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26
  • 125
  • 1
  • Tagged with
  • 126
  • 126
  • 47
  • 42
  • 32
  • 26
  • 25
  • 23
  • 23
  • 23
  • 23
  • 23
  • 20
  • 19
  • 1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01

國家制裁手段之選擇—以刑法第231條為例 / The choice of national sanctions:a case study of article 231 of the criminal law

柳國偉, Liou, Guo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關於國家制裁手段之選擇,包含立法權與司法權對於國家制裁手段之選擇,而國家制裁手段類型之選擇(即刑事制裁手段與行政制裁手段之選擇),此為國家制裁手段外在選擇,而國家制裁手段之內在選擇為國家權力針對同一種類型之制裁手段之選擇,亦包含國家制裁手段之效力選擇,前者可以稱為內部界限,後者為外部界限。 關於章節安排,本文第二章首先從法益概念去釐清應罰性之概念界定,在第三章探討國家制裁手段選擇之因素,此部分本文分為「國家制裁手段之類型選擇標準」(即選擇行政制裁手段、刑事制裁手段)與「國家制裁手段之效力選擇標準」(即當國家已經選擇某種制裁手段後,該制裁手段之法律效果亦會產生選擇之問題)。前者部分,本文介紹行政制裁手段與刑事制裁手段於學說上的區分理論,再來探討我國實務見解如何在兩種制裁手段選擇,藉由實務運作模式整理與分析,提出一套可受檢驗的國家制裁手段選擇標準。本文認為國家制裁手段選擇之標準為「法益」以及「程序保障」之觀點作為國家制裁手段類型選擇之標準與國家制裁手段效力選擇標準之依據。在第四章部分,本文以在第三章所建立之國家制裁手段選擇標準,將我國現行刑法第231條為例作為檢驗。第五章為「結論」,將綜合前述各章,就「助娼行為」之國家制裁手段選擇的討論做一總結並提出立法建議,期能更了解該國家制裁手段選擇的意義及功能。
102

內生成長與通膨率目標政策: 封閉經濟的分析 / Endogenous growth and inflation rate targeting policy in a closed economy

邱奕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引用Zhang(1996)和Suen and Yip(2005)提出的貨幣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特性,建構封閉經濟體的貨幣內生成長模型,分別探討在投資有或沒有調整成本的情況下,政府採取釘住通貨膨脹目標政策對於經濟成長的影響,以及經濟體系的安定性。 本文的結論可以歸納為:(1)當投資不具有調整成本時,政府調高目標通膨率會使得經濟成長率下降,且經濟體系呈現確定性;(2)當投資調整成本時,政府調高目標通膨率也會使得經濟成長率下降,但經濟體系卻呈現不確定性。 / This thesis sets up a monetary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for a closed economy, in which monetary authorities implement a monetary policy of inflation rate targeting.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model is that, in line with Zhang (1996) and Suen and Yip (2005), money plays a role to facilitate transactions of output, and hence holding money can lower the transaction cost. This thesis then uses the model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economy’s growth rate and the dynamic stabilit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lation rate targeting. Two main findings emerge from the analysis. First, when investment does not involve adjustment costs, a rise in the inflation rate lowers the balanced economic growth rate and the equilibrium is characterized by local determinacy. Second, when investment involves adjustment costs, a rise in the inflation rate lowers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and the equilibrium is featured with local indeterminacy.
103

PFI未來給付是否認列為負債之探討 / A Study on PFI Future Payment to Be Recognized as Liability

陳姿如, Chen, Tzu 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政府財政困難之際,究竟引進民間資金挹注政府公共建設,為一政策良方,抑或民間融資創建 (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簡稱 PFI) 已成為執政者窗飾公共債務數據的途徑,此一議題,近年來在英國廣為爭議,因此,「PFI之未來給付是否應認列為負債?」成為本文探討之重點。 臺灣PFI制度尚在萌芽階段,相關研究多以政策之運用為主,較少著墨於PFI可能帶來的缺失。本文藉由參考英國官方及民間出版品及訪談我國政府官員,進一步分析比較目前國際財務報導準則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簡稱IFRS) 和1995版歐洲帳戶體系 (European System of Accounts 1995,簡稱ESA 95) 規範的差異。 經本文分析後得到,第一個結論是兩者對資產分類基礎的差異。英國政府活動有兩種不同類型的會計方法:第一種為財務報導,即現在的IFRS;另一種為國民帳戶,以ESA 95為指導規則。依財務報導的目的,係根據何者對使用基礎設施,服務規則和基礎設施於協議期間屆滿的重大剩餘權益有控制權,由於政府對PFI資產大多具有控制權,故大多數的PFI資產及相關負債將表達在公共部門的資產負債表上。若依國民帳戶,為統計的目的,則根據風險和報酬可否移轉判斷,因為政府已把風險移轉予民間,所以PFI資產及相關負債將不會在公共部門的資產負債表上表達。 本文第二個結論是英國提出政府整體帳戶 (Whole Government Accounts,簡稱WGA) 補充國民帳戶的不足。WGA根據歐盟採取IFRS,將民間部門國際通用的帳戶制度,應用或詮釋於公共部門,並補充了國民帳戶的數據。 站在財政部的立場,債限問題仍像是緊箍咒,PFI債務以不計入公共部門淨債務 (Public Sector Net Debt,簡稱PSND) 為佳。然而,為了提升財務的透明度,另外編製報表揭露PFI債務,不失為兩全之方法。反之,站在政府預算機關監督的立場,PFI債務遵循IFRS的處理規範,認列於公共部門資產負債表,乃是大勢所趨,也可替納稅人的荷包把關。
104

外匯市場干預下的總體經濟政策效果 : 資產市場模型

吳珍琪, Wu, Zhen-Q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旨在開放經濟體系下,以貨幣分析法、資產選擇分析法、國際收支分析法之 三種理論,探討市場匯率之決定及影響之因素;當國際收支失衡時,貨幣當局運用何 種干預政策,使經濟體系達到最適狀況。全文分為五章討論。 第一章為緒論。 第二章乃在貨幣分析法下,探討在基本假設下及放棄某些假設時,匯率之決定;實施 干預時,影響匯率的程度。 第三章乃在資產選擇分析法下,探討匯率之決定及影響的因素;干預政策對匯率有影 響。 第四章是在國際收支分析法下,討論匯率之決定,干預政策對匯率有影響。 第五章則為結論。
105

建立我國職業務教育體系及其可行性之研究

彭火炎, Peng, Huo-Y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包括四節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與過程等。 第二章理論探討包括二節探討職業義務教育之意義及其發展趨勢。 第三章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概況分三節說明我國現行教育體系、職業教育行政體系及職 業學校教育體系等之發展概況。 第四章分四節介紹西德、美國、英國、日本等職業義務教育概況。 第五章分四節我國實施職業義務教育可行性與必要性之探討,從我國現行教育行政組 織及學校教育體系、先進國家之發展經驗、技職教育之投資效益及技職教育與經濟發 展等方面來分析其可行性及必要性。 第六章探討我國實施職業義務教育之可行途徑分六節說明實施前之配合措施,探討未 來實施前之配合措施,探討未來實施職業義務教育之方式,調查資料分析、實施之時 間、辦理之機構及所需之師資、設備及經費等。 第七章分三節包括研究發現、結論及建議。經研究發現我國現行職業教育行政組織已 相當完備,職業學校之數量與素質亦已達相當水準,足夠承擔辦理職業義務教育之任 務,在德國等已有實施成功的先例,為了我國生產事業能夠早日升級,緩和當前升學 競爭的壓力,調節人力供需,培育各項建設所需之人才,建議政府早日實施職業義務 教育,加速我國人力資源之開發與運用,以期達開發文明國家之林。
106

「幼獅工業區」開發績效評估之研究

蕭慈飛, Xiao, Ci-F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導論」:凡四節,對本文之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作一論述。 第二章「幼工區輔導體系」;凡四節,探討本輔導體系之結構、流程、制度及對被輔 導者之溝通方式;并分析幼工區與一般工業區之異同。 第三章「幼工區開發現狀」;凡四節,討論本工業區之開發背景、開發目標、籌建經 過與廠商的經營現狀。 第四章「評估理論」;凡五節,定義政策評估、評估目的、評估構面、評估限制以及 提出本論文的評估理論架構。 第五、六、七章分別對幼工區輔導體系就「事前規劃」、「事中執行」、「事後表現 」進行評估;「事前評估」又分為「開發目標之界定」、「輔導制度之合理化」、「 對外溝通管道之建立」;「事中評估」分為「幼工區之規劃闢建」、「廠商之申購輔 導」、「廠商之後續輔導」;「事後評估」再以「經濟成長績效」、「社會心理建設 績效」兩項來探討。 最後一章將研究所得作結論并提出對本輔導體系之看法與建議。
107

政策體系與政策變遷之研究:停建核四政策個案分析 / Policy Systems and Policy Change: The Case Study of the Fourth Nuclear Power Plant Policy Discontinuity

莊文忠, Wen-Jong J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共政策是藉由重大公共議題的討論來分析政府活動的一種研究途徑,將公共政策的過程切割成議題設定、政策規劃、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政策評估及政策終結等階段,雖可以獲致清晰的流程架構,但此一單向的線性思考方式,不但簡化了政策問題解決的複雜性,亦會喪失政策過程的動態本質。再者,公共政策的研究領域日益蓬勃壯大,研究途徑與方法亦漸趨多元發展,理論概念與分析架構的整合自然日趨重要,如此將有助於研究者將研究議題與經驗資料作最佳的組合。是以,本研究採取非線性的政策動態概念,對政策的演變作一有系統性的探索,在融合有關政策變遷的各種觀點後,提出「政策體系」的理論概念,建立「宏觀」的分析架構作為探索政策變遷現象的基礎。 政策體系乃是以政策過程為焦點,所有與政策性質相關的要素,都可視為政策體系的構成要素。首先,政策是在開放的體系中形成、維持、接續與終結,自環境中汲取養分同時受到環境的限制,由此觀之,外在環境因素是政策體系中不可忽略的一環。其次,討論政策體系自然不能遺漏政策本身的因素,政策乃為解決社會問題而生,沒有社會問題的存在,當然就不會有政策制定的需求,另一方面,政策本身的組構方式則是攸關問題的解決與否。再者,在民主體制中,任何的政策形成與改變都必須取得正當性的依據,只有問題的存在並不保證一定會被政府所處理,必須通過政治結構的考驗才可能有政策產出。最後,政策體系是一個互動的體系,政策參與者之間就政策方案的選擇所從事的各種行為與活動,都可能影響最後的政策產出。歸納言之,一個完整的政策體系至少應該包括幾個要素:外在環境的因素、政策本身的特性、結構性因素的作用及政策行動者的互動行為,這些要素的互動作用會導致政策的變遷。 最後,政策是政府選擇目標與工具來解決社會問題的重要活動,它不是在真空中運作,而是不斷與社會進行互動的連續性過程,這也是政策走進歷史之前會出現變遷的原因,本研究雖然提出具有規範意涵的分析政策變遷的理論架構,但是基於「真實個案是檢驗理論效度的最佳途徑」的法則,本研究以民進黨首次執政時期所推動的停建核四政策個案為例,利用文本中所建立的分析架構來詮釋此一政策變遷的過程,並在結論中整合理論與個案的研究發現,就政策體系的各個面向提出幾個有關政策變遷的假設性命題,以供後續研究之參考與檢證,進而促成政策變遷知識的深化。 / Public policy is a research approach to analyze governmental activities by discussing public issues. However, in most articles, the policy process is seen as a logical succession of steps: agenda setting, policy formulation, policy legitim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policy evaluation, and policy termination. Although this progression of stages provides a clear and useful framework, it often obscures the complexities of public issues. In other words, most policies are not a process of linear development, from agenda setting to policy termination. Policy change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is way, if we want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policy, it is helpful to take a nonlinear perspective. Policy change is used by a wide range of authors in public policy and other disciplines, but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what the definition of policy change is. In fact, this question has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explored until now. Policy change is not simply a label, bu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licy process. It is worth drawing more attention to this phenomen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policy change. Within this framework, we distinguish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policy change: policy succession and policy termination, firstly. And we can find some cues from policy change, including organization, statutes, budget, personnel, and media. Secondly, we use the concept of policy system to connect with policy change. This concept contains several elements: external environment, policy attributes, institutional factor, and policy networks. These element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o produce policy change. We use this framework to analyze policy discontinuity for the fourth nuclear power plant in 2000. Finally, policy is essentially about government. The major activity of government is seen as choosing goals and instruments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Policy does not exist in a vacuum; it is made in a concrete environment. We should see policy as a continuing process of social action and interaction. This is why policy may be changed before it is terminated. Finally, we provide some hypothese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t the end of this study.
108

限制原大陸地區人民出任公務人員合憲性之研究-以平等權為中心的觀察 / On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Restriction on Former Mainland Chinese People Serving as Civil Serv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ight of Equality

陳靜慧, Chen, Ching 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之目的,是要探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二十一條限制設籍台灣地區未滿十年之原大陸地區人民不得出任公務人員規定之合憲性,並擇定以平等權觀點作為切入論述的角度。全文共分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確認大陸地區人民與設籍台灣地區未滿十年之原大陸地區人民在我國之法律地位為得享有平等服公職權之主體。第二部分確立平等權審查之基準,包括事務本質、憲法整體價值、體系正義及比例原則,是為檢證系爭條文合憲性及貫穿本文之核心價值標準。第三部分分析各國及我國公務員法制中,以忠誠度為考量來設定之審核申請出任公務員者「適任性」之法定任用條件之立法目的及法則,以找出與申請者適任公務人員與否重要相關之本質要素為何。第四部分則是分析設籍台灣地區未滿十年之原大陸地區人民之本質屬性,是否具有不適出任公務人員之重要本質要素。第五部分檢討系爭條文所採差別待遇之手段及內容,是否符合比例原則。最後,本文就系爭條文是否符合憲法平等保障人民基本權利之意旨作一綜合評析,並嘗試提出修正系爭條文之具體建議。 / The Mainland Chinese people have become Taiwan people since they settled down in Taiwan area. However, Article 21 of the Statute Govern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in Taiwan Area and People in Mainland Area stipulates that the former Mainland Chinese people registered residences in Taiwan area within 10 years (hereafter “former Mainland Chinese people” ) couldn’t serve as civil servants. It is debatable whether said stipulation constituting a discriminatory treatment to part of nationals serving in public service violates Article 7 of the Constitution guaranteeing the right of equality. To begin with, this paper defines the legal status of Mainland Chinese people as nationals from Constitution point of view. Then, the paper looks into the subject from several points of view, including the nature of the addressed subject, the value system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purpose of enactment. It is find that the preclusion of the former Mainland Chinese people serving as civil servants is in harmony with amendment to the Constitution. It is furthermore not in conflict with the equal protection of law provided in Article 7 of the Constitution. However, part of the measure of the above said statute not in accord with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 should be amended in order to concur with preservation of state security and the adequate exercise of rights to serve in public service of the people. The Germany’s civil service law, which provides conditions of reappointment of former civil servants under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after German unification serves as a most valuable reference model.
109

911後台灣安全環境研究

陳子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911恐怖攻擊事件,對世人造成無與倫比的震憾與驚駭,對世局形成絕無僅有的影響與衝擊。台灣身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作為一個關心國家前途的公民,整個國際局勢的發展自不能置身事外,須儘早掌握身為小國的生存安全自處之道,以開拓國家未來發展的願景。 基於上述思維,作者以新現實主義華爾茲的國際政治體系理論的觀點切入,藉由文獻回顧,觀察911後台灣安全環境時,各家學者分別從國際安全、亞太區域、台海安全環境層面切入,發現每個環節對台灣安全都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但相關因素卻又相互牽連,交叉影響,唯有將三個介面相連結,方可一窺台灣安全環境的全貌。 在新世紀的國際環境,國際體系結構下美中戰略互動,才是影響台灣安全的重要結構性因素。如果美中聯合反恐愈是成功,台灣付出的代價也愈是昂貴,台灣絕對不可輕忽911事件提供中美在反恐上絕無僅有的合作契機,反恐戰爭越久,中共扮演的角色愈形重要,美國就可能傾向中共的一邊,應切忌使台灣問題成為美中關係反恐的籌碼。 世界格局的重心正向亞太地區轉移,美中日三國的互動關係更決定了東北亞與東南亞地區的戰略安全環境。對東北亞情勢而言,911後美國支持日本承擔更多區域安全責任,是比較有利於台灣對抗中共的戰略威脅,如何強化台日關係具有重大實質意義。北韓核武飛彈危機,台灣應當注意美日同盟對北韓問題處理的動向;美國是否以台灣利益作為交換與中共合作的籌碼;又萬一在朝鮮半島擦槍走火,台灣尤須對中共藉機武力犯台預作防範。對東南亞情勢而言,政經整合趨勢已是強權角逐的利益所在,台灣卻無對話空間,對於台灣整體安全影響深遠。 911後台灣安全環境,美國與中共的互動存在於台灣戰略布局首要考量的決定性因素。相對於身處亞太形勢中的台灣而言,美中台三邊關係對台灣安全具有決定性地位。美中台三邊無法構成等邊三角形的對等關係,美中關係與美國因素對台灣安全更具有關鍵性影響。911後美國兩岸政策已向中共修正,兩岸關係政冷經熱,政府間僵持對立,而非傳統性安全威脅對台灣已形成潛在隱憂。整體而言,911後的台海安全環境已出現對台灣不利的走勢,而保持現狀不僅符合國際反恐訴求,也是台灣最佳的戰略選擇,關鍵轉捩點在2004年的台灣總統大選。 關鍵字: 九一一 反恐 台灣 生存安全 國際體系 美國全球戰略 中共新安全觀 美日同盟 北韓核武危機 東協 美中台關係 武力犯台 非傳統性安全威脅
110

美國軍事介入台海軍事衝突可能性之研究 / The possibility of U.S. military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conflict in the Taiwan strait

張德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兩岸關係中,讓中共「不做」什麼,與美國會「做」什麼,是台灣國家安全中最重要也最複雜的事。其中又以中共一旦對台軍事行動,美國是否「軍事介入」,最為大家關注。由於部份國人期待著美國在中共武力犯台時會「做」些什麼,有恃無恐的心態,遮蔽了一個最重要也最根本的思維,亦即:維護台海和平與國家安全,最重要的應該是如何讓中共「不做」什麼,而非期待外人會做什麼! 本文即藉由探討一旦台海有事,美國是否軍事介入?以及可能介入的方式,促使大家思考:「為了台灣的國家安全,與其處於被動的期待美國會「做」些什麼,但可能遭遇限制;不如反思如何採取主動積極的作為,讓申共不做什麼。」 從國際關係的角度,不論美國基於那種理由而採取軍事手段介入他國事務,真正的目的都是為了美國自身的國家利益。本文因此先從相關的學理,分別探討國家利益與美國政策之間的關連性,以及美國軍事介入與海外用兵的原則與目的。根據這些理論,分析兩岸雙方對美國國家利益的影響,據此引伸出不論是從經濟、政治以及戰略利益的層面,美「中」關係既具有合作與互利的關係,也存在著結構性的矛盾。 由於兩岸軍事衝突將使台海現狀造破壞,不利美國的利益。如果原因為中共主動發起,誠如布希所言:「竭盡所能,協助台灣防衛」,美國軍事介入的可能性較高。不過如果因為是台灣走向獨立而引發衝突,美國介入的可能性將大為降低。這就是美國所一再強調的「中共不武,台灣不獨」。 如果美國具有介入的意圖,美國如何介入,是否直接參戰?根據本文對美、 「中」、台三方的軍力以及中共動武的方式所做的研析;並從與實際執行軍事介入政策的美國軍方實務的層面,包括:美軍的作戰準則、教範,執行軍事行動,特別是海外用兵的規範與指導,軍事決策者、作戰指揮官必須思考的問題所做的研究發現:「就美軍的軍事作戰能力而言,贏得短期的勝利應無問題。但是美國脫身不易,最後反易遭受拘束、牽制,將導致極大的風險,因而降低美國直接參戰的可能性。」因此研究結論認為,屆時美國的軍事介入行動,將以加強軍援、武力展示、以及提昇前沿駐防戰備為主;如果派遣艦隊進入台海水域,也是為了執行屬於「非戰鬥人員撤離」的撤僑行動。理論上說,「非戰鬥人員撤離」也屬於軍事介入的行動項目之一。只是這種性質的軍事介入,與國人所殷切期盼的會有極大的落差。對台灣的國家安全,未必具有正面的意義。 關鍵字:國家安全 國際關係 國際體系 九一一事件 中國威脅論 台海衝突 導彈 軍事介入 軍事干預 國家利益 人民解放軍 武力犯台 終戰指導 反恐

Page generated in 0.027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