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137
  • 2922
  • 241
  • 214
  • 107
  • 21
  • 1
  • 1
  • 1
  • 1
  • Tagged with
  • 3507
  • 909
  • 807
  • 799
  • 766
  • 622
  • 603
  • 578
  • 532
  • 504
  • 494
  • 428
  • 422
  • 400
  • 39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01

民營銀行在非金融控股公司體制下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

連彥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銀行業於1991年政府核准15家新銀行設立以後,打破了長久以來由公營行庫攏斷銀行業的局面,使台灣的金融市場與經營環境產生極大的變化。之後「金融機構合併法」、「金融控股公司法」之陸續實施,更使臺灣金融市場興起一股整合購併風潮,尤其是金融控股政策的轉變,不僅徹底改變國內金融市場風貌與競爭結構,使得國內銀行業競爭加劇,更讓業者紛紛經由合併走向大型化以提升競爭力,而如何強化核心能力,乃是國內各銀行業當務之急。 本研究動機與目的是希望藉由對當前國內銀行產業演進、產業環境與業務現況作分析,以了解當前銀行業概況,提供業界與學術界參考,而研究重點在於非金融控股公司體制下民營銀行的業務分析,並就其現行業務經營及未來發展,建議適當之管理經營策略,與制定經營競爭策略,所以,須採用實際個案為研究對象,方能竟全功。本研究獲得下列主要結論: 1. 國內銀行業在非金融控股公司體制下的關鍵成功因素為:專業人才與知識能力的掌握、金融版圖的完整、組織重整能力、資訊整合、風險管理能力。 2. 從內、外在環境分析及條件前提來看,個案公司在營運策略最適合採取成長的根本策略,利用機會及本身的核心能力,短期採產品擴張策略,中長期採市場延伸策略,結合世界先進業者,以繼續累積未來的競爭武器。 3. 對於個案公司所採取的成長策略,其相對應的競爭策略為產品差異集中化,將資源集中於其核心競爭力,透過持續創新產品差異化,以提升本身競爭力,同時藉由引進國外先進業者技術以強化差異化能力,創造另一波差異化競爭優勢。
102

台灣證券商轉型投資銀行之個案研究

黃啟明, Huang, Chi-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球資本主義從1980年代後,進入新的資本流動快速的全球化階段。英美資本主義的金融開放進程,加強了金融全球性的深度,許多發展中的國家捲入其中,從而加劇了全球資金自由流動。發達國家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開放證券市場,適應國際資本流動的需要。證券投資在國際資金流動中,所佔的比重不斷上升。而投資銀行與證券商在國際資本流動的過程中,扮演了橋樑與中介角色。 台灣於2002年元月一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後,許多世界知名的證券業者及投資銀行,依WTO在1999年3月通過的『金融服務業自由化協定』,紛紛加入我國金融市場的行列。而外商挾其國際化與大型化的優勢,對我國金融市場的營運產生極大的衝擊。在此情況下,證券業生存環境將更形嚴峻。政府亦推動一系列開放計劃,讓證券商能夠參與國際業務,俾能轉型為投資銀行。 本研究發現台灣證券商轉型投資銀行的障礙主要有: 一、產業內部因素方面 1. 證券商過多,彼此惡性競爭 2. 海外業務及通路薄弱 3. 業者本身之認知不夠清楚 4. 專業人才不足 5. 資本規模不夠大 6. 公司治理未上軌道,風險管理制度未貫徹與落實 7. 國際聲譽不高 二、產業外部因素方面 1. 證券商無法承作完整的投資銀行業務,以致無法發展利基業務 2. 自營交易方式的限制 3. 稅法不健全,阻礙新金融商品之發展 4. 法令限制,致使證券商處於不利競爭地位 5. 政府缺乏發展整體金融市場之藍圖 6. 兩岸關係未能正常化,通商機制尚未建立 對證券商而言,不僅必須充分瞭解巿場利基,利用既有優勢,選擇高附加價值之業務及具競爭力之經營型態,作為發展具有核心價值及特色的投資銀行業務的重點。業務擴展的同時,也必須積極培育風險管理及新種業務之專業人才;並加強自我之風險控管,才能事半功倍,於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發展成為區域性之投資銀行。 對政府而言,面臨自由化、全球化、科技化及金融商品多元化的風潮及國際間的激烈競爭,過去以「靜態風險」為主要考量的管理架構必須全面檢討,且應能適時、有計劃的開放業務,建立一個各金融產業公平競爭的機制,對新金融商品有合理且明確的課稅原則,適度調整兩岸政策及早建立通商機制,才能因應證券商之轉型需要。
103

政策行銷策略之研究:以限用塑膠袋政策為例

楊秀敏, Yang, Hsiu-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歷史的演進,社會的變遷,民眾對公共服務需求的質與量大幅提升,師法企業的聲浪於是興起,企業管理常用的行銷概念亦倍受公部門重視,而公共政策的施行首當其衝。政策行銷的主要目的在於增加政策執行成功的機率、提高國家的競爭力並達成為公眾謀福利的目標。又限用塑膠袋政策對於我國環境的影響可以說是立意深遠,因此,本文之研究問題在於瞭解: (一) 環保署在擬定該政策時,會受到什麼樣的內外在因素影響? (二) 該政策是否使用政策行銷策略?若無,是否使用後政策成效會 更好?若有,則在此政策的運作過程中,主辦之業務單位運用 行銷策略的程度為何?是否有檢討修正之處?其內容及對於目 標達成的情形又為何?   為求充分瞭解及論述上述研究問題,本研究首先整理政策行銷之相關定義,藉以提出本研究對政策行銷及政策行銷策略之界定;其次,本研究蒐集政策行銷與限用塑膠袋政策之相關文獻,希冀提出不同於以往之見解,完成不同於以往之政策行銷研究。再者,為求建立公正客觀之分析架構,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之方式,訪談與限用塑膠袋政策相關之團體,並將訪談結果融合William Dunn之政策論證方式,以瞭解該政策所可能引發之問題,並獲致可能之解決方案。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本文之研究發現與研究建議。希冀吾人在師法企業的過程中,也能同時注重公共政策的初衷,切莫遺忘公共性的存在,若決策者能在公共性的基礎上思考所有政策的推行,善用公部門的特質,相信未來之政策必能順利達到目標,完成公共的使命。
104

中國大陸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f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Mainland China

陳璽全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大陸的發展重心逐漸轉往經濟面向的發展,一九七八年才逐步改革開放的新中國至今不過三十多年,但中國的經濟發展成績卻令世人驚艷,今日中國早非昔日吳下阿蒙,無論在基礎建設、經貿發展與招商…等都有著長足的進步,舉凡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東協加三等各種積極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作為,乃至人民實質收入的增加與生活水平的提高,都顯示出今日中國大陸一改過往汲汲於政治權力鬥爭卻輕看民生與法治的思維。 伴隨著經濟收入的實質增加,世界工廠的誕生,中國大陸與世界主要國家及周邊國家的進出口貿易也日益增長擴大。這幾年中國大陸致力於經濟發展,中產階級大量興起以及各種外商外資大量進入中國市場,基於人民要求、內部行政效率需求以及外商外資乃至世界貿易組織對其行政體制之透明化、公開化要求,中國大陸開始重視法治層面以及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立法法》與《行政許可法》等各種法令相繼出爐,可視為是中國大陸落實以法治國而採取具體行動的第一步,故本文將針對中國國務院近年來在各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方向的努力加以研究,並對於審批行為的具體透明化、制度化、精簡化等面向進展與實例加以檢視。 關鍵詞:行政審批、行政改革、行政許可、行政許可法、法制改革
105

金融科技對於新一代銀行核心系統導入策略探討 / A study on the Strategy of Introducing FinTech into the New Generation Core Banking System

劉帥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金融業面臨數位科技進步的大浪來襲,在行動、社群、雲端、大數據、網路等資通訊(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技術的快速發展,加上政府積極推動金融科技(Fin Tech)創新金融服務,並促進金融科技產業發展。金融業已不再是面臨同業競爭,愈來愈多非金融產業也開始跨業經營各種金融業務,分食金融市場的大餅。 數位金融創新的崛起,逐漸改變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全球銀行創新之父Brett King在Bank 3.0書中提出「未來銀行不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行為;客戶需要的不是實體營業據點,而是銀行的功能」。金融業面對科技進步及數位創新的競爭挑戰,銀行的資訊能力將不再是後勤支援的角色,而是攸關生存的核心競爭力。唯有不斷強化資訊能力、與時俱進,才能持續在市場上成為領先者。 本研究以文獻探討與研究如何透過新一代銀行核心系統的導入策略,提升銀行資訊能力以強化市場競爭力。一般銀行業泛指的「銀行核心系統」為屬於銀行與顧客帳務及權益有直接相關,須即時從分行或其他通路登錄資料並更新各業務資料庫的應用系統,並作為會計記帳處理之依據。傳統銀行核心系統在封閉式的環境中發展,提供分行或網路銀行顧客金融資訊服務,但銀行提供的資訊服務仍無法跟上Fin Tech平台的創新與效率。本研究將從外部金融科技發展趨勢、本國銀行核心系統發展現況及傳統核心系統面對金融科技巨浪的衝擊等三個構面來探討金融科技對新一代核心系統導入策略之影響。
106

翻轉式整合行銷策略之探討 - 百年精品公司為例

戴瑞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今年適逢施華洛世奇120週年,這家創立於西元1895年的百年企業至今仍是全球水晶製造的領導品牌,經歷過世界大戰與全球經濟泡沫的起伏,依然在時尚產業中扮演不可取代的地位。除了水晶元素的製造外,在1976年,冬季奧運會在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舉行,施華洛世奇推出一款切割水晶製作的小老鼠水晶飾品。這只晶瑩剔透的小老鼠廣受歡迎,是施華洛世奇第一次向市場推出販售的第一款水晶設計成品,接續推出烏龜及天鵝等動物系列,施華洛世奇的精品零售部門於焉誕生。從此,藉由精巧創新的設計構思,施華洛世奇公司開拓出另一片寬廣天地,成功邁入設計與銷售自營品牌水晶的公司,整體品牌知名度也藉由在一百七十多個國家零售門市的拓展,讓更多人認識且認同這個百年品牌。 台灣分公司順勢於西元1988年正式成立。這二十七年來,台灣經濟的起伏,企業與代工廠的外移,台灣分公司水晶元素部門的營業業績自2006年起逐步地往下修正,即使業績仍為業界之冠,但整體環境的轉變,確實讓市場逐漸萎縮且移往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甚至讓總公司一度想要將台灣分公司併入中國或香港分公司。同時間,台灣分公司零售部門的拓展與品牌的高度卻不斷提升,施華洛世奇的品牌價值在亞洲地區進入奢華品牌的等級,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般。藉由這股高知名度的支持,施華洛世奇水晶元素部門於2013年起進行組織改造,成立新的Solution部門,試圖將原先製造商的角色,透過整合行銷的方式,協助客戶學習使用水晶並提供解決方案,與客戶大量合作來翻轉市場。本研究將探討如何透過整合行銷的方式,將這家百年企業由水晶元素的製造商轉換成全方位整合行銷的提供者,進而翻轉市場擴大市場合作。
107

連鎖便利商店消費者飲料購買行為之研究

莊銘洲, ZHUANG, MING-ZHO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國內社會型態隨著國民所得的提高,婦女就業的增加,教育水準之提升以及家庭結構之改變等因素而產生變化,進而促使消費者之購買行為亦產生重大的變化;這些變化總括而言,就是從重視物質生活走向重視精神生活,從重視空間生活走向重視時間生活。傳統的雜貨店不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大型零售市場亦不能滿足迅速、便利購買的要求,於是連鎖便利商店便應運而生,提供消費者一個便利、選擇、服務、經濟與信賴的購物空間。 本研究籍著對飲料購買行為之實證研究,以探討不同顧客特徵之消費者在不同購買情境下如何進行其商店選擇決策,以完成飲料購買之行;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目的為: 一、探討顧客特徵與飲料購買情境之關係。 二、探討顧客特徵對商選擇決策間之影響。 三、探討購買情境與商店選擇決策間之關係。 四、驗證不同顧客特徵之消費者在不同購買情境下進行其商店選擇決策之評估準則與決策過程。 本研究所採用的變項有人口統計變項,生活型態、飲料使用程度、購買情境及選店決策等;以台北市十歲以上之消費者為抽樣寺象,總樣本數為1000,有效問卷為502 份,有效回收率為50.2% 。 本研究預期之貢獻,在於驗證不同顧客特徵之消費者在不同購買情境下進行其商店選擇決策之過程與其評估準則,進而將研究結果提供企業作為研擬行銷策略之參考。 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在於: 人口統計變項、使用程度及集群╱購買情境在選店決策上之差異性分析 1.便利性: .群體使用情境下,男性較女性重視之。 .群體使用情境下,「最小子女未滿6 歲」家庭的消費者較「已婚無子女」家庭狀況 者重視之。 2.選擇性: .計劃購買情境下,年齡愈大愈重視之。 .群體購買情境下,21-30 歲較31-40 歲者重視之。 .計劃購買情境下,家庭月收入愈高者愈重視之。 .偶發購買情境下,「工作與傳統從眾型」較「工作與自立自主型」重視之。 .正餐使用情境下,「經濟家庭生活型」較「工作與傳統從眾型」重視之。 3.服務性: .個人購買情境下,女性較男性重視之。 .個人使用情境下,女性較男性重視之。 .群體購買情境下,21-30 歲較其他年齡層重視之。 .群體使用情境下,「最小子女未滿6 歲」家庭的消費者較其他家庭狀況者重視之。 .偶發購買情境下,每週購買次數愈多者愈重視之。 .儲存使用情境下,每次購買金額在20元以下較21-50 元者重視之。 4.經濟性: .群體購買情境下,每週購買次數愈多者愈重視之。 .個人購買情境下,女性較男性重視之。 .計劃購買情境下,20歲以下較其他年齡層重視之。 .群體購買情境下,20歲以下及21-30 歲較31-40 歲者重視之。 .組合購買情境下,「經濟家庭生活型」及「精緻家庭生活型」較「工作與自立自主型」重視之。 5.信賴性: .計劃購買情境下,21歲以上的年齡群較20歲以下者重視之。 .計劃購買情境下,工、商、家管及自由業較學生與軍公教重視之。 .個人購買情境下,家庭月收入愈高者愈重視之。 .群體使用情境下,「最小女超過18歲,但未獨立」,「最小子女未滿6 歲」及「未婚」家庭的消費者較其他家庭狀況者重視之。 根據本研究之結果,發現消費者之選店決策深受顧客特徵與購買情境之影響,連鎖便利商店之經營者可依據其立地條件及市場區隔,有效強化其商店屬性;例如加強在營業時間及設店地點之便利性,強化商品品牌與種類之選擇性,營造良好氣氛並加快結帳速度之服務性,利用價格折扣或贈品之經濟性以及確保品質,提高商譽之信賴性等,以提高行銷之績效與成果。
108

立法院對行政立法監督之研究

許南海, XU,NAN-HA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行政立法乃是行政部門經由立法機關的明確授權或本於法定職權以法條形式制頒規範 各種行政業務補充法律不足的法規命令之權。行政立法制度的發展乃是近代以來各國 社會客觀環境與思想觀念轉變後的產物,其所具劃時代的意義即為明顯。各國行政機 關在獲得此種授權後,不僅職權範圍擴大,且在性質方面也注入新的成分,此種情形 對對於行政權作用的發揮與行政效率的增進均有莫大的助益。不過為了避免行政部門 濫用行政立法權,破壞了法令之間應有的分際和損害人民權益等流弊,各民主國家對 於行政立法制度的發展莫不著重於如何對其做妥適的監督,就我國而言,由於立法院 對行政立法的監督,具有經常性與全面性的特色,因此特別值得重視。本文便是針對 此一主題所做的探討,並對相關問題有所申論。 本文共分五章加以處理,各章要旨如下: 第一章緒論,共分三節說明本文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目的,所採取的研究方法 及資料搜集的依據。 第二章行政立法制度的理論基礎,共分三節。說明行政立法內涵及其本質; 行政立法 制度的基本急議及行政立法的有效要件。
109

「產品特質」、「資訊價值」與「企業行銷策略」關係之研究

呂玉華, LYU,YU-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消費者行為面臨了新局面;由於過剩消費社會帶來商品選擇範疇的疾速擴大 ,產品技術日益複雜,使消費者難以理性決策過程評估產品良窳;另一方面由於生活 水準提昇,而產品「有用性」已深入人心,消費者不僅重視產品帶來的實質利益,同 時他們也是藝術欣賞者,他們能藉著產品表達自我或與人講通。這種趨勢也促使消費 品廠商改變其行銷策略,除了行銷手法的增多,其內涵亦有所改變。 行銷是種溝通的過程,廠商需傳達產品的利益價值予消費者,以引發其認知行為,完 成購買決策。「資訊」即是行銷溝通的主題,本研究從消費者需求與產品屬性兩方面 ,探討產品資訊的內涵,並透過消費者調查,找出重要的產品資訊構面,並將產品依 資訊重要性的不同加以分類,以了解產品特性與產品的關係。 研究者遵循Glaser及Strguss 所提出之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 研究法,以典型 產品為研究對象了解其產業狀況,並選擇代表性廠商做深入訪談,期能了解其行銷策 略作為,以建構兩類「資訊價值」與「產品特質」及「行銷策略」三者關係之理論雛 形,並控討研究結果的涵意。
110

我國第一線執行人員工作情境之研究

陳書華, CHEN, SHU-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行政革新是持續性的工作,也是政府努力追尋的一貫目標,惟改革的層面及速度都無 法滿足人民全面的需要。尤其在工作過程中與一般人民直接接觸,且對於工作有實質 支配權之公共服務人員,即所謂「第一線執行人員」。他們是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橋樑 ,是政府推動政務的原動力,也是政府形象的塑造者,更是政府贏得人民支持的關鍵 。 本文研究目的旨在針對第線執行人員的角色做分析,同時探討其工作情境,及適應此 工作情境的手段與方法,也分析其服務產出對民眾的影響。一方面希望建立套完整的 架構,以供後續研究者斷充實與修正;另一方面則企圖透過此種分析與瞭解,找出我 國基層行政人員業務上弊端之因果所在,以期為將來行政革新之參考與殷鑑。 本文主要採靜態理論性探討與實際個案相互印證,二者相輔並進方式進行。有關資料 來源理論探討方面,主要以美國政治學者MICHAEL LIPSKY所著之"STREET-LEVEL BURE AUCRACY--DILEMMAS OF THE INDIVIDUAL IN PUBLIC SERVICE"一書為範本,並對相關 之法令規章、機關檔案、政府公報、會議記錄、期刊評論等資料,經研讀分析整理後 ,藉以對研究主題加以剖析,並做各項推論之印證。 行政系統深受其環境背景的影響與當代政治勢力的牽絆,且其涉及層面非常廣泛。作 者把革新建議落實於第一線執行層面上,而其中許多問題是與整個行政系統有密不可 分之關係: 一、運用科學管理方法與工具,提高行政效率 二、來自人民與民間團體監督力量的樹立 三、行政作業程序與實務的簡化 四、由實際作業人員反應中設立改革的標的 五、建立正確的服務觀念 六、配合社會進步、整理修定有關法規

Page generated in 0.02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