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6
  • 38
  • 8
  • 3
  • 1
  • Tagged with
  • 50
  • 50
  • 21
  • 16
  • 15
  • 15
  • 15
  • 14
  • 13
  • 11
  • 11
  • 9
  • 8
  • 8
  • 8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宗教文化理念在漢譯中的再現—以《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的文化概念詞iurodstvo和chudo為例 /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concepts "holy foolishness" and "miracle" in the novel "The Brothers Karamazov" by F. M. Dostoevsky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s

王世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杜斯妥也夫斯基長篇小說《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問世已超過一世紀,作家原文擬傳遞的宗教文化理念,對漢譯本讀者仍存在許多迷霧與不解,本論文擬探討杜斯妥也夫斯基長篇小說《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中突出的人物形象--「聖愚」,以及承載「神蹟」的人事物。「聖愚」作為俄羅斯宗教文化特殊的標誌,近年來廣受學界討論,惟從漢譯作品的角度,從文化翻譯的立場而言,鮮少有人以語言文化人物類型作分析,本論文將透過研究語言文化人物類型,在各式各樣翻譯作品版本的使用情境對比下,尋找出文學翻譯中所再現的俄羅斯文化情境,並嘗試給予各翻譯作品版本作評價。
12

自殺事件的媒體再現──以2004年四報為例

陳若齡, Chen, Jo-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殺事件的報導在近年引起重視,主要是因為不少國外研究發現,自殺報導可能引起模仿效應,它會為易受影響、有自殺傾向的個人,提供真實的生活模式。根據再現理論,媒體在報導自殺事件、解釋自殺成因時,往往不可能反映真實,而當媒體所再現的是一幅扭曲的自殺圖像時,這些新聞報導不但無法幫助讀者真正瞭解自殺成因和防治方法,反而可能對某些有自殺傾向的人們提供模仿的途徑。 因此本研究分別從「新聞報導特色」、「新聞處理方式」、「訊息傳遞類型」,探究國內四家主要報紙自殺事件的報導,旨在瞭解:一、報紙如何報導自殺新聞,呈現的內容為何?;二、報紙新聞如何再現自殺,建構了何種自殺「真實」?三、報紙報導自殺時,究竟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透過內容分析法,本研究發現,四報在新聞報導特色上有:一、選擇性報導自殺;二、強調特殊自殺類型;三、為自殺者貼上道德標籤;四、簡化且聳動的報導。在新聞處理方式上則顯示:一、討論及配合說明自殺問題的相關新聞不足;二、自殺新聞所在版面及位置過於顯著;三、近半數的自殺新聞都會搭配照片,呈現方式以特寫和中景為主,內容以「無自殺者現場」和「自殺現場之自殺者」較多。在資訊傳遞類型部分顯示:一、自殺防治資訊不足;二、缺乏對自殺問題的深度討論。另外比較四家報紙發現,以《蘋果日報》和另外三報差異較大,雖然傳遞不理想的自殺訊息比例較高,卻也比其他三報更常傳遞有助於防治自殺的訊息,但綜合來說《蘋果日報》的自殺頭條、照片數量和面積都較另外三報多出許多,且好採用特寫及自殺者在自殺現場的聳動照片。 本研究發現提醒新聞實務工作者,自殺新聞可以具有感染模仿效應,因此在新聞價值取捨間,應從道德層面去思考,減少不必要的自殺過程和手法描述,不要重複且持續報導自殺事件,也不要過度渲染美化名人自殺,要盡可能去反思既有報導方式所帶來的社會影響,設法提供多元且有助減少類似自殺發生的資訊,不要將自殺事件視為一般社會新聞來報導,發揮媒體的社會責任。
13

画像入力デバイスを用いた色再現および分光情報取得における確率的推定の適用に関する研究

村山, 雄亮 24 March 2014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18263号 / 工博第3855号 / 新制||工||1591(附属図書館) / 31121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機械理工学専攻 / (主査)教授 井手 亜里, 教授 椹木 哲夫, 講師 中西 弘明, 教授 蓮尾 昌裕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ngineering)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14

街頭塗鴉的日常生活研究:以台北市西門町為例 / Graffiti and Everyday Life:A Case Study of Hsimending,Taipei

黃柏堯, Po-Yao,H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駐足欣賞一則街頭塗鴉開始,本文的發問是:從傳播角度出發,該如何做跨學科的街頭塗鴉研究?日常生活的研究是重視差異性、尋求在異化的生活中翻轉可能的研究,因此更精準的問法則是:街頭塗鴉與「日常生活」的關連為何?塗鴉抵抗了什麼? 發問的場域是台北市密集、大量出現街頭塗鴉的地點—西門町。其原因是西門町是年輕人聚集出沒的地點;另外2000年之後政府與民間合力改造,使得西門町成為台北塗鴉最密集之處,也使得觀察、比較不同權力在此的運作得為可能。 行文脈絡上,我將從華山塗鴉事件出發,以合法非法的辯論為起點,進一步導入全球與台灣塗鴉發展,指出塗鴉是「全球與地方」發生關連的次文化文本。接著,則透過理論的辯論與整理,闡述街頭塗鴉的抵抗精神。同時並透過西門町的歷史發展與理論意義探討,我將街頭塗鴉文化重新擺回2000年之後的時空環境作理解,這個塗鴉世代是奠基在網路崛起的時空背景下,當下的台北都會塗鴉景觀才得為可能。最後透過空間參與觀察、訪談與文本分析,我將塗鴉的意義界定為日常生活中的抵抗,他在平靜的生活中進行翻攪,讓一切是與不是產生碰撞,他不直接抵抗商業體系,也不直接衝撞公權力,他讓這兩者的內部產生矛盾,激盪出新的意義,這是過去進行抵抗的研究常忽略的所在,也是後續相關研究進行時必須反身性捕捉到的一點。 在文明廢墟中尋求救贖,在日常生活中尋求差異,這是文化研究的重心,透過對塗鴉與日常生活的考察,我們才能掌握現代生活中,主體與文本、再現與空間的複雜關連。
15

有機食品的媒體再現—以《中國時報》、《聯合報》以及《民生報》的報導為例(1995-2006年)

陳琪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有機食品現今已成為全球的新興飲食風潮。消費者獲取有機相關資訊的管道之一便是媒體,然卻少有研究討論之。本研究作為一初探研究,欲得知媒體在有機風潮時興的過程中扮演了何種角色。研究問題包括:文本如何再現有機食品樣貌?主要的型態為何?除此之外,本研究亦想進一步得知不同媒體文本的詮釋手法是否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又為何?最後,由於有機食品從引進至今歷經了長約十年的時間,這期間無論是新聞形式或內容都可能有所變化,本研究亦想探知在這十年間新聞的形式或內容是否有所變化? 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本研究使用內容分析輔以框架分析的方式,分析了《聯合報》、《中國時報》以及《民生報》約11年間(1995-2006)的相關新聞。本研究結果顯示,有機食品新聞多為「純淨新聞」,且主要出現於「地方/都會」版面,各報及各時期的分佈皆同;「活動或商品優惠」則為有機新聞最主要之主題;新聞消息來源部分,無論是三家報紙或有機食品發展各時期,消息來源引用比例最高的皆為「食品業者」,且遠超過其他消息來源的發言比例。 新聞框架方面,「個人身心價值」則佔了絕大多數的新聞比例,各報及各時期的新聞框架排序則略有不同;最後,在新聞語氣的運用部分,「有機市場概況」、「有機食品資訊」、「活動或商品優惠」以及「個案抗病經驗」等主題的報導多使用正面語氣,其他語氣偏低;然「有機品制度」及「食品安全」等主題的報導語氣較為平均,雖然以中立/混合語氣為主、但肯定及否定語氣亦皆佔了不少比重。 整體而言,有機新聞在這十年間持續增加,反映出有機食品受到社會重視的現象,有機新聞呈現出與地方經濟生活難以分割的特性,則或可成為促進社區發展的推手。然有機食品新聞因處理了較多消費性議題,文本呈現較為一般新聞鬆散而可能有廣告化的疑慮,新聞從業人員則可能更需小心謹慎地處理這類議題。
16

憂鬱症的美麗與哀愁:名人VS非名人的憂鬱症新聞報導再現 / The Beauty and the Sadness of Depression- How Newspapers Present the News of Celebrities and non-celebrities with Depression

吳孟津, Wu, Meng Ch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名人罹患憂鬱症,甚至因憂鬱症自殺導致死亡的消息不斷見報,使得媒體對於憂鬱症的報導大幅度增加,也引起了大眾對此類精神疾病的高度重視,但每篇新聞再現的憂鬱症樣貌似乎並不一致。故本研究欲探討在憂鬱症漸受媒體與輿論重視的大環境裡,媒體如何形塑「憂鬱症」此特定精神疾病?對於憂鬱症論述的消息來源引用為何?不一樣的消息來源呈現了什麼樣的報導輪廓?報導語氣偏向正面溫馨還是負面?呈現憂鬱症的醫學真實與社會真實的情形為何?而在不同新聞主角身分是否會導致報導方式及面貌呈現差異? 本研究嘗試以2003年5月1日《蘋果日報》發刊為起點,至2006年12月31日止,四年內《蘋果日報》與《中國時報》的憂鬱症新聞為樣本,共取1,371則新聞,用內容分析法檢視兩報憂鬱症新聞如何呈現憂鬱症,並觀察此類新聞報導有何特性。 研究結果發現,憂鬱症新聞的版面分佈會因報別、主角身份呈現差異。《蘋果日報》憂鬱症新聞較常出現在頭版、影視娛樂版、生活消費版、論壇版,且其名人新聞亦較《中國時報》多;而《中國時報》憂鬱症新聞則較常出現在健康醫療版與地方版。在新聞性質方面,《蘋果日報》評論類新聞較《中國時報》多,但卻不因主角身份而有異。 憂鬱症新聞主要議題裡,兩報各議題排名順序雖小有差異,達統計顯著,但皆以「非以憂鬱症為主軸的議題」新聞為最多,而名人新聞有較非名人高許多的比例,新聞內文出現和憂鬱症無關聯的議題。 消息來源方面,《蘋果日報》引用憂鬱症患者本身與親友話語的比例比《中國時報》高許多,《中國時報》則仍注重「專業人士」話語的援引;名人新聞超過一半以上引用患病者話語,然而非名人新聞卻是患者與專業人士話語並重。 在生物醫學模式呈現方面,《中國時報》提供較多關於「醫師診斷」、「就醫後之果」、「非醫學治療後之果」、與「預防」的資訊;尤其是名人新聞出現「醫師診斷」與「就醫後之果」兩項目的比例,較非名人新聞低。其餘生物醫學模式呈現和憂鬱症社會真實各面向所造成的報別和主角身份差異則不大。
17

從優生保健法爭議看墮胎新聞的再現

賀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採用Fairclough的批判論述分析,針對《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從1968年到2007年與優生保健法立法緣由、法案內容考量、討論,以及施行狀況相關的188篇新聞進行分析,以探討台灣媒體在墮胎論述中所建構的內容、反映出的觀點,以及權力運作的軌跡,並配合Fairclough的批判論述分析方式,本研究將分析分為文本層面的描述、論述層面的解釋,和社會文化層面的詮釋三層次。 本研究依照時間先後,將優生保健法的發展分為四時期,第一時期從1968年至1982年5月20日,此時期為優生保健法在行政院研擬時期,報導以告知法案內容與法案進度為主,強調優生保健法對於降低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品質的助益,並將優生保健法建構為解決人口問題的良藥;第二時期從1982年5月20日到1984年12月31日,此時期為行政院通過優生保健法草案到立法院三讀通過草案時期,報導特色在於正反意見的並陳,而非單方面傳達優生保健法的正面效果,不過贊成通過優生保健法的一方在報導中較具有優勢,除了標題不時強調優生保健法所能帶來的好處外,也替贊成者建構出專業、正面的形象;第三時期為1985年1月1日到2003年4月16,此時期為優生保健法正式實施之後,到衛生署第再度擬定優生保健法修正草案,此時期的報導關注墮胎合法化帶來的種種缺失,並宣稱墮胎有逐漸氾濫的情形;第四時期從2003年4月17到2007年1月,此時期為優生保健法修正草案提出到立法院審議為止,報導關注優生保健法修正草案所引起的爭議,並將法案建構為製造社會問題的惡法。 本研究發現,不同時代的優生保健法討論,建構出的墮胎圖像與定位也有差異。在媒體論述中,優生保健法的角色從可以解決人口問題、提高人口素質的良法,變成造成墮胎氾濫的惡法。在消息來源方面,早期由政府部門主導論述的地位漸漸被醫師團體所取代,當優生保健法在行政、立法兩院審核時,立法委員的發言也受到媒體的重視,不過與墮胎最直接相關的女性,卻是優生保健法討論中最缺乏力量的,直到2003年後女性觀點才被呈現於媒體上。而媒體也習慣用缺乏可靠的統計數據來描繪墮胎氾濫的現象,並將墮胎與「性氾濫」、「性道德敗壞」做連結,引發對墮胎者道德敗壞與偏差性行為的想像,而墮胎女性被建構出的形象多半是負面的,如衝動的女性或是不尊重生命的女性。墮胎女性除了被建構出負面的形象之外,女性身體也成為人口政策的工具。不論出生率過高或是過低,女性的子宮都被指責為問題的所在,卻忽略女性在生與不生之間的考量。 台灣墮胎論述的特色有三,分別為:(一)與性道德的牽扯不清;(二)不討論「生命定義」的問題,懷孕即是懷有生命;(三)墮胎女性意見的缺席。墮胎是涉及生殖、家庭、醫學、政策、人口等的複雜議題,不過媒體往往將墮胎討論簡化成生死的兩難、性開放的結果、宗教與女性主義的對立等。本研究認為媒體可利用深度報導的形式,或在報導中提供更多正確完整的資訊,協助社會理解墮胎議題的多重面向,讓墮胎議題有更多討論空間。
18

自我的詮釋,再現的自我:新世紀台灣自傳體小說潮流研究 (2000—2005) / The self-interpretation and self-representation : the study on the trend of roman autobiographique in Taiwan in the new century (2000—2005)

簡乃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將新世紀的自傳體小說書寫風潮視為一個文學現象來做整體的探討,同時以此時期的自傳體小說創作做為主要研究個案,並且旁及其時代背景之探討,觀察自90年代以降台灣歷史社會與文學生態的變遷,是如何提供作家們書寫風格變異的契機,促使自傳式文學的書寫風潮一路延燒至新世紀,而興起一波自傳體小說書寫潮流。本文將自傳體小說書寫置放於90年代以降自傳式文學的整體發展環境中來觀看,嘗試做一個文學類別的發展脈絡探討。同時,從總體的文學書寫現象觀照把握,以新世紀自傳體小說的熱門創作主題與當代社會文化及文學生態的扣連作為論述主軸,針對幾個重要的創作主題進行解讀分析,企圖探討自傳體小說文類與台灣社會文化及文學場域的互動,並將這個文學現象的研究討論,建立於文本細緻解讀的基礎之上,以五位作家的六部自傳體小說,作為這波自傳體小說書寫潮流的研究個案,進行文類與文本的考察。本文先就文學外緣開始探討,進而進行文本研究個案的細緻解讀,以期較為全面而深入地論述新世紀自傳體小說書寫風潮的價值與意義。
19

電視新聞敘事研究:以戲劇性元素運用為例 / Narrative analysis of dramatic elements in Taiwan cable TV news

郭岱軒, Kuo, Dai Hs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探索台灣當代電視新聞記者如何使用戲劇性元素講述新聞故事。著重研討電視新聞之敘事情節與視聽覺元素的安排。 自2010年12月起,三家電視新聞台半個月期間之晚間新聞時段,抽取24則電視新聞進行內容與文本分析。 研究發現電視新聞敘事模式跳脫以往沿襲自平面媒體之倒金字塔式寫作結構,採用戲劇性敘事結構講述新聞情節。敘事特徵包括「開頭框架」蘊含視聽覺導向之邏輯,如明顯易見的衝突、異常、或具衝擊性畫面經常置於新聞開頭。或是以自然音、訪問人物聲刺開場以建立新聞環境與情境。「結束框架」可分為結論、口頭反應及記者提問。 戲劇性元素運用方面,內在戲劇性元素以「失去生命的危機」和「人與他人(集團)之間的衝突」運用最多,並搭配其他外顯戲劇性視聽元素輔助強化。外顯戲劇性視聽元素以「干擾性旁白」、「自然音」運用較多。視覺上以特寫鏡頭、定格特效與重複畫面方式突顯戲劇性。重現新聞情境的模擬畫面或以新聞人物觀點拍攝的主觀畫面並不多見。 記者亦採用大量聲刺或對話來突顯人物性格、賦予人物意義,並以人物的動作行為描繪其心理狀態、情緒與態度。本研究歸納了電視新聞敘事的基本架構,試圖由敘事理論出發,引導戲劇和與新聞領域間對話,亦發現文類混同的情況。 未來電視新聞戲劇化研究可朝閱聽人研究、美感體驗之接收分析或探究其情節公式與類型以挖掘其深層的文化、社會意義。 / This study intends to explore the representations of Taiwan TV news. The purpose is to find out how TV news journalists use dramatic elements in news stories.Samples were 24 segments (SOT) of prime time news from 3 TV news channels. Content analysis and text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analysis sampled news sto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TV news narratives have their unique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Instead of inverted pyramid structures, dramatic structures were open with visible conflicts, unusual, or expressive pictures and natural sounds or sound bites.The ending includes conclusions, oral responses, and reporters’ questions. TV Journalists also like to use subjective tones to make news sounds kind and dramatic. They use the “freeze shots”, the “repeat shots” for detailed description whereas “simulation screens” and “subjective screens“are rare. They also use lots of sound bites and dialogues between reporters and interviewees to make the news relevant and vivid to audience. Future research can go further to explore the dramatic narrative structures of TV news on a broaden perspective or on a large scale. Audience reception analysis or formula and genres of TV news are other topics worthy of study.
20

臺灣的文化政治:電影敘事中新移民女性的形象分析 / The cultural politics in Taiwan: narrative analysis on the image of the immigrant women in films.

王秀濱, Wang, Hsiu P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探討電影敘事中的新移民女性形象,是否如後殖民主義批判所述地將「外籍新娘」再現為弱勢的「他者」,以彰顯主流族群的主體優越性。新移民女性被再現為弱勢的國族、文化、性別、階級的「他者」,台灣對於新移民女性的負面建構,反映了普遍存在的貶抑「第三世界」的價值觀。 除了影片中新移民女性的負面再現部份,本研究發現少數影片試圖轉化新移民女性之形象,記錄著新移民女性的賦權過程。飄洋過海的新移民女性從沉默失語到自主發聲,也展現了新移民女性從受害者形象到能動者的可能。 隨著移入台灣的新移民女性人數越來越多,但主流意識卻將她們視為從屬地位的、聲音被隱沒的,甚至是較為低劣落後的「他者」,成為了文化政治角力弱勢的一方。多元文化主義的視角目標在於尊重文化之差異,作為一個思考的途徑以反省主流社會的文化政治現象。但並非理想化地提倡多元文化視角,即能改善現行狀況,惟有在新移民女性享有其他完整與平等的公民權,才能真正從多重的弱勢困境中解脫,台灣也才能成為一個更尊重並實踐多元文化的社會。

Page generated in 0.015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