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證券市場與所得分配 / Security Market and Income Equality吳菊華, Wu, Chu-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依據Hu(1998)的理論模型來探討證券市場的存在對所得分配的影響,並且以跨國橫斷面迴歸方式進行實證分析,利用Deininger and Squire(1996)所整理的吉尼係數資料,探討五十二國1986-1990年間的平均股市發展、資本市場完全程度與所得分配之間的關係;此外,我們也對Kuzents的倒U型假設進行驗證,以分析不同經濟發展程度與所得分配之間的關係;最後,本研究進一步探討先進工業化與開發中子樣本群中,股票市場對所得分配的影響是否不同。
模型推導的結論為股市的存在並不會使所得分配惡化,產生惡化效果的原因是因為資本市場的不完全性,使窮人受限於借貸限制與賣空限制,無法取得公平的投資機會;而投資人對股市看法的分歧也是造成所得分配惡化的原因。實證分析的結果與理論模型之結論一致,也就是股市的發展並不會惡化所得分配,甚至有益於所得分配,而資本市場限制愈大的國家其所得分配愈為惡化;Kuzents的倒U型假設也獲得了支持。股市的發展程度與資本市場的完全性對開發中國家的所得分配有顯著的影響,然而這種效果在先進工業化國家中並不明顯;而教育對先進國家之所得分配有顯著影響力,對開發中國家則無。本研究的結果隱含著政府除了消除貧窮與實行所得重分配政策外,更應致力於健全資本市場,將市場的不完全性降到最低,讓市場上的資訊充分流通,使每個投資人都能得到公平的投資機會,如此便可改善所得分配。
|
22 |
大陸證券發行市場之研究 / Issuing Market of Securities in the PRC施耀昌, Shih, Yao 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1978年以來,大陸為促進經濟成長,大力鼓吹改革與開放。在諸多大小
改革項目中,有關證券市場的消息特別引人注目,一方面它和掀起證券熱
的廣大民眾利害相關;另一方面,處於關鍵地位的國營企業改革,也希望
在股份制試點中尋求出路。證券市場的動向,對這股經改主流,有著舉足
輕重的影響力。在兩岸實質上之經濟交流規模日漸擴大,國內資金快速而
大量進入大陸之現階段(目前台灣已成為大陸的第四大貿易夥伴),有些
人對大陸證券市場產生興趣。臺灣有關當局至今對國人公開買賣投資大陸
證券,基於種種考慮仍禁止之,但據非正式報導,臺灣已有相當數量之資
金不斷利用各種管道投入大陸股市。然而國人投資大陸股市不但資訊取得
不易,政治風險仍高,且兩岸之相關法令及規定亦有所不同,因此在投資
之前有必要對其加以深入了解。無容諱言,大陸證券市場未來之成敗及發
展結果,對我國未來證券市場,乃至整體金融安定、經濟發展之影響頗為
重大。而從大陸證券市場之特性及國人投資、籌資之需求,並以基本分析
之角度來看,現階段我們對大陸的「證券發行市場」應有進一步的了解。
因此本論文以證券發行市場為研究主題,並特別著重股票市場的全面性討
論與分析。藉由兩岸的比較,從制度面及法規面來分析其發行市場的整個
結構及運作,最後並說明其證券發行市場之國際化發展情況,以瞭解中共
為因應將來入關所積極努力的準備工作。
|
23 |
大陸創業板市場發展對台商回台上市之影響分析陳端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在2008年二次政黨輪替後,提出若干優惠措施以及取消某些法規限制,積極推動台商回台上市,然而深圳證券交易所在2009年發展出創業板,其發展目的是為了讓新興企業有一個高效的籌資平台,深圳創業板的開板給了台商在中國大陸上市的契機與吸引力,因此台商回台上市的意願便可能會因深圳創業板的開板而降低。本研究將以台商的觀點來看,當台商面臨回台上市或在深圳創業板上市兩者之間做選擇時,對於兩者制度面、市場面及環境面來進行比較分析,並藉此來判斷深圳創業板的發展是否會影響台商回台上市的意願。
研究中發現,目前深圳創業板吸引台商之處在於其上市門檻較低,本益比及活絡性表現較好,再加上中國大陸的經濟環境較佳,因此可募集到較多的資金。雖然台灣證券市場現階段在各方面的成長幅度不如深圳創業板突飛猛進,但台灣證券市場是一個較為成熟的證券市場,其多年累積下來的國際性、穩定度及成熟度皆比深圳創業板優越許多。因此,台灣證券市場目前的整體表現仍優於深圳創業板,深圳創業板的開板尚不至於影響台商回台上市的意願。
最後建議未來台灣證券市場應積極爭取與兩岸三地證券市場更密切的接觸,以「區域整合」作為當前的發展方向,若能合作組成「大中華區域證券市場」─雙邊掛牌機制甚或多邊掛牌,以兩岸三地之間的優勢互補,更能達到競合、更甚是綜效的效果。 / After the second return of the governing party in Taiwan, the new government released some beneficial programs and deregulated some laws to attract Taiwanese enterprises to IPO in Taiwan. In the meanwhile, ChiNext opened in 2009 for the purpose of offering an efficient capital-raising platform for those newly-formed enterprises. ChiNext gives Taiwanese enterprises an attractive opportunity to IPO in China, and therefore Taiwanese enterprises may decrease their willing to IPO in Taiwan.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opinion of Taiwanese enterprises who make a decision to IPO in Taiwan or ChiNext, analyzing by the side of regulation, market and environment to determine whether ChiNext will affect the willing of Taiwanese enterprises to IPO in Taiwan or not.
What attracts Taiwanese enterprises to IPO in ChiNext is its excellent PE ratio, high turnover rate and being easy to be qualified. In addition, owing to the rapid growth in Chinese economy, enterprises will raise much more capital in ChiNext. Contrary to ChiNext, Taiwan stock market is such a mature stock market that it could not expand rapidly as ChiNex. Also because of its maturity, Taiwan stock market is much steadier and much more international than ChiNext. To sum up, Taiwan stock market is still more outstanding than ChiNext, the appearance of ChiNext does not affect the willing of Taiwanese enterprises to IPO in Taiwan at present.
Finally, this paper makes a suggestion of "region conformity" as a direction for Taiwan government. Taiwan government should connect with Chinese-area stock market more intensely. If the stock market of Taiwan, Hong Kong and China could form a "Chinese-area Stock Exchange" like NYSE Euronext or other else, it will create an effect of synergy in Chinese-area stock market.
|
24 |
我國證券商國際化佈局東南亞:發展為亞洲區域型券商策略之研究 / Taiwan's securities firms reaching out to Southeast Asia : study of the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into regional securities firms in Asia李翰林, Li, Han 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2014年政府提出金融業「打亞洲盃」的政策願景後,金融業開始更為積極的構思如何佈局東南亞,其中證券業因國內市場經營不易,證券市場逐漸萎縮,因此更急需往國外發展,開拓業務範圍。唯東南亞國家多因語言差異、風俗習慣隔閡,及資訊取得不易等因素,台灣證券商在缺乏資訊的情況下難以判斷應佈局於何處,以及應如何佈局,故本研究藉由蒐集各國文獻及資訊之文獻分析法,統整分析後提出台灣證券業佈局東南亞可行的策略、方向,從最基礎的經濟環境切入,分析潛在市場規模大小和未來成長潛力,找尋合適的佈局標的,擴大經營版圖,擺脫台灣證券市場萎縮之困境,並建構出適合台灣證券業之國際化經營發展策略,期能與國外證券商分庭抗禮,乃至於發展為亞洲區域型券商。 / Since Taiwan government announced that financial sectors competing across Asia in 2014, Taiwan’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s worked more aggressively on how to reaching out to Southeast Asia. Especially for securities sectors, Taiwan’s securities firms need to expand business abroad because Taiwan’s securities market are shriveling. Because of the shortage of data and difference of languages, it is difficult for Taiwan’s securities firms to do research in finding out appropriate target market to invest in. S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out the most appropriate target market to invest in for Taiwan’s securities firms. This study found out the best entry target an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aiwan securities sectors to develop into regional securities firms in Asia by case study between international level securities firm and Taiwan securities firm.
|
25 |
可轉換公司債定價研究吳佩倫, WU,PEI-L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目前的證券市場過份偏重於股票市場,忽略了債券市場,使得市場上彌漫著投機
氧氣,養成社會大眾不勞而獲的心理,為了改正這種氣習,需要加強債券市場的發展
,使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齊頭并進。
而我國一般民眾對債券市場并不熟悉及熱衷,為了發展債券市場及吸引投資人的注意
,可引進一新工具,那就是可轉換公司債。所謂可轉換公司債為一公司債訂有一轉換
比率,使得可轉換公司債之擁有者可將其債券轉換成該公司的股票。
由於轉換公司債的特殊性質,同時兼顧了債券與股票的雙重特性,使得其成為證券市
場上極具吸引力的一項商品,可抓住投資人的興趣,使得投資人逐步邁進債券市場。
由於可轉換公司債的特殊性質,使得判斷其價格是否合理,較判斷股票及公司債困難
許多。因為其較一般公司債多了一轉換權利而增加了資本利得的機會,也較股票多了
一最低保值額,所以可轉換公司債的訂價方式也就顯得較復雜,而不易判斷其價值。
本文除了介紹可轉換公司債的基本性質之外,還特別著重於可轉換公司債的訂價研究
,希望藉此研究,可得出一結論對於投資大眾及發行公司都有所助益。
|
26 |
證券市場個人投資者投資決策行為之研究曾嘉麟, ZENG,JIA-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影響股票價格之因素,基本上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1.市場因素、2.行業因素、3.公
司因素。本研究主要在了解台灣地區股票投資報酬率與行業因素之關系。
理論基礎部份,介紹單一指數模式(single-indel model)與多重指數模式(multi-in-
dex model),以了解兩模式之主要內容以及有關研究行業因素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文獻探討部份在說明以往國內外學者之研究大部份證實了行業因素之存在,並敘述將
行業因素引入多重指數模式中,以了解是否能降低殘差相關,提高對股價變動之解釋
能力的有關研究之研究方法與結果。以往國內有關行業因素之研究皆按現行證券市場
之分類標準予以分類,本研究則以陳發輝依六變數( 包括流動比率、負債比率、 EPS
、資產週轉率、資本額、稅後盈餘成長率、交易週轉率) 所區分出之五種類型( 包括
成長績優型、高度投機型、穩健成長型、保守停滯型、穩定獲利型 )來將研究資料中
上市公司予以分類。
研究設計在說明研究的設計過程,包括證券種類的選擇、研究期間、選樣標準、變數
之操作性定義、資料來源、研究步驟等。
實證結果與分析部份對實證研究的統計結果加以解釋並對本研究實證部分的研究限制
加以說明。
|
27 |
期貨市場之研究──以股價指數期貨市場為中心謝上元, XIE,SHANG-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經貿的快速成長,國民財富不斷地累積,配合著政府為推動資本市場自由化的政
策,吸引大量資金以及眾多的投資人口相繼投入證券市場,造成近幾年來國內證券市
場一片繁榮活絡之景象。
觀諸國內證券市場最近的發展,顯示有逐漸趨向機構化投資的現象,在政府積極推動
資本市場自由化的政策下,證券投資信託公司相繼成立,投資機構如金融業、保險公
司亦紛紛投入證券市場,而將來部份營利事業機構亦可能以投資信託之方式投資於證
券市場,職是之故,如何使資金的運用趨於多樣化,以及如何有效地規避市場價格波
動的風險,實為上述機構投資人應深究的課題!
吾人認為:為達多樣化運用資金以及有效規避證券市場「體係性風險(systemstic r-
isk)」之目的,美、日等國開辦的「股價指數期貨 (Stock Index Futures)」交易是
極具參考價值的投資工具。本論文重點之一在針對此種投資工具作詳細的介紹及分析
,期使投資大眾對其有充分的認識及瞭解,並對我國開辦此種商品交易之可行性作一
評估。
鑑於政府積極推動金融國際化、自由化之政策,對於一般投資大眾不甚瞭解之期貨交
易制度,深覺有詳細介紹之必要,本論文另一重點即在對期貨交易制度之演進、經濟
功能以及發展現況作深入之分析及介紹。又基於近年來愈演愈烈之「地下期貨交易」
現象,對金融秩序之安定以及國民經濟之發展,已造成莫大之影響,而政府主管機構
以及法令之介紹,分析國內市場上現存之間題,並對最近由經濟部草擬之「國外期貨
交易法草案」進行討論,以期作為未來研究開辦期貨交易可行性之參考。
|
28 |
價量分析之理論實務與實證蕭必偉, XIAO,BI-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證券市場和一般商品市場本質上有所不同; 一般商品市場的需求和供給者是截然劃分
的集團; 而證券市場是一個流通市場, 其參與者既是需求者亦是供給者, 以經濟學理
論來預測分析, 解釋證券市場行為是一種主流, 而價格和數量又是經濟學領域中最主
要兩個變數; 環視現代探討證券市場行為的文章, 大部份只偏重於價格或數量單方面
之探討; 或價格與數量間單方向因果關系的研究, 由這些研究所得結論來說明證券市
場價格和數量間關系顯然不夠, 例如在探討未來價格變動時除了前期價格因素外, 尚
有數量因素會影響未來價格因素的發展。
多元時間序列分析方法系直接使用多個變數數列資料間所顯示之自我相關特性及交叉
相關特性以設定出變數間可能存在的因果關系, 而且其具有以下之優點。(1) 序列與
序列之間可能存在領先、同時、及回饋等多種關系, 藉著MARMA 模型之設定即可顯示
多個序列間基本之動態關系。(2) 聯合多個數列來建立模型亦可利用其他數列所提供
情報提高預測之準確性。(3) 介之分析(Intervention Analysis) 或季節因素之調整
都可由MARMA 模型之建之得到更精確的結果。
本文即利用多元時間序列模式(Multiple Time Series Models簡稱MARMA)分析方法,
探討證券市場價格與數量同時對數量或同時對價格的影響。
|
29 |
從技術分析觀點論各種股價指數之敏感度莊國仁, ZHUANG,GUO-R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證券市場從民國七十五年起蓬勃發展以來, 到民國七十八年底止, 總投資開戶人
口已超過三百萬戶, 每日成交金額動輒壹千多億元, 其規模之大已躍居世界證券舞臺
重要地位, 僅次於日本及美國, 從理論上言, 任一理性投資或投機者所憑恃進出股市
者, 厥為基本分析或技術分析或兩者并用; 本論文從技術分析觀點對目前各種股價指
數之反應敏感程度作一深入研究, 欲探知在證券市場中長期波動走勢中, 何種股價指
數能在重要反轉時點儘早出現預警訊號, 得以警示或預知股市變動趨勢或走向, 那么
對於廣泛投資或投機大眾則貢獻良多矣。
本論文內容概分五章, 第一章緒論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與限制, 并提出研
究架構; 第二章為對於各種股價指數編制方法之檢討, 因美國對股價指數之編制歷史
最悠久, 編制股價指數之機構最多, 且世界各國其主要證券市場對於股價指數之編制
大體師法美國編制方式, 而現今證券市場規模最大者依序為日本、美國及我國, 故本
章僅就美國、日本及我國證券市場主要股價指數之編制方法加以探討, 第三章則對於
各種技術分析方法加以探討, 并對於敏感度作一界定, 以便於技術分析方法之篩選,
第四章則選定民國七十五年起至七十九年二月止我國證券市場實際資料作一實證分析
, 并對其結果加以探討, 第五章則為結論與建議。
|
30 |
證券市場投資組合風險之分析徐雅蓉, Xu, Ya-R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不要將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籃子□」的多角化分散投資理論已廣為學者所接受,然
而,在投機性濃厚的台灣證券市場中,這一理論的適用價值有多大,則為本文所欲探
討的。
本文首先探討影響國內投票報酬變化因素有那些,股票間的共同性及共移性程度,建
立一指標模式以討論在多角化投資下,非系統風險可降低的程度。全文共一冊,約四
萬餘字,共分四章,其內容如下:
第一章介紹研究背景及研究架構,第二章探討相關理論,包括市場共同性及共移性;
投資組合理論,區別分析多變量統計方法及檢定市場為隨機漫步的理論和方法。第三
章作證券市場的實證分析,第四章分析、建議,第五章結語。
|
Page generated in 0.025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