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0
  • 86
  • 4
  • Tagged with
  • 91
  • 91
  • 45
  • 41
  • 38
  • 30
  • 28
  • 19
  • 18
  • 18
  • 17
  • 17
  • 16
  • 16
  • 1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31

保本型變額壽險之評價

江兆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針對保本型變額壽險-投資標的為債券型基金進行進行評價分析。由於投資型保險擁有投資與保障的功能,且將投資風險轉嫁給投保人,與傳統壽險有明顯的差異。爲防止投保人承受過多的投資風險而失去保險中保障的功能,在條款中加上一最低保證給付金額,使投保人只須負擔部分的投資風險,保險公司也可提升其產品競爭力。 在保本型變額壽險的評價模型上,運用精算數學中收支相等原則,採用Nielsen and Sandmann(1995)的模型架構求算合理保費。同時採用利率模型-BGM Model,透過市場可觀察到的LOBOR報價,更精確有效地對利率期間結構進行模擬分析。再針對死亡保險及生死合險,兩種目前國內壽險市場上的主流商品,探討在分期繳費方式下的合理保費。 最後,因為此模型不存在封閉解,透過蒙地卡羅法進行數值模擬,針對參數可能的變動進行敏感度分析。
32

我國壽險資金運用於不動產投資模式之研究 / A Study on the Real Estate Investment in Life Insurance Funds

蘇睿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就壽險業所收取的保費除支應公司營運費用外,尚須提存準備支付未來被保險人申請理賠之用,因此必須就資金面加以妥適運用來獲取合理的報酬,然壽險資金的收益除死差異及費差異外,最主要的來源則為投資的收益。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資料顯示,本國壽險公司103年整體壽險資金規模已達16.5兆元,其中不動產投資金額約為1.08兆元,佔總投資金額約6.5%,如此龐大的金額若投資不當恐造成公司財務惡化,將連帶影響公司的清償能力;由於壽險法規對不動產投資項目及操作方式未有明確之規範,監理機關為求監理之一致性,制訂「保險業辦理不動產投資有關即時利用並有收益之認定標準及處理原則」並輔以正面表列方式的不動產投資標的規範,藉以限制壽險業投資不動產之行為。本研究係探討壽險資金在不動產投資的操作模式,由監理法規針對不動產投資標的、交易行為及交易限額的規範予以歸納彙整,並以實際壽險公司投資案例及裁罰案例分析探討其背後的投資策略,希望能提供不同角度的思考提供壽險公司不動產投資人員及監理機關之參考。另為防範壽險公司的取巧行為,建議主管機關可採行加強壽險公司嚴謹的內部控制制度、加重壽險公司內部簽證會計師、精算師及獨立董事、監察人等之責任及加深壽險公司違規處罰的力度等,唯有從公司治理的基本面著手,才能導正壽險公司不當的行為。
33

外商壽險在台灣發展之省思與探討 / Development Review for Foreign Life Insurers in Taiwan

湯維華, Tang, Wei Hua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金融發展促進台灣保險市場全面開放,並且加速保險經濟活動蓬勃發展,保險環境變遷直接影響廣大消費者權益;外商壽險公司自台灣壽險開放以來至今的26年內,總共對台灣投資約新台幣2,300億元的金額,與國內壽險業的投資金額相比,亦是不惶多讓。來台營業之外國保險業,多屬世界知名之外國保險業,具有悠久的歷史及優良經營績效,對提升國內保險專業水準,因應國際化及自由化之趨勢,已有相當之助益。外商參與的台灣壽險巿場,象徵了台灣與國際接軌。然而外商陸續的退出,卻顯示了台灣壽險市場環境變差了,變得無利可圖,甚至投資風險變大,最後只得結束營業,退出台灣。外商壽險公司的陸續撤資不僅僅影響到眾多保戶的權益與信心,與撤資公司被裁撤的員工生計,造成保險市場的動盪不安,其實也間接動搖了市場的安定與發展,對於持續經營的壽險業者也造成很大的傷害。本研究透過外商壽險公司的經營發展歷程,逐一檢視外商壽險公司撤資台灣的事件背後,所隱含的壽險市場經營的困境與問題。
34

台灣壽險業企業形象對其經營績效的影響 /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Image on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Life Insurers in Taiwan

倪世涵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臺灣保險市場全面開放以後,壽險市場結構驟變,各壽險公司也面臨高密度競爭之衝擊。人身保險市場競爭激烈,而品牌策略已被視為是一種資訊的提示,消費者大多藉由企業所塑造的企業形象而認同其品牌策略,進而判斷產品與服務的品質。因此,未來透過企業形象與品牌訴求的運用,將是壽險產業吸引更多消費者的注意,提昇購買意願與增加保費收入的重要關鍵。壽險公司必須走向高效率經營目標,而如何強化企業經營體質以提昇經營績效,進而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創造更有利的競爭優勢,實為各壽險公司未來生存的根本法則。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企業形象對壽險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本文以現代保險金融雜誌的企業形象統計調查結果---『最值得推薦的人壽保險公司』排名作為壽險業企業形象的指標,並將壽險公司經營績效分為財務、業務和整體經營績效三大構面進行實證分析,實證企業形象與經營績效兩個層面之間的關聯性,並提出經營企業形象的建議。 本研究以2005年至2012年台灣壽險公司為樣本,以迴歸模型探討壽險業企業形象對其營業績效之影響。實證結果發現(1)壽險公司企業形象對公司業務、財務和整體營業績效有正面影響。(2)企業形象對壽險公司業務面績效的影響較大。(3)前一期企業形象對壽險公司業務面經營績效的影響較大。 本研究之分析結果,不僅可了解各壽險公司間之相對競爭力,更可提供壽險公司未來應優先從事改善活動之決策資訊,以達到提昇經營績效,並進而建立良好企業形象之經營目標。
35

壽險業下一代資訊系統之探索研究

宋育展, Sung,Yuc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許多電子化企業的學術文獻中可以找到,資訊科技帶給企業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提高的資訊管理研究。本研究針對企業資訊系統的發展、整合進行研究。將研究的主題鎖定於特定產業-本國人壽保險業,進行企業資訊系統的研究。本國人壽保險業的產業特性特殊,不同於金融業、製造業等資訊系統研究。因此本研究從資訊系統發展的文獻、現存人壽保險企業內的資訊系與外部產業目前所遭遇到的問題為起點,經由訪談的過程,整理出國內本土人壽保險公司在現有的市場競爭之中的需求;並根據需求提出協助國內本土人壽保險公司在市場競爭上與未來發展整合上的參考架構。本研究提出以既有之資訊科技觀點出發,為壽險業者於下一代開發新系統,提供滿足以下特點之建議架構:1. 針對新的商品產生,公司資訊架構能夠協助迅速整合內部流程,快速反應市場需求。 2.以開放性之架構,提供經代(壽險經紀人、壽險代理人)公司、一般保險員(保險業務員)、或是結盟業者(銀行、旅行社等),更多更豐富的銷售資訊、以期進一步達到線上自動化投保之目標。3.以流程整合代替功能整合,從目前保險員手上既有之資訊設備到後端保單核准、以及售後服務、聯合行銷等活動。未來希望以此資訊架構之分析,讓消費者與壽險業者能夠在此一基礎上之平台獲得夠多元、更有利之服務。
36

臺灣地區人壽保險業競爭程度之分析 / The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 on th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in Taiwan

蕭正仁, Sio, Cheng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文章目的是研究在1996 年至2004 年間,臺灣地區人壽保險業之競爭程度狀況,並希望藉以探討導致臺灣整體壽險市場經營困難的主要原因,到底是因為處於過度競爭的局面,還是受到市場經濟不景氣或政策利空等因素所影響?這些問題的探究可讓臺灣在往後金融發展政策上提供重要的參考基礎。本研究以Rosse-Panzar 非結構模型作為研究臺灣地區壽險業的競爭程度證據,發現1996年至2000 年壽險市場是處於完全競爭(PC),但2001 年至2004 年均拒絶市場存在獨占力(M)或完全競爭(PC)之虛無假設,顯示該年度為壟斷性競爭市場(MC)。 /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degree of the competition on th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in Taiwan from 1996 to 2004 and to investigate thereason why the whole Taiwan life insurance market operates so difficultly.Perhaps it was because of the excessive competition, the economic downturn, bad policy, and some other factors? Exploration of these issues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on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policy to Taiwan Insurance Supervisory Authority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use the Rosse-Panzar non-structural model as an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result, It proved that the Taiwan life insurance market was in the perfect competition (PC)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6 to 2000. In addition, from the year 2001 to 2004, it rejected the null hypothesis of monopoly power (M) and perfect competition (PC), indicating that the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arket (MC) existed.
37

影響壽險解約行為因素之實證分析 /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rrenders Behavior of US Life Insurance Contracts

林冠勳, Lin, Kuan Hs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要探討的主題為何種總體或個體因素會影響投保人在壽險上的解約行為。由於壽險保單的解約行為會讓保險公司面臨現金流、聲譽、逆選擇等風險,進而影響公司營運。因此探討影響保單解約率之因素,進而準確估計保單的解約率為十分重要的議題。此外,不論投保人主動解約或是被動使保單失效均會對保險公司造成影響,因此本篇論文也將利用不同解約率的計算方式進行實證分析,研究是否不同計算方式的解約率會影響實證結果。本文使用NAI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Commissioners)保險資料庫之年報資料,對2004-2014年間保險公司之經營狀況進行分析,驗證解約率實證中常用的三個假說:市場利率假說、緊急資金假說以及保單替換假說,選用之變數包含失業率、利率、保單替換率、高齡比等變數,並採用固定效果模型作為縱橫資料之迴歸模型,分別對不同計算方式所得之解約率進行迴歸分析,並比較彙整其結果。最後針對結果提出未來研究之建議。 / Insurance companies’ business will be influenced by surrender activities in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cash flow problem and inverse selection problem. Empirical researches show that both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and microeconomic variables will influence surrender behaviors. Hence, this paper seeks to which kinds of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will influence surrender activities and investigates whether using different ways to calculate surrender rate will cause different empirical results. All available US insurance company data, ranging from January 2004 to December 2014, are obtained from the annual statement in NAI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Commissioners).We found some evidence supporting Emergency Fund Hypothesis and Interest Rate Hypothesis, but using different ways to calculate surrender rate may cause a little bias in conclusion.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render activities and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supports insurance companies to understand and actively manage lapse/surrender risk.
38

壽險業資金運用暨會計處理之研究

梁瀞文, LIANG,JING-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壽險業由政府開放設立以來,業務量持續成長,壽險業所累積之資金,日益龐大 ,至民國七十七年我國壽險業積存之可用資金已高達二千四百四十九億七千萬元以上 ,面對如此鉅額且仍不斷增多之資金,應如何適當而有效地運用壽險業資金,以獲取 最佳收益,健全壽險業財務基礎,保障保單持有人權益,并進而發揮促進社會繁榮、 經濟發展功能,實為不容忽視之課題。 惟我國規範壽險業資金運用之法律條文,自民國六十三年修正以來,未再修正,現今 壽險事業之經營環境已炯然回異,壽險業之資金運用範壽,卻仍局限于以往所規定之 保險法第一百四十六條條文,實有不合時宜之慮,且迄今未有十分健全之壽險業統一 會計制度,對壽險業資金運用之會計處理與資產評價上,難以明確穩健地表達資金運 用之績效。是以,本文將以壽險業之資金運用及其會計處理為研究主題,分析壽險業 之資金來源、資金運用原則、資金運用風險與資金運用途徑,擷取投資理論之精華, 尋求最佳投資組合之方式,并就國內外壽險業資金運用法規、資金運用概況與資金運 用會計處理予以探討。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以他國之法規制度而為借 鏡, 加之參酌專家學者之有關見解,對我國壽險業資金運用暨會計處理問題提出建議 ,俾供業者與主管機關參考,以期健全我國壽險業之資金運用,并能適當而明確地表 達資金運用之績效。
39

壽險財務狀況核保之研究

陳琨迪, CHEN, KUN-D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壽險業自民國五十一年開放經營以來,歷經二十餘年之發展,著實對社會。國家 之貢獻匪淺。壽險投保不僅使大多數國民經濟生活之安定獲致確保,且保費累積所匯 集而成之長期資金乃為一股龐大的財力,帶動整個社會經濟之發展與繁榮,無可諱言 ,過去我國壽險業之經營已建立了輝煌之成就,然與歐美等保險先進國家本較,不論 壽險商品之開發或承保技術等方面,實仍相距甚遠。近年來,我國由於社號會工業化 與都市化之結果,自殺或謀財害命以詐領保險金等道德危險問題時有所聞,此乃由於 一方面我國人民生活品質未見提昇、保險知識缺乏,另一方面壽險業本身之招攪及核 保技術不夠健全所致。因此,吾人認為保險知識及壽險核保技術實有普及和改進之必 要。歐美各壽險公司目前所採之核保方式 乃以醫務核保及財務狀況核保兼顧並期以財務狀況之核保補醫務核保之不足。此一方 式較之目前我國壽險業之核保仍著重於醫務上之考量而忽視財務狀況評估之作法,實 可作為參考之情境,因而乃有本論文之撰方述。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方第二章探討壽險危險選擇及財務狀況核保之重要性,第 三章乃京財務狀況核保之意義,分析程序及所須使用之資料加以闡釋;第四章及第五 章乃將財務狀況核保之分析方法應用於投保壽險之各類目的中,最後並京投保時整體 保額之限制針對各種需要目的加以比較說明,第六早乃綜合前述之精華,針對我國壽 險核保所面臨之問題及改進方式提出研究之結論與建議。
40

金融控股公司之母公司財務資訊對子公司之信用評等之影響─以美國壽險公司為例

郭俊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促使金融業的效率化與整合,我國監理機關於2001年頒布金融控股公司法,讓國內大型企業或金融集團得以藉此成立金融控股公司,以整合旗下的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由於納入金融控股公司後,母公司之財務資源及經營策略可能影響到其保險子公司,致使保險子公司的信評發生變化,故本文針對金融控股公司之母公司財務資訊對子公司信用評等之影響進行探討。 / 本文以西元2001年到2005年接受Best信用評等之美國壽險公司及其金融控股公司為樣本,透過各項母公司之財務比率,檢視其對壽險子公司之信用評等是否有所影響。本文使用順序羅吉斯迴歸模型,並從橫斷面效果與財務比率變化角度進行分析。實證結果顯示子公司的資本化對其本身之信用評等有顯著正向影響,在流動性、公司規模的部分有顯著正向影響。另母公司的資本化、流動性、獲利性及公司規模則對其子公司之信用評等有顯著正向影響,而資產風險則是顯著負向影響。顯示壽險公司納入金融控股公司後,母公司之財務資訊對於子公司之信用評等確實有顯著影響力。

Page generated in 0.020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