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9
  • 77
  • 2
  • Tagged with
  • 79
  • 79
  • 38
  • 37
  • 36
  • 18
  • 16
  • 16
  • 16
  • 15
  • 14
  • 13
  • 13
  • 12
  • 1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31

國中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研究

王秀燕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研究之主要目的是要瞭解國中生使用網路的動機及網路沈迷的因素、國中生網路沈迷對自我概念、人際互動、學習時間分配管理和學業成績的影響,並企盼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教育輔導上的建議。研究主要係透過問卷調查、焦點訪談與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進行,問卷調查抽樣台北縣十所學校963個樣本點,焦點團體訪談選擇四個焦點團體共25位網路沈迷受訪者。另外,深度訪談5位網路沈迷學生及其導師。經問卷調查、焦點訪談與深度訪談蒐集到有關國中生網路沈迷現象資料,並透過統計分析、資料整理及討論後,得到如下結論: 壹、國中生使用網路的動機及網路沈迷的因素:學生上網的主要動機及原因是(1)無聊打發時間(2)能多結交網友(3)能與同儕相聚在一起(4)同儕嘲諷及刺激(5)耳濡目染。上網對學生最大的影響是(1)不想再接觸功課(2)與家人關係惡化。學生上網的主要時間是放學後、晚上及週休二日。學生上網的地方主要是網咖或家中,也有在朋友或親友家中。 貳、國中生網路沈迷對自我概念的影響:大部份網路沈迷國中學生對自我概念抱持著負面的態度,包括認為自己「不是有出息的人」、「不是值得信任的人」及「不是個不錯的人」;甚至於「會想一些不可告人的壞事」及「想做一些不道德的壞事」,而且「做任何事不會事先考慮」、「會在背後說別人的閒話」及「不能滿足家人的期望」。網路沈迷對生理上也有負面影響,包括上課時會覺得頭昏且沒精神及睡眠不足等。 參、國中生網路沈迷對人際互動的影響:大部份網路沈迷的學生與家人的互動會有負面的影響。包括「曾受家人責罵」、「與家人互動減少」、及「與父母相處時間減少」;甚至於「會與家人反目成仇」。而且大部份網路沈迷學生相對的與同好網路同學及網路朋友相處時間變得更多,但與網友大部份處於虛擬實境。整體而言,網路沈迷對人際互動有負面的影響。 肆、國中生網路沈迷對學習時間分配管理和學業成績的影響:大部份網路沈迷學生對學習時間分配及管理較差,因為上網總覺得時間太短,若有時間會優先考慮上網,並不擔心為上網時間太長影響課業,對時間也根本沒有控制。研究結果也發現大部份網路沈迷學生覺得上網會影響功課,而且現在的課業比以前差。此外,並對網路沈迷學生之輔導提出一些相關的建議。
32

消費者對於節日套餐價格接受程度與消費行為之探討

張維羽, Chang,Wei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餐廳總會在節日時推出比平日價錢貴上1.5倍到5倍的套餐,然而這樣的套餐不但價錢比較高,有時還只有一種套餐能選擇,如此與過往為方便消費者而推出套餐的初衷背道而馳的節日套餐,消費者卻仍是趨之若鶩。故本研究希望找出是什麼樣的人格特質驅使消費者願意在節日時接受比以往更高的價格。 本研究根據文獻探討的結果,發現節日套餐這樣商品主要是為了滿足消費者與人建立、維持、深化人際關係的情感,而這樣的情感也確實會成為消費者提高自身價格接受程度的原因。故,本研究以「人際需求動機」、「人口變項」為自變項,來衡量其是否會影響消費者的價格接受程度。 研究結果顯示人際需求動機越高者對於節日套餐價格接受程度確實越高,但若將眾多因素以多元迴歸分析之,則還是以經濟能力為主要影響因素。顯示為滿足人際需求的情感確實會促使消費者提高價格接受程度,但仍會受限於經濟能力。
33

正、負向團隊情感氛圍交互作用對團隊創造力與人際反生產力行為的影響:團隊信任的干擾效果

馮斯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研究在理論上與實證上,大多聚焦在正向團隊情感氛圍 (positive group affective tone)與團隊創造力關係的探討,但亦有學者認為,在某些情況下,團隊的負向團隊情感氛圍也能促進團隊創造力的產生 (如:George & King, 2007);然而,負向團隊情感氛圍雖可能提升團隊創造力、但同時也可能增加團隊內人際間反生產力行為。對於企業而言,是否能創造一個良好的團隊情境,以提升負向團隊情感氛圍對團隊創造力的正面影響、並同時降低其造成反生產力行為的可能性,實為一重要的研究問題。 本研究假設:若團隊成員在一段時間內可以經歷到正向與負向的團隊情感氛圍時,能藉由雙重調諧效果而增強團隊創造力,並降低人際間反生產力行為的產生;此外,本研究亦認為團隊信任此一情境變數扮演重要的干擾角色,若團隊處於高信任的狀況下,更可以加強正、負向團隊情感氛圍交互作用對團隊創造力的正向影響、及對人際間反生產力行為的負向影響。本研究樣本收集自高科技產業的68個研發團隊 (包含270位團隊成員),階層迴歸顯示,高正向與高負向團隊情感氛圍確實可以降低反生產力行為的發生,而高團隊信任可加強此一效果;此外本研究意外發現高正向團隊情感氛圍和高團隊信任,反而會降低團隊創造力的產生,而高團隊信任、低正團隊情感氛圍的情況下,負向團隊情感氛圍與團隊創造力呈正相關。 / Past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group affective tone (PGAT) and team creativity. However, George & King (2007) indicated that under some situations, negative group affective tone (NGAT) can enhance the formation of team creativity. Furthermore, NGAT may also increase interpersonal counterproductive working behavior (CWB) within teams. Thus, the present study is designed to find out the situation under which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GAT on team creativity will be strengthened, whereas the effects of NGAT on CWB will be weakened. This study proposed that PGAT and NGAT would interact to increase team creativity and decrease CWB through the dual-tuning effects. Moreover, higher levels of team trust can enhance this interaction effects. The sample is composed of 68 R&D teams (including 270 members) and the results of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PGAT and NGAT interacted to decrease CWB, and this interaction effect was enhanced by team trust. Moreover, it is surprising that PGAT and team trust interacted to decrease team creativity. Finally, under the situation of high team trust and low PGAT, NGAT can increase team creativity.
34

國小高年級學童線上遊戲玩家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layer behavior of online game,interpersonal relation and self-concept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李黃寶, Lee, Huang P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線上遊戲玩家行為,期望能分析線上遊戲玩家行為與學童之人際關係、自我概念的關係,綜合歸納之後,提供教育主管機關、學校行政及老師、家長、學生等教育相關人員的參考。 本研究以九十七學年度就讀於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之高年級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採分層隨機叢集取樣,依照臺北市十二行政區,每區甲、乙組學校規模取樣,共計 48班,回收率80.6%。而本研究使用之研究工具為「國小高年級學童線上遊戲玩家行為及基本資料之調查」及「真實與網路人際互動問卷」、「兒童自我概念量表」,並根據調查結果採用敘述統計分析、卡方考驗、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得到如下之研究發現: 一、國小高年級學童線上遊戲玩家行為以「成就行為」最多,「對戰行為」最少。其中在線上遊戲玩家行為的偏好上,不同性別的高年級學童表現有顯著差異:在「社交行為」上女生高於男生,在「對戰行為」上,男生高於女生。 二、國小高年級女生在真實人際關係表現較男生更為良好,而性別的不同並未在網路人際關係及自我概念上有顯著差異。 三、父母對學童參與線上遊戲態度不同,對學童在線上遊戲玩家行為上沒有影響,但在真實與網路的人際關係有顯著的影響,其對學童的整體自我概念的影響不顯著,但對「心理自我」的自我概念層面上會有顯著的影響。 四、不同線上遊戲玩家行為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真實人際關係上有顯著差異,其中「成就行為」、「探險行為」及「社交行為」者,較「對戰行為」者的真實人際關係更為良好;在網路人際關係上亦有顯著差異,其中「社交行為」者,較「成就行為」、「探險行為」及「對戰行為」者的網路人際關係更為良好。 五、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整體自我概念並未因為線上遊戲玩家行為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但自我概念在「能力自我」層面上,線上遊戲玩家行為是「成就行為」者,較「對戰行為」者的能力自我概念更為良好。 六、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真實人際關係並未因為是否參與線上遊戲而有顯著差異,但有參與線上遊戲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其網路人際關係較未參與線上遊戲者更為良好,同時整體自我概念亦未因是否參與線上遊戲而有顯著差異。 依據本研究所得之主要發現,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教育主管機關之建議: (一)制訂並嚴格執行線上遊戲分級制度,避免不當的線上遊戲內容影響學童的自我概念發展與人際關係。 (二)結合線上遊戲之概念,研發結合各學習領域之數位遊戲式學習(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線上自學教材。 二、對學校行政及教師之建議: (一)充實學務處、輔導室及教師線上遊戲相關資訊科技安全及輔導知能,在生活與課程中輔導學生認識線上遊戲、瞭解自我。 (二)多元面向的推廣親職教育,鼓勵家長充實線上遊戲安全相關知能。 (三)教師透過教學及活動,輔導學生認識自我,發展多元人際關係。 三、對家長及學生之建議: (一)家長應用正向的態度,指導學童進行線上遊戲。 (二)家長應具備基礎的線上遊戲安全常識,指導學童正確的進行線上遊戲。 (三)學生應多接觸線上遊戲之外的休閒活動,拓展生活經驗與人際關係。 /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online game behavior of high grades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 among online game behavi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nd self-concept. Personal variables such as sex , grade and Parents’ attitude of disciplining to the online game to the students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 among online game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 self-concept. There are 806 samples chosen from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rea in the study. That adapt questionnaires are used in this research. The data obtained is analyzed with frequency distribution, percentag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 t-test , and one-way ANOVA, glm.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he most of online game behaviors of the high grades stud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is “achievers”, and the fewest is “killers”. The partiality of online game behaviors differs from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Female is higher than male in the scores of “socilizers”; male is higher than female in in the scores of “ killers”. 2. The true interpersonal relation of high grades female students is better than male students. The internet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nd self-concept have no difference of showing because of sex. 3. Different parents’ attitudes of disciplining to the online game to the high grades students has no effect on online game behavior, but do have obvious effect on true and internet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nd parents’ attitudes don’t have obvious effect on mass self-concept, but do have effect on psychological self-concept. 4. Different online game behaviors have obvious effect on true and interne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f the high grades stud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the true interpersonal relation of “ achievers”, “explorers” and “socializer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killers”; the internet interpersonal relation of “socializer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s. 5. The mass self-concept of the high grades stud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do not have difference of showing because of different online game behaviors, but do have effect on able self-concept, especially, the able self-concept of “achiever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 killers”. 6. The true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nd the mass self-concept of the stud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have no difference of showing because of whether the high grades students attends online game or not. But the students who attends online game has better internet interpersonal relation than those who doesn’t attend online game, at mean time. According to above findings,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for school guide and advanced researches.
35

我國女性主管的領導風格與決策行為之研究-以民營企業個案為例

張馨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6

組織轉型的結構分析--以一個小組化教會為例 / The Analysis of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in Church Organization--A Case Study on "Groups"Church

關凱元, Kuan, Kai-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教會界「小組化」的熱潮,不可諱言的是全球化趨勢下的結果。這一套組織架構與體系是由新加坡所引進,在台灣生根發芽,並帶來教會在信徒人數上的增長。透過對個案教會所做的實地觀察與訪談,以了解這一套組織架構對台灣的教會產生了什麼影響? 「小組化」在組織結構上帶來兩項的變化,一是功能的調整;一是部門的分化。另一個轉變,是將帶職事奉者引進教會的服事體系內。經由內部的訓練與評估,建立由小組長、區長、區牧、區牧長所構成的層級結構,達成有效管理的目標。 此外,「小組化」也將人際關係網絡運用在教會的經營上。對內,透過祈鑄鏈、分享小組及小組聚會內容的安排,讓小組成員能夠互相建立關係。對外,藉著oikos將小組成員所組成的關係網絡外的成員,帶進小組中。 小組化教會,對個案教會來說,帶來人數上的增長及管理上更有效率的結果,但是對整個教會界是否就是如此?唯有經由更長時間的觀察及更多的觀察對象,才能對「小組化」的趨勢,有全盤的了解。也才能對小組化是個「運動」或是「結構與制度的轉型」下個定論。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檢閱 8 1-2-1 傳統組織理論的回顧 9 1-2-2 組織衰退對組織的影響 11 1-2-3 組織結構特性 13 1-2-4 人際關係網絡 19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23 1-3-1 研究架構 23 1-3-2 研究方法 24 1-3-3 論文章節 25 第二章 台灣地區基督教發展的概況分析 26 第三章 小組教會理念的沿革與發展 38 第一節 細胞小組的歷史基礎 38 第二節 細胞小組教會的理念與架構 40 3-2-1 小組是基本的基督徒社群 40 3-2-2 小組教會生活的三元 41 3-2-3 小組事工的架構 42 3-2-4 小組的生命週期 44 3-2-5 小組運作的基本方式 45 第三節 結語 48 第四章 組織結構的變遷 52 第一節 傳統教會的組織結構 52 4-1-1 轉型前的架構與分工 54 4-1-2 轉型前實際運作的概況 55 第二節 轉型的原因與過程 62 4-2-1 教會轉型的原因 62 4-2-2 教會轉型的過程與步驟 64 4-2-3 團型及家庭小組的轉型過程 68 第三節 轉型後的架構 71 4-3-1 部門功能的調整 72 4-3-2 部門的分化 74 第四節 結語 83 第五章 小組運作與人際關係網絡分析 84 第一節 小組的結構特徵 84 第二節 小組運作過程中的人際關係網絡 88 5-2-1 探索階段 88 5-2-2 變遷階段 89 5-2-3 凝聚階段 91 5-2-4 外展階段 93 5-2-5 倍增階段 97 第三節 人際關係網絡的分析 100 5-3-1 人際關係的建立 100 5-3-2 個案分析 108 第四節 結語 113 第六章 結論 114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5 6-1-1 集權與分權的複合體 115 6-1-2 結構科層化 116 6-1-3 宗教生活網絡化 121 6-1-4 小組化的內在危機 122 第二節 檢討 125 附錄(一) 受訪者一覽表 128 參考書目 129 圖 次 圖1-1 台閩地區各宗教教務概況寺廟教堂數變化1996~1997 6 圖1-2 台閩地區各宗教教務概況寺廟教堂數變化1996~1997 6 圖1-3 台閩地區各宗教教務概況信徒人數變化1996~1997 7 圖1-4 台閩地區各宗教教務概況信徒人數變化1996~1997 7 圖1-5 研究架構 24 圖2-1 寺廟、神壇及教會教堂數的成長狀況 28 圖2-2 歷年平均每萬人所擁有寺廟、神壇及教會教堂數 28 圖2-3 台灣地區各宗教信徒人數百分比 31 圖2-4 台灣地區宗教團體經費來源(信徒捐助) 31 圖2-5 台灣地區寺廟神壇及教會教堂辦理公益慈善活動 32 圖2-6 台灣教會會堂數的趨勢圖 33 圖2-7 台灣教會信徒的趨勢圖 34 圖3-1 小組事工的架構 43 圖3-2 小組生命週期~聚會程序的形態 47 圖4-1 傳統教會組織架構 53 圖4-2 聖工部組織架構圖 53 圖4-3 小組化教會組織結構 71 圖4-4 責任比重 79 圖4-5 小組發展概況 82 圖4-6 1994~1998牧養及聚會人數概況(人) 82 圖4-7 1994~1998牧養及聚會人數概況(%) 82 圖5-1 分享組的運作模式 97 圖5-2 KaiYuan小組初期的人際網絡 103 圖5-3 小組中的訓練網絡 104 圖5-4 Kaiyuan小組中期的關係網絡 105 圖5-5 Huichun、Chiungsang及Pohao小組平均出席概況 111 圖5-6 Huichun小組發展概況 111 圖5-7 Chiungsang小組發展概況 112 圖5-8 Pohao小組發展概況 112 圖6-1 傳統教會牧養結構 118 圖6-2 小組教會牧養結構 118 表 次 表1-1 台閩地區各宗教概況 3 表2-1 寺廟、神壇及教會教堂數的成長狀況 27 表2-2 寺廟、神壇及教會教堂數的成長狀況 (成長率) 27 表2-3 平均每萬人所擁有寺廟、神壇及教會教堂數 27 表2-4 平均每萬人所擁有寺廟、神壇及教會教堂數成長率 28 表2-5 台灣地區各宗教信徒人數百分比 29 表2-6 台灣地區宗教團體經費來源信徒捐助 29 表2-7 台灣地區宗教團體經費來源成長率 30 表2-8 台灣地區寺廟神壇及教會教堂辦理公益慈善活動支出金額 30 表2-9 台灣地區寺廟神壇及教會教堂辦理公益慈善活動支出金額佔總金額比例 30 表2-10 台灣地區寺廟神壇及教會教堂辦理公益慈善活動支出金額的成長率 30 表3-1 細胞小組的聚會型態與功能 45 表4-1 教會轉型的過程 67 表4-2 組員裝備中心開課狀況表 74 表4-3 小組發展概況表 81 表4-4 1994~1998牧養及聚會人數概況(人) 81 表4-5 1994~1998牧養及聚會人數概況(%) 81 附(一) 受訪者一覽表 128 / Obviously the "cell-groups" wave of the church community in Taiwan is the result of globalization. Adopted from Singapore, the frame structure and system of the "cell-groups" take root and develop, thus increasing the numbers of devotees. Through case study on "cell-groups" church by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we will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his frame structure on churches in Taiwan. The "cell-groups" church leads to two major changes of the frame structure: the adjustment of functions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departments. The third change is to bring the part-timers into the church to render a variety of services. Through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in church, the hierarchy from the cell-group leader, zone leader, zone pastor to senior pastor is established, thereby reaching the goal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Furthermore, the "cell-groups" church puts interpersonal network in the management of church. Inside the church, through prayer chain, share group, and the regular meetings of the "cell groups", the members of the "cell-groups" establish close ties. Outside the church, the members of the "cell-groups" will bring lay people into the "cell groups" through "OIKOS" : interpersonal network. The "cell-groups", through case study of church, shows a considerable increase of numbers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church. But can these two results make the same impact on the whole church community? Only through long-time observation of more churches can we fully understand the trend of the "cell-groups" church and draw a valid conclusion of the "cell-groups" which is either a movement or a transformation of structure and system in church.
37

認輔學生的家庭結構、性別及依附風格對其人際關係、價值觀影響之比較研究 / The deviantive behavior students' family structure, sex and attachment affect their 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value with the popular students.

吳幸怡, Wu, Shing-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認輔學生與認輔學生的家庭結構(生親家庭、單親家庭)、性別(男、女)及依附風格(父子、母子、同儕)對其行為表現(人際關係、價值觀)的影響。且為達成研究目的,首先蒐集有關文獻與理論,建立研究架構與待答的問題。再採用個人基本資料表、依附風格量表、人際關係量表、價值觀量表等研究工具,取得合於研究需求之樣本 232 人(認輔學生 116 人、一班學生 116 人),經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單純主要效果事後考驗、典型相關分析及卡方考驗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如下: 1.認輔學生來自單親家庭的比例高於一般學生;一般學生來自生親家庭者高於來自單親家庭。 2.認輔學生中,男生遠多餘女生。 3.認輔學生的父子依附風格屬於逃避型者最多、其次是焦慮矛盾型,最後為安全性型依附風格。一般學生最多為安全型、其次是逃避型,最後為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 4.認輔學生母子依附風格屬於逃避型者最多,其次為安全型,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最少。一般學生的安全型者最高,其次為逃避型,最後為矛盾型依附風格。 5.認輔學生同儕依附風格屬於逃避行者最多、其次為安全型,焦慮矛盾型者最後。一般學生屬於安全型者最多,其次為焦慮矛盾型,最後為逃避型依附風格。 6.認輔學生的父子、母子、同儕依附風格,在逃避型表現上高於一般學生,但在焦慮矛盾型、安全型的依附風格類型上,則低於一般學生。 7.認輔學生的母子及同儕依附風格,在逃避型表現上,高於一般學生。在父子依附風格上,則在安全型的表現上高於認輔學生。 8.來自生親家庭的一般學生,其父子依附風格在安全型的表現上,高於認輔學生;來自單親家庭的認輔學生,其父子依附風格在安全型的表現上高於一般學生。一般學生中,來自生親家庭的,在安全型依附風格上,表現高於單親家庭;認輔學生中,來自安親家庭的,在安全型依附風格上,表現高於生親家庭。 9.來自不同家庭結構的認輔學生,其母子依附風格與一般學生無顯著差異存在。 10.來自生親家庭的認輔學生,其同儕依附風格在焦慮矛盾型的表現高於一般學生;來自單親家庭的一般學生,其父子依附風格在焦慮矛盾型上高於認輔學生;一般學生中,來自單親家庭的,在焦慮矛盾依附風格上,表現高於生親家庭;認輔學生中,來自生親家庭的,在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上,表現高於單親家庭。 11.不同性別的一般學生和認輔學生,其父子、母子及同儕依附風格無顯著的差異存在。 12.認輔學生比一般學生有較低的良好人際關係上,較高的不良人際關係;且在自我監控、希望概念與樂觀方面較一般學生來的低。 13.來自不同家庭結構的認輔學生和一般學生在人際關係的表現上並無顯著的差異存在。但來自生親家庭中的一般學生,其在自我監控、建設思考的表現上高於來自一般學生;來自單親家庭的認輔學生,其在自我監控、建設思考的表現上高於一般學生。一般學生中,在我自監控、建設思考的表現,生親家庭表現高於單親家庭;認輔學生中,在自我監控、建設思考的表現上,單親家庭高於生親家庭。 14.不同性別的認輔學生和一般學生,其人際關係及價值觀的表現並無顯著的差異存在。 15.認輔學生和一般學生的父子、母子及同儕依附風格,對人際關係和價值觀的表現並無顯著的差異存在。 16.家庭結構、性別、依附風格等變項,能有效解釋參與研究一般學生和認輔學生的行為表現,解釋量達 2.667%。
38

少年監獄受刑少年與一般學校班級少年同儕團體之比較研究-社會網路的分析觀點與方法 / A Network Approach to the Explanation of Adolescence Peer Group: A Comparison Study on Juvenile delinquents and School Students.

夏蒂蓮, Hsia, Ti L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基於對偏差青少年同儕關係的理論與研究,各家林立,爭論不一,本研究使用社會網路的分析概念與方法,同時比較了偏差青少年與一般青少年同儕關係中的人際吸引、次團體形成、團體感受、團體互動以及個人在團體中態度的相關。企圖對青少年的同儕團體進行較深入的探究,同時亦將同儕關係網路放入個人社會網路中,嘗試瞭解同儕關係在個人社會網路中的位置。   本研究選擇正在新竹少年監獄服刑的一個少年犯班級為受刑少年組,而以台北市景興國中的一個班級為一般少年組。兩者皆為一年級的男生班,前者約有17人,而後者則有44人。為研究人際吸引及班級中次團體的形成過程,本研究採長程貫時的研究設計,為時一學期。   本研究的重要發現如下:   1.誠如青少年幫派的研究,受刑少年組受試者多來自中下階層的家庭。   2.如社會控制理論所預測的,受刑少年組受試者和父母親人的連結關係,大都相當地薄弱。   3.老師關係在兩組樣本的個人人際網路中,都呈現相當低的連結,顯示師生關係有待加強。   4.同儕關係同時在受刑少年組及一般少年組人際網路中佔有重要比例。在一般少年組中,同班同學又為受試者朋友同學關係的重心。但對受刑少年組受試者而言,其要好朋友多為入監前所結識的朋友,其關係較為穩固與密切。   5.受刑少年和一般少年在同儕團體中各著重不同的活動,而受刑少年組在其個人所屬團體中的團體感受(如:支持感、信任感)較一般少年組為佳。顯示社會控制理論對偏差青少年同儕關係的預測須加以修正。   6.從長程貫時的研究設計中,本研究發現隨時間的增加,兩組樣本班級中都有次團體的形成,受刑少年組因班級人數少且相處時間多,較早形成穩定的次團體。   7.比較受刑少年和一般少年次團體的形成,發現在人際吸引過程中,相似性與接近性同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受刑少年組中,次團體成員在偏差態度上有相當程度的相似,而相同寢室的受試者亦易形成次團體。就一般少年而言,同一次團體成員除在偏差態度、一般態度與價值觀有較高的相似性外,學業成就的相似性更明顯地影響人際吸引與次團體形成的方向。此外,在一般少年組中座位的接近,亦是次團體形成的重要影響因素。   8.受刑少年在朋友特質所強調的選擇要件上,和一般少年組受試者有明顯地差異。前者偏重選擇「有正義感」的朋友,而後者則重視成續的高低。   9.不論是在受刑少年組或一般少年組中,皆可發現次團體成員擁有較佳的團體感受,而同儕團體中的孤立看則自覺被團體所排斥。
39

人際親疏及工作次數對團體中個人工作表現的影響

周佩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人們常為了達成各種目標而加入團體。然而,團體工作效率低落的批評,卻屢見不鮮。實證研究也發現個人在團體中的確會有偷懶的行為,而導致團體無法完全發揮其潛力。這種個人在團體中的努力程度比不上單獨一人工作時的努力程度,而且團體人數愈多,個人努力程度愈趨下降的現象,社會心理學家稱之為社會閒散(social loafing)。   為了更進一步瞭解人們在團體中工作表現,本研究以實驗室實驗法,探討下列三個變項對團體中個人工作表現的影響:(1)工作情境(個人成績、團體成績);(2)工作次數(一次、二次、四次);(3)人際親疏(情感性關係、工具性關係)。採用的活動是電腦英文文獻書目的校對工作。測量的依變項為受試者所挑出的錯誤個數、正確的反應率、漏失的反應率、假警報的反應率、以及漏失反應個數及假警報反應個數之和。   研究結果發現:以「正確反應率」及「漏失反應率」做為工作表現指標時,皆發現有社會閒散現象,即在個人成績情境下的工作表現優於團體成績情境。在有關「假警報反應」的指標中顯示:當工作次數愈多時,情感性關係組受試所找出的假警報反應較多,而工具性關係組的受試者卻愈少。此外,以「漏失反應個數與假警報反應個數之和」為依變項時,發現當成績團體計算,而且只有一次工作機會時,工具性關係的團體較情感性關係的團體容易產生偷懶的現象,並且當工作機會次數增加時,工具性關係的受試者會愈來愈偷懶。此外,工具性關係的受試者在只要工作一次時,社會閒散現象會相當明顯。至於人際親疏與工作次數之主要效果,則皆未達顯著差異。根據上述結果,研究者最後討論了本研究的意義與限制,並對未來研究及社會大眾提出建議。
40

人際親疏與目標設定對團體中個人工作及團體工作努力分配的影響 / The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goal setting on effort distribution between individual tasks and group tasks.

王榮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選擇讓個體在有限的時間中,處理兩件工作。其中一 件工作是個人工作;另外一件工作,是團體工作。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二: 第一,膫解個體在資源有限情況下,對於團體工作及個人工作的努力分配 。第二,是想探討「團體人際親疏度」與「團體目標設定方式」二變項, 是否會影響個體在上述情況下的努力分配。本研究的受試為126名政大 女學生,三人一組。其中互相熟識(親密組)與互不相識(疏遠組)各佔 一半。在受試來到實驗室之後,研究者將兩組受試隨機分派到無團體目標 組、參與式團體目標設定組或指派式團體目標設定組中。研究採用2x3 (人際親疏:親密、疏遠;目標設定:無目標、參與式、指派式)的二因 子實驗設計,分別計量受試在「五分鐘工作時間」及「各時段」的團體、 個人工作表現各佔所有工作表現的百分比,並以問卷測量受試對於實驗處 理的一些主觀知覺。研究的結果發現:(一)整體受試者對個人工作努力 比率要比團體工作來的高。(二)親密組受試在團體工作的努力比率要比 疏遠組高。(三)參與式團體目標設定組與指派式團體目標組受試者在團 體工作上的努力比率要比無目標組來的高。(四)參與式團體目標設定組 與指派式團體目標設定組受試者在團體工作的努力比率上並無差異。(五 )團體目標設定與團體人際親疏之間並無交互作用。(六)各組受試者在 實驗過程中整體的反應趨勢及各時段的工作反應,會隨著進行的各階段有 所差異。最後本研究跟據實驗所得結果,討論研究結果的意義及啟示。 In this study, experimenter informed subjects to per- form two tasks at the same time; one was individual task, the other was group task.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1) investigate how subjects distributed their limited effort between group tasks and indivi- dual tasks, and (2)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ter- personal relationship (familiar vs. unfamiliar) and goal setting condition (no group goal vs.assigned group goal vs. participated group goal) on effort distribu- tion between individual tasks and group tasks. It was found that (1) subjects distrubuted more efforts to in- dividual tasks than group tasks , and (2) familiar group subjects distributed more effort to group tasks than unfamiliar group subjects, and (3)assigned group goal and participated group goal subjects distributed more efforts to group tasks than no group goal subjects . The implication of these findings for goal setting theory and interpersonal theory was discussed.

Page generated in 0.314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