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雄市府會關係之研究張宏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目前府會存在著一些不正常的現象,最明顯的是莫過於對民主政治中的權能分立,缺乏具體的認識,有些人主張「府會一家」,有些人認為府會應「相互制衡」,不管是「府會一家」抑「相互制衡」,各有其利弊。然我們應瞭解者,議會與政府同屬治權的兩個機構,兩者雖有制衡作用,但由於現代民主憲政的體制是在不斷進步,過去民權運動初期的法制,其主要精神在限制政府的權利,保障人民的充分自由,因此將政府與議會之間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嗣後,隨著科學的發展,人民經濟生活起了重大變化,社會關係趨於複雜,政府的任務急劇增加,職能日益繁重,民主憲政的體制,已由消極的制衡,轉趨於積極的合作。
可是,本省實施地方自治以來,民意代表大抵對地方自治缺乏認識,尤其一般地方議員總認為不處處行使其監督之權,不足以善盡民意代表之責,以致府會雙方時有衝突。欲瞭解「府會關係」究意若何是筆者從事本文研究之動機。
本文計分六章,十七節,玆依次分述如左:
第一章-緒論 首揭本文之研究動機、研究範疇、研究方法,並略述高雄市概況,以及一般地方議員對府會關係的看法。
第二章-高雄市府會的沿革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敘述光復初期的高雄市府會;第二節敘述實施地方自治後的高雄市府會;第三節就府會之職權加以探討;第四節說明高雄市府會關係之特性。
第三章-府會之法制與實際關係 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說明府會之法制關係;第二節說明府會之實際運作者之狀況;第三節說明府會之實際關係。
第四章-府會關係的衝突與協調 本章共分兩節:第一節敘述府會關係的衝突,並將其衝突之內容分成立法、利益、派系三方面之衝突;第二節府會關係的協調,說明協調之方式有省政府、政黨與民意三種方式。
第五章-府會關係的比較 本章共分為四節,以陳啟川、楊金虎、王玉雲三位市長就其任內府會和諧與失調的幾個觀點,作一說明,然後就其異同作一評述。
第六章-結論 就府會關係應如何改善及建立,提出幾點改革方向。
本論文撰寫期間,備極艱辛,尤其動態資料之搜集不易,最後得以完成,全承傳師宗懋懇切指導與鼓勵,生實衷心銘謝。復承許水德學長、蔡景軾主任秘書、高有才議事主任、莊文樺議員等之提供資料及接受訪問,感謝之餘,敬誌卷首,以表謝忱。
本論文之完成,由於筆者才疏學淺,資料短缺,再加上未實際任職於高雄市府會方面之工作,其理論與實際可能有段距離,故未盡理想之處,敬祈 諸位師長惠賜指正,不盡感激。
|
2 |
高雄縣地方派系結構及其影響彭基原, PENG, JI-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研究目的:民主政治已是台灣不能不繼續往前邁進的發展道路,而國民黨政府播
遷來台迄今四十個年頭,在政治上可以說把 中山先生的訓政憲政理念共治於一爐。
中山先生說,地方自治乃國之礎石,而地方政治的現代化,更是為台灣及未來統一
的中國,預先留下一個的「典範」。本論文「高雄縣地方派系結構及其影響」,共一
冊,全文分七章,共約七萬字。
二、研究方法:地方派系在高雄縣而言,可以說以「人」作為依附的主體,而現今活
躍於高雄縣政經舞台之政治人物,又諱言論及派系種種,因此在研究方法上以文獻研
究、歷史比較及訪問調查為主;頗為重要的是,本論文在若干概念上借引目前國內現
有對地方派系之研究結果,可以說之學術的一種整合。
三、研究內容:本論文的主題及結構如下:
第一部分:緒論(研究動機、目的、方法)
第二部分:高雄縣地方派系形成的背景分析。
第三部分:執政黨在地方派系中所扮演的功能與角色。
第四部分:白、紅、黑三個地方派系之結構主體及動員方式;亦即探討農會、水利會
及家庭政治的結構。
第五部分:高雄縣地方派系對地方政治運作及地方建設的影響。
第六部分:結論與建議。
四、研究結果:地方派系在已在研究及本論文的探討可以發現:隨著教育程度、經濟
發展、都市化、工業化等現代化的洗禮後,派系對地方政治的影響力呈現反比的結果
,也就是現代化程度愈高,派系也就愈見勢微。但高雄縣地方派系的對抗有逐漸轉變
成為政黨對抗的發展,而且極為顯著。
總結來說:地方派系在短期內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我們可以期待的是,以私利為導向
的地方派系終將為民主潮流所淹沒。
|
3 |
實質選擇權在BOT專案投資決策之應用 / 以探討高雄巨蛋之等待選擇權為例紀銘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BOT工程執行模式,引進民間資源及效率參與投資公共建設已蔚為風潮。此舉不但可解決政府財政上之窘境並可藉由加速公共建設之推動以改善國民生活品質,解決失業問題,並創造經濟成長率。
以目前國內BOT工程之財務評估模式大都仍以傳統之投資決策分析模式為主,亦即採現金流量折現法(DCF)分析。BOT專案所隱含之民間管理效能、成長機會及無形資產等之選擇權價值,為DCF所無法呈現的。也因此一未呈現之價值未被民間投資業者充分掌握而造成其投資決策之卻步。
以高雄市政府所主辦之「高雄市現代化綜合體育館」(簡稱高雄巨蛋),獲最優議約權團隊所提出之「原始開發投資計劃書」作一實質權分析之實證探討;以印證在不確定環境下採用實質選擇權分析之資本投資決策的價值,並探討該投資計劃中分期開發所隱含之等待選擇權。
依獲最優議約權團隊之原始開發投資計畫書之現金流量分析:內部報酬率(7.98%)、淨現值(-14,162,000元)、自償率(95%);為一不具投資價值之計畫。
經本研究以Black-Scholes Model分析,本計劃選擇權價值可達21.74億元,並使計畫整體之淨現值提升至21.6億元,是為一具投資價值之專案,此一研究結果值得作為重新評估其決策之重要參考。
本研究所探討之影響選擇權因子及其敏感度分析可發現:除興建成本呈負相關外,其餘因子如淨現值、無風險利率、波動性及等待期間皆呈正相關。
|
4 |
高雄縣市合併改制對地方派系的影響 / The influences upon local factions after the merger of Kaohsiung city and county徐兆霖, Hsu, Chao 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10年12月25日高雄縣市與其他三縣市同步進行合併升格1,並於該年11月27日舉行首屆五都直轄市長、市議員及里長三合一選舉,對於派系政治仍持續運作的高雄縣與逐漸褪去家族政治和派系色彩的高雄市來說,勢必會造成影響。本文重點在於探討高雄縣市地方派系的變化,並試圖探究在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改制前後,地方派系面對直轄市長與市議員選舉應選員額減少,以及取消鄉鎮市長選舉改由區長官派、取消鄉鎮市民代表制度等,會產生何種影響與變化,又地方政治勢力是否會因此而出現消長。此外,從高雄縣市地方派系發展歷程來看,「都市發展」是影響派系運作的主要關鍵因素,在政治民主化、產業升級與市民社會興起之下,派系以往的動員組織與資源運作管道都將有所受限。因此,在未來都市的快速發展下,地方派系勢必面臨弱化的命運。
本文首先將探討相關理論,釐清地方派系的結構與運作方式,並整理高雄縣市各地方派系之沿革、發展以了解派系消長情形。再者,針對縣市合併改制所造成之制度變革,對相關人士進行質性深入訪談,以探討高雄縣市合併改制後在政治上對於地方派系所造成的影響。
根據歷史文獻分析、訪談結果以及實際參與觀察後發現,無論是在高雄市抑或是高雄縣,派系對於地方選舉的影響力,尤其是縣市首長,已逐漸隨著都市現代化與民主化而降低。且地方派系在經過縣市合併的各種制度變革後,因政治市場的大幅萎縮而導致發展受到限制,使地方派系在原本已逐漸趨於劣勢的情況之下,更進一步受到資源短缺與動員管道限縮的影響而弱化,迫使派系必須面對組織轉型,政黨的影響力與政黨政治運作的比重將因此而有所提升。
|
5 |
自來水水費訂定政──以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為例劉正田, LIU,ZHENG-T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來水事業為自然獨佔產業和公用事業,係以供應生活上和各種經濟活動的用水為目
標,世界各國皆以公營為原則,其價格不由市場決定,而需由公平及效率的層面考量
以訂出合理費率,達成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台灣省自來水公司是供應台灣省及高雄市自來水的企業組織,其供水成本各地不一,
因為政策目的,乃採統一訂價方式,財務集中調度。該公司自七十一年元月起調整水
費後,每次水費調整申請案,皆遭擱置,故以債養債,財務陷於困難,因而水公司的
水費調整乃成為社會大眾關心的焦點,本文的目的即是利用經濟學方法,尋求合理的
訂價方式。
文分四章,第一章敘述論文研究的動機與目的、方法與限制,以及文獻回顧。第二章
說明自來水事業的定義,特性,而後詳述各種訂價原則及訂價法則,作為此項研究的
依循骨幹,然後比較各國的訂價方式,作為我國的借鏡。第三章首先探討現行的訂價
方式,述其利弊,其中對合理報酬,統一訂價等作更詳細分析,而後針對自來水需求
而及供給面( 即成木而 )作實證研究, 以圖建立可靠的運用資料。最後對水公司的財
務結構及狀況進行了解,俾有助於訂價方式的採行。第四章為結合以上的各項分析與
資料,作出結論,並建議可採行的訂價政策。
|
6 |
MTV 視聽中心消費者使用動機與行為之研究--以北、高二市例卓清俊, ZHUO, GING-J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民國七十四年台北市出現第一家「MTV 視聽中心」以來,短短數年間全台各地陸續
都可見到MTV 三個字的跡影。據非正式的估計,目前台灣各地的MTV 視聽中心總數超
過九百家,消費對象除了一般青年學生外,上班族也是主要人口之一。為瞭解此一我
國獨特的文化現象之受青睞的原因,本研究擬從傳播研究的「使用與滿足」途徑為理
論根據,探討MTV 消費者的使用動機與消費行為情形。
由於國外MTV 性質與我國差異懸殊,且研究文獻多偏向內容分析,而我國相關文獻到
目前為止只有一篇,因此本研究文獻探討部分以性質較類似的電子媒介之動機與行為
文獻為探討對象,並從中發展本研究之假設。
為蒐集本研究資料,於七十八年一月間,在台北市、高雄市各大MTV
視聽中心,以隨機、立意和分層的訪員問卷親訪法,蒐集樣本資料四六六份。問卷內
容包括三大部分:(一)使用行為,(二)使用動機,(三)基本資料。為使本研究
精確度提高,資料編碼工作由研究者獨力完成,經資料輸入電腦後,以政大電算中心
的PRIME 750,SPSSX 及 AT 級 PC 中的 SPSS╱PC+ 統計軟體進行分析工作。
研究發現MTV 消費者的使用動機有六:找刺激、學習、鬆弛、情境因素、朋友相聚和
打發時間。消費行為方面,消費者通常一個月去二、三次,使用時間平常以晚上六點
後最多人,週六和假日則以下午消費人數最多。至於消費者最常看的影片,以西洋片
佔最大多數,依內容情節分,則以科幻片、詼諧劇、,恐怖片、警探片和愛情文藝片
最受歡迎。而這些影片的消息來源通常得自現場再行挑選、媒體上的電影廣告、朋友
推薦和視聽中心推薦。
本研究因屬對台灣特有MTV 現象之初步動機分析,因此雖然從中發現六大動機因素,
及其它使用行為結果,但限於研究者本身人力、財力與時間上的考量,末能作進一步
的探討,建議以後研究不妨從消費者個人的人格特質、生活習性及社會環境因素面向
,作更深一層的探索。
|
7 |
我國直播徫星用戶之分析研究----以台北、高雄兩市用戶調查為例熊學彥, XIONG, XUE-Y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去年11月政府開放直播衛星天線的裝設後,一般家庭利用碟形天線(俗稱小耳朵
)接收衛星節目的情形日趨普遍,但國內目前對此新媒介的使用尚無相關研究;本研
究目的即在研究直播衛星用戶及其生活型態,以了解我國直播衛星閱聽人之特性及其
使用情形。
本研究的相關理論有媒介閱聽人研究、閱聽人的生活型態、電視節目使用情形相關研
究、新傳播媒介研究以及使用與滿足等理論。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經音意及分層抽樣,從台北及高雄兩市的衛星用戶中抽取3
00名樣本,蒐集其人口特性、生活型態及媒介使用行為等資料。本研究並以卡方檢
定、因素分析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分析我國直播衛星閱聽人之特性、衛
星電視節目觀看情形及其生活型態等。
本研究發現,我國直播衛星閱聽人最喜歡的衛星節目是新聞報導,最常看的時段是在
晚間10點到12點,而且多數是每天看,而每次收看的時間多半為半小時以下。同
時本研究發現直播衛星用戶在生活型態方面,可歸納出13種生活型態,且會因年齡
、性別、教育程度、職業、婚姻、收入及居住地區的差異而各有不同。另外,本研究
亦發現,在生活型態與使用行為二者的關係上,部份生活型態與使用行為亦呈現顯著
差異。
|
8 |
審計人員個性對抽樣樣本大小決策影響之研究張志乾, ZHENG, SHI-G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審計的目的乃對財務報表的適正性表示竟見,為了達成此一專業竟見,審計人員必須
對財務報表加以查核。但隨著企業組織的擴大、交易數量的增加及複雜化,在有限的
成本及時間限制下,審計人員實施全部查核已不可行,取而代之乃為部份查核。而部
份查核則牽涉到抽樣樣本量的大小。因樣本量的大小關係到查核的有效性及效率,故
不可不慎。本論文研究之目的,乃在探討審計人員個性與抽樣樣本大小的關係。
本論文研究之自變數為審計人員個性(抗拒變化、規避風險);應變數為受試者在特
定內部控制(強、適當、弱)下相關遵行證實測試所需的樣本大小。
受試者共有80位,係由台北市、高雄市之12家會計師事務所中選出。由受試者以
詳讀問卷所列之公司內部控制資料後,提供相關遵行及證實測試所需的樣本量大小。
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在強、適當、弱三種內部控制情況下,審計人員的個性並不會
影響抽樣樣本的大小。
|
9 |
台灣地區市區道路工程受益費課徵技術問題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蔡永利, CAI, YONG-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工程受益費是否各國籌措都市建設財源的重要途徑之一。理論上,工程受益費的課征
係以特殊利益說為基礎,繳費者不必忍受任何犧牲,因其可以享受至少相當於工程受
益費負擔額的不動產增值。然而台灣地區現行工程受益費征收條例有關於課征技術的
規定,如受益範圍的劃定,受益總額(費率)的計算以及個別土地受益程度的衡量,
不儘理想。由於地方財政因經常性支出的增加而日益惡化,在政府「不增新稅目」的
政策下,如何改善工程受益費的課征技術以籌措都市建設財源,健全都市發展,係為
重要課題。有鑑於此,本文首先探討市區道路工程受益費的理論基礎。次就已起征工
程受益費的市區道路,評估研究地區內可歸因於市區道路的興建而產生的地價上漲額
,並分析上漲的地價在距離空間的分怖及各筆宗地的受益因素,以為改善工程受益費
課征技術之決策性建議。
本文約五萬字,分為四章,裝訂成一冊。第一章為緒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以及究方法。第二章為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第一節界定工程受益費與市區道路的意
義;第二節剖析工程受益費的理論基礎;第三節探討工程受益費課征技術的理論與相
關之研究以為本文實證研究的理論架構。第三章為市區道路工程受益費受益範圍的劃
分,總受益額的計算以及衡量各宗土地受益程度之實證研究。第四章為結論與建議。
最後為附錄部份,包括日、韓、及哥倫比亞等三個國家實施工程受益費的課征技術;
以及建立本研究受益程度衡量模型之電腦結果。
|
10 |
城市智慧資本指標分析及比較-以臺灣之臺北市、高雄市、臺中市及臺南市為例許嘉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目的
本研究主要著眼於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及全球化的發展,衝擊者城市的發展及治理,而競爭的層級也由企業趨向國家及城市屬於整體環境面的發展。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理論基礎主要是以智慧資本為主,來延伸探討城市的智慧資本的衡量指標,並以臺灣城市為例來分析及比較臺灣城市之城市智慧資本的現況。
研究方法
先以文獻探討找出城市智慧資本的指標及城市競爭力指標,依智慧資本之各項資本構面,取出這兩者指標中共同性較高者,並由專家法確認每項資本構面的指標。此外,研究標的城市以直轄市及縣轄市為主,再以人口多寡取出前四大城市,分別為:臺北市、高雄市、臺中市、臺南市。
發現
以城市智慧資本來看,本研究蒐集的指標資料及研究標的城市,來做各項城市智慧資本構面的相關性分析,其中以城市市場資本、城市的財務資本及城市更新資本的相關度最高。
研究限制
本研究在制定城市智慧資本指標時會因為政府統計資料的缺漏而捨去文獻中證明的重要指標,或因為某些指標政府統計沒有調查,或者該指標以城市的角度來看沒有意義,以致於在有些資本構面可能無法涵蓋該構面的意涵。
實證顯示
在這四個城市中,以臺北市的智慧資本最高也是最平均,其次是高雄市、臺中市、臺南市。
研究價值
本研究是較早使用城市智慧資本的角度來分析比較臺灣四個城市的智慧資本,並依城市智慧資本指標來加以描述城市的競爭力。
|
Page generated in 0.014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