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
金融中介與流動性-Diamond模型之延伸 /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Liquidity -- an Extension of Diamond Model林炫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投資人在獲取報酬之前,可能發現其它更為有利的投資機會、甚至在短期時發生消費需求,因而有臨時要求抽回資金的可能。投資人面對如此流動性風險(liquidity risk),金融資產與活期存款皆可扮演提供流動性(liquidity provision)的功能。部分文獻上質疑,當金融市場與銀行同時存在時,活期存款亦具有可交易性,則銀行提供流動性之功能如何。本文依循Diamond(1997)所提出金融市場有限參與率的觀念,考慮投資人在可交易性資產之外,尚可選擇將部分資金投資於不具有可交易性、但具有較高效率性的長期生產活動。當銀行並未存在時,投資人不僅無法達到跨期補助(cross-subsidization)性質的消費型態,甚至將發生效率性的損害。一旦銀行(a coalition)存在時,集中資金持有後將可代表投資人進行效率性的投資活動,再將短期與長期投資報酬以提領契約的方式配置予兩類型投資人,將可避免掉效率性的損失。且由於銀行選擇的長期投資方式是不具有可交易性的效率性長期生產活動,因此提領契約當中所約定的第2期求償權(date 2 claims)是不可交易的。於是乎,銀行確實可設計符合社會最適化條件的提領契約,使得其存款客戶達到社會最適化的消費機會集合。也因此,投資人願意將資金完全存放銀行,次級市場的資產交易活動不再存在。
|
152 |
銀行業運用資訊科技對勞資關係的影響-個案研究陳怡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二十一世紀來臨的此刻,資訊科技的運用已被企業視為提升其競爭力的一項利器,而銀行業在經歷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衝擊之後,再度面臨資訊科技為整個產業環境以及內部組織所帶來的變革,如何調整與因應,將決定其在競爭市場中所佔有的地位。而在這一連串的變革當中,對銀行經營者與從業人員之間的勞資關係產生何種的影響,則是本文的研究重點所在。綜而言之,本文的研究目的簡述如下:
(一)對銀行業運用資訊科技的歷程做一整理介紹,並將銀行業所面臨的經營危機與未來發展趨勢作一分析。
(二)探討銀行業運用資訊科技後對傳統勞資關係所產生之衝擊與影響。
(三)比較不同類型銀行在運用資訊科技後,對勞資關係的影響有何相同或相異之處。
(四)了解銀行工會在銀行業運用資訊科技的過程當中所扮演的角色。
由於勞資關係的範疇過於龐大,因此本文選擇勞資關係領域中的三個構面(組織、雇用及工作型態、工會)作為本文探討的勞資關係重點。在文獻探討之後,本文選擇國內五家商業銀行進行實地的個案訪談研究,進而將訪談個案進行比較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一)組織部分:組織結構都有朝向扁平化、水平化調整的趨勢,並將業務進行整合,以減少橫向部門數量與垂直組織階層的數量。此外,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銀行行銷種類、管道趨於多元,因此組織分工更趨專業化,傳統分行功能逐漸被取代,而呈現簡易分行的趨勢。不過因為接受訪談個案的背景、組成份子不同,因此在變革的速度上,仍有部分的差異存在。
(二)雇用及工作型態部分:近年來銀行為了因應資訊科技的所帶來的直接與間接衝擊,在人才需求的部分,不再強調筆試專業成績的重要,轉而以員工的人格特質,是否具備抗壓性、創意、協調性等,作為錄取與否的主要考量,而對行銷人員的需求也遠大於對櫃臺人員的需求。在工作內容部分,行銷業務的比重也持續增加中,櫃臺例行性工作則被多元化服務管道大量取代。經理人角色的變化,則大多不再強調對部屬工作的監控,而給予員工較大的自主空間,經理人將重心放置於組織整體經營策略的長期規劃上。不過,在員工自主權的部分,外商或是新銀行的管理者對於員工的授權程度還是高於本國歷史悠久的老銀行。
(三)在工會部分,工會對企業引進資訊科技大多抱持正面的態度,認為資訊科技是銀行提升競爭力不可或缺的利器之一,不過針對資訊科技引進對員工所帶來的衝擊,則希望雇主引進資訊科技主要的考量,不是取代人力,因此,希望在引進的同時,也能加強對員工的在職訓練,以及早適應新的作業工具。而工會未來努力的方向,則是應該以理性的協商取代原本的抗爭訴求,並進而觀察長期產業的趨勢變化,及早做好因應之道,或可與管理者合作,提供員工更多教育訓練的機會,讓工會會員能繼續保有就業的機會與能力,如此一來,工會才有繼續存在的意義。
|
153 |
我國銀行業上市公司股票評等之研究黃美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我國股票市場規模日增,股市投資成為全民運動,散戶成為我國證券市場主要的組成份子,但由於大多數的投資者並沒有足夠的投資素養或專業背景,僅靠著股市名嘴或市場的傳聞而盲目投資,容易成為有心人士哄抬股價、操縱股市的工具。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即在於為投資人建立一個可供投資依循的股票評等模型,並以佔有股市交易舉足輕重地位的銀行業為研究對象,建立單一產業的股票評等模型。評量的指標包括依據產業特性選取出來的十五項財務性變數,以及足以代表股票交易性質的五項市場指標變數,經問卷調查眾專家對於各指標重要程度的意見後,以分析層級程序法計算出各指標的權重,據以對受評樣本公司進行股票評等。受評的樣本公司取自我國銀行業上市公司,共31家,財務性變數資料採83年至87年底的年平均值;市場指標變數則採用87年初至88年二月底的月平均值。
經實證結果得出以下結論:
1.財務性變數與市場性變數在評估股票投資等級時皆很重要。
2.財務比率變數方面以成長指標最重要。
3.市場性變數指標以本益比最重要。
4.評等等級的涵蓋範圍從A級到CC級共5級,最高的評等等級為A級,列屬其中的有中國信託、台新銀行、大安銀行、華信銀行、中國商銀等五家,最低評等等級為CC級,列屬其中的有高雄企銀一家。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評等制度介紹 8
第二節 國內實證文獻 25
第三節 國外實證文獻 39
第參章 產業分析
第一節 銀行業的發展階段 45
第二節 銀行業市場狀況與行業特性 47
第三節 產業結構分析 54
第四節 產業發展趨勢 55
第肆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步驟 58
第二節 資料的蒐集與樣本的選取 63
第三節 研究變數的操作性定義 66
第四節 研究方法 75
第伍章 實證結果分析
第一節 問卷調查結果 86
第二節 分析層級程序法之計算結果 89
第三節 股票評等模型的建構 93
第四節 銀行業上市公司之股票評等 94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04
第二節 建議 10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11
英文部分 114
附錄一 問卷 117
附錄二 問卷結果統計 122
附錄三 受評樣本公司變數資料 123
|
154 |
我國綜合證券商發展為投資銀行之策略柳怡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針對我國之綜合證券商發展為投資銀行之策略作一整體策略性分析,主要是藉由分析目前我國證券產業之產業結構,並深入訪談四家上櫃綜合證券商,探就目前我國綜合證券商朝資銀行發展所採行的策略作為以及應有的策略作為。
首先經本研究發現,發展為投資銀行之關鍵成功因素有下列數項:財務工程能力、創新能力、富的市場知識、金融行銷能力、優秀的人力資源品質、雄厚的資本基礎、制度性的風險管理制度、跨國性企業、接近國際主要金融市場、商譽、網路型組織的連結以及資訊的運用。而目前我國證券產業的產業結構為:同業間競爭強度強、新進入者的威脅大、替代品的威脅不大、供應商的議價力量低、購買者的議價力量高,屬於一種低風險、低報酬的產業。就本研究針對四家規模大並有意朝投資銀行發展的綜合證券商進行深入訪談後發現,過去我國綜合證券商主要採取之策略方向為:(一)大型化:現金增資、盈餘轉增或採取購併方式(二)集團化:集團化發展以建立投資銀行雛形。而未來我國證券業將走向跨業競爭時代,主要策略方向將朝國際化以及繼續擴大規模發展。
最後,本研究針對證券業者提出建議之策略作為:建立客戶網路、增設國際據點、強化研究部門、多元化的金融商品之開發、強化理財顧問業務、強化聲譽之建立、專要人才之培養、強化風險控管能力。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理論部分 5
第二節 相關實證文獻 23
第三節 小結 33
第參章 研究設計 34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4
第二節 資料蒐集 3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7
第肆章 我國證券產業分析 38
第一節 總體環境分析 38
第二節 我國證券產業現況 42
第三節 我國證券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47
第四節 我國證券產業分析 49
第伍章 證券業個案分析 57
第一節 我國證券產業演進 57
第二節 個案分析 60
第三節 個案比較 107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結論 115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18
第三節 對證券業者的建議 119
第四節 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121
參考書目 122
一、中文部分 122
二、英文部分 124
|
155 |
存款保險問題之研究 / The Problem of Deposit Insurance李炳昌, Lee, Bing 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金融在一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隨著經濟的發展程度愈高,對金融的依賴則愈深。因此,一旦金融體系發生危機,可能造成支付系統的中斷,對一國的經濟與社會都會造成重大不利的影響。因此,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其宗旨便是在防止此種危機的發生,以維護金融體系的安定與保障存款人的權益。
由於金融產業環境特殊,存款保險在制度的設計上,亦面臨諸多不易克服的問題。在本論文中,提出幾個重要相關的問題,並配合美國存款保險制度的發展經驗,提出分析探討。
本論文認為:在組織經營上,政府應介入存款保險制度的運作,才足以維護金融安定。在投保方式方面,基於政策性質,亦應以強制參加為宜。在訂價方面,應加強隱藏價格(監理措施)的發展,不宜過分強調風險費率的功能。在處理問題金融機構時,應及早建立一套因應措施,對問題機構予以迅速解決,避免造成損失擴大。
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成立較慢,在組織架構的設計上仍未臻完備,本文透過多項相關問題的探討,提供有關方面作為決策之參考。
|
156 |
新舊銀行服務品質之比較研究 / Comparison of Banking Service Quality權寧喆, Kwon,Yung-Chul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研究動機在探討新舊銀行客戶對銀行服務品質的認知,並評
估新舊銀行的服務品質管理狀況及行銷、管理者對於銀行服務品質的認知
,進而予以分析、比較,從中發掘問題、歸納心得,俾對新舊銀行追求服
務品質管理改善的努力,提供建議與參考。整個研究所欲探討的三個核心
問題為: 1.驗證 Zeithaml 等(1988)所提之架構在銀行業之適用性。2.
比較兩家銀行在服務品質各差距之差異性。3.比較兩家銀行在服務品質管
理上之差異性。研究結論如下: 1.管理者認知的服務品質管理狀況之因素
分為四個因素:「滿足顧客期望能力」、「服務品質溝通狀況」、「提升
服務品質意願」、「服務品質作業內涵」。2.業務經辦人員所認知的服務
品質管理狀況之因素分為五個因素:「重視員工」、「角色認知」、「服
務績效指標」、「設備與員工配合度」、「團隊合作」。3.銀行服務品質
因素有六個「周到合理」、「有形無誤」、「禮貌專業」、「便利舒適」
、「安全公平」、「效率可靠」。4.在辦理存提款及匯兌業務迅速有效率
、顧客抱怨或生氣時的迅速安撫與處理、承辦人不在時其他行員代理業務
、分行數目足夠等項目上,乙銀行服務品質差距一顯著地小於甲銀行。5.
整體而言,乙銀行的差距二小於甲銀行。又以行員穿著、行員服務熱誠最
為顯著。6.差距三方面,乙銀行在周到合理、有形無誤、安全公平等三項
因素構面上,均顯著地小於甲銀行。7.差距五方面,甲乙銀行在周到合理
、有形無誤、禮貌專業、便利舒適、及效率可靠均達顯著差異,其中又以
周到合理、禮貌專業、效率可靠最具顯著差距,乙銀行的差距五小於甲銀
行,顯示乙銀行的服務品質較優於甲銀行。8.甲乙銀行在服務品質溝通狀
況具顯著差異,其中又以管理者與顧客面對面接觸、員工有機會對管理者
表達意見、管理者願接受員工竟見、有效使用自動化設備最顯著。乙銀行
在這些推行的程度較甲銀行為深。9.甲乙銀行在重視員工、服務績效指標
、設備與員工配合度、轉隊合作均達顯著差異,又以服務績效指標最為顯
著。乙銀行在這些服務品質管理上推行的程度較甲銀行深。
|
157 |
東亞十國銀行業競爭型態之分析 / Competitive conditions in East Asian banking systems謝佩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進行東亞十國競爭程度分析,研究期間為1994年到2008年,除比較各國差異外,也分析東亞各國在歷經亞洲金融風暴洗禮前後的差異。本研究使用非結構法之Panzar & Rosse檢定法為主軸,並採用較新的分量迴歸模型,從而推論在不同分量上的市場競爭型態,再與結構性指標CR4和HHI結果做比較,另外再採用近年來文獻也常提及的Lerner index方法,作為競爭度變數,探討銀行集中度和銀行效率對市場競爭的影響。發現東亞各國銀行業競爭程度為高,且在經歷亞洲金融風暴前後皆為獨占性競爭。 /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gree of market power in the East Asia banking systems during the years of 1994–2008 using the ‘H-statistic’ by Panzar and Rosse , uses quantile regression to analyze the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standardized total revenue and the H-statistic , compares the result with concentration k-bank concentration ratio (CRk) and 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 (HHI) , and present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bank concentration and bak efficiency on bank competition by using the Lerner index. This paper finds that banks in the East Asia operate under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
158 |
台灣商業銀行經營困境及發展海外業務之探討 / Taiwan commercial banking landscape - current insights and trends邱凌蘭, Chiu, Lin L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的時代來臨,兩岸金融隨著世界貿易組織的規範而向全球開放,台灣銀行業將面臨嚴峻的挑戰與機會,且因國內金融市場過度競爭,以及台商全球化布局,為滿足客戶的跨國金融需求,國內金融機構日益著重於海外市場布局,逐漸走向區域化、國際化發展已成必然的趨勢。然而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市場,台灣銀行業如何因應環境趨勢,因勢而變,適時轉型,以提升其國際競爭力,並保持永續成長的動能,實為國內銀行業重要的經營議題。
本研究選擇頗受國際財經專業雜誌肯定的個案銀行為例,個案銀行連續多年被國際財經專業雜誌選為台灣地區最佳銀行,在台灣市場的外匯交易、貿易融資、現金管理、網路銀行、財富管理、投資銀行、債券交易與聯貸等業務皆於國內同業領先之地位。本研究試圖分析目前台灣銀行業與個案銀行在現行的海外市場營運面臨之問題與挑戰,並探究個案銀行如何依循其企業願景,擬定海外擴張策略,並決定經營目標和經營方針,然後透過新商業模式的建立,將其所擁有的資源,進行分配和調整,複製台灣成功經驗,建置亞太地區交易型金融平台,有效連結海外分行平台,使得銀行可以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價值,以經營客戶全面關係管理為主軸,深入掌握不同客戶區隔的需求與市場脈動,提供最貼切的金融解決方案與服務,以獲得可持續之競爭優勢。 / As a combined result of globalization, economic zone integration, and increased cross strait openness stipulated by WTO rules, Taiwan’s banking industry is now experiencing both intense challenges and increased opportunities. As Taiwanese companies have become more internationalized and Taiwan’s local banking market remains hypercompetitive – Taiwan banks have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building up overseas platforms to meet customers’ financial needs. In short, maintaining competitiveness and growth expectations within this dynamic business environment is a top goal for Taiwanese banks.
In our research we look at “Case Bank”, which has been designated ‘The Best Bank in Taiwan’ by several financial magazines. Case Bank is a market leader in FX trade, transactional based lending products, cash management, net banking services, wealth 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 bond trading, and syndication. Our research assesses the challenges that both Case Bank and other Taiwanese banks face with respect to overseas platforms. Our study also looks at how Case Bank has executed its overseas strategic objectives including, management strategy, business objectives, resource allocation, transaction platforms, and networking synergies.
Overall, our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Taiwan banks’ best practices with respect to developing overseas business model include: focus on customer-centric core values,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understanding demand by segment and industry, and providing superior financial solutions.
|
159 |
結構型商品之實務應用與分析 – 以S銀行為例 /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structured products a case study of S Bank楊恭逸, Yang, Kung 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financial structured products, and the marketing aspects in Taiwan market. In this paper, evidence from S Bank, I will study its market strategies and the performances in the field of structured product.
A Structured Product also known as an Investment Deposit is linked with various underlying investment options to provide enhanced return potential. Under the structured products, there are a few alternatives available to the investors, Principal Guaranteed Structured Product and Yield Enhanced Structured Product.
A Principal Guaranteed Structured Product enables investors to enjoy 100% principal protection if held to maturity with investment tenor to earn higher potential returns than conventional time deposi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linked assets.A Yield Enhanced Structured Product can offer the potential for a higher interest rate than available with other fixed term deposits. In compensation for the higher risks, due to being exposed to market risks, the returns are higher than the returns on normal deposits. The deposit will receive a higher rate of interest irrespective of what happens to the price movement of linked assets.
|
160 |
如何運用DEFCON建立銀行放款品質之預警系統 / The application of DEFCON as an alert system to non-performing-loan management in the banking industry李貞慧, Lee, Dem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The study attempts to apply the DEFCON Concept as an early alert system to Non-Performing-Loan (NPL) Management in Taiwan’s Banking Industry.
The recent financial crises in South East Asia have stimulated a significant body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of potential leading indicators for banking crises. Specifically, a number of statistical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provide early warning signals of impending risks and al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PL and those leading indicator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1) Explain the definition of DEFC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DEFCON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2) The literature review i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on-Performing Loans and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giving particular importance to regression models. 3) The methodology of DEFCON Planning includes the data used, variables selection via the coefficient analysis, a simple regression model and usage of the selected variables to set the DEFCON triggers 4) Ultimately, to help aid in what Bank’s can undertake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DEFCON to prevent potential loss.
Our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1) Economic Growth Rate 2) the Leading Index 3) Bounced Check Rate, 4) Shinyi Housing Index 5) Unemployment Rate 6) Consumer Price Index 7) Consumer Debt 8) M1B currency supply and 9) Unemployment Rate, are the leading indicators that predict Taiwan’s NPL ratio; however, it is prudent to note that the NPL ratio may be manipulated by banks, and may result to inaccurateness in some indictor’s prediction of the model. It is imperative that constant monitoring be the practice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The Banks in Taiwan should monitor the overall DEFCON status periodically and use it as early alert system and take proactive actions based on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terioration (DEFCON level) to well manage their asset and reduce NPL.
|
Page generated in 0.028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