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37
  • 412
  • 37
  • 25
  • 4
  • 4
  • 1
  • Tagged with
  • 484
  • 484
  • 168
  • 165
  • 159
  • 149
  • 119
  • 103
  • 102
  • 96
  • 88
  • 67
  • 63
  • 61
  • 6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41

網路商店之資源、事業網路、競爭優勢與行銷策略之關聯--以國內販賣個人電腦產品的網站為例 /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esources, business networks,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the web sites in Taiwan to sell PC at least

陳昕, Chen, Hsin Eagles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89 年,Tim Berners-Lee 發展了 WWW 網際網路(以下簡稱網路)超媒體架構之後,讓資訊更方便地傳送到全球各個角落,隨著電腦科技的發展,更快速、更便宜及更人性化的電腦不斷地湧入市場,使得一般消費大眾均有能力購買足以處理網路資訊的電腦,也為網路商業化開闢了新的天地。1991 年,網路開始商業化,並被視為一種溝通、交易及配銷的通路。1998 年,在政府相關單位開始大力推動「百萬店家上網總動員」之下,國內販賣電腦產品的網路商店將會逐漸地增加,透過網路販賣個人電腦的市場競爭也將愈趨激烈,然而,在眾多販賣個人電腦的網路商店中,具備何種「資源」及「事業網路」的網路商店容易成功?其形成的「競爭優勢」為何?其採行的「行銷策略」又為何?因此,本研究藉由 Grant(1991)的「以資源為基礎的策略分析架構」深入訪談國內七家網路商店,探討「網路商店之資源、事業網路、競爭優勢與行銷策略之關聯」,主要的研究發現如下: 一、目前,網路商店傾向靠實體商店獲利。 二、簡單結構是目前網路產業中流行的組織型態。 三、經營管理者的工作經驗較能創造管理租,經營管理者的教育背景較無法創造管理租。 四、集團型(或非創業型)網路商店的競爭優勢來源為集團(或公司)擁有的事業網路,及蓄積在集團內部的商譽與知識。創業型網路商店的競爭優勢來源為管理者的經驗與信譽或知名度,及其利基市場化的經營型態。 五、目前,消費者重視網路購物安全性的程度仍然較大於網路購物方便性的程度,因此,在這場「網路行銷戰場」中,集團型網路商店的勝算將高於創業型網路商店的勝算。 / After Tim Berners-Lee created the structure of hyper media as WWW in 1989 ,the information was more conveniently transmitted to all sites where the cable reached .Alo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fast ,many more fast ,more unexpensive ,and more humanized computers were promoted continuously into the market ,which let the public had the capability to purchase those computers which could deal with the information in WWW enough , and also paved the new way of the commercialization about WWW. In 1991 ,The WWW which was as the channel of communication , transaction , and distribution started to commercialize. Under the government in Taiwan which has beginning to promote " Millions Online Residences & Enterprises " in 1998 , we believe the online store ( which selling computer systems ) will be increased from time to time , and the competition of the WWW market of selling computer systems will be hard even . However ,In many online stores which were selling computer systems at least , we longed for answering four questions as follows: 1. What kinds of resources and business networks did the online store have? 2. What were kinds of resources and business networks which can make the online store successful easily ? 3. What wer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which resulted from those resources and business networks the online store had ? 4. What marketing strategies did the online store take ? This thesis referred the Grant (1991) "The Structure of Strategic Analysis from The Base of Resources " , and probed with interview seven online stores in Taiwan to discover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esources , business networks , competitive advantages ,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Six main propositions from discovering was as follows: 1. So far as, the online store was subject to dependence upon real ( vs. virtue or online ) store for earning profit . 2. The simple organization was popular in the WWW industry in the recent time. 3. The work experience (of the manager) was more possible to create the " management rent " than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the manager). 4. The learning ways of the online store was subject to combin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5.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the consortium online store resulted from the business networks which were owned by the consortium , and the brand reputation and knowledge which were accumulated in the consortium ;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the entrepreneur online store resulted from the work experience and credit which were owned by manager (and founder) . 6. As far as, the consumer cared about the safety of the online shopping more considerably than the convenience of the online shopping . In the long run , in the " War of The WWW Marketing " , the consortium online store will win more easily than the entrepreneur online store.
242

無財源提供之強制性責任對地方財政負擔影響之分析 / Influnce of unfunded mandates

劉姿緩, Lu, Tsu-Hua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央對地方干預的工具包括利用強制性責任(Mandate)來賦予地方政府執行某些政策的責任,或者也可能利用補助制度來干預。近年來,各國聯邦或中央政府預算赤字的惡化,促使其利用強制性責任方式,將財政責任及負擔轉移給下級政府,以降低赤字及負債。此種由中央將財政成本移轉給地方負擔的強制性責任,我們稱之為「無財源提供之強制性責任(unfunded mandates)」。 無財源提供之強制性責任主要問題的核心在於:「融通(funding)」--成本應由誰負擔,以及「強制性的命令」--應由何層級的政府來作決策,中央(聯邦)政府抑或地方政府。針對中央強制性責任是否應給予地方財源融通,研究顯示,在地方存在淨利益外溢問題時,中央利用強制性責任來矯正此配置扭曲現象,不論是否給予地方財政上的融通,均能使資源達成有效配置。根據效率與公平原則,利用中央強制性責任來矯正淨利外溢的問題時,中央應給予地方財政上的融通。反之,若地方存在淨外部成本問題時,根據效率與公平原則,利用中央強制性責任來矯正此問題時,中央則不應給予地方財政上的融通。若中央以強制性責任來強制規定全國最低施行標準時,基於公平與效率原則,中央應給予地方財政上的融通。 在一國存在二級政府的制度下,若中央基於財政困難之因素,強制的將此負擔移轉給地方,可能會影響人民所可享受的最適公共財及私有財水準,在特定條件下,將使人民福利水準降低。理論上,均衡時中央與地方所提供的每單位公共財所帶給人民的邊際效用應相等,中央應自行負擔所提供之公共財所有財源。 有關強制性責任所造成的財政成本負擔,以台灣省為例,中央強制性責任確實對地方財政產生影響,且實證結果顯示,有些強制性責任將部分的財政負擔移轉由地方政府負擔缺乏理論上的依據,例如全民健康保險法及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由此可看出,在我國中央政府財政赤字趨於嚴重的同時,似乎有利用強制性的財政移轉來降低中央赤字的現象。但是中央政府卻忽略了此種財政負擔移轉的合法性、經濟性與公平性。
243

組織創新對人力資源管理角色影響之研究

賴姿蓉, Lai, Zi-R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今日的組織環境與社會結構的不確定性與變動性正急速增加,被動反應式的變革理論將不足以因應未來的挑戰。而組織創新理論正是一程以更積極預警的態度,來創造組織的不斷更新並帶來更豐富的資源與活力,而它更強調對整個組織甚至社會導入全新的建構,「創新」比「變革」更多了一層策略的意涵。本文採用多元的觀點來解釋『組織創新理論』,簡言之,組織創新可以區分為「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兩個面相。 而組織裡最有價值的資產「人」,則是本文另一個研究焦點。近年來,由於組織面對著更急遽的變化與競爭壓力,不管是公部門、私部門與非營利組織均面臨人力資源管理轉型的迫切需要。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角色偏重於作業性與靜態性業務,然為了創造組織人力資源最大的價值,現代的人力資源管理,逐漸發展出更具策略性與動態性的角色。 從資源基礎的策略觀來看,可以發現人力資源是組織競爭力的基礎點; 而創新能力則為組織核心能力的一大動力,它具有持久性與稀少性的特質,為了幫助組織提升競爭優勢的來源,因此將創新能力導入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為當務之急,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動機。 組織創新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主要有四個層面: 技術層面的創新、管理層面的創新、人力資源部門的革新與人力資源管理未來的創新重點。
244

德沃金(Ronald Dworkin)自由主義式平等理論之研究

廖正睦, Liao, Zheng-M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45

台灣中小企業經營策略-經營環境、企業資源、業主能力之互動 / The business strategy of small business in Taiwan

溫慕垚, Wen, Raymond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的經濟發展歷程,中小企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政府特別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不但重新修正中小企業的定義,而且對中小企業提供許多方面的協助,可見中小企業對台灣經濟的重要性。   台灣的中小企業是如何面對外界環境的變化,配合自身的條件,以制定出適時的經營策略?而台灣中小企業的經營現狀如何?政府單位應給予何種協助?中小企業本身又該如何因應?這些都是當前重要的議題,也是本研究所欲了解的重點。   本研究以九家個案公司及兩個輔導中小企業的政府單位,作為研究基礎。透過食品業、製造業、工商服務業等三個產業的九家公司,選取規模大小及發展歷程不同的個案,作為中小企業發展及營運的參考,配合中小企業處及工業局的輔導措施,加上學界對中小企業的看法,以了解產、官、學三者的異同點,作為研究的重點。   利用司徒達賢所構思的策略矩陣分析法,對個案公司的經營策略加以分析,找出中小企業在策略作為上較有意義的現象,配合成長後的中小企業個案,及大企業的經營模式,可得到如下的發現:(1)中小企業的經營策略制定,與經營環境、企業資源、業主能力密切相關;(2)業主能力的介入程度,會影響中小企業的發展;(3)成長的中小企業在某些經營決策上,會類似大企業般以整體企業資源為基礎;(4)大企業仍可能有部分經營策略的制定,如中小企業般需要以業主能力為依據;(5)中小企業對於資金的需求最殷,而對技術的支援較不需要。   本研究在最後對中小企業及政府輔導單位提出幾點建議:(1)中小企業業主應重視企業發展,循序規劃組織化的步驟;(2)中小企業應善用員工的潛力;(3)中小企業應提高業界合作機會,共同面對日益不利的經營環境;(4)中小企業應多利用政府輔導資源;(5)中小企業與政府輔導單位間應建立較廣的溝通橋樑;(6)政府輔導單位應加強對中小企業資金的輔助與管理;(7)政府單位在技術面的輔導應轉為相關性的輔導;(8)在輔導資源分配的立場,中小企業的定義不宜繼續擴大。
246

組織中個人發展理論之研究 / The Study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in Organization

林秋涼, Lin, Chiou L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代的組織人員不再只是組織機器的「小螺絲釘」,人是具有自主性的獨立個體,強調自身的價值、規範,工作不再是生活的重心,人工作不只是為了金錢報償,而有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的需求,追求多樣化的生活,因此組織應瞭解人員的需要,並創造適合個人發展的環境,當個人獲得發展,個人潛能得到開發,自我的零求得以滿足,進而組織、團體都得到發展,整個人力資源發展得以完成。   本文所指的「個人發展」(Individual Development)乃是組織透過教育訓練、學習及發展等途徑,來促使組織成員的知識、技術、能力和行為的改善與績效的提升。所以本研究的重點之一是尋求人性的本質,使組織在從事教育訓練、學習時,能針對人性本質作適當的方案規劃與執行。其二,探述個人發展的需求和方式、組織中那些因素會影響個人發展的進行,及何種組織有利於個人發展。第三,透過個案研究瞭解個人發展的情形和結果。   本文研究的章節安排則是: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緣起與目的、研究範圍、本文所採取的研究方法與受到的限制,及名詞界定。第二章為理論基礎,分別從心理學、社會學、組織理論及行動理論等理論,探討它們對個人發展的觀點,即其對人性本質的論點,來分析其對組織成員發展的看法,進而歸納出相關的理論基礎。第三章為個人發展理論之主要課題,探述有關個人發展的需求與方式、妨礙組織中個人發展的因素,及解決之道。   第四章為個案研究,本文係以國內最大規模的便利商店7-ELEVEN為研究對象,該公司的教育訓練已行之有年,具有完備的教育訓練體系,以瞭解組織實行個人發展的狀況。第五章為本論文的總結與建議。
247

超媒體專家決策支援系統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之應用研究 / A Hypermedia Exper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陳明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面臨半結構化及非結構化的決策問題,通常需要結合專家的知識、配合大量資料的處理及進行適當的模式運算,方能解決此類問題;人力資源管理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如:人力規畫、績效評估、教育訓練…等問題,亦屬於半結構及非結構的問題;因此,單一的電腦資訊系統如:管理資訊系統、決策動搖系統及專家系統,是無法有效處理此類問題;所以,整合資料、知識及模式的專家決策支援系統才是解決人力資源管理所面對問題的有效之道。   系統發展層次架構法,將整個系統發展過程區分成三個層次;應用層、概念層及實體層,而在此三層次之間透過邏輯對映及實體對映,以確保各層次之獨立性。在應用層中,利用超媒體方法中之節點-鏈結模式,表現出人力資源管理中相關之資料、知識、模式、畫面及介面之關係;在概念層中則利用物件導向方法,利用物件導向中之繼承、組合及參考關係,將應用層中之資料、知識、模式、畫面及介面歸納成各種物件類別,藉以產生人力資源管理超媒體專家決策支援系統之物件導向概念模式圖;在實體層中則利用軟體整合方式,將資料庫軟體、知識庫軟體、模式庫軟體及介面製作軟體整合在一起,以完成人力資源管理超媒體專家決策支援系統之實體建置及設計。   因此,在人的價值日益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亦相對提昇之下,使用傳統資訊系統已不足以解決人力資源管理之問題;唯有利用整合性專家決策支援系統之觀念架構配合系統發展層次架構法所發展之人力資源管理超媒體專家決策支援系統,才能解決目前人力資源管理資訊系統所面臨的困難;所以,本研究之目的即在探討人力資源管理超媒體專家決策支援系統之管理功能、整合架構、模式方法、發展流程與作業環境,以引導系統的開發、使用及管理,並且提出一個處理績效評估之原型系統以資驗證。
248

組織核心能力與競爭優勢-資訊科技之策略性運用 / Core Capabilit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柯文珍, Ke, Wen Jan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科技的進步與國際化的趨勢,企業正面臨著充滿競爭、多變與相互結盟的經營環境,組織必須跳脫出過去沈重而僵化的運作體制,在組織結構與經營模式上加注更多的彈性與應變能力,資訊科技對於大量資料的處理、儲存、傳遞功能使得現代企業日益重視此項工具所能帶給組織的高附加價值。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資訊科技與組織競爭優勢的因果關係,研究的目的在於了解「資訊科技應如何與組織所擁有的核心能力相配合,以創造組織的競爭優勢。」,並在此目的下深入探討以下三個問題:資訊科技與核心能力之間的配合型態所代表的涵義以及企業界實際的作法為何?資訊科技與核心能力的最適搭配是否會因組織的特性而有所差異?核心能力與資訊科技之間的配合型態對競爭優勢的影響為何?   本研究屬於探索個案研究,主要是藉由實地訪談國內電腦化績效卓越的公司,配合國內外相關文獻,以探討資訊科技的功能特性與組織核心能力的各種搭配型態,並進一步討論在不同的組織價值目標引領下,資訊科技與組織核心能力的最適配合型態與競爭優勢的因果關係。   經由理論與實務的印証,本研究發現透過資訊科技的收集、處理累積與分享傳遞的功能,能大幅降低企業流程的溝通協調成本,組織藉由知識與經驗的累積而能發揮「社會記憶」的功能,並經由不斷地對顧客進行深入的了解與探尋使組織比競爭者更有能力去滿足客戶的需求,如此組織便能以更具效率的運作程序及更高的顧客化程度來達成其所欲追求的競爭優勢。
249

影響家務分工因素之探討:台灣與南韓之比較研究 / Factors affecting the household division of labor:Comparative Study of Taiwan and South Korea

劉淑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東亞急遽的社會變遷過程中,台灣和南韓同樣面臨了快速工業化的衝擊,以及近年來社會文化的漸趨民主開放,或是女性經濟角色的大幅提升與女性意識的覺醒,皆可能帶來社會性別規範的鬆動,然而家庭內的性別分工並未有相對應的平等化現象,讓人不禁要問:家務為什麼仍然是女性的工作? 本研究主要以台灣和南韓已婚者為研究對象,試圖利用性別角色論(gender role theory)、時間可利用論(time available theory)與相對資源論(relative resource theory)等不同的觀點來解釋台灣和南韓社會中兩性參與家務分工的差異。本研究使用來自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資助之「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調查」1996年第三期第二次東亞組調查,以及同一份問卷由韓國延世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和美國芝加哥大學,在韓國共同合作蒐集而來的二筆資料,作為實證比較研究分析的基礎。 本研究的結果發現,在比較台灣和南韓家務參與比例的各種影響因素中,性別角色態度、相對工時與經濟依賴程度分別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台灣和南韓已婚男性的性別角色態度愈趨平權,其參與家務的比例愈高;台灣和南韓已婚女性的性別角色態度愈趨平權,其參與家務的比例愈低。(2)在相對資源方面,台灣已婚男性基本上遵照「交換原則」的行為模式,以經濟資源作為籌碼在家務工作的協商上,擁有較多經濟資源者,也就相對具有較多優勢在減少家務工作的時間上。(3)台灣已婚女性符合了「性別展現模型」的預測,其經濟依賴程度與參與家務比例之間呈U字型(曲線關係),亦即負擔家計的女性非但不是以掌握較多經濟資源的優勢而少做家事,反倒是以多做家事來凸顯其女性特質的家庭角色。(4)南韓已婚男性和已婚女性大致上則依循「分配原則」的行為模式,夫妻雙方會在家庭及工作之間,將時間作最有效能的分配。
250

高科技新創企業合作網絡模式之研究

巫立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儘管實務上創業活動屢見不鮮,但是有關創業的範疇在學術上之研究仍有待開拓。本研究建構出一高科技新創企業之合作網絡模式,一方面期能突破現有理論的藩籬,另一方面希望對實務現象提供有效的描繪和詮釋。此模式共區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說明高科技企業在草創期之合作網絡模式,第二部分說明高科技企業在成長期之合作網絡模式,第三部分說明草創期和成長期合作網絡模式的關聯性。此外,本研究也發展出衡量高科技新創企業競爭力的方式,並對高科技創業實務提供具體建議。   本研究發現,高科技企業於草創期,可透過創業家個人的人際網絡,吸引如創業團隊成員及其他廠商的投入合作(如供應商、經銷商、創投),以獲得重要或互補資源。這些草創期合作夥伴的「合作意願」主要與「信任」創業家有關,而與創業家個人擁有的資源多寡無關,這顯示「關係和情感」是主導草創期夥伴投入合作的一項最重要考量因素。這同時也說明,在草創期合作網絡的關係內涵中,「情感信任」的比重較「經濟利益」重要。   在成長期合作網絡中,本研究發現,透過「信任」可吸引新的高階主管及其他新的廠商投入合作(如新的供應商、經銷商、創投等),據以取得重要或互補資源,顯示處於成長期的高科技企業,運用人脈關係仍是企業營運的一項重要策略。此外,成長期之「夥伴合作意願」會受到「信任」、「企業草創期競爭力」的影響,而與「企業資源」的多寡無關。這表示在成長期才加入的合作夥伴,除因信任創業家而強化合作的投入,新創企業在草創期所展現的競爭力,同樣也是引發夥伴合作意願的主因。因此,在成長期的合作網絡關係內涵中,「情感信任」與「經濟利益」皆重要,不可偏廢。   在高科技企業草創期與成長期的關聯性部分,本研究發現「創業家資源」會影響「企業資源」、「企業草創期競爭力」會影響「企業資源」、「企業草創期競爭力」會影響「企業成長期競爭力」、「企業草創期競爭力」會影響成長期之「夥伴合作意願」。因此,根據路徑相依理論,高科技新創企業可透過學習,累積資源與競爭力,藉以獲取與維繫競爭優勢。   針對高科技新創企業競爭力的衡量,本研究發現,「企業草創期競爭力」可使用「創業方向」、「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等三項指標加以衡量;「企業成長期競爭力」可利用「創新速度」、「迅速回應市場能力」、「產品品質」、「研發能力」和「組織成員凝聚力」等五項指標加以衡量。使用此種方式衡量高科技新創企業的競爭力,較能區別出不同高科技新創企業的實際績效。

Page generated in 0.02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