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03
  • 101
  • 3
  • 2
  • 1
  • Tagged with
  • 107
  • 107
  • 39
  • 36
  • 29
  • 26
  • 24
  • 21
  • 20
  • 19
  • 19
  • 17
  • 17
  • 16
  • 1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41

日據時期台灣與韓國教育政策比較研究--以1922年頒佈的新「教育令」為例 / 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nwan and Korea, 1922.

申美貞, Shin, Mi-Je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導論』第二章、『殖民時期之前教育』。敘述近代日本的對外擴張、新教育的建立,以及台、韓殖民前教育概況;日本自1871年創立文部省與1872年頒布學制之後才開始有綱領、有計畫,有措施的實施教育改革:在台灣則有一些教育機構:儒學、書院、社學、義學、民學以及建省以後西學堂、電報學堂、番學堂等:在韓國1895年公佈教育立國詔書後,有新式教育的興起與教育改革,因此設立不少官立學校,同時民間也創辦私立學校。第三章、『殖民時期的教育』。第一節敘述,日本在兩地施行的教育方針,這可分為四個階段;其一、殖民初期在台灣與韓國實施不同的教育方針。其二、1911年在朝鮮、1919年在台灣各公佈第一次教育令時期。其三、1922年兩地同時公佈教育令,就是新教育令期。其四、殖民末期。接著,在第二節與第三節裡,敘述殖民時期在台灣、韓國的教育,也各分為四個階段。第四章、『1922年新教育令的分析』。第一節、1920年前後在亞洲產生新思想運動潮流以及其給台灣與韓國的影響。第二節、介紹兩地新教育令的內容(條文)與其異同點。第三節分析新教育令的特徵,其分為原因、目的、特徵。第四節,敘述兩地人民的反應,分為台、韓社會運動不同的因素。再來敘述台、韓兩地人民的愛國運動:分別為團體、傳統機構、海外留學生的互動。最後,第五章則為本文的『結論』。
42

無政府主義與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王詩琅之思想前景與文藝活動關係研究 / Anarchism and Taiwan modern literatur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houghts of Wang Shi-Lang and his literary activities

鄒易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日治時期的台灣新文學作家王詩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書寫風格與同時代左翼作家有所區隔的王詩琅,其早年參與的無政府主義運動與挫敗經驗,對其後來的文藝活動可能投射的影跡,進而體現台灣新文學於發展過程中與社會運動交互作用的時代意義。 本論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針對向來較少受到討論的台灣無政府主義運動歷程進行考察。首先概述自十九世紀初期以來起源於歐洲的無政府主義思想內蘊,而後則凝縮日本無政府主義運動龐雜而曲折的發展過程,關注其中與台灣無政府主義運動有所連結之概念、人物與組織,進而以范本梁之後、在台灣島內實際活動運作的無政府主義團體為論述焦點,包括「台灣黑色青年聯盟」、稻垣藤兵衛所發起的「孤魂聯盟」、張維賢與其所屬劇團以及「台灣勞動互助社」,探析其組織宗旨及活動歷程,並兼論與無政府主義思想特質相關之《明日》雜誌。梳理台灣無政府主義運動的發展歷程,從而連繫其與日本無政府主義運動之間的往來聯繫與思想承繼,以呈顯王詩琅等運動從事者所曾受容的無政府主義理念與精神。 在具體掌握台灣無政府主義運動的發展脈絡後,本論文的第二部分則著眼於日治時期王詩琅的文藝活動之再閱讀與詮釋。首先將王詩琅於戰後的回憶自述、訪談紀錄等生平記事與其戰前的生命經驗進行相互對照與整理,重探在王詩琅回顧其生命歷程時被遺落的無政府主義運動經驗,再現與其早年文學閱讀密不可分的思想意識之形成。再就〈夜雨〉、〈沒落〉、〈十字路〉三篇小說而論,分析王詩琅小說獨有的見證歷史之特質。王詩琅藉由小說中不同的人物類型及「遠近凝視」、「今昔對照」等敘事手法,照見日治時期社會運動所具有的複雜指涉,而對於曾經歷運動挫敗的王詩琅來說,此一書寫行為則可能具有拋開運動敗北的束縛之特殊意涵。最後則針對王詩琅鮮少受到關注的文藝評論進行分析,觀照無政府主義的實踐經驗於其文藝評論中所留有的轉化再生之跡,以及王詩琅對於台灣新文學不同發展階段的關注視角之變移。 考察「黑色青年」王詩琅曾有的無政府主義思想與實踐,結合其於日治時期小我歷史的重構、小說書寫的指涉與文學意識的表述,在探究台灣無政府主義運動之於作家個人的複雜意義之外,或能藉此重新觀照日治時期深受社會運動所羈絆的台灣新文學作家的一種典型,而有助於理解日治時期的社會精神內涵。
43

熟悉的異國之聲-「日本流行歌」在台灣的傳唱(1928~1945) /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popular songs in Taiwan (1928~1945)

陳堅銘, Chen ,Jian 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從1928年(昭和3年)ビクター第一回發售的曲盤<波浮の港>,開啟了日本流行歌時代,首先掀起的是<東京行進曲>的旋風,接著是<酒は淚か溜息か>、<島の娘>,到了<東京音頭>,臺灣也陷入了「音頭」的風潮。盧溝橋事變後,軍歌當道,流行歌不得不迎合而產生了軍國調歌曲,另外「大陸旋律」的作品自成一格。日本流行歌主要藉由新大眾媒體蓄音器與曲盤、放送、映畫向臺灣傳播,同時也促成臺灣本地流行歌的發展。 日本流行歌傳播到臺灣來,首要途徑是蓄音器與曲盤的普及,整理《臺灣外國貿易年表》和《臺灣貿易年表》相關統計資料加以分析,1911年(明治44年)到1914年(大正3年)有一段成長期,正符合「日蓄」成立後蓄音器與曲盤的消費熱潮,接著從1929年(昭和4年)到1932年(昭和7年)急速成長,正符合流行歌產生的時期,在1937年(昭和12年)最高峰後滑落,則是受到中日全面開戰「自肅」情形下的結果。日本流行歌發展初期,臺灣的映畫館不多,到戰爭時期才有顯著成長,傳播功能需打折扣,到了戰爭時期才有所改觀。在臺灣雖然放送聽取加入者佔總人口比例很少,但是只要一台收音機,實際聽到的人數必多過聽取加入者,雖然流行歌在放送節目中佔的比例不高,但是有放送協會宣傳刊物、各地報紙的節目表,按圖索驥,對於聆聽日本流行歌多多少少有幫助。其中就在臺日人而言,接受程度較高,除了具有聆聽歌詞在語文上先天的優勢之外,反映在蓄音器與曲盤的擁有、放送的收聽、映畫的觀看的情形也可證明。就臺灣人而言,接受程度不如在臺日人,但是到過日本本土經驗者如留學生,生活在都市、懂日語、有一定教育程度或是各州郡部據經濟實力者接受程度較高,而這些人正是戰後在臺灣日本流行歌演變為「日曲臺詞」流行歌的潛在因子之一。
44

宋元明詩學發展中的「盛唐」觀念析論 / A study of the "High T'ang" concept during the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y

陳英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般談及「盛唐」觀念,常認為發源於南宋嚴羽,後經元代楊士弘、明初高棅的倡導,終至明代中葉以後的復古派而定型。按照這種看法,可知「盛唐」觀念形成、發展並確立於「宋元明時期」,而宋元明時期「盛唐」觀念史的內容,亦即等於上述諸人的相關論見。這種看法其實無可厚非,蓋上述諸人對「盛唐」觀念的探討,的確特別集中、深入,其影響力也較大。但放到更廣袤的觀念史背景來看,我們也應該注意的是,將唐詩史上某一特定時段之作品視為典範的觀念,實不限於上述諸人所專有,可知對於宋元明時期「盛唐」觀念史的面貌,仍有待更全面的梳理。為此,本論文進行了兩項主要的研究工作:其一是對「盛唐」觀念史的源流發展進行考察,所論範圍固然以宋元明為主,但更溯及唐代。其次,係對觀念史上「盛唐」被詮釋的樣貌提出分析,以見史上諸人雖頗常討論「盛唐」,但對「盛唐」的價值、特質、所指涉的作品,卻有不盡相同的體會,而這一層面的探討正構成「盛唐」觀念史的實質內容。藉這兩項主要的研究工作,非但較全面地了解「盛唐」觀念史的軌跡,同時對復古派所「定型」的某種「盛唐」圖像,亦能知所從來。
45

日治時期臺灣文學雜誌圖書館典藏與數位化調查研究 / Survey on Library Curation and Digital Digitalization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Magazine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謝宗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日治時期臺灣的文學雜誌是日治初期抗日運動失利後,另一個對抗殖民統治的方式、文化啟蒙的工具,後來也發展出以通俗娛樂為主或社會寫實等路線的各類雜誌,使日治時期臺灣文學雜誌呈現不同的樣貌,也讓日治時期臺灣文學雜誌成為日治時期研究的重要史料。 2012年傳出《文訊》雜誌社辦公空間與文藝資料被迫搬遷,面臨無處可去的窘境,讓我們必須思考在文藝資料與許多珍貴的文物、史料的徵集與保存之餘,面對日益豐富的典藏與文物,應該採取更適當的典藏方式,而因資訊科技發展而興起的數位典藏與數位圖書館,也是面對大量館藏無法保存管理的解決之道。 本研究欲探討的是日治時期臺灣文學雜誌是否完整保存下來?圖書館作為重要的典藏機構,是否完整典藏這些日治時期臺灣文學雜誌?另一方面,文學文物保存問題也突顯出在資訊時代傳統典藏方式已無法滿足日益增多的實體館藏。數位典藏與數位圖書館的興起即是為這些問題提供另一種解決之道。而資訊科技的發展,資訊的快速傳播,數位資源的多樣化與各種應用,讓實體館藏數位化後有更多的可能,不再是傳統的徵集、典藏與使用關係。目前臺灣出現許多不同的數位典藏計畫,而這些數位典藏是否已完整典藏日治時期臺灣文學雜誌,則是本研究要探討的另一個主題。本研究獲致研究結果如下: (1) 日治時期臺灣文學雜誌與當時社會環境密切相關,具有時代意義;(2) 目前尚未有研究或典藏能日治時期臺灣文學雜誌的完整面貌;(3) 日治時期臺灣文學雜誌數位典藏應建立聯合目錄;(4) 四、 日治時期臺灣文學雜誌數位化工作流程;(5) 日治時期臺灣文學雜誌數位典藏模式建議;(6) 著作權問題處理方式並不明確影響數位典藏發展。 本研究最後針對日治時期臺灣文學雜誌實體與數位典藏提出以下建議: (1) 日治時期臺灣文學雜誌目錄的建立應從學術單位擴及私人收藏家;(2) 各學術單位應積極合作,建立完整日治時期臺灣文學雜誌目錄與整合查詢系統;(3)數位化工作應加速進行,並應用於學術研究、文學推廣、複刻本出版等方面;(4)應明確處理數位化成果的著作權處理問題;(5)數位典藏成果推廣應更為積極主動。
46

日本與國民黨統治下的單一語言政治: 1895-1987 / The Politics of Monolingual Language Practices under the Japanese and Koumintang Regimes 1895 to 1987

羅納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This thesis explored the use of ideology as defined by Spolsky and Woolard and Schieffelin to explain both the Japanese and Kuomintang regimes use of language policy in Taiwan from 1895 to 1987. In the case of the Japanese, they introduced both educational reform and a new language into Taiwan after 1895. It was their desire to see the Taiwanese become good citizens of the Empire. When the new government first arrived on the island the use of local dialects were still permitted, and local Chinese schools remained open for a time. During the later colonial period in Taiwan the use of the Japanese language became more and more dominant. In the case of the Kuomintang who came to govern Taiwan after 1945, it was their use of Mandarin that defined their form of language policy on the island. The KMT believed that they were the legal government of China and planned for their eventual return to the mainland.
47

近年育成された国内産パン用コムギの高品質生産に関する栽培学的研究

岩渕, 哲也 23 January 2014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論文博士 / 博士(農学) / 乙第12806号 / 論農博第2791号 / 新制||農||1020(附属図書館) / 学位論文||H26||N4809(農学部図書室) / 80850 / (主査)教授 白岩 立彦, 教授 稲村 達也, 教授 松村 康生 / 学位規則第4条第2項該当 / Doctor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48

總力戰下的動員書寫:以臺灣作家為例

楊女慧, Yang, Nu 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總力戰」時期臺灣文學者創作的小說作為研究文本。而綜觀日據時期臺灣文學的發展,1930年代中期,作家寫作技巧已更臻成熟、寫作題材也愈加豐富,然而臺灣總督府在1937年4月1日發布禁止使用中文的命令,接著又勒令所有文學雜誌廢刊。緊接而來的盧溝橋事變,時局的影響下,作家是不能發聲,文壇也轉趨寂寥。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為配合戰爭形勢,日本政府積極在其所統轄下的地方實行皇民化運動,臺灣當然無可倖免。皇民化運動所牽涉的層面不僅在政治、經濟、軍事,也包括了文化,文學是為政治而服務,這時期的作品必須符合殖民當局的政策,作家的思想受到箝制。透過文學者對戰爭的協力,本論文將從總力戰的時空背景下,考察臺灣在物力、人力、心力三方面的動員,對當時臺灣小說的影響。身為殖民地的臺灣作家在作品表達不違背政策,但又保有自身創作空間,是這時期文學者創作時所面臨的難題。 在戰爭時期小說創作活躍的作家有楊逵、張文環、呂赫若、龍瑛宗,及新生代作家周金波、王昶雄、陳火泉,他們創作出的作品在文學寫作技巧比上一代作家更為成熟,在他們純熟技巧下,所蘊藏的多元意含,提供了多義的解讀空間,也是這些小說最耐人尋味之處。在物力動員上,文學家的增產文學因應而生。小說中除了協力國策外,文學者們也反映出後方人民的艱苦生活,在殖民環境下,所遭遇到生活的困境、族群的不平等待遇,反映出殖民的不正當性。人力動員上,中日戰爭爆發後,臺灣志願兵年年以倍數增加,總力戰時期的臺灣小說也呼應了這股「志願兵」熱潮。在總督府「南進化」、「工業化」、「皇民化」的號召下,不論臺灣人民自願或被迫,都須為戰爭服務。面對日益強化的戰事動員,臺灣人民的好戰思想、青年鍛鍊,滲入日常生活中,也滲入了小說創作。透過文化動員,藉由作品宣傳,讓殖民政府所推行的政策能散布至島上的角落。在心力動員上,為配合殖民政府的皇民化運動,作家們必須在作品中表態自己的國族與文化認同,隨著作家不同的成長背景、人生經歷,自然也造就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表達方式,這些小說在戰後受到嚴厲的討論與批判,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對待。唯有在多重的考察下,才能更全面的探究總力戰時期下的文藝空間。
49

清代乾嘉時期關內漢人流移東北之研究 / A Study on the Manchuria Emigration of the Homeland Han race in the Chienlung-Chiach'ing Period (1736-1820) of Ch'ing Dynasty

溫順德, Wen, Swen D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共分為六章十三節,全篇計十三萬餘言。第一章緒論,敘述本文研究 動機及撰寫旨趣。第二章關內漢人流移東北的由來與背景,文分三節;探 討清初東北招墾措施與封禁政策間的關係,遣戍制度的修訂與內地罪犯發 遣東北的情況,以及康熙中葉以後,因內地人口與土地分配比例的嚴重失 調,而促成華北人口往東北遷徙的過程。第三章自發性的人口流動,分為 三節;討論乾嘉時期東北地區厲行封禁的具體措施,華北流民犯禁出關的 途徑,與東北人口的增長情形。第四章強制性的人遷徙,文分四節;先就 發遣條例的更訂,來探究乾嘉時期遣戍政策之演變概況,並將遣往東北的 內地罪犯,依其性質區分為一般性案犯、洋盜案犯和秘密社會案犯等項, 加以說明。第五章移民在東北境內活動及其影響,分為三節;首先討論流 民與商賈在東北地區的土地經營,特產的採捕、走私,貿易活動的進行, 以及流人在配所的生活狀況與管理;且析述移民對東北經濟生活與文化生 活所產生的影響與衝擊。第六章結論,綜述本文研究心得,並概說乾嘉時 期關內漢人流移東北的意義及其作用。
50

由『相互依存』概念檢視美援時期之中美關係

簡美霎, JIAN,MEI-SH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1920年代發展的“福利經濟學”認為政府的經濟角色只是在市場失靈(market fail ure)時介入,推行經濟管制、補貼等公共政策,以達到社會福利的極大化,政府並不 帶任何政治色彩;但事實上,假如政府是中性的工具,那將違反“理性經濟人”的假 設;J.E.Alt和K.A.Chry-stal(1983 PP.28-30) 指出政府的經濟功能包括:生產性、 汲取性和保護性的功能。另外,D.Easton認為“政治是社會價值權威的分配”,準此 欲研究政府的公共政策必須考慮政治--經濟的互動性,因此本文擬從公共選擇的架 構--先將政治市場的主要成員:(1)官僚政治(2)民意代表(立法者) (3)利益團體定 位清楚以探討管制政策的形成及影響,分析政府的公共政策,使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 富有擴展性,此乃本文的目的之一。 其次,公共選擇理論是要建立與市場理論類似的模型,用以說明公共財在民主社會下 所決定的生產及分配過程,其基本概念包括政治市場所有參與者的各種動機及利益。 由於所有政府機構的立法、行政、管制都屬於公共財,因此本文嘗試評估這些機構達 成社會最適結果的程度,使財政政府能更加務實,此亦本文欲達成之目標。 最後,依A.Prest 看法,管制政策會造成隱蔽性賦稅,但如何估計,尚有技術方面的 困難,但本文擬由管制的競租理論作單一產業隱蔽性賦稅的估計,提供決策者參考的 依據。 本文除了第一章為緒論外,第二章為研究架構:以公共選擇理論為基礎,第三章則介 紹各種管制的經濟理論;第四章則說明隱蔽性賦稅的定義及影響,並說明估計的方法 ;第五章利用台灣地區的資料嘗試對公務人員做賄賂行為的實證分析;第六章為結論 。

Page generated in 0.016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