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028
  • 989
  • 89
  • 56
  • 38
  • 5
  • 1
  • 1
  • 1
  • Tagged with
  • 1180
  • 1180
  • 455
  • 286
  • 247
  • 193
  • 183
  • 182
  • 168
  • 163
  • 156
  • 152
  • 150
  • 148
  • 13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51

探討移民輔導政策的政策執行網絡 -以新北市新住民關懷服務為例 / Exploring the care service policy for new immigrants in New Taipei City: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network

陳品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的婚姻移民現象自1980年代興起後,政府為了減少初來台的新住民因語言、文化的不同而產生生活困難之現象,特別制定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措施,希望能夠藉此幫助新住民盡快融入台灣社會。內政部頒布之生活適應輔導措施中,其中一項強調輔導措施應強化社區性的服務功能,因此,內政部始於各縣市成立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由各地方政府依照各縣市的狀況執行新住民相關輔導措施。 在政策執行的層面上,新北市內提供新住民關懷服務的主要有三大行動者,分別為移民署新北市服務站、新北市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與新住民家庭關懷服務站,三者間因具有資源交換與依賴的關係而將其視為一政策網絡。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與深度訪談之方式,先了解目前政策的執行現況,並闡述三大行動者之間的互動關係與各自在網絡內扮演的角色;除此之外,因採取Rhodes中觀層次的網絡概念,以組織的角度理解關懷站的承辦動機與提供服務之情況,並比較公、私部門的家庭關懷服務站提供服務的區別。 結果發現,新住民關懷服務的政策執行網絡行動者間,雖因同意政策理念而聚合,但行動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不緊密,致使成員流動性高,可能影響服務品質。就組織的層面來說,公、私部門的關懷服務站因為組織性質不同、具有不同的承辦動機,會影響執行關懷服務的態度與後續繼續辦理的意願;對非營利組織來說,政府提供的經費不足不僅影響到組織提供服務的內容,更是造成其考慮退出網絡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綜言之,新北市新住民關懷服務的政策理念雖然受到肯定,但缺乏第一線執行者意見反饋的情形。
152

我國行政機關辦公室自動化發展政策之研究

高明智, GAO, MING-Z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代國家的運作,已與電腦的使用發生密不可分的關係,現代組織的管理,更要依賴 電腦資訊系統來完成,而電腦應用的發展己由最早的EDP 進入MIS 與DSS 的階段。最 近OA 更成為電腦應用的重要概念。本論文即以我國行政機關辦公室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發展政策為研究主旨,期能提出一些政策評估意見及規劃的方向與建議 。 本文分捌章: 第壹章,規劃的起點。包括名詞的界定、問題的認知、標的設定三小節。 第貳章,情勢的分析。探討環境的威脅與機會、我國的優勢與劣勢、特殊性問題的考 慮。 第參章,行政制度的發展政策。專職機構、人事制度、組織編制、文書管理。分四節 討論。 第肆章,資訊工業的發展政策。中文電腦、硬體發展、軟體研究、財稅獎勵。分四節 討論。 第伍章,通訊網路的發展政策。近程權宜通訊網路及整體服務數位網路。分別探討之 。 第陸章,法務問題的發展政策。有公文效力、電腦交易、軟體保護、電腦犯罪等問題 。 第柒章,教育人力的發展政策。討論海外人材、資訊師資。課程、職業訓練。檢定制 度等問題。 第捌章,結論。提出本政策成功的關鍵與執行的原則。
153

我國選舉罷免法的政策分析

林正杰, Lin, Zheng-J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定名「我國選舉罷免法的政策分析」,寫作的目的在運用政策科學及政治學的 若干觀念,對六十九年制定的「動員戡亂時期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作整體性分析。 論文分為四章: 第一章〔選舉罷免法的政策流程〕,主旨在描述選舉罷免法的流程,分為兩節,第一 節「政策流程圖」提出一套筆者改定的政策流程模式。第二節〔選舉罷免法政策流程 〕應用上述的模式來描述選舉罷免法流程的決策。 第二章〔選舉罷免法的決策分析〕,主旨在解釋選舉罷免法的決策、研究方法、採用 政治學中的團體理論。分為兩節,第一節〔團體理論的決策分析〕提出筆者建構的「 團體競爭決策模式」。第二節〔選舉罷免法決策過程中的團體競爭〕運用上述的模式 來描述並解釋選舉罷免法的決策。 第三章〔選舉罷免法的評價〕,主旬在對選舉罷免法作系統性評價。分為兩節,第一 節〔公共政策評價模式〕提出筆者建構的「公共政策評價模式」。第二節〔選舉罷免 法的評價〕運用上述模式評價選罷法。 第四章〔結論-選舉罷免法的修正建議〕。在這一章中,筆者申論「選舉病理」的觀 念,並提出個人對選罷法的修正意見。 附錄部份極為龐大,包括選罷法制定過程中出現的四個方案:1)內政部草擬「動員 戡亂時期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草案」;2)吳延環草擬「動員戡亂時期公費選舉罷免 法草案」;3)姚嘉文、林義雄、張德銘草擬「選舉罷免法草案試稿」及4)康寧祥 、黃順興、費希平草擬「台灣地區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試擬案」。此外,還包括內政 部草案的初稿,以及「動員戡亂時期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施行細則」。
154

中央與地方政府間關係與政策執行--台北市取締違章工廠的個案分析

喻銘鐸, YU, MING-D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七○年代以來,政策執行的研究愈來愈趨興盛,學者們或從行動的觀點論述,或從組 織的面向探討,但鮮有從中央與地方政府間關係(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的角度研究。事實上,政策方案的研行,或多或少都涉及政府間的合作、溝通、與協 調。大如環保政策的推動,小至違章建築的拆除,莫不經由中央規劃與地方執行的過 程。因此,本文的目的,旨在建之一政府間政策執行的概念架構,並透過台北市取締 違章工廠的個案,為觀察與解釋的對象,期望能為我國未來中央與地方共同執行政策 所遭遇的困境,提出一條可行的解決途徑。 全文共五章,約六萬餘言。 第一章:緒論;首先界定相關名詞,再述及所欲探討的問題,並檢討研究現狀,以及 研究所採用的方法,最後分析研究架構。 第二章:政策資源與目標:分析執行所需資源的分配情形,以及政策目標是否明確, 目標要求改變的程度如何? 第三章:中央的政策系絡因素:探討中央政府如何透過溝通與地方政府協調,並且提 供何種誘因,促使地方政府執行。對於地方政府執行的監督,如何有效的達成。 第四章:地方的政策系絡因素:主要探討地方執行人員的心理意向,標的團體的態度 ,地方執行機構的特性,以及地方的經濟、社會條件。 第五章:結論: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出結論,並進而提供建議,俾供參考。
155

台灣省消滅貧窮政策之研究--小康計畫之個案分析

謝鍚銘, XIE, XI-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探討台灣省政府消滅貧窮政策「小康計畫」的制定經過及執行情形,各章要 點如下: 第一章─緒論;先闡明公共政策的意義及小康計畫的實施經過,次說明本文的研究動 機、目的、研究方法、分析架構、研究範圍和所受限制。 第二章─政策的形成;先說明「小康計畫」政策形成的背景,次說明台灣省貧窮問題 的狀況及政府當局對該問題的體認,並探究貧窮問題進入政府議程的過程。 第三章─政策的規劃與合法化;說明政策規劃的內涵。次分別探究「小康計畫」政策 規劃和合法化的過程。 第四章─政策的執行;分別說明「小康計畫」政策執行的機構、經費、人員、貢目, 並以統計數字說明執行的實際效果。 第五章─政策的評估;先說明政策評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次就政策形成、政策規劃 和化法化、政策執行第三個過程,檢討台灣省消滅貧窮政策。 第六章─結論;依據前述各章的分析說明與檢討,提出研究心得與建議意見,期能有 助於政府爾後制定社會福利政策的充實與改進。
156

「中華民國的國家利益、國力輿外交政策」之研究

胡克難, Hu, Ke-N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中華民國反攻復國的進程中,卅年歲月悠悠已過。卅年來,我全國軍民生聚教訓, 攜手同心,始終堅守原則,無懼橫逆,并迄已凝聚了前所未有的強大國力,朝著復國 建國的總目標邁進。 一般的國際關係理論皆謂, 國家利益指導外交政策, 而外交政策的執行輿國家利益的 達成, 胥賴國力之有效運用。在卅年的時光□, 中華民國的外交政策, 表現出高度的 連貫性輿一致性。本研究將試就其國家利益、國力輿外交政策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作一描述及說明, 並就研究所得作成檢討輿建議, 茲簡述研究綱要於後: 第一章緒論 (本部分將就研究目的、主題、架構輿研究方法作一說明) 。 第二章國家利益輿國力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中華民國的國家利益輿國力 第四章中華民國外交政策制定的一般要素。 (將提出諸如政治文化、政治結構等國內 因素輿國際體系等國外因素分別論述。) 第五章國家利益、國力輿一九六0年代的中華民國外交政策--以「先鋒案」為例。 第六章國家利益、國力輿一九七0年代的中華民國外交政策--以「對外經濟政策」為 例。 第七章國家利益、國力輿未來之中華民國外交政策--以「核子政策」為例。 第八章結論 (將就本文研究所得, 作成檢討輿建議) 本論文全文共約七萬字。
157

全球治理對國家公共政策影響之指標建構:京都議定書對台灣公共政策影響之個案分析

許耿銘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目前相關文獻中,在全球治理架構下所制定的政策,必將對於各國內部相關政策造成影響。然而,這樣的聯想常被視為是理所當然,卻鮮有實證資料,證明一個國家的公共政策在全球治理的架構下,是否真正受到影響?在哪些面向會受到影響?這些面向實際受到影響的程度為何?需要藉由何種工具,來衡量國家政策受到全球治理影響的程度? 為了解答上述之問題,本文之研究目的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1.經由全球治理、全球治理與國家公共政策間關係等文獻探討建立全球治理影響國家公共政策之理論架構 2.藉由理論架構與政策德菲法建立全球治理影響國家公共政策之指標系統 3.透過指標系統實證檢驗京都議定書對於台灣公共政策之影響 本研究最後獲致三大重要成果。首先,建構出全球治理影響國家公共政策之「GG-NPP理論架構」;其次,經由政策德菲法的徵詢結果,彙整出適合用以衡量全球治理對於國家公共政策影響之指標系統,共可分為三大面向、六大變數以及十六項指標。再者,透過前述的指標系統,以京都議定書為個案檢證台灣現行因應之政策。透過數據的整理,發現我國在十六項指標項目中,有十項是呈現因應京都議定書的正向趨勢;但是其餘六項指標,由於受到如主權、國際現實環境等外在因素的侷限,或者是受制於政府自己內部的組織、人事、預算、府際關係等因素,故而全球治理並未對於國家公共政策的結果必然造成影響。 / In some relative literature, we can see the policy outcomes in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level “could” be affected by those in the global level. But there is little practical evidence to affirm such cause and effect. How can we evaluate exactly such relation, dimension and degree? This paper will be grouped into third parts. First, I will review the literature of global governance, the relations between global governance and public policy. By doing so, the theory framework could be formulated. Second, I will select and construct the dimensions, variables and indicators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global governance and public policy. And I will check and confirm the dimensions and indicators through the “Policy Delphi” method to build the indicator system completely. Third, I will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Kyoto Protocol on public policy in Taiwan. Finally, I got three important outcomes. First, I formed a “GG-NPP theory framework”. Second, I constructed an indicator system that can be formed to measure the relation between global governance and public policy by two round “Policy Delphi” process. There are three dimensions, six variables and sixteen indicators in this indicator system. Third, I examine the indicator system by the case of “Kyoto Protocol”. I checked the impacts of Kyoto Protocol on public policy in Taiwan and found some interesting outcomes. And I knew the impacts of Kyoto Protocol on public policy will be affected by some external and internal elements.
158

重金屬管制政策之研究—牙醫汞齊使用個案探討

蔡志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2008年六月初提出正式警告,認為牙醫使用之汞齊將導致懷孕、哺乳中的婦女、六歲以下的兒童、免疫力不全的民眾身體產生病變,蛀牙時最好避免使用汞齊補牙,FDA也將在 2009年七月討論是否禁用汞齊。在此之前,北歐國家挪威、瑞典已相繼在今年立法通過,禁止製造、輸入、販賣與使用汞齊合金。本文以牙醫使用汞齊補綴病患牙齒所可能造成的環境汙染為研究個案,希望能瞭解長期以來汞齊所存在的爭議?政府為何需要且如何制定管制政策?以及在制定合宜管制政策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哪些影響因素?本文採用深度訪談、文獻分析與參與觀察等方式,藉由政策管制理論和市場機制為分析架構,以擬定管制政策的最適方案。並利用專家學者、利害團體、政府官員與牙醫師的意見,瞭解管制機構本身的運作能力、被管制者的態度意向和政策環境的其它干擾因素。研究發現,汞齊管制政策的制訂有賴管制理論與市場機制的互補,而政府已具備管制的經驗與能力,唯管制的共識與危機意識仍需要政府與業者的持續教育與養成。在汞齊長期處於爭議的情況下,步驟性的管制汞齊將可避免嚴重的社會衝擊,師法先進國家的管制政策並因地制宜可為政策制定的第一步,最重要的仍是政府必須具有政策創新與整合的魄力和決心。而針對台灣現存牙醫診所與環境汙染的問題,相關的改善方案與配套措施,以及政策制定前的前導計劃,也值得政府後續的重視與研究。 / According to the warning from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in June 2008, the amalgam (mercury containing) filling used in dentistry may pose risk to pregnant, breast feeding women, children under 6 years old, and those persons who have suppressed immunity. FDA will be holding a discussion forum to determine whether to ban amalgams in July, 2009. By this time, amalgams have been prohibited to be produced, imported, exported, sold and used in Norway and Sweden. The current study is aimed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hazard posed by dental amalgams. In addition, the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why there is a long dispute with regard to amalgam safety issue. This research wishes to find grounds for the government to establish regulative policies, and identify what factor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establishing regulative policies. The study is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s, literature review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by using the regulative theory and market-based theory as framework to develop a sound regulative policy proposal. This research discovered the development of a regulative policy on amalgams is hinged on the combination or balance between the regulative theory and the market-based theory.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the government and the dentists need to provide continuous public education to build up the consensus for implementing amalgam regulative policies and become aware of the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crisis. In the due course, adopting step-wise regulative process may avoid unforeseen severe social impact. The government should also take reference of the existing policies of western countr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osed by dental practice, and provide improvement plans and supplementary measures to establish the relevant policies.
159

臺北市國民住宅社區轉型政策執行影響因素之研究 / A Study of Affecting Factors in Implementing Public Housing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Policy in Taipei City

陸美君, Lu, Mei 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民住宅社區的興建,原是政府為了解決地狹人稠所造成之環境惡化,以及舒緩都市住宅需求的壓力所採取的社會福利措施,並由政府完全肩負起國民住宅社區管理維護之責任。然而,當政府面臨無法以有限的資源滿足住戶龐大需求的「雙環困境」時,便開始採取國民住宅社區轉型政策,試將國民住宅社區管理維護業務真正回歸社區自管自治。然而,臺北市國民住宅社區轉型政策執行已逾4年,轉型進度均未達到預期目標,本研究從政策執行影響因素的角度,以「政策本身因素」、「執行機關與人員因素」、「標的人口因素」、「環境因素」等四個面向分別切入探討轉型政策執行結果不如預期之原因與困難。 本研究採取的研究方法為質化研究取向的文獻探討法、深度訪談法及參與觀察法,兼採量化研究中問卷調查法之敘述性統計方法,透過27篇訪談大綱、訪談逐字稿及42篇參與觀察紀錄,深入瞭解影響轉型政策執行之因素及執行困難之原因。經研究發現,轉型政策執行不順利的原因: 一、在「政策本身因素」方面,係受到政策本身明確性不足、欠缺法令上之強制性、欠缺國民住宅社區住戶贊成政策的誘因機制、以及相關法令、經費、人力、資訊等資源不完備等影響。 二、在「執行機關與人員因素」方面,係受到執行機關彼此間權責分配不明、執行人員結構性問題、欠缺促使執行人員推動轉型政策適當的誘因機制、執行人員欠缺專業能力以外的訓練等影響。 三、在「標的人口因素」方面,係受到住戶抱持仰賴政府管理的態度、國民住宅社區管理維護基金幾乎用罄或太過龐大、住戶組成分子參差不齊、原國民住宅社區管理委員會未運作或不配合轉型政策執行等影響。 四、在「環境因素」方面,係受到政策執行的監督情況仍有不足、未型塑支持轉型政策之外在環境等影響。 在改進建議方面: 一、對涉及「政策本身因素」問題方面,應將轉型政策的具體內涵、利弊得失、影響等加以統整、加速住宅法通過時程、相關法令不完備或有疑義之處,執行機關應統一解釋、轉型政策的相關資訊可從多個管道提供等。 二、對涉及「執行機關與人員因素」問題方面,應成立轉型政策的溝通平台、保障執行人員成功推動轉型政策之輔導轉業、建立執行人員推動轉型政策適當的誘因機制、加強執行人員專業能力以外的訓練等。 三、對涉及「標的人口因素」問題方面,應強化社區自管自治的重要性、針對不同性質的國民住宅社區,採取不同的宣導作法、加強執行機關、人員與住戶間的溝通、化解國民住宅社區管理委員會與住戶間歧見等。 四、對涉及「環境因素」問題方面,政策執行機關應適時提出協助、加強大眾傳播媒體的宣導等。
160

政策溝通行為之研究--以原能會為例 / The Research of Policy Communication Behavior: The Case of the Atomic Energy Council

謝忠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政治民主化以及公共議題的多元化,政府溝通能力逐漸受到重視。許多政策推動的失敗被歸咎於政策溝通成效不彰外,文官更是被迫到第一線與民眾進行溝通互動以滿足逐漸高漲的溝通需求。然而,對於文官政策溝通行為的規範性及經驗性研究均相當匱乏,本研究從政府與民眾的互動關係、不同政府運作模式的邏輯,釐清並建構文官與民眾溝通的脈絡以及影響其溝通途徑與行為之因素,並試圖解釋文官參與政策溝通對於政治行政二分的意涵。 本研究以原能會為個案,透過訪談17位原能會文官、記者以及社運團體,蒐集原能會在不同溝通場域中的溝通經驗作為歸納與分析的素材。經過經驗資料的堆砌與歸納,建構政策溝通系統用以解釋影響原能會組織溝通途徑的選擇及其文官個人溝通行為的因素。研究發現行政組織有趨於選擇單向溝通的傾向,及趨於偏好使用間接管道溝通的傾向,並提出環境、制度、組織與個人層面對於溝通途徑選擇及溝通行為的影響因素。最後,本研究提出幾項建議,首先,原能會未來應重視記者對於政策資訊的理解;其次,應避免跨途徑溝通;其三,應正視反核態度的民眾,提供適當的溝通途徑;最後,未來應以團隊為政策溝通的行動單位,團隊應涵蓋不同層級的成員,以面對各式樣的問題,進而避免溝通困境的產生。 / In recent years, 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capacity has become important as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and public issues have diversified. Policy failures are often attributed to the lack of policy communication and force the civil servant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public directly. However, some of the communication behavior of civil service policy literature suffer from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the perspective of normative and empirical researches. This research intents to explore the communication context between civil servant and the public, and to find out the determinant factors which affect communication approaches and communication behavior. This research uses the methods of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key informants to investigate the key factors in the policy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have substantial affected the choice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es and communication behavior of civil service in Atomic Energy Council.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First, the public sector still has a tendency to choosing one-way communication and using indirect channel to communicate. Second, this research offers critical factors from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 institution, organization and individual that affect the choice of communication approaches and communication behavior. Finally,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First, Atomic Energy Council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understanding of policy information from reporters. Second, Atomic Energy Council should try to avoid cross-approaches communication. Third, Atomic Energy Council should face up to anti-nuclear groups and provide suitable communication approaches. Finally, Atomic Energy Council should design a policy communication team which concludes different levels of members, in order to build up an effective coordinating channels.

Page generated in 0.02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