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 |
生產效率之衡量及其應用賴永梁, LAI, YONG-L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經濟學之要義,在於探討如何將稀少有限的資源做最有效率的配置。因此,經濟理論
中,效率一詞一向為人所廣為使用。然而,經濟學中,效率的概念一直是相當抽象而
模糊的。為深入探討「效率」的含意,本文首先從各種角度給予效率具體、可衡量的
定量;並探究衡量之方法。其次,對我國製造業的生產效率狀況進行實證測試;同時
探討影響效率之因素是什麼。最後檢討衡量方法之優劣及限制。
全文共六章,約三萬二千字。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效率的定義與衡量
第一節 效率的定義
第二節 效率的衡量方法
第三節 文獻回顧
第三章 我國製造業生產效率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衡量的模型
第二節 資料來源及處理
第三節 實證結果
第四章 影響效率因素之探討
第一節 個別產業分析
第二節 產業間分析
第五章 方法之檢討、含意與限制
第六章 結論
|
372 |
社會福利支出與財源之研究蘇文麒, SU, WEN-G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實施社會福利已蔚然為世界潮流,尤其以歐洲國家的社會福利措施最為完備;開發中
國家亦以此為社經發展的目標。我國經過快速的經濟成長與社會變遷,政府對於社會
福利亦逐漸重視,遂引起從事本文的興趣,本文共分六章十六節如下:
第一章:緒論。內容為本文寫作動機,研究方法及遭遇的困難。
第二章:社會福利的基本概念與發展。共分三節。
第一節:社會福利的起源及發展,旨在正本清源,探討社會福利的本質。
第二節:社會福利的概念與意義。
第三節:社會福利的反省與面臨的責難。
第三章:社會福利支出與財源,共分三節。
第一節:社會福利支出模式,分全民性福利模式與選擇性福利模式。
第二節: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在社會福利的角色。
第三節:社會福利支出的財源。
第四章:社會福利支出的比較研究。
第一節:社會福利支出與經濟成長的關係的理論。
第二節:社會福利支出與經濟成長的實證。
第三節:社會福利支出的趨勢分析。
第四節:開發中國家的社會福利支出的比較。
第五節:社會福利支出膨脹的原因分析。
第六節:社會福利的展望。
第五章:我國社會福利現況的檢討。
第一節:我國社會福利現況的檢討。
第二節:我國社會變遷分析。
第三節:我國社會福利支出分析。
第四節:我國社會福利經費來源的探討。
第六章:結論。
|
373 |
國會監督與政策執行--美國經驗之研究並兼論我國的發展施能傑, SHI, NENG-J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策執行的功能是將政策內容轉化為實際行動,達成政策目標。學者由諸多因素建構
有效政策執行之模型,然由國會監督角度出發者極少,本文乃透過對美國經驗的研究
,論述國會監督與政策執行間之關係。
全文共分七章,約八萬餘言。
第一章為研究動機與全文架構。第二、三兩章分論政策執行的理論建構,及國會監督
的沿革,基礎及技術。
第四章探討國會監督對政策執行的影響,並以美國對華軍售為個案說明;第五章則就
國會對政策執行監督的困難論述。
第六章藉著本文架構,觀察我國國會對政策執行監督之實狀。第七章為結論,提示我
國反省與可能因應之道。
|
374 |
地方財政規模之實證模型--台灣地區實例分析王凌超, WANG, LING-CH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地方財政之健全,必須依賴健全之稅制,以獲取足夠的稅收;然政府向人民徵稅,其
最終之目的係支應各項政府支出,因此,地方政府支出與健全與地方財政之健全具有
密切的關係。地方政府支出過高,造成資源的浪費;地方政府支出過低,則不符人民
需要,至於理想的政府支出水準為何﹖此即地方財政規模大小之問題,亦為本文研究
的重心。
地方財政規模之研究,歷來均偏向最適理論的探討,即從理論上求得一最適切地方政
府支出水準,此類研究方法涉及價值的判斷,屬於規範經濟學(Normative economic
s )的範疇。然而,地方政府支出預算的實際結果,係反應在一定的人口結構下,各
項政府支出的優先性,牽涉之範圍極廣,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等各種因素,故從理
論上探討最適地方政府支出水準,其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基於前述研究方法的缺失,本文改以實證經濟學(Positive economic )的觀點,根
據台灣地區地方政府支出的實際情況,試圖建立一個研究地方財政規模的實證模型(
Poditive model),經由此一實證模型,估計台灣地區預期(Predjcted )之地方政
府支出水準,進而與實際(Actual)之地方政府支出水準加以比較,即可得知台灣目
前之地方政府支出水準過高抑或過低﹖此種研究方法不涉及價值的判斷,而係經由為
數龐大的地方政府支出實際資料而求得,應可作為地方政府策之參考。
以上所述,為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的簡單介紹。至於本文內容計分
五章九小節,共二萬五千餘言,分別略述如下:
第一章 導論:說明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的範圍與架構。
第二章 方法論:詳細描述本文所採用的研究方法,及其應用於地方財政規模研究的
適用性。
第三章 影響地方財政各項支出之決定因素:包括文獻之回顧,及地方政府支出分類
之探討,最後分析台灣之現況。
第四章 實證模型及結果:包括模型的建立及說明資料的來源,隨之應用此種估計台
灣地區之地方政府支出水準,最後將其與台灣地區實際之地方政府支出水準加以比較
。
第五章 結論:依據前章所得結論,進一步加以分析,設法提出決策者參考之結論。
|
375 |
開放經濟下管理浮動匯率政策之研究陳寶貴, CHEN, BAO-G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研究之內容為管理浮動匯率之效果,為便於分析乃假設此經濟體係為一開放
經濟,而在此體係下的短期均衡是依據資產市場及財貨市場來決定。
對此一問題之探討,大部份的文獻是採凱因斯模型,而本文模型之建立是以資產方法
分析為其特色。在管理浮動匯率下,一國的貨幣當局應積極、主動干預外匯市場,以
消除短期的匯率波動,但並不影響長期的匯率變動趨勢。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管理浮動匯率政策之效果
第三章 管理浮動匯率之隔離效果
第四章 結論
本文共約二萬字。
|
376 |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第一次土地改革對經濟發展李相載, LI, XIANG-ZA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總共為一冊,五萬字左右,分為七章,十三節。本論文的主要內容是中民國台
灣地區從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三年間實施的土地改革對於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
台灣地區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是經過三個階段來完成的,即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以及
耕者有其田。
雖然這種改革制度的實施產生不少障礙以及問題,但是其對於中華民國的經濟發展有
莫大的貢獻。由於這改革農業資金流到工業裡去,鞏固工業起飛基礎,而且使佃農變
成自耕農,因而提高生產的意願,提高所得,實現所得的重分配。
台灣地區的第一次土地改革,除了以上所述的影響以外,對於勞力的移動方面也有影
響,即不少農業人口移動到工業而改革整個產業的結構。
雖然土地改革對於資金的移動,勞力的移動,國際貿易收支的改善以及農民所得的提
高方面有顯著的貢獻,但是農業機械化以及農場規模擴大方面也產生了一些問題。
總而言之,台灣地區的土也改革的確為中華民國經濟發展的起 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
377 |
聯合浮動匯率與總體經濟政策林弘文, LIN, HONG-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共壹冊,分為三章。
聯合浮動匯率乃指一通貨區(currency area) 區內的國家之間採固定匯率制,對外
則聯合採取浮動匯率,此時匯率的調整依據是全區對外的國際收支餘額,而不是區內
各別國家的國際收支餘額。本文就是要分析在這種匯率制度下的穩定政策和各種干擾
的傳遞過程。
全文分為三章。第一章為導論和有關文獻的回顧,第二章叉分為三小節;第一節先建
立在不同假設模型架構,包括由兩國組成通貨區和區外其它國家。這些假設包括資本
的移動性高低,工資和物價是否固定等。第二節以第一節所建立的模型分析區內任一
國採取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的各種比較靜態結果。第三節分析區內的需求移轉,區內
兩國間的匯率的改變以及來自區外的干擾等比較靜態結果 。第三章為結論。
|
378 |
江蘇省農村金融之調劑( 民國六年∼廿六年)劉河北, LIU, HE-B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本論文計一冊,約十七萬字,分為六章,加上前言、結論,共有八部份。
二、論文內容大要:
首論江蘇省農村經濟概況,作為背景的敘述,次述農家負債之原因,及其必然性。再
分別介紹新式與傳統式的農村金融機構。傳統式的金融調劑方式有合會、典當、錢莊
、私人與商店借貸,對這些金融流通方式一一加以探討,以了解當時刀利貸的狀況。
新式農業機構有江蘇省農民銀行、各商業銀行等。這些銀行對農村合作社、農業倉庫
、農民團體給予貸款,其對農村金融助益如何,尤為重點所在。
最後對新舊式金融機構業務逐一加以比較,以期了解新式抑是舊式的農業金融機構對
本省農村經濟貢獻較大,而針對新式農業金融機構之成敗因素提出深入的檢討,並探
求民國二十年代中國農村復興之原因。
|
379 |
毛澤東經濟理論與中共經濟革命之評估林燕文, Lin, Yan-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本章分三節,從馬列共產主義經濟發展的特色談起,說明中共經濟革
命的意義。中共經濟的演變主要可從制度因素及人為因素求得解答,本論文主要目的
是探討毛澤東對經濟問題的見解與主張,及其對中共經濟發展的影響。
第二章:毛澤東經濟理論的形成。本章分三節,包括毛澤東的哲學觀點與工作方法,
三個基礎理論(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基礎與上層建築,社會經濟形態論)和他的經濟
分析方法。
第三章:毛澤東的經濟建設理論。本章分四節,包括毛對經濟建設基礎的看法,工農
業建設理論,建設的動力與速度,建設的理想。
第四章:生產關係的革命。本章分四節,包括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農業合作化、
人民公社及簡評。
第五章:生產力的革命--大躍進。本章分三節,包括源起與毛澤東的看法,實施過
程與簡評。
第六章:結論。本章分二節,包括對中共經濟革命的檢討與對毛澤東經濟理論的評價
。
|
380 |
蘇聯經濟制度之研究余彩蓮, Yu, Cai-L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蘇聯經濟制度之理論基礎。第一節:共產主義下之經濟制度。第二節:共
產主義下之經濟決策。第三節:社會主義下之經濟制度。第四節:社會主義下之經
濟決策。
第二章 蘇聯經濟制度之涗革。第一節:計劃經濟制度之創立。第二節:計劃經濟
制度之定型。第三節:計劃經濟制度之本質。第四節:計劃經濟制度之改革。
第三章 蘇聯官僚體系與經濟制度之關係。第一節:國家對計劃經濟之強制性權威
。第二節:俄共對經濟活動之積極掌握。第三節:行政與管理之密切配合。第四節
:政治制度與經濟控制。
第四章 蘇聯經濟制度之運作。第一節:物資平衡計劃之措施。第二節:企業計劃
和財政控制。第三節:銀行制度。第四節:價格制度。
第五章 蘇聯經濟發展之途徑。第一節:蘇聯發展模式。第二節:蘇聯發展模式與
西方發展趨勢之比較。第三節:集體農場制度與蘇聯經濟發的關係。第四節:蘇聯
行政管理模式。
第六章 結論。第一節:蘇聯社會主義之評估。第二節:蘇聯經濟制度之評估。第
三節:蘇聯發展模式之評估。第四節:蘇聯經濟未來發展之趨勢。
#2810461
#2810461
|
Page generated in 0.027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