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43
  • 233
  • 10
  • 2
  • Tagged with
  • 245
  • 245
  • 77
  • 71
  • 63
  • 57
  • 50
  • 48
  • 43
  • 36
  • 36
  • 35
  • 34
  • 34
  • 3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61

從執照取得及頻譜管理探討數位化時代電信與有線電視產業管制政策

王敏利, Min-Li W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迎接二十一世紀資訊化社會來臨,歐美先進國家早已注意並投入電信、傳播媒體與資訊科技匯流(convergence)發展之研究與規劃,希冀藉由科技之突破及法規之解禁能使電信、媒體、廣播、資訊、電腦及網際網路等相關產業均產生交互運作及整合,例如美國即於一九九六年完成The Telecommunications Act of 1996之立法程序。在這樣一個廣建通訊網路及普及資訊應用新趨勢之下,電信、傳播媒體及資訊科技未來將朝向多媒體通訊方向逐步匯流,網路架構升級為雙向寬頻網路提供整合性服務,不同的網路平台(network platforms)將可提供相類似之服務,而各擷取資訊之終端設備如電話、電視、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及個人電腦等亦會發生突破與變化,這個風潮已呈現在歐美各個原屬不同行業領域之大型企業彼此結盟購併或合縱連橫以及各項新產品之研發。 於全球電信自由化風潮驅動下,如何維持我國電信產業之國際競爭優勢已成為政府當前電信政策修訂之首要方向,而藉由知識之長期累積與有效應用,並轉化為生產力及競爭力提昇,即為知識經濟發展方案之中心課題。目前法律對該等事業之規範仍然各行其是,廣播事業受到廣播電視法、衛星廣播電視法之規範,電信事業受到電信法之管轄,而有線電視事業則受到有線廣播電視法之約束。各種不同事業之主管機關不同,取得經營執照之條件互異,例如特許或許可制、頻譜之分配、執照之有效期間、區域及展延、經營者之條件不同,乃至競爭行為之規範亦有不同,例如交叉補貼、平等接續。 本論文嘗試分析在數位匯流趨勢下,未來產業在朝向整合的管制規範與政策並探討現行電信與傳播相關法律規範,檢視這種各自為政的法律機制是否可因應未來可能產生的整合性新興產業,進而歸納出以服務為基準的法律架構。然而,限於時間與篇幅之故,無法逐一探討各項引發之爭議與影響公平競爭的因素,故以影響進入市場的主要障礙的相關法制--執照的取得為本論文的出發點,探討目前電信、有線及無線電視廣播與資訊服務事業之定義是否有重新加以界定之必要?現有執照發放機制及頻譜分配機制是否有加以改進之必要,譬如頻譜用途之指定、新服務如何取得頻譜(拍賣制是否為最佳方式),以及如何鼓勵頻譜之有效利用等等。 本研究希望經由文獻調查找出歐盟在面對整合趨勢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看待問題的角度與處理問題的方式,從而歸納出因應策略後,配合台灣本土特有的國情文化,考量台灣社會本身的環境,提供政策與法規在面對整合趨勢時,進行修正或立法時的參考。未來的發照制度,必須符合「加速推動資訊化社會」之政策目標,以及促進競爭之原則,除因無線電頻率及其他的物理因素(physical constraints)所造成業者家數限制之情形外,不應限制經營者之數目。發照制度應提升無線電頻率之有效利用。執照的種類應儘予簡化,並以每一事業持用一張執照為發照原則。發照程式應符合客觀合理及比例原則,並儘可能以登記、報備,取代許可、特許程序,以降低行政成本及受管制者之負擔。 首先,我國現行執照發放之制度設計可概分為「特許制」及「許可制」二種,對於第一類電信事業之經營係採「特許制」,第二類電信事業之經營則採「許可制」。經營第一類電信事業之申請案件,均須依行政院公告之業務項目、範圍、時程及家數,並須於交通部公告之期限內提出申請,造成國內外潛在經營者無法依市場變化而迅速投入,不僅貽誤商機,更將減損我國電信市場之國際競爭性。然為配合電信、傳播及資訊產業匯流化發展之趨勢,以及因應國際間對於電信市場解除管制及法規鬆綁之潮流,當前以「事業」為主要分類基準之方式勢將面臨極多挑戰,我國對於電信事業經營前之申請與審查規定,實有配合檢討放寬之必要。 電信事業被區分為第一類與第二類不符合通訊科技匯流以及因此引發之服務與經營方式匯流的大趨勢,未來第一類電信事業與第二類電信事業均將成為電子傳輸產業的一環,應適用單一之管制架構,沒有必要再區分第一類電信事業與第二類電信事業。本文認為應修改電信法,廢除第一、二類電信事業之區別。目前我國電信事業之執照種類,係按照所經營業務種類分別核發,不僅執照種類過多,若業者同時經營多項業務時則須重複申請執照,執照管理及核發所造成之行政成本耗費甚鉅。因此,我國似可參考新加坡的制度,將執照種類予以簡化,針對每一事業核發一張執照,並於執照載明經營業務或提供服務之項目,倘持照人日後欲增加經營業務或提供服務之項目時,則按視其新增業務或服務項目,向主管機關申請或登記,即可辦理執照內容變更。我國應借鏡歐洲聯盟以「報備」制度簡化事業申設程式,承認業者有提供數位網路服務的自由及營業自由,並不需要特別的許可或特許執照,只要報備即可開始營業,僅針對從事資源稀少之無線電頻譜與號碼使用等業務,才需賦予一定義務。 再者,頻譜為珍貴的稀有資源,傳統上,國家對其採用高度的管制,在實證經驗裡,產生頻譜執照發放不效率,無法將資源分配給市場上最有能力的業者;另對頻譜的限制,阻礙頻譜為有效率的利用。本文以為,頻譜資源屬於私有財,國家不應過度干預,市場的力量即能使其達到最佳的配置。為求最大之經濟效益,頻譜之價格應由市場來決定,透過市場競爭的力量讓使用者頻譜之權利由出價最高之人取得,各種分配方法中以拍賣為最接近市場運作的手段;而頻譜用途與交易之管制方面,應落實頻譜財產權制度,讓執照擁有者得自由轉售、出租、分割使用與自由決定應提供何種服務。於財產權制度下,業者得選擇最有利的服務,當其發現服務效率不佳時,亦得變更頻譜用途、出售、出租頻譜執照或將頻譜分割使用,使頻譜效益能發揮至極限。至如何促進頻譜的有效利用以滿足社會整體公共利益,牽涉到管理機關的設置與任務定位是否恰當外;決定程序與方法應透過何種場合選擇,更是避免糾紛且有效達成分配的關鍵。
62

有線電視系統數位機上盒之服務品質重要性與滿意度研究─以台北縣大豐、海山有線電視為例

張麗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根據尼爾森行銷研究顧問公司2003年的研究顯示,無線電視與有線電視平均收視率消長比較,2003年無線電視收視率為30%,有線電視為70%;另根據潤利公司統計,無線電視與有線電視有效廣告量的消長比較,2003年無線電視廣告量為26.3%,有線電視廣告量為73.7%,顯示無論從產業商機或民眾收視習慣觀之,有線電視已躍升為台灣第一大媒體。惟對於「廣告蓋台」、「跑馬燈廣告」以及「收費合理性」的情況則有甚多民眾表達不滿之聲。 於是最近有人指出,將所有好的、濫的頻道通通塞在一起其實並不是一個正常作法,展望未來在有線電視數位化,或電信公司藉多媒體營運平台進入有線電視市場以後,分組收費或者「類隨選視訊」(near on demand,VOD)的科技以及服務是否可以解決這項有線電視產業經營與電視觀眾心理落差的局面? 目前國內實施視訊數位化的業者包括無線電視台、有線電視系統的集團及獨立系統,以及中華電信的MOD等。由於台北縣的大豐、海山有線電視系統採第一台數位機上盒免費贈送的方式,希望快速達到全面數位化,不料其收費標準確和行政院新聞局及台北縣政府公告不同,引來民眾抱怨。 本研究係參考Zeithaml et al.等學者提出之服務品質觀念性模式、「SERVQUAL」量表及Cronin&Taylor的「SERVPERF」法作為理論基礎與研究,以瞭解收視戶對於大豐、海山推行數位機上盒的滿意度評價,及對於視訊數位化的需求與想法。政府已宣誓將於2010年前關閉類比訊號,實施全面數位化,而大豐、海山此次的數位營運計畫可謂全國第一個部分區域實施全面數位化的地區,所以本研究結果將可作為未來全國實施數位化的重要參考。 為達上述目標,經由相關文獻的探討及問卷調查的方式,利用統計軟體SPSS將蒐集資料加以分析,最後得到本研究之結論及建議。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有62%左右的受訪者對業者推行數位機上盒的各項服務覺得不滿意,而滿意的民眾僅有8.9%,表示業者在各項服務品質上仍需加強。 二、雖然家中已安裝數位機上盒已達半年之久,但卻有39.3%的民眾不清楚業者為何要推行數位機上盒以及數位機上盒的功能,只有23.6%的民眾表示清楚。 三、民眾認為影響自己對業者推行數位機上盒滿意度的最重要因素依序是:「業者對收視戶利益之重視」(23.5%)、「收視品質」(16.9%)及「操作簡單人性化」(14.7%)。 四、經由卡方檢定發現男性、每日平均看電視時間低於1小時、及土城地區民眾較清楚業者為何推行數位機上盒及數位機上盒之功能,家庭月收入愈高者、每日平均看電視時間超過5.1小時、及板橋地區民眾對業者推行數位機上盒各項服務的滿意度愈低。 五、在民眾對服務品質的重視程度及滿意度的意見表達方面,本研究發現民眾對服務品質的意見可建構為三個服務品質構面因子:「服務互動品質」、「服務設計與執行品質」,以及「機上盒產品品質」。同時也發現「業者的服務人員穿著整齊得體,表現其專業形象」與「業者提供的銷售型錄、廣告等工具可提供充分完整的資訊」這二個變數並非民眾對服務品質的考量重點。 六、在人文資料變項對服務品質的重視程度三因子的差異分析上,土城地區的民眾比板橋地區更重視服務設計與執行品質,不同教育程度者對機上盒產品品質的重視程度不同,大專教育程度者比國中學歷者更重視機上盒產品品質。 七、在人文資料變項對服務品質的滿意程度三因子的差異分析上,土城地區民眾在服務互動品質及服務設計與執行品質的滿意度都高於板橋地區民眾,家庭平均月收入在3萬元以下者對服務設計與執行的滿意度比9.1萬元以上者為高。每天收看電視時間不同者對機上盒產品品質的滿意度也不同,收看時間在1.1~3小時者比3.1~5小時者的滿意度為高。 數位化是全球的影像趨勢,我國數位頻道開放以來,其所宣稱的節目內容多樣性、付費分級到數位機上盒的費用等,都讓民眾感到質疑。民眾對於數位機上盒的最大認知普遍停留在將會有更好的收視品質,至於業者所說的數位機上盒功能很多,未來還能訂Pizza、電影票、下單買股票、轉帳、繳水電費和購物等,但現在的網路技術早已超越上述的功能,何必再買下昂貴的數位機上盒? 因此對於有線電視業者推行數位機上盒的各項服務品質,需考量民眾的原來使用情形及態度,以及對數位機上盒之期望,如果轉換成數位之後,卻因頻道變少而讓民眾覺得蒙受損失,且「互動電視服務」可能也不是民眾所期待有線電視應有之功能,此時,民眾對數位化的服務品質仍會有強烈不滿。
63

有線電視服務願付價格之探討

胡金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消費者在有線電視需求面上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所以本文針對消費者在面對有線電視產業時,一個新的分級付費制度或付費頻道及計次付費頻道的願付價格進行探究。本文根據有線電視消費者特性建立願付價格模型,應用全國性抽樣訪查資料,參考Schwer and Daneshvary(1995)願付價格實證作法。另外在資料的模型假設上進行統計檢定,進而估算消費者對有線電視「整體」、「基本頻道」、「付費頻道」、「計次付費頻道」的願付價格。並探討其影響變數。
64

女男大不同?電視新聞如何報導政治人物

李美馨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0年3月18日,民進黨籍的陳水扁與呂秀蓮以「兩性共治」為號召,擊敗了代表國民黨的連(戰)蕭(萬長)配與獨立參選的宋(楚瑜)張(昭雄)配,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任正副總統。民進黨的上臺執政,不僅宣告了國民黨在台灣五十餘年執政時代的結束,更因為產生了第一位女性副總統以及女性官員比例最高的內閣,而被解讀為台灣性別政權和平轉移的象徵 ,對於國內婦女地位和權益的提升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然而,呂秀蓮就任副總統以來可說是風波不斷。幾次針對兩岸政策的發言,媒體大篇幅的報導,質疑她逾越了副總統職權,引發在野黨人士的砲轟,就任不到三個月就面臨罷免危機 。呂秀蓮曾直指媒體將對她進行「斷章取義式」的報導,是對女性政治人物的「性別歧視」;新聞從業人員也不甘示弱,反駁呂秀蓮總將媒體對她的批評都化約為對女性的歧視,以「性別」包裝她的政治言行,甚至做為自己的「政治防護傘」 。如《中國時報》記者張慧英於2000年6月15日第三版名為〈女性不是政治盾牌〉的特稿中提到,「她(呂秀蓮)論政時心中無性別,被批判時卻又解讀為打壓女性,全體女性不由自主地被綁架成為她的盾牌,這不只是霸道,而是一種剝削女性弱勢地位的霸道」。呂秀蓮與新聞媒體間的性別論戰,究竟孰是孰非,因而成為國內探討女性政治人物媒體再現的重要素材。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 1972: 175)指出,「世界的再現,如同世界本身一樣,都是男人的作品,他們從自身的觀點描述它,並與絕對真理加以混同」。由於傳播媒體的擁有者與工作者以男性為主,性別社會化使媒體不斷再製社會的主流價值(Bulter and Paisley, 1980),大眾媒介對女性的再現,被視為支援並維持普遍的性別分工與男尊女卑的概念,並且使之永垂不朽(Strinati著,袁千惠等譯,2005: 163)。媒介被視為傳布有關女性特質的刻板印象、父權結構和霸權價值的主要工具(van Zoonen著,張錦華、劉容玫譯,2001: 39),不論是電視劇、廣告或是新聞報導,女性往往遭到「符號的消滅」(symbolic annihilation),也就是女性被責難、瑣碎化或根本不被呈現(Tuchman, 1978),媒體文本中呈現的女性角色是根據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所描繪, 強調女性依附男性的附屬地位。在女性主義者眼中,媒體不能真切反映女性的角色與責任,藉著強化性別刻板印象,對女性的參政造成阻礙(Norris, 1997),因此探討新聞報導如何再現女性政治人物,就顯得重要且有意義(Devitt, 2002)。 然而,由於我國女性當選公職人員的比例,仍不能反映女性佔全國半數人口的事實,因此國內探討新聞媒體如何再現女性政治人物的研究仍不多,且既有研究往往鎖定特定人物引發的特定議題進行質化的文本研究(倪炎元,2003;吳志怡,2002;陳姿羽,2001;黃美惠,2001),僅以女性政治人物為主,而欠缺女性與男性政治人物的比較,同時分析樣本都為報紙新聞報導,探討電視新聞如何再現女性政治人物的研究仍付之闕如。然而,傳統「眼見為真」的觀念,電視已成為台灣地區民眾最信任的新聞媒體,認為電視最能幫助瞭解社會事件(羅文輝,2004),因此探討電視新聞如何報導女性政治人物有其必要。本研究將以2004年大選期間兩位副總統候選人呂秀蓮與宋楚瑜為例,探討國內的電視新聞媒體再現不同性別的政治人物是否有所差異,並進一步分析電視新聞所再現的女性政治人物,是否仍受到傳統性別刻板印象的左右。
65

音樂的時空感與視覺的連結--電視中音樂的完形作用初探

吳宗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研究動機來自於一般的電視觀賞經驗。「電視」這樣一個如此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媒介,所提供給觀看者的並不全然是一般生活當中視覺以及聽覺的再現而已。在部份電視節目當中,觀看者有時也能感受到這控制的斧鑿痕跡,會注意到音樂的存在似乎與畫面有些不相宜,亦即會發現耳朵所聽見的與眼睛所看見的電視內容,似乎有點矛盾或者不協調。 因此,本論文由音樂的基礎:「聲音」的物理特性開始討論,藉由文獻分析,可以瞭解,「受一定音樂樂理規範」的聲音,也就是音樂,能對人的生理系統產生激發作用,並且由於生理狀態的改變,音樂進一步還能引發人的基礎情緒反應。而在情緒反應產生之後,本研究認為,藉由音樂「形式作用」與「內容作用」的過程,可使人產生一個可變動的審美結果。而此不固定的審美結果,參考了認知科學「音樂流等於潛意識流」的說法,本研究認為,這是一種完形現象。 而電視這種媒體,同時給予影像以及聲音兩種訊息來源。本研究認為,音樂和影像都能分別給予一種完形感,而當兩者因為來源相同而必須整合為一個完形的時候,就有可能產生不協調的情形。而本研究假設,造成不協調的可能因素之一,便是兩者的時間線索與空間線索不一致。為此,本研究以特殊設計的電視短片,對十位志願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從回答當中,得以驗證了當電視短片中的畫面與音樂所包含的時空線索不一致時,可產生如「時間感覺被破壞」、「明顯感覺不協調」等負面觀感。因此,影音的時空線索,應是決定電視中音樂與畫面協調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
66

我國衛星電視執照管制之研究-政策順服觀點 / An Analysis of Satellite TV License Regulation of Taiwan-A Perspective of Policy Compliance

盛郁涵, Sheng,Yu 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5年我國首次衛星廣播電視事業之換照審議,由行政院新聞局所招集的「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審查委員會」進行審議工作,並於2005年七月三十一日作成換照審議結果,其中部分衛星頻道事業經審議後未獲換照許可,於期限(八月三日)屆至後不得再行播放節目,必須停止營運。換照結果引起未換換照之業者之反彈與抗議,並以行政爭訟途徑尋求救濟,也引起各界言論之廣泛爭論,甚至許多國際媒體組織亦對新聞局提出批評與抗議。本文即在探討此次換照爭議中,究竟標的團體為何會產生不順服與反彈的情形?藉由分析我國首次的執照換發所引發的反彈聲浪,探討我國衛星電視執照管制制度之現況與不足之處,政府應如何改善才能提高利害關係人對政策的認同與順服程度。 在本次換照爭議中,主要影響標的業者政策順服之原因,除了管制政策本身所具有的零和賽局的特性與標的業者本身的自利因素之外,在制度面與執行過程上有許多瑕疵與不足是更為主要的原因。自訪談分析中,可發現實際上雖然支持市場決定論者與支持社會責任論者彼此觀點不相同,但也非完全處於毫無交集的極端,標的業者並非完全否定政府以執照的方式對媒體產業進行管制,事實上業者們亦承認媒體產業基於其影響力,必須負擔相當程度的社會責任,因此他們並不否定政府有權以執照的方式為媒體市場把關。 政府的管制作為若能提高媒體市場的健全度,並且對媒體產業的發展環境有所助益,業者也表達支持,甚至也會樂意配合政府推行之政策。 因此影響業者對執照管制政策的順服意願,其中真正的關鍵其實是在於執照管制的方式、標準、程序與組織,是否夠明確、合理,且具公平性,而能保障業者的基本權益。 本文經由對此次衛星廣播電視事業換照事件的探討,對於未來政府在發展衛星廣播電視執照制度,甚至是在無線、有線廣播電視或漸趨發展的數位電視政策領域中,提供相關的建議方向。
67

雙佔模型探討專業電視面板的競爭-台灣的友達與奇美為例 / A Co-Opetitive Study of Prices and Quantities in Duopoly Model of Large-Size TFT LCD TV Panels-A Competitive Study of AUO and CMO

陳鴻垣, Chen,Hung-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液晶面板是跨世紀的新發明,這個產業更是百年產業,隨著技術的演進與產業的更替,這個產業最重要且關鍵殺手級的應用-平面電視機,終於在近些年逐漸引爆且蓬勃發展。本研究應用經濟學寡佔模型中的部分理論,分別就大尺寸電視液晶面板產業的競爭與合作關係依價格與產能兩大關鍵因素進行探討,並運用相關賽局理論探討各競爭廠商的策略思維,以期能對未來產業的競爭或相關類似產業架構的產業提供些許建議。 / The industry of TFT-LCD draws much attention for decades because of the world class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he most important killer application, FPD(Flat-Panel Display),starts booming these recent years. This study tries to apply some economy theories such as Oligopoly, Cournot Model and Bertrand Model to analyze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prices and quantities. And we also analyzed the interaction of competition from the view of Game Theory and so on.
68

電視新聞中之影像與感動:以電視新聞專題為例

陳其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電視新聞利用剪接將影像轉化成為敘述工具,由於剪接者手法上的差異,使得電視新聞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來敘述故事。這種多元的敘事風格,讓觀眾可以透過不同的影像形式抒發情感,其中「感動」是電視新聞中最常運用之情感效果。因此,本研究主要針對電視新聞中的影像與其引發感動的原因作為研究重點,以電視新聞專題做為研究對象,而發展出以下三個問題:一、電視新聞專題中的感動:要素為何?二、電視新聞專題畫面如何表現感動要素?三、電視新聞專題的剪接如何表現感動? 由於感動是一個心裡描述的過程,任何的情緒皆無法透過數字來檢視它的強弱程度,因為它的形成過程中有許多複雜的因素,這些都必須藉由參與者的描述才可以得知。而感動的面貌隱藏於影像之中,電視新聞中的感動影像也不可能經由問卷中的量表來制定。因此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與文獻分析作為研究工具。 電視新聞中的感動藉由影像的敘述方式來呈現,透過訪談與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一、電視新聞以影像作為表達情緒的工具,利用既有的新聞故事,透過當中的人、事、物將情感展現出來,其中的感動來自於真實的情感與人物之間彼此的互動。二、影像利用剪接串聯情感時,必須強調其中的因果關係,沒有因果關係的影像,不會讓人感動。三、除了因果關係與共同經驗外,美也是造成感動的因素之一。在許多的藝術形式中,美經常被用來製造感動,影像當然也不例外,在電視新聞當中,美感的塑造是在既有敘事結構之外的影像運用。四、感動來自於一個有系統的故事,任何片段的感動,必定由其結構性的故事情節所引起,而一個故事能夠透過影像完整呈現,依賴的便是剪接。 關鍵字:電視新聞、影像、剪接、感動 / The image of television news is presented by editing.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techniques of editors, television news could be presented in various ways. The diversified modes of image allow the audience to off-load their feelings. To move them is the frequent technique used.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special television news subject.The researcher attempts to figure out the reasons that image evoke feeling. There are three main topics. One topic is to find out what is the element of touching in special television news subject. Then the following is to analyze the element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tries to find out how the editing expresses affection. Touching is the process of inside description. The feeling is impossible to examine the degree by figures. The constructing process includes of many complicated factors, which have to be expressed by the actors. Furthermore, because the touching is concealed from the image, the touching image is not possible to quantify by questionnaire. The research proceeds by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ze. Touching of television news is presented by the expressing of image. By interview and analyze, this research concludes in four aspects. First, image is the instrument to express emotion in television news. A news story is constructed by the events, the actors, and the objects. The touching comes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all the subjects. Second, editing has to emphasize on the cause and effect to connect the feeling. Without the emphasis, the image is not touchable. Third, in addition to cause and fact and the common experience, beauty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to touch people. In many forms of arts, beauty is applied to evoke emotion. Image is no exception. In television news, the application of beauty is beyond description. Finally, touching is evoked from a systematic story. Any part of touching must have arose from the constructive plots. A story which can be presented in complete relies on the editing. Keywords: television news、image、editing、touching
69

2008年電視總統選舉新聞的政治偏差 / Political Bias in the Television News Coverage of 2008 Presidential Election

黃怡嘉, Huang, Yi Chi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分析台灣的六家電視台—台視、中視、華視、民視、TVBS及中天如何報導2008年的總統選舉,並探討這些電視台所報導的總統選舉新聞中是否存在著政治偏差。 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採取了內容分析法及個案分析法兩種研究方法。在內容分析法上,本研究於六家電視台選舉前三個月的電視新聞中,隨機抽取二十五天的晚間新聞做為樣本進行分析。而在個案分析中,本研究則自2008年總統選舉所發生的重要新聞事件中,選取兩起新聞事件進行質化的個案分析,深入探討六家電視台對於個別事件的呈現,檢視其中是否存在政治偏差。本研究所選取的兩個個案分別為馬英九綠卡事件及謝長廷的調查局線民事件。 整體的研究結果顯示,六家電視台中,以中視及民視兩家電視台的政治偏差情形最為明顯。中視的報導較偏向國民黨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而民視的報導則明顯偏向民進黨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相較之下,華視及TVBS兩家電視台的報導,不論在報導數量、引用的消息來源及新聞給人的整體印象上均較為公正。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和過去的總統選舉新聞相較,台視、中視、華視三家傳統無線台的政治偏差情形已有明顯的改善。這顯示,政府針對無線三台所有權所進行的一連串改革措施,對於三台新聞報導公正性的提昇有相當的成效。 / This research examines how television reported the campaign and candidates during the 2008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content analysis and a case study. Election news stories chosen for analysis were from the evening news of six television stations. Two important news issues were chosen for the case study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election coverage of CTV and FTV were most biased. The coverage of CTV favored KMT candidates, and the coverage of FTV favored DPP candidates. CTS and TVBS-N were far more balanced in their coverage of the election than other television stations. Besides, this research also showed that compared to the campaign coverage of 2000 and 2004 presidential election, the three terrestrial television stations, TTV, CTV and CTS, were more balanced in their coverage of 2008 presidential election. This implies that the change of ownership has contributed to the achievement of more balanced election coverage in the three terrestrial television stations.
70

四大律理論下之媒介交替與轉型—以台灣「電視電影」為例 / A Study of Media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Tetrad Theory-Taking Taiwan TV-film as an Example

李蕙汝, Lee, Hui 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為台灣電視電影(TV-film)之初探性研究,首先分析國外電視電影之四大律效應,做為探究台灣電視電影之參考切入點,從新舊媒介交替、轉換之理論觀點出發,採用麥克魯漢父子之「媒體四大律」、以及McQuail對新媒介提出的文化觀點、McCombs等人對新媒介提出的經濟觀點,做為瞭解台灣電視電影之理論架構。電視電影一詞在台灣之定義模糊不清,本研究為釐清電視電影定義以及瞭解其特性,分別探討電視、電影兩媒介之特質,並爬梳各家對於電視電影之說法,對電視電影進行認識。同時也整理國外電視電影發展歷史與概況,包括美國、歐洲、日本與中國。 本研究透過對學、業界人士之深度訪談,輔以文獻資料的蒐集,瞭解台灣電視電影的源起背景,並分析其如何造成媒體四大律之「放大」、「淘汰」、「重拾」、「轉化」等四大效應,以及台灣電視電影對於文化思想與經濟市場的影響。最後探討其存在於現今台灣影視環境中的意義與未來。 /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onception of alternating and transition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media of Taiwan TV-film based on the tetrad theory.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is article includes McQuail’s cultural explanation and McComb’s economic viewpoint. As the concept of TV-film is not clear in Taiwan, this study aims at clarifying its defi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its characteristics by incorporating different viewpoints. This paper also sorts out the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profile of foreign TV-film,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Japan, and China.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and collections of literature, this study traces back to the origin of Taiwan TV-film and evaluates the effects of the four laws: enhancement, obsolescence, retrieval and reversal. Moreover, this study also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aiwan TV-film on cultural thoughts and economic market. Finally, the study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and future of TV-film in Taiwan’s media environment.

Page generated in 0.028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