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
中共南亞戰略目標與發展之探討范春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冷戰後,全球地緣政治發生了兩個重要變化,一是印度洋成為世界海權的「心臟」,二是中國和印度崛起為歐亞大陸上新的地緣權勢中心。由此,美、中、印三國的安全戰略都聚焦印度洋,在地緣政治視角下,圍繞印度洋海權之爭,三國在印度洋極力締造均勢,並為自己謀求最大的戰略利益。
近幾年美國才赫然發現,一直被忽視的印度其實是南亞安定的基石。不但是全球最大民主國,更是中東、中亞、南亞間的樞紐,一能替民主世界穩住這塊戰略板塊,二能攔阻回教基本教義及恐怖主義。尤其中共崛起態勢森然,印度既能用來抗衡中共,又沒有真把美國比下去的實力或野心,是美國最合適的戰略夥伴?所以美國決心要與印度建立結盟關係,這將使南亞在未來數十年間的合縱連橫關係趨於複雜。
中共為保障經濟發展和能源運輸安全,為了突破「麻六甲」海峽,只有直面印度洋才能真正達到長期的戰略目的。21世纪的中共大戰略必須依托大陸,面向海洋,一出太平洋,二出印度洋。但對於外人把手伸進亞洲次大陸周圍,難免要讓印度神經緊繃。中共正在改變此前向巴基斯坦一邊倒的南亞戰略,轉而採取一種同樣重視對印關係的平衡外交。
美日防務指針和印度的印度洋戰略在威脅中共經濟發展方面不謀而合,客觀上已形成左右中共對外經濟命脈、制約中共海洋經濟發展的力量。無論是主觀願望,還是客觀現實,印度洋戰略因素的發展及其互動,是中共未來安全穩定不可忽視的因素。
關鍵詞:印度洋、地緣政治、能源、安全、麻六甲 / After cold war, global geopolitics has had two radical changes. First is the Indian Ocean becomes the heart of the world sea power; Second is China and India rise as a new power center of geopolitics in Eurasia. Thus, the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America, China and India has focused on the Indian Ocean. From the viewpoint of geopolitics, surrounded by the competition of the sea power in the Indian Ocean, the three nations create a power balance vigorously and seek the best strategic benefit for itself.
In recent years, the America has suddenly realized that India which has been ignored all the time turns out to be the cornerstone of the South Asia’s stability. It is not only the biggest commonwealth of the world, but also the key position among Middle East, Central Asia and South Asia. It can stand firm this strategic tectonic plate for the democratic world, and also detain the Islam basic religious doctrine and the terrorism. Especially when China rises the situation to be dense, India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strategy partner to the America, for its use to contend with China and lack with real power and ambition to look down upon the America. Therefore, the America has determined to form an alliance with India, which will make the political relations of South Asia more complicated in the future decades.
For the long-term strategic purpose, China can only face directly the India Ocean and breakthrough Malacca to ass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ergy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The main strategy of China in 21st century must rely on mainland and face the ocean. One is the Pacific Ocean, and the other is the Indian Ocean. However, for those bystanders who put their hands around the Asian subcontinent, it would unavoidably cause India in a state of nerves. China is changing the South Asia strategy, which used to favor Pakistan all the way, and turns into take a balanced diplomacy which puts equal emphasis on India.
The defense principles of the America and Japan hold the same view with India’s strategy of the Indian Ocean in threaten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Objectively, it has become a power to influence China’s foreign economic lifeline and restric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cean. Regardless of the subjective desire or the objective reality, the development and interaction of the strategic factors in the Indian Ocean is a noticeable factor to China’s futur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Key word:the Indian Ocean,Geopolitics, Energy, Security, Malacca
|
272 |
政治態度對電子口碑擴散影響之研究 /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al Attitudes upon the Spreading of Electronic Word-of-mouth羅彥鐘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口碑傳播向來扮演資訊傳遞與擴散等重要的角色,隨著網路使用的普及,電子口碑成為新形態的口碑傳播方式。本研究以政治議題作為主題,探討電子口碑的前因與後果。電子口碑由兩個構面組成,會受到個體本身具有的政治態度所影響;此外,電子口碑行為是電子口碑的實際體現,不同的電子口碑構面是否會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電子口碑的擴散行為?本研究欲探討電子口碑所包含的構面,接著欲證實政治態度、電子口碑與電子口碑行為三構念之間的影響關係。研究對象為關心時事與政治的網路族群,採用網路問卷,共計獲得181份有效問卷,以迴歸分析討論三構念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電子口碑的構面可分為線上意見領袖與線上意見尋求;政治態度的構面則包含了外部政治效能感、內部政治效能感與政治信任。兩構念之間具有如下關係:
1.外部政治效能感能正向影響線上意見領袖
2.內部政治效能感能正向影響線上意見領袖
3.政治信任能正向影響線上意見尋求
此外,電子口碑也經證實能夠影響電子口碑行為:
1.線上意見領袖能正向影響線上轉寄與線上交談
2.線上意見尋求能正向影響線上轉寄與線上交談
藉由電子口碑模式的確立,能瞭解政治議題的網路擴散效應,並提供另一個資訊傳遞與交流的新型態管道。
|
273 |
集體行動與政治企業家互惠之研究 --以汐止夢想社區夢想嘉年華為例湯佳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大部分的社區活動,多是由非營利組織主導,再加上居民的參與而成,其形成的力量往往是由下而上的發起,其涵蓋地理範疇通常是當地的村里或縣市;汐止夢想社區藝術季時間長達兩三個月,藝術家從世界各地匯集於此,藉由年度間的小型藝術活動,醞釀夢想嘉年華遊街的力量。其涵蓋範疇也從原本的單一社區擴展到汐止全市,之後台北市內湖地區的加入,延展成愛好藝術的朋友遠從高雄、彰化等地來參加,2007年更在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舉行,社區居民們也由幫忙推遊街花車的配角,一躍而成站在花車上表演的主角。是什麼誘因能使夢想社區的居民願意熱情參與,無條件提供國外藝術家的寄宿?是什麼因素能讓此遊街活動逐漸打響國際名號?夢想嘉年華活動對建商和社區住戶存在什麼互惠的關係?而建商透過營利組織的功能,能對社區產生什麼關鍵性的影響?本研究除了將從集體行動的邏輯提出解釋外,並從政治企業家的角度剖析建商的領袖角色,希望此案例分析將有助於社區活動等政策提供建議。
|
274 |
《熒惑守心》劇本創作論述馬克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劇作改編自漢成帝丞相翟方進因天象自殺,以塞災異的真實歷史事件,藉此描繪中國古代政治天文學及當代歷史的奇特詭譎之處,俾期能夠引起讀者對該段歷史的好奇,兼且於歷史改編電影劇本領域中收投路石之效。
本文共分《熒惑守心》劇本、創作論述及附錄等三部份,在創作論述中說明《熒惑守心》劇本之創作背景與歷程,其中包括介紹星占學在中國古代政治中所發揮的重要功能;其次為劇本之人物與情節研究,探討如何將歷史人物改編成電影人物、以及最終的回顧與結論。附錄則為本劇之分場大綱。
|
275 |
一個「英雄」的誕生──多元文本下的廖添丁敘事差異與文化政治意涵吳勇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廖添丁是台灣家喻戶曉的人物,從日據時期至今,相關資料在官方與民間、史料與傳說、雅與俗等方面皆呈現豐富而多樣的面貌,而在學術圈中,關於廖添丁的研究蠭起,更指出「廖添丁」背後必然有其意涵,值得深入研究。
「劫富濟貧」是廖添丁最為民眾所熟知的事蹟,人們將其視為俠盜、義賊甚至是抗日英雄,深受民眾崇敬;而在官方檔案中,廖添丁卻是個嚴重違反社會秩序的人物,是不折不扣的盜賊。不難發現,兩者間的認知存在極大差異,民眾將盜匪視為英雄,本身即是一種自我道德的顛覆,蘊藏著對整體社會的不滿,這對擁有統治權的官方無疑是一大挑戰,亦使得官方必須審慎應對,故本篇論文從官方與民間敘事文本為基礎,結合文化研究理論,試圖分析箇中隱含的意涵。
第一章為緒論,針對研究動機、目的、範圍與方法等方面,做完整的陳述,並對現今的相關論文做一番檢視,藉以發現研究課題,從而確立論文研究的方向。
第二章以民間文本為研究方向,選取民間傳說故事與歌仔冊為研究材料,而以歌仔冊為主,探究民間賦予廖添丁何種形象?運用何種方式塑造?並分析民間文學所展現的教育、娛樂與社會等功能。
第三章從作家文學出發,以小說為研究範圍,運用敘事理論,分析作家如何塑造廖添丁的形象與描摩其內在心理?並分析作家在創作中所要傳達的意涵。
第四章則從民間信仰的角度做為出發點,首先說明現今民間信仰的概況,再從文獻資料中記載的神化事蹟,探究神化的方式、神化的原因與其中蘊含的心理。
第五章則透過前三章從民間文學、作家文學與民間信仰所得到關於廖添丁的塑造與呈現的意涵,再加上官方資料,試圖分析廖添丁的定位問題,進一步探討官方面對此現象,如何運用政治、經濟、社會等力量進行控制,而民間又如何運用「廖添丁」所產生的文化資本進行反統治,藉以釐清「廖添丁」背後的文化政治意涵,以及法律、正義與社會秩序如何達到平衡狀態,以確保社會結構不至於瓦解。
第六章則為結論,希望歸納出廖添丁這個「英雄」的誕生,其產生的因素乃是時代下的產物,是官方與民間角力之後的結果,是一個具備強烈社會時代性的「英雄」。
|
276 |
政治景氣循環對臺灣地方福利財政之衝擊鄭雅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民主意識高的社會,各政黨高喊「福利國家」,作為競選策略。曾幾何時,已演變成「福利國家」到「政策買票」。一次又一次的選舉,挾帶出一張又一張的競選支票,各項社會福利猶如雨後春筍般的蓬勃發展,各政黨競相以社會福利政策為訴求,各候選人為討好選民,往往以從操控財政政策、政府預算上著手。此種這種伴隨著選舉使得政府財政隨之波動的現象成為「政治景氣循環」(Political Business Cycle)。在這樣的選舉洗禮下,我國的社會福利呈現出怎樣的面貌?本文針對台灣地區民國87年至民國95年間23縣市的統計資料進行迴歸分析,說明政治景氣循環對臺灣地方社會福利之衝擊。
研究結果發現如下:首先驗證臺灣地區社會福利發展確實隨著選舉循環波動,符合呼應著投機派政治理論循環的推論及Schulats(1995)、Clark、Reichert、Lomas and Parker(1998)提出的政府藉由選舉政策操控地方經濟的論點。其次,我國地方社會福利支出具有明顯的地方特定效果與時間效果。實證分析闡明社會福利支出確實存在嚴重的地區間的差距,產生水平不平衡的情形。以新竹縣、台北市、基隆市相對於其他轄區社會福利支出較多,推估可能為人文地理與經濟發展情況均較其他轄區進步的地方無法量化之特質所影響。再以透過時間效果分析顯示社會福利支出易受政策的變動與總體景氣之影響。
最後,本文採用三項政事別支出等統計模型證明在大舉擴張社會福利支出之際,嚴重排擠他項重要政經支出。
|
277 |
胡錦濤時期中共的東南亞安全戰略金佑霖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共歷代領導人的東南亞安全觀、安全戰略目標與政策,若以地緣政治途徑分析,可發現與鄰國動向或周邊事態發展存在密切關連。本論文先簡要回顧毛澤東、鄧小平、以及江澤民時期,中共的東南亞安全認知與安全戰略目標。接續的研究焦點,即鎖定在胡錦濤時期展開後,中共會如何評估該區域的地緣政治安全形勢?順勢而定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安全戰略與政策內容則為何?而東南亞區域主體-東協國家、基於反恐訴求而強化與東南亞關係的美國、以及東南亞最大的海外援助國家-日本,這些區域主要行為者在政治、經濟、軍事安全議題上,又會對中共的安全戰略與政策引發何樣的機遇和挑戰?
胡錦濤時期中共的東南亞安全戰略,受到東南亞海域(如麻六甲海峽、南海)位置與資源、東協整合進程、以及美日兩國之勢力部署等,有關地理格局和地緣政治因素之交互作用。在針對相關因素的評估參酌之下,中共確立以「和」為先戰略以及政治「睦鄰」、軍事「安鄰」、經濟「富鄰」之政策方針,深化與東協國家的交流及聯繫,以圖經濟實力與友好形象的連帶提升,進而推展對區域事務的影響力。惟當中共的戰略及政策執行,面對東協國家、美國、日本等區域主要行為者,就有關東南亞穩定與繁榮之促進,儘管似有一定程度的利益交集,並為中國國力增長創造有利機遇;政治影響力的消長、經貿較勁、能源競逐、軍事威脅,諸般因素的糾葛拉扯和連鎖效應,卻亦形成嚴峻挑戰。鑑往知來,十七大後仍由胡錦濤持續主政的中共,在深化與東協國家合作以求實現互利共贏的背後,競奪區域主導權的別有居心企圖,為海域開發或掌控而擦槍走火的軍事張力,這些對中共安全戰略形成質疑及挑戰的議題,恐怕才是外界鎂光燈之實質聚焦所在。
|
278 |
歐盟政治整合之研究龐宇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今日的歐盟共有27個會員國、人口近5億,正是源自1957年3月25日,由比利時、法國、義大利、盧森堡、荷蘭與西德組成的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在二戰殘留的煙硝與廢墟中,六國政府希望藉由建立歐盟,在法國與德國之間建立緊密的經濟聯繫,避免兩國再啟戰端。過去50年來,法德亦為歐盟發展的主要動力,盡力消弭各國的貿易壁壘,共組龐大的單一市場,讓貨物、金錢、服務,甚至是人員都能自由流通,2007年歐元正式發行即為重大突破,13個歐盟成員國同意以歐元代替本國貨幣。
這麼大的經濟體能否進一步整合到其他領域?本研究探討歐洲經濟上整合的成功歷史是否能成為其政治整合的基礎?而互惠的貿易關係是否能進化到共享主權?
本文偏重探討歐盟的政治整合過程,由馬斯垂克條約開始的三項重要條約演進、到里斯本條約之評析,希望可由歷史的經驗法則試著看出歐盟整合的方向,並以此經驗法則作為未來兩岸協商的參考依據。
|
279 |
2008年電視總統選舉新聞的政治偏差 / Political Bias in the Television News Coverage of 2008 Presidential Election黃怡嘉, Huang, Yi Chi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分析台灣的六家電視台—台視、中視、華視、民視、TVBS及中天如何報導2008年的總統選舉,並探討這些電視台所報導的總統選舉新聞中是否存在著政治偏差。
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採取了內容分析法及個案分析法兩種研究方法。在內容分析法上,本研究於六家電視台選舉前三個月的電視新聞中,隨機抽取二十五天的晚間新聞做為樣本進行分析。而在個案分析中,本研究則自2008年總統選舉所發生的重要新聞事件中,選取兩起新聞事件進行質化的個案分析,深入探討六家電視台對於個別事件的呈現,檢視其中是否存在政治偏差。本研究所選取的兩個個案分別為馬英九綠卡事件及謝長廷的調查局線民事件。
整體的研究結果顯示,六家電視台中,以中視及民視兩家電視台的政治偏差情形最為明顯。中視的報導較偏向國民黨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而民視的報導則明顯偏向民進黨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相較之下,華視及TVBS兩家電視台的報導,不論在報導數量、引用的消息來源及新聞給人的整體印象上均較為公正。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和過去的總統選舉新聞相較,台視、中視、華視三家傳統無線台的政治偏差情形已有明顯的改善。這顯示,政府針對無線三台所有權所進行的一連串改革措施,對於三台新聞報導公正性的提昇有相當的成效。 / This research examines how television reported the campaign and candidates during the 2008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content analysis and a case study. Election news stories chosen for analysis were from the evening news of six television stations. Two important news issues were chosen for the case study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election coverage of CTV and FTV were most biased. The coverage of CTV favored KMT candidates, and the coverage of FTV favored DPP candidates. CTS and TVBS-N were far more balanced in their coverage of the election than other television stations. Besides, this research also showed that compared to the campaign coverage of 2000 and 2004 presidential election, the three terrestrial television stations, TTV, CTV and CTS, were more balanced in their coverage of 2008 presidential election. This implies that the change of ownership has contributed to the achievement of more balanced election coverage in the three terrestrial television stations.
|
280 |
我國大學生後物質主義價值觀之研究王美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研究我國大學生後物質主義價值觀的分布狀況,探究何種社會背景因素會影響其後物質主義價值觀的形成,並分析後物質主義價值的不同是否造成大學生政治態度與行為的差異。
Inglehart研究發現西方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經濟與科技快速發展,教育水準提升,大眾傳播媒體盛行,人民不再受到戰爭的威脅,這些政治經濟等系統層面的變化,促使個體層面發生改變,人們的對歸屬感、尊重與自我實現的需求增加,越來越多人擁有處理政治事務的技術,群眾對政治參與的程度增加,價值觀也由物質主義價值朝後物質主義價值變遷。Inglehart對後物質主價值的興起提出兩項假設:稀少性與社會化。根據Maslow所提出的「需求階層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ry),各種需求有先後順序與高低層次之分,只有在低層次的生理、安全等需求獲得滿足後,才會去追求較高層次的審美、自我實現等需求。個人對於那些相對匱乏的事物會優先去滿足,個人價值優先順序反映其所處的社經環境,但兩者間並非直接關連,而是包含了時間的延滯,個人基本價值觀受到青少年時期和成年初期時生長背景與歷史經驗影響,長期反覆不斷的社會化,至成年前期以後,重要價值取向發展才算完成。
本文以西方研究理論為基礎,透過「我國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二十五年來政治價值與態度之變遷」面訪調查的資料,來探究我國大學生後物質主義價值觀,結果發現我國大學生擁有後物質主義價值的比例偏低。藉由迴歸模型分析,得知影響我國大學生後物質主義價值形成的因素主要為性別、修讀學科與權威性人格,而非西方學者認為的成長時期之社經環境。整體而言,性別為男性、修讀人文社會學科,以及權威性人格低的大學生較傾向後物質主義價值。
至於在大學生政治態度與行為方面,有影響的變項主要為民主價值取向、政黨認同與政治興趣等變項,後物質主義價值觀的影響力不太明顯,只有在社會改革與安定的議題立場和對政治媒介的參與面向上達到顯著。大學生後物質主義價值的比例愈高,愈不安於既有現狀,愈偏向追求社會改革,對於政治參與的意願也較高,會抱持較正面肯定的態度,積極的透過各項可能的管道來參與政治,發揮自身對政治的影響力,因此對政治媒介參與的頻愈也會愈高。後物質主義價值對政治態度與行為的影響之所以有限,可能與目前我國大學生具有後物質主義價值的比例普遍偏低,社會上後物質主義價值尚未普及有關。
|
Page generated in 0.02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