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 |
高房價對購屋與生育行為之影響-家庭資源、家庭需求與家庭偏好之探討 / The Influence of High Housing Prices on Home Buying and Childbearing Behaviors– An Investigation of Family Resources, Demands, and Preferences林佩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購屋與生育同為家庭生命周期重大事件,在高房價低生育率時代,家庭行為的改變,受到政府機關及社會、經濟學者的關注。過去研究指出,購屋及生育行為的連結建立在對家庭的資源與需求,彼此不僅存在資源競爭關係,亦因家庭生命周期的穩定效果,而提高家庭對另一事件的需求。考量家戶對於擁有房子與孩子的次序偏好相異,其家庭資源分配及需求亦不盡相同,故本研究從家庭資源、需求及家庭偏好探討高房價背景下家戶購屋與生育行為的關係;運用中央研究院調查之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PSFD),針對1934~1984年出生之受訪者資料,建立存活模型進行分析。
探討主題有三:一、探討資源排擠效果與生命周期穩定效果對於購屋及生育行為的影響以及影響程度隨時間變化的情形。二、探討購屋對家戶生育行為的影響途徑。三、探討家戶生育事件對購屋年齡影響之世代差異。實證結果,家庭資源及需求對購屋及生育事件的影響為一動態過程。在高房價時期,先生育家戶婚後購屋機率增加,卻有較年長的男性購屋年齡。而先購屋家戶有較年輕的男性購屋年齡,生育機率卻較低。購屋年齡存在世代差異,先生育家戶的購屋年齡隨世代先提前後增加,先購屋家戶的購屋年齡則呈年輕化趨勢。
本研究成果有助於瞭解家庭購屋及生育行為的關係,作為住宅及衛生福利單位於制定獎勵生育、安親托育或住宅福利政策參考。為讓家庭安心培育下一代,建議政策研擬制定應考量家庭偏好差異性、住宅政策及獎勵生育政策關聯性等,並使房價回歸合理及健全安親托育制度,以有效解決高房價、低生育率的社會問題。
|
302 |
政治制度與內戰持續性的分析- 以哥倫比亞「哥倫比亞革命軍」以及 秘魯「光明之路」為例 / The analysis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civil war duration: cases of Colombia’s FARC (Fuerzas Armadas Revolucionarias de Colombia) and Peru’s Sendero Luminoso林庭瑋, Lin,Ting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討論內戰持續性的差異是否可以以其政治轉型解釋?也就是說,作者欲探討為何有些內戰較短、有些內戰較長?是否有關鍵因素導致內戰持續性之差別。目前學術研究多著重於以非政治因素(經濟因素)解釋內戰延續性問題,但筆者認為政治制度相對於其他因素(經濟、社會制度)是最能解釋內戰持續性差異之自變數,並提出本文核心假設-「內戰隨著政體的民主深化而縮短。」,其主因有三:(一)生活於民主政權下的人民,政治壓迫感較小(二)民主促進社會的重新分配(Redistributive)消弭國內之不平等狀況;(三)民主政府能透過稅收進行公共財的施放或公共服務滿足人民。
本文之研究方法以質性分析法的個案研究法為主,以南美洲作為研究對象而不以內戰發生最頻繁的非洲為研究對象,乃因2016年11月13日哥倫比亞政府正式與左翼武裝「哥倫比亞革命軍」(FARC)簽署修正版和平協議,結束長達半世紀的敵對狀態,引發作者對南美洲內戰延續性之研究興趣。經過最大相似法篩選後,作者以哥倫比亞與哥倫比亞革命軍和秘魯與光明之路的內戰作為個案案例,透過個案研究法,本文研究發現符合筆者之核心假設。筆者認為本文之內戰研究發現提供受內戰影響之國際社會、國家有關政治制度面之政策方向-即民主深化對於一國內戰延續性之影響力。
|
303 |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國家—產業制度的建立、發展與轉型 / State-Business Institu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nology Industry: The Case of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n Taiwan王文岳, Wang, Wen-Yue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304 |
居住地的死亡風險:一九九七年台灣地區鄉鎮市區平均餘命的統計地圖林孫弘, Curtis 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1906到1999年間,台灣地區男性出生時平均餘命增加了43.55歲,女性增加了47.63歲,雖然台灣地區平均餘命不斷地在增加,地區間死亡風險的差異情形則未有所改善。本研究以生命表方式計算台灣地區縣市級、鄉鎮級平均餘命,尤以鄉鎮級為研究重心,配合統計地圖的使用以瞭解小地區間死亡風險的差異情形。
在縣市層級方面,男性與女性出生時平均餘命皆以七大都市較高,西部其他地區次之,東部地區的花蓮縣、台東縣最低。各縣市出生時平均餘命的差異,正指出各縣市之間的死亡風險差異甚大,特別是東部地區明顯地比西部地區更處於不利的狀態。
在鄉鎮層級方面,男性與女性各生命階段平均餘命皆呈現出西部地區高、東部地區低的明顯差異,而且平均餘命數值越低的地區其兩性平均餘命的差距也越大,此種現象尤以男性平均餘命越低的地區越為明顯。在空間模式上,男、女平均餘命最高的地區皆以大都市為中心向外擴散至其鄰近地區,平均餘命最低的地區則廣散在山地鄉之間。總的來說,中央山脈兩側的鄉鎮不僅死亡風險較其他地區高、兩性的死亡風險差異大,山地鄉之間的死亡風險結構更是呈現高度的異質性。
關鍵字:鄉鎮市區、死亡風險、平均餘命、性別差異、統計地圖、空間模式。 / Over the twentieth century (1906-1999), the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in Taiwan has increased 43.55 and 47.63 years for males and females respectively. Undoubtedly, such a dramatic increase in life expectancy is resulted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quality in Taiwan over the past century. Nevertheless, after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historical data, it shows that the areal variation in life expectancy over the life cycle is significant and has never diminished. This study, by applying the life table methods and statistical maps,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areal variation in risks of death at small areas in Taiwan. The data sources for achieving this purpose come from the vital statistics and death-registration- profiles.
The research findings show that life expectancies for both males and females are highest in the most-developed urban counties. On the contrary, the life expectancies are lower in rural counties. The gaps in life expectancies at birth between Taipei City and Taitung county reach 11 years and 7 years for males and females respectively.
The spatial pattern of variation in life expectancy at the township-level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earch findings at the county-level. In general, the life expectancies for townships within the central metropolitan area are highest, and then gradually decrease for townships distant from the metropolis center. The life expectancies for both males and females are lowest in the rural-mountain townships. The gap in life expectancies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is also larger in these rural-mountain areas. Finally, the life expectancies for the aboriginal townships are lowest in Taiwan. However, the age profiles for risks of death are heterogeneous in these aboriginal townships.
Keywords: life expectancy, life table, statistical maps, spatial pattern
|
305 |
巴古寧的革命信念與實踐之研究(1814-1876) / The Study of the Revolutionary Conviction and Practice of M. A. Bakunin陳兆君, Chen, Chao 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巴古寧是十九世紀最著名與最活躍的革命家之一。他橫跨歐洲的革命活動、領導俄國的革命民粹運動,以及在第一國際中與馬克思的爭論,使他成為歷史中的一股動力。另外,他的無政府主義思想更使他加入近代政治思想家的行列中。然而,巴古寧的個性、活動與思想的多樣與複雜,卻讓他擁有許多不同的面貌刻畫,有讚美也有毀謗;他的思想也獲得不同的闡釋,是真理也是矛盾。因此,以「革命」作為理解巴古寧生平與思想的關鍵字,本論文試圖探求巴古寧的革命信念源於何處?他的革命思想與實踐如何交互影響與演進?又要如何看待這位毀譽摻雜的歷史人物?
本論文的研究架構主要將巴古寧的革命信念與實踐分成三個階段來討論:第一為思想的年代,期間巴古寧主要沈浸於哲學思想的領域,研讀與吸收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黑格爾主義以及各種社會主義的學說,沒有實踐革命的機會與行動。第二為泛斯拉夫主義的革命年代,巴古寧主張哈布斯堡帝國(Hapsburg Empire)的瓦解為歐洲革命的關鍵點,並以斯拉夫民族組織成的自由聯邦取代奧匈帝國,形成他革命泛斯拉夫主義的主張。不過,此一思想也曾一度倒退為保守性,轉為期望俄國沙皇變成為革命獨裁者,發起一個由上而下的革命,以便解放所有的斯拉夫人民。此一期間,巴古寧得到多次實踐革命的機會:一八四八年革命期間的布拉格暴動與德萊斯登叛亂,以及一八六三年波蘭叛亂。
第三階段是巴古寧無政府主義思想時期,分成「俄國」及「歐洲」兩部分。在俄國部分,巴古寧在瑞士創辦的雜誌《人民的事業》,讓他再度投入俄國革命的宣傳活動,成為俄國革命民粹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與俄國革命份子涅恰耶夫的合作中,巴古寧發展了個人的革命理論,並對「革命策略」與「革命道德」的問題做一省思。最後,巴古寧對俄國的革命指導形成俄國「到民間去」運動的一個革命派別。歐洲部分,主要探討巴古寧在歐洲的革命活動,包括在義大利以及第一國際中的活動。巴古寧的無政府主義思想,主要鼓吹破壞一切現有秩序,包括政治、社會與宗教制度,廢除國家、教會與私有財產等制度,並建立一個由各種自發性組織所形成的自由聯邦。他的革命方法乃是建立一嚴格紀律的革命密謀組織,組織社會低下階層的暴動成為全面起義,作為達成革命目標的方法。這樣的理念皆表達在參與法國里昂起義、義大利波隆那起義中。
研究發現巴古寧的革命信念主要來自三方面:一為黑格爾哲學作為革命的哲學基礎;二為對法國大革命原則「自由、平等、博愛」的追求;最後加上巴古寧的個性。他的革命實踐方法主要依靠宣傳與密謀兩種方式。而在原始社會運動的形式上,預示出革命如何形成與到來,巴古寧實為現代革命的真正先知。 / Michael Bakunin(1814-1876) w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d active revolutionaries in the 19th century. His dazzling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across Europe and his famous controversy with Karl Marx(1818-1883) made him an influential historical actor. Besides, his anarchism also ranked him as one of the political thinkers in modern times. However, the complexity of his personality, activities and thoughts were portrayed from the diabolical to the glandular to the heroic; his thoughts were interpreted differently as truths or paradoxes. The purposes of this thesis were to explore where his revolutionary conviction came form, to examine how his thoughts and life interwove and evolved, most of all, to reassess his significance and relevance basing on the up-to-date research.
Bakunin's ideological and life odyssey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a first, philosophic, stage lasting until 1847, in which he confined himself to German idealistic philosophy and socialist thoughts; a second, Pan-Slav phase lasting from 1848 to 1863, during which he saw the key to European revolution in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Hapsburg empire and its replacement by a free federation of Slavic peoples, contrary to this revolutionary PanSlavism, he also saw Russian emperors as revolutionary dictators issuing a revolution from above to emancipate all Slavic peoples; and a final, anarchist period. This period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Russian, is to elaborate on his influences in Russian revolutionary movements and his reflections on the dilemma of the means and ethic of revolution; the other, European, is to examine his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in Europe, especially in Italy and the International Working Men's Association(the first International).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this time is a paean to destruction: all political, social and religious institutions must be destroyed, the goal being a free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associations. The means of revolution would be a universal rebellion of the lower orders of society, led by a secret group of conspirators bound together by an iron discipline. Four controversies was discussed,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Bakunin's Hegelism interpreted as a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r a leap in thought, whether his "Confession" diminished his integrity and reputation as a revolutionary, the problem of the joint authorship of "Catechism of a Revolutionary", and whether Bakunin's intrigues and secret societies were the main reason resulting in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o point out that Bakunin's revolutionary conviction came from: (1)Hegelism as his revolutionary philosophy; (2)the search for the principals of French Revolution - 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3)his personality. His revolutionary means are chiefly propaganda and conspiracy. On the archaic forms of social movement, Bakunin was the true prophet of modern revolution.
|
306 |
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 / The research of Mao Ze-Dong's thought of literature and art韋俊豪, Wei, Jun-H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毛澤東的文藝思想主要包含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二十世紀中
國革命思潮三個來源,這三者之間並非全無扞格,但是毛澤東卻是採取一種
相當實用的態度來處理這些不同的思維.其間的判準並不全是基於推動革
命事業的需求,還包括了毛澤東相當個人化的忖度與反應,包括他的世界
觀,他的欣賞情趣,以及他對權力地位的佔有欲望.這使得在毛澤東文藝思
想宰制下的中國文藝歷史,呈現出一種多變的,不穩定的,壓抑且扭曲的面
貌.除了歷史情境的因素,以及與毛澤東個人因素之間的互動探討之外,筆
者也指出了馬克思主義文藝觀演變之下,文藝的革命性被政治實踐要求扭
曲,以及革命文藝對於文藝歷史扭曲的結構性因素.於是,文藝的實用性從
事實認定轉變為本質認定,其極至的結果,使得文藝淪為政治的宣傳工具.
中共在新時期主導中國大陸的文藝思想,與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最大區別,在
於知識份子的地位從工農兵文藝原則下的尷尬地位解放出來,這對於中國
大陸文藝的多元發展,起著根本的正面作用.但無論如何,文藝的首要價值
仍是受到非文藝的因素決定,在中共政權之下,加在文藝工作者身上的束縛
仍是存在的.
|
307 |
老年婦女陷入貧窮之因素及其困境之探討--以台北市為例 / The research on the poverty of elderly women - The factors of the poverty and major hardships吳雅惠, Wu, Ya-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有鑑於臺灣地區已在民國八十二年步入「老人國」之列,顯示老年人的經濟問題已不容忽視。尤其是女性老人,更是最易落入貧窮的一個族群,因此,本研究即在探討老年婦女陷入貧窮之因素及困境,研究目的有三:
1.探討婦女在老年陷入貧窮困境的因素。
2.探索貧窮的老年婦女之生活困境,以及她們如何適應。
3.依據研究結果提出政策上的建議。
本研究採取女性主義者對女性陷入貧窮因素的解釋,輔以生命週期的觀點,來探討在女性的一生中,累積經濟資源(主要是工作薪資及財產繼承)的能力與機會如何影響到其在老年期的經濟地位。另外,也探討年滿65歲的老年婦女一旦陷入貧窮,她們所面臨在經濟上、健康醫療上、住屋上、心理適應及社會疏離的困境,以及她們如何適應。
本研究係採「質化研究法」,深入訪談十二位領取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貼的老年婦女,藉以勾勒出其生活狀況,及其一生中面臨的困境與難關。研究結果顯示,由於女性身為經濟依賴者的身份,因此,陷入貧窮最大的因素在於被依賴者無法提供充足的經濟生活。而女性的被依賴者包含丈夫、子女及自己(含娘家)。由女性的一生看起來,她們先是生在不甚富裕的家庭裡,於是無法對她們做人力投資,再加上勞力市場的性別歧視,使她們無法靠自己的力量賺取薪資。除此之外,娘家的困窘也無法提供任何財產的繼承。而後,在婚姻市場上也找不到條件較佳的丈夫,經濟生活得不到保障。而在這種貧困的條件下,對所生育的子女自也無法做良好的投資,培育其人力資本,影響到在勞力市場的表現,再加上子女若無撫養之意願,「養兒防老」的期待自然落空。
更深一層去探究老年婦女陷入貧窮的因素,其實是受到「父權主義」操縱的影響。由父權主義延伸的「性別勞力分工」的概念,形塑了「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方式,於是女性擔負起無酬的家務工作及照顧工作的責任,再加上女性在教育、財產繼承、勞力市場等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使她們要靠自己的力量賺取薪資是相當不容易的,於是她們的經濟生活只能依賴男性,而當男性無法支持時,就無可避免的陷入貧窮。
歸納起來,受訪者正式進入社會救助體系的導火線不外三種:健康、住屋、以及工作中斷。這些事件的發生使得她們原本即不充裕的經濟生活更是陷入困境,在沒有其他支持體系的情況下,唯有進入社會救助中低或低收入戶的體系,以獲得生活上的補助。面對貧窮這項事實,大多的受訪者都抱持宿命論的態度。而在適應的方法上,受訪者多是參與宗教活動、運動、與鄰居聊天等方式來調適自己的心情。但由她們所從事的活動看來,侷限於自家附近,並很明顯的偏向從事免費的活動,形成了社會疏離的現象。會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即是因為受訪者受限於經濟狀況、教育程度以及自卑心理,使她們與外界聯繫的程度不高。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幾點建議:
1.減少就業市場的性別歧視。
2.減少因家務照顧責任的損失。
3.合理計算貧窮線之基準,並規劃相關的補助措施。
4.鼓勵低收入戶老人參與文康休閒活動,及加強對低收入戶獨居老人的問安服務。
5.規劃國民年金制度。
本研究之研究限制有二:
1.無法推論及概化。
2.信度與效度的問題。
|
308 |
族群性別的政治經濟學考察──一個北部泰雅女性的生命史研究 / A LIFE STUDY OF THE TAYAL FEMALE ON NORTHERN TAIWAN黃鵬仁, Huang, Peng-J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所要探討的是原住民泰雅女性在一個北部原住民山地鄉,以觀光為主體產業下的生存處境.所有的民族誌內容皆是根據本人自1994年7月至1996年3月份為止的田野資料.這個特殊的族群觀光脈絡裡,泰雅女性從男常逸,女常勞的性別分工中走出,不再織布,操作農事,轉而投入觀光及其相關行業.成為族群觀光工業裡族群特質的代表形象,成為主要的行動者.他們多從事紀念品販賣,陪照,理票員與跳舞的工作.衍生的社會事實是異國婚姻與族外通婚,以及婚姻狀態的高變異度.而這些女性的生存策略與主體感知即是本論文所欲探討的重點.這個探討將以生命史民族誌來呈現,同時基於女性研究的方法論演變,再現文化實體的方法論考量以及所記錄分析的社會事實之特殊性,將以自我指涉的反省式人類學和脈絡觀為考察的策略. / The present theiss is aimed to discuss that under the specific political economical contexts the female atayal negociated between individaul-agent and cultueral norm and social catogory.Their in-dividaul conception return to renrgociate with their actions ,eventually reproduces the cultural value and social behaviours.The focuswould be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 decision-making.And the conclusionis abuot the manipulation of national apparatus to indigious women'ssurviving conditions.
|
309 |
台北市立國民中小學學生邏輯概念發展之橫斷研究 / Development of Logical Thinking : From First to Nineth Grade邱素真, Chiu,Su-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採用分層叢集抽樣,從台北市十二行政區中,按比例抽出36所學校。受試者含1-9年級學生合計5475人,有效樣本4917人達89.8%。自編測驗信度、效度考驗:α係數達.80,效標關連效度在.21到.70之間,與智力測驗之相關在各年級均達.01顯著水準,專家效度良好。研究發現包括二部份:
一、邏輯概念之發展:有關台北市立國民中小學學生邏輯概念發展狀況研究結果如次 (1) 形式運思階段之前,兒童可以解答部份的命題邏輯問題。 (2) 具體內容的MP規則和常見的遞移性關係的遞移推理,分別在國小一年級、及國小四年級已達到發展高原。 (3) 從具體運思到形式運思階段,並沒有發現階段性跳躍的成長現象,邏輯概念發展大致上是向上發展的型態。 (4) 二元運算系統在8,9年級(14、15歲左右)--也就是皮亞傑所指的形式運思階段達到平衡的時期,只能做大約18%?32%的題目,沒有證據顯示大部份的受試者,已經完成了具有「群與格」特徵的命題邏輯結構。本研究的假設一、假設二均未獲得支持。皮亞傑理論對學生的邏輯概念發展有低估和高估的現象。一方面低估了國小中低年級兒童在簡單邏輯規則的發展,另一方面高估了青少年在困難的邏輯規則上所能達到的成就。
二、邏輯概念與數學之相關性:在邏輯與數學的相關性研究方面獲得以下結論: (1) 邏輯成績與數學成績的相關在各年級學生中,均達.0001顯著水準。大部份年級數學成績與智力的相關,大於數學成績與邏輯概念的相關。 (2) 年級對邏輯概念的影響效果顯著,當控制智力高低及數學成就好壞二個因素之後,邏輯概念隨年級而增進。 (3) 數學成就對邏輯概念的影響效果顯著,對各年級學生而言,高數學成就組學生的邏輯概念比其他二組好。但數學成就中等和低等的二組受試者之間,當智力的百分等級在35?56之間時,邏輯概念沒有差異。 (4) 變異數分析顯示,以年級、數學成就與智力的線性模式,可以解釋邏輯概念所有變異量中的63%。共變異數分析顯示,排除智力的影響之後,年級、數學成就仍是可以解釋邏輯概念所有變異量中的63%,與變異數分析結果一致。
|
310 |
「十二大」後中共與日本之外交及經貿關係之研究黑瀨惠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無
|
Page generated in 0.04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