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137
  • 2922
  • 230
  • 214
  • 107
  • 20
  • 1
  • 1
  • 1
  • 1
  • Tagged with
  • 3495
  • 905
  • 806
  • 799
  • 766
  • 622
  • 601
  • 578
  • 530
  • 504
  • 494
  • 428
  • 422
  • 397
  • 39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41

我國行政法人建制之研究

洪政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行政院為推動行政組織改造,為期能建構行政院合理職能及組織,其中推動法人化之目的,主要為提昇政府施政效率,同時確保公共任務之妥善實施,亦即將原本由政府組織負責之公共服務自政府部門移出,以公法人來專責辦理之經驗,創設一個新的行政組織型態,即行政法人制度。行政法人制度之內涵,是藉由鬆綁現行人事、會計等法令之限制,由行政法人訂定人事管理、會計制度、內部控制、稽核作業及相關規章據以實施,並透過內部、外部適當監督機制及績效評鑑制度之建立,以達專業化及提升效能等目的。另一方面,行政法人亦參採企業化經營理念,提昇經營績效,另透過制度之設計,使政府對於行政法人之補助、行政法人財產之管理及舉借債務,能正當化、制度化及透明化。此外,對於機關(構)改制行政法人時,其現職公務人員之權益保障,採「保留身分、權益不變」方向規劃,期以「溫和漸進」方式達到改制之目的。 日本法上獨立行政法人可資為我國建立行政法人時之參考對象。日本行政改革過程與相關改革會議結論所導入之獨立行政法人制度,亦是師法英國行政改革建立政署之經驗,所不同者乃日本政府參酌其本身特有之政經情況與改革需求,使獨立行政法人制度已相當具有日本自己之特色,此點值得我國在引介國外制度時加以重視。在日本特有之組織發展背景與歷史脈絡中所應運而生之獨立行政法人制度,其特色為一具有獨立法人格之團體,雖然二次戰後日本揚棄公法與私法二元論之區分方式,對其於概念上是否劃歸公法人之概念範疇並不拘泥,但是獨立行政法人終究為一履行「公共」任務之團體,以及受國家(公)法律之拘束。 我國行政法人制度,雖可參酌日本獨立行政法人制度建制,但在內涵上仍有許多差異。行政法人在我國為一新制度之建立,其未來發展相當具有彈性,其對於「組織瘦身」、「行政減量」與「效率提升」當有其相當之成效。鑑於國人及行政機關對於此制度之陌生不解,在制度建立初期仍在摸索當中,未來當選擇已經具備條件之機關試行,以累積國人及行政機關人員對其之認識,然後逐步推動。今年初通過之中正文化中心設置條例,對於該中心第一個採取行政法人之模式,其將來之發展有待觀察,對於我國行政法人制度之建立,將有相當大之幫助。惟行政法人僅為政府改造工程中之一個選項,並非政府改造之萬靈丹,參酌日本行政改革之經驗,亦以多方面進行方式進行改革,故不應僅寄望於行政法人能帶來全盤式之改革成效,而應著眼於全盤制度之建立,方有助於制度長遠之發展。 關鍵詞:行政改革、政府再造、行政法人、獨立行政法人、機關法人化
42

中共行政復議法之研究

劉育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大陸行政復議制度(相當於台灣訴願制度),起源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1950年公布的《財政部置財政檢查機構辦法》、《稅務復議委員會組織通則》,1951年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暫行海關法》等。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由於受到大陸所稱“左”思想的干擾和“法律虛無主義”的影響,特別是文革十年動亂對社會法制的破壞,致行政復議制度亦處於停滯狀態。直至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法制建設始重新步入正軌,從而有關行政復議的法律、法規日益增多,如1980年頒布的《中外合資企業所得稅法》和《個人所得稅法》等。   據統計,到一九九○年十二月為止,中共已有一百多個法律和法規內就行政復議有所規定,這些規定立法技術日趨成熟,對有效地解決行政爭議,加強行政機關自身監督,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於缺乏一部對行政復議活動進行系統規範的法律,以致有關行政復議的基本原則、行政復議的受案範圍、行政復議的管轄、行政復議的程序及其法律責任等,都没有作出統一的規定。   一九八九年四月四日,中共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並於一九九○年十月一日起正式實施。同時為了適應和配合《行政訴訟法》的施行,在中共認為制定行政復議法時機尚不成熟的情況下,於一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其國務院頒布了《行政復議條例》,並於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起施行。《行政復議條例》的頒布實施,為大陸行政復議活動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和保障,改變了中共行政復議立法的分散和不協調的狀況。但在先前八年多的行政復議實踐中,也反映出不少問題,例如:(1)行政復議的範圍較窄。 (2)對申請人的限制過多。(3)舉證責任不明確。 (4)行政復議機關及人員法律責任不完善。為了進一步完善行政復議制度,充分發揮其在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保護人民權益,中共總結《行政復議條例》實施多年經驗的基礎上,於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九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行政復議法》共七章四十三條,與《行政復議條例》相比,有以下幾點的突破和發展:(1)擴大了行政復議的範圍。(2)將部分抽象行政行為納入到復議的範圍中。(3)更加體現便民原則。 (4)擴大了相對人對復議管轄的自由選擇權。(5)確立了行政復議的證據制度。(6)完善了行政復議的法律責任。
43

從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發展分析台資銀行之進入模式 / The Strategy of Taiwan Banks Entering Mainland China deriv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Bank

昌奕呈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希望透過分析中國銀行業發展趨勢,以及目前外資銀行在大陸扮演的角色,能讓讀者對於未來台資銀行的發展策略有更深入了解。加入WTO之後,中國銀行業正值開放之際,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有著既是競爭亦是合作的微妙關係。對中國國有商業銀行而言,儘管佔有中國98%的市場、分行據點多且廣、客戶資源豐富的優勢,但在服務理念和業務品種等各方面落後於外資銀行。至於外資銀行方面,雖在2006年年底已實施國民待遇,可擺脫原有的諸多限制。但與中資銀行相比,其市場佔有率仍相當低,唯有透過合作以及參股併購等方式才能讓本身快速成長。 甫於2006年底中國國務院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大幅放寬了外資銀行在華業務推廣的限制,並提升參股國有銀行所能持有的股份,在在顯示出中國方面金融改革的企圖心。此舉不僅屢行中國身為WTO會員國的義務,同時也為其近年來快速發展的經濟注入一只強心針,須知金融活動為自由資本社會中一切經濟行為的泉源,至於中國在推動經濟資本化的過程中,對於原有社會主義意識的衝擊則不在本文的討論之中。 據台灣官方統計,目前台商投資中國大陸已逾580億美元,此一數據尚不包括經由第三地子公司進入中國的資金。大批原有本地客戶的西進,使得台資銀行不得不將前往中國提供台商資金需求視為業務發展的重大策略,但礙於兩岸政治長久以來經常處於高度緊張之下,連帶讓台資銀行登陸的過程比國際性外資銀行更加艱辛,同時充滿不確定性。 本文由外資銀行在大陸的發展歷程及現況為起點,探討大陸當局近期的政策動向及措施,並分析WTO 及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對兩岸金融互動的影響,歸結出台資銀行赴大陸設立據點的三種可行模式:(1)獨自設立分支據點。(2)結合外資銀行登陸。(3)參股或併購中資銀行。 本研究期能作一法規與經濟兩層面的交錯分析研究,俾使國內銀行業在面對全球競爭的衝擊與所處政經環境的變動下,能掌握更多規劃模式與思考。除了探討台資銀行在中國大陸經營之策略分析外,也期待兩岸氣氛和諧發展,繼續推動經濟等各方面互惠政策,締造雙贏局面。
44

公立醫院以行銷管理突破經營瓶頸之探討

林永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要 本研究是以作者自民國84年8月迄88年3月擔任台北市立中興醫院院長期間的經驗為題材來探討「如何以有效的行銷管理突破公立醫院的經營瓶頸」。當時,中興醫院的經營管理已經跌入谷底,內外交困,面臨隨時被公辦民營的窘境。要錢沒錢,因為怕上級的回應可能包括「終結中興」而不敢據理力爭預算支持。中興醫院一定要先讓上級感覺到還有救藥才能奢談預算及高貴設備的投資。為了獲得衛生局及市府,甚至台北市議會的認同,中興醫院一定要讓業務先好起來。那時,作者手上唯一的籌碼就只有那一群鬆散又無奈的員工。中興醫院只好用心整合這些員工,激發員工同舟共濟的決心,靠善用人類潛能及員工願意/樂意,寄望雷同的服務呈現非凡的附加價值,作者藉著掌握既有客戶,深耕社區,秉持市場導向及顧客導向的行銷策略,中興醫院竟然因此起死回生,足見行銷管理之為用大矣。短短三年入個月,中興醫院的門診量由每日五百上升到二千,月門診量由兩萬上升到近四萬,老人健檢快速成長到令衛生局刮目相看,在寒冷的月份婦女子宮頸抹片竟爆天量,高達每月七千;還有,事業收入及淨賸餘更是急速成長。至於非數字化的成果更是不勝枚舉,影響所及,又豈只是裨益中興而已。 醫療行銷得以在醫療科技充分開發前濟助經營管理之窮又不致失之草管人命,行銷堪為救急妙方之前提在於『絕大多數疾病為普通病症,既非重症亦非疑難雜症』;何況,中興醫院厲行同步品質管理。中興醫院量力而為,善加區隔顧客群及區隔市場,從掌握既有客戶群,鎖定既有社區,以優勢行銷及時諦造榮景,並遇時跨越既有社區,切入不同顧客群,遠交近攻,近悅遠來,終能無往不利。觀諸中興起死回生錄,既不妄自菲薄,復不以善小而不為,更非自不量力,在在顯示『一個公立醫院借重有效的行銷管理以突破經營瓶頸』的構想絕非天方夜譚。藉著本研究,作者試著在一窩蜂以大事投資為經營主軸的醫療事業注入不同的策略思維。 關鍵詞:行銷、服務行銷、行銷管理、醫院、公立醫院、經營瓶頸
45

行政程序法典化及其內涵的分析檢討 / Administration procedure act

張春福, Chang, Chuen-F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於現今給付行政理念高唱入雲的時代,行政之機能與所涉及之領域隨之擴大,遂承擔諸多現實社會福祉之任務,而為確保行政之公正,以保障國民的權利,僅憑行政實體法,尚有未逮。而現代法治國家中所關注之焦點,乃集中於確立公正的行政程序上,如奧地利於一九二五年,美國於一九四六年,德國於一九七六年陸續制訂行政程序法,而鄰邦日本亦於一九九三年完成制定行政程序法的工作,故今日行政程序法之頒佈,成為戰後行政法學上之一股趨勢。另關於行政程序法之研究,亦為各國行政法學界之重大課題。 我國為因應此種行政程序法立法運動的趨勢,政府約在十餘年以前,即開始著手推動行政程序法草案的研擬工作,先後在民國六十三年及民國七十年由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國立台灣大學林紀東教授組成專案小組進行比較研究,先後完成「各國行政程序法比較研究」及「我國行政程序法之研究」兩篇研究報告,為我國將來行政程序法典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嗣後,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於民國七十八年委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進行行政程序法的專題研究,於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提出「行政程序法草案」研究報告。但上述兩種草案並未為政府所採用,而最後由法務部經過多年研擬於八十四年三月完成該部的「行政程序法草案」,報經行政院會通過後,送請立法院審議中。不過,有值 得吾人注意者,即近年來,國內、外行政程序法的發展已有大幅改變,加上國內自解嚴以來,社會快速變動,人民權利意識抬頭後,便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如勞工、環保等問題,而此等社會問題的解決方式,實有賴於行政機關具備健全的行政程序,為能澈底瞭解目前國內、外行政程序發展趨勢,並制定一套切合當前社會需要的行政程序法,故仍有針對行政程序法的相關問題加以探索的必要。 我國近年來已開始著手行政程序法草案的研擬工作,以因應國內、外行政程序法立法運動的發展趨勢,並希望藉此能制定一套切合當前社會需要的行政程序法。加上政府目前正積極推動以「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為重心的國家建設,並列入行政院年度施政方針。因此,為有效達成行政革新及再造政府的目標,政府對行政程序法立法工作甚為重視,法務部已完成行政程序法草案的擬定,經行政院會通過後,業已送請立法院審議中,希望早日能夠完成立法程序。綜上所述,本論文主要內容分為七章二十九節,茲就各章要點分述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係說明為因應國內、外行政程序法的制定趨勢,必須就行政程序法相關問題加以探討分析。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係因鑑於戰後各民主國家,均甚重視行政程序法典化的發展趨勢,故認為有針對行政程程序法的相關問題加以探討的必要;又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係以整體觀點作一思考構想方向,希望經由前述研究流程之後,能夠提出有關健全行政程程序法的構想籃本。 第二章為行政程序法的基本概念,首先論述其意涵所在,及此種法制在一般民主國家所應發揮的實際功能,其次就行政程程序法與行政救濟制度兩者相互關係加以探討。 第三章為行政程序法的法理基礎與制定問題,用以說明行政程序法的基本理念與立法原則及其重要性,並論制定此項法典所面臨的困難問題。 第四章為外國行政程序法的發展,係以美國、日本及德國等三國為例,分析說明其行政程序法制定過程及內涵,並探討各國行政程序法共同的發展趨勢,以供我國行政程序法制定與施行的借鏡。 第五章為扼要說明我國行政程序法草案的研擬過程,並比較各時期所研擬草案的內容。 最後一章為結論,係以上述外國制定行政程序法的經驗與法理基礎作為探討的根據,陳述所獲得各項發現與心得,藉以對我國行政程序法的制定提供有關建議,希望有助於草案內容缺失的補充修正,並作為日後立法與執行時的參考。此外,筆者尚嘗試將本論文的研究心得予以具體化,擬定為一項符合法理原則與客觀標準的行政程序法草案,藉此顯示一部完備的行政程序法典所應具備的內容,並可供作政府草案版本比較的借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的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分析架構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8 第二章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概念 11 第一節 行政程序法的意涵 12 第二節 行政程序法的功能 14 第三節 相關名詞界定 19 第四節 行政程序法與行政救濟制度關係 32 第五節 本章結語 37 第三章 行政程序法的法理基礎與制定問題 39 第一節 制定行政程序法的必要性 39 第二節 行政程序法的立法原則 42 第三節 行政程序法典化有待克服的困難 51 第四節 本章結語 53 第四章 德、美、日等三國行政程序法的發展?56 第一節 德國聯邦行政程序法概述???????????56 第二節 美國行政程序法概述???????????????65 第三節 日本行政程序法概述???????????????82 第四節 主要國家行政程序法的共同趨勢?????91 第五節 本章結語??????????????????????????93 第五章我國行政程序法草案的立法過程與檢討96 第一節 立法背景與緣起???????????????????96 第二節 行政程序法草案的研擬過程?????????96 第三節 各種版本的比較分析??????????????123 第四節 本章結語?????????????????????????131 第七章 結論??????????????????????????????133 第一節 研究發現?????????????????????????133 第二節 建議與檢討???????????????????????135 第三節 建構完整行政程序法的思維????????137
46

商業銀行零售金融關係行銷之研究 / The Relationship Marketing in Retail Banking of Commercial Banks

張瑞玲, Chang, Juei 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由於行銷環境與消費行為的變化、資訊科技的進步以及零售金融業務逐漸成為商業銀行的經營重心,使得植基於資料庫技術之上的關係行銷發展受到國內外商業銀行的格外重視。對擁有豐富顧客資料的商業銀行而言,由於零售金融業務面對的是廣大的消費者,若仍沿用傳統行銷手法將無法建立實質的長期競爭優勢。因此深入瞭解以資料庫技術為基礎的關係行銷發展、探究影響關係行銷發展的因素,以及分析顧客資料庫在行銷策略上的應用方式,應是現階段經營的當務之急。   本研究屬探索性研究,經由文獻探討以及對商業銀行的深度訪談後,依據理論與實務的相互驗證以及所推論的命題,歸納出以下三點結論:(1)關係行銷的發展可分為「產品關係行銷」、「顧客關係行銷」及「家庭關係行銷」等三個階段,銀行業者應積極由產品關係提昇至顧客關係,再由顧客關係提昇至家庭關係階段。(2)組織的支持與承諾、行銷組織型態、顧客資訊的整合程度以及提供金融產品與服務的能力等,是影響關係升級的重要因素。在產品關係提昇至顧客關係時,組織的支持與承諾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而在顧客關係升級至家庭關係時,提供完整金融產品及服務的能力,是顧客關係提昇至家庭關係的重要前提。(3)關係發展階段不同,顧客資料庫應用的深度也不同。產品關係著重在行銷作業上的應用,顧客關係則在強調輔助行銷管理決策的進行,至於到達家庭關係階段時,顧客資料庫的應用已成為整個企業策略運作的核心資源。
47

租稅爭議處理與行政救濟-以營利事業所得稅為中心 / A study of tax dispute resolution and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葉富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租稅係國家為充裕財政收入,對人民財產所實施之強制移轉。租稅行政本質上係侵害行政,租稅之徵收係對人民財產權之侵害,因此租稅行政除事前之法律保留外,租稅之核課與徵收程序,亦應遵守正當法律程序。當納稅人之權益受到稽徵機關不法侵害時,制度上應提供完整無缺漏之救濟制度。 本文擬以租稅之爭議處理及行政救濟程序為研究課題,透過學理論證,解決目前稽徵實務運作上之疑義,並嘗試建立可操作之稅務行政救濟措施,作為主要研究課題。 由於稅務行政救濟源自於租稅行政處分之違法或不當,因此本文探討之範圍以租稅行政程序為起點。繼而討論課稅爭議之和解機制,包含核課處分作成前之協談機制及行政救濟階段之和解實務。進而討論行政訴訟及其先行程序,從復查、訴願、行政訴訟制度依序討論。最末探討逾一般救濟期間之救濟途徑。
48

商業銀行的分行經營管理策略與績效-商業銀行全功能分行、消金分行的經營比較分析 / Branch operation strategy &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A Comparison of full-function branches & consuming-oriented branches

楊文賓, Yang, Wen P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民國94年到98年間就本國銀行在組織變革下,挑選六家商業銀行分成兩組,比較銀行的分行採取「全功能分行」或採取「消金分行」對整體銀行績效的影響。以傳統財務比率分析法選取:獲利能力、資產品質(安全性)、經營能力(管理能力)、流動性,加入成長性和規模來評估這六家銀行採取不同的分行管理模式下的經營績效。結果發現: 民國94年至98年間,採取「全功能分行」模式的銀行,如上海銀行、華南銀行、兆豐銀行,在獲力能力的評比方面:總資產報酬率(ROA)、淨值報酬率(ROE)、純益率、平均員工獲利額等方面的績效都比採行「消金分行」模式的中國信託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為佳。在成長性方面,採全功能分行為主的銀行成長率也較穩定,消金分行組的銀行成長率起伏變化大,經營的成長力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大。而在安全性評比方面,除了逾期放款比率消金分行組降的比較快,而全功能分行組無論景氣好壞均維持一致外,餘如:自有資本率、備低呆帳覆蓋率等兩組銀行間沒有顯著不同。經營能力、流動性方面兩組銀行也沒有顯著的不同。 經過分析可以看出,涉及整體銀行策略的項目,如資本適足、自有資本、逾期放款、流動性、週轉率等兩組間的績效差異不大。但如果業務可以分散,分行有權利調整的項目,如獲利能力、報酬率、逾期放款比率、存放比率、理財手續費收入等,全功能分行組的單位主管可以因地置宜發揮個別的經營績效,銀行的整體績效也就較好。尤其在95年雙卡風暴、98年金融風暴時,全功能分行組的銀行更因為所有分行並沒有採取一致性的賺取高利率雙卡利潤、銷售高風險連動債等,因此獲利能力就相對較穩定。消金分行組因為全體銀行採取一致性的策略,對所有分行考核方式都相同,商品上架如果不對,沒有一家銀行可以規避風險,在景氣欠佳的年份加上市場方向如果不對,經營績效就特別差。 本研究只採最近五年的財務指標進行驗證,且銀行的組織在這幾年內也有調整的情況,因此可能產生樣本數不足的情況,後續研究者若能增加研究年限,必能更客觀地檢驗採取消金分行或全功能分行對銀行經營績效的影響。
49

俄羅斯銀行監管制度之研究 / The study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Russia

陳彥霖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研究俄羅斯銀行監管體系的建構與發展,並藉由巴塞爾銀行監管的框架概念,檢視俄羅斯自轉型以來的銀行監管政策的形成與演進,主要研究目的有三。首先,研究俄羅斯經歷過經濟轉型後,銀行監管體系的發展與建構情形;其二,透過巴塞爾銀行監管協議的核心原則,檢視俄國銀行監管的發展現況;最後,進一步探討俄國與國際上的銀行監管通則-巴塞爾銀行監管協議,兩者之間的差距。研究發現,隨著俄羅斯的經濟持續成長,與銀行監管的發展,俄羅斯的金融市場與銀行監管政策已經建立一套制度,有了大幅進步,然而仍然與國際標準有所差距,原因主要出在,俄羅斯政府法規給予該國央行,實質上的監管權限不夠,無法對國家銀行業的各種問題進行有效的整頓。
50

保險業之策略行銷分析與應用 - 以M公司為例 / Marketing Strategic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TW Insurance Industry - In M Company case

方曙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運用策略行銷4C理論來剖析與探討保險產業的關鍵行銷因子。一開始先導入當代數個重要的行銷理論,如:4P、消費導向4C與策略行銷4C等,介紹其內容與演變;應用理論於金融服務業中的保險產業以分析其行銷結構,同時簡要介紹保險產業的起源與台灣保險業的歷史發展,接著再選取民國82年新成立的兩家保險公司作完整且深入的個案分析與比較。其中採用了策略行銷4C理論針對兩家保險公司個別作公司面的策略行銷分析,後以消費者角度分別找出不同時空(成立之初與20年後的現在)影響保險公司策略行銷之關鍵因子,同時對照兩保險公司之策略效果與經營情況優劣,進而歸納出保險業之策略行銷關鍵因子。 從個案發現,在保險公司成立初期,以C1(單位效益成本)和C2(資訊搜尋成本)為影響消費者之關鍵行銷因子,然隨時間經過,保險交易關係的維持來自於信任,因此關鍵因子轉變為以C3(道德危機成本)為主要關鍵因子;C2(資訊搜尋成本)與C4(專屬陷入成本)為輔助關鍵因子的策略行銷組合。對此,本研究最後也提供保險公司管理者未來行銷策略可能之發展方向,如:去中介化或數位金融通路等,以鞏固消費者之信任為核心信念,優化公司品牌形象以降低消費者C3成本,同時降低C2成本與提升C4成本,進而達到保險行銷策略管理之效益。

Page generated in 0.127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