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
社會困境之研究- 不同誘因型態對合作行為之影響莊慧秋, ZHUANG, HUI-GI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社會困境」有三個特性:ヾ團體中每個成員皆有二種行為選擇:一是合作,一是競
爭。ゝ對個人而言,競爭的付出代價較少,所得利益較高。ゞ然而當所有人皆選擇競
爭,則每個人都得不到利益。
本研究即欲探討影響「社會困境」的因素。實驗採用受試者間(有無訊息迴饋)及受
試者內(個人利益高低、團體利益高低、直線或非直線型態)混合設計,同時考慮性
別在合作及競爭行為上的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ヾ有訊息迴饋、高團體利益、非直線型態時,合成行為較高;而個人
利益高低因素未達顯著。ゝ訊息迴饋和線性型態間、線性型態和個人利益間,以及個
人利益和團體利益間,有交互作用存在。ゞ性別之差異不顯著。
|
52 |
選舉競爭之空間理論梅雪松, MEI, XUE-S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共一冊,約五萬餘言,分五章十五節。茲說明如后:
第一章導論,介紹從事本研究之動機、目的、範圍與方法。第二章討論有關選舉競爭
之基本空間理論之建構。從選民理性假定出發,引入加權歐氏距離偏好規則分析選民
對候選人政策議題立場跟投票決定之關係,再設一單選區制二人參選模型,商討候選
人的競選策略。接著併入非政策議題,推估選舉之最適策略。第三章申述選民在面臨
投票成本-效益計算,不確定狀況或多人參選之下所作投票抉選,跟選舉競爭之關係
何在。第四章乃係透過修正假定和建構模型,初步評估我國國會選舉競爭。第五章結
論,總結主要研究發現,提出檢討與建議。
|
53 |
明末黨爭之研究潘富堅, PAN, FU-J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是一篇政治學的研究論文,試圖根據中國明代史料,分析明末黨爭特別激烈的原
因及其影響 。全文共一冊,九萬字。
第一章 導論,分為三節,首先說明研究動機,再界定明黨與政黨的異同,及研究範
圍、方法。
第二章 分析黨爭的形成因素,分為四節,分別從歷史背景、政治制度、爭取仕進與
思想背景四方面探討黨爭起因。
第三章 敘逑黨爭的發展,依萬曆、泰昌與天啟、崇禎、南明三朝分為四節。
第四章 接著探討黨爭所造成影響,也分為四節,包括 突的蔓延,善惡黑白二分,
造成明之亡國、及合法反對、制 觀念難以建立。
第五章 結論,肯定明代是只有黨禍而無政黨,如果用人制度未能客觀化、法律化黨
爭即不可免。
|
54 |
我國成衣外銷歐洲共同市場的研究徐崇滄, XU, CHONG-C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大約五萬餘字,區分為五章十一小節。在求探討我國成衣業發展的演進與困難所
在;對我國主要競爭者香港、韓國在歐洲共同市場上成衣拓銷的情況加以比較分析,
進而對歐市各國成衣進口市場的特性與我國成衣外銷歐市遭遇的障礙加以探討,最後
作成結論並提出建議。
本文架構如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三節 資料來源與限制
第二章 成衣業的演進與經濟發展
第一節 成衣業發展的沿革
第二節 成衣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
第三節 成衣業發展的困難
第三章 我國與主要競爭國家成衣外銷歐市的現勢
第一節 我國成衣在歐市的拓展
第二節 主要競爭國家在歐市的拓銷
第三節 我國成衣輸出競爭力分析
第四章 我國成衣外銷歐市遭遇的困難
第一節 歐市各國成衣進口市場的特性
第二節 我國成衣外銷歐市遭遇的障礙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55 |
企業策略的權變理論-台灣製造業實證研究吳思華, Wu, Si-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策略觀念
第二節權變觀念
第三節研究動機和目的
第四節研究方法
第五節本論文之結構
第二章企業的經營策略
第一節觀念性模型
第二節外在環境
第三節策略形態
第四節競爭條件
第五節策略勢態
第六節企業的目標與續效
第三章外在環境與企業策略形態對策略選擇的影響
第一節外在環境對策略選擇的影響
第二節策略形態對策略選擇的影響
第三節策略形態對企業續效的影響
第四節策略選擇對企業續效的影響
第五節策略形態、策略選擇對企業續效的影響
第四章外在環境、策略形態、策略選擇和企業續效間的權變關係( 一 )
第一節外在環境
第二節相對市場佔有率
第三節原料來源分散程度
第五章外在環境、策略形態、策略選擇和歪業續效間的權變關係( 二 )
第一節競爭條件
第二節行銷條件
第三節攻擊強度
第四節競爭條件和攻防策略的權變關係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結論
第二節建議
參考書目
附錄
|
56 |
違反公平交易法之損害賠償責任--以限制競爭法為中心游成淵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平法的民事責任,規定在第五章,共設有五個條文加以規範,雖該章以損害賠償為名,但其規定內容並不限於一般概念上的損害賠償,主要分為二部分,其一為公平法第三十條所規定的侵害排除、侵害防止之請求,其二則為公平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以下所規定的損害賠償請求權。此二制度,於民法上,均有相類似之規定,如民法第七百六十七條所有權人之妨害排除、妨害防止請求權,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一般侵權行為等,惟前已敘述,作為經濟法基本法之公平交易法,對於民法之基本原則與概念,有許多之不同甚至是修正之處。因此,公平法上之民事責任規定,尤其是被認為係一般侵權責任部分,是否可直接適用民法之規定,或因應法律目的或性質不同而有所調整?即有疑問。除了對公平法第三十一條損害賠償責任有此疑慮外,第三十二條規定「法院因前條被害人之請求,如為事業之故意行為,得依侵害情節,酌定損害額以上之賠償。但不得超過已證明損害額之三倍。侵害人如因侵害行為受有利益者,被害人得請求專依該項利益計算損害額」,這裡面的三倍損害額與專依侵害人之利益計算,係在以損害填補為原則的一般民事侵權責任規定中,所未曾出現過的規範方式,其意義、性質如何?不同於一般損害賠償責任以賠償損害為原則,其超越損害額之規定,是否存在著特殊規範目的?加上針對公平法第三十一條損害賠償責任探討之學說論著較為少見,不若民法一般侵權行為責任有長遠之實務與學說為基礎,遂產生本文寫作之動機。
違反限制競爭法的損害賠償案例,國內實務上相當罕見。在學說論述部分,雖有涉及公平法損害賠償之文獻,但或偏重於外國法制,或未見深入,且對同一問題之看法,也未必一致。以公平法第三十一條與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的關係而言,就有回到民法來主張或可併依公平法請求等不同的看法 ,惟民法一般原則,與公平法的性格,有相當大之差異存在,可否無視此等差異性,逕以民法傳統理論予以解釋適用,本文以為尚有疑慮存在。因此,本文之架構,擬先參酌比較法之規定,介紹我國公平交易法所曾師法之美、日、德等國立法例,比較各該國家法規制定之狀況,並概略敘述各國實務發展,以及所衍生發展之相關理論,藉以探討我國公平法損害賠償制度是否有其特殊性質或目的。其後,再簡介民法一般損害賠償制度之特色,探討與公平法損害賠償制度間存在之關係,並討論公平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定及其可能產生之疑問。最後,整理筆者所蒐集的國內近年來違反公平法損害賠償之實務案例,分析實務見解之特色,配合前開理論,希能為實務上相關問題之處理,提供一些參考。
|
57 |
台灣地區農會組織轉型之研究--以台灣省農會為例黃錫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透過文獻的瞭解,觀察台灣地區農會組織,經歷開創的艱辛時期、繁盛的獲利時期到調整的轉型時期。在經濟環境不斷的改變中,農會組織無法獨立於外部環境的變遷,如固守原來的經營理念,當農會擁有的優勢保護光環褪去後,尋求永續經營的唯一方法,只有調整組織以因應環境。
在農會組織變革調整的面向上,從組織面臨的環境分析,以台灣省農會為主體,藉著策略管理的理解,探討未來組織經營策略的方針,其中包括成長策略與競爭策略,俾能建立組織的持續競爭力。透過經營策略方向的肯定,檢視當前農政機關對農會組織的管理政策,與剖析農會組織面臨新經濟環境下的改進方案。當農業的重要與農會的存在,獲得絕對肯定之餘,以研究者擔任台灣省農會總幹事的親身觀察,具體提出未來農會組織健全發展之建議,嘗試農會組織能轉型成功,對台灣農業將有莫大助益。
當然改革之路總是充滿荊棘,從事改革之人更會傷痕累累,尤其農會體系積弊已深,爭權奪利、陰謀構陷無所不用其極,絕非一般正常理性思考足以想像,研究者身歷其境,縱然使出渾身解術亦難以撥亂反正,期待政府或能略有作為,及早規劃一套健全的農會組織經營藍圖,讓台灣農會組織制度性的運作,確實能有正常經營的一天。
台灣農業面臨我國加入WTO的新情勢,雖有認為農業遭遇重大之衝擊,反觀之卻是最大的轉機,台灣農民何曾想過自己的農產品,竟能賣到地球的彼岸。正當經濟環境改變的時候,抓住改革轉型的機會,從政府、農會到農民,共同努力改造農會組織,不正是許一個農業的美好未來。
|
58 |
品質競爭之成本結構變異分析-以國內KTV產業為例陳怡君, Chen, Yi-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視聽休閒產業KTV是本土近年來新興的休閒娛樂產業,從民國八十年代初期發展迄今,已是一個高度成熟發展的產業,並且朝向多元化服務,例如與唱片業的合作、提供網際網路的服務、線上遊戲娛樂之結合、和協助舉辦大型宴會等。然而,隨著產業界的經營成本不斷的爬升,KTV業者將會如何調整其提供的品質水準是本文的研究焦點。本文內容可以分為四部分。首先介紹KTV產業的發展背景,以及目前各家的經營現況。第二部分整理與垂直差異市場相關的文獻。第三部份應用理論模型以解讀目前KTV業者經營決策。最後則為本文研究的結論並對於模型中尚有發展空間的部分做一討論。
|
59 |
進入時機、競爭策略與市場表現之關聯_以台灣手機市場為例陳岱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手機市場在2003年前呈現摩托羅拉、諾基亞壟斷的情形,自2003年以後國內廠商市佔率大幅上升,拉近其與兩家國際大廠的差距。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1)台灣手機市場進入時機是否對市場表現有影響,(2)以及台灣手機後進廠商透過哪些策略縮小其與國際大廠的差距。
本研究發現,在台灣手機市場中,早期進入之手機品牌廠商的確取得較大的市佔率。這些廠商(如摩托羅拉與諾基亞)在製造上有其規模經濟與技術領先的優勢,並且透過早期進入投入龐大的行銷資源建立了品牌聲譽效果。此外,在同一類別手機,品牌的推出順序則與市場表現沒有一定的關係。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國內手機自有品牌廠商(如英華達、明□),雖進入台灣手機市場時間較國際大廠晚,但他們利用在地化策略、彈性定價拉近其與國際大廠的市佔率差距。本研究也發現,在台灣國產自有品牌手機廠商中,具有相關產業背景與製造經驗的廠商,較有能力拉近其與國際大廠間的市佔率差距。而國內自有品牌手機廠商若策略重心在自有品牌或採取複雜且創新多樣的產品與通路策略,則在市場表現會越好。
|
60 |
探討動態能耐的屬性對同產業內不同廠商間競爭優勢的影響:從模擬獲得的啟發柯伯旻, Ke,Po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今日瞬息萬變的產業環境裡,策略學者Porter (1980)所提出的五力分析只能告訴我們在某個時點中企業是否具有競爭優勢。但是,我們卻無法解釋企業的競爭優勢從何而來?又該往哪裡去?Hamel & Prahalad (1990)認為企業應該以未來的表現作為主要競爭的舞臺,建立核心競爭力來進行創新與變革才是企業獲取長久競爭優勢的主要手段。
Teece (1997)進一步提出動態能耐的概念,探討廠商在動態環境中,進行變革所需的能耐。Zott (2003) 利用電腦進行了寡佔的競爭賽局模擬,証實了動態能耐的三個屬性:組織執行力、變革成本、學習效應,是影響組織具有超額利潤的重要關鍵。
本研究另外引用其他文獻,如Jovanovic & MacDonald (1994)、Klepper (1996)、Winter (2003),重新建構了理論模式以進行電腦模擬。我們將模擬的架構做出以下修正:增加廠商數目、有淘汰廠商的機制、產品創新與製程創新之間會互相影響、增加學習效應的種類,並修正目標函數與動態過程,讓模擬更符合實際狀況,來了解以下三個問題:
一、在動態能耐的屬性高低皆相同的情形下,廠商是否會有超額利潤?
二、不同程度的執行力對競爭優勢有何影響?
三、不同種類的學習效應對廠商競爭優勢有何影響?廠商的學習效應除了從事變革時的學習外,還有在執行變革的過程中從事學習的情形。我們將會模擬擅長不同學習效應的廠商,那一方能獲得超額利潤。
根據我們的實驗,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動態能耐是產業內出現不同利潤表現的因素之一,當廠商動態能耐的強弱相同時,創新的策略思是影響競爭優勢的原因。我們發現最成功的廠商會在產業初期提升產品創新,在產業成熟之後大量投入製程創新,與Klepper (1996)的發現相同。
二、組織執行力會影響超額利潤。但是必須在所有廠商的變革成本處於較低的狀態,或有較好的學習效應時,執行力較高的廠商才會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三、如果廠商的組織執行力相同,注重在執行變革的學習效應,能幫助廠商獲得競爭優勢。相對地,注重在尋找變革策略上的學習,對競爭優勢的幫助較為有限。
本研究不僅展現了動態能耐對競爭優勢多方面的影響,並提供一個架構來闡述一家公司從策略到能耐的競爭結構。要怎麼結合這個架構與策略地圖是我們後續可以研究的方向。 / In the dynamic environment of competitive industry, we have problem to know how a company will perform in the future with Five-Force-Model (Porter 1980). Five-Force-Model can tell u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a company at that time, but we can’t explain how the company got that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whether it could be kept or not in the future. The theory of Core Competence (Hamel & Prahalad 1990) notifies that company should compete for future, and accumulate its core competence for innovation to keep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Basing on Resource Based View, Teece (1997) further discussed the Dynamic Capability which is needed by enterprise in dynamic competition. Zott (2003) simulate a Cournot Game to study the attributes of dynamic capability. He finds that execution, strategic switching cost and learning ability affect the superior profit of firms of intra-industry.
This research rebuilds the simulation of Zott (2003) and modifies the simulation by incorporating the insights from Jovanovic & MacDonald (1994), Klepper (1996) and Winter (2003). We increase the number of firms, set up the mechanism which can shake out the less competitive firms. We also remodel the settings of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and modify the dynamic process and profit function to investigate the following question.
First, when the level of dynamic capability is the same, will firms in an intra-industry perform differently?
Second, could execution ability affect the superior profit?
Third, is the learning effect of switching strategy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learning effect of implementing strategy?
Three propositions can be drawn from this simulation.
First, when all firms have equal dynamic capability, the strategy of innovation will affect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We find that the most successful firm will increase production innovation at first then put more resources into process innovation, 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the empirical study of Klepper (1996).
Second, execution ability will affect the superior profit in some condition. When all firms have low strategic switching cost or good learning ability, the firms which have higher execution ability earn superior profit in simulation.
Third, when all firms have the same execution ability, the firms which have higher learning ability of implementing strategy will earn the superior profit. In contrast firm’s learning ability of switching strategy does not make great difference.
This research not only demonstrates the various impacts of dynamic capability, but also provides a framework to depict the competitive structure of a firm. The integration of this framework and strategy map deserves the further research.
|
Page generated in 0.07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