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26
  • 213
  • 25
  • 13
  • 6
  • 2
  • Tagged with
  • 259
  • 259
  • 87
  • 84
  • 72
  • 65
  • 64
  • 55
  • 50
  • 43
  • 43
  • 42
  • 41
  • 41
  • 3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41

企業績效評估制度對勞動權益之衝擊研究 / The Impact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Employment Relations

傅柏翔, Fu, Bo Shon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企業之角度出發,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公司組織當以獲取最大合法利潤為主要目標,因此在其經營自由權限內,勢必以各類企管策略和人力資源措施來提升勞工工作效能和品質,並試圖準確衡量企業支出之薪資給付和勞工勞務表現間之對價關係是否平衡,而績效評估制度即屬最為廣泛使用之類型。相對的,從勞工之觀點出發,基於勞資雙方地位天生之不對等,以及人性尊嚴、社會正義維護之宗旨,勞動法針對勞工切身相關之重大權益,多以勞動法予以明文化,並產生強制保護之效力。 當企業之績效評估制度和勞動法令於工作場所交會時,此二追求目標不同、保障對象相異、著重方面有間的制度,在實際運用上是否會產生衝突或扞格?有無造成勞動法保障勞工權利之意旨減損或落空?若有,則是以何方式造成影響?有無可避免或降低損害之措施?即為本文之研究核心。 第一章,為本文之研究背景動機、研究目的、範圍架構和限制。 第二章部分,本文先分析績效評估制度之本質,理解其準確度和可能缺陷,再以企業深度訪談內容為核心,勾勒出現行企業對績效評估制度之運用方式和可能遭遇之問題,並發掘實務運作上,對現有勞動權益和制度可能造成之衝擊。為確實探究績效評估運用時,對於勞動保障架構之影響,本文試圖把企業績效評估制度之運用,逐一連結至工資、工時制度、解僱保護制度以及母性保護制度上,對勞動保護做一個徹底的檢視分析。 第三章部份,以工資之原理出發,核心爭議集中於績效獎金之定性問題,將論及績效獎金是否為勞基法工資之爭議和實務見解分析,並討論以績效為導向之新型態契約類型,是否會衝擊現行之基本工資規定和制度。 第四章部分,針對績效評估制度對於工時制度之影響,進行分析。首先區分「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責任制專業人員」和「雇主自行宣稱責任制工作」兩者之效力差異,並以訪談內容為依據,討論績效評估制度對「責任制工作」、「自願加班現象」之影響,再針對自願加班之合理性和合法性進行分析,最後討論現行工時基準是否有被變相放寬。 第五章部分,從解僱保護原理出發,檢視企業以績效評估結果不佳作為解僱事由、或者以績效不佳證明勞工屬勞基法第十一條第五款「勞工不能勝任工作」、以及以績效制度作為篩選裁員對象之合法性。最後試圖劃分企業人力資源措施和勞動法令強制介入之分界線,並提出研究之見解。 第六章部分,以母性保護理論之角度,分析訪談中出現之案例,並區分其可能之歧視類型,進一步討論績效評估制度之運用,有無造成性別工作平等法、勞基法…等等法令之保護規範出現落差,並針對其影響之程度多寡,提出補強、改善之建議。 第七章部分,則針對上述議題之討論,整理出研究發現,並於研究心得部分,討論績效評估制度之合理運用模式,最後於研究建議中針對如何合法、合理運用績效評估制度、促進勞資和諧,提出筆者之結論和建議。
42

兒童保護家庭重整服務的網絡合作初探 / A Preliminary Study of family reunification service of child protection network cooperation

陳宜君, Chen, Yi 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來探討高雄市、台中市的兒童保護服務網絡之合作現況,其中網絡成員的認定有別於過去跨專業角色,而是聚焦於服務家庭及兒少的公部門、家庭處遇單位、寄養單位與機構安置單位之間的合作關係,並以社會工作者及中階管理者作為此次研究的受訪對象。本研究的目的為:第一,了解「家庭重整服務」與「家外安置服務」之間的網絡合作情形;第二,探討現有的網絡合作情形所產生的優勢與挑戰;第三,藉由本研究結果之發現,期能對於「家庭重整服務」與「家外安置服務」之間現有的合作關係,提出具體的改善建議。本研究分別於高雄市、台中市抽取了十一個組織,共計十一個社工人員、十個中階管理者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結果如下:一、高雄市與台中市的合作關係大多係基於「行政管理」與「個案需求」所產生,不同組織間的合作關係之正式化程度不一;二、影響網絡合作的原因可區分為「脈絡因素」、「過程因素」、「個別組織因素」與「服務對象因素」,在「脈絡因素」因素中包含了「環境因素」、「歷史文化因素」、「權力落差」以及「組織間的界線」。在「過程因素」中包含了「關係的維持」、「溝通順暢度」、「認知落差」、「所有權的挑戰」、「角色與責任的分工」、「團體領導者的適任度」、「網絡成員組成」和「合作架構與機制的清楚度」。「個別組織因素」則含括了「組織因素」、「員工因素」和「領導者因素」這幾個向度。在最後的「服務對象因素」中則包含了「特殊性」、「急迫性」與「重大改變」;三、受訪者在與不同組織間的合作感受有所差異,其中合作對象分別為公部門社工、家庭處遇單位社工、寄養社工與機構安置社工;四、受訪者對於目前的網絡領導者、合作關係與合作機制提出期待,在對網絡領導者部分,期待能「提升網絡合作的統籌能力」與「建立合作機制」。在合作關係的期待部分為「期待的一致性」、「提升資訊交換的完整性」與「合作對象單一化」。在合作機制的期待部分則是「重視網絡成員作為服務提供者的主體性」與「提升專業自主性,避免過度依賴」。 除了上述研究結果外,另根據研究資料,研究者提出以下六點討論意見:一、委外作為服務提供的選擇?二、不對等的合作關係;三、評估落差的議題;四、安置服務的規劃特性;五、永久性服務規劃的執行困境;六、返家的可能性愈來愈低?這六大項次的討論呈現雖非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然與現行兒童保護服務的網絡運作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值得注意。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另分別對於實務面與政策面提出建議,期能做為未來實務工作及政策制定之參考。 / This research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discuss the status quo of child protection network cooperation in Kaohsiung and Taichung city. In which, the network members' identification differentiates from cross-professional roles in the past; instead, it puts focus on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sectors serving family and children, family intervention service unit, foster family care unit and also institute care unit. Social workers as well as mid-level managers are main respondents in this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showed as follow: First, to underst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family reunification service and out-of-home care service. Second, to discuss the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caused by current network cooperation. Third, to be able to offer a concrete suggestion to improve the current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reunification service unit and out-of-home service unit. In-depth interviews are taken with eleven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eleven social workers and ten mid-level managers in Kaohsiung and Taichung city in the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e, the cooperation in these row cities mostly bases on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nd case requirement. The degree of formalization among organizations is different; two,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ooper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context, progress, the individual organize and service object. Mentioning the factor of context, it covers the factor of environment, factor of historic culture, factor of authority gap and factor of boundary existing among organizations. The factor progress includes maintenance in relationships, stability in communication, gap in awareness, challenge in possession, division in roles and responsibility, appropriateness of group leaders, combination of network members and last, clearness of cooperation structure as well as its mechanism. The factor of individual organize includes factor of organization, factor of employees and factor of leaders. The lastly mentioned factor of service object covers aspect of uniqueness, urgency and massive changes; three, respondents have various cooperation experience with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in which, the cooperators are social workers from public sector, family intervention service unit, foster family care unit and care institute; four, respondents express their expectation toward current network leaders,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 Respondents also expect that their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could have consistency in expectation, integrity in information exchanging and simplification in service object. Their expectation toward cooperation mechanism put emphasis on how to value network members as main service provider and how to heighten professional autonomy for not being over dependent. Besides the research result mentioned above, the researcher has also pointed out six arguments based on the research data found. First of all: first, possibility that outsourcing becomes another option for service providing; second, imbalance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third, issue of evaluation disparity; four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out-of-home care service; fifth, the impediment in conducting permanent service; sixth, lower and lower possibility for children to return home. These six arguments are not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however, they are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in meaning that they are inseparable with current functioning of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 network, which is noticeable. In accordance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mentioned earlier, the researcher offers suggestions to actual practice, and to policy making, wishing to become future prototype.
43

系統偏差與議程建立之研究-我國環境保護議題個案探討

劉志盈, LIU, ZHI-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大多數的政治系統中,由於公共議題的潛在數量遠超過系統的資源與負荷能力,因 此只有少數議題能夠進入正式議程,受到權威當局的慎重考慮。而權威當局考慮議題 與決策範圍的有限性,除了因資源與能力的限制外,最主要是來自於系統本身的偏差 (BIAS OF SYSTEM)。這種偏差通常有利於某些衡突議題的呈現,而壓制其他議題的 產生。而由於以往有關公共政策的研究,大多集中於議題如何處理,政策如何制定、 價值如何分配,但對為什麼某些議題能在正式議程上佔一席之地,而其他的卻被排除 於議程之外,可以說是知之甚少。因此近來有關議題或備選方案的來源及界定過程, 亦即議程建立(AGENDA-BUILDING)或前決策(PRE-DECISIONAL PROESS)過程,乃被 認為是影響公共政策的重要因素。 本文之研究目的在以我國環境保護議題為個案,探討系統偏差的形成因素及在系統偏 差下,受壓制議題如何建立議程之過程。 全文共計五章,其內容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文之題目界說、探討問題、研究現況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為分析架構,說明系統偏差的形成因素及議程建立的過程與模型。 第三章則說明我國環境污染現況,及造成輕忽環保的系統偏差因素。 第四章說明我國環保議題在系統中之議程地位,議程建音過程及政府在此一過程中所 扮演的角色。 第五章為結論,就本文之研究發現,提出檢討與建議並展望未來。
44

年報環境揭露與合理性理論-以上市公司為例

王佩如, Wang, Pei-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合理性理論認為,公司實際的環境績效必須與攸關公眾的期望一致,否則便出現合理性威脅。有合理性威脅的公司,必須向握有公司存續經營准駁權的攸關公眾揭露環境資訊,以合理化其永續經營的權利。為了探究管理當局公開環境揭露的誘因,本研究即根據合理性理論,以我國上市公司中合理性出現威脅的公司為對象,針對該等公司的年報環境揭露程度進行研究,探討攸關公眾之期望與公司年報環境揭露程度間的關係。 本研究之樣本係為60家過去環境績效表現不佳的上市公司,研究期間為民國89年,同時採用數量評估和品質評估兩種評分方式,在對資料之分配進行常態性檢定後,以Spearman等級相關和Mann-Whitney U test進行檢定。 實證結果顯示:(一)在敘述性統計方面,各公司均以「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所規定的應行記載事項為揭露架構,且多以表格或分點、逐項的方式進行說明,揭露項目雖然一致但揭露內容卻有各自表述的情形。若將數量和品質評估進行比較,染整業及染顏料業之揭露係以宣揚和美化性質的陳述為多,較少論及具體的環保措施,而石化業、化工業和鋼鐵業所揭露資訊的質和量則均高。(二)在假說檢定方面,年報環境揭露程度與平面媒體報導程度、公司規模、所有權結構成顯著正相關。食品、飼料及肥料業可能因為污染問題以及環保訴求略異於其他產業,故年報環境揭露程度顯著異於他業;石化業和化工業則可能因為長年積累的污染問題,使得攸關公眾關切甚殷,故受到合理性威脅的影響較大,其年報環境揭露程度亦顯著異於其他產業。綜合本研究的實證結果,以揭露品質進行的測試多為顯著正相關,較能支持合理性理論的推論,可見國內管理當局認為,當公司實際的環境績效不符攸關公眾之預期,在年報中採取較高程度的環境揭露品質能有助化解合理性威脅,以爭取公司之永續經營權利。 / Legitimacy itself has been defined by Lindblom(1994)as a condition or status which exists when an entity,s value system is congruent with the value system of the larger social system of which the entity is a part. When a disparity, actual or optional, exists between the two value systems, there is a threat to the entity,s legitimacy. Based on the social contract concepts described above, legitimacy theory posits that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EDs) are made as reactions to disparities, which threaten the sustaining rights of corporations, between relevant publics, expectations and actual performance. In other words, corporations legitimize its existence through making EDs. This study,s objective was to investigate management,s motivations of publicizing EDs voluntarily based on the legitimacy theory. We sampled 60 listed companies which had unsatisfactory past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W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annual reports, ED levels and relevant publics, expectations. After coding these companies, EDs on their 2000 annual reports by using both quantity assessment and quality assessment, we tested hypotheses with Spearman rank-order correlation and Mann-Whitney U test. The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below. First, based on descriptive statistics, we found most companies, EDs were in compliance with the required disclosure items regulated by law. However, every company had its own interpretation of what each requirement really meant. Regarding the results of two methods of enumeration, the Dyeing industry,s quantitative disclosure levels were high but its qualitative disclosure levels were lower.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ies, disclosure levels were very high in terms of both methods. Second, hypothesis testing showed that annual reports, ED level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 of print media coverage, firm size,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In addition to food, feed and fertilizers industries,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ies, ED level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other industries. Additionally, the qualitative disclosure evidence presented more persuasive results than the quantitative one in our findings. The hypothesis that corporations facing more print media coverage on thei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would legitimize their sustaining rights by making better quality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was supported.
45

我國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之研究

林柏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於勞動生活中,最讓勞工主觀感到錯愕、無奈及無法諒解者,非雇主行使解僱權莫屬。蓋對於一無所有的勞工言,倘真遭解僱、致使勞動關係無法繼續存續,則將會直接影響包括工資債權在內等各項契約權利及社會參與空間,進而失去生存憑附基礎、損及尊嚴。由於雇主係企業經營者,其或因單純人力調配、或因整體企業經營考量、或作為懲戒勞工手段、或不可抗力等等因素,對於企業人事當然享有任免權利,惟倘完全放任雇主逕行判斷、未受限制而自由為之,則雇主恐將陷於個人好惡喜樂,恣意解僱勞工,如此一來,勞工未免陷於極為不確定之生存危險及不利益。為求實質公平正義,近世國家基於勞工保護原則,多有透過制定法規及實務意見之形成,構成解僱保護制度,盼得藉由此一制度而就勞動關係訂出最起碼之規則秩序。   我國雖早於一九八四年即訂定規範勞動條件最低基準之勞動基準法,並於該法第十一條以下,特別就勞動契約終止問題而對法定解僱事由及相關預告期間、資遣費等訂出原則性規範。惟勞基法僅以個別、單一之勞動契約終止問題作為規範之對象,在此規範範疇下,雇主對其發動解僱事由之合法性享有第一次之判斷權限,且只有遭解僱之勞工才能事後地透過司法就系爭解僱行為作靜態審查,於此等情形下,縱使遭終止之勞動契約為『多數』,處理時仍是將大量多數複合存在的終止行為還原、分解為個別勞動契約兩造間之「個人與個人權利義務關係看待」 。如此個別而事後性之實體規範,對於莫名遭受解僱之勞工而言,難免感到緩不濟急、於事無補 。   近年來,因交通與資訊的日新月異,「全球化」的趨勢更大幅改變商業的運作,短期投資的投機性操作,國際化分工、互惠互利的跨國經營模式等,致使勞動體制出現了彈性化及去規制化的新發展 。為因應如此之潮流,企業組織及人事勢必逢臨一波不小的變革與再造,於此過程中,企業間之合併、收購及分割,人力的緊實與精編,更是控管成本資源、尋求企業第二春的手段;此外,更有適應不良之產業,瀕臨不得不關廠歇業、緊縮業務等無奈結局。於此等現實情形下,企業除有和平結束營業、進行整編外,卻也有不肖業主依如往昔般地惡意進行關廠歇業、無預警裁撤部門。不管如何,這樣發展的結果,更將原屬「個案」之大量解僱事件,轉化為更為常態、影響更為廣泛而嚴重的結構性失業潮結果。近年臺灣地區受到全球景氣衰退而經濟低迷,產業外移中國大陸嚴重,國內產業同時面臨轉型等問題,經濟成長率一度降至歷史新低、失業率則攀升顛峰 ,每每造成重大勞資解僱糾紛層出不窮,嚴重衝擊經社秩序、侵害廣大勞工權益而無法有效保障解決遏止,此即凸顯出原有解僱保護法制建構、特別針對大量解僱態樣部分之不足 。是故,事業單位於短時間內大量性的解僱勞工實已成為當前社會必須面臨的新一公共問題。 針對事業單位惡性關廠歇業衍生之重大勞資爭議問題,行政院勞委會曾於十餘年來多次頒定行政命令方式試圖加以處理因應;一九九九年,政府為謀保障勞工權益及維護社會安定,而得迅速並妥善處理因事業單位大量解僱勞工,致勞工權益受損害或有受損害之虞之情形,更首次以大量解僱為名,訂定「事業單位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措施」以玆規範。除此以外,針對立法相關實質工作,勞委會亦曾前於一九九五年委託政大勞研所進行「關廠法」立法可行性之研究,惟最終仍無疾而終。然於二000年六月,民進黨政府即組成小組,就大量解僱保護政策之立法化加以研擬;翌年仲夏,「經濟發展合作會議」之召開,作成「建請行政院勞委會加速完成研擬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草案工作,並對於事業單位關廠歇業過程加以規範,以防止雇主不當關廠歇業,維護勞工權益之重要政策方針」之結論 。至此之後,行政與立法機關乃因此一共識結論而加速推動大量解僱保護政策立法化之工作。終於,「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本文以下簡稱「大解法」)共計二十一條條文,業於二00三年一月十三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於同年五月七日正式施行,而成為我國當前規範雇主於短時間內大量終止勞動契約之重要行為規範。 現行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係以「大量解僱定義」、「製作解僱計畫書並通告主管機關及相關單位或人員」、「協商機制」、「預警通報制度」及「限制出境之處分」為最主要規範核心,而其中相關之程序性規範,更是該法一大特徵。實則,該法施行迄今恰好兩年餘,或因該法仍處「新生」、「試用」、「磨合」階段,故無論係屬基礎概念之立法目的、法律定位、大量解僱定義等,或者包括雇主通告協商義務或限制出境等諸核心規範內涵,因尚堪陌生,故漸浮現相關法文定義及適用上之問題,亟待釐清解決。於行政實務上,對於少數幾起因事業單位未依法履行相關勞動債務、或逕行大量解僱勞工,而造成引起社會重視之重大勞資爭議,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初已試嘗試操馭該法,實值進步觀察;司法機關或因該法施行期間仍屬不長、訟源尚缺,雖相關判決有限,惟其中仍有須供酌注意之處;而學術界方面,學者專家亦多透過發表論文、參與研討等方式,針對該法基礎觀念及是揭相關爭點加以頗析探討。此揭,均使吾人有就法律本身及實務層面,進步介紹、剖析爭點、並予以整理分析之必要及空間,以俾更得清晰適用該法,並得作為日後檢討之參考。 本文之研究範圍係以我國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暨相關子法內容為核心,而其中是以該法之「基礎概念」、「大量解僱定義」、「通報、協商程序」、「預警通報制度」及「限制出境之處分」等五大部分為討論主軸;另為求論述之完整性,本文亦概略先將解僱保護制度、我國解僱保護法制輪廓及大量解僱保護之內涵、政策與立法討論等加以說明。 本文之研究架構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主要介紹本文之研究背景、動機以及研究目的及方法,並進而設定全文之寫作範圍與架構。 第二章為「解僱保護制度概述」。本章除從解僱著眼,探討解僱意義與類別等觀念外,亦由較為宏觀之歷史觀點切入,介紹勞動法上之解僱保護制度及我國解僱保護法制輪廓,俾使論述體系更得清楚完整。 第三章為「大量解僱保護之內涵、政策及立法」。本章係就解僱類別之一的「大量性解僱」,為原則性、基礎性的說明,並就我國大量解僱保護政策形成之因素背景、歷年行政機關所頒訂之相關行政命令內容,及大量解僱保護之幾個立法草案及過程予以介紹。 第四章為「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概說及大量解僱之定義」。此章首就「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之幾個基本概念,如法律名稱、立法目的、性質、適用問題等之相關基礎概念加以探討,並持平等原則觀察並初略檢驗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之立法。其次則對現行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第二條所規定之「大量解僱定義」予以闡述,而分別就解僱事由、事業單位概念,以及構成「大量」之「多數勞工」與「短解僱期間」兩大要素等加以整理,並對相關適用疑義提出法釋義學及立法論上之建議看法。 第五章為「 大量解僱之通告及協商」。本章係以現行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第四條及第五條以下最具特色及核心之「通告」、「協商」等程序性規範為研究範圍。惟於深入探討之前,鑑於「程序機制」係立法者作為落實該法立法目的最重要「手段」之規範取向,故而先嘗試就程序機制於勞動法上、特別是大量解僱保護制度上之代表意義,予以扼要說明。其次,則依序對於大量解僱通告及協商程序規定要件,分別逐一討論,並對相關學術及實務發生之爭議,適度地提出本文之淺見。 第六章為「限制出境及預警通報制度」。此章首對於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第十二條,對於人民基本自由權利侵害甚鉅之禁止事業單位董事長及實際負責人出國規定加以通盤介紹,係由限制出境概念及整理現行我國涉及限制出境處分之相關法規為出發,進而深入地就制度本身之相關法律性質、限制出境處分發動之法律要件、限制出境處分之廢止等部份予以詳細而論。由於此制度也是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施行後少數已由行政機關實際操作者 ,故本文也將於論述過程中一併將實務爭議適時列入說明分析。此外,本章第二節也將就同法第十一條預警通報制度,就法律本身及實務方面,分別予以討論,檢視目前制度值得檢討之處。 第七章為「結論」,則將統整、歸納前述各章所得之結論並加以比較,最後也嘗試提出本文之建議。
46

基於存取目的之個資控管框架-以銀行業為例 / Purpose-Based PII Control Framework - A Banking Perspective.

鄭明璋, Cheng, Ming 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新版「個人資料保護法」在民國99年5月公布,並正式實施於民國101年10月;隨著新法的實施,不管是公部門或民間組織,都投入大量資源以期改善並確保自己的組織對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與利用,能夠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要求。 由於業務特性,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與利用,乃是銀行業者日常必須面對的課題。雖然舊版個資相關法令「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與「銀行法」對於個人資料的處理都已有相關規定,但由於稽核與舉證困難、罰則過輕等原因,業者並未真正重視個資保護課題,善盡個資保護的責任,所以銀行發生個資外洩的案例時有所聞。新版「個人資料保護法」正式實施後,舉證責任歸屬由當事人變成企業,在疑似個資外洩事件發生時,企業須舉證其組織之系統或機制已對個人資料之控管機制已滿足「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要求,盡到完善管理之責任。因此業者不得不投入大量資源來周全組織內對於個人資料的保護與稽核機制,把新版法規的各項規定要求納入系統功能範疇。 伴隨「個人資料保護法」的實施,法務部頒布了「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特定目的及個人資料之類別」細則來明確規範個人資料的類別範疇、以及存取個人資料之目的。本研究即針對此項要求,歸納分析銀行業的業務現況,並納入未來業務發展之可能需求,設計一具備彈性之個資存取框架以管理個資分類與存取目的,進而滿足「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要求。 / As the latest version of the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Act (PDPA)" published on May, 2010, and formally implemented since October, 2012, all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organizations need to put in significant resources to meet the strengthened legal requirements of personal data collection,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Yet banks are among the first to be affected by them, as personal data collection, usage and handling are essential to their daily operations. Therefore,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compliance of PDPA from a banking perspective. A distinguished feature of the new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Act" is the inclusion of "purposes" in regulating access to personal data, namelyan organization must get the informed consent from its customer regarding how her personal data will be used, namely privacy preferences. Currently, employing a proper access control mechanism to protect customer's data is a well-accepted discipline in bank information system (BIS)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design of such mechanisms hardly includes the requirement of supporting customers’ preferences regarding the use of their personal data. It is therefore highly desirable to extend a BIS's access control to handle customers' privacy preferences.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common practices of bank operations and presents a purpose-based access control framework for future BIS development. Specifically, we derive a classification of bank customers' personal data and purpose categories for bank operations so that the proposedaccees control framework can ensure all accesses to customers' personal data match their granted access purposes. As a result, the framework will lay a foundation to the compliance of PDPA for a bank.
47

環境保護與勞資關係之研究

季美珍, Gei, Mei-J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48

消費者保護法之商品責任與產品責任保險之研究

陳雅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代社會是一個大量消費的時代,人們無時無刻不在消費或使用商品,然而隨著大量生產、銷售過程複雜化以及科技的發達,消費者因為使用商品而受到傷害的是,不論古今與中外,時有耳聞。世界各國鑒於此,為了真正達到保護消費者之權益,特紛紛立法明定對設計、製造、生產、經銷、輸入商品之人科以無過失責任。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亦從世界之潮流,於民國83年1月11日經總統公佈實施,針對從事設計、生產、製造、輸入或銷售商品或服務之企業經營者,明文科以無過失責任(消保法第7條)或中間責任(消保法第8條)。消保法之訂定,使我國正式進入消費保護時代,然由於消保法多所突破性之規定,如:企業經營者之無過失責任、連帶責任、懲罰性賠償金之設立,大大加重了企業經營者的責任,企業經營者因而面對的責任風險更大,是故其有可能因鉅額之賠償而使自身限於財務困境中,然此乃大家所不欲樂見的,同時消費者亦不見得真能因消保法之實施而使其權利獲得真正的落實,一旦企業經營者發生財務危機或惡意破產時,即使受害之消費者告贏了,也只不過獲得了形式的優勢,卻沒有實質的幫助。此觀之,在消保法實施前於民國67年間,台灣中部地區之多氯聯苯食用油中毒案件受害者達數千人之鉅,該案雖然於民國73年經台中高分院判決廠商敗訴,應負責賠償金額高達新台幣一億三千多萬元,但因纏訟六年之久,故敗訴之廠商破產、脫產、財力不足及去世者皆有之,致令眾多之受害人雖得到一張勝訴之判決書,但終究未獲適當之賠償與救濟,致身體與精神遭受重大之創傷,足可佐證。以及民國86年夏季溫泥颱風過境,致使林肯大郡房屋全毀或半毀,造成住戶嚴重之財損或傷亡事件,此一事故之發生若是設計或施工有缺陷時,依消保法之規定,不論林肯建設是否有過失,均須依法負賠償責任,然至今林肯大郡的受災戶仍未獲賠償,該案仍未結案,故實際上消費者的權益未獲實質上的幫助。 因此,為了使企業經營者和消費者都能到雙贏之局面,主管機關除了加強製造廠商之管理與商品檢驗之外,是不是該使企業經營者投保商品責任保險呢?本文擬從企業風險管理之角度著手,討論缺陷商品的風險、風險管理策略以及保險於商品責任中的重要性,進而分析商品責任保險之各個要件,如:保險利益、保險金額、保險事故等,同時,並以消保法之規範為依據評析現行保險條款之內容。且就消保法對於企業經營者和消費者之衝擊,討論現行保單應如何規畫,進而提出個人建議。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動機 7 第二節 研究範圍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9 第二章 商品責任之責任基礎 10 第一節 序言 10 第二節 用語之釐清-商品責任、商品製造人責任、產品責任 15 第一項 商品責任與產品責任之釐清 15 第一款 商品與產品之釐清 15 第二款 小結 16 第二項 商(產)品責任與商品製造人責任之釐清 17 第一款 同義說 18 第二款 不同義說 18 第三款 小結 19 第三節 各國法制之發展與現狀 20 第一項 美國法制 20 第一款 過失責任(Negligence Liability) 20 第二款 瑕疵擔保責任 22 第三款 嚴格責任(Strict Liability) 24 第二項 歐洲共同體法制 26 第一款 商品責任指令之誕生 26 第三項 德國法制 27 第一款 學說見解 27 第二款 判例發展 29 第三款 商品責任法之施行 30 第四項 日本法制 30 第五項 小結 31 第四節 侵權責任之演進與無過失責任之理論基礎 32 第一項 侵權責任之演進 32 第一款 結果責任主義 32 第二款 過失責任主義 32 第三款 無過失責任主義 32 第二項 無過失責任之法理依據 35 第五節 我國法制之演進與現況 37 第一項 民法之侵權責任 37 第二項 消費者保護法(無過失責任+連帶責任) 39 第三項 小結 41 第三章 我國商品責任法之規範 43 第一節 序說 43 第二節 請求權基礎構成要件 44 第一項 責任主體 44 第一款 企業經營者為責任主體 44 第二款 企業經營者之責任型態 51 第三款 企業經營者負連帶責任 54 第二項 請求權主體-受害人 55 第三項 商品 56 第四項 歸責事由_商品具有安全或衛生上之危險 60 第一款 危險的概念 60 第二款 危險的判斷標準 65 第三款 危險之種類 73 第五項 受保護之權益(Protected interest) 74 第一款 問題之提出 74 第二款 比較法之觀察 75 第三款 我國法院實務及學說通說 77 第四款 小結 79 第六項 損害 79 第一款 約定賠償範圍 80 第二款 法定賠償範圍 81 第三款 消保法特有之規定-懲罰性賠償金 84 第七項 因果關係 88 第三節 舉證責任 88 第四節 小結 90 第四章 商品責任之風險管理與保險 91 第一節 風險管理之意義與必要性 91 第一項 風險管理之意義 91 第二項 風險管理之必要性 91 第二節 企業經營者因商品缺陷之風險分析 92 第一項 責任損失風險 93 第一款 侵權責任損失風險 93 第二款 契約責任損失風險 94 第二項 財產損失風險 94 第三項 淨利損失風險 95 第一款 收入的減少 95 第二款 費用的增加 96 第三款 造成淨利損失之事件 96 第三節 風險管理策略之實施 97 第一項 控制型之風險管理策略 97 第一款 事前之防範 98 第二款 商品危害事故處理體系之建立 99 第二項 理財型之風險管理策略 99 第一款 非保險之理財型之風險管理策略 99 第二款 保險之理財型之風險管理計畫 100 第五章 產品責任保險主要問題之探討 104 第一節 產品責任保險之起源、發展、意義 104 第一項 產品責任保險之起源、發展 104 第二項 產品責任保險之意義、法律依據與責任基礎 106 第一款 產品責任保險之意義 106 第二款 產品責任保險之法律依據與責任基礎 106 第二節 產品責任保險內容之分析 108 第一項 產品責任保險契約之保險利益 109 第一款 概念之釐清-保險利益、保險標的 109 第二款 評析 113 第二項 保險契約之當事人、關係人 115 第一款 當事人 115 第二款 關係人-受害者 117 第三項 產品責任保險之保險事故 129 第一款 責任保險之保險事故為何 129 第二款 產品責任保險之保險事故 130 第四項 產品責任保險之承保範圍 137 第一款 承保範圍(Coverage) 137 第二款 不保事項 138 第五項 產品責任保險之保險對象 146 第一款 承保對象(被保險人) 146 第二款 承保商品種類 146 第六章 消費者保護法對產品責任保險之主要衝擊與因應之道 148 第一節 責任主體、連帶責任對產品責任保險之影響與因應之道 148 第一項 責任主體之範圍與連帶責任制對產品責任保險之影響 148 第二項 因應之道 149 第二節 商品對產品責任保險之影響與因應之道 149 第三節 懲罰性賠償金對產品責任保險之影響與因應之道 150 第一項 懲罰性賠償金對產品責任保險之影響 150 第二項 美國法制 151 第三項 我國現行保單條款之規定與評析 153 第四節 無過失責任對於產品責任保險之影響與因應之道 155 第一項 無過失責任對產品責任保險之影響 155 第二項 因應之道-產品責任保險應採行強制投保之研究 156 第一款 強制保險之意義、特質 156 第二款 強制保險之合憲性探討 158 第三款 強制保險與無過失責任保險之關係 159 第四款 產品責任保險強制投保可行性之探討 161 第五款 強制產品責任保險之相關問題 164 第七章 建議 166 第一節 短程目標 166 第二節 部份強制產品責任保險之展望 167 參考書目 169
49

社會福利行政之裁量統制--以受給權保護為中心

林俊廷, Lin, Zun-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50

消費者保護法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之研究 / A study on mandatory items and prohibitive items under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謝進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立法者於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七條規定,賦予主管機關可透過行政力量所含有之專業、規模經濟地位優勢而與企業經營者於特定行業中之特定交易類型,透過事先審查方式,並召集相關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保護團體共同會商,公告規定該特定交易類型之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及不得記載事項,強制調整企業經營者單方片面決定定型化契約所掌控契約內容,以維護基於契約正義原則,回復消費者所應合理享受權利義務內容。 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七條與施行細則第十五條規定,賦予主管機關選定特定行業公告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若有違反上開主管機關所公告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時,依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七條第二項規定,將不生效力,且依消費者保護法施行細則第十五條第二項規定,若定型化契約漏未載明應記載事項條款時,亦將直接拘束企業經營者而成為契約內容。且若所公告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不合理而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對消費者顯失公平時,依施行細則第十五條第一項規定,仍受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一條至第十六條規定之限制而不生效力。 各主管機關目前各類型定型化契約不得記載事項之內容並不多,多為僅明文規範民事法中之強行規定,僅有少部分不得記載事項係有實質界定權利義務關係。惟各主管機關依其職掌範圍之交易類型,得運用其專業與規模經濟地位,了解各種交易類型中之不合理定型化契約條款,即可透過「不得記載事項方式」,將該定型化契約條款予以剔除。目前主管機關所公告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因多自定型化契約範本內容予以調整增刪而來,就定型化契約內容之調整方式,多以「應記載事項制度」為主,此可觀各類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事項中,應記載事項部分占用極大篇幅可知。惟「應記載事項制度」係由主管機關針對各種交易類型中所應存在之合理內容予以強制納入契約內容,迫使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間均需受拘束,效力強大,因此主管機關運用上,應謹慎為之,僅應於定型化契約內容於無法透過「不得記載事項」加以導正時,始透過應記載事項制度加以規制契約內容,應較為妥當。因此建議主管機關公告應記載事項及不得記載事項時,應以「不得記載事項制度」為主,不足之處,始透過「應記載事項制度」加以補充。

Page generated in 0.027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