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26
  • 120
  • 16
  • 6
  • 2
  • Tagged with
  • 144
  • 144
  • 46
  • 37
  • 37
  • 33
  • 32
  • 28
  • 27
  • 25
  • 25
  • 25
  • 22
  • 22
  • 2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61

會計原則超載之研究

吳碧玉, Wu, Bi-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約七萬字,共六章,二十四節。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會計資訊的目的與品質特性。分三節,簡述公認會計原則的內涵及資訊分類 ,進而探討會計資訊的目的及為達此目的所應具備的品質特性。 第三章 會計原則超載。共分四節,探討會計原則超載之定義,發生原因及其影響, 並簡介美國會計師協會與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所作的相關研究。 第四章 會計原則載的疏解方案。共分七節,提出七個疏解方案,並分別就理論層面 探討其可行性。 第五章 我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在實務上適用性之研究。共分四節,藉由會計師的問 卷回函,以了解不同規模型態企業對資訊要求與會計成本負擔情形。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2

我國企業董事會功能之研究

李俊德, Li, Zun-D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董事會為企業主要決策中心,欲健全企業經營,首應發揮企董事會之功能。本論文乃 在闡述董事會功能如何發揮,以提高企業經營效率。 第一章「緒論」,訧本論文之研究動機及目的,研究架構、研究對象、方法及限制說 明之。 第二章「企業董事會之組織」就董事會的組織結構探討,包括董事會組織型態,職權 及其規模。董事之選任與酬勞等。 第三章「企業董事會執行運作」在說明董事佰權力來源,職權的行使方式,決策規劃 過程及董事會會議的運作等。 第四章「我國企業董事會現況分析」乃就我國企業目前企業董事會之情況加以調查分 析。 第五章「企業董事未能發揮功能原因」乃就調查分析結果,檢討企業董事會無法發揮 其功能的主要原因。 第六章「企業董事會功能之強化」企業董事會功能強化乃在,健全董事個人特質,董 事會的有效運作,有關法律的配合,及企業整體各項資源的協助。 第七章「結論及建議」。
63

特殊要素模型之研究

陳淑玲, Chen, Shu-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際貿易理論有二大模型:即Heckscher-Ohlin-Samuelson 模型,以及強調特殊生產 因素之特殊要素模型(Special Factor Model)。 本文擬對特殊生產要素模型加以探討,並改變模型一些假設,分析模型之各種效果。 本文第一部分及乃就此模型,建立統一模型,比較Jones、Ikemoto以及Amano 等人之 主張,並敘述其一般性質。第二、三部分則擬改變假設,分別討論技術進以及規模報 酬變動存在情形下,對模型各種效果之影響。
64

分銷商經濟規模之研究

李宗和, Li, Zong-H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代學者對「經濟規模」之理論及實證研究不勝枚舉,然其研究之方法及對象僅止於 比較同業廠商之間利潤或投資報酬率,而逕得該產業廠商之「經濟規模」,並未對該 廠商背後之各項生產因素作個別分析,而後再加以整合,以求得「如何」達到「經濟 規模」,而獲得規模經濟。 本研究擬以產業特性較單純之液化石油氣分銷商產業為例,探討各項生產因素--人 員、設備、土地--之成本,及顧客到達頻率分佈情況,再利用等候線理論、存貨理 論加以分析,以求得在各種不同的顧客滿意水準之下,城市、市郊、鄉村各不同地區 之分銷商的「經濟規模」,及其各項生產因素之配置,以供分銷商之參考。
65

規模與價值多重風格投資策略實證分析—以台灣股票市場為例

周忠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大約自1980年代初期開始,效率市場理論漸漸受到許多經由實證發現的市場異象(Anomalies)之挑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規模效應與價值效應(淨值市價比現象)。受到這些實證發現的啟示,如何針對股票市場中不同區隔的股票進行風格投資(Style Investing)早已經成為資產管理中的核心議題。學術界與實務界並開始逐漸針對多重風格(Multi-Style)投資組合進行研究,期望能發掘更多投資機會與策略意涵。 本研究採用1993年10月至2002年間台灣證券交易所非金融類上市普通股為研究對象,參考Ahmed、Lockwood and Nanda(2002)的分類與模擬方式,探討根據規模與價值雙重分類所形成的各種單一風格投資組合與多重風格投資組合之報酬率差異情形,並進行各風格投資組合之投資終值模擬。為了驗證輪動策略的價值,本研究更進一步以不同風格投資組合配對進行完美預見(Perfect Forecasting)輪動模擬。 根據實證結果顯示,台灣股市中價值類投資組合(價值股、大型價值股、小型價值股)報酬率顯著高於成長類投資組合(成長股、大型成長股、小型成長股),而大型類投資組合與小型類投資組合間沒有產生顯著的報酬差異,但大型類與小型類間的報酬差變動有助於提升輪動策略的績效。 經由不同風格投資組合配對之完美預見(Perfect Forecasting)輪動模擬,顯示出輪動策略確實具有相當的潛在投資價值,且以多重風格投資組合進行輪動策略可以獲得更佳的模擬結果。
66

第二次波灣戰爭之研究

陳逸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十萬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入侵科威特,引起世人關注。美國以國際警察之姿,高舉自由民主與維護世界秩序之大旗,透過外交積極爭取國際正義與國內外輿論支持下出兵,最後速戰速決破敵。在整個衝突與危機處理過程中,美國前總統布希透過決策小組的磋商,交互運用外交與軍事戰略等途徑,期盼達到「以戰止戰」的目的,其過程融合了外交策略與戰爭藝術,也為老布希總統及其班底打響了名號。 本論文之主要研究動機與目的,起於美國自受到「911」恐怖攻擊事件後,發動阿富汗戰爭尚未完全結束之際,復以伊拉克總統海珊可能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為由,透過強力運作,於2002年11月8日獲聯合國安理會以15票全數通過1441決議案,聯合國武器檢查小組自11月27日前往伊拉克實施武檢,美國同時於波斯灣地區展開大規模的軍事部署。期間經過四個多月的外交折衝,聯合國武檢小組歷次提出的武檢報告,並未發現伊拉克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具體證據。而伊拉克總統海珊亦宣稱並無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2002年10月,美國主管東亞暨太平洋地區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凱利訪問平壤,凱利向北韓官員表示,美國知悉北韓發展高濃縮鈾的計畫。北韓先承認有此計畫,隨後又否認,辯稱此舉僅係自我防衛,而正處於制訂「核武發展計畫」階段而已。為何美國2003年3月20日執意要對伊拉克發動第二次波灣戰爭,而對北韓卻以談判方式解決。 2003年5月1日,美國總統小布希在航空母艦林肯號(CVN-76)上,正式宣佈結束對伊拉克的戰鬥,美國海外出兵再次贏得壓倒性的勝利。然而,美國發動這場戰爭在正當性與合法性上卻引起相當大的爭議。
67

產出品質、環境特性與地方法院審理效率 /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District Court with Considering Output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黃煌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法院具有多種投入與產出、審判品質具差異性及所處環境不同之之特性,為能提供法院審理案件效率評估方法,本文應用DEA模型的特性,針對多投入多產出的生產環境評估效率,蒐集10年地方法院的投入、產出資料,並兼採Fried et al.(2002) 、Fried, Schmidt & Yaisawarng(1999)提出能排除環境差異效率衡量模式之隨機邊界分析法及Tobit迴歸分析方法,進一步調整品質及環境等外生變數對無效率差額之影響,以使受評單位皆能調整為不受外生變數影響下比較相對之效率,使效率評估更具適切。 實證結果顯示,經過對品質與環境變數調整後,純粹技術效率在第一與第四階段存在顯著的差異,顯示品質與環境變數確實影響效率,在第四階段已去除外生變數之影響,更能適切作為法院效率之比較。應用10年長期分析法院評估效率結果,可選擇效率較佳的法院為示範法院,作為效率較差法院觀摩學習對象,並結合獎勵制度,及調整長期資源分配,以提升法院整體的效率。
68

我國小規模營業人查定課徵實施績效之研究 / A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Small-Scale Business Entities Business Tax Assessment in Taiwan

連國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府財源之籌措以租稅收入最具穩定性及持續性,亦為健全財政所倚重的支柱。而增稅是各國主政者不敢輕言,但在政府財政赤字逐年惡化,依靠發行公債來支應政府支出的程度日深,如何彌補財政收入,實係當務之急。政府為擴大稅基,彌補財政不足,挽救財政困阨,何若就現行體制內另闢蹊徑,對小規模營業人之稽徵予以改進並加強管理,除能增加營業稅稅收,以濟燃眉之急,亦能對營利事業所得稅及綜合所得稅之稅收有相當助益。因此本文認為我國小規模營業人查定課徵實施績效的優劣變動情形,實有深入探討的必要。 依據1990至2007年度的稅收資料,利用消費效率比值及迴歸分析,本文發現:(一)我國消費效率比值變動幾近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且其變動趨勢線也幾乎逐年向下滑落,顯見我國小規模營業人查定課徵實施績效是欠佳的。(二)運用迴歸模型,協助檢測稽徵效率的變動,就2003至2007年度整體時間階段的年平均成長率亦低於1993年至2002年整體時間階段預期年平均成長率,亦足以證明我國小規模營業人查定課徵實施績效是不彰的。
69

內部稽核單位規模影響因素之研究

柯思豪, Ko, Szu-H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內部稽核單位規模之影響因素,透過問卷調查方式向國內上市櫃公司的稽核主管蒐集相關資料,藉此瞭解內部稽核單位的運作情形與稽核主管對其單位規模未來變動的看法。本研究發現: 1.內部稽核之功能對稽核單位規模有正向顯著的影響,顯示我國上市櫃公司係依據其內部稽核功能之強弱,以決定其稽核單位的規模。 2.內部稽核功能的影響因素係以機構的內在管理因素為主,包括治理單位的重視與要求、公司之資訊透明度以及組織內其他部門的配合,而內部稽核的相關法令規範亦為影響稽核功能的因素之一。 3.上市櫃公司稽核單位的規模在近三年來大多為持平的狀態,而目前的員工人數,仍以1至2人的小規模單位為主。我國稽核單位普遍面臨人力不足的情況,主要原因為機構所設定的內部稽核功能超過稽核單位的人力,以及缺乏特定專長的人員。目前稽核單位多採取減少低風險項目的稽核、提昇稽核效率與加班等方式,以因應人力不足之限制。 4.非金融業稽核主管,其大多認為未來稽核單位規模將持平;而金融業稽核主管則有近半數認為其單位規模會逐步增加,顯示金融業對於內部稽核單位的擴充較具信心。 / This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tha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size of a firm’s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IAD). This paper also reports the status of IAD operations and chief audit executives’ (CAEs) opinions regarding the possible change in size of their departments. A research questionnaire was sent to the CAE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aiwan to collect data for empirical analysis.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Internal audit functions positively influence the size of IAD. Most organizations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ir IA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expected functions of internal audit. 2.There are four factors affecting the functions of internal audit, namely, the board of directors’ emphasis on internal audit, corporate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other departments`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with IAD, an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internal audit. 3.The size of IAD remains stable for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size of IAD is very small. For most IADs, there are only 1 to 2 auditors, and lots of IADs are experiencing shortage in manpower. The shortage is mostly due to the board’s expectation of IAD exceeds the current capability of IAD and its lack of specialty personnel. To overcome the constraint in manpower, most IADs decrease the audit of low-risk items, increase audit efficiency and/or work overtime. 4.Most CAEs believe that the size of their IADs will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in the near future. However, the CAEs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generally believe that the size of their IADs will increase gradually.
70

強制性財務預測對股價及交易量影響之研究

蔡玉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結合價量分析,旨在探討強制性財務預測是否具備資訊內涵,依其性質分為原始財測、正向更新和負向更新三種,循序驗證各種財務預測宣佈時,股市是否有異常價量反應。並進一步依序檢驗未預期盈餘(或更新幅度)、公司規模及行業別與股市累積異常價量之關係。最後比較『公開發行公司財務預測資訊公開體系實施要點』修改前後對研究結果之影響。本論文以民國八十二年初至民國八十七年底之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實證結果如下: 一、股價反應原始強制性財務預測資訊較交易量快,但持續期間較短。 二、正向更新強制性財務預測發佈時,股價有顯著異常反應,但交易量卻無明顯變動。 三、負向更新強制性財務預測發佈時,價量皆有異常反應。 四、『實施要點』修改後,對平均異常報酬率的影響較大,對平均異常交易量的影響較小。 五、原始強制性財務預測發佈時,相較於訊息內容所含之未預期盈餘大小,投資者更側重公司規模及所屬行業別。 六、正向更新強制性財務預測發佈時,相較於目前公司規模之大小,投資者更重視正向更新幅度及所屬行業別。 七、負向更新強制性財務預測發佈時,投資者不只重視負向更新幅度,亦重視目前之公司規模及所屬行業別。 八、『實施要點』修改後,因放寬更新標準規定,管理當局更會利用機會高估財務預測。

Page generated in 0.033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