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19
  • 111
  • 8
  • 3
  • Tagged with
  • 122
  • 122
  • 88
  • 49
  • 33
  • 31
  • 30
  • 29
  • 29
  • 28
  • 28
  • 28
  • 26
  • 26
  • 2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71

我國退休公務人員生活之研究–從經濟與心理兩個層面來分析

吳學道, WU, XUE, D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務人員的退休不僅是人事行政制度的一部分,同時也是社會安全的重要一環。隨隨 著國民平均年齡的逐漸提高,退什人員的總額正不斷地增加。此種狀況巳使現行退什 制度形成行政當局在財政上的重大負擔,間接地也影響到社會的安全。 本文乃是一種探索性的研究,希望經由調查的方式,能對退休公務人員的生活狀況, 獲得一些實際的了解,若能有助於退休制度的改善,則為最大之目的。 全文共計一冊,四章,約六章餘字。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目旳 第二節 研究範圍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設計 第三章 退休公務人員生活之分析
72

金融保險業在企業退休金市場的經營模式之研究

朱世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寫作的同時,正值台灣針對勞工退休金制度,進行改革之際。作者認為,改革重點除了建立完全累積且具可攜性的退休金計劃之外,更可以參考強調市場競爭的美國與香港企業退休金市場的經驗,大幅度開放民營機構參與勞退新制的業務。如此,將可透過市場的競爭力量,提升服務品質與退休資產的報酬率,以真正造福廣大勞工的退休生活。 本研究首先探討美國401(k)計劃、香港強積金制度、台灣的勞工退休金制度與金融產業的分工狀況;其次針對勞工退休金制度、401(k)計劃、強積金制度的運作流程及經營模式進行剖析;之後就十四家美國401(k)計劃與五家香港強積金制度的參與機構,進行個案分析;最後則提出勞退新制經營模式的相關命題,並得到以下的結論:(1)、台灣人口老化及企業退休金的民營化的趨勢,象徵退休市場將大幅發展及退休資產迅速的累積。(2)、金融保險機構的規模愈大時,參與勞退新制的動機與需求愈強,且愈傾向提供收支、保管、運用的完整服務。(3)、就勞退個人帳戶制而言,廣大的勞工與企業客戶基礎為參與收支保管業務的主要考量,而累積龐大的退休資產則為參與基金運用業務的主要考量。(4)、外商參與機構的競爭優勢為國外經驗,本土機構的優勢則為客戶與通路的基礎。(5)、具國外經驗的外資機構與其通路客戶基礎的本地機構,共採「策略聯盟完整服務」的經營模式,將取得明顯的競爭優勢。(6)、個人帳戶制參與機構的產業別、業務範圍、及目標市場會影響經營模式的選擇。(7)、銀行業與保險業將傾向採取 「垂直整合完整服務」或「策略聯盟完整服務」的經營模式;資產管理業將以「資產管理單項服務」的經營模式為主。(8)、業務範圍愈完整者,愈傾向「垂直整合完整服務」的經營模式;具金融控股公司架構的金融保險集團,將成為勞退市場最具市場競爭力的參與機構。(9)、兼具批發與零售業務的基礎,為行銷業務與建立客戶長期關係的關鍵因素。(10)、現行的勞退附加年金制,並不具商業價值且隱含經營風險,預計勞退附加年金制將朝向公辦民營,或完全由公營機構承辦的方向發展。(11)、其他年金制下的人數限制為影響其經營價值的關鍵因素。 (12)、其他年金制下的確超給付計劃基於利率與其他的經營風險,其經營價值低於確定提撥計劃,保險業可視其他年金制下的確定提撥計劃為其人數限制的個人帳戶制,因此保險業應以爭取降低或取消人數限制為參與勞退新制為主要目標。 此外,本文也針對台灣勞工退休金制度以及有意於參與經營的金融保險機構,提出勞退制度內容、機構經營模式、進入市場策略、及營運策略等相關的建議。 關鍵字:勞工退休金制度、401(k)計劃、金融保險機構、經營模式
73

變額壽險與變額年金對消費者退休規劃之優劣比較

李豪, Lee,H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人口結構老化的趨勢,老人漸漸變成另一種社會不受重視的邊緣人。近年來,由於科技神速發展,職場人員替換週期愈來愈短,許多仍健壯的授薪階級,在智慧與經驗方面雖臻成熟,卻不得不被迫從職場上退下來。最近兩三年來,全球資本主義整體化的併購行為以及中國大陸整體市場崛起連帶引響台灣產業經濟蕭條,更是快速增加了淘汰職場的人數,對於大部分需要依賴勞保及公司退休金制度的勞工階層而言,退休金嚴重不足的情況,更是令人焦慮沮喪。 主管機關為因應社會變遷趨勢,於2000年陸續起開放利率變動型年金與變額年金保險商品於市場銷售,為老年化人口之財務規劃打開另一扇門,年金商品以及投資型保險之觀念架構,為國內消費者提供了多元化保險商品的選擇,化解保險公司利差損的營運壓力,提供創新營運的契機,同時也為壽險從業人員開闢了專業的「全方位金融理財顧問」生涯規劃。 由於投資型保險商品具備保戶可自行執行帳戶價值投資策略之特性,對消費者而言帳戶價值相對於傳統壽險有更大的想像空間,年金型商品由初期著重於銀行定存利率連結概念之利率變動型年金發展至變額年金,兩類商品不約而同的取代了傳統壽險及儲蓄險,對於壽險公司長期經營而言也具有消弭了利差損的風險之營運價值,使得短短的6年之間(2000年-2006年) 傳統壽險,意外險,醫療險之首年度保費佔有率逐年降至40%(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公會保費速報 2006.07)。 而不論是投資型保險或年金型保險,在市場之行銷活動均強調資產累積與退休規劃,而在台灣市場兩類主力銷售商品亦存在重疊特質,如變動不保證利率之帳戶價值,帳戶價值提領之彈性,長期運用的理財工具,可單筆大額資金購買亦可分期繳納等特質,使得商品設計多樣化,行政費用收取方式各有不同,行銷訴求則是推陳出新,對消費者而言更不易辨析商品之費用、價格、功能之間所存在價值差異,本研究希望對變額壽險與變額年金兩種商品從消費者需求、商品特性價格與費用等三方面分析此兩種商品在退休規劃之優劣比較。
74

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之研究-政策行銷的觀點 / A Study of Rational Reform Plan on Public Servant Pension Income - Policy Marketing Perspective

張雯琪, Chang, Wen 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失業率從1996年突破2%以來,一路攀升至2002年5.17%的高峰。政府未償債務餘額佔GDP的比率從1980年代平均8.8%,到2005年為31.9%,時至今日仍在不斷增加中。相較於此,軍公教人員18%優惠存款利率之正當性與妥適性,遂引起社會各界的懷疑與關注。 2005年10月間,前總統陳水扁公開宣示要對軍公教18%優惠存款制度進行改革,主管機關銓敘部與教育部、國防部及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等相關主管機關組成專案小組,在一次退休金及優惠存款利率18%不作變動之前提下,擬具「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並訂於2006年2月16日軍公教三類人員同步實施,一時間各大電視節目及平面媒體對此議題廣泛討論,社會大眾正反雙方意見衝突瞬間爆發。本研究透過政策行銷策略4Ps之架構,探討改革方案在一片撻伐聲浪中,如何透過政策行銷來爭取社會大眾以及標的團體的認同。 改革方案從2006年2月16日實施3年以來,社會各界仍有不同意見。考試院於2008年9月4日第11屆考試委員第1次會議作成決議,要求銓敘部檢討。銓敘部在邀集相關主管機關會商後,於2008年10月23日提出處理方案與相關配套措施函送考試院審議;考試院經過3次全院審查會,於2009年4月2日考試院第11屆第29次會議審議通過,新的修正方案將俟公務人員退休法完成修法程序,再據以訂定實施日期,向後生效。筆者依據研究結果,提出本文之研究發現與研究建議,提供主管機關日後從事修正方案之政策行銷參考。同時也企盼政策行銷在承繼企業行銷之概念之餘,能以公共政策之「公共性」為出發點,並透過學術與實務的相互呼應與驗證,建立出健全完善且運作良好的政策行銷理論。
75

世界銀行年金改革模式及其批判 / World Bank' Pension Reform Proposals and its Critical Commentary

郭昭男, Kuo, Chao-N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76

退休金個人帳戶下投資決策與所得替代率之探討

陳仁泓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在探討確定提撥退休金計劃下,投資決策對所得替代率之影響,以提供員工退休規劃及政府政策擬定之參考。首先,我們建構退休金累積模型及所得替代率模型,其中所得替代率之計算是以含通貨膨脹率因子的年金方式給付退休金。然後,將影響退休金累積模型的精算因子:累積期間的投資報酬率,依據過去的月資料配適出其母體分配,以模擬員工未來退休時,使用年金方式給付退休金的所得替代率。本文進一步,提供員工在不同投資報酬下應相對提撥多少百分比,以達到適當的所得替代率水準的參考標準,以滿足員工未來退休時的生活所需。我們以民國87年「勞工退休金條例草案」及台灣投資市場的實証資料進行研究,本研究結果如右:當僱主提撥6%月薪資時,(一)若員工可選擇投資標的,女性、男性員工所得替代率分均值分別介於48%~70%、52%~75%,而且選擇高度風險基金之所得替代率平均值皆較低度風險基金高出45 %,但為了使所得替代率小於60%的機率低於10%,女性、男性員工選擇高度風險基金需較低度風險基金分別多提撥3 %、2 %。(二)若退休基金由勞委會統籌管理,以過去實証平均報酬率8%,計算女性、男性員工所得替代率分別為50%、54%,但為達到60%所得替代率,女性、男性員工需分別相對提撥2%、1%。(三)比較「員工可選擇投資標的」與「勞委會統籌分配管理」兩種退休基金管理方式,若員工可選擇投資標的亦有最低保証收益,結果發現員工可選擇投資標的之投資績效及所得替代率皆優於勞委會統籌分配管理。 / The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impacts of the employee’s investment decision making on income replacement rate for 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 We first construct the pension accumulation model to compute the final retirement benefit under 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 Furthermore, the empirical data of the investment returns from mutual fund market and that from Labor Insurance Bureau are utilized to simulate the possible investment returns distribution for employee before retirement. The replacement rate is then calculated by assuming the employee will use his/her final retirement benefit to buy a single premium annuity with inflation index adjustment from the insurance company. Finally, based on simulation results from different scenarios, we suggest a relative employee contribution rate in order for employee to reach his/her objective replacement rate under different risk aversion levels. Our results show: 1. If the employee can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 by investing in the mutual fund market, in average, female employee can have 48~70% replacement rate, while male employee can have 52~75%. We also find the replacement rate for employee selecting the high-risk mutual fund is 45% higher than those for selecting the low-risk mutual fund. 2. If the employee can not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 and Labor Insurance Bureau allocate the pension asset, female employee can have 50% replacement rate, while male employee can have 54%. 3. Comparing the above two alternatives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employee has minimum guarantee return in both case, we find the first option can generate higher replacement rate for employee.
77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之資產負債管理

彭愛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免疫理論(Immunization Theory)與投資組合理論(Portfolio Theory)來架構退休基金的資產負債管理模型,希望在免除利率風險的情況下,極大化退休基金的投資報酬率。本文以退撫基金86年到88年實際投資的實證資料及其對未來給付支出的預測模擬值,在不同考慮年限與提撥率下,建議其最適投資組合,並計算出資產負債管理的成本。最後,再以84年到88年市場平均資料的實證結果,支持並驗證我們以退撫基金內部資料所做的實證結果。研究發現: 1、資產負債管理的成本相當少,因此退撫基金應該儘早進行資產負債管理。若以資產負債管理前後效率前緣下投資報酬率的差異為資產負債管理的成本,以退撫基金內部資料的研究顯示,資產負債管理的平均成本為0.133﹪;以市場平均資料的研究顯示,資產負債管理的平均成本為0.234﹪。 2、在進行資產負債管理的分析後,退撫基金的薪資提撥率應提高至14.84﹪,才能確保未來的30年內,退撫基金不會因為利率變動而導致基金破產甚至無力清償。 3、要使退撫基金免於利率風險的年限愈長,其投資重心必須從短期票券和債券移到債券與股票或受益憑證上。 /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for pension fund. We utilize Immunization Theory and Portfolio Theory selection model to immunize the surplus of pension funds against interest-rate fluctuations and to maximize expected return of pension fund simultaneously. In addition, we use the public trading data of the investment market in Taiwan from 1995 to1999 and the data from the Taiwan Public Employees Retirement System(TPERS)from1997 to 1999 to demonst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our model. We calculate the optimal asset allocation and the ALM cost under different time horizons and contribution rat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how that: 1、 The ALM cost is very small. Therefore, we suggest TPERS should start to implement ALM as soon as possible. Given the investment performance of TPERS, We find the ALM cost is 0.133﹪. Give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vestment market, the ALM cost is 0.234﹪. 2、 The TPERS must increase its contribution rate to 14.84﹪ in order to make sure that the TPERS will not be insolvent as a result of interest-rate fluctuations in 30 years. 3、 To prolong the period over which the TPERS can immunize its surplus against interest-rate fluctuations,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investment asset should be allocate from commercial paper and bond to bond and stock.
78

企業年金資產負債管理之研究 / 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OF THE PENSION

張菊枝, Chang, Chu Chi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退休基金面臨的風險來自資產與負債兩方面,負債的風險為實際給付大於預期給付的不確定性,資產面的風險為實際價值小於預期價值的不確定性。造成這兩個風險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利率風險是引起資產與負債不確定性的重要因素。因為非預期的利率變動會使資產與負債價值發生變動,而影響退休基金的給付能力。如果資產與負債之間能維持一適當關係,退休基金則可免於利率變動所帶來的不利益。本研究以存續期間作為退休基金資產負債管理的方法,債券為投資工具進行退休基金免疫策略的模擬,結果發現:在資產與負債名目現金流量不受利率變動影響的假設下,不論市場利率如何變動,在傳統的免疫策略下,投資組合必能創造出預期的報酬率;但當上述假設不存在時,免疫狀態將不復存在。為防止退休基金給付能力不足,除應每年確實進行精算評估外,應於市場利率、投資報酬以及薪資上漲率發生變動後,立刻衡量資產與負債現金流量受此變動所引起的改變,並計算變動後資產與負債現值的差額,若發現資產現值小於負債現值時,基金管理人可買賣期貨以延長或縮短投資組合的平均存續期間,促使資產與負債對利率之敏感性不同,好讓投資組合能於利率變動後自動補足此差額。或甚於平均存續期間的計算公式中,將此種變動狀況考慮進去,使免疫策略於資產與負債的名目現金流量因利率變動而改變時仍能發揮免疫效果。
79

台灣退休金制度與年金保險之金錢價值與所得替代率探討

張勝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及生活水準的提高,使得人類平均壽命延長,人口結構有逐漸高齡化的趨勢,促使人們開始關切未來老年生活的財源。因此,本研究以金錢價值比率及所得替代率,來建構退休金所得規劃模型,探討在台灣各種不同的退休金制度及商業年金保險下,個人所擁有的金錢價值及所得替代率到底為何?利用過去25年的實證資料,採用66年到90年的各項實證資料,以模擬分析的方式,分析退休金制度及商業年金保險之現金流量,求算其金錢價值比率及所得替代率,並與澳洲、加拿大等國家的年金商品金錢價值比率,及退休金所得替代率相比較,分析造成其中差異的因素。   研究結果發現:(1)台灣退休金制度之金錢價值比率遠高於商業年金保險之比率;(2)在商業年金保險中,男性的金錢價值比率比女性的金錢價值比率高;(3)附加費用的多寡,使得即期年金之金錢價值比率高於遞延年金之比率約10%左右;(4)國內外的大多數年金商品金錢價值比率,大約都在90%到98%之間,表示其附加費用率大致相同;(5)在台灣退休金制度中,公務人員擁有較充足的退休金,而勞工退休金卻遠遠的不足;且相較於其他國家的退休金所得替代率,台灣除了公務人員退撫基金較為充足外,勞工退休金及社會福利支出方面是相當不夠的。 / Owing to 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and living standard, the average life of human is extending and the structure of population is aging. It makes people to worry about the financial soundness of future life. This paper has following two objectives. First, we construct a evaluation model of pension value by using money's worth ratio and replacement rate. Second, we compare the money's worth ratio and replacement rates of different pension plans and annuities between different individuals. We use the empirical data from 1977 to 2001 in Taiwan for this study. We calculate the money's worth ratio and replacement rate of different pension plans and annuities and analyze the cash flow of them by using the simulated method. We also compare the money's worth ratio of annuities and replacement rate of pension plans between Taiwan, and the other countries, such as Australia, and Canada,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causing these differenc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are as follow. First, the money's worth ratio of pension pla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mmercial annuity in Taiwan. Second, in commercial annuity, the money's worth ratio of mal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emale. Third, the money's worth ratio of immediate annuit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deferred annuity about 10% because of the expense loading. Fourth, the money's worth ratio of domestic or overseas annuities is between 90% and 98%. It means the loadings of them are not much difference. Fifth, the public officers have sufficient pension annuity, whereas the laborers have insufficient pension annuity. Finally, from the comparison of replacement rates of between Taiwan and other countries, we find that replacement rate of laborers in both private pension and public pension are insufficient except for the public officers.
80

派駐大陸工作勞動權益之探討 / The labor right of expatriates in China

翁思敏, Weng, Szu 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兩岸貿易限制漸漸減少並積極簽訂ECFA等經濟協議,赴大陸投資的企業逐年增加,相對地臺灣勞工至大陸工作者亦隨之與日俱增已呈常態。臺灣勞工欲前往大陸工作之人數節節攀高,相反地薪資給付額度卻漸漸下滑,相對地勞動權益是否會受派駐大陸而產生衝擊是本文欲探究的問題。我國在無任何調動法令下,企業間調動已陸續在勞資間發生問題與爭議,同時間勞工面臨企業間與國際間的調動,是以何種方式派駐,為勞雇間法律關係是否有產生什麼變化,而勞工既有的勞動權益在工資、退休金、職業災害與解僱保護方面將如何受到影響,是本文欲探究的研究核心。 本文研究內容如下: 本文先以具有關係企業或子公司於大陸的企業或集團企業為研究對象,藉由深度訪談了解多家企業派駐勞工至大陸工作的型態與方式,歸納出以下三種型態:調職派駐、離職派駐與長期出差,並逐一釐清我國各種派駐型態之法律關係。同時,由訪談內容歸納出我國企業派駐勞工至大陸時,因派駐讓勞工在工資、退休金、職業災害與解僱保護這幾方面可能遭遇之問題,並在後續以不同的派駐型態檢視對各種問題的影響。 對派駐大陸對勞動權益影響之探討分述如下:首先以工資之原理探討受派駐產生的派駐津貼等多樣給付是否可認定為工資,同時以上述三種型態檢視對工資認定帶來的影響,並輔以學說與判決加以分析;其次,檢視不同派駐形態對我國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勞基法退休金與勞退條例等退休金各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職業災害部分,先以三種型態在職業災害雇主責任該如何歸屬,同時探究於大陸派駐期間之災害是否皆能認定為職業災害,還是亦與臺灣相同須符合職業災害要件始能認定為職業災害;最後則是探討解雇保護制度,受派駐勞工欲提早回任者,企業可否以勞基法第11條予以解雇,及包二奶、婚外情等私人因素,可否作為解僱勞工的要件。 針對上述探討的議題整理出派駐型態之特色與新興現象,並對集團企業之雇主責任、我國人力統計等議題提出筆者的建議。

Page generated in 0.024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