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02
  • 686
  • 16
  • Tagged with
  • 703
  • 703
  • 267
  • 244
  • 224
  • 210
  • 186
  • 177
  • 152
  • 130
  • 123
  • 121
  • 117
  • 113
  • 107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431

台灣資訊服務業經營策略與組織系統流程 / The Business Strategy and Systematic Organization Process of Information

李裔武, Li, Yi-W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以往有關資訊服務產業的文獻,大多將重點放在競爭策略、關鍵成功因素或組織結構的屬性上,且多屬於以問卷調查方式進行的「量的研究。至於以個案訪問的方式,深入探討資訊服務產業經營策略的「質的研究,並不多見。因此本研究乃以司徒達賢教授提出的策略矩陣分析法為架構,採用個案研究的分析方法,針對國內經營資訊服務產業的三家外商,進行綜合性的訪談;並輔以資策會ITIS計畫的次級資料,分析廣義的資訊服務產業價值鏈與策略要素,並進而與關鍵成功因素結合。然而,為了能將理論與實務結合,在郭崑謨教授的指導下,也進一步將廠商實際的配套作為,歸納為組織系統流程,希望透過外商實際的經驗,能對國內資訊服務業者有所助益。 本研究之目的包括:1. 台灣資訊服務產業價值鏈的界定;2. 以策略要素描述與驗證產業的經營策略;3. 找出產業關鍵成功因素與策略要素的關係;4. 建構產業的組織系統流程,以支援經營策略。而本研究亦得到以下五點結論:1. 整體而言,策略矩陣六大構面所含括的48個策略要素,全都可以在資訊服務產業中找到相對應的策略作法;2. 客戶對於整套解決方案的需求愈趨強烈,使得資訊服務業六大區隔的界線也愈趨模糊,因此,產業Know-How將成為資訊服務業者的核心競爭力所在;3. 專業人才將是資訊服務業者最重要的資產;4. 良好的學習性組織才能蓄積專業與經驗,使人才的培育與發揮成為可能,並且將成果留在組織的機制中;5.組織系統流程的建立,不僅使人人做專案成為常態,也使得快速反應市場與客戶,和彈性角色扮演的網路組織成為可能。 此外,本研究並針對台灣資訊服務業者,提出以下三點經營策略的思考方向:1. 資訊服務業必將主導資訊業走向;2. 資訊服務業將是進入障礙極高的產業;3. 組織系統流程將主導資訊服務業的工作模式。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目的 1 第二節、研究對象與限制 3 一、研究對象 3 二、研究限制 4 第三節、研究程序 6 第四節、論文章節與結構 8 第二章、文獻探討與研究設計 10 第一節、策略管理的觀念 10 一、何謂策略 10 二、策略管理的範圍與層級 13 第二節、產業分析 15 一、五力分析 15 二、產業的策略構面 17 第三節、事業策略分析 18 一、策略規劃的程序 18 二、策略構面(Strategy Content) 21 三、策略類型(Strategy Pattern) 23 第四節、關鍵成功因素 28 一、關鍵成功因素的定義 28 二、關鍵成功因素的分析與確認 30 第五節、策略矩陣分析法 33 一、策略矩陣的構成 33 二、以策略矩陣分析法做產業與競爭分析 37 三、以策略矩陣分析法做事業策略分析 39 第六節、組織系統流程 41 第七節、資訊服務產業的相關研究 43 一、資訊服務業競爭策略、組織結構與績效滿意度 43 二、資訊服務業關鍵成功因素與競爭策略 47 三、資訊服務業者競爭的關鍵成功因素 49 第七節、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 50 一、研究設計 50 二、研究方法 52 第三章、台灣資訊服務產業現況 55 第一節、資訊服務業產業範圍 55 第二節、台灣資訊服務業的現況 61 第四章、台灣資訊服務業經營策略分析 64 第一節、資訊服務業策略矩陣 64 一、產業價值鏈的展開 64 二、策略矩陣的形成 75 第二節、資訊服務業者策略要素分析 76 一、與『產品線廣度與特色』有關的策略要素 76 二、與『目標市場之區隔與選擇』有關的策略要素 85 三、與『垂直整合程度之取決』有關的策略要素 92 四、與『相對規模與規模經濟』有關的策略要素 96 五、與『地理涵蓋範圍』有關的策略要素 100 六、與『競爭武器』有關的策略要素 104 第五章、資訊服務業組織系統流程 112 第一節、組織系統流程的建構 112 一、組織系統流程建構的原則 113 二、組織系統流程與關鍵成功因素 115 二、組織系統流程與策略要素 119 第二節、個案公司分析 121 一、策略型態 121 二、組織系統流程 124 三、關鍵成功因素 129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130 第一節、結論 130 第二節、台灣資訊服務業經營策略趨勢與建議 133 第三節、後續研究方向的建議 136 參考文獻 138 中文部份 138 一、論文 138 二、書籍 140 三、期刊 142 英文部份 143 表目錄 表1-1 1995年台灣生產世界第一的資訊產品 2 表2-1 策略定義表 11 表2-2 策略的層級 14 表2-3 有關策略構面之不同分析觀點 22 表2-4 Glueck的四種策略類型格 23 表2-5 大前研一的四個基本策略 25 表2-6 關鍵成功因素的定義 29 表2-7 關鍵成功因素的確認方法 32 表2-8 中國砂輪公司的策略矩陣 35 表2-9 策略要素 36 表2-10 資訊服務業之碩博士論文研究 43 表2-11 各策略集群對於競爭策略構面的重視程度 44 表2-12 各策略集群對於競爭策略構面的Scheffe多重比較 45 表2-13 競爭策略與組織結構的相關性 46 表2-14 競爭策略與績效滿意度之相關性 47 表2-15 資訊服務業關鍵成功因素 48 表2-16 各區隔資訊服務業者競爭的關鍵成功因素 49 表3-1 資訊服務業產業結構 58 表3-2 資訊服務業市場規模 61 表3-3 資訊服務業各區隔市場剖析 62 表3-4 資訊服務業各區隔主要廠商 63 表3-5 資訊服務業個別廠商獲利能力 63 表4-1 各行業別資訊化現況與發展趨勢 68 表4-2 各行業別資訊化現況與發展趨勢 69 表4-3 資訊服務業策略矩陣 75 表4-4 產品/市場組合 77 表4-5 價值活動與規模經濟 97 表4-6 關鍵成功因素與策略形態 106 表5-1 組織系統流程與關鍵成功因素 116 表5-2 組織系統流程與策略要素 119 表5-3 策略型態、功能政策和組織方式的改變與配合 123 表5-4 組織系統流程(第一階段) 125 表5-5 組織系統流程(第二階段) 127 表5-6 組織系統流程(第三階段) 128 表6-1 企業用戶平均的資訊科技支出(百萬美金) 133 圖目錄 圖1-1 研究進行步驟 6 圖2-1 企業營運循環 12 圖2-2 產業分析的五力 15 圖2-3 策略規劃模式 18 圖2-4 事業策略制定之架構 21 圖2-5 研究架構 51 圖4-1 資訊服務的價值活動 67 圖4-2 與『產品線廣度與特色』有關的策略要素(一) 77 圖4-3 與『產品線廣度與特色』有關的策略要素(二) 83 圖4-4 與『目標市場之區隔與選擇』有關的策略要素(一) 87 圖4-5 與『目標市場之區隔與選擇』有關的策略要素(二) 91 圖4-6 與『垂直整合程度之取決』有關的策略要素 95 圖4-7 與『相對規模與規模經濟』有關的策略要素 99 圖4-8 與『地理涵蓋範圍』有關的策略要素 103 圖4-9 與『競爭武器』有關的策略要素 110 / In the past years, most of research of theses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Service Industry are "quantitative" analysis via question sheet. As to the approach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by case study is less. Thus, I'd like to do a deep analysis focused on the specific subject, business strategy, via the strategic matrix of Dr. Seetoo and the reports of III of ITIS project. Moreover, based on the instruction of Dr. Kuo, I try to combine the theorey and practice to build a systematic organization process. The objective of the thesis is: 1) Build the value chain of IT service industry in Taiwan; 2) To describe and verify the business strategy of the industry based on the strategic element s; 3)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S.F and strategic elements; 4) Construct the systematic organization process to support the business strategy. By the way, the thesis also gets five results: The strategic practice of vendors of IT service could be modulized by the 48 strategic elements of six dimensions of strategic matrix; 2) Total solution makes the boundry of six segments of IT service unclear; 3) The most important asset is human resource for the industry; 4) The well learning organization could make it possible not only exercise of profession and experience but development also; 5) Make the project to be normal through the role play of systematic organization process. It will be helpful for quick response to both customers and markets.
432

多角化和國際化與企業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

汪昱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臺灣企業從事進出口貿易,到現在進展至海外生產、OEM、開拓國際市場等企業營運活動,說明了臺灣企業不斷往海外發展。但臺灣企業也同時面對國內市場的開放,及日後將要加入的WTO的衝擊,顯示臺灣企業所面對國際上的競爭日趨激烈。臺灣市場規模有限,企業若要求持續成長並永續經營,必須將市場從臺灣往全球擴張,或者是開發新產品。而臺灣企業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到來,對於瞬息萬變的環境,採行國際化與多角化,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 臺灣企業為了企業經營績效,即利潤與風險考量,會往海外生產或建立市場。但國際市場上各國家與區域,有不同的文化、經濟、政治狀況,最近幾年,企業更要面對各國或各區域的貿易障礙,如美國半導體廠商美光對我國半導體廠商的反傾銷控訴。企業面對各種在海外市場經營上的風險,要採取什麼策略才能有效將風險降低呢?尤其是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與資訊、資源的掌握,由於企業不一定瞭解,可能表現會不如國內市場。企業多角化與國際化要達到怎樣的程度,才能有效提高經營績效,也就是增加報酬、降低風險?故本研究以多層面討論上述問題,探討多角化與國際化程度,集團層面、產業因素、企業層面等三個層面的因素,與企業報酬、風險之關係。 本研究利用產業加權分析與迴歸分析,得出研究結果:國際市場相關多角化、產業加權報酬,與企業報酬有正向關係;產業加權研發密集度,與企業風險有負向關係;企業銷售成長率,與企業風險有正向關係。本研究並對企業有以下建議:1.企業從事多角化時應專注經營自己的本業,仔細審視自己的核心能力,否則過度非相關多角化可能對企業是沒有幫助,甚至是有害的。2.臺灣產業間企業應合作集體研發,可共同成立技術研發中心或企業,以提昇產業整體技術能力。3.企業對於成長機會,應採穩健態度,好好評估其利潤、風險以及其他因素,如企業所需的資源、擁有的能力等等。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3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多角化相關文獻…………………5 第二節 國際化相關文獻…………………14 第三節 多角化與國際化…………………17 第四節 臺灣集團企業……………………2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27 第一節 研究架構…………………………27 第二節 研究假設…………………………30 第三節 研究模式…………………………36 第四節 變數定義及衡量…………………41 第五節 問卷設計…………………………50 第六節 研究對象及資料來源……………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55 第一節 樣本敘述統計……………………55 第二節 多角化和國際化與企業 經營績效關係-產業加權分析……57 第三節 多角化和國際化與企業 經營績效關係-迴歸分析…………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8 第一節 研究結論…………………………68 第二節 研究限制…………………………73 第三節 研究建議…………………………75 附錄一:「多角化與國際化對台灣企業 經營績效影響 之研究」問卷……78 附錄二:樣本集團企業及非集團企業.……81 參考文獻……………………………………83
433

上市前後公司經營績效、盈餘管理及財務預測修正行為關聯性之研究 /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hange in Operationg Performance, Earning Management and the Revision of Mandatory Forcasts

李冠嶔, Lee, Kuan-Ch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提要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新上市公司在申請上市時所編製的強制性財務預測與上市後業績變動及盈餘管理的相關性。 本研究採實證之方式,選取民國80年6月到86年底之新上市公司曾在上市當年及上市後三年內公告或更新財務預測者。利用迴歸分析、卡方分析、T檢定及Wilcoxon Rank Sum 檢定,而研究結果如下: 1. 由於新上市申請的相關規定,若公司預期本身經營績效不佳時,會提出較為樂觀之財務預測,以利上市審查。 2. 新上市公司上市後的經營績效變異程度與財務預測的過度樂觀程度呈現正相關,但是當樂觀程度定義為來自營業活動的現金流量時,並不顯著,可能是公司僅需注意營業毛利與稅前淨利是否達成,對現金流量之預測較沒有達成的壓力所致。 3. 新上市公司提出之強制性財務預測過於樂觀者在上市前盈餘管理之現象並不顯著,其可能原因在於本研究採用之盈餘管理定義僅限於與營業有關之裁決性應計項目,而無法看出公司利用其他項目來進行盈餘管理。 4. 上市前從事盈餘管理之公司,除了現金流量之準確度不明顯外,業績衰退和業績成長公司在財務預測準確度上明顯不同,但是在財務預測更新行為上並無顯荖不同。 5. 新上市公司面臨更新財務預測時,會傾向利用應計項目操縱來規避調整。 /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hange in Operating Perfomance, Earning Management and the Revision of Mandatory Forecasts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hange i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firms, earning management and the revision of mandatory forecasts. This study contends that the forecast revisions should significantly correlate with changes in IPO's performance. The samples of this study range from June 30th, 1991 to December 31st , 1997.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O Due to related regulations, if IPO firms predict its insufficient operation performance, the mandatory forecasts of IPO firms are usually optimistic, for the convenience of examination. O The IPO firms' variation degree of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over-optimistic forecasts are correlated positively. O If IPO firms' mandatory forecasts are over-optimistic, the earning management is not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O Before public offering, among the firms which manipulate earnings,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firms with declining performance and firms with growing performance. O When the IPO firms face revisions of forecasts, the firms would tend to manipulate accruals to avoid revisions.
434

企業經營績效與產業景氣循環之關聯:以臺灣半導體產業為例

王心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二十年來,台灣經濟快速發展,隨著產業結構變遷,電子業已成為我國成長最快的產業之一,其中半導體產業成長快速,已成為全球半導體代工重鎮。政府、企業管理當局及投資者實有必要了解該產業景氣波動及企業內部營運特質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 本研究以台灣14家半導體業上市公司為樣本,研究期間為民國81年至民國87年,完整包含一個景氣循環。在研究中以迴歸方式對實證資料進行分析,以評估(1)產業景氣循環與企業經營績效的關係、(2)企業內部營運特質與其經營績效的關係。 實證結果顯示,在產業景氣循環方面,不論採用當期或前期平均薪資指數或是工業生產指數或是合併採用此二種景氣指標,產業景氣循環與企業的經營績效均呈顯著正向關係。 在企業內部營運特質方面,不論以資產報酬率或營業利益率做為企業經營績效的衡量指標,員工生產力及生產自動化程度與企業經營績效皆呈顯著正相關。銷貨成長率與企業經營績效亦呈正向的關係。本研究發現,我國半導體產業中,公司規模與經營績效呈反向關係,本研究結果顯示,半導體企業應注意最適規模才不會因為規模過大而處於經濟不規模的狀況而降低企業的競爭力。整體來看企業營運特質對企業經營績效是有顯著的影響。尤以銷貨成長率、員工生產力及生產自動化程度最為明顯。
435

網際網路事業經營之成功因素研究--以網路書店為例 / Key successful factors to internet business - case of online bookstore

胡敏怡, Hu, Min-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打破了時間與地域的限制,而書籍種類繁多、單價又不高、運送方便,非常適合透過網路販售(網路書店能運用電腦科技,即時提供有關書籍的各種資料訊息,使得讀者能夠針對本身的需要自行向網站搜尋資料與訊息,並與網站直接進行互動)。究竟傳統書店經營的成功要素是否能適用於網路書店,亦或是網路書店有一套不同的遊戲規則,是本研究的研究主題。本研究採個案研究的方式,選取美國、英國與台灣等十家書店(純粹網路書店 5 家、由出版社設立的網路書店 1 家、實體書店業者設立網路書店 3 家、純粹實體書店 1 家),藉以瞭解網路書店事業經營的成功因素,網路與實體書店經營的成功因素的差異,以及網路的特性對於書店經營成功的因素所造成的影響。 主要結論如下: (一)針對網路書店經營之成功因素,研究發現如下: 1網路書店必須確立書店定位,以針對目標客戶群設計出網站內容與服務,發展相關策略。 2網路書店不受地理區域的限制,易於使用的界面與確實的查詢結果成為了網路書店的成功因素。 3書籍相關資訊的提供豐富了網路書店產品的內涵。 4社群的形成是網路書店成長的重要因素,網路書店必須利用客製化的內容與互動性,強化社群凝聚力。 5數位化資產與能力是經營網路書店的重要資源。 6具競爭力的價格與交期是網路書店商品管理能力的展現。 7出版社、配銷商、物流業者、貨運公司與作者、媒態等實體事業合作夥伴,對網路書店的重要性更為提高。 8網路書店與 ISP、搜尋引擎與其他熱門網站建立合作關係,形成 Internet 事業網路,將可增加網站的廣告效果,創造交通量與商流。 9品牌知名度是後進者的進入障礙,但先進者在品牌的建立上卻不一定具有先佔優勢。 10網路書店亦非常重視人力資源,對人員的專業能力的重視更勝於實體書店。 (二)受到網路特性的影響,網路與實體書店成功因素中,相同的包括了定位清楚、商品管理能力的重視;而新產生的成功因素,則有 Internet 事業網路、易於使用的界面與確實的查詢結果。其他的實體書店成功因素,則受到網路特性的影響而皆有所調整。
436

上市公司融資順位型態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

黃俊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世界貿易的日漸發達,經濟變化的腳步亦越來越快,企業唯有不斷投資以維持企業的永續經營,而在不斷投資的過程之中,往往需要考慮不同的資金取得方式以求資金之取得成本最低。   依據融資順位理論,企業融資的方式應以資金成本最低之內部融資為主,然後才會考慮外部融資,那麼,台灣地區上市公司融資情況是否符合Myers所提出之融資順位理論(pecking order theory),此外,上市公司經營績效(ROA、ROE)是否與融資型態、產業別及融資順序有關呢?   本研究之研究期間為民國77年(1988年)第一季至民國84年(1995)年第三季,共計31期資料。研究對象乃針對台灣地區上市公司擁有本研究期間資料之上市公司,共計124家。資料來源為台灣經濟新報之財務資料庫。   研究方法為Granger於1981年所提出之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法(Granger Causality Test),以檢定變數間的因果關係是否符合融資順位理論。   在檢定各公司融資的次序是否符合融資順位理論之後,為了進一步瞭解代理問題對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本研究將各期資料平均後,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1-Way ANOVA)來分析在不同融資型態、不同產業以及不同融資順序對於總資產報酬率(ROA)及對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的影響。   同時,為避免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無法對有限的樣本數給予較佳解釋,因此,本研究將資料合併歸類,並採用卡方分析來檢定,以檢定研究變數間的相互關係。   依據實證結果發現,共獲致兩個結論:   結論一:台灣地區上市公司融資情況不符合融資順位理論   結論二:公司經營績效與產業別有關,而與融資型態及融資順序無關   由結論二可以推論,企業經營績效的好壞不在於其採用何種融資方式,或者採行某種融資順序,真正影響企業經營績效好壞之關鍵因素是企業所在產業的本身,其中經營績效較好者為塑膠業與水泥業。
437

立法委員的選民服務之個案研究 / A Case Study of a Legislator's Casework

蔡佳泓, Tsai, Jia Ho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研究主旨勿探討立法委員的選區經營方式,作者將選區經營中的選民服務(casework)獨立出來,探討它與選區經營的其他部份工作的關係。筆者發現,選民服務與連任得票之間的確有正相關的關係,而且與選民對立委的工作滿意度亦有正相關的關係。   本論文分為六章,分別略述於下:第一章緒論:分析選民服務的特性,並且建立選區經營與選民服務之研究架構。第二章研究背景,概述台灣國會選舉制度與政治文化。第三章選民服務案分析,剖析立委的選區服務組織與服務案處理程序,並且畫分服務案的特質。第四章選區經營分析,探討選區經營的兩項工作:拜訪選民與發行國會通訊。第五章選民服務的效果分析,證明選民服務的效果。第六章為結論。
438

服務業之服務傳送系統與企業經營績效之研究-以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之訂戶服務為例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and the business performance - with the CATV system operators as example

詹祖光, Chan, Chu K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服務傳送系統的意義與內涵為何?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的服務傳送系統應該如何設計,方可導致良好的企業經營績效?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將來在關於服務傳送系統上,重要的發展計劃為何?   針對上述研究目的,以全省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為對象抽樣,發出問卷107份,回收有效問卷27份。經由文獻探討,以及因素分析、集群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主成份分析、變異數分析,獲致下列發現:   1. 服務傳送系統的意義是“用系統的觀點來看前場服務之提供”。就此系統的目標而言,是提供服務去滿足顧客的需求;就其組成要素而言,可以用7Ps來表示,包括:產品或服務、訂價、地點或通路(含實體設備、環境及氣氛)、促銷、銷售過程、顧客參與、服務人員,而這些要素彼此之間有交互影響的關係。   2. 影響CATV系統業者設計其服務傳送系統型態的七個重要因素:注重客戶服務因素、不走低價競爭因素、注重節目因素、注重促銷因素、注重播送設備優劣因素、跟隨競爭者訂價策略、注重頻道數目眾多因素。   3. 將CATV系統業者就其服務傳送方式予以分群,可得到下列主要的六大集群:   一、強調節目,跟隨訂價群   二、不注重服務傳送系統群   三、頻道數目多,畫質佳群   四、全面重視6Ps,且價格稍高群   五、重服務、頻道多,跟隨訂價群   六、注重軟體群   其中第一、四、五、六群的績效較佳(績優組),第二和三群的績效較差(不良組)。   4. 績優組與不良組在服務傳送系統的作為上,主要是在“注重客戶服務”、“不走低價競爭”與“注重節目”三個因素有顯著差異。   5. 未來CATV系統業者有關服務傳送系統的重要計劃   在節目方面,未來十分強調自製節目的重要性,並將朝地方性、顧客參與性、文化知性及常態化的方向來努力。   在客戶服務方面,較注重提供資訊服務,以及透過市調、開放外界人士參觀、參與地方活動等方式,來加強與地方的互動程度。   在訂價方面,部分業者表示未來將朝分級收費、合理訂價來努力。   在促銷方面,較注重發行刊物、與異業合作設立有線電視加盟店,以及透過舉辦地方性活動來塑造公司形象。   在服務人員方面,由於目前有線電視人才普遍不足,所以加強人才培訓為各家系統業者的當前要務。   在服務流程方面,業者正朝向制定出一套完善、確實、電腦化的作業流程而努力。 / The purposes of this paper are: What is the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What's the relationdhip between the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and the business's performance? The discories are:   1. The meaning of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is: To view the providing of front offece service with the point of view of system. The objective of the system is to satisfy the customers' demand. The subsystems are: product, pricing, place, promotion, process, participant and people.   2. There are 7 factors to affact CATV system operators designing their service delivery systems: emphasizing client service factor, resisting low price competition factor, emphasizing programs factor, emphasizing promotion factor, emphasizing equipment factor, emphasizing the numbers of channel, price following factor.   3. The are 6 groups: 1)emphsizing program, price following group 2)taking little consider of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group 3)many channels group 4)good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and high pricing group 5)emphasing service and channel, price following group 6)emphasing software group
439

出口貿易商經營策略之研究 / The study of traders' business strategy

江支璋, Chiang, Chih 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從1972年Hunt首次提出「策略群組」(Strategic Group)一詞以來,此一觀念即被廣泛地應用於分析產業結構以及廠商競爭策略與績效之關係。策略群組的基本論點在於產業中之廠商並非同質性個體,根據策略行為的差異,通常可將廠商區分為數個策略群組,廠商的績效水準以及策略行為對績效之影響,亦隨不同策略群組而有所差異。然而以往相關文獻大都偏重對釀酒業、製藥業、家電業等製造業進行研究,相形之下對服務業方面的探討就僅佔少數,至於以出口貿易商為探討對象的研究則是付之闕如。   我國為一缺乏天然資源的海島型國家,故對貿易的依存度(進出口總額佔國民生產毛額的比值)均偏高。根據GATT在1993年所發佈的世界貿易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為全球第十二大出口國及第十四大進口國,可見國際貿易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在我國數目龐大的中、小企業體系下,進出口業務的達成有賴貿易商提供的各項專業服務,因此,貿易商在國內的經濟體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研究以出口貿易商為對象,根據中華徵信所出版之1994年TOP 500大企業名錄中,合乎標準的288家貿易商為樣本架構,採取普查的方式。研究目的為:一、瞭解出口貿易商的經營策略重點,及策略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二、依照策略作為的相似性將出口貿易商分群,並描繪其個別群組的特性;三、瞭解各策略群組在策略形態及經營績效間的關係;四、對各策略群組間移動障礙的瞭解。研究方法:運用因素分析法(factor analysis)、集群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多變量分析(MANOVA)以及迴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等方法,希望藉此了解不同策略群組內廠商的競爭行為和廠商策略興績效之關係。   本研究之主要結論有:   一、出口貿易商在營運時最重視的策略作為有:「根據國外買主詢價後向其提出報價」、「安排貨務運輸及擔負交貨的責任」、以及「提供裝船前的暫墊款融資服務」等三項。相對而言較忽略的是「持有配額」、「作為廠商的融資保證人或提供重開票融資服務」、「在國外設立維修服務中心以服務當地顧客」等三項。   二、在出口貿易產業,發現有效樣本公司可區分為七個群組,分別為:群組一:穩健經營型;群組二:積極創新型;群組三:有待努力型;群組四:傳統保守型;群組五:短小精悍型;群組六:淬勵奮發型;群組七:銷售導向型。   三、經過複迴歸分析結果,得知影響員工生產力的關鍵變數有:技術性的出口服務、市場接觸的服務、提供營運空間的服務、產品促銷的服務、垂直整合、水平整合、目標市場、經營規模、專業人力資源規模.研發與創新的能力.建立及維繫網路關係的能力、與從事三角貿易的能力等十二項,而影響資本效率的策略變數為:合併的服務、改進貿易流程的服務、提供營運空間的服務、產品促銷的服務.出口服務對象、出口產品的銷售地區、水平整合、經營規模、專業人力資源規模、建立與維繫網路關係的能力、以及從事三角貿易的能力等十一項。所以證明經營策略對經營績效有顯著影響。   四、研究結果發現群組一在出口服務項目、出口服務對象、水平整合、專業人力資源規模方面形成的隔絕機能甚強;群組二在出口服務項目、出口服務對象、與從事三角貿易的能力方面所形成的移動障礙程度較高;群組六在出口產品的銷售地區、新產品的研發與創新能力上形成較高的隔絕機能。
440

台灣製造業經營績效指標之研究

黃錦祿, Huang, Jin L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資訊科技的運用觀念隨著科技的演化與環境的變遷正快速的改變,早期的資訊運用著重「效率」,所以電腦的使用主要在於大量的資料處理,此觀念的本質在於─以「自動化」解決效率問題。而後電腦的運用漸漸使用於經營效能的改善,此時電腦的用途主要在於管理資訊的取得,此觀念的本質在於─以「合理化」解決管理效能問題。   近年來資訊科技的運用已成為提昇企業競爭力的驅動器(enabler)並期望系統能發揮「系統警察」的危機預警功能;本研究的動機使是基於此觀念的觸發,希望以企業「競爭力」的觀點來觀察企業問題的本質,以「系統警察」的觀念來作為系統設計的理念,以「主管資訊系統(EIS)」的特質,來作為系統展現的工具;因此為了要取得台灣製造業者對經營績效的評估準據,以成為「經營績效指標監控系統」的需求規格,所以本研究前半部採用實証研究中的指標發展法,先利用文獻整理來找出經營績效指標,並透過專家座談來確保指標評量表的效度,然後再依此指標評量表對樣本公司訪談,並將訪談結果作信度檢驗及資料分析。所以在本研究中得到以下之成果:   1.以營業、財務、生產、人力資源四個構面為基礎的「經營績效指標評估準據訪查表」,該訪查表經過信度與效度的測試結果均相當良好〈訪查表內容詳見附錄三〉。   2.在實際的訪查問卷分析中發現,台灣製造業的經營者在監控企業經營績效時,認為最重要看法也最醫治的指標排名前五名依序是:    (1).利潤率    (2).存貨週轉率    (3).資本報酬率    (4).應收帳款週轉率    (5).銷售金額營業利益率   3.得到一個企業經營績效指標監控系統的架構與規格〈詳見第五章〉。

Page generated in 0.038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