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
Corden-Findlay Paradox之深入探討郭展銓, Chan-Chuan K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眾所皆知的Harris-Todaro(1970)的城鄉失業模型,以及由Harris-Todaro模型所發展出來的資本可以在兩部門間自由移動之Corden-Findlay(1975)模型中,我們發現當生產函數為固定係數且製造業的資本勞動比相對於農業較大時,城市的最低工資提高會造成製造業的產出以及勞動雇用量增加。即所謂的Corden-Findlay Paradox。而本文計畫將Corden-Findlay paradox做一深入的探討,主要的研究目的在於利用嚴謹的數學模型重新驗證Corden-Findlay Paradox是否存在?其次,當體系開放後,會不會有其他的現象是Corden-Findlay當初沒有發現的?而本文的研究動機亦因之產生。經由本文的證明發現:在某些條件下,當製造業的最低工資提高時,除了Corden-Findlay Paradox存在外,國民所得會同時下降;其次,可能會發生貿易逆轉的現象。本文將在下面幾章節中作深入的探討。深入研究Corden-Findlay Paradox 的重要性在於Corden-Findlay 的模型中只提到農業及製造業之工資作政策性的補貼對兩部門間的失業及產出的影響,但我們發現透過製造業最低工資的提高會達到貿易逆轉的現象,也就是說如果政府或雇主想要提高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時,可以依照Corden-Findlay Paradox 的說法並將生產該產品的最低工資提高來達成出口增加的目的(前提必須為該產品的生產函數為固定係數且要素密集度相對較大)。另外,提高最低工資的作法對消費者是不利的,因為國民所得會由於最低工資的提高而下降。國民所得減少,消費自然就下降。這正是我們對Corden-Findlay 的模型做深入探討的兩個重點。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Harris- Todaro城鄉人口移動模型簡介.....2
第三節 Corden- Findlay Paradox之簡介....... 4
第二章 一般模型
第一節 生產面與需求面...............7
第二節 小型開放經濟體系.............13
第三章 小型開放經濟體系下的Corden- Findlay Paradox
第一節 本國的供給面與需求面
-以Leontief生產函數,Cobb-Douglas效用函數為例.15
第二節 Corden- Findlay Paradox..........17
第三節 其它重要發現............... 21
第四節 數值例子................. 24
第四章 結論
第一節 本文結論................. 29
第二節 未來發展方向............... 30
參考文獻
|
112 |
台灣地區各年齡層中小學男女教師的婚姻配對許崇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希望藉由對中小學教師婚姻配對模式的發現,了解中小學男女教師的開放性與同質性程度,並對婚姻擠壓理論與交換理論加以探討。研究者以1990年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為資料,進行對數化線性模式分析,以及交叉分配表分析。結果如下:
一、男性教師配偶的職業地位,「低於小學」的比例隨年齡層的下降而下降;女性教師配偶的職業地位,「高於中學」的比例隨年齡層的下降而下降。
二、女性教師與職業地位低於小學者結婚的比例,在50歲以上仍是低於男性教師;但在49歲以下的各年齡層,則高於男性教師,其間40至49歲此轉折點,正好同於女性成為教師主力的年齡層。
三、男性教師因婚姻而水平社會流動的比例,隨年齡層的下降而上升;向下流動的比例,則是隨年齡層的下降而下降。
四、女性教師向上流動的比例,有逐年縮小的趨勢,但仍高於男性教師;而在向下流動方面,則無明顯的變化,維持在五成左右。
五、女性教師的婚姻以教育同質性為主;男性教師以向下婚為主;並且教育程度相距愈遠,結為夫妻的比例愈低。
六、對於女性教師而言,教育程度在其擇偶條件中,佔有比職業地位更大的比重。
七、本研究支持婚姻擠壓理論與交換理論。
本研究針對上述發現加以討論,並提出若干後續研究的建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6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會流動的理論基礎*****************9
第二節 社會流動相關研究之評析***************18
第三節 適配婚姻的相關理論*****************26
第四節 適配婚姻的相關研究*****************34
第五節 城鄉差距對婚姻配對之影響的相關研究*********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51
第二節 研究假設**********************54
第三節 資料來源**********************55
第四節 資料處理**********************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中、小學教師的描述性分析**************57
第二節 中、小學教師配偶的職業地位分析***********68
第三節 中、小學教師的社會流動***************84
第四節 中、小學教師配偶的教育程度*************96
第五節 料理家務之男性教師配偶的教育程度、教師配偶的職業類別、
與處於向下社會流動的女性教師其配偶的教育程度****109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12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32
參考書目**************************137
圖 目 錄
圖1 Blau與Duncan的地位取得基本模型************.11
圖2 中小學之別對教師配偶職業地位的影響***********71
圖3 教師性別與其配偶職業地位之關係*************72
圖4 城鄉對教師配偶職業地位的影響**************73
圖5 教師年齡層與其配偶職業地位的關係************74
圖6 中小學之別與教師性別對其配偶職業地位的交互作用*****75
圖7 中小學之別與城鄉對教師配偶職業地位的交互作用******76
圖8 中小學之別與教師年齡層對其配偶職業地位的交互作用****77
圖9 城鄉與教師性別對其配偶職業地位分布的作用********78
圖10 教師性別與年齡層對其配偶職業地位分布的交互作用****..79
圖11 中小學之別、教師性別、與年齡層對其配偶職業地位分布的交互
作用*************************.81
圖12 城鄉、教師性別、與年齡層對其配偶職業地位分布的交互作用..83
圖13 中小學之別對教師婚姻社會流動類型的影響********..85
圖14 教師性別對其婚姻社會流動類型的影響**********..86
圖15 城鄉對教師婚姻社會流動類型的影響***********..87
圖16 教師年齡層對其婚姻社會流動類型的影響*********..88
圖17 中小學之別與教師性別對其婚姻社會流動類型的交互作用**..89
圖18 中小學之別與教師年齡層對其婚姻社會流動類型的交互作用*..90
圖19 城鄉與教師性別對其婚姻社會流動類型的交互作用*****..90
圖20 教師性別與年齡層對其婚姻社會流動的交互作用******..92
圖21 中小學、教師性別、與年齡層對其婚姻社會流動的交互作用*..93
圖22 城鄉、教師性別、與年齡層對其婚姻社會流動的交互作用**..95
圖23 中小學與教師配偶的教育程度之關係***********..98
圖24 教師性別與其配偶教育程度之關係************..99
圖25 城鄉與教師配偶的教育程度之關係************..100
圖26 教師的年齡層與其配偶教育程度的關係**********..101
圖27 教師的教育程度與其配偶教育程度的關係*********..102
圖28 城鄉與教師性別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103
圖29 教師性別與年齡層對其配偶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105
圖30 教師性別與教育程度對其配偶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106
圖31 城鄉與教師教育程度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108
表 目 錄
表1 中、小學各學年度教師男女性別比例表***********37
表2 職業地位分類表*********************53
表3 中小學教師人口特徵之統計考驗**************58
表4 中、小學教師性別、年齡分布情形*************59
表5 中小學教師城鄉、年齡分布情形**************60
表6 中小學教師教育特徵之統計考驗**************61
表7 中小學男女教師的教育程度分布情形************61
表8 各年齡層教師教育程度的城鄉分布情形***********62
表9 中小學教師婚姻狀況之統計考驗**************64
表10 中、小學教師婚姻狀況表****************..64
表11 各年齡層教師婚姻狀況之城鄉分布情形**********..65
表12 已婚中、小學教師的年齡分布情形************..66
表13 各年齡層已婚教師的城鄉分布情形************..66
表14 中小學教師配偶的就業情形***************..68
表15 中小學教師配偶無工作之因***************..69
表16 教師配偶之職業地位統計考驗**************..70
表17 中、小學教師配偶的職業地位分布************..71
表18 男女教師之配偶的職業地位分布情形***********..71
表19 城鄉教師之配偶的職業地位分布*************..72
表20 各年齡層教師之配偶的職業地位分布***********..73
表21 中、小學男女教師之配偶的職業地位分布*********..74
表22 中、小學教師配偶職業地位的城鄉分布**********..75
表23 各年齡層中小學教師之配偶的職業地位分布********..76
表24 男女教師之配偶職業地位分布的城鄉比較*********..77
表25 各年齡層男女教師之配偶的職業地位分布*********..79
表26 中、小學男女教師之配偶職業地位分布的各年齡層比較***..80
表27 各年齡層男女教師之配偶職業地位分布的城鄉比較*****..82
表28 教師配偶之婚姻社會流動統計考驗************..84
表29 中、小學教師社會流動情形***************..85
表30 男、女教師社會流動情形****************..86
表31 教師社會流動情形的城鄉比較**************..87
表32 各年齡層教師的社會流動情形**************..88
表33 中、小學男女教師的婚姻社會流動情形**********..88
表34 各年齡層中小學教師的婚姻社會流動***********..89
表35 男女教師的社會流動情形之城鄉比較***********..91
表36 各年齡層男女教師的社會流動情形************..91
表37 各年齡層中小學男女教師的社會流動情形*********..93
表38 各年齡層男女教師的社會流動情形之城鄉比較*******..94
表39 教師配偶之教育程度統計考驗**************..97
表40 中小學之別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影響**********..98
表41 教師性別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影響***********..99
表42 城鄉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影響*************..99
表43 教師年齡層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影響**********..100
表44 教師教育程度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影響*********..102
表45 教師性別與城鄉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103
表46 教師年齡層與性別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104
表47 教師教育程度與性別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105
表48 教師教育程度與城鄉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107
表49 中學男性教師之配偶為料理家務者與有工作者之教育程度比較..110
表50 小學男性教師之配偶為料理家務者與有工作者之教育程度比較..111
表51 中學教師之配偶的職業類別***************..113
表52 小學教師之配偶的職業類別***************..114
表53 中學教師之配偶任教職者的分布*************..116
表54 小學教師之配偶任教職者的分布*************..117
表55 向下流動之女性教師的配偶教育程度***********..120 /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openness and the educational homogamy of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by examining their mate selection preference, and to discuss marriage squeeze theory and exchange theory. The data was 1990 census data of Taiwan and Fukien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logit and cross-table frequencies. Important findings are the following:
1.For the career status of the mates of male teachers, the ratio of "lower than elementary school" was declined by age declining; for the career status of the mates of female teachers, the ratio of "higher than high school" was declined by age declining.
2.For the ratio of "lower than elementary school", female teachers were lower than male ones when they were above age 50 ; female teachers were higher than male ones when they were below 49 years old. The turning point of age 40-49 was the same with the point of female teachers becoming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3.The ratio of horizontal mobility of male teachers was raised by age declining; the ratio of downward mobility was declined by age declining.
4.The ratio of upward mobility of female teachers had the trend of being declined by age declining, but it was still higher than the ratio of male teachers; on downward mobility, the ratio of female teachers had not changed significantly, about 50%.
5.On education, the majority of female teachers' marriage was homogamous; male teachers' marriage was downward ; the more the educational degrees between both persons were differential, the lower the probability was.
6.For female teachers' mate selecting, education was more valued than career status.
7.Marriage squeeze theory and exchange theory were supported.
The present research discussed the findings and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concerning further research.
|
113 |
開放系統發展策略與管理績效關係之研究 /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pen System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Performance簡燦重, Jian, J. S. Jaso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開放系統已蔚為資訊技術的主流,但目前關於開放系統之研究多半屬於技術層面之探討,缺乏從管理面探討開放系統之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進行有系統的探討國內企業對開放系統發展策略之採行措施的調查分析,以及所產生的管理績效是否達到預期的水準。探討「發展策略」與「管理績效」二者之間的關係,並進一步檢視發展策略的不同及現存的「技術環境」、內部的「組織特性」的差異,對其管理績效的影響關係。
本研究屬於實證性研究(Empirical Research),針對國內大型企業的資訊部門主管進行問卷調查,根據76份有效問卷之資料統計分析、檢定,獲致下列研究結論:
一、 對國內企業而言,受訪者認為開放系統發展策略的重要性因素,包括妥善規劃發展準則、引用正規的發展方法、運用專案管理技術、標準化的遵守、應用元件的整合性等規劃措施,以及強化目標平台能力、風險低的實施策略、資訊教育訓練與推廣、安裝及測試完整性、適當處置政治因素等實踐措施。
二、 本研究將國內企業之開放系統發展策略區分為應用者、業務者、功能者三個策略群,採應用策略者一般來說,有較佳的發展成本、資訊提供、使用者效果、系統整合之管理績效,但僅在系統整合上有顯著差異。
三、 技術環境的影響關係上,在技術產品效用性高及標準化需求的遵守性高的情況下,發展策略採行應用策略者並取得良好的配合,則有較佳的系統整合績效產生。
四、 組織特性的影響關係上,在組織結構為有機式之情況下,發展策略採應用策略者,有較高的系統整合績效。在資訊部門員工人數少時,發展策略採功能策略者,有較佳的使用者效果績效。
|
114 |
中共改革開放與大陸社會發展-珠江三角洲個案研究 / mainland China's Opening Policy and Its Social Development - A Reserch Project on Pearl River Delta吳人光, Wu, Jen K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目的在引用華勒斯坦世界體系理論,來探討中共改革開放後珠江三角洲與世界體系資本主義國家接觸融合所引發之社會發展效應。
本文係採用歷史研究法與文獻分析法進行研究。內容共計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探討改革開放的緣起與戰略設計,藉以了解改革開放前中國大陸內外環境之客觀態勢與改革開放戰略設計,作為關照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政策而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後社會發展之依據。第三章探討珠江三角洲與改革開放戰略的關係,使與前一章形成有機聯繫關係,內容包括珠江三角洲在改革開放戰略中所扮演角色及珠江三角洲捲入體系之過程。第四章引用華勒斯坦世界體系理論歸結出之農業商業化、工業化、無產階級化,及週期性循環等具體步驟來探討改革開放後珠江三角洲的社會發展。第五章結論,檢討引用該理論探討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社會發展之合理性與適當性。
筆者發現在引用過程中兩者並非完全契合,需做修正,謹將不適用處羅列如次:
一、中共現階段仍是有一定效力的政府體系,與華勒斯坦所謂無效率、無效能甚至無力應付資本主義國家滲透之一般落後地區或國家有極大差別。
二、中國大陸歷經杜會主義洗禮,已對資本主義形成一定作用之反省機制後再與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接觸、融合之情形,與華勒斯坦所謂一般落後地區捲入之情況不同。
三、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是在中共一定程度刻意設計下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故世界體系之叩關方式與途徑和華勒斯坦所謂一般落後國家被捲入之方式不同。
四、中國大陸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後,工業化未必發生在農業商業化過程之後,且無產階級社會出現逆向發展趨勢,故中國大陸進入世界體系未必完全依照世界體系理論歸結之步驟與過程進行。
|
115 |
後冷戰時期聯合國安全理事維持和平功能之研究—以波斯灣戰爭為例 / The Study on UN Security Council's Function of Maintaining Peace and Security in the Post Cold War Era ── the Case in Persian Gulf War戴妙如, Tai, Miao 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和平與安全是人類衷心想望的目標。在國際關係理論中,集體安全是
值得努力的制度。唯其需要參與者對組織和其他成員全然的信任和委託才
得以成功地實現。在國際組織的歷史中,國聯與聯合國均以集體安全為手
段,節制衝突、積極合作,期達成和平和安全的理想世界。 冷戰時期
,美蘇之間的互不信任造成在各方面競爭,企圖尋求優勢以獲安全。安理
會在此種爭奪下,深受內部不和諧、功能不彰之苦,於維持和平的方法上
作因應變化和發展。在戈巴契夫新思維倡導下,冷戰和緩以迄結束,美蘇
由敵對關係轉變成伙伴關係。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攜手共同維持國際和平
,安理會維持和平的功能乃日漸提昇。 波斯灣危機中,安理會的運作
乃是部分回歸憲章的集體安全制度。此種經驗雖重燃起國際社會對實施集
體安全的信心和盼望,然其實施卻仍依賴強權國之政治支持意願而定。至
於和平與安全的根本問題則是在人心人性的深處,而少數傑出政治家所能
獨力為之的。
|
116 |
電腦工作站策略聯盟之比較研究 / The comparstive study of strategic alliance of Computer Workstations劉欣光, Liu,Hsin K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電腦產業在1990年代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最主要的原因來自於科技的突飛猛進,知識工作者的覺醒,組織結構的演變以及全球經濟的不景氣。這些驅使力使電腦產業在個人電腦之外,又出現了電腦工作站的新區隔。而且特別由於組織內工作小組的出現,使得兼有大型主機與個人電腦優點的工作站配合主從架構與開放系統,成為市場的新寵兒,而且後勢看好。在電腦市場中一些新興的廠商像Sun, Hp 或晶片領導供應商Intel與軟體的領導廠商Microsoft都想包舉宇內,囊括四海。而傳統電腦市場中的IBM 與個人電腦的領導廠商Apple 也不甘勢弱,紛紛打起策略聯盟的組織戰來。
於是以HP為軸心的PRO 聯合組織,由Sun領導以銷售為導向的Sparc聯盟,以Intel與Micr- osoft等為主的ACE多頭馬車聯合組織,以及結合IBM,Apple與晶片供應商Motorola 的三角互補性聯盟乃先後形成並且各擁重兵。「策略聯盟」既是現代高科技廠商自保與進占市場的神兵利器,加以研究「策略聯盟」理論的大師們所作各種專精的研究與立論也在管理界引起重大的研究與迴響,因此本論文旨在分析比較各種策略聯盟理論的同時,兼能探討根據不同的策略聯盟理論的立論,究竟聯盟是否易於成功。最後,並以面訪或電話採訪方式收集國內參加策略聯盟廠商經理人的經驗與資料,再配合所作的四大聯盟的分析提出對我國電腦廠商參與日後策略聯盟的建議。
|
117 |
WTO政府採購協定市場開放談判之進展與前景 / The development and future of the market access negotiation of the 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under the WTO曾大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WTO政府採購協定(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GPA)之談判進展深受各界關注,依據GPA第24條第7項(b)(c)款之規定,各會員自1997年展開內建談判,其中包括協定文字之修正與市場開放談判兩大層面。本文以市場開放談判為主要觀察面向,透過談判資料之整理,發現自2004年談判正式展開以來,會員之間針對談判定位與方向始終難以凝聚共識,使整體談判停滯不前;此外,本文以美國與加拿大為個案,分析其在談判過程提出之要求與回應清單,發現其新增適用GPA之內容相當有限,佐證談判停滯之現象。本文認為談判裹足不前的原因可能有三方面,分別是政府採購協定之談判利益與其他WTO協定之優惠無法互換、GPA會員未開放足夠誘因之新市場、各會員普遍受到保護產業政策與政治因素之掣肘。
今(2010)年2月份,美國與加拿大雙方簽署政府採購協定,互惠開放部分政府採購市場納入協定適用範圍內,使WTO秘書長與許多會員期盼其對整體談判動能有所助益。本文檢視該協定後認為其對GPA市場開放談判可能無法產生實質幫助,不過其所彰顯之指標性意義卻不容忽視。市場開放談判以達成多邊化為目標之一,然而面對談判之阻礙,本文最後提出鼓勵會員重行推動透明化協定之談判,或許對於達成GPA的多邊化仍有其價值。 / The “built in” negotiation of the 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GPA), pursuant to Article XXIV:7 (b) & (c) of the GPA, includes two folds of negotiations: amendment of the text of the GPA and market access negotiation/coverage negotiation. This thesis mainly observes market access negotiation and concludes from relevant material that it is stalled due to absent consensus among members of the GPA on goals and directions of the negotiation. The thesis further demonstrates the impasse of the negotiation from limited expansion of coverage commit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Canada under the GPA. The thesis suggests three reasons behind the stalled market access negotiation: the coverage committed under the GPA cannot exchange for concessions under other WTO agreements; no substantial coverage has been expanded by existing members to motivate overall expansion of the GPA; the burden of protective industry policies and associated political pressures within each members of the GPA.
The Unites States and Canada has concluded an 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earlier this year (2010) in which it allows further expansion of coverage under the GPA on a reciprocal basis. After the conclusion of such Agreement, several members of the GPA and the Director-General of the WTO welcomed such development and expected new momentum of the negotiation shall be aroused. However, in view of the coverage committed in the Agreement, the thesis suggests it could be of little help to the negotiation in a substantial way, but the emblematic effect it might have on other members of the GPA is still worth noticing. In ligh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thesis finally provides that there might be merit to encourage members of the GPA to re-negotiate Transparency 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in order to multilateralize the GPA.
|
118 |
開放式架構產業的產品創新研究--以華碩 Eee PC及宏達電 Smart Phone 為例 / A study of product innovation in open system industrial--cases of ASUS Eee PC & HTC smart phone許先越, Hsu ,Hsien Yue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的產業發展一向以製造業為主,但現在則普遍認為服務業才是我們未來應該努力的方向,但是如何在這個轉型的過程當中,利用我們原本的製造相關能力,來加值服務相關的產業,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在開放式架構產業之中,許多新產品的開發,已經不能以過去傳統技術導向的思維進行。因此希望透過實務與理論上的結合,選定以華碩Eee PC以及HTC做為討論個案,進一步的探討「產品創新」之相關議題。
因此,本研究之主要研究問題為:
一、 身處開放性架構產業(Open System Industrial)的公司在進行「產品創新」時的相關內部條件為何?
二、 開放性架構產業(Open System Industrial)中的產品如何進行「產品創新」活動?
三、 開放性架構產業(Open System Industrial)中的「產品創新」與產業內「基石公司(Keystone Company)的關係」之影響。
四、 開放性架構產業(Open System Industrial)中,「產品創新」要如何提高競爭者之進入障礙,以避免競爭者快速跟進、抄襲及模仿。
本研究以Brown(2010)所提出的成功構想的三大準則:技術可行性、商業存續性、客戶需求性,以及本研究所提出之「與基石公司關係」構面,進行開放性架構產業之產品創新議題之探討。
透過理論以及實務的互相印證,本研究歸納出六點主要研究發現,分別為:
一、 Open System Industrial 的產品創新可以著重在以使用者為中心及如何提供客戶最佳的使用者經驗這一部份最容易成功。
二、 深厚的技術基礎是支撐產品創新的重要關鍵。
三、 建構一個組織,讓內部每個部門都有Design Thinking 的想法會是未來產品創新成功的關鍵。
四、 產品創新不應該只侷限於產品本身,而是應該延伸到整體的使用經驗及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因此除產品本身之外可能包括服務、內容等相關的議題。
五、 在Open System Industrial的產業中要做產品創新,與Keystone Company 息息相關,務必尋求基石公司的支持,最底限要取得他們的諒解,如果能合作開發會是最佳狀況,任何違反基石公司利益的動作務必三思而後行。
六、 在新產品開發的過程當中如果有發現任何可以差異化的部份,務必立刻申請專利保護,如果沒有辦法申請專利,最底限度要與技術提供者盡量爭取時間差,創造最大的時間價值。 / In the past,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industry was emphasized on the Manufacturing. In recent years, it’s generally agreed that the Services is the new way of the Taiwan industry. In th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process, using the manufacturing ability to value-adding the related industries is the important issue.
In the open system industry, we cannot use the Technology-oriented method to arrange th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issues.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Product Innovation” issue, the study chooses two successful product innovation cases. By discussing the cases of ASUS Eee PC and HTC, we expect to find out answers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are the internal conditions of the firm to carry out the product innovation when the firm belongs to the open system industry?
2. How does the open system industrial firm’s product carrying out the product innovation issue?
3. How does the Keystone Company affect the open system industrial firm’s product innovation issue?
4. How to create the entry barriers to prevent the plagiarism of competitors when the firm belongs to the open system industry?
The study adhering to the three criteria for successful ideas (Brown, 2010), which are Feasibility, Viability and Desirability. The criteria are critical to the Design Thinking. Besides, the study proposed the fourth dimension of the criteria for successful ideas, and it’s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Keystone Company.”
Six main contributions:
1. The product innovation in the open system industry should focus on providing the best User Experience.
2. The strong technology ability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product innovation.
3. To build a Design Thinking organization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future product innovation.
4. The product innovation shouldn’t limit to the product itself, and it should extend to the overall User Experience and Total Solution. So the product innovation should include the product, service and other contents.
5. The Keystone Company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product innovation issue. The firm of the open system industry should acquire the supporting from the Keystone Company. It’s best to cooperate with the Keystone Company.
6. If there’s any chance to make differentiation, the firm should apply for patent protection immediately. If the firm cannot apply for patent protection, the firm should strive for the time difference to maximize time value.
|
119 |
卡爾‧巴柏的科學哲學在法律解釋上的運用 / The application of Karl Popper's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law諶俐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邏輯實證主義到巴柏的科學哲學再到孔恩的科學革命,本文從這一連串科學哲學的發展出發,先就科學哲學方法論做一個基本的論述,再以其中巴柏的科學哲學作為討論法律解釋的基礎,其中包括法律的客觀性、否證法在具體疑難法律概念的運用,最後提及法律進步的相關問題。
對於客觀性的追求,巴柏認為並不在於認識的結果本質上能達到真理性,這是因為歸納法上的休姆問題無法解決,所以我們必須放棄對於理論的證實(verifiable)夢想,而改以否證的方式進行理論的檢驗。當一個理論通過愈多次否證的考驗,就會成為一個暫時被接受的理論,而這些暫時性的理論並非沒有錯誤的可能性,因此理論認識的結果應建立在對於各式理論合理的討論可能性(discussibility)與批判可能性(criticibility)上,而客觀性就是理論在批判中所建立起來的一種似真(truthlikeness)或逼真(verisimilitute)。
如果將巴柏所謂的客觀性,具體使用在法學中,法律解釋的客觀性,亦可以被認為建立在互為主觀的討論可能性與批判可能性(inter-subjective discussibility or criticizability)上,此時確保客觀性的科學方法是透過「科學方法的公共性格」(public character of scientific method),或是「科學方法的社會面向」(social aspect of scientific method)來加以觀察的,科學知識的增長就在於這樣公開地批判與討論中,透過經驗的檢驗或是駁斥,不斷成長累積與增加。
具體能夠實施這樣科學方法的場域,亦即能夠促使理論置於一種開放的批判空間,巴柏認為必須在一個開放社會才能達成,在開放的社會中,可否接受批判被當作是理性的標準。開放社會的成員會積極、自由地進行批判以改善他們所處的位置,而巴柏心中認為最適合開放社會的政體就是民主政體,唯有民主政體才能寬容多元。
|
120 |
小型開放經濟體系總體經濟政策之研究 / Estimating the Effects of Fiscal Policy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The Case of Taiwan李麗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建立小型開放經濟體系的VAR模型,利用符號限制法(Sign Restrictions)認定財政政策衝擊,評估台灣財政政策的總體經濟效果。符號限制法係利用對衝擊反應函數做符號限制的方式認定財政衝擊,對關心的變數如:實質GDP、民間消費、民間投資、貿易收支等變數對財政政策衝擊的反應則不設限制,讓資料來回答。本研究參酌Mountford and Uhlig(2009)及Ho and Yeh(2010)的方式認定總合供給衝擊、總合需求衝擊、貨幣政策衝擊、政府支出衝擊以及政府收入衝擊。研究結果發現,政府支出衝擊對民間投資短期會產生排擠效果,中長期(二十季)則有提振的效果。政府支出衝擊引發短期名目利率上漲,國外資金流入,實質有效匯率上升,貿易收支因而下跌。政府支出衝擊對於實質GDP一開始有正向效果,但排擠效果短期會使實質GDP下跌,一旦政府支出帶動中長期民間投資後,對實質GDP有正向效果,但並不顯著。
政府收入衝擊短期對實質GDP、民間消費、民間投資有正向效果,中長期的效果為負。若以政府支出衝擊細項來看,政府消費支出衝擊對實質GDP有顯著提振的效果,政府投資支出衝擊對於實質GDP的助益十分有限。
|
Page generated in 0.02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