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論Rawls的公共理性之理念:以Rawls與Habermas之對比所展開的三種詮釋探討該理念在Rawls理論中的位置陳俊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之首要目標在於針對Rawls後期思想體系的核心,亦即「公共理性之理念」的意涵與理論地位,以及他將「整全性的學說」排除於公共論理之外此一作法,透過提出三種詮釋觀點予以逐步釐清,並嘗試為Rawls加以辯護。第一章藉由說明Rawls以六個基本理念建構而成的基本理念體系,在其整體正義理論中將「公共理性之理念」予以初步定位。為了要進一步理解此一理念之主要特徵,以及它在當代政治哲學的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可能引發的相關爭議,在第二章中對於Habermas與審議式民主理論略作介紹,以作為理解Rawls的適當脈絡。第二章首先介紹Habermas對於「人權」與「人民主權」之緊張關係的分析,並將他用以解決此一爭議的理論設計,亦視為一種廣義的「公共理性之理念」來略加說明。至於第二章的末兩節,則以審議式民主理論內部的「實質性」與「程序性」之爭議為焦點,並指出「審議的無窮回歸」此一審議式民主理論無法解決的難題,以作為理解Rawls的「公共理性之理念」的線索。餘下的三至五章,依序提出了三種不同的詮釋觀點。第一種詮釋觀點將「公共理性之理念」理解為一種以審議式民主為理想藍圖的民主改革方案;第二種詮釋觀點則將該理念視為Rawls針對「自由憲政民主之理念」所提出的辯護方案:至於在第三種詮釋觀點中,「公共理性之理念」成為針對在TJ中仍有疏漏之證成策略的一種修正方案。
|
22 |
台灣法輪功研究-理性選擇理論的觀點莊豐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調查法輪功在台灣發展的過程以及在台灣主要的組織與活動,同時使用Stark的分類,以張力的強弱為標準,對台灣法輪功做出定位,筆者認為法輪功即便不是宗教,也是一個幾近成熟的宗教組織。本文採取深度訪談為研究方法,一共訪談了13位台灣的法輪功學員,以理性選擇理論為本文的理論架構,試圖理解台灣的法輪功學員接觸與修煉法輪功的歷程,並且分析個人在修煉法輪功之後的改變。
另外,本文針對法輪功宣稱能夠治病,以及法輪功學員在修煉法輪功之後認為不再需要看病的特色,分析了法輪功的病業論和疾病觀,這能夠幫助我們理解,當個人在接受宗教的解釋之後,在觀念與行為上的改變為何。
|
23 |
ヤスパースにおける暗号思想と交わり思想の展開--交わりとしての思惟--布施, 圭司 25 November 2014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論文博士 / 博士(文学) / 乙第12865号 / 論文博第608号 / 新制||文||608(附属図書館) / 31583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宗教学専攻 / (主査)教授 氣多 雅子, 准教授 杉村 靖彦, 教授 芦名 定道 / 学位規則第4条第2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
24 |
理性的預期和總體經濟模型之探討─台灣之實證分析包佈訓, Bao, Bu-X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前言。第二節:研究的目的與動機。第三節:本文結構。
第二章:對先前文獻的介紹與評述。第一節:理性預期與自然失業率的關係。第二節
:在近代文獻上–理性預斯的總體模型介紹。第三節:對各種有關模型的評述。
第三章:在理性預期下,總體計量經濟模型的研究。第一節:傳統總體計量經濟方法
的困難。第二節:縮寫式的理性預期模型。第三節:鄒至莊教授的計量經濟模型。第
四節:在理性預期下,經濟政策的評估與最適計劃的爭論。
第四章:在理性預期下,台灣總體經濟模型的設立:第一節:模型的架構與假定。第
二節:估計的方法。第三節:估計的結果與分析。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全文共分為五立,共約三萬五千字左右,利用理性預期的假設,印證台灣總體模型,
是否只有非預期的貨幣或財政變數才能影響實質經濟變數。
|
25 |
「規範性理性」在「Wason選擇作業」上所扮演的角色 / 從選擇歷程邏輯性與「雙思考系統理論」的角度探究陳宏道, Chen, Hung-D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Wason選擇作業」是推理心理學領域中相當經典的作業,由於原版的 「Wason 選擇作業」正確率相當低,引發許多學者相繼投入研究,並形成了各種理論。例如「實用推理基模理論」、「社會契約理論」、「相配偏誤理論」、「訊息獲得量理論」、「關聯性理論」等等。歷經約四十年的研究,「Wason選擇作業」從經典的推理作業至今則被許多研究者質疑其成為研究推理歷程作業的 適當性,有些研究者則認為「Wason選擇作業」應被視為決策作業而非推理作業,並認為參與者在這個作業上不會表現出合於邏輯的推理能力。本研究重新以「規範性理性」的角度探究參與者在這個作業上的表現。研究一以「命題解讀作業」做為輔助,發現至少三成的參與者在傳統抽象型式的「Wason選擇作業」中的選擇行為是符合邏輯對應的,這樣的比例並不低於「命題解讀作業」本身的「正確」率。由於在傳統「Wason選擇作業」上要有「正確」表現須正確解讀命題且無其他形式誤解題意再加上符合邏輯的選擇歷程,低正確率可能僅是各歷程「正確」率相乘的效果,而非「選擇歷程」不具邏輯性所致。研究二則以「雙思考系統理論」的觀點設計有利於「系統二」(即分析性系統)歷程表現的評估型「Wason選擇作業」,實驗一與實驗二分別有約四成及五成七的參與者表現符合「規範性理性」的預期。本研究認為過去多數「Wason選擇作業」的研究著重在研究「系統一」(即聯結性系統)的歷程,故未能觀察到參與者高程度的邏輯表現。本研究結果顯示「規範性理性」在「Wason選擇作業」仍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最後提出新的研究取向並討論「理性爭議」的課題。
|
26 |
公共行政理論危機與重建方向 / The Crisis and Rebuilding Direc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ory蔡秀涓, Tsai,Hsiu Ch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共行政做為人類日常活動中之一環,其角色則是越來越重要;尤其是近
百年來,人類無論是於智識、技術或文化均呈現多元、異質與跳躍的變化
。公共行政所面對的是越益複雜與迅速變遷的環境,面對變遷如此劇烈的
社會,現代政府已無法再以過去的行政措施來解決日益複雜的公共問題,
而傳統公共行政理論面對如 此之挑戰不僅無力指引公共行政實務,甚且
自身亦漸喪失方向而形成公共行政理論危機,此種困境不但使得公共行政
學失去了反 省進步的能力,亦使得公共行政實務日漸隳墮。 基於
前述的理由,筆者遂自批判的觀點對公共行政理論之現機存危機做一探討
,同時建議各危機之重建方向,以期能趨使公共行政理論朝向更”公共”
之方向邁進,並成為公共行政實務之指引。以下僅就各章研究問題概述如
下:第一章 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與限制
,以及研究大剛等,以為後續探討之引言。 第二章 理論危機
:本章乃從批判之角度對公共行政理論之危機提出反思;包括對『學科認
同』危機、『技術理性』危機、『研究典範』危機與『研究方法』危機等
四方面進行探討,並強 調其對公共行政理論之影響。第三章 公共哲學
:本章首先探討公共哲學之意涵及其基礎,並自歷史的角度探究公共哲學
於人類政治、社會生活中之角色,且提出五種較為普遍之公共哲學觀點以
為說明,並特別著重於『公民』觀點之公共哲學的重要性。第四章 溝通
理性:本章針對技術理性過度膨脹所形成之危機而提出溝通理性以為公共
行政理論重建之方向。第五章 自然論典範:本章係自與實證論之各面向
均呈相對之自然論典範著手,建議公共行政理論之研究典範。第六章 質
的研究:筆者於本章中特別自質的研究方法之意義、倫理、研究過程等項
介紹質的研究方法,以利於瞭解其與量的研究方法之差異。
第七章 結論:本章係就本論文之研究
主題做一回顧,並對未 來之研究方向提出建議,以供對此論題有興趣從
事更進一步探討者之參考。
|
27 |
理性預期、股價與匯率之動態調整李忠賢, LI,ZHONG-X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Blanchard " Output,the stock Market and Interst Rates " 和 Dornbusc-
h " Expectations and Exchanqe Rate Dynamics " 為監本。探討貨幣政策對股價和
匯率的影響及股價和匯率的交互影響。以前與此有關之文獻皆采取完全預期,本文之
一主要特色為采用Muth之理性預期。
本文共分為四章:第一章,對過去的文獻加以回顧并對本文作一簡介;第二章,建立
一包括財貨市場、貨幣市場和股票市場之封閉經濟模型。探討在理性預期下 ,Blanc-
hard Model與在完全預期下有何不同?并探討貨幣政策對股票的影響和分析結構參數
對股價跳躍幅度和變異數之影響。第三章,將第二章的模型擴充為一小型開放模型,
與 Dornbusch模型不同之處為本文假設資本不完全移動。并且探討股價和匯率之交互
影響。第四章,對本文作一結論。
|
28 |
技術進步、勞力吸收與經濟發展夏雁峰, XIAN, YAN-F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我們提到一國經濟發展之情況時,多半是以該國之產出成長率與就業率這兩大經濟
指標來衡量,而欲企進此兩大指標之改善,技術進步所扮演之角色是相當重要的。本
文之目的,即欲以循次漸進的方式,由生產函數引出技術進步理論,再將技術進步放
入生產函數中,導出勞力吸收模型,以了解技術進步、勞力吸收與經濟發展之關係。
其中並利用新近發展出之理性預期理論來解釋有關貨幣面之實質變數。最後將以台灣
為例做實證研究,並因之對台灣經濟發展提供數項政策建議。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指出個人研究動機及方法,細分三節。第二章探討技術進步理
論,分三節論之。第三章則為勞力吸收理論與模型之建立,共有四節。第四章為台灣
實證研究,亦有三節。第五章則為結論與建議。
|
29 |
理性預期下消費函數之理論與驗證林秋發, LIN, GIU-F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共三十冊,三萬五千字,分四章。
在古典學派的消費函數理論,消費係利率的函數,到了凱因斯,所得才正式出現在消
費函數,由於凱因斯對消費函數的設定,係依所謂基本心理法則而來,乃引起學者研
究消費函數的興趣,各種學說紛紛出現,乃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在各種理論中,以
M.Friendman 和 A .Modigliani顯得較為突出,在此兩家學說中,雖然引進預期所
得的概念,然而他們係以過去的所得來估計未來的預期所得。本文試著引進理性預期
的概念入未來預期的所得,亦即假設個人對未來所得的預期是理性的。在這樣前提下
,再加上M.Friedman 的消費理論,吾人可得出消費呈Random walk 的形式。最後吾
人利用台灣資料來測試消費是否呈 Randon walk。
|
30 |
此世立約與彼世救贖──霍布斯政治思想中的理性與啟示林浩懿, Lin, Hao-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試圖從霍布斯在形上學的立場,關聯至他政治思想中的相關討論。霍布斯同時兼有決定論以及懷疑論的哲學思維,他藉此劃出理性與啟示之間的界線。本論文認為霍布斯藉由「事實存在」(de facto)主權的論證方式,消解了代表論的弔詭以及第一履約者的弔詭。再者,霍布斯藉由獨特的末世歷史觀,使人對於啟示領域的焦慮與盼望,轉為支持塵世和平的重要助力。
|
Page generated in 0.227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