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530
  • 2303
  • 841
  • 291
  • 276
  • 220
  • 8
  • 5
  • 3
  • 2
  • 2
  • 1
  • 1
  • 1
  • 1
  • Tagged with
  • 3722
  • 1924
  • 947
  • 824
  • 606
  • 600
  • 557
  • 496
  • 488
  • 487
  • 446
  • 427
  • 409
  • 408
  • 36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621

民國元年以來田賦附加稅之研究(一九一二∼一九三七)

莊樹華, ZHUANG, SHU-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民國元年至二十六年田賦附君稅之估計為重心,論述田賦附加稅之沿革、演變 以及在整個財政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全文共分五章,文字約八萬,圖表約五十餘個 。 第一章導言,略述民國以後的財政大概,並說明本文研究動機與方法。 第二章敘述田賦附君稅的沿革與演變,以及田賦附加稅的征收方式與性質。 第三章估計民國元年到二十六年十八省田賦實征數額,並作綜合分析。 第四章分別從地方財政之收入面與支出面分析田賦附加稅與各省財政之關係。 第五章結論,綜論田賦附加稅在民國財政制度下的角色與功能。
622

「中」蘇在中國東北地區的關係之研究:一九四九∼一九八二

車城滿, ZHUO, CHENG-M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分五章十二節。第一章論中、共蘇聯對外政策的本質,其主要內容為共黨外 交的理論基礎及「中」蘇對外政策的基本原則和其演變。第二章論「中」蘇關係與中 國東北地區戰略價值的關聯性,其主要內容為「中」蘇關係的演變和衝突因素、中國 東北的戰略價值及「中」蘇對中國東北的戰略目標。第三章論「中」蘇在中國東北的 軍事關係,其主要內容為蘇聯佔領東北與在軍事上援助中共、「中」蘇軍事同盟與衝 突關係及在東北的軍事對峙狀況。第四章論「中」蘇在東北地區的邊界關係,其主要 內容為「中」蘇邊界問題的起源、邊境衝突在「中」蘇關係中的角色及邊談判的經過 與展望。第五章結論的內容為中共的東北地區政策和蘇聯的遠東地區政策的檢討。
623

外蒙與中共關係之研究(一九五二∼一九八四)

藍美華, LAN, MEI-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討一九五二至一九八四年期間外蒙與中共關係的演變情形.論文共一冊 ,計八萬字,分成六章十二節.第一章為緒論,概述一九二一至一九五二年外蒙本身 的發展,以期對外蒙有一概略的認識.第二章探討一九五二至一九六0年外蒙與中共 的關係,在此期間雙方關係進展迅速.第三章探討一九六0至一九六六年期間二者的 關係,在此期間由於蘇聯重新強化對外蒙的關係,加上中蘇共的爭執日益加深,外蒙 與中共關係大幅降低.第四章探討一九六六至一九七九年間二者的關係,在此期間雙 方關係仍然不好,文革期間更形惡化.第五章探討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四年間二者關係 ,雙方「國」與「國」的接觸增加,但「黨」與「黨」的關係依舊不好.第六章結論 .
624

毛死後中共政治權力移轉之研究

樊祥麟, FAN, XIANG-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一九七六年毛澤東死後,在中共權力轉移的過程中,政治世代之間的交接與黨槍關 係之間的組合,無疑已成為整個過程中最重要扡最棘手的問題。因此,本論文之主要 目的,旨在探討世代交接、黨槍組合及權力轉移之間的互動關係,冀能對於中共未來 權力轉移的動向有所推斷。全文共六章十八節,約計九萬餘字,茲簡述其內容如下: 第一章,導論:先分析共黨政權的權力轉移與世代交接,再陳述中共政治世代的特性 及其區分,最後提出本文研究方向。 第二章,毛死前的政治困境:分別從「文革」、「九大」、「十大」這三個階段,探 討毛死前面臨的政治困境:世代交接秩序的破壞、黨槍關係重組的徵兆、權力轉移衝 突的延續。 第三章,毛死後的「四人幫」事件:先剖陳「文革派」脆弱的實力,再論及「解放幹 部」復起的影響,最後談到「十、六政變」出現的意義。 第四章,華國鋒政權的上下:先評述「凡是派」的實力基礎,再討論「十一大」未能 在黨槍組合上完成權力轉移的原因,最後指陳鄧小平靠「解放幹部」取得黨槍組合上 的優勢。 第五章,胡趙體制的命運:先探討謀求黨槍組合與權力轉移制度化的「庚申改革」, 再分析「十二大」黨槍無法組合的權力轉移與世代交接,最後評論胡趙體制能否靠「 整黨整風」確立統治地位。 第六章,結論:先分析胡趙體制的實力狀況,再討論世代交接、黨槍組合及權力轉移 之間的互動關係,最後評估中共未來權力轉移的動向。
625

中共當前的人才培訓引用之研究

左重忠, ZUO, CHONG-Z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計十萬餘字。全冊分為七章二十八節。大致內容如左: 第一章導論。說明本文論文研究的動機與目的。並引述共黨相關的理論。再論及中共 內部權力門爭和路線的轉變。 第二章分析中共的人口結構。包括量與質的分析。藉以瞭解其人力資源的真相。 第三章分析中共人才培訓的狀況,由學校教育及科技人才的訓練。到黨、政、軍幹部 的培訓,作一全面的探討。 第四章討論中共人才引用的實際情形,以及意識型態對人才選用標準的影響,並論述 其知識份子的地位。 第五章討論人才之間的相互對立情況,由共黨理論及現況說明兩方面予以剖析。 第六章由中共的人才培訓引用政策探討其政權維繫之道,以及對四個現代化發展的影 響。 第七章結論,將前述各章節的討論作一總結。
626

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線之研究

禹鍾淏, YU, ZHONG-H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策略之施行於國外,也就是國內統戰的擴大運用,因為「反霸」 是反對某一目標;「統一戰」是聯合很多對象。一拉一反是中共慣用的技倆,「統戰 」是為了「反霸」, 要「反霸」必須搞「統戰」。 本論文內容主要是以「統一戰線」為中心,研析中共如何「反霸」。全文壹冊,大約 十萬個字,共分五章: 第一章對中共統一戰線之基本認識:說明統一戰線的意義、根源、原則及其運用的歷 史經驗。 第二章中共國際統一戰線之演變歷程:論述偽政權成立以來,中共針對國內外形勢如 何形成國際統一戰線,和其演變歷 為例。 第三章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線之形成:探討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線成形的背景、目的 及其主要策略依據。 第四章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線之運用:探討中共在全球對第三世界、第二世界及第一 世界各方面進行統戰活動和中共施展反霸統戰策略的得失。 第五章結論:分析中共國際反霸統一戰線的特性,以導出自由世界針對中共國際反霸 統戰策略的對策,作為結論。
627

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公民教育之研究

繆敏志, MIAO, MIN-Z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九萬字,計分七章,二十八節,茲將其章節內容分述如后: 第一章 緒論 本章計分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文獻探討等五節。 第二章 高職公民教育之理論基礎 本章計分公民教育之哲學基礎、心理學基礎及社會學基礎等三節。 第三章 世界主要國家高職公民教育之探討 本章計分六節,分別探討美國、英國、法國、西德、日本等五國之高職公民教育,並 對五國之高職公民教育作一綜合分析。 第四章 我國高職公民教育之沿革 本章計分六節,分就民國建立以前、民國初年、國民政府成立後、抗戰及戡亂時期、 政府遷臺後的高職公民教育而述之,並對高職公民教育的演進作一綜合分析。 第五章 我國高職公民教育的內涵分析。 本計分三節,分就高職公民科及公民教育相關課程的內涵分析,並對高職公民教育內 涵作一綜合分析。 第六章 我國高職﹁公民﹂科教學現況之調查分析 本章分就問卷與調查表之編製與內容、調查之對象、調查結果與分析等三節而述之。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對本研究發現作一結論,並 對我國高職錢民教育出改進建議。
628

我國股票上市公司期中報表之研究

張福星, ZHANG, FU-X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計分七章十九節,其內容提要如次。 第一章緒論。首先說明引發本研究之動機以及所欲達成之目的,其次界定本研究之範 圍,闡述研究方法,說明本研究之資料來源,以及研究所受之限制。並對本論文之結 構作一概要性的陳述。 第二章期中報表概論。分為三節,其內容為界定期中報表意義與範圍;探索美國與我 國要求揭露期中報表之歷史沿革;敘述有關期中報表之功能與限制;以及學術上,實 務上對期中報表之期間觀念與編製模式的爭議。 第三章期中報表現況檢討。就現行我國股票市場上市公司公告期中報表之有關事項, 是否遵照法令規章之規定,將經濟日報、工商時報上公告之期中報表資料加以彙集, 分析有關公告時間早晚、公告內容、格式、會計師意見、分發途徑等問題,並作進一 步之檢討。 第四章有關期中報表實證文獻之探討。就國內外已完成有關期中報表方面的重要實證 研究,以期中報表功能與期中報表編製模式選擇為題,按不同之實證方式歸類,加以 分析與探討。 第五章實證設計。說明待檢定之假設以及實證研究從事之方式;並對於實證要素如參 與者、樣本企業、財務報表、統計檢定方法、實驗設計與管理,加以說明。 第六章實證結果分析與討論。係將實證之資料,分析其結果,並加以討論。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將研究發現加以彙述,並根據研究提出建議。
629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第一次土地改革對經濟發展

李相載, LI, XIANG-ZA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總共為一冊,五萬字左右,分為七章,十三節。本論文的主要內容是中民國台 灣地區從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三年間實施的土地改革對於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 台灣地區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是經過三個階段來完成的,即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以及 耕者有其田。 雖然這種改革制度的實施產生不少障礙以及問題,但是其對於中華民國的經濟發展有 莫大的貢獻。由於這改革農業資金流到工業裡去,鞏固工業起飛基礎,而且使佃農變 成自耕農,因而提高生產的意願,提高所得,實現所得的重分配。 台灣地區的第一次土地改革,除了以上所述的影響以外,對於勞力的移動方面也有影 響,即不少農業人口移動到工業而改革整個產業的結構。 雖然土地改革對於資金的移動,勞力的移動,國際貿易收支的改善以及農民所得的提 高方面有顯著的貢獻,但是農業機械化以及農場規模擴大方面也產生了一些問題。 總而言之,台灣地區的土也改革的確為中華民國經濟發展的起 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630

政治資訊系統之研究

李璧如, Li, Bi-R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決策與資訊息息相關。因此有系統地整理蕪雜、繁複的政治資訊,乃屬刻不容緩的課 題。本文擬透過系統模型的分析,檢視政治資訊在政治系統傳輸運作的情形,並從而 析剖資訊系統的結構及其實際功能的運作過程。 首章導論,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並略述啟發本文若干背景因 素(知識社會、知識工業的崛起)。 次章介紹資訊概念、資訊流程與資訊系統的結構。 第三章探討政治資訊系統。略述政治資訊與決策的交互作用,並從系統系絡析陳政治 資訊的傳輸過程、運作情形。最後述及政治資訊系統的結構。 第四章由系統生態特質的觀察與分析,敘述如何規劃及建立政治資訊系統。 第五章剖析發展中國家政治資訊系統的現況與改進之道。 第六章針對我國政治資訊系統的缺失,提出革新建議。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全一冊,約七萬字,分七章,二十節。

Page generated in 0.015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