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55
  • 139
  • 16
  • Tagged with
  • 155
  • 155
  • 62
  • 46
  • 45
  • 42
  • 40
  • 38
  • 38
  • 35
  • 34
  • 30
  • 30
  • 29
  • 2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71

台灣TFT-LCD產業因應供應鏈管理與全球運籌現況之對策

古昌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產業概況及生產聚落 台灣第三代面板生產線自1999年正式量產後,不到10年時間,台灣已居世界第一大面板製造國。2007年包括面板及關鍵零組件等產業在內的總產值,約1.3兆新台幣。 台灣主要面板業者,包括友達、奇美、群創(鴻海集團)、華映、統寶、勝華、瀚宇彩晶、元太等。其中可再區分大尺寸面板為主之友達、奇美,及中小尺寸面板為主之統寶、瀚宇彩晶等。 面板產業之發源地為美國及日本,惟自2003年起逐漸為台灣、中國之生產聚落超過,然日本目前在特定原材料及十代廠量產生產具優勢。 目前台商之面板製造,前段(Array及cell)以台灣為主,後段(LCM)以大陸為主,故兩岸分工體系明顯且配送往來頻繁。 目前面板產業在台灣之三個主要聚落為中科(友達)、南科/高雄(奇美、彩晶)、新竹/桃園(友達、群創、華映、彩晶等),已經具7.5代~8.5代量產之能力,正籌設10代廠之建置事宜。 台商在大陸之LCM廠佈局,以華東及華南為主,原則上除統寶、瀚宇彩晶中小尺寸面板廠在南京、武漢外,其餘大都在沿海都會區,分別分布於蘇州、上海、寧波、廈門、佛山、福州等地。 除大陸外,台商亦擬佈局北越,以分散過度集中於大陸LCM廠製造之風險。同時為貼近客戶及歐盟擬對面板課稅之潛在可能,面板業者至東歐設LCM廠已緊鑼密鼓進行中。 Samsung/LG是台灣面板廠最大勁敵,其垂直整合至LCD TV品牌,已直指台灣面板廠之罩門,如何突破下游應用產品品牌之發展與通路,是我國面板業者外銷重大課題之一。 二、延伸應用產品及配銷區域 在大陸/台灣生產製造的LCM面板,主要銷售當地延伸資訊產品製造業者,包括世界品牌OEM/ODM大廠及大陸當地業者。少部份銷售至歐、美、東南亞及東北亞等地。產品包括小尺寸之手機、投影機、照相機,中尺寸之NB/Monitor,最大尺寸之TV等。 隨著全球新興地區之興起,俄羅斯、巴西等,成為面板及其應用下游資訊業者之新商機主軸市場。 十代、十一代面板廠是下波各國面板廠成本競爭之所繫,46吋以上之大電視則是未來獲利來源所關注,惟因2008年3Q以來之全球不景氣,廠商無不減緩投資及調降獲利預測,前景仍舊不明。 三、產業物流現況及發展 TFT-LCD產業是我國最重要產業之一,目前已全面全球佈局,因此其全球運籌配送順暢及高效率彈性化極為重要,主要可分為二類: (1)原物料製造端物流:原物料由國內外供應商以多個生產聚落型式,送至以台灣(前段)及大陸(後段)為主之生產據點,以面板製造為目的。主要物流配送區域,包括台灣、中國、日本、及韓國,未來可能要包括北越及東歐等。 (2)半成品/成品銷售端物流(含逆物流):由台灣(10~20%)及大陸(80~90%)之前後段面板生產基地,出貨至以大陸為主之OEM/ODM等延伸資訊產品製造者手中,再由此OEM/ODM廠商,將LCD延伸資訊產品(如NB、TV)運送至全球國內外品牌/雜牌客戶之指定交貨地點,再由品牌客戶等所指定之零售/經銷通路商,販賣至終端客戶,以最終組裝及配銷為目的。主要物流儲配區域以中國、歐洲、美國為主,未來將包括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地區。且因歐、美、中等國均幅員廣大,故除海、空運外,尚需包括其內陸運輸。 由於面板產業體積較大且易損壞,故運送成本偏高,加上兩岸分工及全球佈局繁複,因此物流價值鏈偏長,因此其零組件物流運送區域及應用成品物流區域,如能有優越的物流策略與政府輔導措施,將極有可能促成TFT-LCD產業物流發展之新利基。 本產業原材料成本高及配送麻煩,加以無法相對穩定供應,因此除落實垂直整合及相互投資外,大型上、中、下游業者生產基地之群聚,乃成為趨勢,目前台灣中科、南科及竹南地區已形成三個面板產業聚落,加上國內物流業者投資氣墊車及玻璃基板包材已頗深入,故台灣國內運輸配送問題不大。 惟考量兩岸分工整合,及未來全球最大四個客戶區域市場─歐洲、美國、中國與日本之JIT/VMI送貨,則如何同時滿足兩岸生產與全球配銷之消費性電子快速D2D(Door to Door)物流運籌特性,乃成為本產業之國際經營最大考驗。 目前我國面板業者影響力大,且近年來資訊產業中之NB品牌業者、智慧型手機/Monitor品牌業者已漸成型,加之全球3C資訊產品市場中之主要品牌客戶業者較分散,因此近來我國面板及其相關產品之物流運籌主控權,已漸強大,逐漸具獨立發展之契機。 四、我國物流業者之服務現況與發展 我國物流業者除海、空運外,大多偏小且國際化不足,因此如五崧、驊洲等優良氣墊車專業服務業者,大都只限於國內經營,並未隨面板業者至大陸及其他地區服務。 兩岸間之海運(大尺寸)及空運(小尺寸)面板往返配送服務,目前並未獲得我國海、空運業者特別注重。尤其是兩岸工廠間之D2D配送,其時效考量仍未得到客製化服務。以至於奇美等面板廠,已著手自設物流公司,以貼切滿足其配送服務需求。 大陸、歐洲、美國及至巴西、俄羅斯之內部及其間物流配送,業者目前只能依賴中資、歐資、美資等當地物流業者服務。持續忍受外資價格昂貴及中資品質較劣之服務。 面板及資訊業者反應,倘台灣物流聯盟能整合提供具成本、品質及安全/彈性迅速之平價優質物流服務,將樂觀其成,且可相輔相成共同成長。 目前業者最殷切之物流需求為:(1)兩岸間快速物流運輸之改善與提供 (2)大陸VMI/JIT/JMI之儲配服務 (3)東/西歐之需求端發貨配送服務。 五、兩岸新局勢及物流新機會 海運快捷:由於空運成本為海運成本之十倍以上(面板尺寸愈大,差異倍數更高),故直航後,大部份空運貨將轉為海運快捷,如統寶、瀚宇彩晶(中小尺寸)。 海運直航後,兩岸中小船快運業務將迅速興起,陽明海運等已針對奇美(高雄-寧波)規劃大船接中小船再接陸運之一條龍配送。未來亦將針對統寶/瀚宇彩晶之南京/武漢配送,再進行內河航運或內陸運輸之Door to Door服務,使產業與物流業雙雙得利。 未來“兩岸經貿營運特區”之特區對特區生產整合與綠色通關完成後,兩岸之面板產業生產,將形成最佳之產業聚落及運籌體系,成為台灣面對日、韓競爭之秘密武器。 目前資訊業者,應立即加速著手面板業者兩岸D2D之海運快捷服務(上海1~2天,南京4~5天),並立即著手提供海、陸、空聯運服務之可能模式整合。 兩岸經貿營運特區推動在即,建議應將面板產業之兩岸生產基地視為同一關區,減免其關稅及簡化關務,建立關務之綠色通道,此對我國面板業競爭力提升有莫大助益。 六、結語與綜合建議 (一)結語 值此兩岸經貿新局及海空直航實現在即之際,產業與物流業發展物流運籌業務,當為最佳佈局時機。面對未來現況,產業與物流業如能相輔相成合作,將使雙方發展有事半功倍之效。 然而,因我國物流業者大多偏小且國際化不足,如希有效滿足資訊產業全球營運需求,應加速國內關鍵業者聯盟整合,並進而與相關國外大型物流業者、當地物流業者聯盟合作,建立跨國內外3PL之4PL公司或類似之VNC組織。 (二)綜合建議(1):面板業者(台灣/兩岸) 加速與物流業者聯盟合作,建立兩岸Door to Door海空陸聯運快速暢達之一條龍運輸配送體系,使此關鍵快捷運輸體系,成為面板業贏過日、韓“ Samsung / LG / Sharp / SONY ”之秘密武器。 建議46吋以上之LCD TV及高品質NB、智慧型手機之前期製造,能於台灣研發、製造及全球服務,使我國之高端製造業能重返台灣本土,並持續帶動及增強我國物流運籌業之發展。 (三)綜合建議(2):延伸資訊產品業者(全球) 兩大品牌NB/PC資訊業者:ACER及ASUS,如能在不排斥彼此之情境下,與堅實物流聯盟合作無間,協助第一階(OEM/ODM大廠,如冠捷/精英/志合),及第二階(面板等關鍵零組件),推動台資Base之VMI機制,並逐漸自外資(BAX等)及中資(大田、飛力等)手中,取回VMI機制服務權,則產業與物流業者將兩相得利而大大雙贏。 台灣/中國JMI機制建立後,應持續推動歐洲及其他區域之最後組裝型JMI機制。 配合政府積極推動台商回流、兩岸經貿營運特區,及建立台灣為研發中心之際,各業者回台建立發貨/運籌中心/維修中心,應宜早佈局及規劃考量。
72

物流產業的經營策略研究-以銳馳國際物流為例

崔慧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以個案,來探討物流産業的經營策略,主要研究在瞭解 企業自身的核心能耐,如何利用各種不同的營運活動來支持企業的 策略定位,也在探討企業如何在動態競爭環境中,掌握新的成長機 會,並透過適切經營管理模式與組織執行力,構築營運模式與創造 獨特的競爭優勢,以達成永續經營的目標。 因此,本研究透過運用五力分析進行過去、現在、未來評估,並找 出可能的策略創新機會,進行企業內部探討找出公司之核心能耐, 運用機會能耐配適模型、評估可具體發展之機會,思索此機會成功 的關鍵(即競争優勢),探究為創造此競爭優勢,所需要的策略定位, 設計適切的營運活動,及定義清楚的策略藍圖。
73

傳統產業與高科技產業之營運資金管理與績效關係之比較研究

陳明志, Ming-Chih 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司對於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管理即為營運資金的管理。其內容包含了現金及有價證券的管理、應收帳款管理、應付帳款管理與存貨管理等。由於營運資金屬於短期概念,而且與營業活動之各項收支息息相關,若是沒處理好公司營運資金管理,小則可能公司獲利下降、增加利息支出或是增加被倒帳的風險,大則可能因為短期資金週轉不靈,而留下退票記錄,甚至於倒閉之窘境,對於公司之實際作業或是形象損傷甚大。因此,營運資金管理的工作可說是財務人員的重大工作之一,也是財務人員所必需費心思的地方。   在本論文中,關於傳統產業與高科技產業經過問卷訪查後,得到以下結論:   1. 我國傳統產業與高科技產業對於營運資金管理均相當的重視,絕大部份都有專門部門與專人來處理營運資金相關事宜。   2. 我國傳統產業與高科技產業廠商在現金及有價証券、應收帳款、應付帳款與存貨管理方面均有相當不錯的控管制度,而且也很少有問題發生。但是在現金浮游量的使用的觀念上,有待推廣。   3. 另外發現二個產業不太給予客戶銷貨折扣,而且也較不會爭取在折扣期間提前支付應付帳款,這與二產業的交易習慣有關;而傳統產業廠商在對於國外的應收帳款避險的觀念與方法上較為落後,為傳統產業廠商值得注意的地方。   4. 在營運資金管理與績效的關係方面,是否編製現金預算、是否利用現金浮游金額、是否給予客戶銷貨折扣、是否實施帳齡分析、是否爭取在折扣期間支付應付帳款與存貨控管是否採取數學模式對於傳統產業的總資產報酬率與稅前淨利均無顯著影響;同樣的結果也發生在高科技產業,唯一的例外是若是提前在折扣期間內付款,對於高科技廠商的稅前淨利為負相關,推測其原因乃為高科技產業的交易習慣大多為信用狀或是貨到付款,沒有銷貨折扣的情形,若是提前付款,反而使公司損失了利息或是其他的獲利機會,因此得到的結果為負相關。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程序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5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營運資金相關理論 7 第二節 國內文獻回顧 26 第三節 國外文獻回顧 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7 第二節 名詞定義 39 第三節 資料蒐集 41 第四節 統計方法與研究假說 42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研究發現 47 第一節 問卷回收情形 47 第二節 營運資金管理實際現況分析 48 第三節 營運資金管理與績效的關係 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結論 77 第二節 建議 80 參考文獻 83 附錄:訪問問卷 87
74

企業經營績效與產業景氣循環之關聯:以臺灣半導體產業為例

王心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二十年來,台灣經濟快速發展,隨著產業結構變遷,電子業已成為我國成長最快的產業之一,其中半導體產業成長快速,已成為全球半導體代工重鎮。政府、企業管理當局及投資者實有必要了解該產業景氣波動及企業內部營運特質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 本研究以台灣14家半導體業上市公司為樣本,研究期間為民國81年至民國87年,完整包含一個景氣循環。在研究中以迴歸方式對實證資料進行分析,以評估(1)產業景氣循環與企業經營績效的關係、(2)企業內部營運特質與其經營績效的關係。 實證結果顯示,在產業景氣循環方面,不論採用當期或前期平均薪資指數或是工業生產指數或是合併採用此二種景氣指標,產業景氣循環與企業的經營績效均呈顯著正向關係。 在企業內部營運特質方面,不論以資產報酬率或營業利益率做為企業經營績效的衡量指標,員工生產力及生產自動化程度與企業經營績效皆呈顯著正相關。銷貨成長率與企業經營績效亦呈正向的關係。本研究發現,我國半導體產業中,公司規模與經營績效呈反向關係,本研究結果顯示,半導體企業應注意最適規模才不會因為規模過大而處於經濟不規模的狀況而降低企業的競爭力。整體來看企業營運特質對企業經營績效是有顯著的影響。尤以銷貨成長率、員工生產力及生產自動化程度最為明顯。
75

上市建設公司營運績效評等之研究 / The performance grading of construction firm in Taiwan stock exchange market

施旻孝, Shin, Min-Hsi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房地產生命週期中,建設公司扮演了土地取得、資金籌措、個案企畫、規劃興建、銷售與管理維護等角色,可說是房地產相關行業中最主要之關鍵;因此包括購屋者、股票購買者、公司管理階層、金融機構、證券管理機構等,皆必須以不同的角度來關切個別建設公司的經營績效,以供其行為決策的參考。 基於此,本研究第一部份先運用模糊理論衍生之模糊綜合評估法對上市建設公司的財務績效等相關指標進行各種綜合評估,並以劃分為「劣」、「普」、「良」、「優」四個級距的方式對公司進行評等。第二部份則搭配定性描述的產品績效予以交叉探討,以進一步了解不同類型建設公司的經營特質,共獲致以下結論。 在公司財務績效評等方面,相較於傳統簡單加權法,模糊綜合評估法因搭配權重的不同而在測試考驗上有較大落差;不過就評估結果而言,幾種評估權重的一致程度皆相當高,其中以同時考量到建築投資業產業特質(如高負債比率、低周轉率、經營規模成長快等)與員工生產力的評等模式穫得了最佳的測試成績。在該評估模式下,八十三年第四季至八十六年第三季各公司的評等結果分別為:「劣」等級包括宏福、宏總等兩家;「普」等級包括潤建、龍邦、長谷、緯城、仁翔等五家;「良」等級包括國揚、太設、太子、長億、寶祥、宏璟、皇普、昱成、春池等九家;「優」等級包括國建、寶建、冠德、華建、三采、尖美、宏盛、宏普、基泰等九家。 而在上市建設公司財務績效與產品績效交叉探討的部份:本研究從公司上市時間、成立時間、資本額,存貨內涵、政府認證等幾個角度做為產品績效的測試基準,有以下三點重要發現: 1.財務表現優良的上市建設公司亦有不錯的股價表現,至於財務表現不良的公司股價表現相對較差。 2.財務表現優良的公司平均上市時問較短,財務表現不良的公司平均上市時間則較長。 3.財務表現優良的公司帳面上的養地比率較高,財務表現不良的公司帳面上養地比率則較低。
76

我國軟體公司成長階段與重要營運活動關係之研究 /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mportant Running Activities and Growth Progress of Software Industry

羅正豊, LO, Cheng_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資訊工業為我國主要之策略性工業,1996年資訊產業的整體產值正 式超越德國, 成為僅次於美、日的世界第三大生產國。我國軟體業發 展,遠不如硬體工業, 這種不均衡的現象,極可能會妨礙資訊產業整 體的成長;且展望未來世界資訊工 業的發展趨勢,軟體工業所扮演的 角色將愈益重要,因此如何迅速提昇軟體工業 之產值,使得我國整體 軟硬體工業能均衡發展,相輔相成,實是當前最重要的一 個課題 。 一個公司的營運係由一連串的活動所構成,透過這些活動提 供給顧客最終的 產品或服務,進而賺取合理的利潤。隨著公司成長, 及各階段營運目標的改變, 公司營運活動的重心亦會轉變,因此,一 個成功且有效的管理者應知道如何將管 理重心放在現階段最重要的工 作上,因此研究公司在各階段的主要營運活動將有 助於瞭解公司各階 段之主要工作與任務,以發現公司現階段的管理重心,並對未 來公司 經營的問題與困難即早因應,並研擬妥的善對策。 因此,本 研究先針對軟體產業特性,參酌文獻及專家學者的意見,將軟體業主要 營運活動分為七大項:產品生產、市場行銷、客戶服務、技術及產品研發 活動( 以下簡稱研發活動或研究發展活動)、人才培訓、財務及融資管 理(以下簡稱財務 融資活動)、及租稅管理。然後再以問卷方式蒐集業 者,對公司現階段經營中, 各營運活動重要程度的意見,及為劃分公 司成長各階段所需的基本資料:公司 成立時間、資本額、營業額、營 業額成長率、員工人數、組織結構、組織正式化 程度、及管理權集中 程度等八項。此外,本研究的結果分為軟體公司成長階段的 決定 、各成長階段營運活動 重要順序、及各活動在各階段重要順序等三部份 ,分 別敘述如下: 一、軟體公司成長階段的決定 研究軟體公司 成長過程是本研究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因此根據本研究分析結果,以 公司年最近三年的營業額、營業額成長率、員工人數、組織正式化程度、 管理權集 中化程度等五項變數,將軟體公司劃分為四個成長群的模式 ,最能解釋我國軟體公 司的成長過程,分別命名為創業、生存、擴張 、與成熟四階段。 二、各階段營運活動重要順序 經過統計檢定後 ,四個階段中,發現創業及擴張兩階段的營運活動重要性有顯著差 異 結果,其中創業階段營運活動的重要順序為,最重要的活動為客戶服務與 市場行 銷活動;產品生產、研究發展、財務融資、及租稅管理等四項 營運活動次之;人才 培訓活動最不重要。擴張階段營運活動的順序為 客戶服務、市場行銷、及產品生產 活動是最重要的三項營運活動、研 究發展、租稅管理、及人才培訓則是較不重要的 活動。 三、營運 活動在各階段的重要順序 若依活動的觀點看各活動在各階段的重要性 ,得到七項活動中有五項活動,最重要 的時候皆在擴張階段,表示此 一階段的軟體公司正處於轉型階段,需投入較多的資 源,所以大部份 活動的重要性都較其他階段重要;此外,研究發展活動最重要的階 段 在成熟階段,這點和依階段觀點看各活動重要性的結論相同。 造 成各營運活動在各擴張階段重要性差異的原因,可由各主要活動因素分析 後,因 素對各階段差異性的檢定中知道,大部份活動經因素分析後, 均可找到造成該活動 階段性差異的主因,其中,產品生產活動的因素 是溝通合作因素,市場行銷活動是 商品多樣化及商展因素,研究發展 活動是委託研發因素,人才培訓活動是自行培訓 或留住人才因素, 財務融資活動是外部融資與資金調度因素,軟體公司掌握這些因 素變 動的脈絡,更可確切地掌握各階段管理應著重的重點。 / To find the most improtant activities in every progress of software company, we use five characters of software company to define its growth stage, and they are illustrated as following points (1)the time period since copmany was setuped (2) total capital of copmany(3) total sales value (4) the growth rate of sales (5) the total numberof employees. After literature review and expert interview, we found that major activity of software company are production、marketing、customer service、 research、employee training、finance、and tax activity. After used cluster analysis , we gained that there are four stages, thoseare Begin、Survival、Growth、and Maturity, in the progress of software company. To gain the important sequence of each activity in every stage , we use ANOVA method to test the distinct difference among thoes activities. Following points are the consequences. 1、 The Begin stage: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ies in Begin stage are customer services and marketing activity, and there are four activities in the second place, those are research、finance、tax、and production , and employee traning is in the third place. 2、The Survival stage : There are no difference among seven activities in Survival stage. 3、The Growth stage :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ies in Begin stage are customer services、 marketing activity, and production activity, and there are four activities in the second place, those are research、tax、and employee traning. 4、The Maturity stage : There are no difference among seven activities in Maturity stage.
77

隴海鐵路的興築及其營運(1903-1945) / The Construction and Business of Lung-Hai Railway, 1903-1945

吳宗禮, Wu, Tzong-Li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前輩學者對於鐵路史的研究,討論重點大多放在中原以及東北地區的鐵路 上,對於西北及西南這兩個廣大地區的鐵路史研究,則尚付諸闕如。所以 ,探討這條橫亙中原與西北之間的隴海鐵路,遂成為筆者研究目的之所在 。隴海鐵路的興築,耗費了鉅大的經費,這筆龐大的資金,究竟從何而來 ?它的興築,耗時甚久,其間面臨的困難與問題,究竟為何?另外,它的 營運成績表現,是優?是劣?這些均為本文所要試圖解答的問題,也是筆 者研究這一題目的最大動機。本文內容除第一章〈緒論〉、第六章〈結論 〉以外,共分為四章:第二章〈清末民初的財政狀況〉,我國的鐵路建設 ,大多起始於清末民初時期,而從事這項極具現代化的交通建設,需要投 住一筆很大的資金。然此一時期的中國財政,受限於先天條件上的貧乏, 以及面臨外患賠款、內亂軍費支出、鴉片流毒等種種艱困的情境,當時的 中國財政確實是頗感拮据。第三章〈隴海鐵路的資金來源〉,沿續第二章 的論述,探討主政者如何竭心費力,在經濟困頓、財政拮据的難難情境下 ,籌得龐大資金,以充交通建設之用。當時中國正在修築的各鐵路,十之 八九均須借用外債以充修築之資金,而隴海鐵路尤為顯著。於是,這些籌 措經費的過程,乃成為歷史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第四章〈築路經過與歸 併過程〉,筆者針對有關隴海鐵路興築的各種問題,作了詳細的探討。包 括自一八九九年倡議修築隴海鐵路的言論首度出現,旋於一九0三年開始 動工,至一九四五年築路到天水段止,全線漫長的修築過程;以及修築期 間所遇到的各項工程困難等等,均是本章探討的重點。第五章〈隴海路營 運狀況分析〉,鐵路在交通上的價值,由營運成績的表現,最能看出其貢 獻程度。本章透過各種統計數據的資料,試圖對隴海鐵路在營運方面的表 現,分析其優劣狀況。另外,對隴海鐵路運價演變的情形,亦稍為述及。 鐵路運價對於貨物價格之高低、輸出入貿易之盛哀、以及工商業之發展等 ,均有密切之關係。因此,有關於運價之沿革,乃為研究鐵路重要之一環 。
78

從營運模式策略探討壽險業之經營 - 以保德信人壽為例 / On managing life insurance business: a business model driven growth strategy - the case of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 of Taiwan inc.

蘇幸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壽險業自1987年開放美商進入市場,及1993年開放國人設立保險公司後,產業蓬勃發展,截至今年止,已有逾30家壽險公司,競爭激烈。在此競爭的情況下,如何開創公司的藍海,避免在紅海裡廝殺,公司的營運模式策略將會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且因壽險商品本就屬不具專利權的金融商品,同業間商品的模仿甚易,再加上金融產業疆界日益模糊,跨業交叉銷售成為一新趨勢,故壽險公司之競爭大部份決定於公司的營運模式的選擇與發展。另,就以LIMRA在2003年對美國壽險公司CEO的調查中顯示 ,該調查的最高管理階層認為,其未來工作中面臨四項最大的挑戰,其中營運模式、通路發展即為其中之一,可見該要素對現今公司策略的重要性。 因此,各家公司採取何種營運策略、模式,實就影響該公司的營運績效與未來成就;並且從該公司的營運模式策略,可以觀之是否能永續經營。尤其,壽險產業是確保客戶人生的風險保障,提供客戶長期承諾的行業,經由所提供的服務,使保戶能獲得財務上的安全,並且得到心靈上的平和。壽險公司能如何能信守對客戶的長期承諾,而不是短線經營,短期獲取利益,實值得好好深思與探討。 本研究將透過國內壽險市場的發展與現況分析,試歸納出目前壽險產業的營運模式,並藉由個案公司保德信人壽的研究,分析其營運模式策略與該公司之經營績效。且透過個案公司與其他公司-全球、紐約人壽的經營指標比較,及金融海嘯對其影響之因素,來探討在不同營運模式策略下,各自的營運成效,並試著從中研究、探尋壽險業較適之營運模式。 另經由此研究對個案公司及對壽險業,提出個人的淺見與建議,以供個案公司、業界做為日後的參考,並亟盼未來我國壽險市場運作能更加健全與蓬勃發展。 關鍵字:保德信人壽、壽險顧問、營運模式、策略 / Since its opening up to American insurers in 1987 and then to private domestic insurers in 1993, the Taiwan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has thrived and now consists of more than 30 firms engaged in fierce competition. Given such a competitive market, it is crucial to develop blue ocean strategies and avoid price wars. Business strategies and corresponding business models will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future of a firm. As life insurance is not a patented financial product, it is very vulnerable to imitation by other firms. Moreover, the boundaries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are becoming less defined and cross-industry selling is the latest trend. As a result, competition among life insurers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sel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models. According to a 2003 survey conducted by LIMRA on CEOs of American life insurers, management at the highest level believed that business models and distribution channel development would be the greatest challenges for them in the future,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factors on companies’ strategy. Therefore, the selection of business strategies and models has a real impact o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performance of a firm and reflect its potentia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is in the business of offering long-term risk protection, providing the insured with financial security and peace of mind. How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can focus on keeping their promises to clients over the long term, as opposed to simply seeking short terms gains, is a subject worth considering. This study will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life insurance market and summarize the business models presently employed. A case study of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 of Taiwan will further provide an analysis of its business model and performance.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case study and other firms, including TransGlobe and New York Life Insurance Taiwan, and with respect to th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order to discuss individual performance under different business models and propose optimal business models for life insurers. Keywords: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 of Taiwan, Lifeplanner, Business model, Strategy
79

新產品與創新之討論-以某電子化學品公司為例

覃彤, Chin,T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進行,乃因於電子業製程與技術推陳出新之因應不易;並且全球對化學品環保標準要求日高致用料受限之背景;因而為利於個案公司對對電子化學品業者進行客製化問題的挖掘與克服,進而協助個案公司整體營運績效的提升的動機下;本研究乃從個案公司的內部環境、外部環境與通路成長策略三方向進行分析,以期益於個案公司的整體銷售與成長之目的。除此,本研究亦期經此個案研究,可提供學術探討與企業實務相關的參考,而利於電子化學品此類新產品創新的研究領域與營運方向之發展。 為促使本研究的周延,乃從新產品與創新之行銷與營運策略兩方面進行文獻探討,藉以獲得正確的研究知識與並啟發基礎的研究觀念,進而奠立本研究的研究架構與實施步驟,以促研究有序進行。 基於本研究議題之敏感,且願意公開的電子化學品企業家數甚少,再加上本研究主題乃目前經濟現實自然演變而產生,故本研究採取探索性的個案研究。而研究架構,以個案公司的內外部環境為自變項、新產品創新為控制變項與公司營運策略為應變項三方面為主發展。研究方法,主要採行文獻探討、個案研究與資料分析。 對於個案公司的分析,首先從個案公司所處產業的範圍、類型、特點與外部、同業環境等基礎面進行探討;次而對個案公司的運作、願景與規劃、產品與應用、研發與表現等營運現況進行分析;而後則從個案公司的未來趨勢、市場競爭、重點策略未來發展策略之契合等進行綜整分析。 最後,本研究提出如下的結論: 1. 產業環境:要求多、競爭者多為跨國大企業與高技術者。 2. 營運現況:具有十一類解決方案、品管嚴格、營運成長。 3. 未來發展:環保與競爭高、實驗室、市場與成本具優勢、強化研發與顧客關係、落實規模經濟與客戶聯盟。 本研究的建議,對個案公司的建議其降低自我與顧客成本、為客戶量身訂做產品與服務、提供綠色環保解決方案、建立個案公司品牌形象;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乃期研究資料的增加、研究方法的改進與研究方向的拓展,以促本領域研究的深入與完整。
80

銀行放款是否為特殊融資工具?以台灣聯合貸款為例 / Are bank loans special? evidence on the syndicate loans from Taiwan

賴昱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台灣,聯合貸款已逐漸成為企業普遍使用的籌資工具之一,由於結合了私有負債(private debt)所具備的契約彈性與公開負債(public debt)的分散風險特點,使聯合貸款成被視為特殊的資本市場籌資工具。過去文獻以聯貸宣告效果檢驗銀行監督掃描的能力,但對於貸款後公司的長期股票報酬與營運績效表現並未進行驗證,有鑑於此,本研究由長期觀點出發,探討台灣企業進行聯合貸款後股票長期累積超額報酬以及聯合貸款前後營運績效相對表現重新審視銀行在聯貸過程中之監督功能及降低資訊不對稱的能力。 本文以持有期間累積異常報酬法(BHARs)衡量公司聯貸後股票三年累積超額報酬與聯貸前一年與後三年財務相對績效表現,同時採用多元迴歸分析檢視公司特性與聯合貸款契約條件對公司長期績效的影響。研究期間自1990~2005年,研究對象為台灣上市櫃公司樣本期間內確定已簽訂之新台幣計價幣別聯貸契約,上市公司230筆,上櫃公司33筆,總計有效樣本共263筆。 實證結果發現,在公司股票報酬表現的部分,聯合貸款後三年的股票持有期間累積報酬顯著低於同規模同產業之公司,且樣本內規模較大的公司累積異常報酬顯著低於規模較小的公司,但財務限制高與低的子樣本間累積異常報酬並無顯著差異;在公司營運績效表現的部分,樣本公司聯合貸款簽約前一年度與後三年度財務績效指標顯著低於比較公司,而各年度之間的變化並無顯著差異,同時,這些借款者聯貸前後期的營運績效並未因財務限制高低不同而有所差異;在多元迴歸分析的部分,只有規模大小對聯合貸款前後營運獲利相對表現具有顯著性影響,其餘變數在統計上無解釋能力。研究結果顯示台灣金融機構不具監督掃描的能力,且其聯合貸款對象的後續股票報酬與經營能力並不因為公司財務限制高低而有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亦認為銀行無法從眾多借款者中辨識體質較健全的公司,隱含台灣企業承作聯合貸款之行為不應存在資訊內涵效果。

Page generated in 0.020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