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9
  • 97
  • 11
  • 1
  • 1
  • 1
  • 1
  • Tagged with
  • 112
  • 112
  • 42
  • 37
  • 28
  • 26
  • 24
  • 22
  • 21
  • 21
  • 21
  • 21
  • 20
  • 19
  • 18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十三輩達賴與中央關係之探討

陳蘇主, CHEN,SU-ZH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研究範圍為十三輩達賴喇嘛土登嘉措 (1987∼1933年) 執掌西藏政府時期,其與 中央政府之間的政治關係。這段歷史的重要性在於,此乃近代西藏獨立運動的根源。 此一階段適逢清末民初,中央政府遭遇內憂外患之時,面對英印侵略西藏的企圖,政 府無力阻止,甚且逼迫藏人對英印讓步,遂啟達賴外向之心。而政府在瞭解藏政之敗 壞以後,雖力圖整飭藏政,但因用人不當、過於操切,直接導致達賴出奔印度,投向 英人的懷抱。清廷覆亡之後,達賴即在英方的協助下,返回西藏,宣布獨立。達賴聲 稱其和中國毫無關係,僅存在其和清帝之間喇嘛和施主的關係。達賴的聲明並未得到 世界各國的承認,中國也從未放棄在西藏的主權。 本文擬分五章來探討中央、達賴、英國、俄國等四方面互動的關係,以及達賴尋求獨 立的本質,藉此得以瞭解現今西藏獨立運動的意識。第一章前言。說明本文的寫作動 機、目的、範圍、方法及文獻探討;第二章中央對達賴的態度。闡述中央如何對待達 賴,使其心生外向,以及達賴聲明獨立後,中央政府的態度如何;第三章達賴態度的 轉變。討論達賴為何背棄中央、尋求外援和獨立、西藏內部的政爭如何對達賴產生影 響;第四章外國勢力的干涉。中央與達賴關係惡化的原因,部份來自外力的介入,所 謂的外力即指英、俄兩國;第五章結論。檢討中央對達賴政重的得失利弊,以及今後 對藏政策的因應措施。
22

重重帷幕後的總書記:鄧小平與「文革」前的中共政治,1956-1966 / Party General Secretary behind the curtains:Deng Xiaoping and the Chinese Politics befor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56-1966

鍾延麟, Chung, Yen 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有關鄧小平在「文革」前十年中共中央總書記任內的政治角色與作為,在中國大陸向來是採取「揚長避短」的作法,亦即著重於鄧小平在此期間作為正確、行止務實的一面,而對於其所涉及的錯誤以及表現激進之處,則是模糊處理、加以隱諱。在西方學界,雖可對之據實以陳,然也僅止於簡單概述,而無細密的刻劃與深入的剖析。本論文在實證的基礎上,對於鄧小平此一時期的相關政治經歷,作一較平衡與深度的分析。在毛澤東的支持下,鄧小平出任之中央總書記一職,在中共黨組織與運作中扮演位高權重的樞紐角色。鄧小平藉此要職,在中共若干極富爭議、影響甚巨的政治運動與政策:將數十萬人錯誤地打為反黨份子且殘酷以待的「反右派」鬥爭;引發軍方人事整肅並遲滯軍隊建設發展的軍隊「反教條主義」;導致數以千萬計的農民缺糧致死、陳屍溝壑的「大躍進」運動;造成中國周邊關係長時緊繃、區域情勢緊張惡化的中蘇對立與革命輸出。皆全程參與、擔負要角、戮力奉行。對於相關運動與政策所鑄成的過失,鄧小平自負有不可規避的責任。此一研究成果,也進一步地對「文革」前中共政治的研究,以及鄧小平在毛後時期之政治作為的認識有所裨益。
23

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財務報告之比較研究

陳慶財, CHEN, QING-CA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淨支出歷年來均逐年成長,尤以最近三年為基,在民國四十二年度時,中央及地方政府淨支出僅 37.45 億元,到了民國八十二年度已高達18,879.71 億元。政府的支出金額如此鉅大,是否能合理有效的運用,就顯得非常重要。而政府對所獲取的龐大資源能否妥適配置,與財務報告能否適時提供必要的資訊,有密切的關係。有用的財務報告應能提供攸關資訊,協助相關部門或人士評量政府的財務責任、施政績效及財務狀況。 本研究係對我國中央及地方政府現行總會計制度及有關的年度財務報告資料進行比較、分析,以探討下列各項問題: 一、各級政府總會計制度結構的完整性。 二、會計基礎之採行及其對財務報告之影響。 三、財務報表的格式及內容對提供決策所需資訊的影響。 四、各級政府總會計年報與總決算合併偏製對會計資訊之影響。 五、政府會計準則之訂定及財務報告準則概念體系之建立。經研究的結果,獲得下列三項結論: 一、現行中央、省(市)及縣(市)總會計制度已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應儘速加以修訂。 二、目前各級政府總會計統制紀錄的年度財務報告,無法提供協助管理、決策所需的足夠資訊,必須多方面改進,才能達成財務報告的目標。 三、美國政府會計新的發展趨勢,可作為我國改進現行政府會計作業,推動政府會計長期發展的參考。
24

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新聞寫作之式之研究

蕭衡倩, XIAO, HENG-G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分三十年來(民國42年至71年)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新聞寫作的 方式為主,採用內容分析方法,比較三報在不同時間、不同新聞種類上的差異,以及 各報本身的新聞寫作方式在三十年來的演變。本文將三十年分為三階段:民國42年 至51年;52年61年;62年至71年。又將新聞寫作的方式分六種:可追溯來 源的報導;不能追溯來源的報導;可追溯來源的推論;不能追溯來源的推論;可追溯 來源的判斷;不能追溯來源的判斷。並將新聞內容分成十二類:政治軍事、財經、災 禍、人情趣味、體育、文教、犯罪、科學、社會問題、社交新聞、公共事業以及交通 。本文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緒論,分為問題的陳述、研究目的以及論文組織三節。 第二章、文獻探討,分為有關消息來源及有關陳述方式兩節,並提出研究問題。 第三章、研究方法,分為研究對象、抽樣、分析方法、信度分析及統計方法五節。 第四章、資料分析。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25

我國中央教育經費的預算與分配問題之研究

鍾娟兒, Zhong, Juan-Er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目的、方法、範圍與限制。第二章為「 有關教育經費預算與分配的文獻探討」,分「教育經費概說」、「教育經費的預算」 與「教育經費的分配」三節,以期建立教育經費預算與分配的理論基礎。第三章為「 當前主要國家中央教育經費的預算與分配」,分別討論美國、英國、法國、西德及日 本五國中央教育經費預算與分配的概況,以明瞭世界先進國家中央教育經費預算與分 配的發展趨勢,並做為我國改進的參考。第四章為「我國中央教育經費預算與分配」 ,以期發現我國中央教育經費預算與分配的有關問題。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分 析我國中央教育經費預算與分配的利弊得失,並參照理論基礎與各國趨勢,予以檢定 及建議,以為今後教育改革的參考。
26

全球化下中央通訊社經營角色轉變之研究

王永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今傳播科技發展速度日新月異,衛星電視、網際網路、廣播、印刷媒介、通訊社等互相結合,擴充效果的情況愈加明顯與頻繁。全球化的風潮促使世界各國的依存度與競爭態勢升高,這股資訊浪潮對傳播工具的改革與傳播媒體的再造,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 國際傳播機構在面臨全球化的浪潮下,經營型態勢必要做大幅度的修正,經營角色已由過去擔任國家主要對外傳播管道與政治宣傳,轉變為結合網路全球服務與多語種新聞,提供國內民眾與國際社會各種有關台灣的新聞,同時即時報導國際重大新聞。 由於中央通訊社為目前台灣歷史最悠久、擁有全球31個海外採訪據點的國際傳播機構。中央社作為國家通訊社、台灣少數公共媒體之一,肩負國家新聞訊息發布的重要平台,為台灣發聲,接軌國際,扮演國際間資訊傳遞者角色,主要任務為國內外新聞報導業務、服務大眾傳播媒體,兼辦理國家對外新聞通訊業務,促進國際對台灣之瞭解與支持;國際社會要認識台灣,台灣要躍上國際舞台,中央社扮演一個關鍵不可或缺的橋樑角色。 因此本研究將以中央通訊社為例,分析國際傳播機構經營角色的轉變,提出未來中央通訊社的經營策略,藉以探討適合台灣發展的國際傳播模式,提供未來參考與建議。
27

公司拍賣機制之探討

范芳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有關購併的一系列探討議題中,有關非單一主併公司進行購併,要如何決定不同機制的應用,因為實證上的資料不易取得,於文獻中探討的篇幅相對較少。 Hansen(2001)大致整理美國80-90年代期間公司購併的相關資料,簡單歸納出二階段式的公司拍賣機制,最常為實務上所應用。本研究以此為出發點,延續公司拍賣機制的探討。透過拍賣理論中有關於競標的機制,重新以公司作為競標物,與傳統拍賣機制之標的物作出區隔,整理出三種可運用於公司拍賣的機制。此外,探討公司拍賣與傳統拍賣最大的差異性,在於公司拍賣中由於本身所擁有的資訊有其價值性,將直接影響競價者(主併者)對標的物的預期價值,因此本研究也以熵(Entropy)建構資訊價值函數,對競價者的預期價值作調整。本研究最後一部分,藉由電腦模擬的方式,將整理的三種公司拍賣機制與傳統拍賣機制應用於中央存款保險公司出售Good Bank流程之上,得出不同機制下的效益,作為不同潛在競價者(主併者)人數下選擇機制的判別因素。 結果得出在不納入資訊價值於競價得標收益前提下,拍賣機制的選擇對賣方收益影響有限。不論何種分配或潛在人數多寡,即使運用不同的拍賣機制,賣方邊際預期收益隨著競價人數增加皆有收斂之情形,唯有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現存處理Good Bank機制因抽樣來自不同分配呈現不同程度的效益落後。但當潛在競價人數偏低時,仍以二階段拍賣機制效益最佳。納入資訊考量後,通過門檻的比例,會影響資訊價值的獲益及損害函數,尤其損害函數受通過門檻比例影響特別明顯,連帶對賣方最終預期收益帶來影響。因此,在納入資訊價值後,分辨競價買方來自何種分配?同時考慮潛在競價者人數,成為賣方追求最大獲益,所必須同時考量的兩個因素。在進行敏感度分析時,本研究假設資訊價值損益因子可以獨立作區隔,結果得出部分情境可藉此帶來更高的邊際收益增量,但要如何明確的區分不同的資訊影響因子,更進一步控制其資訊揭露程度,就實務而言則有執行上的困難。
28

時序不一致性的三個議題

范志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Kydland and Prescott (1977)及Barro and Gordon (1983)提出權衡性的貨幣政策伴隨著通貨膨脹傾向問題的產生,之後陸續有許多學者提出解決之道。如將貨幣政策委託給保守的央行官員執行、政府與央行官員簽訂績效契約、央行官員訂定目標通貨膨脹水準、提升央行的獨立性及增加貨幣政策的透明度等。這些解決通貨膨脹傾向的方法,不外乎從經濟或是政治結構、制度、貨幣當局的偏好及訊息等方面著手。因此,本文分別從結構面、訊息面及制度面探討如何降低通貨膨脹傾向。 首先,從結構面著手,考慮名目工資僵固性的問題。藉由工資調整指數的增加,一方面使短期Phillips曲線的斜率變陡,改變了通貨膨脹與失業兩者的抵換關係,打消央行官員採行權衡性的貨幣政策提高產出的念頭;另一方面則降低任用保守央行官員的意願,非保守央行官員將選擇較高的通貨膨脹政策。因此工資調整指數是否可以減少通貨膨脹傾向,將決定於這兩種影響的相對大小。 再者,從訊息面思考,民眾藉由央行官員宣示的目標產出水準的訊息,進行訊息提煉,修正通貨膨脹的預期,得到供給面訊息的透明度相對較低時,民眾會委託愈保守的獨立央行官員來制訂貨幣政策,進而改善通貨膨脹傾向問題的結論。 最後,從制度面作考量,同時考慮工會、貨幣當局與財政當局三種角色的模型,結果發現:當我們任用愈保守的央行官員執行貨幣政策時,其對通貨膨脹傾向產生的影響有二:一是愈保守的央行官員會降低民眾通貨膨脹的預期,且選擇較低的通貨膨脹率政策,其對通貨膨脹傾向的影響是直接且為負向的,這管道與Rogoff (1985)相同;另一則是愈保守的央行官員在執行貨幣政策時,工會就可以利用央行官員保守的特性,致力追求高工資加碼,而不必擔心物價的上漲,所以選擇較高的工資加碼,為因應工會的決定,央行官員在考慮財政當局的決策行為下,將選擇較高的通貨膨脹率來回應之,其對通貨膨脹傾向的影響是間接且為正向的,這管道與Rogoff (1985)截然不同。就是因為多考慮了工會的角色,讓民眾作出現與Rogoff (1985)不同方向的通貨膨脹預期,因此,我們才會得到愈保守的央行官員執行貨幣政策,其帶來的通貨膨脹傾向影響決定於這兩種效果的相對大小的結論。
29

我國行政獨立機關獨立性之探討:以中央選舉委員會為中心 / The independent commission: central election commission

蔡季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在探討我國行政獨立機關之獨立性,並以中央選舉委員會為中心。而在探討我國法制之前,本論文於第二章先討論美國獨立行政管制委員會(Independent Regulatory Commissions)之定義,並觀察其制度設計。蓋因一般認為,行政獨立機關之起源起源於19世紀末期美國之獨立管制委員會,世界各國對於行政獨立機關之建制多以美國法為師,我國亦不例外。透過美國獨立行政管制委員會法制的觀察,本論文歸納出若干項獨立性之建制核心要素。 在本論文第二章第三節起,透過我國行政獨立機關之發展歷程,以定義我國行政獨立機關之內涵、建制目的與建制原則。其中發現,美國獨立行政管制委員會之建制核心要素,與我國行政獨立機關之建制原則是相契合的,換言之,美國法制的經驗是適用於我國法制的。 本論文第三章,由中央選舉委員會設立的原因與目的出發,再指出中央選舉委員會實務運作所發生的相關獨立性爭議,並以第二章所歸結出的美國獨立行政管制委員會建制核心要素與我國行政獨立機關建制原則,檢視〈中央選舉委員會組織規程〉之獨立性程度。 本論文第四章則先行探討司法院釋字第613號解釋,因為該號解釋是我國第一個直接針對行政獨立機關之憲法基礎、組織方式及運作界限所做成之憲法解釋。雖然從此號解釋中多位大法官之協同意見書與不同意見書看來,此號解釋在未來行政獨立機關之適憲性問題上未必可以一一援用,惟此號解釋是我國大法官針對行政獨立機關之憲法定位問題所做成之第一個解釋,在憲政歷史上之意義重大。接著再以第二章所歸結出的美國獨立行政管制委員會建制核心要素與我國行政獨立機關建制原則,檢視2009年6月10號公布施行的〈中央選舉委員會組織法〉之獨立性程度。 本文研究發現,〈中央選舉委員會組織規程〉對於中央選舉委員會獨立性之維護確有不足,因而實務上中央選舉委員會之角色定位曖昧不明,常受外界質疑有政治力之介入與干擾。而於〈中央選舉委員會組織法〉公布施行後,新任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將依該法規定之選任方式選任之,則新任委員於行使職權時,學理上應能較舊制下之委員有更高之獨立性,但仍有修正之空間。
30

從金融體系變革看中國大陸國家體制轉變:影響金融制度變革的政治因素之分析 /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state system in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system change

崔明海, Choi Myeong-Ha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探討中國金融體制變革、貨幣金融政策制定與執行過程時,把著眼點放在國家自主性程度。亦即,在國家政治體系內的權威結構問題上,中央級政治行為者間以及不同層級的政治行為者間擁有多少一致性、統一性?各行為者所扮演的角色如何?他們之間的互動又如何?;在國家與社會互動問題上,國家是否受社會特殊利益之制約?若國家受社會的制約,其制約對國家的金融政策制定與執行有多大影響?國家能否有效維持向社會滲透的能力、政策執行一貫性的能力,亦即,國家是否維持「有滲透力的協商」?總體來講,面對許多相關利益主體的力量,國家(中央政府)到底是否處於優勢地位,以主動地推行金融制度改革或運用金融資源的策略性分配?中央政府在多大程度上能運用自己的政治權威去推動已決定的政策目標而得到原先的預期效果? 本文認為,雖然中央尚未解決產業結構不合理所造成的潛在金融風險,不過,至少在政治體系內部層面,亦即「中央政府─中央銀行─地方分行」這一垂直關係(vertical line)上,國家某種程度上已確保制度上的基礎,保持在政策制定過程中的統一性、一致性。過去實踐表明,信貸貨幣數量的擴張其實取決於政府部門對黨的經濟綱領的具體化程度、地方政府與地方分行勾結程度、各分支行的尋租活動等。然而,至今這種情形已不存在。不過,在國家與社會的關係上,亦即「國家銀行─國有企業」這一橫向關係(horizontal line)上,國家尚未找出一條出路維持向社會滲透的能力、政策執行一貫性的能力(「有滲透力的協商」)。於是,中國政府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實際上受到了社會的制約,國家的自主性(state autonomy)還是有限的。 第一章 導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文獻回顧與檢討 /4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第二章 改革前金融體系的基本特徵 改革前金融體系的功能 /17 「統存統貸」的信貸管理體制 /19 改革前金融組織體系對省(市)分行的權威途徑 /20 第三章 金融體系的初步變化(1979-1984) 政經合作與「調整」 /27 信貸管理「統存統貸」轉為「差額包干」 /28 金融體系結構的分化 /29 中央銀行體制的誕生 /30 資金分配機制的變化 /32 小結 /36 第四章 領導菁英的分歧與第二波金融改革(1984-1988) 經濟政策路線分歧與金融權限下放 /39 經濟政策路線的分歧 /39 信貸資金管理的地方化 /41 「實貸實存」的信貸管理體制 /43 金融資源的橫向流向 /45 信貸資金管理的被政治化 /46 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周期的作用 /46 信貸管理的被政治化 /47 地方政府的介入 /53 擴張金融組織規模的衝動 /53 地方分支行對地方政府的隸屬 /55 地區間經濟結構趨同 /58 地區間金融結構趨同 /59 小結 /60 第五章「治理整頓」與鄧小平南巡後的新變化(1988-1993) 「治理整頓」與信貸總規模管理 /62 信貸總規模管理 /62 「治理整頓」政策的可行性 /65 「南巡講話」與信貸總規模管理的失效 /69 「南巡講話」 /69 信貸規模管理的失效 /73 第六章 中國金融改革的第三波浪潮與新部暑(1994- ) 朱鎔基兼任央行行長在政治經濟上的意義 /79 新的金融改革基本格局 /81 中央銀行職能的強化 /83 政策性銀行的成立 /86 專業銀行的商業化 /89 改革的困境 /92 中央─地方關係 /92 國有企業資金陷阱 /97 第七章 結論 /108 參考文獻 /114

Page generated in 0.016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