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
労災保険法の変容―副業・兼業の普及を受けて―雨夜, 真規子 23 March 2022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人間・環境学) / 甲第23989号 / 人博第1041号 / 新制||人||245(附属図書館) / 2022||人博||1041(吉田南総合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人間・環境学研究科相関環境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小畑 史子, 教授 佐野 亘, 准教授 柴田 悠, 教授 久本 憲夫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
62 |
銀行對中小企業授信考量因素之研究黃重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政府提倡金融自由化、國際化之引導下,民國八十年起十六家新銀行相繼成立,金融產品不斷推陳出新,銀行間業務之競爭愈演愈烈,另據央行統計資料顯示,銀行仍以放款為主要營業項目。因此,在傳統存放款利差縮小,業務競爭日趨激烈之環境下,更須注意授信決策品質與時效,以保障債權、擴展授信業務。
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統計,中小企業融資餘額占整體企業之百分三十一的比重,對銀行存放款業務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本研究以銀行對中小企業授信為主題,探討新、舊銀行做授信決策時考量因素的重視程度有何差別。
本研究以大台北地區之新、舊銀行為研究對象,以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研究的內容包括中小企業的企業概況、經營環境、經營概況、財務狀況及銀行內部的考量因素。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因素分析及Z檢定。
在新、舊銀行的比較上,本研究有以下結論:
一、在中小企業的企業概況、經營環境及財務狀況方面,新、舊銀行重 視的程度無顯著的差異。在經營概況方面新銀行對中小企業在市場 的競爭因素顯著的較舊銀行重視。
二、在銀行內部的考量因素方面,新銀行對與銀行往來情形因素顯著的 較舊銀行重視。其他考量因素新、舊銀行重視的程度無顯著的不同 。惟研究發現新、舊銀行都很重視擔保品因素。
三、本研究之開放式問卷填答,反映銀行認為中小企業的財務報表無法 實際表達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須依賴銀行授信人員深入瞭解。
目 錄
目錄 I
表次 II
圖次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章節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中小企業之特質 7
第二節 銀行授信之探討 12
第三節 中小企業之融資 36
第四節 國內外相關研究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研究流程 53
第二節 資料來源 57
第三節 分析方法 60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研究發現 65
第一節 中小企業面的考量因素 65
第二節 銀行內部的考量因素 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4
第一節 結論 84
第二節 建議 85
參考文獻 87
附錄一 專家訪談 90
附錄二 問卷 98
表 次
表2-1 我國中小企業定義之演變 8
表2-2 台灣中小企業特質相關論述 11
表2-3 財務比率分析 28
表3-1 研究母體 58
表4-1 問卷寄發及回收分配表 65
表4-2 企業概況面因素之萃取 66
表4-3 企業概況面-旋轉後因素負荷矩陣 67
表4-4 企業概況面-因素分析結果 67
表4-5 企業概況面-平均百分等位分數表 67
表4-6 企業概況面-Z檢定表 68
表4-7 經營環境面因素之萃取 69
表4-8 經營環境面-旋轉後因素負荷矩陣 69
表4-9 經營環境面-因素分析結果 69
表4-10 經營環境面-平均百分等位分數表 70
表4-11 經營環境面-Z檢定表 70
表4-12 經營概況面因素之萃取 72
表4-13 經營概況面-旋轉後之因素負荷矩陣 73
表4-14 經營概況面-因素分析結果 73
表4-15 經營概況面-平均百分等位分數表 74
表4-16 經營概況面-Z檢定表 75
表4-17 財務狀況面因素之萃取 76
表4-18 財務狀況面-旋轉後之因素負荷矩陣 76
表4-19 財務狀況面-因素分析結果 77
表4-20 財務狀況面-平均百分等位分數表 77
表4-21 財務狀況面-Z檢定表 78
表4-22 銀行內部的考量因素之萃取 79
表4-23 銀行內部的考量因素-旋轉後之因素負荷矩陣 80
表4-24 銀行內部的考量因素-因素分析結果 81
表4-25 銀行內部的考量因素-平均百分等位分數表 82
表4-26 銀行內部的考量因素-Z檢定表 82
圖 次
圖2-1 銀行徵信作業簡略流程圖 19
圖2-2 銀行授信作業流程圖 25
圖3-1 研究流程圖 26
圖3-2 實證研究流程圖 54
圖3-3 常態分配圖形 61
圖3-4 邏輯轉換後之圖形 62
|
63 |
戰後台灣鐵路史之研究——以莫衡擔任鐵路局長時期為例(1949-1961) / The study of railway history in Postwar Taiwan:in the period of Mo-heng (1949-1961)温文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探討莫衡擔任台灣鐵路管理局局長12年期間(1949-1961)四個特殊面向的發展:1949年的時代特殊性、美援、鐵路事故搶修與復舊、兼辦業務。1949年3月,莫衡接任鐵路局長之後,配合鐵路黨部指示儘量安置逃難來台的鐵路人員進入台鐵任職,並接運日償物資、搶運鐵路器材,投入台鐵建設,此外透過接收民營鐵路、重新鋪設舊線、因應經濟需要等訴求拓展路線。
台鐵為公營事業,有一定程度的社會責任,卻有沉重的盈餘繳庫、義務負擔,雖然竭盡所能力行節約、減少支出,但在政府不給予補貼的情形下,申請美援以圖客貨業務的發展。台鐵透過美援申請基礎設備、客貨機車、電訊號誌等設備一改戰後初期殘破景象,並確立動力柴油化的發展方向。
台鐵在1948年設立行車保安委員會、1949年實施〈無責任事變獎勵辦法〉,依據:獎優於罰、團體獎勵原則,激起從業人員的服務熱忱,雖然台鐵對社會大眾呼籲鐵路安全的重要,但人為事故依舊時有所聞。
八七水災是戰後台灣所遭遇大規模之天然災害,水災期間透過海、空聯繫,維持南北交通不致中斷。災後台鐵將事業收入總額百分之一列為緊急災害修復費用,因應大規模天災後的重建。
台鐵曾經營若干兼辦業務:鐵路醫院、鐵路小學、花東公路修復工程與客運業務、福隆海水浴場。醫院與小學原本只嘉惠鐵路員工的用意,但對社會大眾開放;花東公路修復有軍事考量,兼辦客運業務及接管福隆海水浴場則為承受上級之政令,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
|
64 |
業務銷售之策略行銷分析 / Strategic Marketing Analysis of Sales郭維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球最熱門的工作之一是業務工作,很多成功的名人與高階經理人都是業務出生,在台灣,不但有很多企業都在積極招攬業務人員,也紛紛設立獎項激勵公司內部的頂尖業務人才,所以不論是報章雜誌還是企管書籍,業務銷售一直都是熱門的議題之一。台灣的企管學生及一般民眾對於民生消費品的銷售手法比較瞭解,因為課堂的教學與生活中接觸的宣傳,大多是企業對個人(B2C)行銷,但是台灣交易市場中較重要的一環卻是企業對企業(B2B)行銷,從台灣知名企業的排行榜中就可得知,像是鴻海、台積電等企業,都是對企業行銷的公司,而這類型的企業也成就了台灣今日的經濟繁榮,所以本論文希望在探討業務銷售策略的同時,也將企業對企業行銷納入考量,更加符合台灣需求。
如果只是整理不同產業業務間的銷售技巧,內容會略顯分散與缺乏架構,所以本論文加入邱志聖(2010)的策略行銷分析觀點,讓實務上的銷售技巧能有理論架構的支持,歸納比較出不同產業業務處理四大成本的共通與相異點,再進一步導入時間軸概念,細分每個業務面對新舊客戶時的銷售流程,更能明確瞭解業務在不同時期面對不同客戶時,會有哪些不同的銷售策略。
|
65 |
論費率自由化對產物保險公司商業火災保險自留業務風險管理之影響-以個案公司比較分析 / The affects of the commercial fire insurance net retention risks management after the rating liberalization – analysis study for specific insurer鄭理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回顧自2002年4月1日起台灣開始實施費率自由化以來,在政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輔導下,朝著開放的方向邁進,先是費用總量管制,附加費用率之引進,及允許費率有限度的偏離等,都是在第一與第二階段施行,而巨大保額部分亦在第一階段就已開放,做為產險費率自由化的準備。第三階段,住宅與商業火險及任意車險費率可由產險業者自由訂定,消費者選擇產險公司投保時,費率選擇將更多樣化。
本論文重點在探討費率自由化對產物保險公司商業火災保險自留業務風險管理之影響,並進而剖析產險業為因應未來競爭與環境變遷,其商業火災保險自留業務之經營策略。且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產業結構可能改變及產險監理政策之調整,產險業在風險評估與核保、資產的管理及新市場與新產品的開發,必須做整體政策及策略性的改變,才能因應未來改變所帶來的挑戰。
本研究結果發現,雖然台灣產險業面對費率自由化、環境與監理政策之調整與改變,在可預見之未來將面臨更複雜與更艱難的經營挑戰,惟就整體而言,簽單保費自留比例自2003年27.16 %一路攀升至2009年之44.33 %。且由個案公司分析可知,其在商業火險費率自由化實施後,特別是進入費率自由化第三階段,皆大幅提升其自留保費比例,以提升公司之自留風險承擔能力,期以提昇專業及獲利能力。因全球氣候變遷致近年天災事故頻仍,在加上重大工安事故頻傳;且商火巨大保額業務承保範圍較中小型保額業務完整(多為全險式保單),而保險公司承保費率(特別是天災保險)又明顯不足,使近2年整體商業火災保險及其天災險損失率急速攀升,上述情形正考驗著加速提升自留保費比率之產險公司自留風險管理(特別是天災風險)能力及獲利。
|
66 |
‘BizAbroad Xpress’商業計劃書 / ‘BizAbroad Xpress’ Business Plan林德理, Jeffrey Ling Deck Le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This business plan will reveal the scalable business model that BizAbroad Xpress has devised, namely, by creating an online platform that brings together, on the demand side, entities that simply want to start a business (such as register a new company) in a foreign jurisdiction without the hassles that are tradition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ocesses involved, and, on the supply side, the carefully vetted top tier business service providers (such as lawyers) that desire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their high value international customers.
This business plan includes details on how the BizAbroad Xpress method is appealing enough to make the aforementioned entities and service providers to want to switch from the traditional ways of service engagement and provision to the BizAbroad Xpress way, as well as how this new way possesses sufficient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acts as a challenging barrier of entry to other potential competitors in the business service category.
|
67 |
合作銀行之特性對銀行保險業務品質影響之研究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nks and the Quality of Bancassurance楊書齊, Yang, Shu 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的銀行保險於2000年興起,2009年銀行通路初年度保費收入(First Year Premium, FYP)占整體壽險業初年度保費收入的比重達63.15%,首次超越傳統業務員通路,至2012年為止皆維持5成以上,顯示銀行通路對壽險公司的重要性。實務上壽險公司同時會與多家銀行簽訂保險銷售的合作契約,如何確保合作銀行招攬之業務是對公司有益而非反而造成公司虧損,成為壽險公司重要的課題。
本研究依據銀行之設立時間、是否由政府持股、是否具金控背景、是否為非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及公司治理結構等特性進行分類,由各類銀行通路招攬之醫療險是否發生短期理賠及短期理賠之總金額判斷其業務品質,並利用logistic迴歸模型及OLS迴歸模型探討合作銀行之特性對銀行保險業務品質之影響。
實證結果顯示,1991年以前設立之舊銀行、商業銀行及大資產規模之銀行的短期理賠狀況較少,契約品質較佳。至於銀行是否由政府持股、是否具金控背景及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等因素則對短期理賠並沒有顯著的影響。理賠金額方面,實證結果則顯示所有銀行特性對於理賠金額之影響都是不顯著的,表示被保險人或許會因為投保銀行之特性影響其申請理賠之機率,但不會因銀行之特性影響申請理賠之金額。 / Bancassurance in Taiwan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since 2000. In 2009, first year premium (FYP) of life insurance from bank channels exceeds FYP from agent channels for the first time. It is clear that bank channel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Thus, how to maintain the quality of insurance business from every bank channel becomes a big concern for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This study judge the quality of insurance business by observing the conditions of claim of permanent health insurance selling in bank channels, and use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OLS regression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nks and the quality of bancassurance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time of banks, the equity possessions of banks, the assets of banks,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banks, and so forth.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nks affect the probability of short-term claim, b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nks do not affect the amount of claim.
|
68 |
銀行通路與保險公司間合作關係與 保險業務品質之研究 / 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Banks Affects the Quality of Bancassurance黃靖宇, Huang, Ching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市埸外在環境及法令政策的改變之下,台灣的銀行保險業務自2000年起快速發展,並帶動整體壽險業保費規模的成長。通常壽險公司同時會跟許多家銀行合作推動銀行保險,但與每家合作銀行之合作關係不盡相同,而由於銀行通路對壽險業極為重要,因此壽險公司皆希望所有合作銀行所招攬之保險業務都能有良好的品質,使保險業與銀行業的合作形成雙贏的局面。
本研究依據合作銀行之相對談判力、合作銀行與壽險公司間的信賴關係及壽險公司是否持股合作銀行等指標,輔以各銀行通路之醫療險損失情形判斷其業務品質,並藉由logistic迴歸模型及OLS迴歸模型探討銀行保險業務中,合作銀行與壽險公司之間的合作關係對銀行保險業務品質之影響。
實證結果顯示,相對談判力小、信任程度高及保險公司有投資股權的合作銀行,其短期理賠的機率較低,而銀行與保險公司間的合作關係對於理賠金額則沒有顯著影響。 / Due to the motivation of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change of regulation, bancasssurance in Taiwan develops quickly these years. In general,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sign cooperative contracts with plenty of banks, but the relationship with every bank could be different. All life insurance company wish that the quality of insurance business from every bank channel maintains very well despite the different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This study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insurance business by observing the conditions of claim of permanent health insurance selling in bank channels, and use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OLS regression to analyze 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banks affects the quality of bancassurance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results, when banks have relatively weaker bargaining power, banks are highly trusted or invested by insurance companies, the quality of bancassurance from the above-mentioned bank channels is better.
|
69 |
關係效益、專屬資產對業務忠誠度與公司忠誠度之影響─以保險市場為例 / The impact of relational benefit and specific asset on the sales-loyalty and firm-loyalty: a study of insurance industry張恒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不管是在B2B或是B2C產業,業務員都扮演著公司與顧客溝通的橋樑,為公司與顧客帶來雙贏的局面;然而,當顧客對業務員建立高度忠誠時,業務員的存在將帶給公司潛在的風險,業務員對公司來說就像一把雙面刃,雖然可以為公司帶來業績成長,但卻也可能因為業務員轉職造成公司潛在的財務風險。
Robert (2007)針對顧客建立忠誠度的對象區分忠誠度為業務忠誠度與公司忠誠度,探討業務員帶給公司的風險,實證結果指出,部分公司忠誠度是虛假的,若是業務員離開該公司之後,該忠誠度也將隨之消失,因此業務忠誠度將帶給公司潛在的風險。在Robert (2007)的研究中針對兩種忠誠度的來源是透過關係加強活動與顧客所接受到的價值這兩個構面來探討忠誠度的來源,但是這兩個構面為概括性的構面,並沒有準確區分關係加強活動與顧客接受到的價值是由公司或是業務員所提供的,本研究為了進一步探討兩種忠誠度的構成因素,在研究架構中加入Gwinner (1998)提出的關係效益法,藉由關係效益-滿意度-忠誠度的影響路徑來解釋公司忠誠度與業務忠誠度構成的因素;此外,本研究將Williamson (1985,1991)提出的專屬資產納入研究架構中,為公司忠誠度與業務忠誠度的構成提供另外一種可能的解釋因素。
實證結果指出在保險產業中,公司與顧客提供的關係效益有效提升顧客對業務與公司的滿意度,進而建立顧客對業務與公司的忠誠度,但是高度的業務忠誠度將會造成公司的業務轉職風險,顯示在保險產業中,部分公司忠誠度是保險業務員所建立的,當保險業務員轉職時,該忠誠度也將隨之下降;在專屬資產的部分,業務專屬資產有效影響顧客對業務的忠誠度,使得顧客對保險業務員更加忠誠,但是在公司專屬資產的部分,公司專屬資產對公司忠誠度影響呈現不顯著。最後本研究根據實證結果對公司在處理公司與業務的關係、公司與顧客的關係、業務與顧客的關係這三段關係時,提出了實務建議,目的是要建立顧客對公司的忠誠度,並降低業務員帶給公司的業務轉職風險。
|
70 |
非營利組織網頁資訊揭露之研究-以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為例 / The research of NPO on website disclosure: The evidence from the Taiwan NPO Self-Regulation Alliance.高士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非營利組織之數量及規模日益擴大,以及任務之多元化,要求非營利組織提升其責任及透明度之呼聲亦日益增加,但台灣非營利組織仍缺乏完善之資訊編製準則,導致非營利組織間揭露之資訊難以相互比較,且外部人也不易窺視該組織真實狀況,故本研究以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內之成員為對象,透過文獻分析及比較分析之方法,探討台灣非營利組織網頁資訊揭露之狀況。同時藉由研究問題瞭解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成員如何揭露財務報告與業務報告之資訊,再與世界各國非營利組織之資訊揭露規範及目前世界第一的慈善基金會-比爾蓋茲與梅琳達基金會網站揭露之資訊相互比較,得出研究結論與建議,進而提供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資訊揭露之建議,並進一步期許其成為台灣整體非營利組織網頁資訊揭露規範之領導者。 / Whe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play a much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21st century, information on Taiwan'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till remain completely private. There is still lack of rules to make thes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disclose their information to public. It results in not only the difficulties in comparing information among these organizations but also the perplexity in knowing the information for outsiders. Nowadays, since stakeholders such as government, donators, creditors and generals, demand much more reliable and transparent inform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ell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nonprofits is essential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comparability of nonprofits' external reports.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promote the 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of these nonprofits' information.
This study, which is undertaken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ims to provide advices for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the Taiwan NPO Self-Regulation Alliance. This paper uses the members of the Taiwan NPO Self-Regulation Alliance as samples, to observe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level on the internet, including financial reports and annual reports information. Furthermore, we offer advice to the Taiwan NPO Self-Regulation Alliance by using,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different countries' financial reports format and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s website as benchmark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
Page generated in 0.03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