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01
  • 95
  • 8
  • 4
  • 2
  • 1
  • 1
  • Tagged with
  • 110
  • 27
  • 26
  • 25
  • 25
  • 24
  • 24
  • 23
  • 21
  • 21
  • 21
  • 21
  • 20
  • 19
  • 1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51

明代進士之研究

董立夫, DONG,LI-F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是對明代進士的社會背景作一分析, 并且探討其對官僚體系之影響。其資料 來源以明代之進士登科錄為主, 另外以會試錄、同年序齒錄、鄉試錄為輔, 做為主要 分析的對象。方法上, 運用統治方法之次數分配及交叉分類。寫作順序如下: 第一章緒論, 說明研究此題目的意義及作者個人的企圖, 并提出研究架構及使用的研 究方法。 第二章明代之教育制度及科舉制度, 就制度面來探討明代進士之出身, 亦即其學校制 度, 然后就其如何考選人才入仕的科學制度作一描述, 希望透過此二者了解進士入宦 途前之制度背景。 第三章明代進士社會背景之分析, 本節就明代進士之產生背景做分析, 包括其家世、 文化、經濟、人口、地理等方面加以探討。 第四章明代進士與明代官僚體系, 本節就進士與官僚體系之互動關系進行探討, 說明 其特征。 第五章結論, 就本文做一番整理與評述。
52

由鄉土小說看台灣發展過程中的依附現象

蔡文婷, CAI, WEN-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計約十萬字,分六章十九節。 本論文基本上以「發展理論」、「台灣近代史」及「台灣鄉土小說」三者為立幹。申 言之,乃先論述「發展理論」中的依附議題,及有關台灣的研究;說艮鄉土小說對台 灣發展過程的有力反映;配合史實,引證有關的鄉土小說作品;最後,綜述作品表達 的現實,予以詮釋。 本論文研討範圍起自一八九五年日本治台時,終至目前;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 三層面。以期看出小說內容的演變、發展理論和小說的異同...等,尤其要在理論 研究、歷史記載之外,從鄉土小說這一媒介中來看台灣的發展課題。
53

台灣當代散文的空間意識及其書寫型態

陳伯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相對於空間,時間的研究在古今中外各個領域都受到極度的重視。事實上,根據研究指出,時間的概念比空間概念生得要晚,所以從各民族的語言來看,時間概念往往要借用空間概念來表達。人類早期對時間概念的理解相當模糊,很大程度上必須依賴空間的概念。儘管空間概念的形成早於時間,但是人們對於歷史、生命、歲月的關懷似乎遠遠超越於對空間的認識。   回顧台灣的現代散文創作,即便是近三十年來各式各樣散文題材的勃興,懷舊主題仍是歷久不衰。懷鄉、懷人、懷事、懷物一直是現代散文的創作主流。如果我們的時間概念往往依循著空間,那當這些懷舊文章無論是揭示了歲月與個人生命歷程的糾纏或是大歷史大時代的洪流沖積,散文家創作當時有意無意依循的「空間意識」為何?如果作者無意書寫空間的情況之下,他無意識透露出的空間感如何?如果是有意識書寫空間,那麼又如何進行藝術性的經營,顯示了什麼效果?除了懷舊文學之外,空間議題的漸次關注或多或少影響了創作者的視野,旅行文學與都市、鄉土文學,都是與空間書寫密切相關的文類,也勢必影響讀者的視野。諸如此類的問題,是作為散文研究時,必須思索的。   「空間」作為一獨立討論的範疇,關涉到散文情感和思緒的研究。   我們以此作為討論的出發點,將逐步顯現空間的政治性與實踐意義在散文中的構成。換言之,我們研究散文的文本空間時,無可避免地討論著不同空間型態所具備隨之相異的關懷,但是在充分掌握之後,本文企圖回歸散文藝術構成的原則──思索「空間」如何在散文中更有效地進行文學性的經營。確定了這樣的論述策略,我們就更容易分辨出既有的研究成果,能夠分別在什麼層次上給予本文協助與啟發。也就是說,從「藝術性」和「議題性」兩大方向進入散文研究,我們會發現,徒有「議題」的研究,恐怕會使文學作品成為附和「議題」的文獻/文宣;但若在缺乏議題作為討論的對象,單單從「藝術性」的角度分析散文,又有落於修辭格分析的困境。其實,題材與技巧常常在不同的程度上相互影響,我們確立了本文的策略與方法,即是將散文中的「空間意識」以及「書寫型態」提在平衡等重的位階,避免偏廢。
54

中國大陸鄉鎮選舉制度改革研究-四川省步雲鄉案例分析

林惠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討1990年後期興起的中國大陸鄉鎮選舉改革。四川省遂寧市市中區步雲鄉1998年的鄉長直選係全中國大陸首例。因此以步雲鄉鄉長直選為案例,探討其起源、歷程、困境及意義為何?特別是著重探究推動基層選舉改革的動因為何?本論文使用「次級資料分析法」與「案例分析法」為研究方法,進而分析中國大陸基層選舉制度的相關海內外文獻,另採用理性選擇制度變遷、自主性制度變遷及強制性制度變遷等理論,以及國家與公民社會研究途徑,以探析影響中國大陸基層選舉改革的因素。 / The theme of this thesis lies in probing into the reforms of China’s local election at Xiang/township level that was beginning to rise in late 1990's. The election of Buyun Xiang chief directly in the Shizhong District of Suining in Sichuan Province set a precedent for the first time at the end of 1998. So in order to regard Buyun Xiang as the case, probe into the origin, course, dilemma and meaning of the Xiang chief election directly? Especially understand emphatically what promote the incentive of the election reform at the basic level? The thesis uses “secondary materials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analysis” as the research method, as to analysing about the relevant documents which study the Mainland China electoral system at the basic level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hoose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Motivational and Compulsory of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s, complement it with research approach of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do case analysis to the factor influencing electoral reform at the basic level.
55

韓少功「後新時期」創作論 / A Study of Han Shaogong's Creation in Post-new Period

蘇怡如, Su, Yi 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韓少功是八0年代崛起的知青小說作家、尋根文學先鋒,於西方文學對大陸文壇浸漬漸廣背景下,明確提出關注本土文化、文學傳統的理念。這樣的思考路數以更複雜的呈現方式貫穿於他「後新時期」的創作裡,且表現在他的「打破文體」嘗試中。 本論文第一章說明為何以韓少功「後新時期(一九八九年起)」的創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選擇「後新時期」作為概要的研究時間範圍,是因從八0年代末尾開始的「後新時期」無論在文學或政治上,都開始了一連串重要的轉變,韓少功亦明顯意識到文學政治環境的不同而有相應的創作實踐。   論文第二章全面探討韓少功研究中罕為人系統論述的散文創作,韓少功「後新時期」以來減少中短篇小說的創作而轉向更多「散文」創作,乃和九0年代前期的「人文精神論爭」及後期的「新左派與新自由主義」之爭對他的思想刺激密切相關,散文中的重要主題皆意在回應論爭中的焦點概念。   論文第三章分析「後新時期」韓少功雖減產但仍傾注關懷的中短篇小說。這些文本中無論是對文革創傷或革命化記憶、知識份子啟蒙角色或知識菁英醜態,都以諧謔反諷風格淋漓解剖,但一代人的理想消失與沉痛恆在隱然其間。   論文第四章析論《馬橋詞典》如何以傳統文學中「筆記」形式結構小說,用以呈現駁雜紛繁的民間生活,顛覆以往文藝政策對「真實」的規範。此外,析述文本如何以對「小說語言」重要性的強調取代對小說思想標準的強調,融古漢語、方言、歐化普通白話、大眾化政治話語於一爐以進行思考,借此思考漢語如何現代化、並達到抵抗西方文藝主導權的意圖。   第五章分析長篇小說《暗示》裡如何對文革經典象符、現代化媒象進行解讀,以瓦解革命意識形態及進步主義迷思。其次,析論《暗示》如何仿擬九0年代盛行於大陸的「文化研究」策略,由此形構出《暗示》擷取文化象符以進行拆解的文本結構特色。   第六章探討長篇散文《山南水北》如何承《馬橋詞典》的「筆記」實錄風格,記錄遷居湖南八溪鄉後鄉土生活種種,其次,探討文本如何對比城鄉生存處境、又如何重新觀照傳統文化、展現與大自然對話的意圖,以此與中國的鄉土文學傳統及當代鄉土寫作對話。
56

「藕斷絲連」?-中國鄉鎮集體企業所有制改革前後的政府與企業關係

鄭傑憶, Cheng, Chieh-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分析在不同產權制度下的政府與企業關係,以蘇南鄉鎮集體企業為例,試圖回答下列問題:蘇南地區鄉鎮政府對於企業的干預一向不遺餘力,而且堅守集體所有制的精神,當它們放棄所有權時,它們要如何從私有的企業汲取充分的財政收入?而鄉鎮政府願意放棄所有權的原因又是什麼?讓出所有權的鄉鎮政府又如何維繫和私有化企業、新興私有制企業的關係?改革後的政府與企業關係和過去有何差異? 鄉鎮幹部基於經濟表現、財政收入、意識型態的考量選擇了集體所有制。在短缺經濟、勞動力過剩的條件下,鄉鎮集體企業創造一番榮景。集體所有制下政府與企業是「依賴的侍從關係」(dependent clientelism),政府壟斷創辦集體企業所需的資源,壓制私營企業發展,維持集體企業的獨大局面。集體企業經營者必須依賴政府提供的土地、資金、勞力以及其他的行政優惠或保護。政府雖然扶植企業,但是並非建立客觀中立的投資環境,政府作為所有者,政治考量通常大於經濟理性,因此盲目負債擴大產值、企業規模。因為缺少競爭性、監督成本與訊息成本太高,政府無法有效監督、激勵企業,無法抑制企業經營者的機會主義行為。經濟效益低落並未讓鄉鎮政府進行改革,直到意識型態桎梏解除,鄉鎮政府才逐漸摸索改革之道,其主要的考量原因為財政收入,因為缺少現代化的稅收體系,鄉鎮政府首先改革的是小型或是虧損企業,這些企業對財政的影響不大,直到替代財政方案確定,能夠從私營企業汲取收入後,鄉鎮政府才逐漸退出企業經營活動、大幅改革所有權。因為有能力購買集體企業者有限,缺少競爭性與公開、透明的改革程序,主要是原經營者購買,在改革過程中幹部和原經營者有很大的議價空間,導致集體資產流失,而且未能切斷政府與企業間密切的關係。所有權改革後,因為稅收體系不健全,所以政府還是提供特殊利益給予個別企業,以拉攏彼此關係,所有權改革後,政府與企業關係轉換為「共生的侍從關係」(symbiotic clientelism),企業的自主性提高,政府對企業的依賴增加,但是,兩者還是建立非正式的關係,政府並非客觀中立地創立投資環境。因此所有權改革只是改變侍從關係的性質,政府並未轉型為客觀中立的發展型國家。
57

中國大陸「失業問題」之研究

李建德, Li Jend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來中國大陸失業問題日益嚴重,其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社會問題。從政治層面而言,失業問題能否有效解決會影響到大陸社會穩定與否,這就關係到大陸政權安定與改革步伐的快慢與否。目前大陸失業問題嚴重之原因主要是大陸人口增長過快造成勞動力供給總量過剩、國企改革幅度加大與農村長久以來累積的隱性失業人口顯性化造成的,雖然大陸大力推展「再就業工程」欲解決此問題,但是傳統「重城輕鄉」的舊觀念不加以改革的話,其所提的促進就業政策往往就偏而不全,無法真正切實達到城鄉間充分就業的目標。 第一章 前言………………………………………………………..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5 第二章 中國大陸失業之狀況………………………………………7 第一節 失業相關名詞定義之釐清……………………………………..7 第二節 真實失業率之探討…………………………………………..16 第三節 失業對大陸社會之衝擊………………………………………22 第三章 失業問題擴大之原因………………………………………..37 第一節 人口增長與勞動力過剩……………………………………….37 第二節 國企改革幅度加大之影響…………………………………….39 第三節 農村剩餘勞動力顯性化……………………………………….49 第四章 失業問題解決之道與成效評估…………………………….61 第一節 再就業工程……………………………………………………61 第二節 發展第三產業…………………………………………………67 第三節 國際勞務輸出…………………………………………………73 第四節 提高經濟成長率………………………………………………78 第五節 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3 參考書目………………………………………………………………103
58

宜蘭縣城鄉國中學生學習態度、家長參與及學習成就比較之研究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junior high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parent involvement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s between the urban and the rural areas in Yilan

林志全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宜蘭縣城鄉國中學生學習態度、家長參與及學習成就比較之研究。研究對象是以宜蘭縣各類型國中為分析單位,搜集國中學生三年前、後的學習成就比較,並透過問卷調查方式搜集所需的資料,再運用各種統計方法對有效樣本加以分析檢視,歸納結論如下: 壹、宜蘭縣國中學生在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習成就之情形 一、宜蘭縣國中不同學校類型其學習成就,都會型學校高於鄉村型學校,有顯著差異;但對高分群的學生,鄉村型學校的學生其學習成就是高於都會型學校的學生。 二、宜蘭縣不同規模的國中學校其學習成就有顯著差異,大型學校高於中型學校,中型學校高於小型學校;但對高分群的學生,中型和小型學校的學生其學習成就是高於大型學校的學生。 三、宜蘭縣國中越區就讀和未越區就讀學生其學習成就有顯著差異,越區就讀高於鄉村未越區就讀學生;但對高分群的學生,鄉村型未越區的學生其學習成就是高於越區就讀的學生。 四、宜蘭縣國中不同性別學生其學習成就在國文、英文和前後測總分中有顯著差異,女生的學業成就表現比男生好。 貳、宜蘭縣國中學生學習態度、家長參與度與學生學業成就之情形 一、不同背景變項之宜蘭縣國中學生學習態度情形: 1. 學生性別:宜蘭縣國中女學生在學習態度顯著高於男學生。 2. 越區就讀:「都會型」學校之國中學生主動學習構面明顯高於「鄉村型」學校生,但「都會越區」的國中學生習態度和「鄉村型」學校並未有顯著性差異。 3. 入學成績:「高分組」的學生其學習態度高於「低分組」學生。 4. 升學期望:期望進入「高中」之國中學生學習態度明顯高於期望其他各組期望之國中學生;期望進入「高職」、「五專」之國中學生學習態度明顯高於期望「就業」之國中學生。 5. 家長社經:「父母高社經地位」之國中學生學習態度明顯高於「父母低社經地位」。 6. 學校規模:「大型學校」之國中學生計畫執行構面明顯高於「中型學校」之國中學生,「中型學校」之國中學生計畫執行構面明顯高於「小型學校」之國中學生。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宜蘭縣國中家長參與度情形: 1. 學生性別:女學生之家長親師輔導顯著高於男學生之家長。 2. 越區就讀:「都會型」學校之學生家長參與度各層面及整體明顯高於「鄉村型」學校之學生;且「都會越區」之學生在家長參與度及學業參與構面高於「鄉村未越區」之學生。 3. 入學成績:「高分組」之學生在家長參與度各構面之得分高於入學成績為「低分組」之學生。 4. 升學期望:期望進入「高中」學生之家長參與度各構面皆高於其他各組期望之學生。 5. 學校規模:「大型學校」之學生在家長參與度與學業參與明顯高於「小型學校」之學生。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宜蘭縣國中學生,在學習成就和學業成績進步之情形: 1. 學生性別:不同性別之學生在學習成就中,國文、英文、總分等均達顯著水準,女生高於男生;但在學業成績進步的情形則未達顯著。 2. 越區就讀:「都會越區」之學生在學習成就各科之得分都顯著高於「鄉村未越區」之學生。且以學業成績進步情形,在都會地區學校未越區之學生其學業成績進步情形高於從鄉村越區到都會就讀之學生;在鄉村型學校,越區到都會型學校就讀的學生其學業成績進步情形,高於鄉村未越區就讀之學生。 3. 入學成績:「高分組」之學生學習成就明顯高於入學成績「低分組」之學生。但「低分組」之學生學業成績進步情形高於入學成績「高分組」之學生。 4. 升學期望:(1)期望進入「高中」之學生學習成就明顯高於期望其他各類期望;期望進入「高職」、「五專」之學生學習成就明顯高於期望「就業」之學生。(2)期望能讀到「研究所」之學生學習成就明顯高於期望其他各類期望;期望能讀到「大學」之學生學習成就明顯高於期望就讀「專校」、「高中職」、「專校」之學生。(3)期望進入「高中」之學生學業成績的進步上明顯高於期望進入「高職」與「五專」之學生。 5. 家長社經:「父母高社經地位」之學生學習成就明顯高於「父母低社經地位」之學生,且在學業成績的進步上也是如此。 6. 學校規模:「大型學校」學校之學生學習成就明顯高於「中型學校」、「小型學校」學校之學生;「中型學校」學校之學生學習成就明顯高於「小型學校」學校之學生。但對學生學業進步分數數並未造成顯著影響。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家長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59

阿美族鄉土文化教材、教學歷程及其相關問題研究─以邦查國小為例 / A study on Ami indigenous culture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rocess and related problems—the case of Pangcah elementary school

劉唯玉, Liu, Wei-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分析阿美族鄉土文化教材之內容,並探討這套教材在邦查國小實施的情形。前者以內容分析法,輔以論域分析法進行研究;後者則以參與式觀察法和訪談法進行研究。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如下: 壹 在理念部分,研究發現本教材實施的最大困難在於邦查國小師生皆無法完全肯定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的價值。他們無法肯定本教材實施的主因在於幾個看似衝突概念之間的矛盾與混淆,分別是「國際化」對「本土化」、「同化」對「多元化」、「認同」對「生存」等。除非能夠釐清這幾個概念,否則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仍很難在國小教育中落實。 貳 在阿美族鄉土文化教材之內容部分,研究發現本套教材之照片多於圖片,較能說服學生相信文字所敘述的是「現在真實存在」的文化,而更有真實感。本教材之文字描述最著重精神文化,其次為社群文化,最少的則為物質文化。而圖片呈現最多的是精神文化,其次為物質文化,最少的是社群文化。研究並發現此套教材隱含有父權意識型態,並有避免呈現負面、衝突和困境,標題和內容不符,以及母語標注系統不一致等疏誤。 參 在阿美族鄉土文化教材之實施部分,大環境所看到的是不斷變動之課程改革政策與虛化之鄉土教材教科書;蘊涵豐富阿美族文化的邦查村,卻因族人參與意願、信仰因素、及青壯年之族人遠離部落到他鄉工作等主客觀因素,使得學童接觸本族文化機會少。在邦查國小鄉土活動課程之實施部分:八十七學年度上學期邦查國小實際上課的節數只有十四次。上課主題部分只有四次是關於阿美族族群文化的,另外十次則是邦查村之鄉土教材。在實際教學部分:發現教師對教材陌生、感到生疏、不自在、不知道如何教。教學重陳述,少有比較、評論或價值澄清。教學法強調記憶與背誦,互動偏向教師對全體學生的封閉性問題之問答。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學生對於自己本族的看法不是太樂觀積極。 肆 整體而言,阿美族鄉土文化教材之實施至少有以下幾個問題:1.本鄉鄉土教材課程優先於原住民鄉土族群文化課程,原住民學童在學校仍無法學到自己的族群文化;2.教師在教導鄉土教學時,相關之教學專業知能不足,影響教學效果;3.想讓一個民族明白自己文化的根,使他們有自信,但卻只提供單一課程,則其功用有限。 最後,本研究並針對上述研究發現提出討論與建議。 / The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contents of Ami indigenous cultur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employing these teaching materials in Pangcah elementary school. Content analysi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were also employed. Findings include: 1.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for implementing Ami teaching materials is that the staff and students were unconvinced of their values. The Ami indigenous culture teaching materials cannot be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unless people can clarify the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vs. localization”, ”assimilation vs. diver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vs. survival”. 2. In the contents of Ami indigenous culture teaching materials, there are more photos than drawings, making the depicted real things of the past even more convincing. Most of the text describes the spiritual culture, less of the text describes the social system culture, and least of the text describes the substance culture. However, most pictures show the spiritual culture, less pictures show the substance culture, and least pictures show the social system culture. There was fatherhood ideology hidden in these teaching materials. Additional mistakes include the avoidance of negation, conflicts and dilemma,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itle and content, and the inconsistent phonetic symbol systems of labeling Ami indigenous language. 3.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mi indigenous culture teaching materials was conditioned by the unceasingly changing curriculum policies, inefficient use of textbooks, and the ignorance of abundant Ami culture existing in the Pangcah village. In the instructional process, time is very limited, and the teacher did not perform very well. When he taught, he spoke alone and hardly has any comparisons, comments or clarifications. The teacher emphasized on reciting and rote-memory, with littl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the end of the semester, students did not develop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their own culture. Overall speak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mi cultural teaching materials encounter at least the following problems: 1) the local mainstream curriculum takes precedence over the Ami cultural curriculum, thus precludes the absorption of their own culture by the Ami school children. 2) The effect of special instruction is usually offset by teachers' lack of the specialized pedagogical knowledge. 3) It is virtually impossible to restore self-confidence of the indigenous race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one single subject's curriculum. Doing so would undoubtedly produce limited effect.
60

「希望閱讀計劃」推動成效與未來行動方案之探討 / The hope reading program: what has it done?&what is the next step?

凌爾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瞭解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推動[希望閱讀計劃]的成效,發現偏鄉閱讀教育的現況與需求,同時規劃出[希望閱讀計劃]未來行動方案。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自2004年開始啟動[希望閱讀計劃],在200所偏遠小學推動閱讀。本研究分析比較過去六年,基金會針對聯盟小學進行的五次問卷調查,一次與校長及老師[世界咖啡館]的深度會談,並將會談中得到的結論,再透過問卷,建立200所聯盟小學共識,據以定出希望閱讀計劃之未來行動方案。 研究結果顯示,[希望閱讀計劃]已對200所偏遠學校產生相當重大的影響。學校對於基金會的期待,也從資源提供者,轉變為政策推動者。未來在偏鄉推動閱讀,首先應建立學校行政領導團隊和老師對推動閱讀的共識,提升老師的自信心與企圖心,並且敦促政府要有長遠的閱讀教育規劃,才有可能建構真正有系統的閱讀教育。 [希望閱讀計劃]未來行動方案,不僅只是送書到偏鄉學校,亦企圖提供一個完整的偏鄉學校推動閱讀的支援系統。此支援系統涵蓋從閱讀教育資源、人力資源進入教學現場,閱讀推手教育訓練並展現閱讀成果,到推動閱讀在地深耕。因為家庭失能與經濟弱勢,是偏鄉學校家庭教育最大的痛,政府政策和外界資源,尤應正視並繼續給予支援,激勵社區參與學校教育工作。 偏鄉教育,除了民間團體投入外,更重要的是政府相關單位,提出長遠的教育規劃,從政策面推動,才能真正幫助偏遠地區的老師孩子,有機會飛出低谷,海闊天空的飛翔。 /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Hope Reading Program,] a charitable effort promoted by the Common Wealth Magazine Education Foundation. It aims to fi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needs of literacy programs in remote cities and towns, and to outline a future action plan for the [Hope Reading Program]. The Common Wealth Magazine Education Foundation started the [Hope Reading Program] in 2004, and promoted reading in 200 remote primary schools. This study includes (1)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past six years’ surveys; (2) results from five different surveys of primary schools allied with the Common Wealth Magazine Education Foundation, and (3) the result of the [World Café] event in which we invited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 with us in detail, after which we established the primary consensus of the alliance of 200 primary schools through the use of questionnaires, in order to come up with the future action plan of the [Hope Reading Program].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Hope Reading Program] has mad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200 rural primary schools. What’s more, the schools’ expectations of the Common Wealth Magazine Education Foundation were changed from resource provider to policy executor.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first establish the consensus on literary programs with the rural primary schools’ executive leadership teams and teachers, enhance the teachers’ confidence and ambition, and urge the government to have long-term plans for literacy programs, so that it would be possible to approach reading education in a systematic fashion. The future action plan of the [Hope Reading Program] is to not only send books to rural primary schools, but also to provide a complete support system that promotes reading. This support system should include educational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the training and sharing of best practices for promoter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local reading culture. Due to dysfunctional households and economic disadvantages, the lack of home education is a major source of complications for rural schools. Policymakers and external providers should take this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giving support and encouraging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school-based educational efforts.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relies not only on the efforts of civic groups, but more importantly, on the government’s long-term education plans, which will provide the boost necessary to help the children and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to find good opportunities and fly high to a brighter future.

Page generated in 0.028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