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3
  • 60
  • 3
  • Tagged with
  • 63
  • 63
  • 18
  • 14
  • 13
  • 13
  • 13
  • 12
  • 12
  • 11
  • 11
  • 11
  • 10
  • 10
  • 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41

平衡計分卡管理制度之設計及應用—以IC設計業為研究對象

黃俊程, Harry H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要不斷地創造知識、累積知識、利用知識、傳播知識;並藉由知識不斷地的累積、應用、傳播與創新,才能協助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裡獲取最大的價值與利益。在這知識快速創造、累積、傳播與應用的經濟時代裡,必需利用知識密集來創造價值的產業以半導體業最具代表性。 若能以平衡計分卡的精神來引導組織將資源聚焦、並使策略落實執行,必能激勵產業變革,使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命脈永續、IC設計業者基業長青。本研究即以此為出發點,以個案研究為主軸,深入瞭解IC設計業所處之環境與策略發展模式,再以平衡計分卡架構為個案公司診視策略內容,協助設計新的營運模式,為個案公司設計導入平衡計分卡之模型,並為台灣半導體產業中的IC設計業提供未來發展整合性策略管理制度之參考。 本研究計劃分二階段來發展平衡計分卡在IC設計業之應用模型。第一階段先針對IC設計業之特性,承接個案公司策略發展之議題,考量其財務構面、顧客構面、內部程序構面與學習成長構面等,配合組織發展、資訊工程架構、管理制度、…等,來設計平衡計分卡在IC設計業之應用模型。第二階段以平衡計分卡模型為基礎,整合資源,為個案公司提出調整建議,改善現行缺失,建立新的營運模式,使經營者能利用整合性策略管理制度來定期檢視營運成果,並藉以督促組織變革,朝經營效率化的目標努力,以達成企業的願景與使命。 同時,藉由個案公司推導平衡計分卡的過程中,由策略分析及檢視開始,將策略內容推展至平衡計分卡四個構面之中,並將之轉化成為營運術語、連結其他管理制度、展開行動方案及績效衡量與回饋等一連串的活動,來驗證平衡計分卡是一套整合性的策略管理平台;並證明企業導入平衡計分卡制度後,將可有效的將各種管理制度與行動計畫予以整合,並用以溝通內部,統籌資源,朝共同的目標而努力。而以個案公司為主軸的研究主要內容彙整如下: 1.個案公司導入平衡計分卡的理由: (1)內部溝通管道不順暢 (2)避免衡量指標偏向財務化 (3)檢討策略發展方向 2.實施平衡計分卡的目的 (1)提昇公司競爭力 (2)協助創業團隊達成經營目標 (3)連結績效管理 (4)建置價值鏈體系 (5)資源整合與聚焦 3.設計平衡計分卡 將個案公司修正過後的六項核心策略分別依照其發展的方向融入平衡計分卡四個構面之中。再將之連結至各構面的策略性議題中,逐步發展平衡計分卡模型。有關個案公司平衡計分卡的設計內容,主要項目如下: (1)定義四個構面之策略性議題與策略性目標。 (2)建構策略地圖,做為個案公司未來發展方向之藍圖。 (3)進行缺口分析。分為水平缺口與垂直缺口檢視,並提出缺口改善及因應之道。 (4)校正策略性議題與策略性目標,並定義個案公司發展平衡計分卡之基礎建設。 (5)調整策略地圖。 (6)闡述各策略性目標間之因果關係。 4.平衡計分卡的應用 導入平衡計分卡後,個案公司不僅可以更明確的瞭解在萌芽期的發展方向與目標,更可協助個案公司徹底的解決或改善如下問題: (1)落實服務客戶的理念 (2)使內部溝通順暢 (3)確立萌芽期的發展方向 (4)釐清盲點、彌補缺口 (5)構建完整的營運機制 (6)提昇競爭能力 5.導入平衡計分卡的具體效益 個案公司導入平衡計分卡之後,除了運用於改善上述的應用項目外,並徹底的解決下列三項根本問題點: (1)策略性議題的形成過程中,解決策略不聚焦的問題。 (2)行動方案與績效衡量改善缺乏執行力的缺點。 (3)內部程序構面的策略性議題,協助建置完整的管理機制。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對後續研究者之建議為: 1.對個案公司後續研究的建議,方向有二: (1)承續本研究的結果,蒐集個案公司實施平衡計分卡的情形,驗證個案公司是否從此制度中獲得真正的助益,並檢討執行成果及修正未來之發展方向。 (2)以平衡計分卡為平台,研究在個案公司的實務環境下如何與其他管理制度相結合,改善經營效益等。 2.將平衡計分卡延伸應用於半導體產業的研究: 目前國內有關平衡計分卡的研究,在實務上比較缺乏對半導體產業上、中、下游應用之探討。本研究雖開啟對以半導體產業上游之IC設計業為研究對象之先河,但仍有所不足。希望能藉此研究抛磚引玉,吸引更多人之投入整合性管理制度在半導體產業相關領域之應用研究。 3.將平衡計分卡與智慧資本連結之研究: 本研究對象為IC設計業,是屬於知識密集型的產業,它需要運用大量的知識來創造價值。也因為此緣故,IC設計業者擁大量的智慧資本,亦可提供後續研究者探討平衡計分卡與智慧資本之研究範疇。 4.策略發展與平衡計分卡關係的研究: 一般的策略管理文獻鮮少論及如何將策略轉換為具體的行動方案;而平衡計分卡的相關文獻中亦很少提及如何發展成為策略性議題。本研究雖然以策略矩陣分析法來協助個案公司檢視策略內容並將之串聯至策略性議題中,但因策略發展的方法眾多,本研究受限於時間精力,只能擇一理論發展。後續研究者亦可針對如何將其他策略管理理論與平衡計分卡做連接,深入研究探討。
42

台灣地區企業廣告使用概況之研究

周郁翔, Zhou Yu-Hs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目前企業所面臨市場競爭與整體經營環境變化劇烈,包括內部與股東、員工、供應商;外部與政府機構、競爭者、消費者、環保團體、特殊利益團體及媒體等利益關係人間關係的變化越趨劇烈。在此情形之下,良好企業形象與聲望的建立對於企業而言更顯得亦發重要,而企業往往也可以透過各種企業溝通工具來向內向外傳遞各種相關重要訊息,其中,企業廣告包括企業形象廣告與企業議題廣告,一方面具有企業公關的溝通目的,一方面以廣告的形式向企業利益關係人傳遞善意的訊息,並揭露經營上各種資訊,以進一步塑造良好之企業形象。 由於國內外相關文獻過時且相當稀少,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對台灣地區企業廣告使用概況進行初步探討。研究內容分三大部分,首先,本研究以潤利公司1998到2002年之廣告統計量資料,來對台灣近年企業廣告使用情形進行描述,同時瞭解企業廣告量是否會受到經濟景氣、總廣告量以及產業類別的影響。第二部分則以產業類別、企業所屬國籍、成立年數與規模大小、企業聲望等企業相關特性,對個別企業之企業廣告投資量及使用比例多寡進行分析,以瞭解哪些企業會使用較多企業廣告。最後,本研究再藉由上述統計分析結果,輔以質化深度訪談,以深入瞭解分析結果並找出其他可能影響企業廣告使用多寡之因素。 研究結果發現,1998年以來台灣地區企業廣告使用隨著經濟景氣衰退而逐漸減少,到2002年才小幅度上升;整體而言,各媒體之企業廣告量依序為電視、報紙與雜誌;歷年企業廣告投資量約占總體廣告量百分之二到四左右,與美國情況類似。在不同產業裡,服務、電腦及藥品業依序為企業廣告投資量最多的前幾大產業,其總和占全總量之一半且比例不斷上升,顯示企業廣告之投資量漸趨集中於特定產業中。此外,民生消費品業的企業廣告投資量則最少。在影響企業廣告使用多寡之相關特性部分,企業所屬之產業類別、成立年數高低,及企業聲望之高低,皆會影響到企業使用企業廣告投資量高低與企業廣告量佔公司總廣告量比例之多寡。此外,透過進一步企業訪談可知,外在環境因素包括經濟景氣及重要特殊議題;產業類別因素以及企業內部因素如高階主管支持、企業成立年數與聲望,及企業發展之階段性目標等,皆會影響到企業廣告使用之多寡。
43

我國非營利組織在立法過程中的議題倡導策略—以董氏基金會推動「菸害防制法」修訂為例

林育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台灣民主的多元深化,各種公共政策議題的倡議也愈趨複雜細膩,而利益團體及非營利組織在政策制訂過程的地位也愈趨重要,但實務上,台灣的非營利組織在政策制訂過程中的地位仍屬模糊,特別是在立法過程中的角色扮演與策略選擇,不僅在理論層次的研究中缺少關懷,在實務操作層次上也未獲一般的非營利組織重視,而使得非營利組織在政策立法過程中的未能適切的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因此,本文希望透過非營利組織理論和議題倡導策略分析的結合,建構一個非營利組織在我國立法運作中倡導議題的基本框架,並作為未來相關非營利組織在立法過程中策略選擇的參考依據。 以非營利組織相關理論和公共政策類型區分,可知相關的組織角色和政策類型種類繁多,但本文限於研究範圍,主要將關注於「價值維護者」非營利組織對於「管制性政策」在立法過程中的倡導策略,並選擇以董氏基金會推動「菸害防制法」修訂作為主要的研究個案。本文並以立法過程作為時間的縱面,切割為程序委員會及院會一讀的「立法形成期」、委員會審查的「法案角力期」和黨團協商及院會二三讀的「折衝妥協期」等三個階段,分別分析董氏基金會在不同階段推動「菸害防制法」修訂所採取的各種議題倡導策略,並透過深度訪談等方式蒐集資料,對其所運用的議題倡導策略的利弊得失進行審視評估。 本文研究發現,董氏基金會在歷時兩年半的菸害防制法修法過程中所採取的議題倡導策略,主要有「道德化『困窘策略』的策略主軸」、「結合媒體訴求的行動策略模式」、「單一而執著的直線操作」等幾項特點,而可能忽略了立法院妥協的議事文化、並對於立法院議事技巧不夠熟悉,從而造成菸害防制法修訂的延宕與議題倡導的挫敗。從董氏基金會推動菸害防制法的案例中,本研究認為,有關國內非營利組織進行議題倡導及立法遊說時,最為缺乏而急迫需要的,就是議題倡導及立法遊說的專業化訓練,因此建議我國非營利組織應該加強對於在立法過程中議題倡導策略的專業訓練,使其能夠更為順暢地完成其議題倡導的使命。 關鍵字:非營利組織、議題倡導、立法過程、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法 / As the democracy in Taiwan became more intensely diversified, the promo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bills on public policies turned more complex and more delicate. In addition, the status of both profit-bearing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establishment also became rather important. However, practically, the status of Taiwan’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establishment is still blurred especially in the role-play and the strategy sel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theor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bill promotion and strategy analysis, and to use the research findings as a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strategy selections in future legislation processes. It is evident that there are various types of relevant organization roles and policies if the categorization is divided into the relevant theories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nd the types of public policies.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n the scope of research,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the “value guardian”,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on “control policies” in the legislation processes. Furtherm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obacco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 promoted by John Tung Foundation, is selected as the main case study for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then takes the period of legislation process as the timeline and divides the time into 3 stages: the “legislation formation period” for the Procedural Committee and where the 1st Reading is passed by the Legislation Session; the “bill wresting period” where the bills are examined by the Committees; and the “negotiation period” where negotiations take place between the parties and the organizations and the 2nd and 3rd Readings are passed by the Legislation Session. The 3 different stage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various types of bill promotion strategies employed by John Tung Foundation in the promo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obacco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where information are collected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and other methods to undergo examinations and evaluations on the pros and cons in the bill promotion strategies used. It is found in this research that a number of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the “strategy focus of a moralized ‘impoverished strategy’”, the “mobile strategy model that combines media appeals”, and the “single and persistent linear operation” are the main bill promotion strategies taken by John Tung Foundation in the promo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obacco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 that took 2.5 years to get through. The bill discussion culture and the compromise of the Legislative Yuan may have been neglected and the unfamiliarity with bill discussion techniques in the Legislative Yuan may have caused the delay and the failure of the bill promotion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obacco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 This research feels that from the example of John Tung Foundation’s promotion of the Tobacco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 the most lacking and the most urgently required for local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bill promotion and legislation persuasion would be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for bill promotion and legislation persuasion. It is therefore recommended that the local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professional training for bill promotion strategies in the legislation processes in order for them to smoothly complete the mission in bill promotion. Keyword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Bill Promotion, Legislation Processes, John Tung Foundation, Tobacco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
44

環境議題的政治經濟分析-以聯合國氣候綱要公約在臺灣的實踐為個案研究 /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Environment Issue-a case study on the practice of the UNFCCC in Taiwan

劉雅娟, Liu, Ya-Ch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係透過聯合國氣候綱要公約在臺灣的實踐為個案研究來就環境政策形成過程為政治經濟分析。首先,先就環境問題的原因與特徵及國際環境意識形成的政治經濟因素為介紹。為了個案研究,也檢視了國際環境法在全球暖化議題的發展來了解國際的發展方向,再就臺灣的國內環境政策與國際環境政策為了解以提供本研究的背景資料。透過深度訪談來就組織、法令及政策來探討聯合國氣候綱要公約在臺灣的實踐。本研究發現,組織的設計仍有部分限制,相關法令尚未全面的檢視,政策則缺乏一上位的指導綱領。由於政治及經濟因素均對環境政策的發展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臺灣未來有關全球暖化政策的發展取決於執政黨的決心與執行力。 /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behind the environmental policy making process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Taiwan’s practice of the UNFCCC. First,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wareness. For the case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law toward global warming is reviewed to clarify international trends in dealing with this problem. Next, the author analyzes two aspects of Taiwan’s environmental policy: domestic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the past fifty years to giv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aiwan’s global warming policy. Then,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an examination of organization, legislation, and policy aspects of the UNFCCC practice in Taiwan i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how the policy implement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ed: (1) Institution settings for Taiwan’s global warming policies still have some limitations and need to be reviewed. (2) Although some GHG reduction regulations have already been sent to the Legislative Yuan to be reviewed, the government has yet to carry out overwhelming legal evaluation in all aspects to address the climate change issues. (3) Policy lacks superior guidelines laying out the direction for whole country to follow and implement. After al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actors both play influential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Taiwan’s future action regarding global warming still depends on the determination and executive ability of the new ruling party.
45

美國大學募款策略之研究----非營利組織行銷之觀點

林嘉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民國86年7月國民大會將科教文預算的下限刪除,我國教育經費由過去40、50年來以投入高等教育為主的分配方式,轉移至國民教育為主,大學院校的資源逐年減少。就國立大學來說,教育部自民國85年起,陸續分批擇校實行「校務基金制度」,亦即鼓勵學校經由推廣合作、建教合作及對外募款等活動自籌部份經費。政府對國立大學經費的「全面補助」已調整為「部份補助」。依教育部規定,公立大學自籌20%至23%的經費,其中15%為學雜費收入,其餘8%則依賴募款,據估計,校務基金制度實施後,所有國立大學每年須向社會大眾或企業界募款的總額高達40億左右,對公立大學而言,不啻是一項沈重的負擔(中國時報,民87)。 而就私立大學來說,學雜費向來為最主要的經費來源(張中訓,民85),根據教育部的估算,私立大學的學雜費是公立大學的2.5倍,但公立大學學生單位資金卻是私立大學的8倍,換句話說,私立大學學生享受到的資源與公立大學相差甚鉅(吳京,民86)。為達成爭取學校發展的充足支援,民國85年,教育部指示私立大學要「加強募款業務,使學校經費的四成來自社會募捐所得,另二成由教育部補助」(高教簡訊,民85)。私立學校唯有透過募款取得社會資源,才能解決經費不足的窘境。 為因應大環境上的競爭、財政緊縮的狀態及落實大學自主的理念,推行高等教育募款制度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田長霖,民86)。為了對大學募款的相關問題深入的了解,筆者認為應參考他國大學募款的經驗與策略,加以分析探討,如此不但可省去摸索之功,亦可收學習之效。至於大學募款的經驗,其將私人捐助高等教育的方式予以系統化、制度化最為成功者,首推美國。美國大學實施募款制度由來甚久,不論公、私立大學幾乎都設有專責的募款組織,募款所得成為大學經費的重要來源,因此,高等教育募款不僅以成為一門專業,更成為其他地區加以仿效的對象。故本研究擬分析美國大學近年來在募款策略的規畫與執行上績效之間的關係。 根據研究發現,我國大學院校實施募款,80%的捐款來自20%的捐款來源,其中「校友」(個人或企業)更佔90%以上(吳京,民89);在美國,大學募款的主力亦為校友,校內設置的募款專職人力通常與學生數及校友數的多寡成正比。換句話說,募款單位提供多項的校友服務,目的在於凝聚校友的歸屬感與向心力,以期對母校捐款(Weeb,1996)。 然而,學校經費雖然得力於這些校友「捐贈者」(donor)的經濟支援,此時校友扮演贊助者的角色時,與學校的互動處於一種「情感上的認同支持,而非履行人事規範」的連結關係(周逸衡,民86),故極有可能出現轉換行為而導致捐贈者流失的情況。因此,大學募款單位必須透過「關係化」導向的思考,以滿足需求、鼓舞動機及強化彼此的關係,來吸引、建立、維持及提昇雙方的關係;亦即,透過有效的「關係行銷」(Relationship Marketing)手法或策略,加強大學與捐助成員間的長期互惠的歸屬聯繫關係,將成為大學募款業務最重要的挑戰。 另外,由於大學是創新知識與發展技術的主要場所,也是一個國家知識、技術、良知的開發、守護的園地(趙永茂,民89),除了「關係行銷」之外,大學募款常使用「善因行銷」(Cause-related Marketing ;CRM)來達成專案募款之目的。正如美國杜克大學校長柯南如所說:對學校最有益的伙伴關係,便是多邊的研究合作。以杜克大學本身的例子來說,其與IBM、Cisco及Nortel等多個跨國性大企業皆有研究合作方案,甚至有成立科學園區的計畫(遠見雜誌2000年8月號)。 「善因行銷」的最佳優勢,就在於可增加非營利組織資金的來源,亦可使合作的雙方知名度增加,對於行銷募款來說,非常的重要(蕭思文,民88)。在許多募款捐贈來源中,「企業」捐贈大學院校常是學校獲得經費的重要來源之一(中央日報,民89)。在關懷公眾利益及善盡社會責任成為企業永續生存不二法門(Schreiber,1998)的今天,如何藉由善因行銷,掌握社會議題的派動,投入回饋社會工作,乃成為企業的新時代課題。 研究發現,大多數的企業對捐贈大學院校皆持肯定的立場,尤其挹注經費於雙方的合作專案(洪昌銘,民87)。而學校與企業合作的途徑相當多,例如成立育成中心、進行建教合作、或研究開發計畫等等,經過彼此的合作,學校藉此合作專案獲得經費來源與發表研究成果,開發出來的專利由企業運用,如此可收互蒙其利,互惠發展的功效(趙永茂,民89)。因此,大學募款單位亦須由「議題化」導向的思考,瞭解影響「善因行銷」的因素,如雙方合作的議題將與企業本身的屬性相關外,企業對於學校提出的議題或理念的評價,亦會影響雙方合作的層次及執行方式。 綜上所述,大學募款既已走向行銷化,關係導向的「關係行銷」與議題導向的「善因行銷」,將是大學募款活動賴以根據的行銷法則。本研究將整合「關係」與「議題」兩種導向,建構大學募款策略模型並發展其分類架構。佐以1997至1999年間美國60所大學募款策略及績效進行分析,探討不同的募款策略在學校內部因素(如:公私立別、創校年限、校友人數、學雜費、師生比)及學校外部因素(如:校譽排行)等干擾變項,對募款績效的影響情形;亦討論四種募款策略的實施通則,及分析國內外的募款案例,以作為國內大學從事募款相關活動時的參考依據。 目 錄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 研究流程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美國大學募款 一、 高等教育募款制度之起源 11 二、 美國大學募款概況 13 三、 美國與我國對於大學捐款租稅法令之比較 15 第二節 大學募款的策略性規畫 一、 從「系統理論」看大學運作 18 二、 非營利組織募款的「策略性規畫」 19 三、 大學募款的「策略性規畫」 22 第三節 關係行銷與大學募款 一、 關係行銷的定義 28 二、 關係行銷與非營利組織 30 三、 大學募款策略的「關係」導向 33 四、本研究「關係」導向的重要意涵 36 第四節 善因行銷與大學募款 一、 善因行銷的定義 41 二、 善因行銷與公共議題 43 三、 大學募款策略的「議題」導向 45 四、 本研究「議題」導向的重要意涵 48 第五節 影響大學募款成功之因素 54 第三章 模型提出、策略定義與國內外案例介紹 第一節 募款策略模型及四種募款策略之提出 58 第二節 四種策略的國內外案例介紹 一、「社區醫院型」與「俱樂部型」募款策略的案例介紹 63 二、「研究中心型」與「超市型」募款策略的案例介紹 71 三、我國大學募款四種策略案例介紹 80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83 第二節 變數定義與衡量 一、 自變數 85 二、 應變數 98 三、 干擾變數 98 第三節 研究假設 99 第四節 研究對象 100 第五節 實施程序與資料處理 102 第六節 研究限制 104 第五章 模型實證結果 第一節 募款策略與募款績效分析 一、1997-1999年四種募款策略之實際金額分析 105 二、四種募款策略的募款績效分析 116 三、小結 119 第二節 學校內外部因素對募款績效影響之分析 一、 各項變數之描述性分析 118 二、 各項變數對募款績效影響之分析 120 三、 小結 12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大學募款策略模型實證結論 一、 四種募款策略與募款績效 129 二、學校內外部因素與募款績效 127 第二節 國內外案例之結論 129 參考文獻 131 圖表目錄 圖1、非營利組織募款的策略性規畫流程 圖2、司徒達賢所提出的CORPS理論 圖3、關係銷售的成分 圖4、募款金字塔 圖5、公益募款項鍊理論 圖6、企業與大學共同實施善因行銷的操作過程模式 圖7、本研究提出之大學募款策略模型的四種募款策略 圖8、本研究之研究架構 圖9、本研究所提出之大學募款策略模型與其操作定義 表1、美國與我國大學捐款的租稅法令比較 表2、關係行銷策略因應非營利組織的難題 表3、關係行銷之利益因應大學募款的難題 表4 、關係行銷的三個層級 表5、大學募款的關係行銷策略 表6、捐款人的內在動機及外在影響力 表7、企業贊助公益活動最重要的目標 表8、美國1995∼1997年企業贊助之總額與贊助類型 表9、本研究的研究對象 表10、社區醫院型募款策略的實際募款金額 表11、研究中心型募款策略的實際募款金額 表12、俱樂部型募款策略的實際募款金額 表13、超市型募款策略的實際募款金額 表14、募款策略與募款績效的變異數分析 表15、個案大學之學校內、外部因素之資料 表16、「校友人數」影響四種募款策略的募款績效之共變數分析 表17、「創校年限」影響四種募款策略的募款績效之共變數分析 表18、「師生比」影響四種募款策略的募款績效之共變數分析 表19、「學雜費」影響四種募款策略的募款績效之共變數分析 表20、「校譽排行」影響四種募款策略的募款績效之共變數分析 表21、不同公私立大學在「高低關係」的募款績效 表22、不同公私立大學在「高低議題」的募款績效 表23、1997-1999年公私立大學四種策略的募款績效平均比例 附表一、四種募款策略前四名之募款總額佔整體總額之百分比
46

媒介與消息來源的意識型態建構媒介議題之研究-以報紙報導千島湖事件為例 / The Study of Ideology of Media and Sources in Agenda Building

陳憶華, Edward Chen, Yih Hw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Walter Lippmann在一九二二年即已指出:媒介不斷地把外在世界塑造成個人腦海中的圖畫。其後,有關媒介建構現實的理論陸續出現,媒介反映現實的說法早已站不住腳。   千島湖事件發生後,國內媒體對其報導,無論數量之多、篇幅之大、標題之聳動、照片之煽情,都令人懷疑媒體有炒作新聞之嫌。此外,相關的新聞報導甚至出現了「統獨立場」、「兩岸交流」等議題,使得一件旅遊事故轉化為政治事件。是什麼因素造成這種現象?這個疑惑促成了這個研究。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與情境分析兩種研究方法,兼顧量與質的研究,以國內發行的三家報紙-中國時報、聯合報、臺灣立報-做為研究對象,相互比較,以期瞭解國內媒體如何建構此一新聞事件,並藉以探討主流媒介與非主流媒介彼此之間是否存有差異。   研究發現:在相關報導的數量上,各媒體之間差異頗大;在刊登版面的處理上,主流媒體彼此之間無甚差異,但在主流媒體與非主流媒體之間則差異懸殊;在報導方式上,三報各不相同;對千島湖事件的詮釋,整體而言,主流媒體彼此之間無甚差異,但主流與非主流媒介之間,風格殊異;在消息來源方面,各媒體所用皆不相同;而消息來源對千島湖事件的詮釋,整體而言,政治人物與非政治人物之間,差異顯著。   總體結果顯示:主流媒體(中國時報與聯合報)較迎合政府的立場,兩者共同建構了媒介議題。但非主流媒體(臺灣立報),雖然在引用消息來源的比例上以政治人物較多,但也做了相當程度的批判,與主流媒體一味地引用,不盡相同。
47

以消費者-公司認同為中介變數探討企業社會責任認知與購買意願之關係 / The effects of consumer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erceptions and purchase intention-consumer-company identification as mediator

簡以潔, Chien, Yi Chie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企業的營運範圍日趨國際化,媒體更繁複多元,並面臨更多面向的利益群體關注,對外關係的經營已不能只應用傳統的行銷策略,更須以公司層級的無形資產與社會資本建立起公司聲譽,方能保留並持續吸收資源,建立永續的競爭優勢。是故,近年來媒體經常報導的企業社會責任的議題,不但是許多利害關係人關注的焦點,更是公司經營與競爭優勢建立時不可忽視的策略性決策。 本研究透過第一階段調查法以及第二階段實驗法,共計發放536份問卷,並經由回歸分析、變異數分析等得出研究結論如下: 1.將企業社會責任作為歸類為利他型、規範型與平衡需求型,其中如消費者對於法令規範企業該做到的事項如「產品價格與說明標示皆為正確的」、「給予員工之薪資至少為法律規定的最低薪資」、「遵守當地政府的法令與規範」等皆視為規範型。 2.消費者對於有做社會責任之企業,其企業社會責任認知較沒做到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來的高,而利他型、規範型與平衡需求型對企業社會責任資訊與認知的調節效果則不存在。 3.消費者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正向影響消費者對公司的認同。 4.消費者-公司認同為企業社會責任認知與購買意願的部份中介因子。 5.消費者對於有做企業社會責任公司的認同感受到對企業社會責任議題支持與個人道德標準的調節。 / The scope of business is going to be international, and the media runs in more complex ways, which makes more stakeholders pay attention to it. Now companies cannot just use the traditional marketing strategies to build up the relationships with outside stakeholders ,which turns out to use the corporate level strategies like intangible assets and social capital to solid the corporate reputation, keep retaining resources and establish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erefore, the topic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is not only what stakeholders care about but also a strategic decision when companies run and buil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is research through two stages including survey and experiment and then us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ANOVA analysis to the following results: 1.Classifying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to “Altruism”,” Norms”, and “Balancing Needs”, for example, “The products’ price and instructions are both correct” belongs to “Norms”. 2.Consumers’ CSR perception is higher in the companies doing CSR than those not. But the moderate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 (“Altruism”,” Norms”, and “Balancing Needs”) doesn’t exist between CSR information and CSR perception. 3.Consumers’ CSR perception positively affects Consumer-Company Identification. 4.Consumer-Company Identification is a partial mediator between Consumers’ CSR perception and purchase intention. 5.CSR support and ethical ideology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s’ CSR perception and Consumer-Company Identification.
48

臺灣前五百大服務業企業網站之公關效果評估指標研究 / Th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Relations on Online Media— A Study of Taiwan's Top 500 Corporations of Service Industry in 2010

葉育瑋, Yeh, Yu-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網際網路發展迅速,公共關係人員利用網路媒體向利益關係人進行溝通已為必然之勢。孫秀蕙曾以2003年台灣五百大服務業之企業網站做為分析樣本,建立可供衡量的企業網站公關效果指標。奠基於此,本文將以2010年《天下雜誌》1000大企業大調查資料中的500大服務業作為研究樣本,將「企業網站公關效果評估指標」界定為「營利性組織透過網站與目標公眾進行溝通的表現程度」,用內容分析法來了解目前服務業設置網路媒體之現況,進而分析各種經營與發展的可能性;並透過個案訪談,以了解企業經營網路媒體的模式究竟為何,其操作細節又是如何。 本研究以Esrock & Leichty對企業網站內容之架構為基礎,將功能與技術指標合併,並新增互動性指標,共分為目標公眾內容、網站功能與互動性三構面,與組織性因素(產業別、員工人數、營業額、有無上市等)進行交叉研究,以了解組織性因素對於網站公關效果可能的影響。 研究發現,時間因素不影響組織性因素與網站建置之關係,但公共議題討論之發展隨時間影響有所改變。本研究推估營業額較小的企業,因其所擁有媒體資源較少,故更積極大膽運用網路媒體。而大企業在資訊發佈上考量較多,在網路策略上則較為保守。整體言,企業越來越重視網路媒體,各種內容與運用形式隨時間與科技發展更趨完善。 / With advances in technology, the terrain of public relations practices needs to be re-defined as new media bring about substantial changes in communication patterns. Based on the framework Hsiu-hui Sun had established in 2003, which attempts to mea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rporate website, this study used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to assess current Taiwan's top 500 corporate of service industry's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relations on online media which are defined as the degree of performance level for corporations’ internet communication. In addition, a case study i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rationale and operational details of the online corporate public relations. Adopt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rom Esrock & Leichty, this study combines the functional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and categorizes them into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target audience contents, interface features, and degree of interaction. Because past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size and resources of organizations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ir overall performance, including the quality of public relations efforts. Therefore,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posit that target audience contents, interface features, and degree of interaction as indicators of public relations effectiveness are associated with organizational resourcefulness (i.e., factors). Findings suggest that time factor does not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factors and the presence of website. However, time factor is relevant to the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e conclude that small business with fewer media resources tends to leverage internet media more progressively. On the contrary, big corporations are more conservative toward utilizing the Internet. To sum up, corporations nowadays take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media more seriously. The content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become more important for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s time and technology evolves.
49

初探情感性精神病患身為疾病照顧者之家庭生活適應歷程 /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family-life adjustment among caregivers who have affective disorder.

龔千逢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試圖針對目前或曾經有過照顧罹病家人之情感性精神病患進行深度訪談,以了解其家庭生活適應整體歷程中,所遇之壓力負荷議題、照顧議題及生活適應影響議題為何。研究設計採取敘事研究法,針對四位情感性精神病患的照顧故事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   本研究共有三大部份的發現,在壓力負荷層面中,照顧者主要經驗「情緒困頓」、「責任壓力」、「束縛感受」、「被隔離或排斥的感受」、「對未來的恐懼」、「刻板印象、歧視或烙印」、「家庭功能和關係之變化」等七項主觀或客觀議題;在照顧層面中,照顧者主要面臨了「疾病復發引發負面情緒,影響照顧的能量」、「資源和支持系統之運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情感需求支持」等五項議題;在生活適應影響層面中,照顧者面臨「角色轉變」、「相關支持」、「照顧信念」、「照顧需求」等四個面向的議題。   在了解情感性精神病患身為疾病照顧者之家庭生活適應歷程中,影響其家庭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和議題之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的整理,提出具體建議與結論,提供助人實務工作和政策方案設計在協助情感性精神病患執行照顧角色之參考。 / This research aims to caregivers who have affective disorder had or having the experience of taking care of his or her sick families. With in-depth interview, author try to understand what issues will face during their process of family-life adjustment, like stress and burden issues, care issues, and live adjustment issues. Research design takes narrative research to collect and analyze from four caregivers who have affective disorder. This research has three parts of finding. First, in "Stress and burden issues", caregivers face seve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issues, such as "emotional suffering", "responsibility stress", "feeling of restrain", "feeling of being separated or rejected", "fear of the future", "stereotype, prejudice, and stigma", and "changes of family function and relationship". Second, in "Care issues", caregivers face five issues, such as "symptoms cause negative feelings", "using the resources and supportive system", "mental health", "physical health", and "support of emotional needs". Third, in "Life adjustment issues", caregivers face four issues, such as "role change", "supports", "care belief", "care needs". After discovering those issues and relativ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rocess of family-life of caregivers who have affective disorder. Base on above findings, author gives suggestions on policy making and practice work for caregivers who have affective disorder.
50

我國女性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2004年總統選舉分析

吳家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係探討2004年總統大選,我國女性選民個人社會背景特徵、政治態度及投票行為,並分析影響女性選民投票抉擇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採用二手資料分析法,資料來源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研究計畫 「2004年總統選舉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 2004P)資料,使用的統計方法主要為次數分配、卡方檢定、t值檢定、變異數分析及洛基廻歸模型。   經分析後主要研究發現: 一、女性選民的政黨認同傾向「中立」;對候選人的評價,女性選民認為陳水扁的形象優於連戰,而連戰的能力優於陳水扁,整體而言,女性選民較喜歡陳水扁;政策議題方面,女性選民首重「經濟性議題」;2004年總統大選,女性選民表示投票給陳水扁的比例多於連戰。 二、女性選民的個人背景因素及政治態度等變數,單獨地與女性選民的投票抉擇皆有顯著的關聯性,惟將諸多變數一同納入模型比較其相對影響力時,發現「教育程度」、「政黨認同」及「候選人評價」等三個變數最具影響力。 三、「教育程度」是影響女性選民投票行為的重要因素,顯示社會學研究途徑同樣和社會心理學研究途徑對女性選民的投票抉擇具解釋力及預測力,惟高教育程度女性選民的投票率並不高。 四、2004年女性選民「偏泛藍」及「偏泛綠」比例差距不大,與1992年相較,女性選民對國民黨的支持度下滑,對民進黨的認同則大幅提升,而無政黨傾向比率縮小,顯示女性的政治意識逐漸提升。 五、女性選民重視候選人個人特質,尤其女性佐理人員及家庭主婦更有「選人不選黨」的傾向,且形象的影響力更勝於能力。

Page generated in 0.015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