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46
  • 241
  • 12
  • 11
  • 5
  • 1
  • 1
  • Tagged with
  • 270
  • 270
  • 135
  • 70
  • 58
  • 50
  • 47
  • 43
  • 39
  • 37
  • 36
  • 35
  • 33
  • 32
  • 3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81

從歷史上看中國的財政與兵之關係類別 / On the type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e and army system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胡志偉, Hu,Chih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Max Weber以「暴力的壟斷」、「制度性的支配聯合體」(Herrschaftsverband)與「職業官僚」定義「現代國家」,即。這個定義背後似乎隱含了「凡是武力壟斷即現代」、「現代必武力壟斷」及「古代不是武力壟斷」。依此,「現代性」具有時序意涵。 本文從歷史上中國的財政與兵的關係類別,以「攤派模式」、「數目字管理」、「人身關係管制」及「非人身關係管制」四項,檢視「傳統/現代」之差異,說明中國古代也符合「現代性」的特色,現代性實際上是一種條件而非「時序」。Max Weber所定義的「現代國家」武力壟斷概念應與時序概念無涉。
82

ドイツにおける財政調整制度と財政規律-州政府レベルにおける両者の相互関係に関する分析-

田尾, 真一 23 March 2015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経済学) / 甲第18758号 / 経博第509号 / 新制||経||272(附属図書館) / 31709 / 京都大学大学院経済学研究科経済学専攻 / (主査)教授 植田 和弘, 教授 諸富 徹, 教授 黒澤 隆文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Economic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83

世代間政治力格差と財政運営 / セダイカン セイジリョク カクサ ト ザイセイ ウンエイ

新倉 純樹, Junki Niikura 20 September 2017 (has links)
本研究は、世代間政治力格差が財政運営に与える影響について検証している。各世代が各世代の選好を、投票行動を通して実現している可能性が考えられる。このことを「民主的統制仮説」として提示し、回帰分析によって検証している。具体的には、若年者投票率と高齢者投票率の比を「世代間投票率」と定義し、財政赤字や若年者向け支出、高齢者向け支出それぞれと回帰分析を行っている。分析の結果、「民主的統制仮説」を支持する結果が得られた。 / 博士(政策科学) /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Policy and Management / 同志社大学 / Doshisha University
84

台灣地區財政收支所得分配效果之研析

賴永吉, Lai, Yong-J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闡述本文研究動機及所用資料來源。第二章計分七節,除建立本文研究模型 外,並列舉本文研究步驟與方法;同時也分別說明模型中若干變數與概念的意義, 俾對研究結果能作正確的分析與評估。第三章則分為五節,重點在探討租稅歸宿的 理論及各學者間對各種租稅轉嫁與歸宿的見解,參考有關文獻,同時勘酌吾國的情 況,建立本文將各種租稅分離與各所得階層家庭時之假設及分攤基礎。第四章則為 公共支出歸宿的討論,目的在財政收入面外,也能對財政支出面加以考慮,期能得 到完整的「預算歸宿」(Eudget Incidence)概念,這一章共分為六節。第五章則為 就前章所作假設而對吾國情況實際計算結果的分析與解釋,這也是本文目的之所在 。第六章結論,是總結本研究之結果及心得。並試圖提出若干建議事項。
85

台南市地方財政之研究

王耀斌, WANG, YAO-B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係研究台南市之財政收支,有關內容大致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本文之動機與目的,以及資料來源與文章之結構。 第二章為都市財 政之基本理論,介紹財政收支之劃分,並論述地方財政最主要之稅收─財產稅,同時 探討準公共財與環境財。 第三章為台南市之財務行政。先將台南市之財務行政作個簡介,其次探討台南市庫款 集中支付制度,最後再將屬於主計部門之預算與決算加以論述。 第四章為台布市財政收廿結構分析。將台南市歷年之經費支出與財源籌措情形分別作 詳盡之分析。 第五章為台南市財政部問題之癥結及其解決之道。指出台南市財政收十之問題所在, 並提出解決方案。 第六章為結論,將本文作個總整理,並提出結論。
86

理性預期下權衡性政策與自動穩定因子之有效性的理論與驗證

方中柔, FANG, ZHONG-RO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目的在探討B.T.Mccallum & J.K.Whitaker (1979)及T.M.Supel (1981)、A. Benavie & R.Froyen(1985)等,含有理性預期精神下的權衡性政策與自動穩定因子之 有效性的理論與驗證。 本文實證期間自民國六十四年第一季至民國七十四年第四季,而估計方法上,則採用 普通最小平方法、二階段最小平方法、三階段最小平方法等三種估計。 全文結構共分為六章: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B.T.Mccollum & J.K.Whitaker(1979) 之權衡性財政政策與自動穩定因子之 相對有效性的理論。 第三章:T.M.Supel (1981)對Mccallum & Whitaker 模型,修正後之租稅指標模型。 第四章:A.Benavie & R.Froyen (1985) 對Mccallum & Whitaker 模型,修正後之最 適貨幣及財政穩定因子模型。 第五章:上述模型於民國六十四年第一季至民國七十四年第四季在台灣的驗證。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87

財政差異與人口異動

張永河, Zhang, Yong-H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傳統經濟學者只從工資所得的差異,作為研究區位選擇決策的基礎。但個人的消費當 包括私有財及公共財,筆者從公共財的利益與負擔探討其關係;並圖利用其差異,來 調節人口分佈,達成區域均衡發展之目標。 首章:緒論。 第二章:地方財政差異之經濟意義。旨在說明差異的原因及對社會福利的不良影響。 第三章:地方財政差異與人口異動。主要在探討﹁以足投票﹂過程,是否可使人口分 佈達到最適。 第四章:地方財政變數資本化與人口異動。本章將前章擴充,如果資本化問題存在, 將使Tiebout 效率更不樂觀。 第五章:地方財政差異的調節措施。本章除說明中央政府調節功能,並以簡單模型說 明調節方法。 第六章:我國現況分析與政策建議。 第七章:結論。
88

台灣地區五大都市財政之研究

吳當傑, Wu, Dang-J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財政為庶政之母,都市財政困難將使一切建設停頓,一九七五年美國紐約市發生財政 危機以來,對世界各國大都市產生極深遠的影響;我國台灣地區五大都市(台北市, 高雄市、台中市、台南市、基隆市)都市化程度極高,都市財政亦隱藏著無比的壓力 ,本文即在探討該五大都市財政收支結構之現況與檢討其缺失,並分析其自身財源籌 款努力程度,圖藉此以支應支出日益膨脹的壓力。結果顯示基隆市財政不健全外,各 都市籌款努力均不足,今後解決財政之道,唯有求諸自身財源。 首章為緒論;第二章為都市化與都市財政問題;第三章為都市公共財之內容與供需理 論;第四、五章為五大都市財政收支結構之分析檢討;第六章為五大都市籌款努力之 分析;第七章為結語與建議。
89

分稅制下中央與省級的財政互動:委託-代理體制的轉變

林柏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財政關係是中央與省級互動的核心,本論文以「委託—代理」模式觀察中央與省級的財政關係。首先,就相關文獻所存在的中央本位與省級本位進行分析,作者發現集權論與分權論的爭議,是個無解的討論;要尋找中央與省級長久的制度,制定政策者必須以合作思維代替對抗思維。 其次,本論文以代理理論大略說明,不同時期的中央與省級的財政互動情形。並呈現出了統收統支時期的完整代理,財政承包時期的失控代理,到分稅制後的代理關係縮小等不同內容。在這三種代理關係中,資訊不對稱與權威不對稱因素,相互消長又相互制約。 再其次,中央與省級的整體財政體質分析方面,分稅制造成了預算內、外完全相反的後果。預算內收支方面中央掌握過半的稅收,並以轉移支付的制度工具遂行集權,但稅收返還承諾則約束了中央;預算外收支方面則是省級財政的重要來源,由於省級財政受中央收回稅權的影響,而轉變為赤字型態,使得國家的總體財政赤字化。同時赤字的消除因而需要中央的稅收返還及發行公債,加上省級預算外資金的彌補。換言之,省級維持其支出格局以證明其存在,整體財政赤字與預算外資金於是居高不下。 另外,本論文以廣東省為個別的研究對象。發現分稅制不同於以往,是對資訊不對稱問題的根本變革,即設立國稅局以各自收各自稅,過去以來的委託—代理關係的範圍因而大為縮小,而有崩解的可能。 分稅制一如以往,雖然仍是中央的片面「再集權」決定,以藉此獲得過半的財政預算收入。但放權讓利以來,省級作為一個獨立行為主體的趨勢,已經不易撼動。中央必須認清這個事實,並使各自的稅權、事權與財權相適應,才會有一個穩定而長久的中央與省級關係。
90

台灣地區生活品質與地方公共支出之研究

楊明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發展過程中,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物質生活上雖有所提升,但在生活品質上卻未有同等之成效,生活品質亦常在追求經濟成長過程中被忽略或犧牲。政府有其存在目的與功能,所進行之公共活動,與一地區之居民生活息息相關,政府除在公共建設外,對於公共設施與公共服務水準維持上,同時扮演重要角色,反應在生活品質層面上,多所影響。地方政府為維持運作需要足夠財源,財源的多寡影響到該區之公共建設及公共服務品質,透過地方財政的改善可有效促進生活品質。本研究對兩者關係進行探討,以釐清台灣地區生活品質之內涵與地方財政之課題。 生活品質概念包含層面很廣,本研究對生活品質定義為「一個人於一段時間內,對個人居住於實質空間各種需求之滿足程度」,而影響生活品質的項目為「人口特性與健康、教育、社會安全、文化休閒、居住環境、都市計畫與公共建設、社會福利、醫療資源、經濟與生活水準等」。本研究採用因子分析對台灣地區之生活品質進行探討,找出其潛在結構,發現有四個綜合性因子具有較顯著的意義,分別是:生活便利性、生活水準、公共設施服務面積、居住環境。並以因子分析所得之因子分數進行集群分析與相關分析,發現生活品質與地方財政及地方公共支出水準具正向關係。綜合來說,本研究重要結論如下: 1. 在現行財政制度與相關法令限制下,各縣市間財政狀況普遍存在差異,且仰賴補助金比重高,許多縣市財政自主能力不足。 2. 台灣地區生活品質之內涵,深受城鄕發展差異影響,都市化及其提供便利性之優點決定了該縣市之生活品質。此外,醫療資源的提供上,各縣市間並未達到一個滿足基本需求的水準,公共設施的提供在服務面積上則是縣市間差異不大,教育資源的提供上則是已滿足基本需求,應以教育品質的提升及高等教育普及為目標。 3. 地方公共支出水準與財政自主性對於生活品質皆具有影響力,故兩者須同時考量。在兩者對生活品質影響程度上比較,地方財政自主性的優劣比實際公共支出水準更具影響力。 4. 由本研究分析結果,發現現行補助金制度在改善生活品質上並未發揮明顯效果,地方政府如只是透過補助款以提高公共支出水準,並無法有效提供地方建設財源及改善生活品質。自有財源之開拓,才能提供穩定之建設財源及有效運用。

Page generated in 0.03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