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37
  • 412
  • 35
  • 25
  • 4
  • 4
  • 1
  • Tagged with
  • 482
  • 482
  • 167
  • 165
  • 159
  • 148
  • 119
  • 103
  • 102
  • 96
  • 88
  • 67
  • 63
  • 61
  • 6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91

公共政策制訂過程衝突面之研究-杜邦設廠爭議之個案分析

張惠堂, ZHANG, HUI-T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和諧與共識雖然係人類追求與努力的目標,但我們觀察中外的社會,衝突現象無可避 免。而政治系統所涉及的是社會資源與價值的權威性分配,其針對社會問題所制訂之 公共政策,直接關係民眾權益,故衝突程度尤其顯著,事實上,社會因不同利益爭執 行潛藏或揚露的衝突不僅不足以為奇,吾人若能妥善因應,面對衝突,解決衝突,則 衝突甚至具有維持制度化社會之彈性與活力的功能。邇來台灣地區最受矚目的社會現 象便是風起雲湧的衝突抗議事件,衝突雖為人類生活的本質,但若動輒脫離法治軌道 ,則將對社會發展造成斲傷,環境的變遷告訴我們,必須對政策制訂過程的衝突現象 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從公共政策制訂過程的衝突面探討政府與民眾的互動關係,一方面論述政府內容 應合乎公平、回應、充分等原則;另一方面則強調決策過程應該民眾參與、積極溝通 ,努力協調,經由決策過程之合理運作,確保政策實質內容的公平、有效。並以杜邦 公司在彰濱工業區設廠所引發的爭議為探討之個案。 從個案分析中了解,經濟部審核杜邦公司設廠案件時,既未事先徵詢環保單位的意見 ,且無法及時吸收相關資訊,面對民眾的抗議又無法有效解決而引起更多的衝突。顯 示政府決策上的缺失。 因此制訂一套規範政府決策過程的「行政程序法」實屬必要,建立「環境影響評估制 度」亦刻不容組,而積極培養社會上公益性中介團體以為爭議之緩衝地帶也是努力的 方向,此亦即本論文主要建議之所在。
192

多目標水庫集水區土地之使用與管理

張紹源, ZHANG, SHAO-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計七萬五千字,分八章共廿九節。 本研究以D. Ricardo的地租理論為出發點,利用資源經濟學的理論,以Simple Ricardian Model 驗證土地資源的稀少性並計量其稀少性地租與使用者之機會成本( user cost)。 其次經由地租與土地使用相關性之分析,藉土地使用均衡模型、開發 管制模型及政治地租模型以計量使用管制地策。再對集水區土地之仗用及對其他資源 衝擊的研究,提出Public Land Banking 的方法,作為集水區土地使用之有效管制方 法,並藉對石門水庫集水區土地之模擬操作,提出對我國集水區土地使用與管理之對 策,使集水區內的資源得為吾人永續利用,以達地利共享與地租歸公之政策目標。
193

非都市土地使用編定管制對農地保護之影響∼以台北縣為例∼

施明賜, SHI, MING-S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地區由於土地資源稀少,隨著工商業發展,都市的擴張,使用非都市土地需求迅 速增加,大量農地轉用,然由於農地轉用零零碎碎,無計量,破壞了各種農業生產環 境,影響農業生產,於是乃有各種農地保護措施,而非都市土地使用編定管制是一種 有計畫的土地使用,亦是農地保護措施之一,然而各由於非都市土地使用編定管制結 果,對農地保護成效如何?或發生何種影響?因而撰文以研究之。 本文共一冊,分六章,約五萬餘字,其內容大略如下: 第一章:緒論、敘述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方法與流程。 第二章:相關文獻回顧與評介。 第三章:針對台北縣農地資源現況加以分析。 第四章:非都市土地使用編定管制對農地保護之影響,透過問卷調查做實證研究。 第五章:編定管制與農地保護有關問題之發現與改進措施。 第六章:結論。
194

台北縣農業資源利用之研究--都市化與農地變更為非農業使用之相關分析

蘇松全, SU, SONG-G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中,針對近年來都市化的趨勢及農地變更為非農業使用之情形,進行問題 的陳述與分析,然後根據分析結果作理論假設,最後確定研究目的。 第二章文獻回顧中,搜集相關之理論與文獻,進行評估述分析,以求建立本論文之理 論模型。 第三章研究方法中,首先選定研究地區,並作現況分析,接著從事研究設計,再進行 資料收集。 第四章實證分析中,為求證都市化是否促成農地變更為非農業使用,本論文就所搜集 的資料,經過人工整理後,藉助電腦之統計分析,然後針對分析結果所發現之問題進 行評述。 第五章效益評估中,針對農地開發為非農業使用,就公、私經濟與非經濟利益,應用 修正後之F ─K ─C 模型進行總效益評估。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195

租稅逃漏之研究

黃耀輝, Huang, Yue-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關於逃稅行為之理論分析,傳統模型均只就納稅義務人「賭博」模式處理。本文則加 以修正擴充,兼顧財政當局資源配置及稅務員貪污行為等因素,試以征納雙方之行為 ,構成一逃稅供需模型,並做比較靜態分析。然後,再以社會損失最小觀點,探討最 適逃稅量。 依據該模型,引用我國逃稅估計相關資料,對稅務行政、逃稅結構以及稅負差異,做 實證研究。最後就實證發現,提出個人看法,以為結論。
196

課徵個人所得稅之福利成本探討

陳鴻森, Chen, Hong-S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合為一冊,計分六章十一節,約十萬五千字,目的在探討課徵個人所得稅所引 起之福利損失問題,傳統的理論以為,個人所得稅具有中立性,對資源配置不會產生 扭曲。這種說法曾廣為接受,直到一九五一年,I.M.D.Iittle始對之提出質疑;隨後 A.C.Harberger 更從事實際的估計。如今,已沒有人會再相信個人所得稅的課徵不會 制造福利損失了。雖然如此,如何估計是項福利損失?迄今仍是困難重重,有待開發 。本文除了從事估計方法的探討與建立外,並運用台灣的資料實際予以估算。結果顯 示,個人所得稅對勞動所得課稅所引起的福利損失固值重視,但各種優惠所得與設算 房租免稅所造成的福利損失,更數倍於前者,然而卻由於估計之困難而為學者們所忽 略。
197

台灣佛教優婆夷之性別經驗:以四個人間佛教教團的優婆夷為例

洪雅惠, Hung, Ya-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 要 當代台灣佛教適應社會現代化的過程中,承繼太虛與印順之佛教改革理念「人間佛教」 路線的各個教團以其積極入世轉向的發展將佛教觸角伸入民眾的社會生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各個教團對台灣女性的人力資源展現強大吸納與動員力量。因此,在台灣性別階層化與權力不均等仍遍存各種社會制度的脈絡下,台灣佛教女性的宗教實踐是吾人探討本土性別議題時不容忽視的核心面向。本研究的問題意識即:以活躍於當前台灣人間佛教教團的優婆夷為研究主體,針對她們在父權社會之性別體制秩序下所發展的性別經驗,以及此經驗與其佛教信仰實踐的相互關係進行探討。根據後結構主義的觀點,我將研究的探討焦點「性別經驗」定義為:社會行動者終其一生在主觀認知與行動實踐二方面所經歷的性別化主體建構過程;因此從個體生命史的角度進行歷時性的研究。 研究問題有二:一、研究對象接觸佛教前所經歷的性別經驗發展過程為何?此過程中有何要素促使她們接觸佛教。二、研究對象皈依佛教並長期參加人間佛教教團以來,她們對佛教的信仰與實踐對其性別經驗發揮什麼影響。經由質性研究的立意抽樣,我對佛教弘誓學院、香光尼僧團、法鼓山與佛光山四個人間佛教教團的分道場之一各進行三~四個月的參與觀察研究;並從中選取優婆夷成員做為深度訪談的個案。 將所得的經驗資料與理論觀點結合與對話後,我對前述問題得出下列結論: 一、研究對象的性別經驗發展過程中,鉅視物質結構與觀念論述相互支持,並透過社會組織的運作將父權論述實踐落實於微視社會互動過程的兩性權力關係。而性別權力的配置是透過「社會資源」與「社會空間」兩個相互關聯的機制運作:父權文化代理人維繫性別之差異化配置;但始終存在邊緣力量及其行動者挑戰性別化配置,試圖增進女性對社會資源與空間的獲致與掌握,因此性別建構充滿變動的可能性。 二、研究對象雖同屬「女性」這個社會性別,但彼此之間,以及各自在生命史各階段所經歷的社會資源與空間之配置各有差異,因此形構彼此不同的性別發展樣貌。在接觸佛教以前,她們基於經驗的差異性而有單身、已婚的生涯差異,以及「開放」、「保守」的性別化主體模式之別。從而對父權文化所積聚的省思與批判亦有強弱之差,但對於她們接觸佛教都發揮一定程度的促成作用。 三、研究對象皈依成為佛教優婆夷並長期參與人間佛教教團以來,固然在教界內或教團中仍存有傾向父權文化規範的保守勢力,但大致上,優婆夷對佛教的信仰與實踐仍使她們對社會空間與資源的獲致與掌握程度有所增長。她們不僅在個人層次得到相當的「賦權」作用;亦在人際互動層次對父權文化規範產生一定的鬆動作用。 關鍵詞:台灣佛教優婆夷、性別經驗、人間佛教、權力配置、社會資源、社會空間
198

大陸地區中小型台商企業流程再造工程(BPR)應用研究 / BPR 企業E化

林振明, Lin ,Cheng 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小型台商企業十餘年來一歨一腳印,在大陸總體經濟,社會及政治環境尚未成熟之際,身先士卒,孤身深入大陸打拼,一路走來披荊斬棘,愈挫愈勇,打落牙齒和血吞,三折肱而成良醫,從數百人至今數千人的工廠,也能亂中有序,管理日漸成熟. 數年前在無數台商與部分港商無數次的折衝與無私奉獻下,大陸總體經濟,社會及政治環境已日臻成熟而穩定.也因此吸引大批歐美大廠及台灣中大型企業大規模或擴廠或垂直整合,而內資企業在台資企業與港資企業的技術引導與政府大力協助下,快速瓜分中小型台商企業有限的市場資源與人力資源,而在中小型台商企業技術資源積累不易情況下,發展空間遭受嚴重的內外夾擊. 現今不確定時代的衝擊與微利時代再次悄悄的來臨,中小型台商企業再次面臨十餘年前產業外移大陸前的競爭困境,有幸的是中小型台商企業已積累了一定的資源與實力.然而,中小型台商企業究竟應如何提升總體競爭力以因應目前及未來日益嚴苛的內外在經營環境? 本研究從個人多年來實際輔導大陸地區中小型台商企業所積累之經驗及持續對於中小型台商企業內外在經營環境之觀察中,藉助在科技管理研究所EMBA三年來所受嚴謹的邏輯思維及個案研究中,進行反思與整理,並輔以國內外中大型企業流程再造工程(BPR)案例探討及流程再造工程(BPR)理論探討,歸納出中小型台商企業在面對目前及未來嚴苛挑戰之可能因應之道.研究發現: 一、 經由實際輔導中小型台商經驗及觀察其內外在經營環境之演化,並藉由SWOT分析, 流程再造工程(BPR),將有助於提升其總體競爭力. 二、 歐美企業與台商企業民族性不同,因此在流程再造工程導入方法論上存在高度差異. 三、 中大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組織規模不同,在流程再造工程導入方法論上存在高度差異. 四、 不同型態的中小型台商企業受限於企業文化及組織氛圍,企業主的經營理念及管理風格,管理團隊之管理素質與溝通及執行能力,甚至行業特性等,都將對於在應用流程再造工程(BPR)方法論上,存在高度差異. 流程再造工程(BPR)如何應用於中小型台商企業?本研究藉助修正歐美企業與大型台商企業對於流程再造方法論之應用,與根據以往之實務經驗及案例之描述與分析,試圖整理出一套對於中小型台商企業有用之流程再造工程(BPR)實用性架構. 流程再造工程(BPR)之應用,對於中小型台商企業間,存在高度差異性,本研究亦試圖從過去協助多家企業,規劃與導入流程再造工程之實務中,歸納及整理出一套,對於不同型態中小型台商企業在導入流程再造工程時,可以參考之實用性架構,已上種種僅希望對於中小型台商企業之未來競爭力有所助益. / For over the past ten more years, Taiwan’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had been struggling with immatur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China, whatever on the aspects of macro economy, sociality or politics. However, th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that Taiwan’s SMEs had established in China is undoubtedly hard to be ignored. Thanks to early contribution of Taiwan’s SMEs and some Hong Kong’s companies, China has progressed step by step in all respects. Therefore, China attracts further capital injection from large-scal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nd Taiwan big companies for the purpose of investment, factory expansion or business vertical consolidation. In addition, because of the full support of China government and the know-how transfer from Taiwan and Hong Kong’s enterprises, China’s companies have also grown to begin capturing most of the market and human resources originally owned by Taiwan’s SMEs. Thus, Taiwan’s SMEs have begun to face the survival challenges due to the sever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easy to be copied technology resources that they have. In reflection of aforementioned uncertainty and squeezed profit in the current business environment, Taiwan’s SMEs in China are suffering the threat again,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same situation when they were forced to move their business into China ten more years ago, or even worse. Fortunately, Taiwan’s SMEs in China have accumulated a certain capital and resources,which are solid enough to help them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gradually. However, Taiwan SMEs still need to think and defend against a looming problem, i.e. how to enhance their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in order to face current and future more stringent business environment. This dissertation is issued based upon 1) my personal practical and consulting experiences at Taiwan’s SMEs in China, 2) continuous observation abou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business environment faced by Taiwan’s SMEs in China, 3) the learning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of EMBA course, 4) deliberation up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 theory at medium to large scale international and local companies. And according to my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many years of observation in China, I have summarized my research results from four dimensions as follows: 1. By way of SWOT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BPR theory is indeed able to help enhanc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aiwan’s SMEs in China. 2. Due to cultural and national difference, there is high difference existing between western multinational and Taiwan’s compan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BPR theory. 3. Due to economic scale difference, there is high difference existing between large and small to medium compan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BPR theory. 4. Even for the SMEs as a whole, there is still high difference existing in implementing the BPR theory among different small to medium sized companies, which are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and style of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and execution effectivenes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corporate culture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any itself, etc. Through different case study analysis, the paper is intended to modify the current BPR theory applied at large scale western and Taiwan companies, and help to establish a concrete proposal to benefit different Taiwan’s SMEs in China. Finally, I sincerely hope that the paper could give Taiwan’s SMEs in China a practical reference guide and help them enhance their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in the future.
199

國際化與產品多角化對績效之影響——台灣製造廠商在大陸投資之實證研究 /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An Examination of Taiw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in China

陳顗娟, Chen, Yi-ch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廠商國際化與產品多角化程度對績效的影響有其重要性,然而過去的研究多著重於已開發國家,並針對大型多國籍企業之整體績效進行探討。本研究以經濟部統計處所進行的中華民國89年與91年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為樣本,分別由母公司與子公司角度著眼,探討國際化與產品多角化程度對台灣製造廠商於大陸投資之子公司以及台灣母公司本身績效之影響。 實證結果顯示:子公司之資源對其國際化和產品多角化程度均有正向影響,而國際化與產品多角化對於子公司績效亦分別具正向影響;母公司資源與國際化程度、水平相關的產品多角化程度均具有正向關係,而水平相關的產品多角化程度對於母公司績效亦存在正向影響。亦即,無論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角度切入,資源多寡有助於企業從事進一步的國際化和產品多角化策略,而藉由上述兩種成長策略之採行,對於公司的績效亦有提昇之效。惟母公司資源於89年資料分析中,對國際化程度呈現負向影響;而母公司國際化程度對績效也顯示為負向關係,本文研判原因應為實務界的運作中,國際化程度越高的企業越具有操弄績效的便利性,而國際化的指標選擇受限於次級資料之問卷設計,均對上述模型之統計結果有所誤導,相關探討請詳見本論文。此外,針對國際化與產品多角化影響績效之交互效果的分析顯示,產品多角化對於國際化與績效間正向關係的干擾效果不顯著,亦即廠商進行產品多角化策略對於國際化和績效間的正向效果無顯著助益。 / There seems to be a paucity of research regarding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especially on the level of subsidiary. Additionally, past studies mostly described the results of firms from DCs. This research is designed to fill these voids. Based on literature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s of performance with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Taiw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in 1999 and 2001. The data were from the “Surve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y Taiw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conducted by the Statistics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R.O.C., annually.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1) A Taiwanese firm with more than 200 employees tends to engage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more likely, and is able to exercise higher degree of corporate horizontally related international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2) A Taiwanese firm with more than 200 employees outperforms those with fewer employees. (3) Subsidiaries with more than 200 employees tend to have mor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activities, and tend to outperform those with fewer employees. (4)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at the subsidiary level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subsidiary performance. (5) Horizontally related international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at the corporate level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corporate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results did not show that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the corporate level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corporate performance. Besides, it did not support that product diversifications at both the corporate and subsidiary levels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other words, one type of growth strategy (i.e.,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does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other type of growth strategy (i.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erformance.
200

台灣國際傳播機構整合之初探研究--以中央社,中央廣播電台,宏觀電視為例

陳惠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 摘 要 》 當今傳播科技發展速度日新月異,衛星電視、網際網路、廣播、印刷媒介、通訊社等互相結合,擴充效果的情況愈加明顯與頻繁。全球化的風潮促使世界各國的依存度與競爭態勢升高,這股資訊浪潮對傳播工具的改革與傳播媒體的再造,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 環顧全球眾多國際傳播媒體,如美國的VOA,德國的德國之聲,英國的BBC,日本的NHK等機構,都結合廣播、電視與網路全球服務,擴大其傳播與影響範圍,也造就他們在國際傳播領域上的重要地位。更有透過全球傳播機構的結盟主張,使自家的廣電節目得以透過衛星或其他國家的當地有線、無線業者做轉播(rebroadcast)服務,以便達到更清楚有效、影響範圍更廣的傳播目的。 不過,檢視台灣的國際傳播機構中央通訊社、中央廣播電台與宏觀電視發現,雖然他們也都致力開發新的電子媒介服務內容,但仍舊處於單打獨鬥局面,較之時下國際多媒體合併經營的方式大有不同。尤其陳水扁總統亦曾發表「為協助中國推動民主化,應整合中央廣播電台、中央通訊社等公共媒體資源,成為台灣向國際及中國大陸推廣民主經驗的『台灣之音』,一如美國之音所扮演的國際宣傳角色」的說法。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就是希望以國際上知名傳播機構的經驗並與台灣國際傳媒的現實狀況比較分析,藉以探討適合台灣發展的國際傳播模式,提供未來參考與建議。 本論文架構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文獻回顧與相關理論;第三章研究方法;第四章國內外國際傳播機構現況分析;第五章台灣國際傳播機構整合之綜合分析;第六章結論與建議。為了能深入瞭解國內外國際傳播產業的經營型態與現況,並評估台灣國際傳播機構追隨國際趨勢進行整合的可行性,本研究採取四種研究方法,分別為文獻回顧、個案比較、深入訪談與參與觀察等方式進行研究。 在文獻回顧部分,第一節「國際傳播的形貌」係針對國際傳播的發展、型態、目的與呈現方式作綜合整理;第二節「全球化下的媒體經營規模與趨勢」係探討在全球化的風潮下,傳播產業所產生的改變與結構調整;第三節「非營利傳播機構的經營與管理」係針對非營利性質的傳播機構經營做探討;第四節相關理論則是選擇與傳播相關之宣傳理論、依附理論以及本研究題目相關之企業購併與組織變革理論探討。 而個案比較與深入訪談的對象,國際部分包括知名的國際傳播機構美國之音、德國之聲、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與日本放送協會,台灣方面則是有中央通訊社、中央廣播電台、宏觀電視與新聞局。除對以上機構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外,並透過以上機構之工作人員實際訪談,對他們的機構組織、服務型態與內容進行分析比較。其次再以台灣之情況與之對照,分析台灣傳媒機構與其之差異性,探討可以改變的空間與未來之規劃。至於參與觀察對象設定為中央廣播電台,除因研究者本身參與國際傳播工作外,亦因今日許多國際重要傳媒,最初皆是先由廣播發展,再漸次擴展至電視、網路領域。故鎖定中央廣播電台為實際觀察對象,主要以觀察電台內部之運作、成員認知、組織認同與營運策略方向。 第四章係針對國際上純粹從事國際廣播與國際電視業務的美國之音、德國之聲以及包括兼具國內外廣播與電視服務的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與日本放送協會NHK以及台灣的中央通訊社、中央廣播電台與宏觀電視予以個別介紹。除針對個別媒體詳述外,並分別從制度面與運作面比較對照上述媒體的國際廣播與電視服務內容,得知國外媒體不僅忠於使命,更有許多獨到經營特色,除在體質、使命與結構上與台灣不盡相同外,資源運用也有一大段差距,但是他山之石的成功營運經驗,亦可做為台灣國際傳播機構現階段與未來營運規劃的參考。該部份分別在第三和第四節中詳述。 第五章係整理在深入訪談中,接受訪問之台灣主要國際傳播機構與主管單位在機構整合議題上的看法,並從不同角度與層面探討如何擴大台灣國際傳播工作的效能。最後在第六章將研究所得做成結論並提出建議。 本研究共獲致下列結論,首先在國際傳播機構的經營現況上: l 科技匯流時代來臨,傳媒界線愈加模糊,單打獨鬥的經營型態無法與合縱連橫模式競爭。 l 建立人力與節目資源分享平台,節省人力與經費支出,將有限的人力、經費、設備做最有效的分配與利用。 l 政府扮演全力支持的角色,但少有政治干預與政黨的操作,以維持個別機構的獨立性與確保報導內容的公正客觀。 l 加強行銷,時下國際傳播機構極力擴充合作與行銷對象,包括與海內外同業結盟以及進行跨業聯盟。 l 重視與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回饋與公共服務。 l 確切掌握人才、資金、行銷、服務、技術研發、政府法令與管理等若干問題,培養永續經營能力。 至於在台灣整合現有機構成立綜合性國際傳播媒體所獲致的結論為: l 新聞局對台灣之音的現階段規劃傾向資源整合平台的建立,而非機構整合。 l 欠缺相關法源支持機構整合。且相關立法還必須兼顧到土地、機器、資金、財產與人員的合併等問題。 l 台灣國際傳播機構整合問題,牽涉到各單位本位主義,以及組織中的專業人士,對既有權力與既有資源分配產生威脅的抗拒,因此現階段各機構與新聞局仍以維持各機構現狀運作,從事資源整合為目標。 另外本研究亦提出若干建議,首先在未來台灣的綜合傳播機構「台灣之音」方面: l 機構定位宜清楚明確。 l 強化品牌,建立階段性努力目標。可自我期許成為國際社會裡華人傳播圈的BBC、VOA、DW與NHK,同時亦成為國際中接收台灣資訊、華人訊息的不二管道。亦即建立起「台灣之音」的品牌代表性。 l 節目與實質服務內容的加強。為讓台灣在世界發聲、提高台灣能見度,應加強外語節目的播送,尤其應加重英語節目的製播,方能達到國際宣傳,讓台灣在國際曝光的目的。 l 重視未來發展,應重視技術研發與專業管理、媒體人才的培養,以厚植永續經營的基礎。 l 經營成效應公開,取之於國家,用之於國家,應對社會公佈資金運用與經營成效的年報資料以昭公信。 l 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機制與經營團隊,有專業的媒體人負責規劃管理,去除不必要的人事酬庸與政治任命,更要拋卻私人情誼之人事任用,建立媒體與人事的績效評核制度,達到組織再造的功能。 l 加強溝通減低組織變革抗拒力,而組織文化的融合與新精神再造則有賴組織變革後新管理領導階層的能力加以溝通疏導。 另外也針對政府提出若干建議與看法: l 短期內以各國際傳播機構的資源整合為目標,但其功能要確切落實,以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否則這項資源整合平台很可能只是成為延遲進行機構整合的託辭罷了。 l 資源整合非長久之計,長期而言,宜謀求設置常態性之綜合國際傳播機構。以追求節省人力、擴大規模、擴大機會與提昇資金配置效益,並減少疊床架屋、單打獨鬥之資源浪費,才能提昇傳播機構之影響力與知名度。 l 宜積極進行同質公營電台整合,但過程應予透明。但其過程勢必遭遇各種抗拒與各方角力,因此整合過程亦應予透明公開,以昭社會公信。 l 法令的修訂速度宜加快。有關傳播機構整合、國內與國際播出方向、公營媒體的頻道調整分配、媒體經營模式等,甚至政府組織再造後與媒體產業相關業務,事權該如何統籌或分配,皆有賴法源依據方可進行。 l 政府應全力支援台灣國際傳播工作進行。其次,結合跨部會合作,積極促成台灣影音媒體在海外的播出機會。第三,建立與國際傳播機構良好的溝通管道與機制,秉持關心但不干預,支持但不左右的立場,協助台灣國際傳播機構建立永續經營的良好基礎。

Page generated in 0.025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