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8
  • 44
  • 4
  • 1
  • Tagged with
  • 49
  • 49
  • 49
  • 49
  • 26
  • 23
  • 22
  • 21
  • 16
  • 16
  • 15
  • 14
  • 13
  • 13
  • 1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1976-1985:大陸文革小說研究 / 1976-1985:Research on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Novels

黃淑祺, Huang,Shu 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選擇文革結束後,以「文革」此一歷史階段作為主要寫作題材的小說為研究對象。「小說」是中國當代文學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形式之一,更是新時期文學的主潮,因此本論文選擇從「小說」這種文體作為觀照文革的視角。文本的時間跨度設定在1976-1985年間,橫跨新時期文學從傷痕、反思、改革到尋根的幾個重要文學階段。 第一章導論。在「文革」與「文革小說」相關論述的背景資料分析下,說明主要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第二章則梳理毛澤東思想與其文藝大眾化的成果——毛文體的建構過程以及毛文體在中國當代文學中引起的相關問題。第三章透過新時期初期主要文藝思潮及論爭資料的彙整,重新建構1976-1985年間的文學現場,並指出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在新時期的發展脈絡,以便與第四章、第五章的文本分析互為對照。 第四章開始,側重在實際上的小說文本分析。首先討論文學對「文革」苦難的控訴,小說透過愛情、家庭倫理悲劇的指控,召喚大寫的人與「人道主義」。此外,文革作為長達十年的政治苦難,如何在新時期的「時間觀」中被排除於革命時間之外,並以此歷史敘述修復黨國的政治傷痕,並塑造「四化」新人,是此章重點。第五章則討論疾病隱喻與主體修復,分析知識份子、改革新人與紅衛兵/知青一代人在新時期的「新型社會關係」中,如何療癒自身,並在新時期社會中再造主體。然而個人主體並未在黨國的拯救中獲得療癒,文革創傷在一代新人身心留下難以抹除的罪責感。本章並試圖從紅衛兵小說的文本分析中,探討何以紅衛兵一代人拒絕懺悔,以及懺悔失效的原因,以此說明政治力對文學的規範作用,其結果是造成小說成為一種「不可靠敘述」。 第六章為結論,總結全文,並指出並未痊癒的文革創傷在日後的「家常化」以及創傷延宕與固著(fixed)的現象,以此聯繫到1985年以後未竟的文革敘事。
12

中共與俄羅斯對上海合作組織政策研究──結構現實主義與地緣政治理論的辨析 / China and Russia's Policy Research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王宣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上海合作組織前身是從中、蘇邊界談判開始,逐漸轉為定期會晤機制的「上海五國」,於2001年是由中共、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以及吉爾吉斯等六國組成,是中亞地區新興的多邊機制之一,成立之初以打擊「三股勢力」作為組織的重點項目,並規劃逐步將合作擴散到其他領域之上。中共、俄羅斯作為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以及運作的重要推手,兩國的上海合作組織政策受到各自的利益考量,並深深影響了上海合作組織各方面的發展。 本研究以「結構現實主義」以及「地緣政治理論」作為出發點,從分析中、俄兩國的國家利益出發,探討兩國在上海合作組織各領域合作中的利益以及扮演的角色,了解兩國在該領域中的政策,並對本研究欲回答的問題,論證中、俄在中亞的國家利益與對上海合作組織的政策偏好,是否為上海合作組織發展的關鍵因素提出明確解釋。以此,本研究內容主要分成幾個部分,首先了解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背景,其次將重點放在中、俄在地緣政治、能源安全以及經貿合作的利益,與對上海合作組織的相關政策發展,最後將研究結果加以整理,回答本研究的問題意識。
13

國際關係「相互依存」學說之研究

鄭瑞耀, Zheng, Rui-Yu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緒論說明撰寫的目的及研究方法。第一章闡述現代學派相互依存發展緣由,其中包括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政經體系變遷,現實主義解釋能力不足、及相互依存學說發展 經過、第二章相互依存基本概念,包含 學科性質、定義、及形式。第三章相 互依存理論架構,包括相互依存理論模式,以及相互依存 體制改變,與 政策應對的各種關 係。第四章相互依存理論批判,評述當前學界對相互依存理 性﹖相互依存狹隘性﹖及相互依存理論可靠性﹖最後第五 章結論,將相互 關係可能發展。
14

冷戰後印巴關係之研究,1991—2004

葉建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南亞係指印度半島和其鄰近之島嶼而言,位於印度洋北岸,為亞洲大陸的南方門戶,有次大陸之稱。區域內國家計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尼泊爾、不丹及馬爾地夫等七個國家。自古以來,南亞地區就是扼控歐、亞、非三大洲的海上通道,也是連接阿拉伯地區、非洲地區、歐洲地區與亞洲地區各國的一個海上樞紐。 印度、巴基斯坦兩國的恩怨情仇,可說是歷史所遺留下來的問題。她的癥結始於16世紀歐洲殖民主義開始入侵印度,1813年英國擊敗法國獨自使印度逐步變為英國的殖民地,並採行分而治之政策所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印度人民民族獨立運動高漲,1947年6月英國公布了「蒙巴頓方案」,同年8月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實施分治獨立,使得印巴兩國間的仇視和對立的立場,更加尖銳和具體化。 印巴兩國自1947年脫離英國獨立建國後,於1947年雙方於喀什米爾爆發第一次衝突,經由聯合國安理會居中調停下,雙方同意在喀什米爾地區劃定一條停火線(Cease-fire Line),其後復於1965、1971年於此地發生兩次戰爭,並造成雙方的大量損失。雖然雙方在1972年達成西姆拉協定,將原先的停火線轉化為雙方實際控制的界線,不過彼此間的衝突卻未因此而獲得解決。此後雙方雖不再發生如前次大規模的衝突,但低強度的區域衝突仍然不斷,尤其是雙方在80年代中期於錫亞琴冰川的爭端,90年代的卡吉爾衝突,更造成雙方人員與資源的損傷及兩國關係的低迷。 1991年蘇聯解體後,印巴兩國間的對抗並沒有因冷戰的結束而獲得平息,反之於1998年5月後更演變為核武競賽的局勢。歸咎其根本的原因,除了喀什米爾爭端的問題外,尚包括有區域外強權的介入因素、印巴政治因素及核武軍備發展等影響,使得南亞地區一夕之間躍升為世界火藥庫之一。 2001年911事件後,南亞地區雖然不是大國爭霸的重點,但自美國小布希總統對恐怖主義宣戰後,一夕之間南亞地區遂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2004年1月4日,第12屆南亞區域合作聯盟領袖高峰會議後,印巴兩國基於國內宗教極端主義的緩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國際強權的干預等因素,雙方同意在2004年2月開始展開兩國間的全面對話,以進一步的推動兩國間的關係正常化。同時,印度從中國厚植綜合國力、經濟發展支持國防建軍中得到啟示;唯有消弭印巴兩國的爭端,維持南亞地區的和平,才能創造印巴兩國雙贏的局勢,並加速達到印度成為世界大國地位的目標。
15

論戰國時期的推卸責任-攻勢現實主義的觀點及分析 / Buckpassing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a view and analysis from Offensive Realism

黃柏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摘要 本文最主要討論的核心在於研究國際體系中,國家在何種情形下會偏向抗衡,何種情形下又會偏向於推卸責任?由此本文從攻勢現實主義出發,列出主要三大要素:極性、相對地理位置、有無潛在霸權,針對戰國時期各主要大國的互動行為觀察。本文利用個案分析法,透過控制類比與個案內比較的方式進行研究,總共整理戰國時期的兩百次戰爭紀錄,並且區分為四個主要時期:BC419-360、BC359-318、BC317-260、BC 259-221。藉由衡量潛在霸權國,並且分析各時期的聯盟、戰爭參與國家,證明:一)戰國時期的主要大國如理論所預期,傾向於選擇推卸責任;二)戰國時期的主要大國在多極體系下,其戰略選擇會受潛在霸權國、相對地理位置的影響,在有潛在霸權國、地理位置接近時,大國會選擇抗衡,其餘則傾向於推卸責任。本文同時發現,潛在霸權國的存在不影響戰爭發生的頻率。 關鍵詞:攻勢現實主義、推卸責任、戰國、相對地理位置、聯盟
16

從中美兩國在南海戰略探討既有霸權與新興霸權之衝突 / Conflicts between US and China toward South China Sea Strategies

劉育珊, Liu, Yu S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美國在2008年經歷金融風暴,面臨嚴重衰退,似乎打破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神話,反觀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大幅成長,隨著國力的提升,中國政府在國際外交的態度與立場漸趨強硬,中國對於核心利益的重視程度可謂與日俱增。與此同時,美國在結束中東戰事後,開始將其注意力轉向亞洲,冀能強化其在亞洲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存在,因而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09年提出重返亞洲「再平衡」戰略。南海由於位居航運要道,居豐富天然資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近年來南海由於主權領土問題,各方爭議不斷,中美雙方亦在此議題上多次交手。 本研究擬採用米氏對於霸權與國際體系的論述,以觀察中美關係與兩國在南海的戰略走向。根據攻勢現實主義的觀點,本研究預期美國身為既有霸權,為保有其主導優勢地位,將會以離岸平衡者的姿態,採取推諉卸責以及制衡政策,避免亞太地區新興區域霸權的生成,因而在面對潛在霸權(中國)崛起時,美國身為區域霸主,符合米氏設定將採取「維持其全球主導地位的現狀」之戰略,而中國身為崛起中的大國,則將把握機會,提升自身權力,並渴望「改變現狀」,以求取代美國在亞洲地區的主導地位,成為亞太的區域霸主。 整體而論,中美兩國雖然在東亞體系處於競逐關係,但短期內仍會維持鬥而不破的往來模式。美國以離岸平衡姿態觀望,期望不與中國產生直接衝突;中國則把握戰略機遇期,提升實力,避免其崛起之路受到阻礙,兩國在經貿交流方面則最有可能因為共同利益攜手合作。
17

新古典現實主義視角下的中國外交決策——以2012至2013年的釣魚臺爭端為例 / The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 of China under Neoclassical Realism perspective——taking the dispute of Diaoyu island from 2012 to 2013 as the example

高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通過新古典現實主義的層次分析法對2012至2013年間中國在釣魚臺爭端中的重要外交決策進行分析。希望以此探討中國外交決策形成中的幾個主要影響因素。首先,本文以中國通過「過度反應」策略將日本對釣魚臺的單方面控制成功轉變為中日交叉控制為例,探討了國際體系層次上的結構變化對中國外交決策的影響。接著,本文以中國組建新的國家海洋局為例,探討了國內政治層次上的部門分工對中國外交決策的影響。最後,本文以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為例,探討了個人層次上的領導人特質對中國外交決策的影響。 國際體系、國內政治、領導人三個因素都在中國外交的決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影響。首先,國際體系因素作為自變量,同時影響著國內政治因素和領導人因素。其次,國內政治因素和領導人因素作為幹預變量同時受到國際體系因素的影響,並且這兩者之間也存在相互影響。最後,最終的外交決策作為因變量同時受到上述三個因素的影響。
18

現實主義下的中國農糧發展策略 / Real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and Food Strategy

周欣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二十一世紀全球人口穩定成長,社會型態又快速變遷,氣候極端化、資源稀有化造成原物料價格大幅波動,上個世紀綠色革命所賺取的「糧食紅利」已不敷使用。地緣政治及經濟版圖勢力藉此重新洗牌,糧食安全成為世界各國國家安全及國際戰略博奕的焦點,糧食安全保障與糧食價格穩定就一國而言,是國家政權穩定、政治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糧食安全已和能源安全金融安全併稱當今世界三大經濟安全。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隨著工業化與城鎮化的進展,使得農糧土地資源不斷減少,如何制定其農業政策,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維穩目標,確保糧食安全,為本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論文的研究架構以現實主義解釋其戰略選擇,中國糧食策略發展為主題。全文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文獻回顧,範圍包括現實主義、全球糧食危機、國家安全和糧食安全。第三、四章為實質討論,首先了解中國糧食的需求面與供應面,分析中國國內糧食政策制定時空背景,藉此歸納中國糧食政策在生產、貿易、儲備及科技生產的現況,再討論中國的糧食貿易是如何調控國內供需。最後一章為結論,除了綜整研究發現外,也淺談後續研究建議。
19

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地緣政治的視角 / Russia's Annexation of Crimea: A Geopolitical Perspective

周建宏, Chou, Chien 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西元2014年3月16日原屬於烏克蘭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舉行了全民公投, 其最終的結果,超過九成的選民贊同加入俄羅斯聯邦。就筆者從俄羅斯相關的外交政策觀察中發現,兼併克里米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原因不僅僅只是為了領土的增加,更多的考量是在於地緣利益的維持與獲得。因此本文將從地緣政治的觀點切入,企圖了解克里米亞半島對於俄羅斯的地緣重要性為何?俄羅斯在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收回克里米亞後對於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產生何種影響? 收回克里米亞的迫切性起因在於2013年底烏克蘭親歐盟示威,俄羅斯明顯感受到來自於歐盟和北約不斷地東擴的壓力,因此不得不做出回應,以俄裔人口為居多的克里米亞成為俄羅斯發揮其影響力的首選之地。在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中,俄羅斯的態度和作為符合國際關係中「攻勢現實主義」的圭臬,即強調大國會不斷尋求機會採取攻勢獲取最大權力,俄羅斯的主動出兵和強硬態度便是最好的佐證。 最後,本文認為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後,即便國際社會普遍撻伐俄羅斯的行為,並祭出經濟制裁懲罰性手段,然而對於自身俄羅斯而言,不僅成功收回克里米亞,還重獲地緣政治利益,可以說是蘇聯解體後,地緣競逐中最大的一場勝利。 / On March 16, 2014, a referendum was held in the Autonomous Republic of Crimea, which was one part of Ukraine. The final result was over a 90 percent vote for integration of the region into the Russian Federation with an 83.1 percent voter turnou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observation on some related foreign policy of Russia, the cause of the initiative and motivation of annexing Crimea is not only increasing its territory but also retaining and obtaining its geopolitical benefit.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concept of geopolitics to understand what Crimea is, why it matters, which role does Russia play during the Crimean crisis of 2014, and what will be the influence after Russia’s annexation of Crimea. In the end of 2013, Euromaidan in Ukraine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Russia to take back Crimea urgently. Due to the expansion of EU and NATO to post-soviet countries, Russia had no choice but to react to the threat. Consequently, Russia tried to make a great impact on the status of Crimea, where ethnic Russians are dominant. In the event of the Crimean crisis of 2014, Russia’s attitude and behavior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Offensive Realism”, that is to say the great power emphasized on a non-stop way in search of opportunitie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maximum authority, and Russia spontaneously sent military troops with a solid attitude to handle the situation as the best proof of evidence. Finally, the study shows that after the Crimean crisis of 2014, even though lots of countries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lamed it on Russia, and imposed economic sanctions on Russia for its illegal annexation of Crimea, Russia has successfully retaken Crimea and regained the geopolitical advantage. It was the biggest victory of the geopolitical competition since the Soviet Union collapsed.
20

歐巴馬「亞太再平衡」戰略對兩岸關係之影響 / The impact of Obama's「Asia Pacific Rebalancing」strategy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朱子宏, Chu, Tzu 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美國可稱為新現實主義的實踐者。在1970年代美國藉由透過拉攏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形成戰略三角來維持國家安全的最佳位置。蘇聯解體後,中共成為威脅美國的新興強權。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於1990年代提出了攻勢現實主義(Offensive Realism),米氏認為在無政府的國際體制下,權力極大化才能確保國家安全,中共勢必也將會為了國家安全,擴張其軍事實力,成為具區域影響力的強權,掌握亞太區域事務的主導權。 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在2009年順利執政後,其任命的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於Foreign Policy發表了一篇《America’s Pacific Century》,文中定調亞太地區為未來美國政府在外交政策、國際政治經營以及全球戰略的核心,為歐巴馬的亞太政策鋪路,隨後歐巴馬在2012年公佈《維繫美國全球領導地位:21 世紀國防優先事項》(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的戰略報告,正式宣告將全球戰略佈局重心移至亞太地區,即是現今國際間熟知的亞太再平衡(Asia Pacific Rebalancing)戰略,而此一戰略的目標就是對中共在亞太地區進行新世紀的區域圍堵。中共與美國競合的過程中,中華民國(臺灣)扮演著關鍵第三者,臺灣執政當局在歐巴馬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期間所扮演的角色與立場,也將會影響兩岸關係的現狀與未來發展。 / The United States can be called Neo-Realism practitioners, and in the 1970s the United States was the best place to maintain national security by forming a strategic triangle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PRC became an emerging power threatening the United States. John J. Mearsheimer, who introduced Offensive Realism in the 1990s, argues that state’s power should be maximized, in order to ensure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anarchistic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PRC is also seeking its own safety position at the national security level. Therefore, PRC has to expand its military strength and have the capability to influence regional affairs. The end state of PRC, is to master the Asia-Pacific regional affairs of the initiative. After the Barack Obama administration took office in 2009, his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 published an article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on Foreign Policy website.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center of gravity of U.S.’s foreign policy,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global strategy in the near future. Obama administration had an announcement “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in 2012. And it became a well-known strategy “Asia-Pacific Rebalance”, and the goal of this strategy is to create a strategic containment for PRC in a new era of global competitio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plays a key role during Sino-American competition. Roles and behaviors of Taiwan's administration will affect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when Obama’s administration execute the strategy of “Asia-Pacific Rebalancing”

Page generated in 0.014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