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45
  • 137
  • 8
  • Tagged with
  • 145
  • 145
  • 145
  • 131
  • 129
  • 43
  • 42
  • 37
  • 32
  • 29
  • 29
  • 29
  • 27
  • 27
  • 2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71

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部門協力創造就業之初步分析─以勞委會「永續就業工程計劃」為例

魏大統, Wei, Ta-t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失業問題日益嚴重,使得我國中高齡者、低教育程度及其他弱勢族群的勞動力,即使有高的「再就業」意願,但在職場上卻缺乏適當且充足的就業機會,如果是因為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的影響,而導致私部門的雇用需求的減少,政府(公部門)推動人事精簡政策又不再增加政府直接雇用人力,那麼是否可以尋求其他部門的協助呢?由於非營利組織(第三部門)兼具雙重性質,一方面它代表公共福祉與社會正義的追求,因為它不以市場利益為導向,而以社會公益為目標,彌補政府失靈所造成的困擾,因此,本研究主張透過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部門協力解決失業問題的途徑,是目前可以選擇的「第三條路」。 本研究的主軸,就是嘗試從對於非營利組織相關文獻的討論,探討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部門之間各種可能的關係,再進一步討論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部門協力開創「永續性」就業機會之可行性及國家角色,由於我國非營利組織就業方案是師法歐盟第三部門就業方案的架構及精神,故本研究亦將探討歐盟的「第三部門就業方案」與我國非營利組織就業方案-「永續就業工程計畫」內涵及執行成效,以提出我國非營利組織就業政策上的建議。 本研究探討了我國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部門協力創造就業機會之可行性,對於我國藉由非營利組織發展就業促進政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在規劃非營利就業方案時必須增加「區域發展」的視野。 (2)在執行非營利組織就業方案時必須加強可以增加失業者就業能力的職業訓練計畫,而非單僅為了申請「救助」性質的用人津貼補助。 (3)除經費補助外亦可運用其他資源協助非營利組織執行就業方案,例如:設立專責機構提供非營利組織創業諮詢服務。 (4)持續發展具有財務支持機制的「經濟型」就業方案,並修正對於社會勞務價值的「社會型」計畫補助方向,例如建立真正地具有社會勞務價值的方案模式以及輔導機制。 (5)加強政府與非營利組織間、以及非營利組織彼此間的「合作關係」,加強兩部門間親密的溝通及互動往來程度。
72

歐美社會企業發展及其在台灣應用之研究

鄭勝分, Cheng, Sheng-f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選擇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興議題,即歐美非營利組織發展新趨勢-「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s)作為研究主題。 第一章緒論,首先闡述受到志願失靈的影響,促使社會企業的興起,然而,此種歐美非營利組織發展的新趨勢,則遭受到許多質疑與挑戰,包含:認同困境、認知困境、合法性困境,及實踐困境。首先,社會企業在型態上呈現兩種發展趨勢,既包含非營利組織師法企業,也包含企業師法非營利組織,應該採取何種趨勢,亦或兼採兩種趨勢,目前似乎尚無定論,這也造成社會企業研究的「認同困境」;其次,歐美各國社會企業的組織類型與法律地位差異性甚大,故研究議題遲未定調,造成社會企業內涵相當模糊,缺乏一致性概念,而造成社會企業研究的「認知困境」;第三,社會企業雖然可以挹注非營利組織財源,或解決高失業等社會問題,但社會企業所採取的商業行為,依然潛藏許多風險,而遭受到「合法性困境」的挑戰;第四,台灣社會企業發展尚屬萌芽階段,未來是否一定要師法此一趨勢,目前似乎仍有疑慮,而造成「實踐困境」。這四項困境,前三者受到學術研究領域的關注,而第四者則較受實務界的關心,而這四項困境,也促發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緣此,本研究之目的在於從歐美各國發展經驗,析探台灣社會企業的發展現況,並據以建構適合台灣社會企業的類型與研究建議。 第二章文獻探討與分析架構,就學術界或實務界而言,「社會企業」一詞仍處於發展階段,故對其內涵尚未達成一致性的共識,類似的名詞屢見,而造成研究上的混淆,然對於新興議題的研究,文獻探討必須聚焦於核心概念,方得以觀其全貌,避免失焦。基此,本研究首先檢閱國內外以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為研究主題的代表性文獻;其次,則依據問題意識,檢視相關文獻的重要著作及研究焦點,最後,則檢視相關文獻的解釋力,並據以建構本研究之分析架構。 對於歐美社會企業的發展,目前分析架構並無法充分解釋,且鑑於社會企業係屬非營利組織研究的新興課題,在缺乏堅實理論支持下,實難採取假設演繹法加以驗證,爰針對歐美社會企業所面臨的認同困境、認知困境,及合法性困境,依據文獻歸納出三大困境的共同特質,並據以建構分析架構,將最契合歐美社會企業發展的現況。緣此,本研究即採取歸納法方式,依據問題意識梳釐歐美社會企業的共同特質,據以建構社會企業的分析架構。 社會企業的認同困境關注重點在於,歐美社會企業為何浮現?認知困境關注重點在於,歐美社會企業的組織特質為何?合法性困境關注重點在於,歐美社會企業有何貢獻與限制?而從Hansmann論點可以發現,認同困境與合法性困境,相當契合非營利組織角色理論的內涵,而認知困境則相當契合非營利組織行為理論的內涵。故本研究援引Hansmann的論點,並依據歐美社會企業三大困境的實際內涵,將探討歐美社會企業興起的認同困境,其分析架構面向定義為「環境」,而將研究歐美社會企業組織特質的認知困境其分析架構面向定義為「結構」,最後,則是將探討歐美社會企業有何貢獻與限制的合法性困境,其分析架構面向定義為「功能」,在此三個面向基礎下,依據「金字塔」概念建構本研究分析架構,以全面檢視歐美社會企業的發展現況,並驗證社會企業在台灣應用之可行性。 第三章歐洲社會企業之發展,主要依據分析架構,從環境、結構,及功能三個面向加以分析。環境面向分析重點在於探討歐洲社會企業興起的背景及其解釋理論;結構面向分析重點在於歐洲各國社會企業的現況、比較各國發展的差異,並說明歐洲社會企業的組織特徵;功能面向分析重點在於歐洲社會企業所採取的發展策略及新趨勢,並析探這些策略所產生的貢獻與限制。 第四章美國社會企業之發展,則同樣依據分析架構,從環境、結構,及功能三個面向加以分析。環境面向分析重點在於探討美國社會企業興起的背景及其解釋理論;結構面向分析重點在於美國社會企業的現況,並說明其組織特徵;功能面向分析重點在於美國社會企業所採取的發展策略及新趨勢,並析探這些策略所產生的貢獻與限制。 第五章台灣社會企業之探究,本章首先提出研究設計,包含深度訪談法的過程與樣本選取,並據以提出本研究之編碼類別表;其次分別從從環境、結構,及功能三個面向,逐一檢索深度訪談法所選取四個樣本的發展經驗,並論述這些經驗與歐美社會企業發展的契合程度。 由於本論文係屬探索性研究,故採取質化研究方法較為適當,是以,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法,據以析探台灣社會企業的發展現況。質化研究樣本選取重點在於其代表性,而非數量多寡,故在樣本數方面,主要採取「立意取樣法」,選取具代表性個案作為訪談對象;至於樣本選取主要依據三個指標,包含:個案的知名度,是否有顯著的商業活動,及必須契合本研究之問題意識,並依此選取喜憨兒基金會、伊甸基金會、陽光基金會,及彭婉如基金會作為訪談樣本。 在資料分析方面,本研究採取質的編碼方式及比較分析法,針對四個訪談個案的訪談資料,分別進行反覆及深入的分析,從環境、結構、及功能三個面向,析探台灣社會企業的發展現況與應用性。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本章首先比較歐美社會企業的發展經驗,以資台灣社會企業類型建構之依據,而從歐美社會企業發展經驗可以發現,對於社會企業所面臨之「認同困境」、「認知困境」,及「合法性困境」,至今仍舊缺乏完整性的分析架構,故本研究依據歐美社會企業三大發展困境,從環境、結構,及功能三個面向,建構分析歐美社會企業的分析架構,試圖釐清歐美社會企業的內涵。而對於社會企業在台灣應用所面臨的「實踐困境」,則可在此分析架構下,透過歐美發展經驗的比較,檢視社會企業在台灣應用的可行性。依據深度訪談資料顯示,本研究所選取以基金會為主體的社會企業,相當契合歐美社會企業的發展軌跡,且成效相當顯著。緣此,本研究擬依據深度訪談資料,提出台灣社會企業發展的學術與實務建議,學術建議部分在於透過深度訪談個案,建構契合台灣社會企業發展的類型,以資後續研究參考;實務建議部分則關注社會企業在台灣應用所可以面臨的風險提出建議,除引為殷鑑外,亦可達知識管理之效。在學術研究方面,本研究依據訪談資料,分別將之命名為「責任中心型」、「許可協議型」、「就業中心型」,及「政策倡議型」,並據以建構適合台灣社會企業的類型;其次,從非營利組織本身、政府協力關係,及企業協力關係三個角度,提出實務建議。對於非營利組織本身可能造成使命漂移、公益形象,與管理層面等三方面的風險,分別提出「案主權益優先原則」、「建構第三部門的社會資本」,及「應用組織發展技術」等三項建議;對於政府協力關係可能會產生自主性與政策倡議兩方面的風險,分別提出「自律為主,他律為輔」及「利益迴避原則」二項建議;對於企業協力關係可能會出現文化與價值衝突與不公平競爭兩方面的風險,分別提出「強化募款能力」及「建立聯盟」二項建議。
73

宗教類非營利組織衛星頻道功能之研究:以泰國法身寺《夢中夢》節目為例 /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Satellite TV Run by Religious NPO : the case of the "Dream in dream"Program by the Wat Phra Dhammakaya Thailand

白樸, Tancharoon,Paiphum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網路衛星頻道的功能,並以泰國法身寺《夢中夢》節目為個案,以資作為提升道德倫理教育及解決各國社會問題的參考。本文的研究問題分為兩者:一者是《夢中夢》節目有什麼樣的製作原則與方法?;二者是《夢中夢》節目如何把節目的影響力擴大到泰國社會去? 本文採用參與觀察法 (participant observation),筆者親身參與製作《夢中夢》節目,成為法身寺的工作人員(staff),負責不同的工作項目。從西元2002年3月1日至西元2004年8月31日,共花了兩年五個月的時間來參與觀察《夢中夢》節目,從開始發展節目的階段到節目穩定的階段,才把自己所見所聞的資料作一番整理分析。本篇論文也盡量不採用佛教術語,希望能為一般讀者所接受,並能容易明瞭其內容。研究中發現: 一、《夢中夢》節目有什麼樣的製作原則與方法? (一) 節目內容:《夢中夢》節目的內容符合了製作節目的五大原則:有明確的目標、創新、關連性、掌握時代潮流和訴求廣度。除此之外每一個原則中,也有自己的特點 。 (二) 製作管理:《夢中夢》節目的製作管理符合了製作節目的五大原則:給予節目人員參與節目的政策決定、符合觀眾的作息時間、固定的帶狀時間、連接安排吸引觀眾的節目、節目存量足以播出 。 二、《夢中夢》節目如何把節目的影響力擴大到泰國社會去? (一) 節目的廣告活動:除了利用雜誌、宣傳單、海報和高速公路旁邊的大看板和網路作為廣告的工具,還請志工介紹親朋好友看《夢中夢》節目 。 (二) 節目的公關活動: 《夢中夢》節目推廣一些活動除了達到公關的效果:建立節目的形象和增加知名度之外,也能把節目的影響力擴大到社會去。 (三) 節目的促銷活動:利用研討會作為促銷活動,並設有促銷時段 。 本篇論文建議法身寺: 一、節目內容方面 (一) 明確的目標:把製作節目的原則和方法列印成《製作節目的手冊》。 (二) 創新:不斷地學習新科技,同時請實務界的科技顧問。 (三) 關連性:請願意公開姓名的個案主人來跟主持人作訪談,加強關連性的學習功能。 (四) 掌握時代潮流:成立「乾淨媒體社團」把這種新時代的潮流擴大影響到全國大眾媒體。 (五) 訴求廣度:成立「夢中夢節目觀眾的社團」讓新觀眾更感覺到節目對他和志工沒有差別的待遇。 二、製作管理方面 (一) 節目人員參與政策的決定:請實務界的廣電人士當作節目的顧問。 (二) 符合觀眾的作息時間和固定的帶狀時間:建議法身寺成立海外的轉播站。 (三) 連接安排吸引觀眾的節目:每個月應有創新的單元 (四) 節目存量足以播出:增加「佛教藝術團」專門畫畫的工作人員。 三、節目的廣告活動方面:增加網路廣告的數量與功能。 四、節目的促銷活動方面:建議法身寺灌輸新的觀念給志工:介紹節目即是法布施,如送一本好看的書給朋友看一樣。若推廣節目的情況還未提升應再研發新的管道來推廣節目,不要跟募款的管道重複。 最後,筆者認為《夢中夢》節目的特點是:一、給予“乾淨媒體”的定義,即是節目的六大原則;二、廣播節目激勵網路世界裡的善人能躍進到現實世界來顯示英雄的本質;三、推廣活動幫助現實世界的善人建起「善人關係網」;四、節目的內容不在於宣揚法身寺的名聲而在於提高全國僧團的地位,鼓勵觀眾每逢佛日(大約每七天)到家附近的寺院去護持僧團,使全國寺院團結牽手向前走、同心協力發展佛教事業。
74

縮短非營利組織數位落差之研究-以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為例 / The Research of Bridging the Digital Divide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he Case of Himalaya Foundation

劉意詮, Liu, Yi-Ch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資訊通信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不論是個人、組織或政府,皆不可避免地逐漸受到其影響。雖然資訊通信科技的出現帶給個人或組織更多發展機會,卻也逐漸產生了差距,「數位落差」現象的出現,顯現出弱勢族群與其他族群在資訊通信科技發展上的差距與限制。非營利組織由於其公益與非營利的特質,在資訊通信科技發展上更易遭遇困難。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致力於非營利組織數位落差縮短、建立資訊通信科技議題,為協助非營利組織資訊能力建立的主要代表,對非營利組織影響甚大。   本研究即以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相關服務措施作為個案,以深度訪談與相關文獻資料分析的方式,研究相關作為對非營利組織數位落差縮短的效果,探討如何有效縮短非營利組織數位落差問題。經由實務文獻資料與訪談結果,本研究提出相關建議,期能有效縮短非營利組織數位落差,協助非營利組織資訊通信科技設施發展,建立非營利組織資訊通信科技使用能力。研究建議如下: 一、相關組織可考慮於偏遠地區設立相關機構,協助非營利組織接觸與學習資訊通信科技。 二、應儘速對資源不足非營利組織補助與捐贈,協助其基本能力建立。 三、針對非營利組織管理人員進行資訊通信科技相關基礎介紹,促進組織內部對資訊通信科技的接受度與認知。 四、有志發展的相關組織可尋求其他部門或組織的協助,共同發展類似服務與具體計畫。 五、應加強發展針對非營利組織個案管理與資源整合的系統。 六、鼓勵資訊或管理專業之非營利組織擔任中介角色,整合相關資源,協助非營利組織發展資訊通信科技、縮短數位落差。 /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have been innovated dramatically each day. Individuals, organizations and the government are all influenced. They not only bring more opportunities for each one of us than before, but also make gaps between people who are owned ICTs and who are not. Such scenario is called Digital Divide. It shows the obvious advantage among the people who has used or owned ICTs.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s one of the typical organization that fall behind the technology of ICTs because of it’s nonprofit behavior. Himalaya foundation is the foundation that helps nonprofit foundation to make key issues on ICTs and keep on going the new innovation up to date. Himalaya foundation is significant to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is typical foundation whose purpose is developing services to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e., Himalaya foundation. By interviews with Himalaya foundation and other nonprofit organization members, compared with the analyses of data from the related sources, we can understand how seriously digital divide issue has effects on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others. The research will not only provide the effective solutions to reduce the gaps betwee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others, but also help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develop their own ICTs equipments and ability. The suggestions are as the following: 1.The related foundation can consider building up information center near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order to help them learn and be exposed to ICTs. 2.To give and to help the deficient organization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ir ability. 3.Provide basic introduction and knowledge of ICTs to the stuffs in the organizations; make them more recognized and accepted ICTs. 4.The organizations willing to bridge digital divide should seek assist from other sectors or organizations, and develop the same kinds of service and concrete plans. 5.To develop nonprofit organization systems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case-management. 6.Encourage the Information or management oriented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o be the inter-roles that help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o develop the ICTs, integrated resources, and bridging Digital Divide. Keywords: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Digital Divide.
75

非營利組織專業資源開發之研究

羅瓊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將晚晴協會的律師專業資源,視為同時具備志工與捐助者的角色,這群義務律師的專業資源,所貢獻的不僅是消極的節省組織運作的成本,更積極是,創造出有形的收益與無形的價值,因此本研究想要透過深度的訪談和系統化的資料分析,探究下列問題: 一、這些義務律師的專業資源,是否可以進行價格設算?設算的結果如何?對組織的貢獻為何?這些問題的探索,有助於讓非營利組織覺察這些專業資源對組織的影響,進而關注對專業資源的經營。 二、探索這群義務律師,貢獻其個人專業知識,參與非營利組織服務的動機、理念、過程和滿意度,並系統化記錄與分析這些寶貴的資源,作為非營利組織結合與運用專業知識與技術資源的參考。 經由研究訪談及相關資料的整理歸納,本研究針對上述問題有下列的研究發現: 一、義務律師資源確實對晚晴產生極具關鍵性且穩定的經濟效益,以及無形的價值。 二、這些經濟效益與無形價值之所以存續,關鍵因素之一,在於法律諮詢服務對義務律師的成就感與專業提升的關連性;另方面,則在於晚晴擅長運作對歸屬感、服務回饋、方案內容的設計,最後再以組織績效的提升作為對專業志工的回饋。這一系列從投入到過程運作到產出的回饋機制,成了讓義務律師持續參與、投入晚晴義務服務的最大關鍵。 研究的建議也提醒晚晴與非營利組織,應該更強化建立正式的志工溝通平台、建立核心服務的知識化機制、將專業志工視為重要的資源與價值的創造者,以便在服務的過程中運用智慧,設計出服務對象、志工、非營利組織三贏的服務模式。 關鍵詞:專業資源、非營利組織、志工、捐助者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cipher the lawyers’ service in Warm Life Association for Women (WLAW). Lawyer service in the WLAW has been identified as not only a volunteer service but also a donation to the associa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these professional volunteers can not only save the spending of organization activity, but also create a currency income without expense budge. After personal interviews and systematically data analysis, the study has made explanations for the issues below: First, is it possible to calculate the value of their ‘volunteer-service’? How much does it cost? How does it work in the organization? The answer to these questions can help Non-Profit-Organizations (NPOs) to notice the importance of professional-volunteer-service and begin to concern the management of professional resource. Second, to know the motivation, purpose and process and satisfaction of these volunteer lawyers and to analysis these information are important directions for NPOs in management of resource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ith interviews and information analysis, the study found that 1) the professional resource did create important and steady economic effects and invisible values to WLAW. 2) The reason keeps the lawyers volunteer service in the organization continually is because the law consulting service can improve lawyer’s profession ability and self-realization. In addition, WLAW brought organization-belonging, feedback of service and well designed projects to those professional-volunteers, which intriguing their loyalty to organization. The interaction has become the key mechanism to attract volunteer lawyers to join WLAW. This study also remind WLAW and other NPOs that building a formal connecting to their volunteers, creating know-how of the main service, and professional resources management are very important. The current study suggests that WLAW and other NPOs can think the view and create a service model which can benefit their clients, volunteers and organizations all. Key words:Professional Resources, Non-Profit-Organizations (NPOs), Volunteer, Donor
76

非營利組織與電視媒體互動關係之研究

洪淑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非營利組織進行社會行銷過程,透過媒體將訊息傳播給社會大眾,使民眾或捐款人強化對非營利組織的印象和了解並加以信任,因此與媒體關係之良性互動實為重要。本文採用「深度訪談」質化取向之研究方法,對三個服務外籍配偶基金會之高階主管進行訪談,包括: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伊甸基金會以及天主教善牧基金會,並訪談電視媒體主管,探討非營利組織與電視媒體互動關係。 研究發現分為: 一、非營利組織與新聞曝光的關係 (1)媒體曝光影響捐款收入與組織形象;(2)非營利組織服務對象特徵影響媒體曝光。 二、非營利組織公關部門組織描繪 A.組織制度面:(1)三組織無稱為「公關」的部門,但都有類似功能的單位;(2)廣宣人員流動率高,不一定有新聞相關背景資歷;(3)與電視媒體的接觸頻率少,但有固定作業流程;(4)授權區域主管發布新聞;(5)人人公關策略,彌補公關組織之不足。 B.財務基礎面:(1)公關部門幾乎沒有編列預算;(2)提供「資訊津貼」便於記者採訪;(3)尋求企業資金協助;(4)與媒體合作擴大報導效益。 C.文化資本面:(1)組織人員熟稔相關資訊與議題,有助於建立權威與可信度;(2)知名人士代言,增加可信度、話題和曝光率。 三、電視媒體的守門機制 A.電視媒體採訪流程與組織因素:(1)多為「由上而下」指派採訪;(2)守門人主宰新聞採訪與播出;(3)電視媒體組織特色;(4)內外部因素影響新聞產製。 B.新聞取捨標準與偏愛:(1)具吸引觀眾、提高收視率之新聞;(2)畫面張力佳、易處理的新聞;(3)動人的個案故事;(4)曝光率高、知名度高的組織;(5)社會氛圍影響新聞議題。 四、非營利組織與電視媒體之互動關係 A.主動接觸媒體:(1)非營利組織與電視媒體常態下為「交換關係」;(2)彼此有需要而接觸時,發展成「合作關係」。 B.被動回應媒體:(3)處理危機事件,易形成「對立關係」。
77

私立大學資本、人力比較分析-縱橫資料之應用

蕭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時至今日,公立大學在財務收入來源方面有企業捐助及教育部穩定來源支持,反觀私立大專院校,其收入來源卻是不穩定,可能造成其財務困難進而影響其辦學成效,私立大學如何提升其教學品質增加其收入,為首要關鍵點之一。而本研究透過資本人才密度比來展現學校的教學品質程度,並藉由相關文獻之彙總整理,歸納出影響大專校院資本人才密度比決策之因素。 本文以各私立大學院校所提供的財務報表,評估84學年度至94學年度各私立大學院校在資本人才密度比之影響,利用Panel Data統計方法,分析不同特質的學校,其經營產出上的差異,並提供學校經營者管理上的建議。 實證結果發現,學雜費收入、捐贈及補助收入、圖書支出,與資本人才比例為正相關。而在生師比方面會因不同的模型結構有不同影響變動。在機器設備之支出方面,若以碩博士生為研究對象,學校對於機器設備方面的投入建設,以提升全體碩博士生的設備使用。包含電腦儀器設備、投影設備等。設備投入越多,學生享有教學資源越多;但以全校人力為衡量標準,導致資源配置錯誤,無法達成配置效率(allocation efficiency)。 在虛擬變數方面,根據不同背景特性將其轉化,對醫學院而言,大多為小班制,醫學院的實習課都在醫院,教師品質來自於各醫院,與資本人才密度比呈現正相關的影響力。但在理工學院方面亦會因不同的模型結構有不同影響變動。而文法商學院,人力的訓練遠遠高於機器設備的使用率,較強調人才的管理組織整合能力的結合,與資本人才密度比呈現正相關。
78

從數位落差到數位機會:「數位人文希望關懷團隊」的行動與協調合作

蔡欣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資訊社會的到來,數位化的環境帶來希望也造成墜落。自90年代末期,數位落差的現象開始為國家、社會所關注,其中偏遠地區的學童往往因距離與社經條件的關係而存在嚴重的數位落差問題。 「數位人文希望關懷團隊」即是非營利部門參與此議題的力量之一,其特別處在於除了解決數位落差問題外,更認為資訊科技能帶來機會。其藉由營隊中的課程與兩校學童的交流,建立起部落學童的基礎資訊能力與因同儕而起的網路使用動機,再透過數位平台的建立與共讀活動的設計,讓部落學童能夠長期與學伴互動,得到陪伴與鼓勵,而達到促進學習動機與成就的目的。而本研究即是希望瞭解個案的歷程與影響及行動背後的運作。 透過訪談與問卷,研究發現在一年的行動後,方案引發的動機,的確讓部落學童的數位落差情形與學習狀況所改善,而在過程中部落社區的氛圍也有轉變,變得更有活力。只是行動也曾遇到不少困難,包括:部落需求的認知差距、資訊基礎建設的建置與維護及行動背後各團隊的合作問題。 而協調合作為本行動在運作上的重要課題,因此本文透過網絡分析、訪談及參與觀察的整理來探討此議題。其中,透過網絡分析發現,團隊的合作狀況緊密且不會過度集中,但仍有集中於部分成員的狀況。而透過訪談整理則發現五個影響協調合作關係的議題,包括:行動方案是有利的、組織的型態與性質、意見不被接受、距離與溝通困擾、認知好的成果等,其中訪談結果雖然並未直接提及網絡結構的影響,但透過比對,仍可發現網絡結構透露出行動者的基本限制而將間接影響合作關係。最後,本文也發現行動中存在著協調合作模式的認知差異,而應注意定位與合作制度化的問題。 根據以上研究發現,本文也對個案提出相關的建議,包括:加強部落電腦教室的管理與維護、在目標下創造各方合作的利基、確立團隊溝通管道與平台、確認各方權利義務與增加行動管理的合作夥伴。 / Digital environment contributes opportunity and divide at the coming of information society. Since the late 1990s, digital divide becomes a popular issue in governments and societies, among which children in the remote district are the one who need more concern. Digital and Cultural Hope (DCH), which is composed of a few groups, is one participant from the nonprofit sector. DCH believes it should not only just bridge the digital divide, but also use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to create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children. Hence, it runs a project from an idea like email pal to encourage children’s motives of using ICT and acquiring knowledge in a rural community. This is an effective and uniqu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refore, the study wants to explore the course and the impact of the DCH project. The study, through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finds the DCH project does make its goal after a year of implementing. The motives of children help them improve the digital literacy and school learning. Meanwhile, the DCH project also changes the atmosphere of the community. However, the DCH project does face some challenges. First, the different perception of demand between DCH and the community makes some conflicts. Second, it is difficult to maintain ICT infrastructure for the community. And, at last, one member of DCH closures the collaboration and quits the project. Collabor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project, because its service is delivered by the collaboration of the groups in DCH. The study, through network analysis, finds the structure of DCH is dense, but not highly central. It also finds five issues of collaboration, and finds network does have an indirect impact of collaboration. Last but not least, the study discovers there is a perception gap of collaboration in DCH, and considers DCH needs to concern about the issues of responsibility between team members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ollabor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study brings up some suggestions as follow. First, DCH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ICT infrastructure by training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acquiring other supports. Second, it should create the incentives of collaboration for the team members. Third,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platform is suggested for team communication. And, the right and the duty of the members should be confirmed by each other. At the end, the study advises to invite new participants for managing the project.
79

非營利組織部落格閱聽人之研究--以使用與回饋為焦點 / On the audience of non-profit blogs: focusing on their usage and feedback

宋旼諴, Sung, Min Hs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部落格興起,迅速形成一股風潮。部落格互動性高、進入門檻低,為缺乏高額行銷、宣傳預算的商業/非商業行為者提供了成本極低的新興宣傳管道,許多資訊化程度較高的非營利組織已開始選擇部落格作為其宣傳、發佈訊息或溝通的工具。 / 本研究以現有非營利組織部落格傳播研究為基礎,往閱聽人端延伸,探討非營利組織部落格閱聽人的使用與回饋行為,試圖描繪非營利組織部落格的閱聽人輪廓,提供非營利組織作為宣傳策略的參考。 / 研究發現,非營利組織部落格瀏覽者從動機、使用到回饋,整個過程呈現出環環相扣的因果關係,同時,每一個環節都受到瀏覽者的個人特質、周圍環境及其本身對公益事務(特定議題)或部落格此媒體工具的認知、態度、關注程度、過去經驗及…等多重因子形成的脈絡所影響。此外,「使用」和「回饋」中間還存在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瀏覽者在接收非營利組織部落格的資訊刺激後,會因人而異,產生大小程度不一反應──包含對真實的認知、對訊息的共鳴或感動,進而轉化為行動欲望──,當此正面反應愈強,該瀏覽者便愈傾向做出進一步的回饋行動。 / 閱聽人瀏覽非營利組織部落格是一個動態的系列過程,充滿著各種影響因素,難以量化評估其效果或成敗。但從閱聽人的反應來看,非營利組織應可放心發展「部落格」此一媒體工具,省去架設網站的高金錢與技術成本,改以低成本、技術門檻低的部落格,將組織宣傳的人力物力集中在致力於「豐富內容」上,而不用再浪費時間學習網頁技術或尋找技術人才。同時,非營利組織也要善加利用部落格串聯的動能,可與使命相近的其他組織聯合舉辦活動或互相張貼串聯標籤,並以設計精美的標籤來鼓勵瀏覽者張貼在個人部落格上,擴展組織的宣傳觸角。
80

非營利組織智慧資本管理及報導之個案研究

魏伶蕙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非營利組織為個案對象,探討其外部報導所需揭露之重要智慧資本及相關管理機制,並提出以下四點結論: 一.個案基金會重視之智慧資本項目分布於八個次分類共23項,且個案基金會所重視之智慧資本項目與其使命、願景及目標緊密結合。 二.個案基金會認為重要之23項智慧資本項目中,有12項報導可行性未達「可行」,背後原因可歸納為:屬內部機密資訊以及指標較為抽象。 三.針對重要之智慧資本項目,個案基金會設有具體的管理制度與方法。 四.個案基金會之智慧資本外部報導可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為個案基金會之願景、策略、管理挑戰、行動目標及衡量指標;第二部份則是包含人力、結構及關係資本三類項目之智慧資本報表,並將其區分為量化及非量化指標。 / This research adopted case study on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o understand what should be disclosed in the exter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report and how to manage the specific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ings: 1.The foundation considered 23 indicators important. These indicators are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foundation’s mission, vision, and goals. 2.Among the 23 important indicators, 12 indicators’ reporting feasibility didn’t achieve”feasible”. The reasons are confidentiality and abstract. 3.The foundation has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hese 23 indicators. 4.The foundation’s exter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repor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foundation’s mission, management challenges, goals, and measurements; the second part is intellectual capital statement includ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dicators.

Page generated in 0.015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