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0
  • 8
  • 2
  • Tagged with
  • 10
  • 10
  • 10
  • 10
  • 6
  • 5
  • 5
  • 5
  • 5
  • 4
  • 4
  • 4
  • 4
  • 4
  • 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移民社會的國家認同形態: 與台灣的比較研究 / Nat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in settler socie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specific reference to Taiwan

艾頓, Eyton, Laurenc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家主義從建立國家意識開始。但是移民國家在建立國家意識過程中常遇困難。國家意識的發展需要一個歷史背景和一個可以變成激動人心的國家努力的故事的文化獨立意識。有些移民國家缺少可以變成英雄傳說的歷史, 並且不知如何定義從他們的「母」國獨立出來的文化意識。他們經常在文化上感到次等。本研究探討這些因素如何在澳洲和台灣妨礙他們的國家意識的發展。 / Question: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question of why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aiwan is weak. After an examination of the principal theories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formation, it posits the idea that recently settled nations have particular problems in constructing a sufficiently resonant historical narrative on which to build a national identity. Methodology: Taiwan’s weak national identity is established by the use of polling data. Australia is taken as an example of another country with weak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s demonstrated in the failure of the 1999 referendum on a republic. Traditional narratives of Australian contrariness toward its 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with Britain are compared with modem historical analysis challenging such assumptions and the idea that conflict and movement toward separatism is inevitable. The weakness of Australian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s shown to be rooted in the lack of a narrative of development sufficiently rejectionist of Australia’s alternative identity as a British imperial possession. Taiwan’s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s then examined for evid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narrative suitably rejectionist of Taiwan’s alternative identities as part of the Japanese empire and part of China. Conclusion: Taiwanese have failed to develop a narrative of nationhood. This has been due to assimilation pressure from non-Taiwanese governments, as well as cultural limitations inhibiting the spread of a nationalist ideology.
2

在日韓雙邊爭端中檢視韓國之中型權力形象 / Testing Korea’s Middle-Power Image in Korea-Japan Bilateral Disputes

義吉睦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於透過分析日韓爭端檢視韓國之中型權力形象。在回顧過往對於支持與反對韓國作為一個中型國家的文獻後,本文藉由自1990年代至朴槿惠主政時期之三個個案分析日韓爭端中韓國政府的國家管理政策。最後,本文歸結由於韓國在與日本的爭端中並沒有堅持正統的中間勢力行為,中型權力理論並無法充分描述南韓獨特的外交政策取向。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對日本政策的重新評估,南韓政府有可能採取更為強勁的中型權力聯盟。 / This thesis seeks to test South Korea’s image as a middle power by examining the country’s approach to bilateral disputes with Japan. After a review of literature supportive and critical of Korea’s status as a middle power nation, it then focuses on evaluating the country’s management of ROK-Japan bilateral disputes using three different case studies span from the early 1990s to the Park Geun-hye administration. Finally, this thesis concludes by suggesting that since Korea does not consistently adhere to orthodox middle power behavior in its disputes with Japan, the middle power theory does not adequately describe South Korea’s unique foreign policy orientation. However, with time and with a sincere reevaluation of its Japan policies, South Korea has the potential to adopt a more robust middle power alignment.
3

一九九0年代以來的台灣國家能力與國家認同之關係

林義鈞, Lin, Yi-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西方的政治發展研究中,呈現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掙扎所造成的「認同危機」被認為是政治體系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然而,在二次大戰結束後,許多殖民地相繼成立新興民族國家,認同危機已經不只是面對發展主義模式中的傳統╱現代的掙扎問題,而是更進一步地擴展到殖民關係對國家認同構成的影響,當時代進入今日的全球化世界中,認同危機更進一步擴展到文化侵略的後殖民問題。台灣處在多重殖民的歷史中,認同問題在八0年代解嚴以後成為一新興的社會思潮,過去「中國人」鐵板一塊的國家認同之板塊逐漸轉變為「台灣人」以及其他分歧的認同,本文嘗試用新國家主義研究途徑,以國家能力的轉變作為解釋國家認同變遷的切入點,希望能提供另一扇研究與解釋台灣認同問題的窗口。本論文擬透過歷史研究、資料蒐集與統計分析等研究方法進行問題探討,章節架構分為下述三大部分。第一部份介紹國家能力影響國家認同的學說與指標;第二部分計畫從國際因素、財政經濟因素與制度調控因素作為探討台灣國家能力之指標,說明國家能力指標如何影響台灣國家認同;第三部分為說明台灣的國家能力在國家認同變遷中扮演非常重要的影響力。預期的研究成果除了在學術上將西方的理論嘗試用來解釋台灣的情勢外,還希望能提供台灣的社會、國家與企業一個重新看待台灣國家認同變遷的新情勢與其原因。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he West, “Identity Crisis”, a struggle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 is thought on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which should be solved. However, the trend of national-state establishment after W.W.Ⅱ has made “Identity Crisis” not only a problem mentioned above, but also confusion over national identity through a process of omnipresent influence exercising by the preoccupied-country on the colony, in a larger sense. Moreover, when globalization proceeds, “Identity Crisis” is spread again into the postcolonial context indicated by culture-invasion. The history of Taiwan is multi-colonial, so the identity issue has become a new social thought after the martial law was declared ended in 1980s’. The Chinese identity, which was thought a monolithic bloc in the past, now switches into the Taiwanese identity and others.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use the neo-statism approach to explain the change of identity in Taiwan in a hope to provide another window to the studies on the identity problem in Taiwan. This dissertation, which aims to analyze the identity problem in Taiwan by history review, data collection and statistics, is structur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is to introduce the theory and indexes of state capacity influencing national identity. The second is to use three indexes, factors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actor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nd factors of system-control, to show how state capacity influences national identity in Taiwan. The last part is to elaborate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tate capacity of Taiwanese govern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ace of national identity transition. This dissertation not only hopes to apply western theories to Taiwan’s situation, but also hopes to provide the societ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industry a view on developments and reasons of the chang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Taiwan.
4

丸山真男論國民主義的流變 / The Study on Nationalism Research of Maruyama Masao

熊紹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丸山真男的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在日本享有崇高的地位,儘管後世對其見解肯否不一,但他的研究成果確實影響著後來的學術發展。在台灣缺乏相關研究下,本文試圖以國民主義(nationalism)為核心,整理丸山真男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論文的節構上,以時間和概念為經緯,從戰前到戰後的發展,討論國民在國家中圖像 (image)的轉變。日透過觀察日本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國民主義的發展,可以進一步正確地認識日本近代化的過程。 國民與國家的關係,在國家人格化的想法出現後,可以稱之為主體與客體間的權力分配。或許可以說,國民是國家所創造出來的產物。而國民主義的討論重點,正在國家如何創造理想的國民。在這個前提下,本文分成四個面向來分析丸山的研究成果,即:(1)國民主義的概念定義、(2) 明治維新前後的國民主義、(3) 戰爭期間國民主義的變體與(4)國民主義的思想底蘊。 國民主義的相關論述,自幕末開始重心便在與外國的關係上,例如海防論。為了抵抗外國,因而開展厚植國家實力的想法,如富國強兵論,從而產生改變體制如尊王攘夷論的想法。而這些想法隨著時間的經過,成為日後征韓論與自由民權論的基礎。 實際上由於明治維新的變革方式,政府無法期待民眾自動自發地形成國民意識,不得不藉由國家教育來產生國民的愛國心。換言之,將國民對家庭或宗族的認同,轉移到國家統一的具體象徵-天皇之下。此外現實中市民自由的狹隘與經濟生活的窘迫,統治階級透過不斷鼓吹對外的危機意識,免去社會分裂的危機。國民的國家意識作為教育與組織動員的結果,無法讓國民成為責任政治的主體。 由於需要迅速建立國民意識,所以日本並未如歐洲成為價值中立的國家。透過天皇與國體的結合,日本的超國家主義(ultra-nationalism)讓天皇成為絕對價值的展現,從而讓國家價值的產生具備合法性(legitimate)基礎。在超國家主義的結構中,丸山另外舉出日本兩項國民主義的樣貌,即法西斯主義與軍國主義。 為何日本的國民主義會發展到如此地步,在《日本的思想》中,丸山分析日本思想的特性,即無構造的傳統。在引進西方思想乃至制度時,日本出現幾個問題,如並未徹底理解前者在西方的誕生背景,以及從思想產生的時間來論斷優劣。在實用主義的想法下,西方的制度被日本繼受,但卻缺乏明確的思想背景。因此這些思想便「無構造」的散佈在日本人的意識中。具體而言,日本對制度缺乏正確的認識,產生對制度的物神崇拜,而個人的主張又無法提升到規範的層次,從而造成日本在發展國民主義的種種問題。
5

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之研究

梁震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討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10個國家中的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8個中、東歐國家。自1989年東歐劇變,中、東歐國家就提出了回歸歐洲的口號,具體而言就是申請加入歐洲聯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並依1993年6月歐盟訂下的「哥本哈根標準」,實施政治經濟改革,從此中、東歐國家就開始踏上了漫長的入盟之旅。 歐洲的整合有其歷史的淵源,除了在政治、經濟及地理上的考量,最重要的還是基於安全上的因素。希望藉由整合謀求歐洲的永久和平,所以進行制度上、理念上的改革與嘗試,從經濟的合作到有關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內政與司法的合作,使歐洲的關係愈來愈緊密的結合,藉由整合理論分析歐盟深化與廣化的進程中,所採取不同的整合概念與內部機制運作的變化;並以歐盟四次擴大經驗的成就與影響,作為研究第五次擴大脈絡之依據。 中、東歐前社會主義國家最廣受世人矚目者,莫過於極權統治的共黨政權,竟然出現和平演變,轉型成為新興民主國家。經過了十五年的改革,各國政局和社會相對穩定,多黨議會體制已基本成型,黨派間的鬥爭雖仍相當激烈,但基本上能按憲政架構所建立的議會民主制度執行,成為共同合法化的政治規則。經濟發展已漸趨好轉,少數國家甚至已超過或接近劇變前的水準。目前,中、東歐各國現在仍處於過渡時期,要完全成為西方所要求的「民主體制」式的國家和市場經濟社會,對大多數國家來說,仍要走相當一段路程。 歐盟抓住冷戰結束後的天賜良機,向中、東歐國家擴張,實現了大歐洲夢想的第一步。就歐盟方面而言,所有成員國都認為整個歐洲的穩定、安全和繁榮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東擴乃是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雙重選擇的結果。東擴對歐盟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同時,東擴是歐盟穩定周邊局勢的最佳選擇。此次擴大所接納的新成員國與歐盟原成員國間存在著巨大的經濟發展差距,歐盟新、舊成員國間將有面臨一個艱難的磨合時期。同時藉擴大的契機,能找出一個能平衡各方利益的解決方案;而在調整權力結構和提昇機構運行效率方面,如何使機制運作與政策之執行能順遂,都是歐盟當前最重要的課題。另歐盟最後的邊界在何處?可接納成員國的能量範圍?歐洲防務的自主與整合?都是後續值得關注的議題。
6

台灣地區國家與勞工關係之分析

陳慧敏, Chen, Hui-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強調以國家中心論的觀點 並從新國家主義的研究途徑 分析臺灣地區國家與勞工之間關係 運用該新國家主義的兩個概念 國家自主性與國家能力 以之比較臺灣地區不同勞工政策在自主性及能力之高低演變本論文參考諾丁傑的國家自主性類型觀點 並約化為兩個重點 一國家偏好如何強化進而取代社會導向 導向公共政策 二當前述兩者偏好不一致時 國家如何轉化社會偏好?透過國家與勞工團體對事業單位關場歇業政策及引進外勞政策兩項勞工政策偏好做論證以取得國家自主性程度評估 並進而與國家能力做關連性比較 是否國家自主性高低與國家能力強弱有必然關係 而最主要不同於以往研究論點 在不能忽略國家中心論者的論點亦即必須觀察國家在政策上的自主性 以及其執行政策的能力 避免僅以社會中心論的單面向研究途徑 而獲致對研究議題更正確及深刻的了解
7

國家與社會衝突之研究-台北市中山舊橋存廢之個案分析 / A Study on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Analysis of the Case "Taipei Old Chung-Sheng Bridge"

龔之忻, Kung, Chih-Hs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地區在80年代以後,由於面臨到政治上的解嚴、經濟上的後工業轉型以及社會的多元發展,國家機器不只在統治正當性及政權合法性遭到質疑,原本高度的自主性及強勢的能力也遭逢激烈的挑戰。當很強的國家遇上逐漸增強的民間社會時,國家的內在力量也許仍高,但是自主性降低,國家必須遷就民間社會的偏好,民間社會增加了表達意見的能力,及與國家談判議價的空間,國家機器超然自主於民間社會之上的情況已不復見。 「台北市中山舊橋存廢問題案」正是一個相當典型的個案。本案涉及交通、都市設計及景觀設計、古蹟保存與水利防洪等方面的專業判斷,而民間社會各部門基於自身的專業立場以及利益考量,對於此一問題的意見相當紛歧。再者,中山舊橋的拆遷自規劃至今已歷三任市長,然歷任市府的政策偏好皆不相同,並在後來衍生出中央與地方對於自治權限的認定爭議,更引發了中央與市府官員的公開論戰;總的來說,本案的爭議不僅存在於國家與社會當中,國家機器內部以及民間社會內部亦各自存有歧見。本論文即試圖透過對「台北市中山舊橋存廢問題案」的分析與研究,從國家機器及民間社會在政策偏好的選擇,來瞭解國家機器內部、民間社會內部及國家與社會間三方面的衝突,再經由理論與實務的印證,探討解決這類衝突的可能。 本論文引介80年代興起於西方政治學界,將國家視為獨立變數的新國家主義的研究途徑,運用Nordlinger對於國家自主性類型及策略的分類,來瞭解國家機器在衝突過程當中所扮演的角色,並輔以利益團體的相關理論,藉以對於民間社會內部的衝突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解釋。 本論文在架構上共分為六章,首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研究的動機與目的,並就相關文獻及分析個案作一回顧,最後提出研究架構、研究假設與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紹研究途徑---新國家主義,並對於相關基本概念加以界定,再就利益團體的理論作一檢視。第三章從個案中討論國家機器內部的衝突,其重點在於國家機器的政策偏好是如何形成、決定和運作,國家機器之間為何產生偏好上的差異,國家機器內部因偏好差異而形成的衝突應循何種途徑解決。第四章從個案中討論社會各部門間的衝突,其重點在於社會各部門間的政策偏好是如何形成、決定和運作,社會各部門間為何產生偏好上的差異,社會各部門間因偏好差異而形成的衝突應循何種途徑解決。第五章從個案中討論國家機器與民間社會之間的衝突,其重點在於國家機器與民間社會之間的衝突分析,民意代表在其間所扮演的角色;國家機器與民間社會因偏好差異而形成的衝突應循何種途徑解決。第六章為結論,綜整研究成果,對照研究假設,說明本論文的優、缺點,並提出解決國家與社會衝突的可能途徑。 / In later 80’s, due to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 the state has suffered great challenge from the civil society. When there comes a conflict between the very strong state and the growing civil society, the preference of the civil society should be respect, however,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tate is no longer existing. “Taipei Old Chung-Sheng Bridge” is the typical example. All involved departments of the civil society hold quite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ir own professional position as well as their own interests. Furthermore, the different personal preference of three consecutive mayors give rise to not only the conflict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but also the public debates between central and city officials. To sum up, the conflict not only exits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but also lies in the inside of the state, and the inside of the civil society in this case.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rying to find the possibility of resolving the conflict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vidence. In this thesis, Nordlinger’s classification of the state autonomy and strategy, one approach of Neo-statism theory, is used to discuss the role that the state plays in the conflicts. In addition, the theory of interest groups is applied for more persuasive explication as civil society.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Chapter 1, including the mo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case, the analytic framework, research hypothesis and research methods. Chapter 2, including the approach of the research--- Neo-statism, to explicate the main related conception, and explain the primary theory of interest groups. Chapter 3, including a discussion of the inner conflicts in the state by individual cases. The point is that how the preferences of the state is formed and executed, why the differences occur inside the state, and how to resolve the appeared conflicts. Chapter 4, including a discussion to the inner conflicts of the civil society by individual cases. The point is to how the preferences of each department of society are formed and executed, why the differences occur inside the civil society, and how to resolve the appeared conflicts. Chapter 5, including a discussion to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by individual cases. The point is the analysis of above, the role the legislators played, and how to resolve the conflict. Chapter 6, comparing the research hypotheses, sta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suggesting of the possible solutions for resolving conflicts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are made as the conclusion.
8

國家與社會福利--全民健康保險政策個案研究(1986-1995) / State and Soucial Welfare --Taiwan Health Care Insurance Policy Case Study(1986-1995)

張家麟, Johnny 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目的在於:1.希望透過國家與社會福利的關係研究並理解三民主義在台灣的理論與實踐;2.透過國家與社會福利關係的研究,理解國家與社會福利的理論與實踐;3.嘗試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個案研究來檢証新國家主義的理論。 本研究假設為: 1.國家自主性愈強,愈能展現國家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偏好。 2.國家能力愈強,愈能貫徹國家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偏好。 3.領導菁英的社會福利的理念,影響國家自主性偏好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形成。 4.過去社會保險政策的傳統,影響國家選擇社會保險類型的健保政策。 5.國家民主化的發展,造成國家自主性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形成影響力減弱。 6.學者與官僚結合,國家規劃健保政策的能力增強。 7.國家權力結構愈集中,國家機關間對健保政策的協調能力增強。 8.社會團體無法整合,社會偏好愈不容易在健保政策中實踐。 9.國家與社會的交互作用,影響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形成。 本研究結論:1.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形成深受國家自主性及國家能力的影響,而國家自主性又受國家領導政治菁英的社會福利政治理念及過去國家社會保險政策的傳統所影響;而國家民主化的發展卻造成國家自主性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形成的影響力減弱。2.官僚與學者的結合、國家權力集中促使國家規劃及協調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能力增強。3.社會團體無法整合,社會偏好愈不能在全民健保政策中貫徹;國家與社會團體的交互作用影響之下,國家偏好強過社會偏好,對全民健保政策形成產生較大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與貢獻:1.新國家主義理論解釋臺灣社會福利政策的形成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頗具解釋力,除了用國家自主性及國家能力兩個理論概念詮釋全民健康保險政策外,並在國家自主性當成中介變數,發展影響國家自主性的自變數,如:政治菁英理念、政策傳承與創新及民主化。2.國家能力當成中介變數時,發展影響國家能力形成的自變數,如:官僚與學者結合及政黨優勢。由上述兩點,本研究豐富新國家主義的理論內涵。3.新國家主義對臺灣公共政策的形成,已經在土地改革政策、經濟發展政策、考試政策、宗教管理政策、外匯管制政策及本研究獲得檢証,所以新國家主義與公共政策形成的關聯研究,已頗具解釋力。4.新國家主義在比較歷史社會學已頗有進展,至於在台灣研究的領域中,除了本研究以社會福利發展為主題獲得檢証外,理應在尋求臺灣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各面向獲得更進一步的證實。5.運用深度訪談11個主要關鍵人物(key person)蒐集一手資料,為臺灣社會福利研究相關論文中首篇,開創以深度訪談法建構國家與社會福利的關聯理論。 目錄 目錄 I 表次 III 圖次 V 附表 VI 附圖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假設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8 第五節 研究目的 12 本章參考書目 13 第二章 理論回顧與研究途徑 17 第一節 傳統政治研究對「國家」的重視 17 第二節 行為主義政治研究對「國家」的拋棄 27 第三節 「新國家主義」重拾「國家」研究 32 第四節 社會福利理論回顧 45 第五節 國家研究新趨勢與社會福利的研究 51 本章參考書目 57 第三章 全民健保政策中國家自主性形成之因素 71 第一節 行政領導菁英的理念 71 第二節 政策傳承與創新 86 第三節 民主化 99 本章參考書目 107 第四章 全民健保政策形成過程中的國家自主性 114 第一節 國家行動成員及其角色 114 第二節 行政系統在全民健保政策的偏好 119 第三節 立法院在健保政策的偏好及與行政院的互動 135 第四節 考試院在全民健保政策的偏好與行政院互動 156 本章參考書目 162 第五章 國家推動全民健保政策中影響國家能力形成之因素 167 第一節 官僚與學者的結合和國家能力 167 第二節 國家權力結構與國家能力 177 本章參考書目 185 第六章 國家推動全民健保政策能力之分析 187 第一節 國家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整合能力 188 第二節 國家機關內部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協調能力 194 本章參考書目 210 第七章 全民健保政策形成過程中「國家—社會」關係之分析 213 第一節 社會在全民健保政策形成過程中偏好的展現 213 第二節 「國家—社會」在全民健保政策的互動 232 第三節 國家對社會在全民健保政策形成過程中偏好的扭轉與讓步 239 第四節 社會團體「破碎化」與國家能力的貫徹之分析 257 本章參考書目 263 第八章 結論 26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26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281 第三節 政策建議 282 本章參考書目 286 本書參考書目 288 附錄圖表 314
9

從新國家主義探討我國文官考選制度

高素真, Kao, Su-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新國家主義為政治學研究途徑之新途徑 係針對國家自主性高低與國家能 力強弱 進行動態之研究 舉凡國家內部歷史演變過程 不同政策產出 以及 國際間政治 經濟 文化等各方面之互動影響 均為新國家主義之研究範疇 本論文經由觀察國家偏好轉移趨勢 探究我國實行民主化前後階段之國家 自主性程度與國家能力展現 檢視我國文官考選制度之演進 逐一闡釋並輾 轉剖析新國家主義與我國文官考選制度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 期以宏觀超 然的角度 結合理論與實務 嘗試評估現代國家文官體系發展 進而提出個 人意見 藉以促進我國文官考選制度得以更公正公平 公開 為本論文之研 究重點
10

憲法福利國原則的軌跡一由福利國家類型論談起一

吳菁盈, Sophi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或有稱社會國Sozialstaat)自十九世紀開始發展,在二十世紀儼然成為實施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國家的努力目標,國家的角色及任務亦因而重新定位。從各國實證經驗觀察,福利國家的建立,所牽動的影響因素甚為複雜,在不同的人文、社會、政治、經濟背景的交互影響下,各國也發展出不同態樣及特色的福利國家類型,顯示了福利國家的形貌具有一定程度的「本土性格」,因福利國家乃為解決社會問題以滿足人民及社會的需求而生,在不同的國家環境、不同的社會文化裡,所發生的社會問題自然有所差異,也因而產生不同的社會需求,以及不同之因應模式。當然,從福利國家發展理論中之擴散理論探索可以發現,福利國家似乎亦具有在各國間擴散的現象,這或許是因為福利國家是在當代為解決資本主義社會所引發問題,人類文明所可以採取且最為有效解決方法,所以外部因素的示範效果,也是國家發展福利國家制度的原因之一,想當然爾,大量移植西方制度之中華民國也承襲了福利國家思想,民生福利國原則遂成為建構我國憲政秩序的重要原則。 然而,制度的繼受僅僅是一個開端,並非結局,由西方世界進口的福利國原則,所蘊含的價值理念如何體現?是否適合一個高度依賴貿易而以經濟發展為主要趨向的海島型國家?能否完全與台灣社會融合並發展出一套完整的社會福利制度?以上均係繼受外國福利思想及制度所無可避免的問題,尤其,在民主法治仍屬落後,且擁有與西方文化性質迥異的東方文化的台灣,上開問題似乎更為棘手,理想與現實因而產生鴻溝。而在法制的繼受後,為了處理所衍生的問題,緊隨的學說或理論的繼受也就成為制度運作良痞的保固服務。然而,若僅僅只是將外國的學說理論直接套用在我國法制,而未考慮前面提到的人文、社會、經濟及政治等背景因素,這樣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不健康,也非治本之道,只會使得制度運作與社會現實更加疏離。蘇永欽教授更指出,以台灣近年變遷的快速,憲法與整套法制的「異化」,就很難避免,其中又以不受大法官眷顧,而未能經由解釋跟上時代腳步的基本國策規定,與社會現實脫節最遠。憲法的福利國原則,與台灣的社會福利制度運作及社會現實的反應,正好足以印證福利國家及制度的異化現象。 近年來,比較法學的研究仍然是法律學術研究甚至實務運作的主流,無可否認的,在大量繼受外國法制且社會變遷迅速的海島國家,比較法學仍然具有無法抹滅的價值,這也是為了能夠瞭解外來制度的起源、思想、社會背景、甚至全貌的方法之一,俾以作為我國制度建構及實際運作的參考。而為能解決制度繼受所產生的前揭問題,俾便能更貼近社會現實,真正發揮制度的功能,建構「本土化」制度也成為學說、實務運作制度的方向。然而,在法制實行層面,除了襲用外國發展出的法釋義學外,還有沒有其他或在地的方法,憑以發展出有鄉土味的制度,真正落實本土化的目標,這也必須回歸社會現實層面作整體的觀察瞭解,以拉近規範與現實的距離,所謂「從哪裡跌倒就應該從哪裡站起來」,畢竟福利國家思想乃因應社會需要而生,若是無法確實認知社會真實的需要究竟為何,暢言建構本土化社會福利制度無異淪為空談。憲法本文有這樣的問題,而在行憲半世紀後,我國憲法在民國八十年間歷經六度增修,是否有加以檢討而能夠反應社會實際?或是擴大與台灣社會的鴻溝?則是本文需要正視的問題之一,期能明瞭憲法規範與社會現實一路走來的軌跡。 此外,台灣的西方化過程,是以一種濃縮的方式幾乎在半個世紀完成了很多西方國家數個世紀的發展,可見台灣社會,曾經處於一個變動劇烈歷程,不僅如此,由於科技的發達,跨國經濟突破國界的藩籬,引發一波「全球化」的熱潮,也造成全球性的影響,台灣這樣一個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海島國家,更無法自外於全球化的潮流,隨著伴生的經濟體制及社會福利制度問題,具有強烈剛性憲法性格的中華民國憲法,是否及如何能夠切合時代潮流與時俱進,或者逐漸退化成卡爾、羅文斯坦(Karl Loewenstein)所謂的完全不具有規範力的字義性憲法(紙上憲法),在時代潮流的沖刷下逐漸消逝,此乃係我國憲法學當前所需面對、甚至無法逃避的急迫問題。在這樣瞬息萬變的環境之下,憲法福利國所接櫫的價值是否已不合時代潮流而為主流價值所揚棄?而我國的社會福利制度未來要走往那個方向?或是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均是當前台灣社會各界所需共同面對的嚴肅課題。本文循著前揭思考脈絡,發現我國憲法問題叢生,然而問題的解決,牽涉層面範圍甚廣,絕非本文所敢恣意嘗試,毋寧是希望藉著本文,抒發個人觀點,發掘解決問題之可能方向,抑或能拋磚引玉,提供往後從事此方面研究者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發展科學知識的策略有兩種,一是從研究到理論(research-then-theory),又稱為「自然的解釋」(interpretation of nature),係指選出一個現象,透過實證方法蒐集資料,並且分析資料,找出系統性的模式;二是從理論到研究(theory-then-research),又稱「心思的預想」(anticipation of the mind),係指選擇一個理論衍化出來的敘述,透過實證研究加以檢視。本文主要透過社會學家對於各個具有典範象徵的福利國家所作類型化分析探討而形成之「福利國家類型論」為主軸,具體化福利國家此一概念,釐清現今各福利國家類型的政治、經濟、社會和人文背景及其制度特徵,並藉此對我國憲法及社會福利相關政策制度及其實施狀況加以定性,以茲瞭解我國憲法上福利國原則之屬性、上開原則所欲彰顯的價值及所隱含的意識型態等整體的認識。其次,誠如前述,在台灣,規範與社會現實之間確實存有落差,尤其在具有福利國家思想的憲法基本國策專章,此種情形特別嚴重,為了瞭解憲法規範與社會現實的實際差距,擬透過「福利類型論」從台灣社會福利制度的現實層面著手,說明台灣社會福利制度目前的真實狀態,體檢台灣的主流價值及意識型態並加以定性,以茲檢視其是否與相關憲法規範意旨相符合,藉以探究憲法規範之實行、所發揮的規範功能功能及實行後之結果,是否達成憲法委託國家的任務及目標。最後,更進一步,在觀察當前台灣社會面臨的社會問題之後,擬探討台灣福利制度所面臨的困難,以及憲法規定的模式是否妥當。綜上所述,類型化的研究,在法概念之下,扮演連接規範與現實間橋樑的功能。因此,本文採取第二種理論到研究的策略作為本研究的基礎。 基於前述問題意識及研究方法,本文擬建立章節內容如下: 本文第二章,擬介紹福利國家形成的理念,即在福利國理念之下,各國所建構出之福利國家類型,嘗試分析出各福利國家之類型特徵,並試圖整理出福利國家之評價基準,以作為本文主要之理論基礎。 第三章闡述我國憲法社會安全基本國策相關規定,說明我國憲法描繪的福利國家藍圖,並透過福利國家類型論,對我國憲法社會安全基本國策及福利國原則加以定性,瞭解憲法規範的理想,並作為下一章探討與臺灣發展出的社會安全制度間,規範與現實差距問題的基礎。 第四章則回歸社會現實層面,先說明台灣社會福利制度發展歷程,在這個歷程裡面所發生的憲法變遷現象,以及造成憲法變遷的影響因素。而這些現象,是否也促成了民國八十年間,在數次憲法增修條文中,增加了社會安全基本國策的規定,並造成了典範式轉移的現象。 第五章則在一系列探討我國憲法福利國家理念與現實社會福利制度之間的相互關係之後,再運用福利國家類型論,闡述社會立法的審查基準,藉以發掘福利國家類型論的實用功能,及對於社會立法可能造成的影響。 最後,透過瞭解福利國家在現代面臨的困境,及世界各國面對新的世界局勢所採取應對的方法,探討我國國家福利制度未來的走向,並以此作為本文的結論

Page generated in 0.3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