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93
  • 188
  • 5
  • 1
  • Tagged with
  • 194
  • 194
  • 104
  • 82
  • 74
  • 70
  • 49
  • 48
  • 47
  • 46
  • 45
  • 44
  • 42
  • 41
  • 4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71

中共睦鄰外交戰略之研究—地緣政治角度分析

廖文雄, Liao,Wen-Hsi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自古以來,有三項地緣政治環境的特點:「週邊國家數量眾多」、「週邊國家和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幅員、國力等方面呈現出複雜多樣的特點」及「與不少大國為鄰」,基於以上三個地緣政治環境的特點,自古以來,睦鄰外交、穩定週邊、與大多數甚至所有鄰國實現和平友好便成為中國改善其地緣政治環境、維護安全利益的最佳選擇。而睦鄰外交要成功,就必須以雄厚的國家實力來支撐,所以中共目前所採行的睦鄰外交戰略是有前提、有條件的睦鄰外交;前提就是有雄厚實力支撐,條件就是鄰國有意願接受且對、中共睦鄰外交有所回應,絕非無條件付出的睦鄰外交。 而一個國家所處的地理位置會制約其政治行為,也就是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家對外政策的取向。從這個理論上分析,距離近的國家相對於距離遠的國家來說對本國的影響會大得多。就中共的戰略全局看,中國大陸週邊地區潛在的危機及可能造成的影響,是中共安全和發展環境的直接威脅。因而爭取較好的週邊安全環境是其地緣戰略優先考慮的關鍵因素,這個關鍵因素至少包括:邊界的安寧和邊境地區的穩定;週邊地區的穩定及地緣經濟考慮等三個要素。所以中共睦鄰外交戰略在運用上區分為「營造和平週邊環境」及、「改善和調整與大國間關係」兩個部份。 因此,中共在中國大陸的北部及西北部主要透過「上海合作組織」與俄羅斯及其它中亞國家發展睦鄰友好關係;在南部及東南部主要透過「東協加一」和「東協加三」的合作機制增進與東亞各國的友好合作關係;這兩個多邊組織是中共從單純的雙邊睦鄰外交關係發展至多邊睦鄰外交的成功典範。除了這兩個與週邊鄰國的多邊組織外,中共更透過各種雙邊合作性質的「夥伴關係」,以鞏固週邊地區的睦鄰友好關係。 關鍵字:睦鄰外交、中共外交、地緣政治、睦鄰外交戰略
72

冷戰後中共軍事戰略理論與實踐

劉興臨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小米加步槍微不足到的建軍,到世界矚目的軍備擴張,中共在冷戰後其軍事戰略的作為已非昔日吳下阿蒙,我們不要「高估」或「睥睨」中共軍事戰略,要以持平心探討中共軍事戰略,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因當前對我威脅最大的為中共,我們知悉中共軍事戰略,方可取長補短,有效規劃我國軍事戰略。 本文冷戰後中共軍事戰略理論與實踐,其理論為從「人民戰爭」及「積極防禦」到「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或「信息化局部戰爭」,「人民戰爭」其本質都是用廣大民眾為基礎,但其手段有所不同,「積極防禦」在戰略上是堅持自衛立場、後發制人,實行攻勢防禦、持久勝敵、建立在人民戰爭基礎之上;在戰術上本身就不只是防禦,防禦中有進攻。而其軍事戰略實踐部分為「建軍」與「用兵」,即為對「軍隊的建設」與「軍隊為打贏戰爭的聯合作戰訓練」。也就是以「建軍」與「用兵」,去實踐中共軍事戰略「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理論。 從波灣戰爭後對中共軍事戰略影響甚鉅,尤其新軍事變革下,軍事戰略要指導國防政策「複合式、跨越式」的發展,探討中共軍事戰略,首先要瞭解影響中共軍事戰略內、外在因素,計有國際戰略環境、國際政治、地緣戰略、國家利益、政治因素、經濟因素、科學技術、兵力需求、戰略文化等九項主要因素。 中共軍事力量建設與運用之整備現況的兵力結構與組織編裝、準則與教育訓練、國防預算、軍備整備等四項探討,再精進到中共軍事力量建設與運用之精進作為,從軍隊精兵建設、落實教育訓練、逐年增加國防預算、加快軍備改革去檢證其理論,最後得知其實踐與理論一致性與落差性,一致性方面為:加強海、空軍、二砲、快速反應部隊發展、實現局部戰爭、朝發展高科技武器裝備、參戰人員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戰爭更加依賴於經濟基礎、發展威懾戰略。落差性方面為:科學技術仍不敷達成高技術戰爭、官僚組織與文化限制、軍備發展受限、國防預算供不應求、人員素質良莠不齊、作戰訓練無法落實。 中共軍事戰略指導後,制定國防政策之「複合式、跨越式」發展,方可達到打贏「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複合式、跨越式」發展其精義為:「複合式以機械化與資訊化同時發展,以資訊化帶動機械化,跨越式發展,並不是全軍實行整體性的同步跨越;而是有重點、有層次、分步驟跨越,以跨越換時間、跨越換速度,以較少投入求得較大效益,縮短與先進國家差距。」 探討後可得知中共軍事戰略前後理論發展矛盾,但永不拋棄人民戰爭,以積極防禦戰略為基礎,中共之所以國防預算隱藏,就是要擴張軍備,在建軍與用兵方面積極發展海、空軍、二砲、快速反應部隊,以經濟與軍事成為地區的霸權。 關鍵字:軍事戰略、新軍事變革、「複合式、跨越式」發展
73

中華民國軍事戰略與兵役制度--募兵制之研究

李志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是以探討軍事戰略與兵役制度的關係,說明有國防建設就有軍事戰略的制定,其是建軍備戰的指導,旨在規劃武裝部隊的發展,以建立一支能打未來戰爭,有效捍衛國家安全的勁旅。然軍事戰略的範疇,不只是籌獲武器裝備的問題,尚包括整建陸、海、空三軍武裝部隊之事宜,而兵役制度的任務,即是供應建軍所需的各種兵員,以支持軍事戰略的規劃。因此,基於國防安全情勢所制定的軍事戰略,對兵役制度的選擇有直接影響。唯評估中華民國當前軍事戰略對建軍備戰規劃與現行兵役制度對兵員供應配合,發現仍有下列落差:(一)守勢戰略與兵力結構的汗格; (二)科技建軍與兵員役期的脫節;(三)戰備要求與訓練投資的罅隙;(四)役男適應不良與部隊管教困擾。倘若上述問題未能藉由施行募兵制加以克服,則軍事戰略的規劃難期落實,軍隊戰力之維持將行衰退,而國家安全的維護亦會受到影響。既然走向募兵制已是時勢所趨,故需營造招募市場誘因,妥採相關的配套措施,方利招募工作之推展。 關鍵字:軍事戰略、兵力結構、兵役制度、徵兵制、募兵制。
74

從國際關係理論探討中國的崛起

蘇建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探討中國自2000年以後的外交戰略。除了分析中國的崛起之外,同時也探討在崛起的過程中,中國所必須面對的質疑與挑戰。中國國力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中國的崛起究竟是採用何種方式?中國崛起之後帶給全世界的究竟是福還是禍?中國崛起之後,是否有意與美國爭取霸權地位?這都是值得探索的問題。 面對中國的崛起,西方學者對此都有各種不同的看法,也提出各種不同的見解。然而,中國在面對崛起的過程中,面對西方國家的質疑時,中國究竟是如何面對這些懷疑呢?這些問題都是本文想要一一解答的部分。 本文從中國的國內經濟開始談起,觸及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探討中國在經貿上如何面對美國。其次,從軍事的角度切入,除了瞭解中共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腳步以外,同時也將中共的軍備與美國做一比較,以便深入瞭解中美軍事實力的差距。最後,則是探討中國的外交戰略,除了早期中美之間的外交關係外,也深入探討中國在2000年以後所主張的外交戰略。藉由這三個面向,希望能夠對中國的崛起做一探討,瞭解中國在新的國際局勢當中,可能扮演的角色與國家地位。
75

中國古代天下觀與戰略文化-以兩漢及隋唐對外和戰思想為例

丁士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戰略文化」是戰略研究的文化途徑,主要是認為一國的歷史、文化、意識形態等內在生成的條件會影響該國決策精英的思想、觀念、認知,從而影響、導致該國在一段較長時期內具有基本一致的戰略偏好,進而做出與他們觀念認知相符合的戰略行為,此可為理解中國對外戰略認知與行為,提供一個文化觀點的研究途徑或理論解釋。 本論文借用美國學者江憶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對「戰略文化」的分析,實際考究兩漢與隋唐對外來威脅的認知、用武的態度、和戰的立場與偏好,發現古代中國王朝具有對外壓制的戰略偏好,與江憶恩認為中國是強勢現實主義(parabellum)戰略文化的觀點一致;但本論文認為,造成這樣的結果,主要是受到為儒家提倡與擁護的「天下觀」理念之影響所致。 「天下觀」理念是中國周朝思想家們對於爭奪及治理天下領土、政權及民心的思想或觀點,他們以推動及維護「中原王朝主導的天下秩序(中原天子為天下唯一主宰,外邦族皆應臣服)」為核心價值,並透過型塑「禮治等級制度」推動「以夏變夷」,外部勢力若悖於該一文化結構,就視同破壞天下秩序,視同是對中原政權的安全威脅,武力在此情況下就被賦予了「誅暴平亂」的道德化與除罪化的工具意義而被允許使用。在「天下觀」理念影響下的中原君臣,會認為最大的不安全感來自於一個不臣服且實力又大的外部政權,因此對外以壓制、凌駕、征服來袪除他們的不安全感,此即構成封建中國對外用兵、崛起稱霸的戰略文化邏輯。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ursuit the reason of the ancient China’s rising and its triggering a war toward foreign threat. By analyzing the perception of the use of force of the Han, Sui,Tang Dynasties when dealing with the external threat, this paper, using the approach of the strategic culture analysis by the American scholar Alastair Iain Johnston , has found that the strategic culture of ancient China had a coercive preference toward the external threat,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lusion of Johnston that the strategic culture of China is parabellum(realpolitik). 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such preference was affected by the “Tianxia discourse”(a thought toward the world) of the ancient Chinese. “Tianxia discourse” mainly acclaimed by the Confucianism is a paradigm of how the Chinese emperor dominates “the world”. In” Tianxia discourse”, the ideal subject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should establish or maintain the unipolar structure of “Li(禮) hierarchy system ”.In other words, the world order must under control by the Chinese emperor, any regimes that try to rebel this structure is regarded as a threat to the Empir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is order, the use of force is allowed and necessary. Through “Tianxia discourse”, we can well understand the strategy and behavior of the empire, knowing the logic of the use of force when it faces an external threat and discovering the reason of the ancient china’s expansion.
76

中國大陸與菲律賓的南海衝突研究:以中國大陸填海造島戰略為例 / Conflict of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in South China sea : a case research on China's strategy of islands construction

楊誌緯, Yang, Chih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南海,一片充滿希望與危機的海域,冷戰過後南海各國爭相競取其中的各式資源,並將之列為國家利益,在各國聲討權利同時,自認為遭受侵權的一方大動作的發起維權行動,這當中以中國大陸與菲律賓在南海的紛爭最受國際關注。 中國大陸採取填海造島工程,片面改變島礁地貌,使其轉變成極具戰略價值的軍與民共用之島嶼;菲律賓則是將南海爭權案件交由國際仲裁判決,意圖讓南海問題放大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議題,藉由國際輿論聲討自稱擁有的南海主權。 目前中國大陸在南海的造島規模已經足以改變當前該區域平衡發展,藉由人工造島將島礁改變成對自己有利的戰略要點,進而向前部署潛艦、戰機等的軍事武器,甚至可成為投射兵力的一個跳板,這樣變動足以動盪南海區域穩定,這當然引發各方的關注,且各國群起反對相關造島工程的進行,其中以美國採取的軍艦航行南海或是戰機巡弋南海屬較為積極的行動派國家。 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判決出爐,但就南海現況來看,中國大陸並沒有因為相關判決而減緩或停止造島工程,而後續隨著中國大陸的造島戰略發展,相關聲索國家彼此間的軍事、外交關係的改變都會間接影響南海局勢的變化。 / South China Sea, a region is full of crisis and hope. After Cold War, the claimant countr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ere eager for the resources and regarded those resources as their country interests. Some countries thought they were losing right on the claimed territorial seas and tried to take actions to maintain it. Therefore, the South China Sea becomes a disputed water territory and that let the China and Philippines disputes issu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o draw atten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hina constructed several islan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ransformed as highly strategic values islands for military and civilian use. The Philippines submitted its Memorial to the Arbitral Tribunal and tried to make the disputes issu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issue and let the issue to be widely discuss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hina has influenced the region’s balance by constructing islan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ransformed those islands to be forward strategy points. Meanwhile China also can install weapons such as submarines, fighter jets on the islands and utilize them as the power projection platforms which can change the region’s balanc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s we know, China’s Islands reclamation has drawn the att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all the countries started to against it. Especially, the United States, who is an active country, has already dispatched warships and military planes in the immediate proximity of the disputed islands. Even though, after the 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 had published the arbitration award by the tribunal on 12 July 2016, China still continues its land reclamation. Base on the China’s strategy development in islands construction, the situ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ill be influenced by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among those claimant countries in military and diplomat way.
77

後冷戰時期中共與緬甸雙邊關係之研究 / Post-Cold War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Myanmar bilateral study

孫良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緬甸位於東南亞與南亞的接合處,也位於中共與印度之間。對中共而言,可藉由中緬陸水聯運通道經孟加拉灣(Bay of Bengal)到達印度洋,未來亦可藉中緬原油與天然氣管道輸送自中東地區購買之原油,突破「麻六甲困境」,故緬甸具有重要地緣戰略地位。緬甸因軍事政府殘暴鎮壓人民及毒品的貿易,備受國際社會所摒棄,另緬甸軍政府的人權紀錄亦備受批評。然近年緬甸軍政府利用境內豐富的寶石礦藏、林木、天然氣與鄰國進行貿易,藉經濟改革政策安輔境少數民族的叛亂。 近年中共幫助緬甸在可可島基地設施現代化及安裝雷達設施,緬甸軍政府亦透過與中共交往,獲取所需武器與經濟援助,甚至成為其外交困境的突破口。中共與緬甸的密切關係除已引起印度的關切之外,亦受到美國的注意。未來中共與緬甸軍事合作將會為東南亞之區域和平帶來何種衝擊,誠然值得觀察。
78

從釣魚臺爭議分析中國與日本之海洋戰略

葉柏熙, Yeh, Bor S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釣魚臺列嶼位處東中國海大陸礁層邊緣,釣魚臺列嶼自被發現命名以來,歷經一連串歷史時局的演變,其領土主權歸屬問題牽涉到中國大陸、日本與台灣經濟資源之分配與海洋戰略之發展。而我們整個社會卻普遍缺乏海洋意識。尤其迄今「重陸輕海」、「以陸控海」的陸權思維仍然根深蒂固。基於此特殊歷史背景與現實結構的制約,台灣僅有海洋國家之名,而無海洋國家之實。 本論文研究之目的在探討:隨著中國大陸勢力崛起其海洋戰略之發展,與美國為確保其在亞太地區之國家利益,在日美合作關係之下日本海洋戰略之發展。在此種情勢下,我國究竟應如何兼顧國內外環境,維護國家尊嚴與人民福祉,尋求解決釣魚臺問題的最佳途徑,更期能對台灣在海洋戰略事務之發展上有所助益。本論文研究方法係採用歷史研究法、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為主,同時以法律研究法為輔。從海洋戰略著眼,但因其涉及範圍廣泛,故將其範圍作目的性限縮:僅在釣魚臺列嶼主權爭議問題,引發台灣、中國與日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與論述己方的立場作其探討,並兼論中國與日本在其地略位置基礎與形勢考量下海洋戰略之發展沿革,並探討其海洋戰略在擴及成地區性戰略時對其他當事國之考量觀點與相關聯性,作為台灣在現今國際劣勢下,尋求如何妥善解決釣魚臺列嶼之爭議,發展國家海洋戰略事務之借鏡,以達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之效。 海上安全已成為全球化新興環境的核心議題。我國藉由海洋與世界接軌,理論上,有相當機會因落實海洋政策而成為世界最富強的國家以因應來自海上的安全威脅,確保海洋利益。本文研究目的在於隨著中國大陸勢力崛起其海洋戰略之發展,與美國為確保其在亞太地區之國家利益,在日美合作關係之下日本海洋戰略之發展,在台灣現況下有何值得借鏡並如何改進並強化本身洋戰略之發展。
79

中國與埃及雙邊關係之研究─中國國家利益視角(1981-2009) / A study of bilateral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Egypt: From the angle of the national interest of China (1981-2009)

林欣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從中國在埃及的國家利益出發,在回顧了20世紀50年代至冷戰結束後中埃雙邊關係的發展之後,接著從政治外交利益、軍事與安全利益以及經濟利益三個面向深入探討,最後再歸納出中埃雙邊關係的特點、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展望。本研究發現,中國在埃及的政治外交利益主要有二:其一是藉由結合埃及共同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並在其他重大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互相支持;其二是中埃「面向21世紀的戰略合作關係」可做為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發展友好關係的典範。中國在埃及的軍事安全利益主要有二:首先,憑藉與埃及在軍事貿易上的合作經驗,中國打開了中東與非洲地區的武器市場;其次,中埃傳統的友好關係利基將有助於中國與中東伊斯蘭國家維持友好合作關係,這有利於中國對其西北地區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之控制。中國在埃及的經濟利益主要有二:第一,在中埃戰略合作關係之基礎下拓展能源、通訊、交通、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技術交流與服務貿易等新領域,為中國與其他非洲國家發展合作關係提供可行的模式;第二,中埃油氣合作仍有擴大規模的潛力。中埃關係的特點方面,可以總結以下幾點來囊括,分別是:政治外交合作的「靈活性」;經貿、文教合作的「全面性」;軍事合作的「特殊性」;安全合作的「共同性」。另一方面,由於中國與包括埃及在內的所有中東國家拓展雙邊關係都會受到美國因素箝制;對此,中國試圖通過推動區域性論壇外交來解決此一困境,中非合作論壇和中阿合作論壇就是兩個具代表性的實例。
80

後冷戰時期美國的東亞經濟戰略探討 / The U.S. Post-Cold War East Asia Economic Strategy

林夢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後冷戰時期,面對國際政經局勢改變,美國整體對外經濟戰略主要為改變過去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強化美國政府角色,並盼其他重要國際組織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利用推行經貿外交,建構無障礙國際貿易。 而冷戰結束後,美國柯林頓、小布希總統面對「東亞區域經濟整合」因素,有不同經濟戰略,本論文分析兩政府之區域戰略─APEC及雙邊戰略─FTA異同。柯林頓政府視區域APEC戰略為途徑來進行多邊貿易系統工具,針對東亞與ASEAN國家的區域主義盛行現象,利用軸心與輪輻式(hub and spoke)拆解來進行拆解;而小布希政府對東亞地區主要的經濟戰略與柯林頓政府仍舊相同,係以APEC及ARF作為美國在東亞地區之兩大主軸。惟因受911攻擊事件影響,整體經濟戰略朝反恐進行,但在洽簽雙邊FTA之成就上卻相當卓越。 在面對中國崛起之東亞經濟戰略部分,柯林頓總統對中國戰略應用上主要是採取「擴大交往」,而非「圍堵孤立」。而小布希總統任內對於中國政策則細分為911前及911後。在911前對中國主要戰略是「既制衡又交往」,也是所謂的「圍和(Congagement)策略」,但主要以圍堵為主之強硬政策;在911事件發生後,對中國戰略調整為「經濟上交往,安全上圍堵」,並以交往為主之柔性政策。

Page generated in 0.023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