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96
  • 184
  • 24
  • 12
  • 9
  • 1
  • Tagged with
  • 230
  • 230
  • 78
  • 76
  • 75
  • 61
  • 56
  • 43
  • 41
  • 40
  • 38
  • 35
  • 35
  • 35
  • 3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41

中國留學政策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f Overseas Study Policy in China

張淑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無 / Overseas study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which can even trace back to Hang Dynasty in around B.C. 200. It is alway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 transfer and reproduce knowledge. It is also an essential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modern era. China, with its growing GDP and the largest popul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most potential sour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world. The accumulated number of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from 1978 to 2007 was 1,107,023, with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28%. There are many important turning points along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study in China, such as China’s entry into the United Nation in 1971 and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Sino-U.S. diplomatic relation in 1979. Both have helped China to begin new contact with outside world and initiate many major reforms. The South Tour in 1992 was also a critical moment for overseas study in China because in this year, the ambiguous direction swinging between the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was finally clarified. Through analyzing considerable quantity of related speeches and documents, this research aims to find the changes of overseas study policy before and after 1992. By making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overseas study policy between these two stages, we came to draw the conclusions as follows:1.Overseas study policy always reflected the direct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2.The main factor behind the policy-making of overseas study was transferred from political reason to the economic needs and manpower concern3.The influence of the state on the policy-making of overseas study always exists, but the role of state was adjusted overtime and turned into a facilitator from a controller.4.The focus was switched from the increasing of number of overseas students to the elevation of the quality and also to the recruitment of returnees. We also find that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overseas study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e improvement on the elevation of its labor force and the teaching faculty has been made.
42

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大陸經濟新聞運作之分析 : <<以經濟日報>>為個案硏究 = An analysis of economic reporting in Mainland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economic reform : a case study of Economic Daily

趙怡, 01 January 1998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43

朱鎔基政府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之研究

姜貴瑛, Kang Qwi Yo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摘要 本文以朱鎔基政府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之研究為題,因此針對一九九八年中共九屆人大時所提出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為研究重點。為探討一九九八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首先談到中共推動機構改革的政治、經濟、意識型態上的背景因素。為了進一步瞭解一九九八年朱鎔基主導的機構改革方案,本研究針對改革開放以來一九八二、一九八八、一九九三年所推動的三次改革方案進行了比較性的研究。 針對一九九八年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研究發現:一、一九九八年的改革方案雖然在改革的幅度上是歷次以來最大的一次改革,但是除了首次提出機構改革方案的具體配套措施之外,此次改革的一些措施基本上是重提先前幾次改革的內容與作法,並沒有真正觸動政府機構膨脹的機制;二、九八年改革方案的特點大體分為試圖轉變政府的職能、增加國有企業經營的自主權、提出裁減人員的分流辦法。這些特點是此次改革方案與以往最大的不同之處,同時,首次提出的配套措施對中共的機構改革的意義非常大;三、中共長期存在的法制不健全、官僚主義以及黨政不分的問題,仍然是九八年機構改革的主要阻力因素。因此,未來的機構改革方案必須針對這些問題加強改革;四、展望未來,雖然九八年的機構改革方案表面上已經達到初步性的目標,但是未來中共國務院機構改革仍然存在再膨脹的可能性。 由於此次改革的缺失仍多,希望在二00二年中共召開的「十六大」時,能夠再一次提出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進一步健全法律制度、以更明確而全套性的配套措施來能達到國務院機構改革的發展。 【目 錄】 第一章、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主題範圍-----------------------------------------------4 第三節 文獻探討與檢討--------------------------------------------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9 第二章、中共推動機構改革的背景 第一節 機構改革的意識型態背景-------------------------------11 第二節 機構改革的政治背景-------------------------------------26 第三節 機構改革的經濟背景-------------------------------------33 第三章、八0年代以來國務院機構改革之沿革 第一節 機構改革之概念------------------------------------------39 第二節 機構改革之沿革------------------------------------------42 第三節 三次機構改革的成果------------------------------------63 第四章、朱鎔基時期國務院機構改革的現況 第一節 一九九八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內容----------------67 第二節 一九九八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特點----------------79 第三節 一九九八年國務院機構改革的困境與問題-------------92 第五章、結 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100 第二節 未來展望-------------------------------------------------103 參考書目----------------------------------------------------------------108
44

改革開放後中共行政體制問題之研究 / The research for the problems of Chinese administration after 1979

施鈺文, Shih, Yu-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運用「鎔合的-稜柱的-繞射的」的模型,結合生態研究與行為研究,分析中共改革開放以來行政體上所發生的問題嘗試從行為面探究中共行政體制問題背後的原因,並藉此探討「鎔合的-稜柱的-繞射的」模型之適用處與不適用處,以在模型的修正與發展上提供本人的淺見。
45

教育機會均等與教育改革--高級中等教育階段之探討 / Educational equality and educational reform

黃崇松, Hung, Chung-S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根據既有文獻及研究,探討教育機會均等之定義,研究模式及使用變項.同時收集次級統計資料及經問卷調查所得的各類高中學生之基本資料.透過兩者所得之資料進行分析,以探討教育改革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的成效,及了解新制的高中,對於促進教育機會均等是否有助益.根據研究發現,可歸納以下重要結論:1.高中職學生人數比例,有逐漸縮小的趨勢,但高中學生名額仍有增加的空間.2.比較各類型高中學生之家庭背景.居住地區等條件,發現普通高中.綜和高中學生最好,完全中學學生次之,職業高中學生最差.3.不同家庭背景.居住地區等外在條件的學生,其北區公立聯考分數存在差異.條件愈好的學生,分數愈高.4.與其他學術導向類型學校比較,完全中學學生的家庭背景較差,顯示完全中學的設置,使得一些社經背景較差的學生.居住在都市化程度較低地區的學生有機會就讀學術導向的高中,進而獲取更高的教育.5.條件愈好的綜和高中學生畢業後計畫愈傾向選擇進入大學升學,反之,條件不好的學生傾向於選擇進入四技二專就讀.6.擴張高級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的容量,同時配合相關的措施,如獎助學金,助學貸款等,應該可使教育機會分配更為均等.
46

中共深圳經濟特區政企改革之研究 / The Reform of Administration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 China' s Shenzhen Enocomic Special Zone

林錦慧, Lin, Jin 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研究中共者不外政治與經濟兩大領域,惟綜觀中共政治改革是指如何精簡 機構、裁汰冗員、提高議事效率等,與一般認為的政治體制改革應在於實 現民主,重新確立人的尊嚴、價值及建立一種公平的社會秩序和國家制度 不同。 政治改革被局限於行政改革的層面,使中共的政治改革實際主要體 現於行政改革。故本論文的政企改革的政,是指行政改革。中共自1984年 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強調以增強企業活力,特 別是增強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業的活力,是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 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可以說中共經濟體制改革中,除了所有制及計劃管理 體制外最重要的改革,亦是目前中共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心。故本論文研究 中共經濟改革的重點主要在於企業改革。由於中共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 會主義國家,生產資料全歸國家所有,於是對企業採取國家所有國家經營的 方式, 造其經濟體制的弊端為政企不分,所以要增進企業的活力, 須從政 企分開、兩權分離方面進行改革才能成功,故政企分開或兩權分離的模式, 亦是本論文的研究主題。由於中國大陸幅員遼闊, 及中共在發展格局採取 非均衡發展策略 ,各地政企改革程度、政企分開或兩權分離模式不一, 經 濟特區作為中共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及新體制的試驗場, 其有關上述各方 面之改革必將對中國大陸其它地區產生試範效應,故本論文將研究區域設 定於經濟特區。 中共目前設立的五個經濟特區中,以深圳特區建立最早、 發展最快,為國外學者公認中共實行四個現代化較成功的代表模式, 且其 多項創新體制改革經驗目前已逐漸在大陸其它地區獲得推廣,如合同工制 、結構工資制及社會保險基金的統籌等。故本論文選擇深圳經濟特區為研 究區域,較具有中共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踐意涵。本論文希望藉由歸納 經濟特區政企管理體制改革經驗及政企分開、兩權分離模式, 以預測中共 未來政企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及兩權分離以重塑政府與企業互動係的新模 式。
47

從「善治」論中國漸進式改革 / From the "Good Governance" of Progressive Reform in China

白德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善治』論中國漸進式改革」,本論文研究目的是從「善治」角度,論述中國漸進式改革模式的精義。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崛起為世人共識。從國家層面看,「治理」良善與否,已成一國家是否走向「善治的指標。從全球來看,「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也取代過去國家扮演單一行動者角色功能,而成為新的研究發展趨勢。從本論文研究發現,在政治體制、社會發展領域,卅年下來中國已獲致許多進展。更重要的是,中國「治理」的發展不同於西方,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數千年的中國,加上半世紀「社會主義」浸漬,已從中吸取雙向優勢,發展出自我成長的「治理」框架與模式。 本論文透過作者自制之治理框架矩陣圖及指標,建構研究中國民主及社會、經濟治理的新框架,期望由此對中國未來發展前景提出新的方向,並建構新的研究領域。
48

臺灣1930年代之稅制改革 / A study of tax reform in 1930's Taiwan

卓幸弘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稅制改革乃是與時俱進,配合國家社會、經濟等情勢之演變而進行。本文旨在探討發生於1930年代臺灣所進行稅制改革之背景與內容,另其重點置於研究本次稅制改革所造成的結果,以對此次稅改有更全面性之認識。 第一、探討日治時期所得稅的引進與發展。本次稅制改革除順應戰前臺灣的租稅結構中,所得稅自創設以來明顯之成長趨勢外,更因所得稅具備戰時租稅、符合公平正義及具備彈性等特質,因此成為本次稅制改革所欲發展的重心。 第二、探討稅制改革後直接稅比重之變化。在國稅體系或國稅與地方稅體系合併考量下,直接稅佔稅收的比重皆於1937年稅制改革當年度超越間接稅比重。平均而言,本次稅制改革確實達到提高直接稅比重之目的。 第三、研究稅收增加對國家財政之改善情形。稅制改革後,稅收之成長皆對中央或地方政府之決算剩餘產生了相當程度的幫助與改善。本次稅制改革雖以增稅為主要目標,然1937年至1941年間臺灣人民的租稅負擔仍不算沉重。至稅制改革後,稅收所得彈性大部分年度呈現大於1之情況,顯示國家租稅收入增加幅度超越國內生產毛額成長幅度的現象。
49

從歷史制度論看文化部組織改革 / Organizational reform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from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perspective

蕭婷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文化部門過去並未擁有龐大的行政資源,直到行政院組織改造後升格部級單位後,將能以跨界、資源整合、合作的方式進行有關規劃,並且突破過去狹隘的文化建設施政概念,但為何過去文建會組織改組無法成功。是故,本文運用歷史制度論的觀點探討文建會升格文化部的發展過程。本論文討論文化部門探究組織改革之歷史背景、文化、政治、社會,並從日治時期為研究時間起點討論至文建會升格文化部之要素為何。並藉由國外先進國家文化部門之經驗,能提供我國未來政策參考之用。
50

伯恩斯坦對馬克思的批判:修正主義與改革

招承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試圖以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問題的發現,以及相應於問題而提出的解決辦法為出發點,提出一個馬克思在實踐策略中「行動與法則」的衝突。透過這個衝突,重新回顧第二國際時,修正主義爭論中的「最終目標」問題。 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將把伯恩斯坦對於「行動與法則」衝突的看法詮釋為對資本主義內在必然法則的放棄,從而提出社會主義原則取代崩潰的最終目標。由此將社會主義的實現脫離資本主義的必然法則,而將其基礎放在由社會主義原則所指導的當下、立即的行動上。 盧森堡則反對脫離最終目標。因為使得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不同的地方,就是在於社會主義將以新的生產模式取代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這樣的取代之所以能夠成立,必須建立在資本主義法則發展所造成的無產階級意識上。因此,放棄了崩潰的最終目標,無異放棄了社會主義的來臨。 最後,我將探討社會主義原則在去除了最終目標之後,可能產生的優點以及必須面臨的問題。

Page generated in 0.024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