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
公司組織再造對債權人之保護黃拓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司組織再造有助於經營者調整組織架構或進行策略聯盟,進而降低經營成本,獲取經營利潤。我國企業併購法實施之後,公司組織再造之案件持續增加,顯見國內企業已將組織再造作為企業整合、擴大版圖或是救亡圖存的武器。然而,公司組織再造之結果將導致公司人的組織與物的組織發生重大變化,且影響公司債權人、股東及員工等利害關係人之權益,尤其是身為公司外部資金供給者之債權人,在公司決策的過程中,往往承擔風險卻少有表達意見之機會。
債權人與公司間之法律關係,係基於雙方之債之關係,其成立原因與債權人身份不一而足,本文先就公司債權人之種類及特性予以歸納整理,再針對何以需要特別於公司法訂定「保護」債權人規範加以探討,並整理歸納公司法制對債權人保護的措施。接著,本文介紹各種公司組織再造的態樣,並分析各個類型對公司債權人權益變動的情形,並探討現行法上債權人保護機制及其理論缺失,重新加以檢視,如不具合理性,又應如何調整。此項有關債權人權益之保護與公司自主經營之理念,兩者如何衡平取捨,關係到整體公司法制之效率與公平。
本文基於弭平股東有限責任之負面影響,降低資訊不對稱對弱勢者的傷害,同時制定基本統一規範可減少交易成本之正面效果,認為公司法制應有合理、公平之債權人保護機制,尤其是在企業組織再造之重大變動下,更應給予未參與決策之風險承擔人適當之保護。然而,債權人保護固然重要,但保護程序的賦予對公司必付出相當成本,因此在設計制度時,應納入成本效益考量,以衡平公司經營效能與債權人權益保護。
|
52 |
企業電子商務平台流程創新方法研究-以某資產管理公司為例 / A Methodology for Business Process Innovation on E-commerce Platform陳美杏, Chen, Mei S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網際網路的發展及行動裝置的普及已將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往新的競爭環境,傳統企業除須體認技術不斷創新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外,舊有的服務必須透過加入更多的附加價值才能夠增加企業的競爭能力,隨著這股電子商務創新風潮演變並延燒到全球,不論是金融業、實體零售業,皆受到這股電子商務創新風潮的影響,而這股創新的風潮甚至可能導致產業革命。企業若要維持市場競爭能力,除了要盡量降低營運成本,提高生產與管理的效率外,還要能夠滿足客戶各種需求,並應隨時檢視傳統營運流程,充份利用科技技術與生產及服務流程整合,來維持企業管理及服務的優勢,然而,電子商務雖有效簡化企業的作業成本,但跨界整合的趨勢卻也對企業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因此企業如何透過一套實用的方法來發展或改善及其電子商務流程,並藉由其獨特創新的服務來加強企業的競爭優勢,更是企業當今面臨的重要議題。
然而當今學術界對於流程管理以及電子商務的研究相當多,但把流程管理應用在電子商務流程創新的研究卻相對較少,故本研究探討有關電子商務理論、企業流程管理、企業流程再造、企業流程創新、企業系統規劃、服務品質、關鍵時刻等相關文獻做為基礎,由客戶需求及服務滿意度的觀點,藉由分析及整理相關流程改善的成功關鍵因素,建構一套電子商務流程創新的方法論,以個案來進行行動研究,依據這套方法論的步驟,發掘個案電子商務流程的問題及其可改善的機會,同時藉由內部探討及借鏡外部標竿企業的創新案例,找出個案公司電子商務流程可能的創新機會,並透過理論基礎檢視本方法論的可行性後,證實透過本研究所建構之電子商務流程創新的方法論確實有其參考價值,提供目前正在發展電子商務或即將投入電子商務發展的企業,做為設計其獨特電子商務平台的參考。 / The increasing use of internet and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mobile devices have created a new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on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EC) platform. Businesses must develop add-on values in services to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veness. Under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global EC, not only the retail industry but also financial industry has been highly affected. This Innovative wave may even lead to an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order to keep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with EC, enterprises would need to shift focus from cost, productivity and operating efficiency to customer needs. Enterprises nowadays are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modifying existing processes and integrated technology to provide customers with most suitable and innovative services. The research objective is to develop a practical methodology to evaluate and redesign the e-business processes of a firm and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concepts and methodologies in e-commerce,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usiness process innovation, business systems planning, service quality, and moment of truth.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s of customers’ needs and service satisfaction, the study analyzed and integrated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of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to construct a methodology for e-business process innovation. With an action research process this study tested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on EC processes in a financial institution and discovered e-business process issues and innovation opportunitie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was validat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ology was verified by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and proved to have reference value for enterprises in developing unique innovations in e-business services.
|
53 |
公共組織網絡化之研究-資訊科技的觀點張俊揚, Chang, Chun-Yo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共組織長期以來給人一種浪費、效率不彰及態度傲慢的負面印象,在處於複雜多變的環境下,一般民眾莫不期待政府能提昇行政績效,以增加組織的學習力,掌握人民(顧客)的偏好,並迅速回應環境的變化。本研究即基於民眾對政府感到失望卻又渴望的情愫,而擬探究資訊科技如何應用於公共組織,進而探討公共組織網絡化的可能性,以做為公共組織因應時代潮流變遷的對策。
為了降低公共組織對資訊科技衝擊的適應不良,及確保能永續發展,本研究以為公共組織當就組織的管理與結構面進行調整,就管理面而言,善用資訊科技工具是其可行的途徑之一;就結構面而言,或可調整科層結構為網絡式組織。換言之,即希望藉由引進資訊網路科技,以建構一個網絡式的公共組織。其理想的運作模式是組織的成員、團隊或是整個組織的運作都彷彿是一個獨立的節點,可以突破時空的屏障而形成多重連結,以構成一個網絡。每個節點的權力來源,不是來自階級,而是自身擁有的技術和知識,彼此相互支援與分享資訊,為共同的價值觀與目標而努力。使它不再是一種政治結構,而是近似於一種生活方式。
植基於新公共行政(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與後官僚組織(post-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等觀點的影響,研究中從反思科層型政府為濫觴,並在「資訊科技」與「網絡式組織」兩者間釐探其互動互補的關係,期望這良性的互動能賦予公共組織變革時一個新的思考方向。基於這樣的邏輯思考,而於理論面上發現可以資訊科技為核心技術,提出建構理想型「網絡式公共組織」的三大願景方向-「再造的政府」、「虛擬式政府」及「團隊型政府」,並分別擬定其運作的可行性策略如後:
(一)以「便民服務」、「資訊與知識流通」及「流程改造」等策略形塑「再造的政府」。
(二)以「即時通訊,傳遞正確資訊」、「擴大參與,共享民主政治」及「相互信賴,以求共存共榮」等策略形塑「虛擬式政府」。
(三)以「搭起開放便捷的溝通管道」、「培養合作共享專業知識的組織文化」及「建立工作績效評估制度」等策略形塑「團隊型政府」。
在實務面上,以我國電子化/網路化政府政策為例,從官方文獻資料的閱讀,瞭解到該政策的規劃內涵及未來願景與本研究所建構的網絡式公共組織之策略內涵有相通互補之處;另外對相關官員與洽公民眾進行一系列的深度訪談,得知該政策在實際運作上均分別引發了政府再造、虛擬政府及團隊政府的產生,所以本研究建構網絡式公共組織的構念,似乎可以在該實例的政策執行上獲得有力的註腳。
總而言之,本研究從理論與實務的探究中發現,網絡式組織無論在理論上的引介或實務上的應用,似乎均可藉由資訊科技的力量,讓公共組織走向一個較為具開放、動態與彈性的組織型態。惟目前公共組織在進行網絡化的過程中,本研究擬建議政府當持續應用資訊網路科技,在策略聯盟共享資源的原則下,達成「以客為尊」的服務宗旨。另外政府對於組織「知識管理」的概念與作為,及建立一套「客觀公正的績效評估辦法」是較為不足的。若期望公共組織能發揮最大效用,則需加強這兩面向的建置,因為強化知識管理與建立客觀公正的績效評估辦法,有利於絡網式公共組織的建立。
|
54 |
標竿學習理論與實務之研究 / Benchmarking -- The Study of Theory and Practice陳衍宏, Chen, Yen-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探討標竿學習,分別自理論基礎與運作實務兩大面向探討,進而建構一套標竿學習的模型。
就理論部分而言,本研究針對幾種與標竿學習最為相關的管理技術或工具,作基本的探究,試圖從其中找尋標竿學習的脈絡,俾以為其理論奠基。經過文獻的研究與分析,本研究提出標竿學習的三項核心價值,分別為「全面品質觀」、「學習觀」與「流程觀」,並藉由「價值鍊」的概念,促使此三觀得以整合並相互助益。
「全面品質觀」係脫胎自全面品質管理的原則,以顧客滿意為依歸的基本信念為其價值,而更強調指標的建立或標竿的選擇亦應採取如是觀點;「學習觀」則為「組織學習」概念的延伸,並在標竿學習的論點上,使學習概念更為廣博。「學習觀」是標竿學習極為重要卻常忽略的觀點。學習是具有嚴謹架構與邏輯的思考面向,包含向他人學習與自我學習、超越等,在標竿學習中更因具有層次性,而能使標竿學習之學習概念趨於完備。「流程觀」則指組織運作之流程,為標竿學習之主要對象,包括對方組織與自身組織的流程。此外,流程觀亦同時指出標竿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乃在其計畫推動程序能否落實良善。此三項核心價值分別代表標竿學習的基本命題:「學什麼」——流程觀;「怎麼學」——學習觀;「指標意義」——全面品質觀。正因為此三者分別代表不同領域之整合,故由「價值鍊」貫穿三者以求整合,名之為「標竿學習之三環連鎖」,此即為標竿學習的理論基礎、核心價值。
就實務而言,標竿學習的類型、設計相關計畫步驟之先後,本研究以為,制定合於時宜的方案,遠勝制度法則之移植(此觀點與「全面品質觀」同),故介紹幾種基本型態,必須強調的是,切莫自限於此,還是要從理論部分談起,完整的建構與釐清,將有助於指導實務之運作。
|
55 |
地方政府管理之理念與實踐 / The Idea and The Practice Of Local Government Management陳秋政, Chen, Chiu-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探討政府再造發展歷程,以理念層次探討為主,著重於八0年代以降,新管理主義之源起,及其理論背景作一粗略的介紹,進而整理其內涵價值,並佐以若干各國政府再造實例,以佐證之。再者,則針對1968年以來,新公共行政學者對新管理主義所提出的質疑與反思作一介紹,文中將論及新公共行政之源起、理論背景及相關主張,並針對其內涵價值作一整理。最後,將介紹目前方興未艾的「第三條路」(the third way)之源起、理論背景及其具體主張,並歸納本文在地方政府管理理念上之主張。期能對政府再造理念提出具有史觀的脈絡陳述,並且作為未來地方政府再造之參考依據。
是以,本文乃針對地方政府管理之理念與實踐進行研究,強調意識型態的區隔,及政府再造背景的時空性、急迫性,進而將地方政府再造,區分為效率的地方政府管理、民主的地方政府管理,及整合的地方政府管理三波,透過理念層次之「效率途徑」與「民主途徑」,以建構地方政府管理之「整合途徑」,及其未來願景(vision)。
文中提出「創新、效率、競爭、資訊」作為效率途徑的核心價值;提出「責任、機會、公道、參與」作為民主途徑的核心理念;最後就整合途徑而言,強調「位中、時中、知所權變、順乎自然及執兩用中」的原則,並引用論者所提出七項典範轉移之道,重申地方政府再造的勵革方向。其實整合的地方政府管理,不但重視權利與責任的對等關係,更注重環境時空系絡之影響,而強調權變觀點,但仍有本末先後、輕重緩急之考量。
回顧本研究,其釐清政府再造的歷史脈絡傳承,建構地方政府管理之理念型模(typology),並發現地方政府管理與地方治理的概念,或有互通相關之處,似可作為地方政府管理研究的新領域。
|
Page generated in 0.013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