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5
  • 56
  • 55
  • 12
  • 12
  • 1
  • Tagged with
  • 143
  • 37
  • 36
  • 32
  • 21
  • 21
  • 19
  • 18
  • 18
  • 18
  • 16
  • 15
  • 15
  • 13
  • 1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71

清代詩學「境」「意境」|i「境界」相關之理論與實際批評

杜淑華, DU,SHU-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前人研究詩學的「境」、「意境」、「境界」焦點大力集中王國維、況周頤、陳廷焯等詞評家,尤以王國維為然。唯詩論、文論、曲論亦甚有言之精華者,不免遺珠。本專題特欲「闡幽發微」一窺詞論以外之堂奧,勉力使全貌得而朗現。 分析文獻來源含詩話、詞話、曲話、文話;文集、詩集的序跋;筆記批注;今人著作專書及期刊等等。 鑒於中國傳統批評所謂「雜而不章」抑或隨筆叢談,兼以實際批評原為理論基點,故筆者擬采類似「后設美學」的方法(一)為片斷截句的評語間設架構,(二)自批評的實踐中歸納出一些重要理論,(三)運用「后設語言」進行理論內容的詮釋;準此,大綱略舉如下: (一)說明研究目的、方法、文獻概要。 (二)析論境、意境、境界諸詞義界、淵源及本論文在清代以前的發展。 (三)基本理論:含詩之本質論、創作者的條件、創作過程的要求。 (四)美學特征:意象的塑造、雄渾與優美風格的區分、審美心理的描述。 (五)探討摘句為評的批評方法及其與評點方法的異質同流。 (六)評價與應用可能性之厘測。 研究結果將凸顯本命題與詞論「境界說」分歧之處,并深入了解一個理論的圓熟與不足,提供繼起者一小片磚瓦,以期引出瑰麗的玉石。
72

碧山詞研究

金永哲, JIN,YONG-ZH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文凡七章,研究宗旨,乃在將碧山詞所呈現的多樣藝術現象,分類歸納,找出作者與作品的關系,并益以前賢的意見,力求對碧山與其作品做客觀公正的評價,此乃本文用心之所在。 首章緒論,略述研究動機及方法,并說明宋季元初時代變局、元蒙對漢人政策、及當代詞壇等影響碧山詞的外在因素。 第二章,先參酌原刻景印百部業書、樂府補題,宋人筆記、唐宋詞人年譜、宋元人傳記資料索引等,以敘述碧山生卒年代、交游、仕宦,再據前人曲調及詞句二方面的資料,探究周邦彥、姜夔、秦觀、史達祖、吳文英等婉約派詞人對碧山詞的影響。末迄今存碧山詞之版本。 第三章,將內容分類為蚑物、故國、歸思、懷人、時光等,以探討詞中呈現的主要內涵境界,并分風格為沈鬱、婉麗、清疏、奇幻等,以窺見詞中多采多姿的風貌。 第四章,敘述碧山詞的格律與修辭。從詞調、平仄、押韻等聲律技巧;用事、文典、對偶、譬喻襯托、類詁、數字、摹寫、擬人化、替代等遣辭藝術;起句、過片、結句等句法結構;及情景相融、今昔對比、虛實相生等章法運用分述之。 第五章,從單純、復合、真體、抽象等不同角度,分類論述詞中浮現的意象,如語義類型、麗藻、色彩、自然界物象等,又將自然界物象分為梅、白蓮、綠蔭、葉、彈等托葸鮮明的動植物意象而說明之。 第六章,先彙列歷代詞話、近人文學史及詩詞學論著對碧山詞的權種評見,以見其詞的價值所在。且透過歷代具有分量的詞選對碧山詞的取舍情況,而得選輯者對其詞的評價。續論碧山詞對后人的影響,文以清代詞人為主,并析論述他們以法碧山詞的情形。 第七章結論。綜論造成碧山詞與眾不同的風貌的各種因素,并試從前人論評的仁智互見中,求見碧山詞在文學史上應有之地位。
73

「詩」在周代政治傳播中之應用及其媒介性格之演變

彭武順, PENG, WU-S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就文學角度而言,「詩經」是古代歌謠之總集;從經學立場來說「詩經」是儒家治平 的寶典。前者偏重其抒情本質,後者則強調其政治意涵。同指一部古籍,或以為喜恕 哀樂之所發,或以為倫理政教之所本,其中似有不能相容之處。推考其實,則事或不 盡然。蓋文學束質中,早已隱含抒情與美刺二元因子之同時並存,爾後彼此之消長起 伏,則隨時世而有所遷移;「詩」自不例外,其與歷史文化發展之因緣,亦有清楚的 脈絡可尋。 從先民節慶祭祀場合的激烈舞踊謳呼,到早期歌謠的吟唱諷誦,顯示一自然演化的趨 勢;此一淵源關係,可以從現存詩篇所殘留之原始樂舞痕跡裡,得到充分說明。 從里巷的文學性歌謠,發展至貴族的政治性詩篇,則有其人為制作之深意在:或於宗 廟祀享之時,為樂工瞽矇所歌奏;或於燕飲酢之餘,為君臣賓主所吟唱;或於應對周 旋之際,為大夫卿士所稱引。要皆藉以為表意之媒介,使用之時機固不盡同,但均不 色帶有濃烈之政治色彩。以此下逮戰國之世,更衍成儒者興觀群怨,事父事君之教; 於時,「詩」之媒介性格又為之丕變。 推「詩」之所以自民間進入貴族,復於此上層社會中呈現種種不同之面貌,一則由於 此一表意媒介本身性格即允許相當之彈性;再則,當時特有之政治及文化背景,亦直 接、間接地促成此一改變。本文的研究,即欲就「詩經」、「左傳」、「國語」及相 關之文獻史料中,探索「詩」從歌謠世界步上政治舞台之過程,並掌握此一媒介在歷 史文化潮流底下所發生的性格演變。
74

從政治鬥爭的角度看周恩來的文藝主張

宏建燊, HONG, JIAN-S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是探討周恩來對文藝何主張?他的文藝主張與毛澤東、劉少奇之間是否有些不同 ,乃至因不同而相爭,周恩來又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第一章說明周恩來與文獻的關係,證明周恩來酷愛文藝,與他日後的文藝主張有密切 的關係。 第二章說明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的文藝主張,比較他們的不同點,從而突出了周 恩來有自己的文藝理想。 第三章從周恩來的文藝講話,說明五十年代,中共領導人對文藝的看法,由合而分。 第四章具體證明周恩來提出自己的文藝主張。 第五章文化大革命之前,毛澤東、劉少奇兩派發生文藝論戰,周採取何種態度?他的 文藝生活有沒受到影響等等。 結論周恩來的文藝精神-藝術民主 論文共乙冊,全文約五萬字。
75

類股指數領先大盤抑或是大盤領先類股指數?–簡單周期判定法則之應用 / Can Industry Index predict TAIEX, or vice versa?–The application of a simple dating technique

陳怡瑄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引用Pagan and Sossounovb(2003)針對Bry and Boschan(1971)景氣循環周期判定法修改後的法則,判定大盤與類股指數的牛市、熊市周期。將判定的周期結果畫成圖表,藉由簡單的圖表分析將可明確得知大盤周期與類股周期領先與落後的關係,並應用計量模型估計,找尋能夠顯著預測大盤周期變動方向的類股,或是檢驗大盤周期是否能夠預測類股周期方向;反之亦然。並且比較圖表分析與計量模型估計結果是否一致。 圖表分析與向量自我迴歸模型的實證結果一致,八大類股中,營建、金融、機電、塑化等四類股周期能夠顯著預測大盤周期走勢,其中以塑化類股最具預測能力;而大盤周期皆無法精準預測類股周期走勢。而羅吉斯迴歸模型結果也發現,營建、金融、機電、塑化等四類股周期能夠增加大盤周期走勢的預測機率;同樣的,大盤周期無法影響類股周期走勢的預測機率。
76

明淸儒學轉型探析: 從劉[chi]山到戴東原. / Ming Qing ru xue zhuan xing tan xi: cong Liu Jishan dao Dai Dongyuan.

January 1995 (has links)
鄭宗義. / 論文(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學部, 1995. / 參考文献 : leaves 178-187. / Zheng Zongyi. / 序論一一寫在哲學與思想史之間 --- p.I / Chapter 第一章: --- 形上與形下之間的緊張´ؤ´ؤ明末王學的再省察 --- p.1 / Chapter 一、 --- 引言:宋明儒家的形上與形下世界 --- p.1 / Chapter 二、 --- 内聖層面的緊張:玄虛而蕩與情識而肆 --- p.8 / Chapter 三、 --- 東林的救正與學風的變動 --- p.21 / Chapter 四、 --- 外王層面的緊張:儒學、亡天下與综當代之務 --- p.31 / Chapter 第二章: --- 心學系統内的救正 --- p.38 / Chapter 一、 --- 引言:廣義的王學者 --- p.38 / Chapter 二、 --- 劉蕺山誠意愼獨之敎及其在思想史上的意義 --- p.42 / Chapter 三、 --- 黄宗羲一心萬殊思想的發展與完成 --- p.62 / Chapter 四、 --- 附論孫夏峰與李二曲 --- p.83 / Chapter 第三章: --- 心學系統外的救正 --- p.98 / Chapter 一、 --- 引言:朱子學的再興 --- p.98 / Chapter 二、 --- 明末清初朱子學的三種型態及其消長 --- p.101 / Chapter 三、 --- 附論反宋明儒思潮 --- p.134 / Chapter 第四章: --- 明清儒學的轉型 --- p.151 / Chapter 一、 --- 引言:形上心靈的萎縮 --- p.151 / Chapter 二、 --- 經世、考證與達情遂欲哲學 --- p.153 / Chapter 三、 --- 附論「實學」的實義 --- p.160 / Chapter 第五章: --- 達情遂欲哲學衡論 --- p.162 / Chapter 一、 --- 引論 --- p.162 / Chapter 二、 --- 分論一:陳乾初 --- p.165 / Chapter 三、 --- 分論二 :戴東原 --- p.170 / 參考資料 --- p.178
77

周作人論公安、竟陵派及其小品文. / Study of Zhou Zuoren's comments on the sects of Gong'an and Jingling and their essays / Zhou Zuoren lun gong an, jing ling pai ji qi xiao pin wen.

January 2003 (has links)
俞驊. / "2003年8月". / 論文(哲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 2003. / 附參考文獻. / 附中英文摘要. / "2003 nian 8 yue". / Yu Hua. / Lun wen (zhe xue shuo shi)--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2003. / Fu can kao wen xian. / Fu Zhong Ying wen zhai yao. / Chapter 第一章 --- 緒論 --- p.1 / Chapter 第一節 --- 中國新文學史中的周作人及其小品文 --- p.1 / Chapter 第二節 --- 小品文的界說與發展 --- p.3 / Chapter 第三節 --- 晚明小品文高潮中的公安、竟陵派及其小品文 --- p.7 / Chapter 第二章 --- 周作人論公安派及其小品文 --- p.13 / Chapter 第一節 --- 「明人對於禮法的反抗很有現代氣息」 ´ؤ´ؤ周作人中國新文學源流論的切入點 --- p.13 / Chapter 1、 --- 對公安派三袁的重新評價 / Chapter 2、 --- 與公安派文學理論的同與不同 / Chapter 第二節 --- 「公安派與英國的小品文兩者所合成」 ´ؤ´ؤ周作人的中國新散文源流觀 --- p.22 / Chapter 1、 --- 「淸新流麗」´ؤ´ؤ周作人眼中的公安派小品文 / Chapter 2、 --- 「中國新散文的源流是公安派與英國的小品文兩者所合成」 / Chapter 第三章 --- 周作人論竟陵派及其小品文 --- p.42 / Chapter 第一節 --- 「公安派的流麗遂亦不得不繼以竟陵派的奇僻」 ´ؤ´ؤ周作人借鑒竟陵派對小品文創作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 p.42 / Chapter 1、 --- 公安與竟陵的文學,「形似相反而實相成」 / Chapter 2、 --- 相反中更見相成´ؤ´ؤ竟陵派對公安派文學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 Chapter 第二節 --- 「奇僻」´ؤ´ؤ周作人眼中的竟陵派的創作風格 --- p.58 / Chapter 1、 --- 「幽深孤峭」´ؤ´ؤ竟陵派的小品文創作風格 / Chapter 2、 --- 「幽情單緒」´ؤ´ؤ個人的孤獨感和寂寞感 / Chapter 第三節 --- 《帝京景物略》´ؤ´ؤ周作人眼中竟陵派唯一的代表作品 --- p.71 / Chapter 1、 --- 《帝京景物略》的成書與作品風格 / Chapter 2、 --- 周作人對《帝京景物略》內容和思想的認同與接受 / Chapter 第四章 --- 周作人論張岱及其小品文 --- p.81 / Chapter 第一節 --- 「集公安、竟陵兩派之大成」´ؤ´ؤ周作人眼中的張岱 --- p.81 / Chapter 1、 --- 張岱以史學家的眼光審視公安、竟陵兩派 / Chapter 2、 --- 「以堅實爲空靈」 ´ؤ´ؤ張岱對公安、竟陵兩派文學理論的融合和發展 / Chapter 第二節 --- 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ؤ´ؤ周作人眼中張岱的小品文 --- p.95 / Chapter 1、 --- 「張岱的文章是頗有趣味的」 ´ؤ´ؤ兼有各派之長、題材之廣的張岱小品文 / Chapter 2、 --- 「中國的新俳文」´ؤ´ؤ周作人眼中張岱小品文的文化學蘊涵 / Chapter 第五章 --- 結論 --- p.114 / 附錄一:周作人文學年表 --- p.116 / 附錄二 :明小品文部分名家簡介注釋索引 --- p.156 / 參考書目
78

人的「發現」-五四時期周作人反禮教思想之研究(1918-1928) / A Study of Chou Tso-jen's Anti-chiao Thought in the May Fourth Era,1918-1928

范雅清, Fan, Yea 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分為〈緒論〉、〈結論〉及正文四章。第一章〈禮教與反禮教〉。「禮教」一詞住住因為使用者不同而帶有不同的意涵,有時指的是三綱制度,有時是指禮法制度,有時又可以說是生活中的禮俗。本章試圖從文獻中釐清禮的層次,並從禮的層次來說明禮教的涵意。在說明禮教的定義之後,我們所想了解的是清末的反禮教思潮之演進,及其發生的社會歷史背景。第二章〈周作人之生平與思想淵源〉。由於政治因素的封殺,所以周作人一生的事蹟就顯得暗淡模糊。本章第一節〈周作人的生平〉的目地即在於利用周作人與當時幾個重要刊物的關係做為經線來貫穿周作人在五四時期的事蹟。第二節〈周作人思想的淵源〉及第三節〈周作人之文學觀〉的主旨是闡明周作人反禮教思想之由來及其反禮教思想在文學活動中的表現。周作人常稱自己是雜定,因為他的興趣廣泛,對於許多的知識都有非常濃厚的興味,是以他的思想外貌就顯得紛亂,使人有眼花撩亂的感覺。然而在紛亂的外表之下,卻是秩序井然,層次分明。第二、三節的主旨即在於撥開紛亂的思路,呈現周作人的思想理路。並且做為本文繼續研究周作人反禮教思想之基礎。第三章〈周作人對禮教內容之剖析〉。本章旨在說明周作人在五四時期反三綱制度、反薩滿教的禮教、反性迷信及其相關問題的言論。在本章中也說明周作人在攻擊禮教之後,是否有建設性的想法。在五四時期,知識份子破壞太多,建設太少,因而整個社會呈現出無所適從的亂像。周作人一方面破壞禮教,一方面也提出他的新「禮」做為新行為規範的參考,希望能為中國盡自己的一分心力。第四章〈新道德觀與人的「發現」〉。本章的主旨在延續上一章最後一節的討論,即周作人對於新「禮」的討論的深化。對於婦女問題、兒童問題、新村運動及當時正在迅速發展的民間文學及民俗學問題,他都曾積極參與討論,並提出新的見解。他希望藉著他從西方引進的新知識能夠推動建立新的道德觀。並且希望新的道德觀─「禮」是中國新文化的基石。
79

期間分析應用於壽險業資產負債管理之研究 / DURATION ANALYSIS IS APPLIED TO ALM FOR LIFE INSURANCE

李惠錦, PHOEBE LE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分七章、二十七節,內容如下: 第一章 前言。對研究動機、 目的、範圍與限制、內容架構做一簡扼說明。第二章 利率風險之概述。 分別就利率風險之定義,對資產、負債之影響,及評估利率風險的方法, 分別加以闡述。第三章 期間分析之理論基礎。期間分析乃是管理利率風 險的方法之一,本章主要就期間分析的演進、目的、計算、特性做一詳述 。第四章 現金流量之預測--利率情境分析。此章就資產、負債現金流 量之形成,現金流量與利率風險的關係,以及利率情境分析之定義、模型 、假設、優缺點依序加以介紹。 第五章 期間分析之應用。以前兩章為 基礎,對期間窗口(Duration Window), 投資周期 ( The Planning Period),利率風險與投資報酬率的關係,最適期間決策 ( The Optimal Du- ration ),資產負債期間的配合,及期間分析的修正,分別逐一探討 。第六章 實證。以保証利率契約 ( GICs; Guarante- ed Interest Contracts ) 為例模擬操作,說明運用資產負債期間配合達到免疫之效果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80

法西斯主義對中國三○年代政治的影響 / Fascism and the Politics of China in 1930s

馮啟宏, Feng,Chi-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本文研究的主題,國內過去的研究非常地少,因此本文在章節安排上 除了側重法西斯主義對三○年代中國政治的影響外, 並嚐試將法西斯主 義傳入中國及其興起過程作一清楚釐清。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 」,簡述撰寫本文的動機、過去研究回顧及成果、 以及研究上所面臨的 限制等。第二章「法西斯主義的傳入」, 即是探討法西斯主義傳入中國 及三○年代興起的過程。第三章「國民黨內的態度與爭議」的內容, 即 是國民黨的重要人士的法西斯主義觀,及其在國民黨內引起的爭議, 和 中共在此問題上的因應與策略作一探討與分析。南京中央籌組「藍衣社」 中國的法西斯組織的傳言, 顯然是造成國民黨內反對派系激烈反對法西 斯主義主要原因。 本文第四章「三民主義力行社的成立」,主要係針對 被誤認為「藍衣社」的力行社,其成立的背景、經過、影響及其與法西斯 主義的關係作一釐清。三○年代中國知識份子與國民黨人的獨裁政治思想 內容及其動機分析,即是本文第五章「一元化領袖的確立」所要探討的問 題。第六章「結論」除了將法西斯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型式, 與其他國家 的法西斯主義作一比較,試圖演繹出些新意之外,最後並對全文作一總結 ,看看法西斯主義對三○年代中國政治究竟發生了那些真正的影響。

Page generated in 0.024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