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15
  • 110
  • 5
  • 1
  • 1
  • Tagged with
  • 117
  • 117
  • 29
  • 27
  • 27
  • 26
  • 22
  • 21
  • 20
  • 20
  • 20
  • 20
  • 19
  • 18
  • 16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41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并购绩效研究 — 以中联重科为例

January 2020 (has links)
abstract: 为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我国企业借助日益成长完善的资本市场,从主要依靠技术与产品的引进、消化和吸收转向了技术与产品的引进和输出并举的发展道路,企业并购成为了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利器之一。我国的工程机械类企业凭借并购使全行业规模上升到世界第一位,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并已形成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集团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行业竞争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行业中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促使了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产业价值链,进行了大量并购。 中联重科自成立以来,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实现了快速规模发展,这一系列并购案例也为研究工程机械类企业并购研究和并购绩效分析提供了极好的素材。本文通过对中联重科从2001年到2018年并购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和归纳总结,采用案例研究法对中联重科并购案例的短期绩效进行了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联重科主要并购案例的长期财务绩效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并购中的企业绩效和行业绩效进行了分析说明,认为并购行为是我国工程机械类企业发展和竞争的重要方式,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短期绩效具有不确定性,不能成为判断并购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长期的财务绩效也因指标影响差异明显,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并购对于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壮大又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在并购绩效评价中,要考虑并购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对于行业整体发展和国家经济综合发展的影响,要考虑并购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本身所引起的企业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充分考量全球宏观环境,协整企业战略,放长并购绩效评价时间线,选择合适并购对像,合理估价,加强并购后资源整合,不失为企业发展的可选之策。 关键词:企业并购; 绩效评价;中联重科; 工程机械行业 / Dissertation/Thesis / Doctoral Dissertatio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2020
42

設計建造統包工作範圍爭議研究 / The study on the scope of work in design&build contracts

周孟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來國內公共工程採購案件採取統包發包模式者漸多,惟獨買市場下公共工程統包契約條款卻長期處於失衡狀態,又統包制度使用者對於統包制度或有因誤解或自利心態,而不當錯誤解釋適用契約約款,諸多情形投射於施工條件詭譎多變之鉅額投資統包工程建設活動之中,爭議乃生。其影響整體經濟建設執行能量極深,尤以常見使用之設計建造統包模式底下,事涉契約變更計價爭議之契約條款所示工作範圍解讀最為困擾實務。 爰遵循三段論法精神,先自設計建造統包契約所欲規範適用之事實環境論起。得知於設計建造統包契約,業主僅提供粗略之需求構想,統包商必須依據業主所提供之需求規範及基本設計等而為細部設計,進而由業主核定細部設計後,統包商方得據該核定後細部設計進行施作。其與傳統設計後施作及EPC統包契約最大差異在於承商義務種類及業主干涉程度。另觀察統包營建歷史可知其得克制諸多傳統設計後施作制度之缺點,主要為縮短工作時程及單一權責介面。然須注意所謂設計建造統包制度優點並非絕對,多半需要配合條件,如健全組織之統包團隊,及就自身定位角色扮演成功之設計、監造單位,並適時及早加入專案管理廠商,以統合協調細部設計、工程施作、及監造單位,方足成就。 認識並檢討設計建造統包執行架構後,回歸契約條款層面,檢討設計建造統包契約於總價結算制度下,統包商所面臨之施作成本超支風險轉嫁問題。本文嘗試檢討契約條款認定權限歸屬、契約文件認定順位、及契約條款解釋方法,如:定型化契約條款效力規制、單純的契約解釋、補充的契約解釋等,並多方參照國內統包契約參考範本、國內司法裁判、及國際標準工程契約條款後,逐漸得出:「計價爭議之消弭在於衡平理想之報價結構,而衡平理想之統包報價結構則繫諸於清楚明確之算標基礎資訊」之心得,最末並反覆實作運用於國內仲裁、調解、裁判案件等。因此總結對於設計建造統包商之「契約約定工作範圍」,亦即「風險承受幅度」,其認知判斷應為:統包廠商必須以固定契約總價,承受在履約期間內、在為完成所約定之「工作範圍」程度內,所可能產生「將來實際施作之數量成本」與「投標報價時預估施作之數量成本」之差距,無法為報價所負荷吸收之「成本錯估風險」。亦連帶順利釐清統包契約常見契約變更計價爭議之前提要件—「逾越工作範圍」,應認知為:若係一富有經驗之統包商於提交投標書前,對於業主之需求已然進行應有之詳細檢查與瞭解時,而仍不可期待其得以認知該成本超支風險時,則統包商就該成本超支風險所具化之損害,得請求辦理契約變更並調整契約價金。一言以蔽,與契約變更計價爭議相關之設計建造統包契約條款所示工作範圍履約爭議問題,應圍繞單純契約平均正義實踐概念而行。
43

工程驗收前爭議問題研究-以風險分配為中心

薛全晉, Hsueh, Chuan Ch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工程契約係具特殊性質之承攬契約,而工程契約之開工、完工、驗收進程中,可能遭遇不同之風險事件,故本文先於第二章對工程契約之開工、完工、驗收及後續保固期間之意義及相關爭議為概略性之論述。 其次,於第三章先以一般承攬契約之風險分配為出發,就承攬契約之危險負擔、瑕疵擔保責任及定作人協力義務為概述,而在工程契約之風險分配原則上,採用「優勢風險承擔人原則」作為立論基礎,認為工程契約之風險應由對風險較具「預見能力」、「控制能力」及「規避能力」者承擔;進而就工程進程中不同階段可能遭遇之風險事件,建構可能之風險分配原則,並探究工程契約中常見「棄權條款」,包含工期展延、物價調整及權利行使期間等棄權條款,是否與合理之工程風險分配原則相符;另本文就工程保險契約制度為簡要之說明,並論述工程保險在工程實務中之地位,而將工程保險契約認定為工程契約分散風險之重要機制。 於第四章,特別針對國內論者甚少討論之「完工後驗收前」期間之實務爭議為判決整理及評析,而以本文建構之風險分配藍圖,對包含完工後驗收前之先行使用、減價驗收、部分驗收、試運轉及第三人侵權等爭議問題為分析。
44

工程契約變更之爭議問題

陳玉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工程契約變更在工程進行中極為常見,其亦為常引起工程爭議事由之一。惟我國民法承攬一節,係對於具有完成一定工作特徵之契約而設,並未針對工程契約之特性與特殊問題設置規範,因此,在工程契約中解釋與適用法律時,常出現困難與見解不一之情形,定作人與承攬人權利義務關係處於不明確之狀態。以我國法角度探討工程變更爭議中當事人權利義務關係,應有必要。 本文將工程契約變更之爭議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在何種情形下定作人應辦理工程契約變更?此問題涉及工程契約變更之原因以及契約工作範圍。契約之工作範圍如何以契約解釋加以認定?工地狀況與契約工作範圍之關係為何?工作範圍的改變應如何認定?此等將於本文第三章討論。 第二部分是當定作人辦理工程契約變更時,雙方權利義務為何?於此之下將討論定作人除有變更之權利外,是否有變更之義務?承攬人除得請求報酬外,是否有通知、繼續施工及照顧維持工地之義務?其次,定作人應如何辦理工程契約變更?於此將討論工程契約變更之程序、主體、時間、方式、應遵循之法令。定作人辦理工程契約變更限制為何?本文略整理出幾項限制:1.針對工作指示變更2.契約通常範圍之限制(契約同一性之限制)3.減少工作之限制4.政府採購法之限制5.建築法規之限制。最後,承攬人於定作人辦理工程契約變更時,是否得請求調整報酬及展延工期?此等問題將於第四章討論。 第三部分置於第五章之下,當定作人未辦理工程契約變更,但定作人其他指示或行為造成承攬人施作契約外工作時,承攬人得否請求依契約中工程變更約定調整報酬及展延工期?此問題涉及所謂「擬制變更」理論,本文認為不應援用擬制變更理論解決爭議,而應將定作人其他指示或行為造成承攬人施作契約外工作之情形區別以下類型討論:1.雙方就契約之約定解釋歧異2.有瑕疵之契約規範及業主未揭露資訊3.趕工4.業主干擾或在履約過程未能協力配合,以此為主軸分析當事人於我國法下之法律關係。反之,如不認為承攬人施作契約外工作時係因定作人其他指示或行為所造成,乃是承攬人自行施做時,則產生承攬人得否主張無因管理或不當得利之問題?最後,將一併於第五章討論實務中常見之漏項與實做數量爭議,釐清與工程契約變更之關係。
45

我國當前土地公用徵收問題之研究

羅光宗, LUO, GUANG-Z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結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範圍、及研究前提與研究方法及步驟。 第二章為我國土地公用徵收現況之簡述,共分三節。第一節敘明土地公用徵收之目的 使用類別,第二節敘述現行土地公用徵收之程序,第三節敘述現行我國土地公用徵收 補償法之作法。 第三章為我國當前土地公用徵收問題之分析,共分五節。第一節探討徵收程序問題, 第二節探討徵收補償問題,第三節探討撤銷徵收及收回問題,第四節探討土地增值稅 及工程受益費問題,第五節探討其他有關之問題。 第四章為改進我國當前土地公用徵收之構想,分五節。第一節為徵收程序之改進,第 二節為合理補償標準之研擬,第三節為異議處理方法之研擬,第四節為鼓勵民眾參與 之方式,第五節為其他必要之改進措施。 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
46

嘉義縣大林鎮平交道改建立體交叉工程之個案分析--政策執行層面之探討

湛智康, ZHAN, ZHI-K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係從政策執行角度分析個案發展始末,藉以 解當前我國政策執行所遇的問題 ,民眾影響執行過程及執行問題引發地方政治紛爭的情形;藉以研提建議,改善政策 執行技術及成效。全文計壹冊共五章十四節,約五萬餘言,其內容大略如下: 第一章緒論:在說明本文研究動機、目的、範圍與研究方法和過程。 第二章概念架構:係依據我國鐵路平交道改善計劃之特質,依據政策執行理論學者所 提概念建構一政策執行流程圖,作為本文之分析架構。主要在探討「政策內容」因素 、「政策系絡」因素與「民眾參與」等三大因素對執行過程的影響。 第三章嘉義縣大林鎮平交道改建立體交叉工程始末:即在敘述該工程制定景及內容, 並以賽局角度描述在執行過程中引發執行機關與民眾之抗衡及民眾與民眾與民眾間建 橋紛爭之全盤經過。 第四章概念架構對個案之解釋:係分別從「政策內容因素」、「政策系絡因素」、「 民眾參與」等三個層面解釋個案之執行。 第五章結論:除摘述研究結論外,並研提改進執行之建議。
47

我國機械工程設計人才供需研究

石明炎, Shi, Ming-Y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機械工業已被核定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策略性產,政府準備大量投資,但也需要 足夠的人力加以支持,才能完成計劃目標。本文乃針對實質提高機械業水準的設計 人力加以調查研究,一方面調查主要廠家目前及未來對設計人才的需求情況,以及 其對設計工作的努力程度;同時對目前正在擔任設計工作的機械工程師,探討其具 有的特性及工作意願。另一方面藉著對本年度大學、工專機械系科畢業生的問卷調 查,探討其在校所接受的課程訓練是否具備設計工作所需的能力,以及對畢業後工 作選擇的意願。同時並研究過去三年度機械科系畢業生實際工作情況,與之比較並 探究差異原因。 綜合上述,本文將探討供需雙方的差距及其原因,並提供一些建議。 #2810576 #2810576
48

大陸地區中小型台商企業流程再造工程(BPR)應用研究 / BPR 企業E化

林振明, Lin ,Cheng 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小型台商企業十餘年來一歨一腳印,在大陸總體經濟,社會及政治環境尚未成熟之際,身先士卒,孤身深入大陸打拼,一路走來披荊斬棘,愈挫愈勇,打落牙齒和血吞,三折肱而成良醫,從數百人至今數千人的工廠,也能亂中有序,管理日漸成熟. 數年前在無數台商與部分港商無數次的折衝與無私奉獻下,大陸總體經濟,社會及政治環境已日臻成熟而穩定.也因此吸引大批歐美大廠及台灣中大型企業大規模或擴廠或垂直整合,而內資企業在台資企業與港資企業的技術引導與政府大力協助下,快速瓜分中小型台商企業有限的市場資源與人力資源,而在中小型台商企業技術資源積累不易情況下,發展空間遭受嚴重的內外夾擊. 現今不確定時代的衝擊與微利時代再次悄悄的來臨,中小型台商企業再次面臨十餘年前產業外移大陸前的競爭困境,有幸的是中小型台商企業已積累了一定的資源與實力.然而,中小型台商企業究竟應如何提升總體競爭力以因應目前及未來日益嚴苛的內外在經營環境? 本研究從個人多年來實際輔導大陸地區中小型台商企業所積累之經驗及持續對於中小型台商企業內外在經營環境之觀察中,藉助在科技管理研究所EMBA三年來所受嚴謹的邏輯思維及個案研究中,進行反思與整理,並輔以國內外中大型企業流程再造工程(BPR)案例探討及流程再造工程(BPR)理論探討,歸納出中小型台商企業在面對目前及未來嚴苛挑戰之可能因應之道.研究發現: 一、 經由實際輔導中小型台商經驗及觀察其內外在經營環境之演化,並藉由SWOT分析, 流程再造工程(BPR),將有助於提升其總體競爭力. 二、 歐美企業與台商企業民族性不同,因此在流程再造工程導入方法論上存在高度差異. 三、 中大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組織規模不同,在流程再造工程導入方法論上存在高度差異. 四、 不同型態的中小型台商企業受限於企業文化及組織氛圍,企業主的經營理念及管理風格,管理團隊之管理素質與溝通及執行能力,甚至行業特性等,都將對於在應用流程再造工程(BPR)方法論上,存在高度差異. 流程再造工程(BPR)如何應用於中小型台商企業?本研究藉助修正歐美企業與大型台商企業對於流程再造方法論之應用,與根據以往之實務經驗及案例之描述與分析,試圖整理出一套對於中小型台商企業有用之流程再造工程(BPR)實用性架構. 流程再造工程(BPR)之應用,對於中小型台商企業間,存在高度差異性,本研究亦試圖從過去協助多家企業,規劃與導入流程再造工程之實務中,歸納及整理出一套,對於不同型態中小型台商企業在導入流程再造工程時,可以參考之實用性架構,已上種種僅希望對於中小型台商企業之未來競爭力有所助益. / For over the past ten more years, Taiwan’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had been struggling with immatur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China, whatever on the aspects of macro economy, sociality or politics. However, th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that Taiwan’s SMEs had established in China is undoubtedly hard to be ignored. Thanks to early contribution of Taiwan’s SMEs and some Hong Kong’s companies, China has progressed step by step in all respects. Therefore, China attracts further capital injection from large-scal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nd Taiwan big companies for the purpose of investment, factory expansion or business vertical consolidation. In addition, because of the full support of China government and the know-how transfer from Taiwan and Hong Kong’s enterprises, China’s companies have also grown to begin capturing most of the market and human resources originally owned by Taiwan’s SMEs. Thus, Taiwan’s SMEs have begun to face the survival challenges due to the sever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easy to be copied technology resources that they have. In reflection of aforementioned uncertainty and squeezed profit in the current business environment, Taiwan’s SMEs in China are suffering the threat again,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same situation when they were forced to move their business into China ten more years ago, or even worse. Fortunately, Taiwan’s SMEs in China have accumulated a certain capital and resources,which are solid enough to help them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gradually. However, Taiwan SMEs still need to think and defend against a looming problem, i.e. how to enhance their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in order to face current and future more stringent business environment. This dissertation is issued based upon 1) my personal practical and consulting experiences at Taiwan’s SMEs in China, 2) continuous observation abou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business environment faced by Taiwan’s SMEs in China, 3) the learning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of EMBA course, 4) deliberation up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 theory at medium to large scale international and local companies. And according to my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many years of observation in China, I have summarized my research results from four dimensions as follows: 1. By way of SWOT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BPR theory is indeed able to help enhanc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aiwan’s SMEs in China. 2. Due to cultural and national difference, there is high difference existing between western multinational and Taiwan’s compan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BPR theory. 3. Due to economic scale difference, there is high difference existing between large and small to medium compan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BPR theory. 4. Even for the SMEs as a whole, there is still high difference existing in implementing the BPR theory among different small to medium sized companies, which are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and style of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and execution effectivenes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corporate culture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any itself, etc. Through different case study analysis, the paper is intended to modify the current BPR theory applied at large scale western and Taiwan companies, and help to establish a concrete proposal to benefit different Taiwan’s SMEs in China. Finally, I sincerely hope that the paper could give Taiwan’s SMEs in China a practical reference guide and help them enhance their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in the future.
49

能力模式訓練需求評估之研究:內政部環境工程人員個案分析

邱百章, Chiou, Pai-j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能力模式訓練需求評估之研究」,主要經由對於能力模式的理論內涵進行探討,以形成本研究的論述基礎,論述的焦點在於:何以能力模式的發展能夠有效地評估出組織與個人的訓練發展需求,為組織的績效管理與員工的生涯發展注入生命力,這也奠定本文的立論觀點:能力模式經由產生優秀績效的工作系絡中,能夠發掘工作績效的能力要素,並發展出績效能力的內涵(包括態度的需求、知識的需求與技能的需求)以及有效行為標準陳述,故能成為組織整體績效策略的核心環節,以及各項人力資源活動的共同語言。而發展能力模式的關鍵:行為事件訪談的實踐操作,在本研究的個案分析中具體地陳現,相當程度地驗證了能力模式的可實踐性,也增益能力模式的理論內涵。 再者,本研究針對個案(內政部環境工程人員)發展三個層級人員的能力圖像:個案承辦人員需要具備十四項能力、基層主管需要具備二十項能力、部門主管需要具備二十二項能力,再結合Katz有關不同層級管理者對於專業技術性、人際性與概念性三種類型能力的不同側重程度,發展出個案人員的能力模式,並評估出其規劃訓練時應側重的能力需求:個案承辦人員應側重十項專業技術性能力、基層主管應側重十三項能力(包括四項專業性能力、三項人際性能力、三項概念性能力以及三項人格特質)、部門主管應側重五項能力(包括兩項概念性能力、兩項人際性能力以及一項人格特質);未來訓練課程的規劃即應反應出上述不同層級所側重的能力需求,以真正落實能力模式的價值。另外,個案人員的訓練需求課程認知,在專業性技能部分,相當能夠反應能力模式的訓練需求,但是在人際性、概念性與人格特質等三類型的技能部分,個案人員的訓練需求課程認知並未能反應出這些能力的需求,這是未來規劃訓練措施時需調整加強之處,以求組織整體績效與員工個人滿足的提昇,故本研究也發現能力模式的層級發展意義:同一組織內不同層級人員的能力模式是可以發展的出來,使得訓練發展規劃能夠更精確地反應出組織的績效策略。 最後,本研究發展出績效能力的有效行為陳述,可作為Spencer所發展操作能力要素的程度式行為描述的基礎,即先發展有效的行為標準陳述,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熟悉後,再針對有效的行為標準,發展出每一項行為的等級順序,以顯示出每一項有效行為對於組織績效不同的貢獻程度,這也是後續研究的可行焦點。
50

2001年日本中央省廳組織再造之研究

許偉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描述日本在面對二十一世紀初始的2001年起,針對過往的十年多以來,因政府受制於官僚體系之運作與主導,慣採高架式的組織致各省廳之間缺乏橫向連繫造成彼此之間的壁壘分明,進而影響行政效率且弊端叢生的中央省廳架構,究竟進行了那些功能上的調整與改革為立論的重心。 首先就日本首相權限的弱勢無法整合各省廳政策的問題予以探討,連帶衍生論述推動「首相直選制」的可行途徑與困難之所在,其次對整個中央省廳組織扁平化調整所憑藉之政策企劃與政策執行分離的的理論根據加以介紹後,緊接著即對重新再造後的十個中央省加以概略敘述並以比較我國部會的方式,表達出觀察到的心得。最後以「預算」、「人員」、「民眾對內閣滿意度」等要項來檢視日本中央組織再造是否能達到一定的效果來詮釋改革的真意。

Page generated in 0.025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