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605
  • 2439
  • 381
  • 162
  • 72
  • 32
  • 5
  • 3
  • 2
  • 1
  • 1
  • Tagged with
  • 3092
  • 657
  • 505
  • 461
  • 434
  • 421
  • 417
  • 414
  • 411
  • 394
  • 383
  • 359
  • 356
  • 353
  • 327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371

周作人對人生, 文學的看法與其散文. / Zhou Zuoren dui ren sheng wen xue de kan fa yu qi san wen.

January 1986 (has links)
魯煥珍. / Thesis (Ph.D.)--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學部. / Reprint of manuscript. / 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leaves 394-406). / Lu Huanzhen. / Thesis (Ph.D.)--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yan jiu yuan Zhongguo wen hua yan jiu xue bu. / Chapter 第一章 --- 人的文學´ؤ´ؤ周作人的基本思想 --- p.1-54 / Chapter 第一節 --- 人的文學之思想分析 --- p.1-10 / Chapter 第二節 --- 人的文學之續篇´ؤ´ؤ新文學的要求 --- p.11-21 / Chapter 第三節 --- 散文分析:從人的文學到「閉戶獨書論」(1918-1928) --- p.22-54 / Chapter 第二章 --- 人的文學與「生物學的人生觀」 --- p.55-129 / Chapter 第一節 --- 人的文學思想之發展´ؤ´ؤ「生物學的人生觀」 --- p.55-60 / Chapter 第二節 --- 人的文學之反調´ؤ´ؤ「文學無用論」 --- p.61-89 / Chapter 第三節 --- 散文分析:從吟詠〈草木蟲魚〉到「畫蛇談鬼」 --- p.90-129 / Chapter 第三章 --- 人的文學之最終發展 --- p.130-164 / Chapter 第一節 --- 人的文學思想發展之極端´ؤ´ؤ「倫理的自然化」 --- p.130-135 / Chapter 第二節 --- 從人的文學到論漢文學的前途 --- p.136-145 / Chapter 第三節 --- 散文分析:蛰居「書房ㄧ角」與歸納「過去的工作」 --- p.146-164 / Chapter 第四章 --- 結論 --- p.165-257 / Chapter 第一節 --- 論周作人的思想淵源´ؤ´ؤ從「生物學的人生觀」到戴震焦循學說的影響 --- p.165-205 / Chapter 第二節 --- 論周作人的散文成就´ؤ´ؤ從「閒適文章看陶潛顏之推作品的影響 --- p.206-257 / 論文注釋 --- p.258-327 / Chapter 附錄一 --- 論梁啟超對周作人的影響 --- p.328-344 / Chapter 附錄二 --- 論周作人對明代散文家的看 --- p.345-380 / 附錄注釋 --- p.381-393 / 參攷書目 --- p.394-406
372

創新生技醫療器材經營策略之研究-以L公司為例 / A Study on the Business Strategy for Biotech &Medical Equipment Industry– TheCase Study of L Company

洪一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員工薪資將近二十年一直無法明顯的提升,主因是國內產業大都著重各產業鏈的代工,產業代工毛利不高,因此產品受制於研發設計及通路行銷歐美先進國家,所以台灣產業風險較高,製造相關業者也利潤較不佳,業者必須投資價格高昂的成本如土地,廠房,機器設備---等。醫材是少量多樣,國際化,可靠性及精密度高。人口老化,所得提高,因此全球醫療市場逐年成長 ,各國陸續推行醫療改革,帶動醫材市場成長。台灣代工能力很強,醫材產業是協助中小企業技術/品質升級、轉型,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最佳途徑。台灣中小企業若能加強投資生技醫材的研發及產業鏈建立,較能改變台灣的產業價值與環境。 因此,本研究是以台灣中小企業如何由製造業加值產品服務,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為研究主軸,探討微創醫材的經營策略模式,並藉由經營策略模式的研究,據以作為投資該產業的依據。因此,本研究根據分析的結果,獲得了以下幾項研究發現且概述如下: 1.核心技術是中小生技醫療器材產業創造高獲利空間的基礎,也是帶動成長的趨動力; 2.人才資產管理是中小企業的重要投資,目的是讓人才資產達到最大的效益,創造最大的績效和價值,以完成企業的經營效果效率,並且能達到創造人才最佳的價值與企業永續經營; 3.中小企業透過異業結合,可以將不同領域之創新技術導入醫材產業,開發或創造新的醫療需求已成為目前生技醫療器材的開發重點; 4.中小企業針對市場產品提出改進產品,漸進領導產品市場佔有率,或提出破壞性產品,重新建立市場規則,若能夠持續在市場生存時,必能找到利基市場。
373

台灣股票市場訊息交易之研究 / Informed Trading on the Taiwan Stock Exchange

胡桂華, Hu, Kuei-Hw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根據Easley, Kiefer, O’Hara and Paperman (1996)所發展的模型,我們可以對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進行訊息交易的研究。我們的結果顯示,交易越活絡的股票含有訊息交易的機率越低;而這與Easley, Kiefer, O’Hara and Paperman的研究結果一致;換句話說,紐約證券交易所與台灣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對於訊息交易都有類似的特性。因此,根據研究結果,沒有訊息的投資人應該多去交易較活絡或交易量較大的股票,因為這些股票含有訊息交易的機率較低。 / Following the empirical model developed by Easley, Kiefer, O’Hara and Paperman (1996),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the stocks on the TSEC. Our result reveals that more liquid stocks have the lower risk of informed trade than do less liquid stocks and this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finding of Easley, Kiefer, O’Hara and Paperman. Stocks on the NYSE and the TSEC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ed trade. Therefore, for uninformed traders, it is better for them to trade stocks which are more liquid and have higher trading volume.
374

國中校長轉型領導、教師開放型/封閉型人格與學習型組織關係之研究 /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of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the Openness Personality/Closeness Personality a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張易書, Chang, Y. S.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除了在於瞭解台灣地區國中校長轉型領導、交易領導、教師人格開放型/封閉型與知覺學習型組織的現況外,進一步探討:1.國中校長轉型領導、交易領導、教師開放型/封閉型人格與學習型組織之間的關係。2.教師開放型/封閉型人格在知覺校長領導模式之間的關係。3.分析國中校長轉型領導、教師開放型/封閉型人格在學習型組織上的交互影響。4.分析國中校長交易領導、教師開放型/封閉型人格在學習型組織上的交互影響。5.探討國中教師背景變項對知覺學習型組織之關係。 本研究係以台灣地區國中教師為對象,採用分層立意抽樣方式,共抽取29所國民中學701位教師,所得有效樣本517人。研究工具為校長轉型領導量表、交易領導量表、武斷性量表、學習型組織知覺量表進行調查研究。統計分析主要使用多變項變異數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變異數分析及其它描述性統計。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 一、台灣地區國中教師知覺轉型領導/交易領導、教師開放型/封閉型人格與知覺學習型組織現況。 二、國中校長運用轉型領導程度的不同,會影響教師知覺學習型組織的特徵。 三、國中校長交易領導的運用,對教師知覺學習型組織有著不同的影響。 四、封閉型教師比開放型教師知覺到較多學習型組織部分層面。 五、國中校長轉型領導運用、教師開放型/封閉型人格對教師知覺學習型組織,僅部分層面有交互作用。 六、國中校長交易領導、教師開放型/封閉型人格,在知覺學習型組織上,有部分交互作用。 七、國中校長運用交易領導對於封閉型教師影響力較大。 八、教師背景變項對其知覺學習型組織有顯著差異影響。 本研究針對上述研究主要結果加以討論,以提出對有關人員及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推動學習型社會,教育行政當局除進行宣導外,也應設計具體實施計劃,並實際推行到教育基層單位。 二、持續性舉辦學習型組織研習,提供教師研習之機會。 三、提供校長專門的進修研習管道,設計校長領導成長課程。 四、校長應多運用轉型領導之各層面,以利教師知覺學習型組織。 五、校長應妥善運用交易領導各層面,以增進教師對學習型組織的知覺。 六、校長應認知教師不同開放型/封閉型人格在知覺其領導的影響。 七、校長應多鼓勵女性教師、資淺、未接任行政工作之教師,多參與學校事務的運作。 八、教師應多參與學校事務。 九、對未來研究建議:研究方法可擴大使用問卷以外的方式,研究變項可進一步探討其它影響學習型組織之因素,研究工具應盡量設計符合國情使用。 / This research is aimed mainly to help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such issues in Taiwan as the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of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the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teacher’s openness personality and closeness personality, a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My further emphasis is therefore put on: 1.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of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the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teacher’s openness personality and closeness personality, a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2.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eacher’s openness personality/closeness personality and the principal’s cognitive leadership mode, 3.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the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of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openness personality and closeness personality on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4. the analysis of the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of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openness personality and closeness personality on learning organization, and 5.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is research sampled the teachers in Taiwan by means of purposive sampling and 517 effective samples were received and analyzed from questionnaires delivered to 701 teachers from 20 junior high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s used in this paper were the principal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scale, the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scale, the dogmation scale, a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scale according to which this research is conducted. The statistic analysis was made mainly according to multi-variables analysis, single variable analysis, independently sampling variables as well as other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tools. This paper is concluded as: 1. that the status quo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openness personality / closeness personality, a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is provided and analyzed, 2. that a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 by employing different degrees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may impose an effec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learning organization, 3. that a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 in terms of employing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may impose an effec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learning organization, 4. a teacher with closeness personality recognizes more details and facts with respect to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an a teacher with openness personality, 5. that the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used by a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 and the teacher’s openness or closeness personality have an interactive effect on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but only to a limited degree, 6. that the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used by a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 and the teacher’s openness or closeness personality have a partially interactive effect on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7. that the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used by a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 have more influence on the teachers with closeness personality, and 8. that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a teacher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his/her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is research mainly discusses the results aforementioned and proffers recommend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personnel concerned and those who would like to conduct any future research. These recommendations are summarized as: 1. that the education authorities should give an impetus to a learning-typed society by declaring and promoting their policies as well as by designing concrete plans which are aimed to be implemented throughout all educational units, including those at basic level, 2. that symposia characterizing research and study on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should be held on a regular basis, which may offer teachers an opportunity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study, 3. that a channel of R&S should be established, mainly targeting principals, and the courses should be designed to promote their growth, 4. that a principal should make use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extensively in order to help his teachers ameliorate their recognition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5. that a principal should make use of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extensively in order to help his teachers ameliorate their recognition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6. that a principal should recognize that a teacher’s openness personality or closeness personality has its impact on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7. that a principal should encourage female teachers, junior teachers, and teachers who do not take on administrative work to participate in the operations of school affairs. 8. that teachers themselves should take part in the de facto operations of school affairs in a wide basis, and 9. that thereupon and with respect to future study that a research method could be applied in ways other than questionnaires, that other research variables could be further included to discover other parameters that might influence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and that research tools should be designed to suit local conditions where the researchers are.
375

我國公務人員人事管理改革之研究-英、美文官彈性管理的啟示

程本清, Cherng, Been-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夫爭天下者,必先爭人。」大爭之世,人才是第一要素。『武經總要』亦云,「夫大將受任,必先料人,知其材力之勇卻、藝能之精粗,所使人各當其分,此軍之善政也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曾說:「將我所有的工廠、設備、市場、資金全部奪去,但只要保留我的組織人員,四年之後,我仍將是個鋼鐵大王。」然而,「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非有良好的人事制度亦無法相得益彰。因此,如何識人?如何用人?如何運用良好的制度留住優秀人才,不論在歷朝歷代或國內國外,都是孜孜探求的問題。 就系統途徑(systems approach)的觀點而言,文官體系需能與外在環境保持高度互動,透過「界限防守」(boundary-spanning)措施的過濾與揀選,吸收合格的優秀人才服務公職,提昇公務人力素質,一方面可降低文官體系的「能驅疲現象」(entropy),另方面更可提昇行政業務的效能與公平,為社會謀取公共利益。一九八0年代,美國雷根總統和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有鑑於該國官僚體制呈現無效率、抗拒改革等現象,不約而同的大力推動文官制度改革,我國政府在此風潮中,也進行了重大文官制度改革--兩制合一人事制度的建立。一九九0年代,美國推動「全國績效評估」(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NPR),英國則進行「續階計畫」(Next Step Program)、「效率小組」(Efficient Unit)、公民誓約(Citizen Charter)等。這麼多重大改革措施驟然出現在同時段,只有一個現象可以說明:世界各地的民眾普遍對政府的服務不滿,執政者急著以改造行動來挽回民眾對政府的信心。雖然這些改革並非直接對著文官制度而來,但是他們是推動改革的執行者,因此,文官制度勢必要有更大的變革,以應付未來的挑戰。 經本文研究發現,美國文官制度改革史正如美國行政學的發展一般,呈現了多元價值的衝激與反應,這些改變通常是回應變遷中的政治價值;英國文官改革的發現,顯示出它在歷經世紀的政治、社會、經濟變化下,本身的調整和適應能力,它回應了政府角色、新技術、新知識和日漸複雜經濟情況的各項變化。本文經歸納英、美文官制度改革之主要原則如下: 一、人事政策減少法律化與管制化。 二、企業管理精神與市場機制融入文官體系的變革。 三、人事業務不再以集權式的方式管理。 四、文官體制的改革理念需要政治面的支持。 五、公務人力的彈性管理時機已趨成熟。 六、文官體制的改革可由小而大循序漸進。 本文經參考英美文官制度,以顧客服務、績效導向、競爭與誘因並重、解除管制等企業精神為取向,所採取的彈性做法,以現行兩制合一之新人事制度主要四法為主軸,分析我國人事管理制度,並以SWOT方法檢視我國人事制度改革之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所面臨的機會(opportunities)與威脅(threats)等,結果發現: 一、我國人事制度歷經多次重大變革,部分人事法規已不符當前政經社會快速轉型需要。 二、過去法令常以防弊為出發點,不符現代化行政積極興利的要求。 三、我國人事制度歷經數十年繁衍生長,已日趨龐大複雜,形成人事管理僵化及相互掣肘的現象。 最後,本文參考英、美兩國文官彈性管理的做法,再提出適合我國國情之建議意見,俾使人事制度更具服務取向、功績取向,以營造一個更能激勵員工士氣、發揮人員潛能,富有人性及彈性的行政空間。
376

公共部門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

羅志成, Lo, Chih-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簡稱SHRM)的理論係基於人力資源乃是組織中的重要資產,因此組織必須針對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策略整合的相關議題提出解決方案,以利於提昇組織績效,是故,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不同之處,即在於著重人力資源管理的策略面相,並強調如何結合策略管理來因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在本研究中將梳整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源流及其相關的理論,並對於其研究上的途徑、模型加以研析,此外,也將針對SHRM在實證研究上的限制予以批判,建立本研究堅實的理論基礎。 本研究實證統計分析的過程主要是從次數分配開始,以大致瞭解目前我國公務人力資源管理的現況及展望,然後,再利用因素分析與信度考驗,來檢驗問卷是否達到信度及效度,並做為本研究統計交叉分析的基礎,筆者採用成對樣本T檢定來檢驗受訪者對人力資源管理實際與理想認知上落差的狀況,再利用人口統計變項、瞭解其是否造成人力資源管理及行政績效之間的差異,在瞭解其關係之後,筆者在第四章中主要是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檢驗人力資源管理與行政績效之間的直線關係,結果兩者之間是呈現中度正相關的關聯性,為了更深入的瞭解其中的關聯性,筆者採用多變異數分析,加入控制變項來檢驗人力資源管理與行政績效的關聯性,並且進行迴歸分析,以瞭解預測影響行政績效構面的相關因素。 在經由實證分析的論證之後,對於本研究主要問題,人力資源管理與行政績效是否具有關聯性方向,筆者得到相當正面的答案,並以之做為SWOT分析的基礎,在結論中本研究更據此對公務人力資源管理實務上提出幾點具體的建議,包括:一、重視彈性化管理,二、正視人力資源管理的策略性角色,三、設定文官改革的優先性,四、組織文化的改造,五、管理才能訓練的重視、六、標竿學習的採行等六項實務上的建議,在後續研究的建議方面則提出利用質化研究方式、及運用影響人力資源管理實務的其他因素加以分析、強化績效指標的建立,並針對個別的機關或者性質不同的機關進行測量等四項後續研究建議。
377

歐洲人權建制東擴之研究

李秀窈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78

我國行政機關人才甄補制度之研究

鄭政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行政機關的用人制度,一向標榜考試用人,強調公平進用,但根據銓敘部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行政機關職員實際由考試及格進用的,至民國七十四年底,僅有十萬五千三百十三人。此一數字尚包括警察、關務及各種職位分類人員。易言之,當今政府行政機關尚有相當多非考試進用人員,這些人員如何被甄補進入機關之中,實在是一值得探討的問題。 根據「公務人員考試法」及原「考試法」都規定,公務人員考試分高等考試、普通考試二種。為適應特殊需要,得舉行特種考試。(「公務人員考試法」第三條,原「考試法」第二條)又依據「公務人員任用法」之任用資格有依法考試及格、依法銓敘合格、依法考績升等三種。(「公務人員任用法」第九條;原法第四條)易言之,公務人員任用,僅限於依法考試及格、銓敘合格或考績升等三種。但就實際運作過程中,除上述人員可納入文官體系中,另外不具任用資格人員,仍可透過派用、聘用、僱用進入行政機關執行公務。這些非經由考試之用人途徑究竟如何運作?對整體甄補制度有何影響都值得加以探討。目前公務人員考試種類繁多,除高普考試之外,各類特種考試性質不一,其間對於應考資格、應試科目、命題、閱卷等是否皆能採取同一尺度,真正做到客觀公正,確實符合考用合一、公開競爭的規定?頗值吾人深思。 基於上述理由,本文研究目的在於: □一、分析人才甄補與公務人力規劃之關係。 □二、分析我國行政機關的用人途徑。 □三、探討不同考試用人途徑及非考試用人途徑的利弊得失。 □四、瞭解其他國家人才甄補方式。 □五、試提改進建議。 本文主要探討行政機關人才甄補,由於限於能力及時間,謹將行政機關人員做如下限定:所謂行政機關是指隸屬行政院下之一般行政機關,不包括學校與交通、生產、金融等事業機構,以及關稅、警察、司法、外交等機關。人員則指狹義的公務人員,不包括武官、政務官、民意代表、民選官吏及機要人員。本文探討者僅限於外補進用方式,內部遷調不在本文討論範圍。時間主要以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臺後為範圍,俾免資料散失查證困難。其間或因說明需要回溯至較早時期,但非重點所在。 本文主採文獻研究法,就坊間及國內各大圖書館收藏的相關書籍、期刊、報紙、官方統計、調查報告加以蒐集、整理和歸類。這些圖書館主要包括政治大學中正圖書館、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公共行政暨企業管理教育中心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考試院資料中心、立法院圖書室及資訊中心等。本文採取總體分析的方式,不對行政機關之甄補做個案研究(Case study)。 我國公務人力的甄補,強調考試用人。但現行考試制度下考試種類繁多。同樣的類科(如人事行政),在不同的考試中,其應試科目、成績計算方式及錄取率高低各有不同。但要針對這些差異,進行比較並做出結論顯非易事。蓋因試題難易、應考對象以及閱卷人員不同,其間並無共同標準可資比較。此即為本研究第一項限制所在。再就公務人力甄補除考試進用外,還有以其他法規為依據所進用的人員。如派用、聘用、僱用等人員之進用。此等人員之進用能否拔優選銳並無標準可循。此為本研究另一限制之所在。研究對象中有關行政機關範圍的界定,是本文第三項限制。蓋因「行政」意義難明,其範圍大可與「政治」相仿,小者可解釋為機關的例行公事。因此本文僅能就「行政機關」一詞提出概括性界定,以利研究之進行。本文另外一個限制乃是我國行政機關人才甄補途徑相當多,故所需探討的範圍亦廣,難免使本文博而不精。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基本概念……………………………………………… 1 一、行政機關的界定………………………………………… 1 二、人才的意義及運用……………………………………… 5 第二節 我國行政生態與現代公務人員的角色……………… 6 一、我國行政生態概述……………………………………… 6 二、現代公務人員角色……………………………………… 8 第三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0 一、研究動機………………………………………………… 10 二、研究目的………………………………………………… 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限制……………………………… 12 一、研究範圍………………………………………………… 12 二、研究方法………………………………………………… 13 三、研究限制………………………………………………… 13 第二章 行政機關人才甄補與公務人力規劃……………………… 15 第一節 人才甄補的意義與重要性…………………………… 15 一、人才甄補問題產生的原因……………………………… 15 二、人才甄補的意義………………………………………… 15 三、人才甄補的重要性……………………………………… 25 第二節 行政機關人才甄補園地與限制……………………… 26 一、行政機關人才甄補園地………………………………… 26 二、學校教育與人才甄補…………………………………… 31 三、甄補的限制……………………………………………… 37 第三節 人才甄補的程序、方法與甄試的內容……………… 39 一、人才甄補的程序………………………………………… 39 二、人才甄補的方法………………………………………… 43 三、甄試的內容……………………………………………… 48 四、理想甄補方法應具備的條件…………………………… 51 第四節 行政機關人才甄補與公務人力規劃………………… 54 一、公務人力規劃的重要性………………………………… 54 二、公務人力規劃的意義…………………………………… 55 三、公務人力規劃的步驟…………………………………… 56 四、人才甄補與公務人力獲得……………………………… 60 第三章 我國行政機關現行人才甄補途徑□-考試進用………… 73 第一節 公務人員高等暨普通考試…………………………… 74 一、公務人員高等暨普通考試的沿革……………………… 74 二、公務人員高等暨普通考試的典試與監試……………… 77 三、現行高普考試的規定…………………………………… 89 四、高普考試辦理的程序…………………………………… 96 五、歷年高普考試實施情形…………………………………100 第二節 分類職位公務人員考試………………………………106 一、考試等級與應試資格……………………………………106 二、考試方法與應試科目……………………………………107 三、歷年分類職位公務人員考試實施情形…………………108 第三節 特種考試公務人員甲等考試…………………………111 一、甲等特考的源起…………………………………………111 二、甲等特考的功能…………………………………………112 三、現行甲等特考的規定……………………………………114 四、歷屆甲等特考及格人員的分析…………………………118 第四節 特種考試臺灣省基層公務人員考試…………………122 一、基層特考的源起…………………………………………122 二、現行基層特考的規定……………………………………123 三、基層特考實施情形統計…………………………………124 四、基層特考的特點…………………………………………125 第五節 優惠軍人的特種考試…………………………………127 一、軍人優惠理論……………………………………………128 二、我國優惠退伍軍人背景與政策…………………………129 三、我國軍人轉任公務人員優惠考試實施情形……………131 第六節 國軍上校以上軍官外職停役轉任公務人員檢覈……135 一、轉任檢覈辦理的目的……………………………………136 二、檢覈委員會的組織………………………………………136 三、申請檢覈的要件…………………………………………137 四、轉任檢覈的程序…………………………………………138 五、轉任檢覈實施情形………………………………………139 第七節 銓定資格考試…………………………………………140 一、現職人員銓定資格考試…………………………………141 二、現職派用人員銓定資格考試……………………………141 第八節 升等考試………………………………………………144 一、升等考試的意義…………………………………………144 二、升等考試的源起與依據…………………………………144 三、升等考試規定……………………………………………145 第四章 我國行政機關現行人才甄補途徑□-其他進用方式……151 第一節 技術人員的進用………………………………………151 一、技術人員的範圍…………………………………………151 二、技術人員進用途徑………………………………………152 三、技術人員任用條例的內容………………………………153 第二節 派用人員的派用………………………………………155 一、派用人員派用條例的沿革………………………………155 二、派用人員派用條例的內容………………………………157 第三節 聘用人員的聘用………………………………………159 一、現行聘用規定……………………………………………159 二、聘用制度的特質…………………………………………161 第四節 約僱人員的僱用………………………………………162 一、工作性質及範圍…………………………………………163 二、僱用的程序………………………………………………163 三、僱用人員的待遇、福利…………………………………164 四、僱用的限制………………………………………………164 第五章 現行甄補制度的檢討………………………………………167 第一節 高等暨普通考試………………………………………167 一、命題………………………………………………………167 二、閱卷………………………………………………………168 三、分階段考試………………………………………………169 四、分級考試規定……………………………………………170 五、訓練規定…………………………………………………171 六、考用的配合………………………………………………174 七、「分區定額,省區優待」的商榷………………………175 八、高普考試與特種考試主從問題…………………………182 第二節 分類職位公務人員考試………………………………184 一、考試職等區分細瑣………………………………………184 二、分類職位適用簡薦委制法規……………………………185 第三節 特種考試公務人員甲等考試…………………………185 一、應考資格的問題…………………………………………185 二、考試辦法及送審著作的問題……………………………188 三、及格人員未予訓練或實習………………………………189 第四節 特種考試臺灣省基層公務人員考試…………………190 一、人才留鄉目的未能達成…………………………………190 二、分區報名、考試、錄取、分發方式的妥適性…………191 第五節 軍人優惠考試與檢覈…………………………………192 一、軍人優惠必要性的探討…………………………………192 二、轉任文官的爭議…………………………………………194 三、軍人優惠的再定位………………………………………195 第六節 銓定資格考試…………………………………………196 第七節 機關考試用人的統計分析……………………………197 一、各種考試的統計…………………………………………197 二、機關考試用人比例………………………………………199 第八節 技術人員的任用………………………………………200 第九節 派用人員的派用………………………………………202 第十節 聘僱人員的進用………………………………………203 一、聘僱方式的優劣…………………………………………203 二、聘僱職位存廢的爭議……………………………………206 三、現行聘僱制度的缺失……………………………………206 第六章 各國公務員的甄補…………………………………………213 第一節 英國公務員的甄補……………………………………213 一、甄補機構組織與職掌……………………………………213 二、公務員甄補種類與程序…………………………………214 三、行政練習員方案…………………………………………219 第二節 美國公務員的甄補……………………………………221 一、甄補機構組織與職掌……………………………………221 二、聯邦公務員甄補方式與考試方法………………………223 三、專業及行政永業人員考試………………………………225 四、退伍軍人的優惠…………………………………………227 五、高級行政主管群(SES)的甄補……………………227 第三節 法國公務員的甄補……………………………………231 一、甄補機構組織與職掌……………………………………231 二、公務員進用資格與程序…………………………………232 三、國家行政學院職前訓練…………………………………235 四、限用職位的規定…………………………………………236 第四節 西德公務員的甄補……………………………………237 一、甄補機構組織與職掌……………………………………238 二、公務員進用資格與程序…………………………………239 三、德國公務員實習規定……………………………………242 第五節 日本公務員的甄補……………………………………243 一、甄補機構組織與職掌……………………………………243 二、甄補種類及應試資格……………………………………245 三、公務員任用程序…………………………………………248 第七章 結論--我國人才甄補制度的主要缺失與改進建議……253 一、人才甄補與公務人力規劃………………………………253 二、高等暨普通考試…………………………………………254 三、特種考試公務人員甲等考試……………………………265 四、基層特考…………………………………………………268 五、軍人優惠考試與銓定資格考試…………………………269 六、其他方式進用途徑………………………………………271 參考書目………………………………………………………………274 . 圖表目次 圖 2-1 羅致與遴選關係圖 …………………………………………… 16 2-2 遴選程序圖 …………………………………………………… 40 2-3 公務人力規劃步驟關係圖 …………………………………… 60 6-1 英國公務員結構圖 ……………………………………………216 6-2 美國聯邦人事管理局組織系統圖 ……………………………224 6-3 日本人事院組織圖 ……………………………………………244 表 2-1 評分法配分比例表……………………………………………44 2-2 考試方法歸納表………………………………………………44 3-1 民國39年∼75年高普考試典試委員長名錄…………………78 3-2 民國39年∼75年高普考試監試委員名錄……………………88 3-3 行政院所屬各機關需用人員任用計畫表……………………96 3-4 民國39年∼75年高普考試舉辦類科、報名人數、到考人數 、及格人數、及格率統計表…………………………………102 3-5 民國39年∼74年高普考試及格人員省籍分佈比例統計表…104 3-6 歷屆辦理分類職位公務人員考試概況表……………………109 3-7 二職等考試報名人員學歷統計表……………………………110 3-8 二職等考試錄取人員學歷統計表……………………………111 3-9 歷屆甲等特考及格人員應考資格分析表……………………119 3-10 歷年甲等考試及格人員年齡分佈統計表……………………120 3-11 歷年甲等特考及格人員籍貫統計表…………………………121 3-12 歷年(63∼74)基層特考人數統計表………………………125 3-13 歷年(63∼74)基層特考報到情形統計表…………………127 3-14 歷年(47∼75)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人員特考報考人數、 到考人數、及格人數、及格率統計表………………………132 3-15 歷屆(54∼74年)國防特考報考人數、到考人數、及格人 數、及格率統計表……………………………………………134 3-16 上校以上軍官轉任公務人員檢覈委員會組織表……………137 3-17 歷屆(57∼75年)檢覈轉任人數統計表……………………140 3-18 七十四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現職派用人員銓定任用資格考 試報考、到考及錄取情形統計表……………………………143 3-19 七十四年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現職派用人員銓定任用資 格考試報考、到考及錄取情形統計表………………………143 5-1 全國性公務人員考試各省區錄取定額比例標準表…………179 5-2 民國70∼74年高等考試及格人員籍貫統計表………………181 5-3 民國70∼74年普通考試及格人員籍貫統計表………………181 5-4 民國70∼74年公務人員高普考試與特種考試錄取人數統計 表………………………………………………………………183 5-5 公務人員考試比較表…………………………………………198 5-6 民國70∼74年行政機關人員考試資格統計表………………199
379

組織特性與個人屬性對訓練移轉影響之探討--以台北捷運公司為個案分析

陶紀貞, Tao, Chi-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面對廿一世紀的來臨,各公私組織已將人力視為其重要的資產,不論國家競爭力或企業競爭力的提昇,人力的良窳佔有極重要的角色。「國家競爭優勢」作者波特(Porter)教授的著名菱形理論中,甚至將人力資源列為影響產業競爭優勢的基本因素之一。雖然人力資源十分重要,但組織因身處持續變遷的環境中,若對人力資源不加以培育,其價值可能流失,甚至成為組織的包袱或債務。故Johnston & Packer兩人認為「教育與訓練是保存與增加國家人力資源的主要功能」(1987:116);Thomas Peters建議「工作訓練與持續再訓練,必須提高為企業與國家的最高議題」(1988:322); Porter在其所著「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認為,競爭力強的企業大多擁有完整且比對手更強的員工訓練活動,它們在內部訓練的投資平均甚至高於產業研發(1996:853)。 在學術界,專家學者不斷地呼籲訓練對組織與國家的存續與發展是非常的重要;而在實務界,不論各公私部門組織,對訓練皆已投注相當多的資源,舉例來說在美國整個產業每年花費在訓練發展的成本將近1100億,我國目前雖無詳細的統計金額,但從政府的訓練機構已由民國五十九年的三十所躍升至目前的六十餘所(吳定,民88:33)的蓬勃發展現象,亦可見訓練所受到的重視程度。 訓練的重要雖不容置疑,但訓練的成效如何亦不容忽視,依據Hoffman的報告預估只有訓練費用的10%能在可觀察的工作行為上得到成果(1983:34-39);Baldwin & Ford(1988)研究發現,訓練後不到10%能產生真正的學習成效;Curry(1994)等人評估訓練結果僅有10-13%的學習成效能夠移轉到工作情境上; John Newstrom調查分析後認為在訓練後,有40%可以馬上運用在工作上,25%可以持續應用至六個月,而只有15%在一年之後仍然能運用訓練時所學。由上述論點顯見訓練的投入與訓練產出實不成比例,近幾年來許多專家學者不斷探究造成兩者相差懸殊的原因,紛紛進行訓練成效的評鑑,郤發現「訓練移轉」在整個訓練過程中實佔有關鍵性的地位。 所謂「訓練移轉」簡單的說是指員工將訓練時所學的新知識與新技能有效地應用在工作行為上。本文擬從組織與個人兩大因素來探究對於訓練移轉的影響如何。而組織因素依據Huczynski & Lewis(1980), Baldwin & Ford(1988), Tracey & Tews(1995), Xiao(1996), Gregoire, Propp & Poertner(1998)等人的說法,可歸類組織文化與氣候、主管的支持、同儕的態度、考績與報酬系統以及工作特徵等五項因素。個人屬性依據Huczynski & Lewis(1980), Noe(1986), Baldwin & Ford(1988), Tracey&Tews(1995), Xiao(1996), Gregoire, Propp & Poertner(1998)的說法,可分為動機與期望、工作能力、工作態度、目標設定等四項因素。最後,以台北捷運公司為本文的個案研究對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第四節 研究流程 第五節 訓練移轉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訓練移轉之相關研究 第二節 組織特性對訓練移轉之影響 第三節 個人屬性對訓練移轉之影響 第三章 個案研究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第二節 研究對象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第四節 樣本特性 第五節 資料分析的方法 第四章 調查分析 第一節 因素分析 第二節 信度分析 第三節 人口統計變項與訓練移轉之關係 第四節 組織特性、個人屬性與訓練移轉之相關分析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發現 第二節 建議
380

大陸臺商人力管理之分析

田正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摘要 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的亞洲, 在政治經濟上發生重大的異動, 因為兩岸態勢的互動, 經濟條件的互補, 將相形成互利互助的可能, 中華民國在臺灣發展高科技逐漸在世上佔有一席之地, 而中國大陸因追求經濟的進步不斷提出低廉的地租與人力成本, 而繼勞力密集產業之後電腦及科技產業逐漸移植往中國大陸。 科技產業在彼岸面臨不確定環境的變動是一項議題, 龐大的投資在此3-5 年難以討論出長期的成敗, 可以確定的, 產業與廠商必須克服環境上種種議題的困難。 運用當地的勞力幾乎是所有廠商的追求利基所在,而勞力是只具有學習性, 穩定的高素質勞力, 勞力的開發與管理又形成一項獨立的課題, 在科技產業本具有彈性的組織上來管理又是一重困難, 這是本文探討的核心。橫斷面, 本文循正統管理的軌跡, 與兩岸發展的經驗來做分析, 縱斷面, 以產業--公司--個案的方式做探討。鎖定維繫的要點放在: 招募任用, 訓練派工, 供需規劃三大層面, 但不離開產業面與中國大陸環境兩大範疇。 由於臺商在大陸之投資正不斷增長,並且其投資地區已從沿海地區往內陸發展,其投資產業也由勞力密集漸往資本與技術密集產業發展, 雖然面臨大陸投資環境在社經文化方面的差異,然而由於其人力成本較低, 經濟改革開放的效果漸入人心,並且其內銷市場也逐漸開放。因此台商在大陸的投資也就階段性地日漸過擴大為使其大陸的經營具有競爭力,台商如何加強其人力資源管理的確保,開發,報償與維持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的決定因素,本文以"外在環境因素"與"競爭策略"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認為就理論而言,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是基於環境壓力反應於企業策略。然而除了上述兩個因素外,就海外子公司角度而言,它乃是一個開放的組織系統。具體而言,它和母公司之間有資源的關聯性,並且也與當地的環境因素有所關係。這是與其他互動個體之間的互相存性對其人力任用管理自有重要的影響。再者,本文所強調的:國際企業對不同人力資源策略的採用,並非單由產品與市場或環境別所決定,每一種人力資源策略乃代表其因應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故"文化差異"對任用管理自有其影響。因此在本研究中,我們發現流動率之主要原因,基礎之社會現象,而文化又是最大之因素,探討中深入解的解讀這個問題。 而企業經營上,應保持長期的觀點,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總結時, 除列出建議外, 並引申長期上生態, 核心資源, 與產業競爭的觀念來啟發廠商自我面臨變動下的規劃之道。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2 第二節 研究問題---------------------------------------------3 第三節 研究架構---------------------------------------------4 第四節 研究目的---------------------------------------------4 第五節 研究限制---------------------------------------------5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大陸臺資廠商的人力資源觀-----------------------------6 第二節 大陸人力管理的部份相關法規---------------------------12 第三節 勞資關係對人力發展的影響-----------------------------18 第四節 管理理論與員工參與制度-------------------------------24 第五節 人力與經濟與技術關係之分析---------------------------27 第六節 兩岸社會文化差異及比較-------------------------------29 第七節 環境分析的科技部份-----------------------------------41 第三章 人事政策上實務的問題分析-------------------------------43 第一節 兩岸分工模式的說明-----------------------------------43 第二節 人事任用派遣與當地任用-------------------------------45 第三節 人事任用的招募與勞動條件-----------------------------50 第四節 產業對員工的特性與需求-------------------------------54 第五節 中國大陸企業職工檔案管理-----------------------------57 第六節 " 上崗 "的問題---------------------------------------58 第七節 科技產業的整合創新-----------------------------------60 第四章 人事流動率的問題---------------------------------------63 第一節 臺商工廠的勞動力實務規劃與缺口-----------------------63 第二節 臺資廠商之大陸員工薪資福利問題-----------------------65 第三節 針對大陸勞工管理政策的技巧分析-----------------------66 第四節 勞動合同中對競業禁止的運用---------------------------68 第五節 未履行合約而逕行離職的賠償---------------------------70 第五章 個案研討-----------------------------------------------73 第一節 台達電子多人工問題-----------------------------------73 第二節 楠梓電的介紹-----------------------------------------74 第三節 產業互補的案例---------------------------------------75 第四節 順達電腦的人事流動率 --------------------------------7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80 第一節 臺商設廠大陸的誘因---------------------------------81 第二節 長期觀點的勞工資源觀-------------------------------83 第三節 總結-----------------------------------------------84 文獻資料參考書目---------------------------------------------87 附錄1-6----------------------------------------------------89~95

Page generated in 0.028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