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3
  • 30
  • 3
  • 3
  • Tagged with
  • 36
  • 36
  • 36
  • 36
  • 12
  • 12
  • 10
  • 9
  • 9
  • 9
  • 9
  • 9
  • 8
  • 8
  • 8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中國大陸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之研究 / The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of Mainland China's Capitalist Industry and Commerce

王政, Wang, 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在說明中共政權建立後,如何通過國家機器和其他動員力量,配合 政治經濟等手段,使中國大陸原有成千上萬私營工商業向社會主義公有制 過渡的過程。論文共分七章,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目的、方法、限制及 資料來源。第二章探討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基礎, 主要是馬克思、恩格斯的贖買理論,和列寧、中共所採行的國家資本主義 。第三、四、五章研究對私營工商業改造的三個步驟:利用、限制、改造 。每個階段各有基本前提和具體措施,論文詳細說明中共採取哪些利用和 限制的方法,以達到完成改造的目的。第六章探討幾個問題,諸如改造的 歷史評價?改造進度何以大幅度加快?改造得以順利完成的原因?改造過 程的瑕疵與?第七章結論,首先分析消滅私營工商業對中國大陸經濟、社 會、政治各方面帶來哪些影響。其次,作者藉改造的歷史經驗,並針對「 中」港兩岸之間的互動,提供臺灣在未來應有的幾點思考。
12

李達思想中的中國共產革命(1919-1928)

施純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試圖以一個在五四時期轉向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李達(1890-1966)──的角度,觀察他自五四運動以來至1930年代以前,正值中國共產革命開始接受蘇聯直接指導並展開一連串政治活動時,如何理解、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並解答在這段時間中的不同政治議題,析理出其思想與現實政治議題互動的情況,以及其思想本身的連續性和變化。另一方面,本文將李達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和對於中國共產革命的看法,與當時中共官方的主流解釋作一對照,呈現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共產革命過程中,被重新理解和運用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基於李達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關注,「以政治革命掃除經濟障礙並發展生產力」成為李達思想不變的主軸;而李達思想在1919-1928年之間的轉變,從強調「階級自覺」,轉變為強調服從客觀歷史規律以制定革命目標――建立一個獨立、強大、能夠掌握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的「民主國家」帶領中國和平地進入社會主義階段。基本上,李達在1919-1928年間的思想特色和轉變,不僅在不同議題上與中共官方主流說法呈現理論或策略方面不同程度的差異,並且在1920年代後期相當不同於中共官方越來越激進的策略和理論傾向,呈現在「以馬克思主義救中國」的同樣政治立場中,理論理解和策略設定的不同可能性。
13

日本のスキル形成システムと女性の職業キャリアに関する研究 -職業資格とその効用に関する計量社会学的分析-

佐野, 和子 23 March 2021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教育学) / 甲第22927号 / 教博第255号 / 新制||教||198(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育学環専攻 / (主査)教授 岩井 八郎, 准教授 岡邊 健, 教授 楠見 孝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ducation)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14

孫逸仙與馬克斯主義國家觀的比較研究

陳榮源, CHEN, RONG-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一冊、分七章,第一章:概論;主要說明國家與市民社會的區分,並以歷史發 展結果,重新的在馬克斯思想中導入黑格爾的精神觀念促使馬克主義的分裂。第二章 :人、勞動、異化與國家;從勞動的辯證過程討論人類的轉變與人類如何在社會勞動 中喪失自我肯定,而來說明馬克斯為什麼把宗教與國家當作異化的形式。第三章:階 級結構與國家的關係;從本體論轉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社會分析,敘述階級與國家 的互動關係,並比較馬克斯主義者的看法。第四章:國家的相對自主性與功能;從傳 統的國家狹窄定義擴展到國家的意識形態功能、如何合理化資明國家為什麼由消極功 能轉化到干涉主義。第五章:無產階級與國家的Aufhebung ;說明無產階級與政黨的 矛盾及Aufhebung 的晢學意義。第六章:孫逸仙的國家觀;由進化論、歷史觀、心物 合一及人性論說明國家存在的絕對必要性並且試圖以世界體系與依賴理論說明中山先 生國家干涉主義的意義,並且國家在現代化過程居於關鍵地位。第七章:結論。
15

契約當事人地位對等原則

黃程貴, Huang, Cheng-G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十九世紀時達到最高度發展之資本主義、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系近代市民法之基石 ,極為崇尚個人人格及其尊嚴,認為個人意思具有絕大之權威,私人相互間生活關係 之形成係依據對私人人格及其尊嚴之尊重所導出之私法自治原則。並強調每一個個人 在社會上、經濟上及政治上均係自由且平等之社會單位,每個人均應且能照料自己之 福祉,並在追求自利之同時,亦無形地達成整個社會之和諧與繁榮。唯上述只係理論 上之假設,在社會生活現實中,各人之社會、經濟地位有強弱之分,且由于契約自由 極易與所有權、金錢債權相結合,有產者以其絕對之所有權為後盾,在實際上更鞏固 強者之地位,使和理論上之契約自由變成只是強者之專制自由、弱者之專制服從。針 對此一近代市民法之弊病,唯有重建真正的實質上之契約自由,亦即藉當事人間對抗 力量之建立,保障維護當事人間之對等地位,祇有如此方能真正達成自由且平等之社 會。 第一章導論性之探討係著重于近代私法之制定歷史及其社會模式之變遷,並肯定當事 人地位對等原則係將來立法上所必然之趨勢。 第二章建立契約當事人對抗平等之必要,係分別由經濟、政治背景及私法上之相應的 革新三方面來探討當事人對抗力量建立之必要怪並肯定當事人地位對等原則係法律政 策不可或缺之必要手段。 第三─五章等章係分別就勞工法、經濟法及消費者保護法三者討論此一原則之貫澈的 問題。 第六章結論係綜合上述各章之論述,就此一原則之所據的政策目的作一簡要之結論。
16

從組織文化的觀點試論儒家思想與基督新教的融合與互斥-以伊甸基金會為例 / The study of mixture and conflict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christianity : organizational culture perspective

賴英錡, Lai, Ying 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隨著公民意識抬頭,西方資本主義不斷受到質疑與挑戰,企業不能再把「為股東追求最大利潤」作為企業存在的唯一目標,而是應該考量到企業和其他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之間的關係。而這樣的觀念,正巧和宏碁(acer)前董事長施振榮先生所提出之「王道」(Wangdao)精神相呼應,亦即中國儒家的經商哲學,筆者稱之為中國的經濟思想,是一種對西方資本主義的修正。如何借鏡中國的儒家思想,修正傳統西方資本主義的弊端,減緩持續擴大的貧富差距與分配不平等,便成為了本研究的研究動機。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作為研究方法,又可細分為文獻蒐集與深度訪談。第二章透過大量的文獻蒐集與閱讀,作為研究結果的假說依據,並於第四、第五章輔以深度訪談研究對象,作為理論結果的證據。 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經濟思想因包含了儒家學說,對於「義」和「利」的價值順序,與西方資本主義有很明顯的不同。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若能將儒家思想放入其中,則更容易達到「共創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的理想目標。此外,透過本研究的結果,我們也能發現宗教信仰對於組織的重要性。以本研究中的伊甸基金會為例,便能清楚發現基督信仰與儒家思想在該組織中的融合,並且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指導每一位組織成員的行為與表現。 /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ise of civic awareness, Capitalism has been questioned and challenged. "maximizing profits for shareholders" is no longer the only goal of company. Instead, company shoul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any and other Stakeholders. This concept is same with "Wangdao" proposed by Stan Shih, the acer former chairman, that is, the Chinese Confucian philosophy, I call it China's economic thinking. How to draw lessons from Chinese Confucianism, revise the drawbacks of Capitalism and slow down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and distribution inequality has become the motive of this research. In this study,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used as a research method, but also can be divided into literature collection and interviews. The second chapter is based on literature collection and reading, as the hypothesis of the results, and in the fourth and fifth supplemented by interviews with the object, as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of the evide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 contains the Confucian doctrine, the value of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 it has a huge difference with Capitalism. In the course of business, if we can put Confucianism into it, it is easier to achieve "create value, balance of interes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ideal goal.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 can also find the importance of religious beliefs for the organization. In this study, the Eden Foundation, for example, will be able to clearly find the Christian faith and Confucianism i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in the subtle process of guiding each member of the organization's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17

女性銀行員勞動過程之研究

呂翠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交互運作下,女性銀行員在銀行業的僱用管理制度下是否獲得公平合理的待遇?在勞動過程中的工作處境又是如何 ?經由本文的探討,獲得以下的研究發現: 一、 我國現有的銀行經營型態或管理風格大部份受到日本父權文化的影響,承襲 了以「家庭性別分工」為基礎的日本式經營模式,除了造成女性行員過去結 婚後就必須離職外,整個工作場所的制度設計也屬於男性導向,而非性別中 立的。女性行員被分派到父權體制所建構的低貢獻的職位上,使得女性在考 績、薪資、訓練或升遷的機會上不及男性,只有靠著年資慢慢的升遷。由於 父權體制的性別分工,使得銀行業寧可多僱用人力配置容易的男性而少僱用 女性,以減低成本,這也是為何銀行業長久以來一直維持一定的男女僱用比 例的原因。 二、 對銀行業而言,女性被分派的服務性內勤工作,相較於男性的外勤工作,更 能控制其勞動過程,銀行業除了設計一套防弊的作業程序,更為了提高工作 效率與服務品質而引進科技,不斷的改變服務性工作的作業方式,即便是為 了方便客戶而給予櫃台人員些許工作上的相對自主性,但銀行卻能利用電腦 、號碼機、監視器,以及碼表來控制櫃台工作人員的工作速度與品質,以便 在櫃台行員的勞動過程中賺取剩餘的勞動價值,使得從事櫃台工作大多為女 性的銀行員對其生產活動、產品、同僚與自身產生了疏離感。 三、 銀行為了提高服務品質,提供客戶資訊自動化的服務,但卻減少了大多為女 性所從事的櫃台服務性作業量,雖然近年來新銀行的成立,與各家銀行的快 速擴充據點,對於女性櫃台行員的需求並未明顯減少,但近日政府已宣佈停 止核准新銀行的設立,以及未來銀行間相互合併的趨勢,櫃台作業人員的需 求應有減少的可能,而相對的,理財性、開發客戶,以及規劃的人才需求會 增加。但是這些增加需求的工作資格與條件早已被父權體制建構為男性的工 作,女性不易取得這些工作機會,即使銀行內部開放機會讓女性銀行員們選 擇,但是在銀行以性向測驗和面談篩選過的女性行員,大多不自覺的已接受 男性建構的價值觀,對於理財性、開發客戶等有業績壓力的工作不感興趣, 而寧可從事原來的櫃台工作。不過,在訪談的過程中,發現學歷越高的女性 行員越能接受銷售導向的工作。 根據上述的研究發現,本研究提供女性銀行員、政府與銀行業具體的建議及未來相關研究之方向。
18

日本殖民政策與台灣農民運動的形成(1895∼1931年) / Japanese Colonial Policy and Taiwan Peasant-Movement (1895∼1931)

羅文國, Lo, Wen-g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筆者以「日本殖民政策與台灣農民運動的形成 (1895∼1931年)」為題 ,係以日據台灣農業經濟的歷史特質為主軸, 反映當時殖民政策下產業 結構變革的基本趨勢, 主題所關切的是土地耕作者對殖民政策的肆應性 問題,說明農民在殖民地爭取經濟利權的活動發展及其形成與衰退的原因 ,同時對於移墾區居民性格經過殖民地化及資本主義化後之轉變與強化的 現象提出一些歷史性的解釋。本論文除導論、結論外,分為四章作細部分 析,第二章, 「日據台灣近代化殖民地的建立」:係以清末台灣的經營 為背景, 說明日本帝國主義對台灣經濟支配的外部活動,特別是農業政 策及資本主義化的意義, 其中對於外來力量對移墾社會的破壞及重建, 以及所殘存的移墾社會特質, 是論述的重點。第三章,「日據台灣農業 結構的基本問題」: 是從土地利用、農產商品化及佃作問題等三方面分 析農業結構問題, 同時對殖民政府的措施與農民肆應間的關係作內部的 討論, 俾說明帝國主義的外力介入是否改變台灣農業模式,如有改變, 則其改變的實質如何, 以及農民在耕作型態上所面臨的衝擊, 以及傳統 土地制度所引發的佃作問題是如何形成農民爭議的主題。第四章,「農民 性格的轉變與強化」: 農民特性是農業社會價值規範表現於農民生活和 生產上的身心行為特質。 台灣農民性格有明顯冒險趨利的移墾特質,對 財富、土地的熱愛更有強化的傾向, 民族運動所喚起利權意識促成農民 運動的形成,相對地, 外在帝國主義的政策性誘導因素亦加強農民對農 業經營的投注心力, 從性格角度觀察農民爭取經營利權運動的形成與帝 國主義的政策性反應是有對照性的; 另外由於農村結構受帝國主義的支 配,導致農民的階層的分化亦予以討論說明。第五章, 「農民運動的形 成與衰退」: 敘述在台灣產業發達及全球經濟恐慌的時代背景下,農民 爭取利權運動的形成,回映前述農民性格的特殊性, 以運動發生的特質 與區域說明農民對殖民政策的肆應。 同時結社團體在對農民運動的指導 與推動中,所作的政治訴求及其意識, 以及農民的支持程度如何?農民 關切的焦點所在?均需作深入的分析, 最後並提出對於農民運動的評價 。
19

移動的痕跡 / Traces of moving

李若韻, Lee, Jo 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創作的「移動」,意旨在生態系統中,動植物非自然/自願性的移動—即指因 人為活動或需求所造成的移動,在動植物被不同規模的移動後,形成一種隱而難 見的新秩序,這些因人為能力所造成的新移動景象,則為移動過後的痕跡。 這是一份討論人與自然最初關係的創作,藉從「移動」的觀念,觀看城市中 的生態日常。本創作分創作論述與攝影集作品兩部份進行,創作論述從「生態資 本主義」出發,建立作者所提出的「移動」觀念;攝影集作品則以新紀實攝影作 表現手法,再現作者所欲強調的「移動」影像。 本創作價值不以提倡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作最終解答,而是從「移動的痕跡」 影像中,理解人類所創造的移動能力已出乎我們所想像,對於城市中日常的生態 景觀,應開始發展另一種觀看的方式。 「移動的痕跡」攝影集(網路版本):http://issuu.com/mesyeux/docs/movefinal / “Moving”, in this work, means the movement of animals and plants which is made by human beings rather than by the free will of the moved objects. In other words, the movement is caused by people's activities and demands. After the movement in various scales, a new and obscure order is formed. These newly-formed visions then act as the evidences of artificial movement. This work is about the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kind and ecosystem by re-observing everyday activities with the point of view of “moving”. This work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the thesis and the photo album. The thesis part, based on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moving”; while the photo album part, adopted the new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style, is the medium to visualize “moving”. The value of this work is not to recommend a harmonious way of living between mankind and ecosystem, but to remind the readers that " moving " made by all mankind has been far beyond our imagina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re-define our way of seeing the daily life. Traces of Moving (online version) : http://issuu.com/mesyeux/docs/movefinal
20

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之哲學反省

范姜琇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說道:「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馬克思對於哲學的革命性解說也顯示在他對於經濟的解說之中,他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當中指出黑格爾唯心論所理解的國家概念,僅是將國家視為如同仲裁個人利益衝突的更高理性,是公共利益的守護者;但馬克思認為社會生活本身存在著階級的分劃,經濟活動之中存在著人對人的壓迫,這個概念式存在的國家反以公共的善為名,實際上卻只是既得利益階級的利用工具。這種國家概念只是虛偽的國家概念。唯有「否定既存的哲學」,否定現存哲學世界的世界觀,才能夠使得現存世界與概念吻合,德國哲學的主要缺陷就在於:「它認為不消滅哲學本身,就能使哲學變成現實」;因此馬克思說:「你們不在現實中實現哲學,就不能消滅哲學」 。柯西Karl Korsch (1886~1961)認為對馬克思而言,這種對哲學的「批判」之意義也同樣適用於對經濟之批判,因此他仿照馬克思的話說:「你們不在現實中實現經濟,就不能消滅經濟」 。馬克思就如他在《資本論》中所說的,旨在揭發當代經濟的奧秘,同時亦欲對之前的經濟學家的經濟理論進行革命。 經濟的本身,一方面是一種自然的規律,因為人類面對著一個不爭的事實,即:我們必須透過我們人類的勞動,改變大自然的形式,來滿足我們的需求,延續我們的生命;經濟學家始終都必須承認經濟是基於一個自然的現實活動,因此從未有一個經濟學家否認,勞動,是創造價值的根本泉源。 另一方面,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僅僅以其自我的勞動,來滿足維繫自我生存的物質需求。因此,交易是經濟的自然現象,經濟活動本身必然是透過交易的這項社會行為達到其實現。此外,面對著自然的資源,人的需求是無限的,但是資源卻是有限;所以經濟活動的本身,它必然也是一個物質的分配系統,就如同經濟學家薩穆爾遜(Paul A.Samuelson)定義經濟理論為:「分析社會及其成員如何決定、使用其有限的生產質料,生產各種物質,藉諸或不藉諸貨幣,分配與社會中之個人與群體,以滿足其現今與將來需求。經濟學分析成本與效益,以改善社會的生產與分配系統」 。 價值是一個極為抽象的名詞,但是在具體的經濟現象與活動當中,卻是具象的。它可以指涉人的創造物質的勞動,可以指涉物質對於人的需求的可能;它也可以作為分配系統的根據,所以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必須要對價值在經濟現象當中之具象有所說明以及解釋。馬克思也不例外,從經濟思想史的理解當中,馬克思以其勞動價值學說建構他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批判的基石,同時也以此作為建構社會主義經濟的理論基礎。李敖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以「再見馬克思」為題,似乎說明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但是英國的社會學家紀登斯(Giddens)認為,馬克思所謂的「一個幽靈在歐洲徘徊」,這個他稱之為幽靈的社會主義,之所以仍在歐洲徘徊,是因為我們不能簡單地放棄那些推動他們前進的價值和理想,因為這些價值和理想中,有一些是我們社會與經濟發展所創造的美好生活中所不可少的 。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乃是對於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的價值解說之革命,另一方面,也是一種繼承。在其《剩餘價值理論史》的鉅作當中,馬克思對於威廉配第(William Patty)、亞當斯密(Adam Smith),以及李嘉圖(David Ricardo)的價值論述多所批評,所以本論文的第一章將論述他們的價值理論,以瞭解這些經濟思想家們對於價值概念的論述,以及馬克思對於這種價值論述的批評,藉此瞭解價值理論的歷史發展,並從中釐清問題之脈絡,以利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作一個基礎的理解。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是對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的繼承,同時也是一種改革,因此在第二章中企圖延續第一章的論述呈現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之內容及其涵義,並說明馬克思對於這種勞動價值理論的發展。 如前所述,經濟活動必然包含物質的分配系統,或是稱之為「經濟秩序/制度」,馬克思以勞動價值理論作為基點,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制度多所批評,本論文嘗試在第三章中說明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以及分析在資本主義之資本積累、再生產的模式下,將形成供需不均衡的生產過剩問題。以及說明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將如何因著這樣的內在生產關係,工人之勞動與生產工具的相分離,而資本家如何在掌握資本、掌握生產工具的情形下,進行階級的剝削,乃致引發資本主義的種種危機。 任何一種社會理論不但需要一種理論的一貫性,同時也考驗其可實踐性,因為社會的主體是「人」,要解釋人的社會行為,便必須要對人之自由的行為的社會定位有所說明,在第四章當中,本論文之研究議題,所謂「哲學探討」之意義,便是在於說明馬克思在經濟制度當中的人之定位問題;除了說明馬克思自黑格爾及費爾巴哈處所繼承而來的人的本質理論觀點,並說明馬克思對他們的理論的批評與改進。加以反省人的本質在勞動異化的情形下,工人與資本家所扮演的剝削者與被剝削的角色是如何進行的,以作為本論文的結論。

Page generated in 0.017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