中,也持續受到族群傳統的影響,是研究全球基督教發展的大圖像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23

宣教師キャンベル・N・ムーディと台湾基督長老教会-文脈化するキリスト教の軌跡

三野, 和惠 23 March 2016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教育学) / 甲第19445号 / 教博第189号 / 新制||教||160(附属図書館) / 32481 / 京都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育科学専攻 / (主査)教授 駒込 武, 准教授 山名 淳, 教授 西平 直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ducation)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24

當代基督教的人權觀 / Contemporary Christian Perspective on Human Rights

黃聖堯, Sheng-yao H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代基督教的人權觀 人權是當代人類地球村最為關切的議題之一,由於有關人權概念及其真義的徹底探討,早晚必會處理到人生與人類終極意義與價值等問題,因此引發宗教神學的討論,必然勢所難免。本論文試圖從基督教的面向來探究人權的立論基礎、人權的體系內容,及其對當前人權爭議的因應。 在人權的立論基礎部分,本論文認為,由於人類所致力規畫、促進及保護的人權,難免因參與者自身的侷限與偏見,而蒙受損害,甚至會使人權運動被認為只不過是權力鬥爭或意識形態戰爭的方便口號,各是其是。因此,將人權分析侷限在單純的社會內在的非超越性考量,似乎有所不足,進而指出「超越性」基礎的必要性。而當代基督教人權觀的立論基礎則以聖經神學、人類的上帝形象、自然法及整全的人類觀為論述重點。 在人權的體系與內容特色方面,則指出:人權內涵的歷史,反應了發展的認知,並顯示某種價值在不同的時代特別需要鼓勵和保護。而人權的完整,可視為如同福音之不可分割体。若有衝突時,優先原則必須用來恢復那些被忽視或壓制的人權上,並強調「窮人、被宰制者、邊際團體」等弱勢族群的人權優先於「富人、有權勢者」的人權。此外,也指明一切人權均連帶著特殊義務,權利與義務不可分割,權利未縱容特權之發生,義務亦不允許無知的要求。因此,個人與群體之間、個別群體與全人類之間、這代與來代之間、全人類與大自然之間,均有其相互的權利義務關連。 而在因應當代人權爭議方面,則嘗試發展出一套介於西方與非西方之間的「人類觀」來解決其衝突。基督教的「人類觀」認為人既是自由的超越歷史與文化的抽象物(abstract),但也是生存於其歷史及文化環境之中(cultural),因此,從「抽象─普世」與「歷史─文化」這兩者兼具的角度來定義人及人權,可以為「人權普遍性原則與文化相對主義」之間的衝突找到交會共通的出路;再者,基督教的「人類觀」同時認為,人既有善性仁慈(benevolent),也有墮落罪惡(sinful),由人所建構的國家政府在行使公權力時同樣具有這種雙面性,據此,一方面冀望以道德法律作為國際規範,而另一方面則認知權力和自保才是國家行為最根本的決定因素,從而為「普遍性人權與國家的主權」之間的爭議,尋覓一條中庸的出路。 當代基督教的人權觀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 第二節 概念界定與說明………………………………………………………3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架構…………………………………………………5 第四節 相關文獻評析…………………………………………………………7 第二章 基督教人權觀的立論基礎………………………………………11 第一節 人權的「超越性」基礎……………………………………………11 一、「超越性」之基礎的必要性…………………………………………11 二、質疑論者的觀點………………………………………………………15 三、對質疑論者的答辯……………………………………………………19 第二節 人權之聖經立論依據………………………………………………23 一、 聖經與人權……………………………………………………………23 二、 聖經可靠性之探討……………………………………………………33 三、 上帝形象作為人權之基礎……………………………………………40 第三節 自然法作為人權立論依據…………………………………………45 一、 自然法與上帝的形象…………………………………………………45 二、 肯定自然法作為人權根基……………………………………………48 三、 自然法作為人權基礎的斟酌…………………………………………52 第三章 基督教人權觀的體系……………………………………………58 第一節 完整不可分割之人權觀…………………………………………58 一、 三階段之人權觀………………………………………………………58 二、 人權如福音之不可分割………………………………………………65 第二節 人權與其優先順序………………………………………………74 一、 基督教人權觀之優先順序……………………………………………74 二、 人權優先順序之辨與調和……………………………………………81 第三節 權利與其相對之義務……………………………………………86 一、 個人與群體之權利義務的辨明………………………………………86 二、 來代的權利與這代的義務……………………………………………91 三、 自然的權利與人類的義務……………………………………………98 第四章 當代人權爭議與基督教人權觀…………………………………109 第一節 人權普遍性原則與文化相對主義…………………………………110 一、 爭議雙方的論點………………………………………………………110 二、 基督教的觀點…………………………………………………………114 第二節 普遍性人權與國家的主權…………………………………………121 一、 爭議的緣起與論點……………………………………………………121 二、 基督教的觀點…………………………………………………………124 第五章 結論…………………………………………………………………136 第一節 人權的立論基礎……………………………………………………136 第二節 人權的體系與內容…………………………………………………140 第三節 「解決當代人權爭議」芻議………………………………………143 第四節 綜合結語與省思……………………………………………………146 【參考書目】………………………………………………………………151
25

網際網路與基督教傳播機構的跨媒體結合--從整合行銷傳播的角度探討

盧玉玲, Lu, Yu-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 要 本研究深入探討基督教傳播機構與網際網路的跨媒體結合對於整合行銷傳播觀念的實施所產生之影響;並透過實務上的詳實觀察,以期對整合行銷傳播之中樞「消費者資料庫」在基督教傳播機構上的應用情形,做一系統性之整理與分析,以作為宗教傳播機構與相關研究的參考。由於國內尚未有從整合行銷傳播的角度對跨媒體個案進行探討之相關研究,因此本研究透過個案研究的方式,選擇了與網際網路進行跨媒體結合的「佳音電台」和「宇宙光」為個案研究對象。 新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傳播媒體間的界線愈趨模糊,跨媒體的現象日趨普遍,特別是網際網路發展以來,各行各業紛紛上網,傳播界也沒有在這一熱潮中缺席,跨媒體結合的情況相當普遍。此外,整合行銷傳播是九0年代的新行銷觀念,其相當重要的一個核心特點為顧客導向行銷,這意味著行銷的核心是直接面對消費者。未來單向溝通的方式已無法有效地影響消費者,取而代之的是雙向的溝通型態,而建立雙向關係溝通系統最成功的方式,是經由建立顧客資料庫以及資料庫行銷活動。 在網際網路以及整合行銷傳播來臨的新時代□,傳播機構如何運用網際網路的特性建立一完整的資料庫,以達成整合行銷傳播的效果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 在上述主要關注焦點下,本研究之研究問題有以下幾個層面: 一、 台灣基督教傳播機構與網際網路進行跨媒體結合的現況? 二、 基督教傳播機構其整合行銷傳播之中樞—「消費者資料庫」的建立情形為何? 三、 基督教傳播機構與網際網路的結合對於整合行銷傳播實施之影響? 研究結論如下: 結論壹:基督教傳播機構「佳音電台」、「宇宙光」在與網路進行跨媒體結合的現象中,現階段是屬於傳媒共棲形式中的第二種「內容寄存」的形式,也就是各傳媒的生存空間出現重疊的現象,產生一種傳媒的內容「寄存」於另一種傳媒之中。 結論一:佳音電台是在1998年10月上網,宇宙光是在1994年上網,兩者的網站都架設在美國,且籌備時間都相當的短。 結論二:佳音電台和宇宙光在籌備過程中,同樣的困難是人力及經費上的不足,其次,由美國到台灣這一段的傳送上有一些限制,這些是共同遭遇的問題。 結論三:佳音電台和宇宙光的定位基本上皆沒有因採用網路而改變,目前佳音電台整體的定位是扮演都會人「心靈守護者」的角色;而宇宙光的主要定位是「全人關懷」。 結論四:在網路內容的安排上,佳音電台和宇宙光目前仍以原有的內容為主。 結論五:採用網路之後,基本的目標閱聽眾設定沒有改變,但是加入網路族群後範圍變廣了,亦即年齡層降低、且含括台灣地區以外的華人。 結論六:佳音電台和宇宙光都認為所謂的競爭優勢目前很難去評。至於網路所帶來的影響,佳音電台認為可以突破社區電台的侷限性,且網路上的資訊可以共享。宇宙光則認為網路提供了一個便利的管道,突破時間的限制。 結論貳:根據Yarbrough(1996)分析資料庫行銷規劃的三個層次:Customer/Prospect mailing list、Relational Database、Profiling/Tracking tools,宇宙光與佳音電台舊資料庫是屬於第一種Customer/Prospect mailing list。但宇宙光和佳音電台希望更新完畢的資料庫,能夠發展出針對特定消費者作一對一互動溝通的行銷策略(Profiling/Tracking Tools),真正了解消費者心中的需求,提供閱聽眾更多、更細緻的服務。 結論一:佳音電台和宇宙光所設置的資料庫均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般的資料庫,另一種是針對網友資料作蒐集的資料庫。 結論二:佳音電台和宇宙光資料庫來源的取得,在一般管道上,透過「聽眾俱樂部」、社區的志工團體、讀者回函卡以及聽友來信來獲取相關資訊;在網際網路部分,則是透過ICQ、E-mail ,以及網路促銷活動等方式。 結論三:對佳音電台來說,建立資料庫的經費不足是其困難,此外,蒐集回來的資料其正確性、真實性也是問題之一。宇宙光最大的問題在於和不同部門的溝通,此外,軟體技術也需要突破。 結論四:佳音電台和宇宙光都透過搜尋引擎的登記,利用既有的媒體刊登網址和廣告,也透過超連結的方式增加網站被注意的機會;此外,佳音電台透過上網記者會、透過其他的媒體刊登廣告。宇宙光則是透過贈品、網路小卡以及名人策略吸引人上網。 結論參:佳音電台和宇宙光在Duncan(1993)歸納出的整合行銷傳播內容特性四層次(1.形象統一、2.訊息一致、3.良好的傾聽者、4.世界公民)中,是屬於第一、第二層次,也就是「形象統一」、「訊息一致」;在第三層次「良好的傾聽者」部分,目前佳音電台和宇宙光運用資料庫鼓勵閱聽眾和機構保持聯繫,以期獲得極大化回饋,這個部分做得比較少。至於第四層次「世界公民」,佳音電台和宇宙光在整體的定位上就是朝著這個方向去做,目前是否達成了很難去評估,但是會朝著這個目標和方向去努力。 此外,佳音電台和宇宙光都認為運用整合行銷傳播觀念進行整合或策略聯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如何在整合中維持機構的理念和公益性是一大問題。 宇宙光認為在進行策略聯盟,尤其與商業經營機構、組織進行策略聯盟時會有一些掙扎,實際進行時無法不受影響,總會有一些妥協,每一次很想要做,但是最後一剎那總是沒有邁出去。如何在適應、改變當中,保有自己最初的、完整的理念是一大困難。 由於佳音電台進行策略聯盟的對象是以基督教的機構、團體為主,例如:希望之聲、信望愛、Good TV、華神…等,其基本的理念和目標是一致的,所以在進行整合時比較沒有太大的困難。 結論一:對於整合行銷傳播的認知,佳音電台和宇宙光不同部門與職務的人持不同的看法,大體上來說佳音電台的公關部門和宇宙光的業務部門對這個概念是比較清楚的,其他部門或管理階層的人對於整合行銷傳播的概念還是有些模糊。 結論二:無論是佳音電台或是宇宙光的管理階層對於整合行銷傳播的實施皆採取相當支持的態度。 結論三:佳音電台和宇宙光目前運用資料庫之資訊與閱聽眾進行的互動比較少,但期待建立消費者資料庫之後,可以針對不同的對象做比較深入、細緻的服務。 結論四:佳音電台透過現場即時廣播的方式,可以和散佈世界各地的聽友在同一個時間內進行互動,此外,透過ICQ可以與網友進行即時、一對一的互動;宇宙光目前運用網路進行一對一的互動做得比較少。 結論五:佳音電台和宇宙光都認為網際網路是一個便捷的管道能讓聽眾很快的回饋,世界各地的網友都可以透過網路和其取得聯繫。 結論六:佳音電台和宇宙光都認為資料庫中閱聽眾的資訊是行銷策略形成的重要決定因素。 結論七:佳音電台和宇宙光未來都會善用各種資源和管道與閱聽眾建立持續地、互動地關係,其次,除了內部的整合外,也都希望能拓展對外的整合,透過整合傳播的概念來做策略聯盟。另外,在網路內容上,將繼續豐富網路的內容、增加其多樣性,並且特別針對網路的需要做一些設計,跳脫目前的一些內容。
26

「原住民神學」、傳道人與異文化-以泰雅族長老教會為例 / The "Aboriginal Theology" Movement of Tayal Presbyterian Church

謝欣育, Shieh, Shin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的主要議題就在於尋找「原住民神學」的著眼點以及它形成的契機。並試圖去理解「原住民神學」這個兼具探討信仰和文化兩方面議題的思潮現象。 一般傳統的神學並不將文化問題納入考量的主體,至今,原住民教會所提出的朝著「原住民神學」的思考方向,這個行動就呈現出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社會文化現象,尤其是我們回顧早期原住民教會接受基督教信仰的歷程,其中就有各種相異文化的因素參雜其中,使人將此與今日「原住民神學」思潮的出現相互聯想;因此本文即從「異文化」觀點出發、透過探討原住民神學的來源,進行一連串假設作為方法的架構,從傳道人與異文化闡述彼此的關係,引證二者交互後產生傳道人文化立場的轉變,導致原住民神學產生的契機;進一步指出所謂的「原住民神學」具有很強烈的文化認同色彩,也因此他 顯示出了不尋常的社會意義與脈絡,在最後,本文將對它做一評估,指出它未來的前瞻性與將要面臨文化與信仰上的困境,以及這樣的討論將對現在學界認識的原住民信仰做一補充和調整。 因此,本文的第一章就先指出從傳道人的研究出發,來探討「原住民神學」這個代表思潮,他們與異文化觀點的學術關懷有著及密切的相關性。 在第二章中,討論傳道人與異文化彼此的交互關係,筆者以長老會的三大系統:宣教、教育和社會關懷來呈現二者的關係,從這種大範圍的、目前教會對於原住民教會歷史的觀點概述中,發現明顯地呈現異文化因素對這些工作的影響力,但是奇怪的是原住民接受新信仰以及新文化竟幾乎沒有出現衝突抵抗,導致我們看教會歷史的第一印象即是相當平順的過程。然後,真正的宣教歷程是否出於敘述的太過簡化,而掩埋了一些文化問題的蛛絲馬跡? 第三章,筆者進一步以大歷東和行更多的傳道人文本來建立宣教歷程的民族志,以這個宣教過程的民族志,企圖分析出當時各種族籍傳道人的文化觀點與行動,我們從中發現當時宣教的理念和方式的確影響了原住民社會,尤其是展現在社會行為上,看到這些改變的社會行為有的直接影響舊有的部落生活、而制度上本土化基本上則與當時政策令相衝突,甚至也引發國家干預傳教工作的現象、教勢發展受挫、傳道人權威下降等現象已經潛藏。 第四章乃由於歷史的限制,泰雅族本族傳道人相當遲才開始廣泛使用文字、傳播媒體表達其立場;在這個部份,筆者仍以文本分析來探究原住民傳道人的文化理念,藉此與前面不同族籍傳道人相對照,並試圖解釋彼此之間以及大環境的影響如何改變了傳道人的文化態度。由於文化態度的改變,使得「原住民神學」的呼聲也伴隨在本土化運動的實踐中浮現。 第五章前以現象來說明「原住民神學」的出現,就是傳道人文化態度改變的表徵之一;然後傳道人原本歧異的文化態度展現在信仰與神學領堿時,卻引起各種爭議,這些文化行動的展現,都是傳道人從神學的角度來試著探求本族人對於本族文化認同的程度。在這樣嘗試的過程中,目前這股思潮內也有另一種聲音的衝擊,在泰雅族教會內、基於在本色化中持守福音本質的考量,則展現出這股思潮的另一種面貌,這種彼此相互拉扯的力量使得「原住民神學」議題的思潮進行有著極為多變的空間繼續演繹。 在最後一章中,我們回顧長老會歷來的文化行動,可以用Victor Tumer所提出的「社會事件」(social drama)架構,來觀察與解懌。看「原住民神學」生成的整個社會環境,以「社會事件」─破壞、危機、救濟過程和解決再整合,四個主體概念嘗試著理解「原住民社學」在整個社會中展現的意義。我們歸納長老會的本土化歷程為兩次本土化運動,這兩次運動最主要的差異點在於第二次本土化運動開始試圖將本色化議題深化進入神學思考的企圖,藉著行動的實踐之後以及教會內部信仰思考的衝擊,而使得「原住民神學」議題的建構充滿多變的發展性。而這個理念架構也帶領我們發現傳道人自己逐漸形成的信仰與文化概念、他們與當代的大社會相連結的情況,甚至也受到世界性的原住民議題啟發的同時,原住民傳道人不斷與異文化、大社會的互動事件,正是一種社會的過程。
27

拆毀中間隔斷的牆:<<仙后>>中艾德蒙.史賓塞的環狀辯論

林質心, Lin, Chih-hs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闡明史賓塞如何架構出一則阿諦構和布烈特瑪間的完美愛情故事並鼓勵那些活在真實世界中的讀者跟隨這對戀人的腳蹤。本文首先介紹基督教中的愛論如何建基於神人之間完美的愛,並介紹史賓塞如何以神聖之愛為典範,寫出一對完美的愛人。藉此典範,史賓塞拆毀了兩座巨牆:他不但使人可以有完美的愛情,也使他的人物同時具有寓言和寫實兩大特性.此外、本文亦說明基督教愛論和其實現間的環狀關係如和使史賓塞的愛情故事和基督教的愛論亦產生環狀關係。第二、本文細探阿諦構和布烈特瑪間關係的發展、將之分為三個階段:為愛人、為夫妻、為朋友。在這三階段中、此愛情故事皆和基督教的愛論有環狀關係:此故事反映了神聖之愛的光華、釋明了神聖之愛的迷團、並藉著神聖之愛的特異處將此愛情故事中似乎不完美處解釋為完美。藉著探討史賓塞的愛情故事和基督教愛論彼此間的環狀關係、本文終能釐清史賓塞如何促使讀者基督教中認為人可以行出的貞潔。本文最後呈現史賓塞的環狀辯論如何鼓勵讀者不僅閱讀阿諦構和布烈特瑪的經驗、並能親身嘗試實行這對愛人的信念。 / This thesis aims at explaining how Spenser builds his love story of Artegall and Britomart as a perfect love model for all his readers in the real world to follow. The thesis first introduces how the Christian theory of love is modeled on the perfect love relation between God and human beings and how Spenser emulates that divine model and creates a pair of perfect human lovers. By his emulation of the divine model, he not only breaks down the middle wall between the perfect and the human, but also shapes his characters as both allegorical and realistic. Besides, the thesis also explains how the circ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ristian theory of love and its practice renders Spenser's artistic love model to have a circular relatioinship with theChristian love theory, too. Second, the argument of the thesis follows closely the development of Artegall and Britomart's relationship and divides it into three phases: their relationship as lovers, as husband and wife, as friends. In all the three phases, the love story has a circul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Christian theory oflove. It reflects the glory of a divine love model, explains the mystery of Christian love, and is justified of its seeming defects by the harshness andother-worldliness of the divine love. By laying bare of the circularrelationship between Spenser's love story and the Christian theory of love, the thesis finally comes to unravel Spenser's art of inviting the readers toperform chastity that human beings in Christian theory is supposed perform. Thethesis concludes by showing how the circular argument encourages the readers to join in Artegall and Britomart's experience and to practice their belief about love rather than simply to read it.
28

從衝突到和合──《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的書寫策略與文化意義 / From conflict to convergence - writting strategy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book "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

方姿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創刊於西元1833年(清道光十三年),由普魯士傳教士郭實獵所編。該刊為中國近代第一份發行於廣州的中文期刊,長久以來在晚清報刊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開往後中國報刊之先河。本篇論文主要是以《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為研究對象,就刊物的內容作細密的爬梳與分析,欲從宗教刊物的書寫中探討文字的底層意蘊,突顯傳教士在書寫的過程中,如何運用既有的西方現代化知識與基督宗教教義相互結合,藉由嫁接、挪移、拼貼的書寫方式,自成一套帶有基督教觀點的知識體系傳遞給中國讀者,並顯示出當時中、西文化交流時,相互涵化、翻譯、轉譯與融合的過程。最後,筆者欲還原宗教報刊的宗教本質,針對早期海內外學者在報刊史上多將《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定位為從「宗教轉變到世俗」的一份刊物作檢討與修正,試圖對宗教報刊的研究開創新的研究面向與研究途徑,並對此份刊物的定位重新評價與反思。
29

約翰.彌爾頓與共和(1640-1660) / John Milton and the Commonwealth of England(1640-1660)

吳象元, Wu, Hsiang 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1608-1674),集英格蘭詩人、論冊作者與共和政府官員於一身,經歷了三王國的戰爭、弒君、共和政府成立及復辟。本論文是藉由彌爾頓1640年至1660年間所出版的論冊(pamphlet),探討時代與其思想的互動。彌爾頓的論冊可分三個時期:一為1649年之前,主題為教會、教育與出版自由,二為1649年至1654年間,內容包括國王、人民的權利和共和政府的建立,三為1654至1660年間,主題有對共和政府的評論,以及對自由的呼籲。本論文除緒論和結論,共分四章。第一章為三王國的戰爭與彌爾頓生平,主要是概述英格蘭在1640年代的景況,特別是王權體制的動搖,和思想的蓬勃發展,此外會回顧彌爾頓生平,並參考彌爾頓陳述其內心信念的文字。第二章至第四章將分別討論上述彌爾頓三個時期的論冊。第二章重點為彌爾頓在1649年之前的作品:分別是《論改革》、《論教育》與《論出版自由》。第三章則是探討1649年至1654年間的作品,是以《國王與官員的任期》和《為英國人民聲辯》為主;此為彌爾頓首次明確對政治發表看法,也是彌爾頓進入共和政府任職前後的兩本著作。第四章探討1654年後的作品-《再為英國人民聲辯》與《建立自由共和的可行之道》,是共和後期至復辟前夕之作。透過以上四個章節,我們將檢視彌爾頓思想如何對應英格蘭這二十年間的處境:主教制度、出版品審核制、宗教自由受限、弒君爭議與政府體制的調整。本論文將顛覆不同以往的彌爾頓,以其思想為核心,進而整理彌爾頓的政治思想與時代的連結,並探討其立論的主旨。 / John Milton (1608-1674) was an English poet, pamphleteer, and civil servant of the Commonwealth of England. He lived through the Wars of the Three Kingdoms, regicide,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onwealth and the restoration of the monarchy.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pamphlets that Milton published between 1640 and 1660, examin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imes and his thoughts. Milton’s pamphle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The pamphlets written before 1649 deal with the Church of England, education, and the liberty of unlicensed printing. During the second period between 1649 and 1654 he wrote about the rights of the king and the people and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onwealth. Between 1654 and 1660 his main topics were criticisms of the Commonwealth and appeals for liberty.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thesis covers the Wars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Milton’s life, focusing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ituation in England after the 1640s, particularly the precarious situation of the monarchy and the thriving development of thought. It will also look back on Milton’s life and reference writings in which he stated his inner beliefs. Chapters two to four will discuss the pamphlets written by Milton during the three periods mentioned above. Chapter Two focuses on Milton’s writings before 1649, namely Of Reformation, Of Education, and Areopagitica.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works penned between 1649 and 1654, namely The Tenure of Kings and Magistrates and Pro Populo Anglicano Defensio. In these two works Milton for the first time clearly stated his stance toward politics. Both were written before and after Milton took a post in the Republican government. Chapter Four is devoted to Milton’s works after 1654 – Defensio Secunda and Ready and Easy Way to Establish a Free Commonwealth – which were written in the waning years of the Commonwealth and before the Restoration of 1660. The four chapters will give an overview as to how Milton’s thoughts addressed England’s plight during these two decades - episcopacy, censorship, the restriction of religious freedom, the controversial regicide,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government system. This thesis will reverse the past approach toward Milton, which focused on his thoughts, by clarify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ilton’s political thought and his era, and discussing the key points of his argumentation.
30

非營利組織在服務過程中的文化衝突與適應—以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

楊玉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研究主體為文化衝突與適應,並以伊甸基金會作為主要觀察對象,故研究主軸便是自伊甸基金會的服務過程中,來探討組織與其服務對象在面對文化衝突時的適應情形。伊甸的文化衝突問題,又可以其服務據點分為海外與國內兩個案例。海外的部分則以2005年在泰國蘭塔島成立的分會為例,國內的部分則以志工發展中心為例。這兩者分別突出文化元素中,語言和宗教的重要性。伊甸在蘭塔的服務過程裡所遭遇的文化衝突問題,分別自語言困境、宗教差異與民情步調三方面切入。結果顯示服務過程裡的困境與文化差異所造成的衝突,其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問題。志工發展中心是伊甸最具基督教色彩之中心,且中心同工又是志工主要的接觸對象,故基督教與同工志工的關係便更顯重要。結果顯示一個人接觸宗教的環境與時間,是決定其對該宗教態度的關鍵。同工宣揚福音的態度與方式,以及志工本身對宗教信仰的看法,也都影響志工對基督教的接受程度。最後回歸到文化衝突現象的分析,並以此呼應文化變遷理論與文化間傳播。得知衝突的形成難以簡單歸納至單一因素上,其背後往往藏有許多複雜的緣由。是否能達成跨文化適應,就得看能否找出形成衝突的原因。

Page generated in 0.024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