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28
  • 395
  • 32
  • 21
  • 5
  • 1
  • 1
  • Tagged with
  • 456
  • 456
  • 214
  • 155
  • 107
  • 100
  • 99
  • 97
  • 82
  • 68
  • 67
  • 62
  • 62
  • 62
  • 6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91

貿易自由化下最適環境政策 / The effects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on environmental policy

劉姿妤, Liu, Tzu-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許多策略性環境政策的相關文獻,大多在探討生產外部性的問題,較少著墨在消費的外部性,且在模型設定上,大多假設廠商生產同質性商品,因此本文將商品之差異性納入考量,在單邊貿易模型之下,建立一個兩階段賽局,來探討消費外部性的情況下,廠商與政府的策略性行為。而本文亦將貿易政策與環境政策做連結,探討當關稅因貿易自由化而調降時,對環境政策與環境品質的影響為何。 本研究發現:(1) 不論廠商的競爭型態為何,政府會將最適污染稅稅率訂在低於污染所造成的邊際環境損害之水準。(2) 不論廠商的競爭型態為何,貿易自由化會提升最適污染稅稅率。(3) 在廠商進行 Cournot 競爭時,貿易自由化將提升環境品質。(4) 在廠商進行 Bertrand 競爭時,關稅調降與否,須考量商品間的替代程度,在商品替代程度很低時,貿易自由化的結果將使環境品質向下沉淪。 / This thesis develops a two-stage game to investigate the strategies of government and firms concerning negative externalities associated with consumption. It also discusses the linkages between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namely, the effect of tariff reduction due to trade liberalization on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st of the literature on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policy only considers negative externalities associated with production, but this thesis deals with negative externalities associated with consumption. Several conclusions emerge: First, the optimal pollution tax is less than the marginal pollution damage. Second, the environmental tax increases as a consequence of a tariff reduction. Third, if firms compete in terms of quantity, environmental quality could be improved by liberalizing trade. Finally, if firms compete in terms of price, when the degree of goods substitutability is low, trade liberalization may lead to a “race to the bottom” in environmental quality.
192

體驗行銷對不同程度消費幻想者的影響 / The effects of experiential marketing on consumers with fantasy

周昕緯, Chou, Hsin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Schmitt (1999) 提出體驗行銷的五種類型分別為感官、情感、思考、行動與關聯,並分別定義出這些行銷方法的意義與影響。李德儀 (2005) 以深度訪談法提出消費幻想的基本概念與構面,謝易儒 (2009) 重新定義幻想的四大構面:取得距離、過去經驗、細膩程度與持續程度,並發表消費幻想的量表。本研究認為體驗行銷能夠滿足Holbrook與Hirschman (1982) 提出於消費體驗中的幻想,因此本研究探討Schmitt (1999) 的五種體驗行銷是否能滿足不同幻想程度的消費者。   本研究採實驗法,共有五個子實驗。經過前測後,設計出五組模擬彩色廣告,每一組各包含兩張廣告,一張為含有體驗行銷訴求的廣告,一張為不含體驗行銷的廣告,共十張受測者觀看廣告後,藉由問卷衡量出對廣告的看法以及幻想程度。本研究採用五種體驗之2(體驗行銷的有無)x 2(消費幻想程度高低) MANOVA,分析測試受測者面對有無體驗的廣告對廣告內容的偏好度與認知程度是否有所影響,並且衡量體驗與幻想的交互作用是否顯著。   研究結果顯示:一、面對情感體驗行銷,相對於幻想持續程度低者,幻想持續程度高者對行銷內容的偏好度與認知程度較高。二、面對關聯體驗行銷,相對於幻想細膩程度低者,幻想細膩程度高者對行銷內容的偏好度與認知程度較高。   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情感體驗能夠影響幻想持續程度高的消費者,關聯體驗能夠影響幻想細膩程度高的消費者,廠商若針對不同幻想程度的消費者進行特定的體驗行銷,能夠增加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的偏好度與認知程度,達到更好的體驗行銷效果。 / Schmitt (1999) pointed out five modules to interpret “Experiential Marketing,” “Sense,” “Feel,” “Think,” “Act” and “Relate,” and defined the meaning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se marketing methods. Lee (2005) defined “Consumption Fantasy,” and Hsieh (2009) identified the four dimensions: “Accessibility,” ”Pass Experience Relatedness,” “Fineness,” and “Continuity,” and then developed the fantasy inventory. In addition, Holbrook and Hirschman (1982) suggested that fantasy is a part of consumption experience, which can be satisfied during the consumption.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kinds of experiential marketing on consumer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consumption fantasy. Experiments are used for this study. Five sets of fictitious colored advertisements were designed; each set had two advertisements of experiential marketing and non-experiential marketing. A 2 (experiential marketing: yes versus no) x 2 (consumption fantasy: high versus low) experimental design collected data from student samples via traditional paper-and-pen or the website on the Internet.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the followings. (1) The advertisement contained with the “Feel” experiential marketing affected consumers with strong "continuity" fantasy more than others. (2) The advertisement contained with the “Relate” experiential marketing affected the consumers with strong "Fineness" fantasy more than others. To sum up, the key finding of this study is that different “Experiential Marketings” can affect consumers on specific fantasies more than others. Thus, marketers can employ specific experiential marketing for the right target to enhance their preference to the products and services advertised.
193

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 / Between the tradition and modern-- cafe and waitress of Japanese-occupied Taiwan

廖怡錚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30年代的臺灣,緊跟著日本內地的腳步,吹起了珈琲店消費的流行風潮。不僅在報章雜誌上出現許多以珈琲店(カフェー)與女給為主題的討論,甚至出現「珈琲店時代」或是「女給時代」的稱呼。珈琲店空間的營造,以及女給職業的出現,對當時臺灣社會帶來何種影響?與現今對於「咖啡館」的認知有何差異?當時的社會大眾又是如何看待新興的珈琲店與女給行業? 在地理位置的分布上,珈琲店多半位於都市內部的繁華街道、車站、公園、河岸等交通便利、風景優美之處;而在勞力聚集的港口、礦區附近也有不少的珈琲店家聚集。空間設計則是強調西洋風味,以洋房建築、吧檯洋酒、留聲機、爵士樂、彩色玻璃、華麗吊燈等西洋物質的置入,塑造出擬似西洋空間的消費氛圍,使顧客彷彿置身於異國,得以與日常生活的空間、工作雜務的煩憂作出隔離,放鬆緊繃的神經,同女給耳語絮絮,撫慰身心。然而,除西洋元素的置入外,和式特色的空間配置也巧妙的融合其中,如閑靜的庭園假山水、適合團體聚會宴飲、表演的和風疊敷客室等;充分呈現出和洋折衷的景緻。另外,栽植椰子樹、設置噴泉、冰柱等設計,更是因應臺灣炙熱的氣候所出現的景觀,希望能帶給顧客清涼、消暑的視覺感受。整體而言,臺灣珈琲店的空間承繼自日本內地和洋折衷的型態,加上南國風情的地方特色,構築出西洋、日本、臺灣三地元素混融的珈琲店樣貌。 除此之外,觀察珈琲店文化中的人際互動,不難發現女給一職的曖昧性與中間角色。「女給」的職業定義,雖然是在珈琲店內從事「飲食陪侍服務」,實際上卻是提供顧客一種擬似戀愛的遊戲關係。顧客可以將女給視為暫時的戀愛對象,享受情感甚至是肉體上的慾望滿足。由於女給與顧客的戀愛遊戲,是建立於金錢交易的基礎之上,毋須背負道德責任;是故,當顧客踏出珈琲店外,與金錢等價的服務時間結束後,關係亦應宣告終止,雙方皆回歸各自的生活軌道。然而,將現實生活與虛擬的戀愛遊戲關係相互連接的人亦不在少數,其所引發的拋棄家庭、傾家蕩產、詐騙財色、犯罪事件等案例,逐漸使得前往珈琲店消費一事,充滿著危險的誘惑與陷阱。女給遊走於花柳界邊緣的職業內涵,使其無法成為社會大眾所認知的單純、高尚的職業婦人。又,顧客對於女給所抱持的想像,既要有別於傳統的摩登氣味,又排斥摩登女性所高唱的男女平等、女性解放等新思維,導致女給們必須在傳統與摩登之間,衡量出最能被當時男性顧客所接受的混融特質。 綜觀日治時期臺灣珈琲店與女給的內涵,其混融與曖昧的性質十分明顯。過去討論珈琲店的社會功能,往往援引哈伯瑪斯(Habermas, Jürgen)討論公共領域的功能。然而筆者認為,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並非與現今咖啡館的歷史一脈相連,以哈伯瑪斯的說法進行珈琲店的歷史角色詮釋可能有欠考量。是故,本文最後提出珈琲店文化中看似對立,實際上卻共存於其中的概念,分別為:傳統與摩登、公共領域與私人空間、消費與被消費三大主題,從中探討日治時期臺灣珈琲店文化的混融與過渡。
194

消費者文化定位與化妝品廣告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f consumer cultural positioning and cosmetics advertisment

徐佩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是探究 「品牌名稱所使用的語言」、「品牌名稱的發音」、「廣告標題 所使用的語言」、「廣告訴求」與「代言人的外型」以上的五項文化面向的相關 要素、符碼對廣告所呈現的「全球消費者文化定位」、「外國消費者文化定位」 與「本國消費者文化定位」之品牌的消費者文化定位造成的影響。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分析台灣四本女性時尚雜誌—VOGUE 國際中文版、 VIVI 唯妳時尚國際中文版、MINA 時尚國際中文版及CHOC GIRLS 恰女生中 273 篇化妝品廣告。 本研究發現台灣女性時尚雜誌中化妝品廣告,多使用「全球消費者文化定 位與外國消費者文化定位」作為其品牌的定位策略。 並獲得以下結論: 一、相較於使用中文,若在廣告中使用外國語言作為廣告標題,對判定外國消 費者文化定位有負面的效果。 二、相較於硬性銷售訴求,若在廣告中使用軟性銷售訴求,對判定全球消費者 文化有負面的效果、外國消費者文化定位有正面的效果。 三、相較於與使用當地廣告代言人,若在廣告中使用外國(西方)代言人,對 判定當地消費者文化定位有負面的效果、對外國消費者文化定位有著正面的效 果。 四、相較於與使用當地廣告代言人,若在廣告中使用外國(西方)代言人,對 判定全球消費者文化定位與外國消費者文化定位有著正面的效果,更甚於當地 消費者文化定位。 / This thesis conducts a research of five cultural orientation related elements, or signs—the language used for brand name, the pronunciation of brand name, the language used for advertising title, advertising appeal of either hard-sell or soft-sell for brand positioning, and appearance of spokesperson(s) how to affect the Consumer Cultural Positioning (CCP) of ads. This thesis coducts a content analysis of 273 cosmetics advertisments from four Taiwan women's fashion magazines—VOGUE TAIWAN, VIVI, MINA, and CHOC GIRLS. The thesis finds "Global Consumer Cultural Positioning (GCCP) and Foreign Consumer Cultural Positioning (FCCP)" are used more frequently than Local Consumer Cultural Positioning (LCCP) as the brand positioning strategy in the cosmetics advertisements from Taiwan women's fashion magazines. And, the major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ing: 1. Compared to using Chinese language, using foreign language as advertising title in an ad has the negative effect to FCCP. 2. Compared to using the hard-sell appeal, using the soft-sell appeal for brand positioning in an ad has the negative effect to GCCP, and the positive effect to FCCP. 3. Compared to using local spokesperson, using western spokesperson for brand positioning in an ad has the negative effect to LCCP, and the positive effect to FCCP. 4. Compared to using local spokesperson, using western spokesperson for brand positioning in an ad has the positive effect to GCCP and FCCP than LCCP.
195

在社運/商業中:2009年同志遊行「TILA束胸團隊」的動員經驗 / The social movement or the business: the mobilization of TILA Breast Binder Group in 2009 Taiwan LGBT Pride

邱靖雲, Chiu, Ching 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從台灣同志遊行商業化、女同志束胸內衣市場擴張以及晶晶書庫的發展脈絡,探究2009年「TILA束胸團隊」在同志遊行中的動員經驗:它何以成行、行動者從何而來,又,此過程中的商業及運動意涵是如何複雜地彼此交織,這些討論可幫助我們理解「同志遊行何以參與人數愈來愈多」、「遊行群眾從何而來」的問題。   透過次級資料蒐集、與束胸品牌業者及團隊成員訪談,本研究發現,晶晶書庫作為一個同時參與同志消費市場與同志運動發展的特殊角色,在束胸市場蓬勃成長階段投入品牌經營,催生了2009年的TILA束胸團隊;它透過微觀人際互動、在特定平台散播資訊、兼差報酬的誘因,成功動員/招募女同志、異性戀、跨性別認同者,以走秀模特兒之姿進入遊行隊伍,以中性、T形象外型展示其束胸的身體。   進一步瞭解其他束胸業者的遊行動員經驗,可發現他們早已有相當程度能力,以其長期累積的市場知名度,透過網路平台等媒介,成功吸引群眾走入遊行。晶晶及這些業者更早已在遊行以外的活動、同志組織中,以贊助等方式發揮其影響力。當有愈來愈多同志店家出現、主動號召群眾走入遊行,將促成遊行人數的增加。因此,同志遊行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台灣同志消費市場現況,其人數眾多的背後必有相對應的消費市場支撐。
196

企業運動贊助之效益分析-以2006年安麗盃世界女子花式撞球錦標賽為例

王志仁, Wang, All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產品品質差異越來越小、高度競爭的市場中,運動賽會提供了企業絕佳的市場商機,運動贊助策略的應用,實現了企業突顯品牌形象、接觸目標顧客、壟斷市場及成為良好公民等行銷目標之理想,即運動贊助已成為企業促銷四大管道之外的第五項元素。 本研究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瞭解企業運動贊助安麗盃女子花式撞球錦標賽之效益,而根據研究目的與文獻探討的結果,選擇透過消費者對於該運動的態度、消費者對於贊助事件本身的態度以及消費者本身認知該贊助企業與贊助運動的適配度,來探討上述變數對企業投入運動贊助後形象效益的影響,並試圖瞭解形象效益在架構中所扮演的中介角色其對購買意願效益所產生的影響。 本研究針對2006安麗盃現場觀看民眾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經過實證分析結果,其結果顯示: 1、當消費者越支持該贊助事件時,贊助企業越能藉由此贊助來提升 企業形象。 2、當消費者認為贊助企業與所贊助活動之間的配適程度越高時,贊 助企業越能藉由此贊助來提升企業形象。 3、當消費者認為該贊助企業的形象越佳時,對於其產品的購買意願 也越高。 由研究結果發現,消費者對該贊助事件的態度以及消費者認知贊助企業與所贊助活動之間的配適度都會影響到企業的運動贊助形象效益進而對購買意願效益產生影響;因而對組織而言,在運動贊助的策略制定上,應將消費者對於該贊助事件的態度以及其所認知的適配度一併納入考量,進而能夠達到期望的運動贊助效益。
197

品牌形象與客觀品質之關係探討-以台灣市場為例 / Brand Image - Objective Quality Relationship In The Taiwan Market

袁偉軒, Yuan, Wei-Hs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品牌形象好的產品,其產品品質也會比較好」的想法,是許多消費者在購物時所依賴的經驗法則。然而,在現今的消費市場,品牌形象是否真能反映出品質的高低?本研究採用民國79年1月至民國94年6月份的「中國民國消費者報導」,探討在16年間,98個產品類別中,品牌形象與產品品質的相關性。 研究結果顯示,品牌形象不能做為產品品質的訊號,在98個產品項中,兩者的相關平均值為-0.14728,並且在各個產品項內,兩者相關性呈現大幅的差異。同時,在研究影響品牌形象與產品品質的中介變數後,本研究發現,在台灣消費市場,相較於開發中國家的產品,已開發國家的產品的品牌形象與產品品質相關性較高;而本研究的另外兩項中介變數:「耐久品/非耐久品」以及「搜尋品/經驗品」,並不能顯著地解釋品牌形象與產品品質相關性的差異。 根據本研究的分析,未來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必須蒐集更多的產品相關資訊以促進購買決策的正確性,而不能單以品牌形象作為最終購買決策的依據。 / It seems that “better brand image implies higher quality” is the rule of thumb. However, is it true in the consumption market nowadays? This thesis uses 98 product category test results of the Chinese, Taipei Consumer Report from the period of January 1990 to June 2005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nd image and quality. The results of this thesis indicate that brand image is not a good signal of quality.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0.14728 in average and greatly varying levels of correlation across 98 product category. At the same time, after investigating the variables, this thesis finds out that comparing to the product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those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higher brand image- quality correlation levels. Besides, other two variables, “durable/non-durable goods” and “search/experience goods”, do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correlation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consumers need to collect more product-related information before final purchase decisions, instead of depending on brand image solely.
198

Cosplay角色扮演的反叛:以消費與性別為例 / The resistance of Cosplay: from the aspects of consumption and gender

林宜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首先介紹Cosplay角色扮演的背景與歷史沿革,接著以參與觀察的所得為基礎,提出兩個研究問題。第一個研究問題是,在Cosplay活動漸往商業化發展的趨勢下,該場域內的動漫迷處在消費與抗拒之間的尷尬位置,他們是否能抵抗商業化的全面收編企圖,又是以何種方式抵抗?第二個研究問題為,在Cosplay場域內,性別與服裝間的所謂合法對應看似不成立;也就是在Cosplay中,生理性別未必要呼應社會所認定之應有裝束,這種性別疆界的暫時打破是以何種方式在何種條件下得以成立?這兩個研究問題的軸心被置放在「踰越」之上,探求在Cosplay中反叛性是否存在。以踰越為發問起點,本研究試圖探討Cosplay角色扮演這項活動,是否具有抵抗消費,以及反叛現行性別疆界的潛力。 在分別回顧與消費和性別相關的文獻後,本研究採行深度訪談法和參與觀察法,進行為期一年一個月的田野研究,並在整理田野資料後,讓所得發現與文獻對話,在詳實紀錄田野發現的同時超越文獻,處理過往文獻未能回答的田野現象。 研究結果發現,在商業體制赤裸裸的收編企圖下,角色扮演者們的確無法完全避免消費,但這不代表角色扮演這項活動是純然的消費。本研究分別檢視角色扮演者參加活動,與角色扮演者本身實踐兩個部分,著重在整個角色扮演的「過程」並加以論證,發現消費乃是其執行生產的一個難以避免之手段。消費之後,角色扮演者施展巧妙的戰術與挪用的藝術,挪用不只呈現在有形的準備層面上,甚至在抽象的氣質揣摩上,這些都是其生產力的展現。 在跨越性別疆界的部份,角色扮演亦有顛覆固著性別疆界的潛力。在Cosplay場域內,性別疆界的踰越僅在特定場合與特定時刻下得以成立,透過將霸權文化中暢行的規則挪為己用來達成目的。即便性別疆界的搖擺或模糊只在活動間成立,潛在的踰越特質卻是無法否認的;儘管性別疆界難以根本地消除,Cosplay依舊透露出試圖改變的力量。
199

顧客消費能力與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 -以T購物中心為例 /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rchasing Power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 The Case of T-Shopping Mall

王淺秋, Wang, Ann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無畏百家爭鳴,台灣購物中心市場再添新兵,目前全台共有約23個購物中心,業者坦言台灣百貨公司市場太飽和,且把持住所有一線品牌,自1999年台茂搶先跨入購物中心市場以來,台灣購物中心「成功者少,失敗者多」, 至今不少購物中心仍處於虧損狀態。近年來由於台灣產業結構快速變遷、產品的推陳出新、國民所得提高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使得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隨著這些大環境的變化而做出相對應的調整。在此嚴峻的競爭環境下,提供消費者所需要且滿意的商品及服務,進而有效提升顧客對於公司之滿意度,並刺激其消費能力,進而增加公司營利,為現今購物中心關切的課題之一。 本研究擬透過T購物中心之顧客滿意度調查問卷,瞭解顧客之消費行為及能力、不同構面下之滿意度概況、影響滿意度之重要因素,以對於該公司之整體現況作深入研究及探討,研究結果如下: 一、 顧客前往T購物中心之目的主要為購物及用餐。 二、 顧客於T購物中心消費之品項以餐飲及超市食(用)品所占比例最高。 三、 大部分顧客之消費頻率為一個月1~2次,且平均每次消費金額以1,000元~4,999元的比例最高。 四、 顧客之性別會影響其對於T購物中心之整體滿意度。 五、 當顧客前往T購物中心有固定的消費頻率時,有較高之「整體滿意度」。 六、 當消費者之職業為學生、專業工作、家庭主婦或退休,且教育程度為專科大學及以下時,對於「商品價值」有較高之滿意度。 七、 消費者的平均月收入落在30,000元至150,000元之間時,對於「服務品質」有較高之滿意度。 八、 中低消費金額之女性顧客對於「環境設施」之滿意度較高。
200

探討消費者我族主義對台灣消費者的態度與購買意願之影響-以日韓產品為例 / Studying Consumer Ethnocentrism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Attitude and Purchase Intention of Taiwanese Consumers: The Study Case of Japanese and Korean Products

謝宜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早期深受日本文化影響,近年來則是興起一股韓流風潮,因此,當台灣消費者欲購買手機或收看戲劇時,除了本國產品以外,還可選擇日本或韓國之產品。然而,在哈日與哈韓風潮的轉變之下,消費者對於日本與韓國產品的態度及購買意願是否也有所差異?而台灣消費者的消費者我族主義對於態度與購買意願的形成是否產生影響? 本研究欲了解在台灣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中,消費者我族主義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所帶來的影響。以韓國手機、韓國戲劇、日本手機及日本戲劇為研究標的,探討台灣消費者對於日韓產品的所抱持的態度與購買意願的差異,此外,再針對手機與戲劇兩類產品,探討消費者對於來自相同國家之不同產品,其態度與購買意願的差異。 Ajzen於1985年所提出的計劃行為理論認為,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意向主要受到態度、群體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因此,本研究以這三個面向作為基礎,而由於本研究的研究標的為外國產品,推測消費者的消費者我族主義傾向會透過影響其態度,進而影響購買意願。 消費者在面對韓國手機、韓國戲劇、日本手機以及日本戲劇時,研究結果顯示如下: 1.對於產品的認知越正向時,其態度也會越正向; 2.對於產品的態度越正向時,其購買意願也會越高; 3.當群體規範的影響力越大時,對於產品之態度會越正向; 4.消費者對於購買產品的知覺行為控制能力與其購買意願無關; 5.消費者我族主義與態度之間的關係僅在韓國戲劇中顯著,在韓國手機、日本手機與日本戲劇三項產品中,則為不顯著。

Page generated in 0.018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