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0
  • 18
  • 2
  • Tagged with
  • 20
  • 20
  • 20
  • 20
  • 9
  • 8
  • 8
  • 7
  • 7
  • 7
  • 7
  • 6
  • 6
  • 6
  • 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泡沫與匯率決定理論之研究 / Bubble and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劉鴻杰, Liu, Hong J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嘗試引進泡沫於匯率目標區中,藉由調整政府政策來避免含泡沫 之匯率路徑,不符合匯率目標區之限制。最後分別比較匯率目標區與浮動 匯率兩制度的匯率變異性。
12

外匯市場效率性之檢定--世界各主要貨幣之實證

陳愛修, CHEN,AI-XI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70年代歐美各國恢復採行浮動匯率以來,在國際金融的研究領域中,有關外匯市場 是否具有效率,又成為各方所熱衷探討的問題。然而有關的實證分析結果各方爭議甚 多,未能有較一致的結論。其原因一方面是模型設定的假說不同所致;另一方面是因 實證觀點的不同,或從個別投資者觀點,或從總體理論考慮,而導致不同的結論。 一般在研究外匯市場是否具有效率時,大多假設經濟個體為風險中立者能夠理性地使 有訊息,交易成本為零且市場具競爭性,因此當期的遠期匯率應是未來即期匯率之不 偏預測值,即在遠期外匯市場之預期投機報酬率為零。過去檢定重點大多著重於迴歸 分析,並檢定估計係數值是否符合理論假設,而卻忽略了檢定關係本身之設定是否適 當。本文的第一個重點即在於市場效率性檢定的「模型設定分析」,藉以瞭解錯誤的 設定是否會導致錯誤的推論。本文的第二個重點是應用晚近提出的「共整合」(coin- tegration)計量方法來探討外匯市場效率性的問題。若外匯市場具有效率,則不同國 家的匯率之間將不會共整合,而相同國家內遠期匯率與未來即期匯率之間卻能共整合 。 在實證上,本文利用近來的世界各主要貨幣對美元的匯率來探討外匯市場效率性的問 題,其中包括了英鎊、加拿大幣、法國法朗、日幣、瑞士法朗及德國馬克等貨幣。研 究期間由1985年 1月至1989年12月止。
13

股票市場與匯率動態理論之研究

李秀賢, LI, XIU-X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從1973年Bretton Woods 國際貨幣制度崩潰後,各主要工業國家均採行浮動匯 率制度,而各國的匯率水準則呈現劇烈的變動與不安定的現象,如何解釋此一匯率波 動現象。乃成為大家所郤探討的主題。 以往在探討匯率動態的決定理論時,大致可以分為商品對外貿易不均衡時所造成的匯 率動態,以及因某些政府政策或其它外生變數(如國外利率、國外物價等)變動時, 造成資產調整所引起的匯率動態,但是所有的分析均沒有將股票市場考慮進來。但在 最近一年來,我們可以發現股票市場與匯率的波動間有著相互影響的關係存在。而為 了探討此一關係,最近朱美麗、曹天旺(1987)將Blanohard (1981)的模 型擴充為開放體系,來研究貨幣政策及國外利率水準變動時,匯率與股票價格的動態 調整理論。不過,他們的分析止於物價水準固定時的情況,而本文擬進一步分析當物 價水準可以調整的情況下,股票價格與匯率的動態調整。並在此假設下,我們將分別 探討物價調整緩慢與物價調整具有伸縮性的情況下,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與國外利率 水準變動時所引起的股票價格與匯率的動態調整。 本文的討論共分為五章。第二章先就模型的設立做一詳細的說明。第三章則分析物價 調整緩慢的情況下,各種政策及外生變數變動時的效果及其對體系動態調整的影響。 第四章則分析物價調整具有伸縮性時,各種政策及外生變數變動時的效果及其對體系 動態調整之影響。第五章則為本文的結論。
14

最適即期遠期外匯市場干預之研究

林淑惠, LIN, SHU-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有文獻中,有關於最適外匯市場干預法則之探討,通常只考慮現貨外匯市場而不考 慮期貨外匯市場;而模型中納入期貨外匯市場者,卻又忽略了最適外匯市場干預法則 之探討,只偏執於投機彈性(期貨市場中,投機者對當期期貨匯率與下一期現貨匯率 之反應大小)對於國內、外各干擾項的隔絕效果之研究。 事實上,自浮動匯率制度普遍為各主要工業化國家採行以來,期貨外匯市場之考慮則 有其必要性。本文即係在一包括現貨與期貨外匯市場之總體隨機模型下,探討政府欲 達一定目標時之最適即期、遠期外匯市場干預政策。
15

匯率變動保險之研究

史文章, Shi, Wen-Z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匯率變動保險乃是針對出口廠商在浮動匯率制度下經營國際貿易時,因匯率變動之不 確定性風險,致發生盈虧之現象,而加以保障的輸出保險業務。本論文主要即在介紹 這項保險業務在國外操作之情況,並對國內若實施匯率變動保險時,可能涉及到的各 項有關問題,作進一步之研討。 第一章:說明本研究之動機、限制和方法。 第二章:略述匯率變動風險和匯率變動保險之意義與關係。計分三節。 第三章:描述日本、西德、法國、印度、比利時、荷蘭等六個國家對匯率變動保險之 作法。計分七節。 第四章:探究整廠輸出與匯率變動保險之關係。計分二節。 第五章:為五研究之結論與建議,並包括匯率變動保險可在國內推行的原因與結果。
16

最適通貨籃之研究

蔡培榮, Cai, Pei-R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九七O年代布列頓森林體制崩潰後,浮動匯率普遍為工業先進國家所接。開發中國 家面對普遍性的浮動匯率,許多學者均認為這些國家採取釘住某一標準之匯率制度較 恰當。國內已有許多討論「有效匯率」的文獻,而其權數大多以貿易加權為標準。本 文所探討的,乃是最適通貨籃之選擇,亦即權數如何賦予的問題。全文計分四章,除 首章緒論外,第二章建立一總體模型,並求出不同政策目標時個別之權數;第三章分 析這些權數之性質,及抉擇的問題,末章作一結論。
17

台灣通貨替代的實證研究 / Currency Substitution in Taiwan

邱琇玲, Chiu, Hsiu 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從1973年主要工業國家紛紛放棄可調整固定匯率制度,改採浮動匯率以來,通貨替代的命題一直是許多國家注意的焦點。其主要的影響可分為下列二方面來說明:   1.通貨替代的存在,將引起匯率的大幅波動。   2.通貨替代的存在,將一國的貨幣干擾傳遞至其它國家,造成國際間各國貨幣政策有相依性,降低當局控制本國貨幣的自主性。   本文嘗試以資產組合相對報酬率之觀念,建立短期動態通貨替代實證模型,利用民國68年2月至民國83年12月之月資料,來探討台灣是否存在"通貨替代"的現象。得到下列的結論:   1.在整個樣本期間的估計結果,我們獲得解釋變數的係數符號與理論要求一致,且係數估計值顯著,而殘差項亦大致符合OLS基本假設中的規定。   2.從半彈性的估計值中,我們發現:M1A與美元的持有比例對實際匯率變動率之半彈性估計值,顯然比M1B與美元的持有比例對實際匯率變動率之半彈性估計值為大,這表示當匯率變動率發生變化時,人們較易改變其M1A與美元間的通貨組合。   由以上的結果,本文得到台灣的確存在"通貨替代"的現象。
18

More on Monetary Policy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with Imperfect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bility: A Credit View / 信用市場、資本不完全移動與浮動匯率之分析

蔡志堅, Tsai, Chih-Ch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A considerable body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 has evaluated the 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sets up an open-economy model under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with imperfect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bility based on the Bernanke and Blinder model (1988). Employing our model, we show that a change in money supply has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 economy in many cases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The exchange rate puzzle may occur and when the exchange rate puzzle appears, the Fleming proposition is violated. Besides, by means of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we empirically verify the particular case of the exchange rate puzzle with the monthly data from May 1984 to January 2005 in Taiwan. Therefore, our empirical evidences can be matched with our theoretical derivations successfully.
19

外匯市場操作之研究

鄭秀芬, Zheng, Xiu-F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一九七一年Bretton Woods System崩潰以來,各國分分採行浮動匯率或管理浮動之 匯率政策,故本文之研究動機為在現實複雜之世界中,什麼樣的匯率政策才是最適的 ,而各國央行在外匯市場中干預、操作之技巧與有效性如何。 一、匯率管理之重要性。 二、外匯市場干預─干預之政策目標與利失、操作之技巧,與國內貨幣政策間之關係 、和總體經濟政策之配合。 三、各國匯率政策之經驗與外匯市場干預之成效─分歐洲、亞洲、美國、中南美洲加 以討論。 四、台灣匯率政策與外匯操作之沿革比較及建議,
20

中國大陸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之研究 / A STUDY ON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MODEL FOR CHINESE ECONOMY

曾聖文, TSENG, SHENG-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體制和結構上有著急遽的轉變,同時,海峽兩岸的經貿互動與依存程度也愈來愈高。因此,能有效分析中國大陸經濟情勢的政策模型,對於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政策制定者與政策研究分析者而言皆十分重要。可計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模型由於在數據需求的較大彈性及模型結構上的特性,成為中國大陸現今重要的經濟政策模型之一,本研究的目的在於考察、分析中國大陸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研發背景、發展歷程、建模過程、主要政策應用方向及研究結果。   本研究的內容及流程如后:(1)依「歷史研究」、「調查研究」來歸納、分析中國大陸經濟學研究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大陸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發展歷程;(2)接著依「文獻研究」來分析、分類本研究所蒐集的中國大陸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實證文獻(1978年-1998年);(3)接著依「理論研究」來歸納、分析出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發展、基本結構、數據基礎與建模(Modeling);(4)以「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方法,先依據最新的「1995年度中國投入產出表」,編制出兩張:「中國大陸1995年社會會計矩陣」、「中國大陸1995年金融社會會計矩陣」為模型數據基礎,然後應用中國大陸所研發的兩個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中國大陸經濟-環境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中國大陸金融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的主要結構和方程式,以說明中國大陸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建模過程和政策應用方向及模擬結果。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如后:(1)中國大陸經濟學研究的發展、實際經濟情況變化和政策制定需要,導致中國大陸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在「改革開放」後的發展可分為「啟蒙研發」和「政策應用」兩個階段;(2)將中國大陸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實證文獻(1978年-1998年)有系統地分類出「貿易政策問題」、「能源和環境政策問題」、「財政和稅收問題」、「經濟改革和發展策略問題」、「外來衝擊問題」、「貨幣金融問題」、「社會保險問題」等七類實證文獻;(3)應用兩個中國大陸研發的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來說明建模(Modeling)與數據編制的過程,並延續、拓展相關的政策模擬研究,分析了環境政策(「綠色導向能源政策」,Green-Oriented Energy Policy:2000年-2015年)與匯率政策(「管理浮動匯率政策」,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 Policy:1998年)對中國大陸經濟體的影響。 謝 詞 ii 中文提要 iv 英文提要 vi 中文目次 viii 英文目次 ix 表 次 x 圖 次 xi 1. 緒 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3 1.3 研究流程與內容 4 2. 文獻探討 5 2.1 中國大陸經濟學研究的發展歷程 5 2.2 中國大陸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發展 11 2.3 中國大陸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實證文獻回顧 20 3. 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發展、基本結構、數據基礎與建模 32 3.1 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概念與發展 32 3.2 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的一般性基本結構 36 3.3 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數據基礎與校準 40 3.4 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計算機求解與建模過程 42 4. 中國大陸可計算一般模型之應用(1)─中國大陸經濟-環境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 45 4.1 模型的基本結構 45 4.2 模型方程式 49 4.3 模型的數據基礎與校準 57 4.4 政策應用-中國大陸宏觀調控下環境政策之一般均衡分析 61 5. 中國大陸可計算一般模型之應用(II)─中國大陸金融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 69 5.1 模型的基本結構 69 5.2 模型方程式 71 5.3 模型的數據基礎與校準 73 5.4 政策應用-中國大陸匯率政策之一般均衡分析 78 6. 結 論 83 6.1 本研究主要貢獻 83 6.2 研究限制與建議 84 6.3 後續研究建議 85 參考文獻 86 附錄1. 94 附錄2. 103 / Both the system and structure of Chinese economy have been changed rapidly since the launch of "economic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 economic interaction and trad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re intenser and closer. Effective policy analysis models for Chinese economy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policy makers and policy analysis researcher both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he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model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c policy analysis model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 of higher flexibility on benchmark data and struc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view,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developmental background, developmental progress, modeling procedure, policy simulations and research results.   The brief contents and procedure of this study consist of (1) review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research in mainland China and CGE modeling for Chinese economy, (2) reviewing on the literature of CGE models for Chinese economy used on Policy Analysis(1978-1998), (3) reviewing on the development, basic structure, benchmark data and modeling of CGE model, (4) constructing two Chinese Social Accounting Matrix (SAM) tables developed from the most recent 1995 Chinese Input-Output table to be the benchmark data of two CGE models, the "Chinese Economic-Environmental CGE model" and the "Chinese Financial CGE model", which are developed from Chinese government and researchers, and we revise them in this study,(5) applying those two models to show and illustrate the modeling procedure and results of policy simulations of CGE models for Chinese economy.   In conclusion and contribution, it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1) The development of CGE model in Mainland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ages, "The Beginning"(1978-1991) and "The Take-off"(1992-), which result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research in Mainland China, the rapidly changed economic system and structure of Chinese economy, and government's urgent demands for policy-analysis tools. (2) The literature of CGE models for Chinese economy used on policy analysis from 1978 to 1998 can be classified into seven groups- trade policy,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ies, public finance and tax reform policies, economic reform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external shocks, monetary and financial policies, and social insurance policy. (3) We apply those two CGE models for Chinese economy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 Green-Oriented Energy Policy"(2000-2015) and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the " 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 Policy"(1998).

Page generated in 1.154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