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
動員戡亂時期集會游行法制定過程之研究宗秀英, ZONG,XIU-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台灣地區實施了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宣告解除,人民長期
遭受限制的集會游行權利終於可以重新行使。本文主要以C.O.Jones 政策制定過程理
論, 並配合David Easton的系統理論來探究動員戡亂時期集會游行法的制定過程,以
研究解嚴後法律制定方式的轉變,並試圖找出法案制定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本文主
要參考政策制定相關書籍,法律制定過程有關文件,立法院公報及報章雜誌等資料,
以文獻研究法為主,訪問法為輔來進行。
本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主要在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限制及所使用
的理論架構。
第二章在釐清集會游行的概念以及本法制定的背景,筆者將制定背景分為內外社會環
境兩部份。內社會環境因素包括因應解嚴保障人民權益及規範群眾沽動維護社會秩序
。外社會環境因素包括人權保障潮流對我國的衝擊及英美日德等國立法對我國的影響
。
第三章以行政部門的研擬與規劃為重點,透過草案在行政部門研擬過程,發掘行政部
門研擬草案的缺失。第四章立法部門的審議,以法案在立法過程中的修正為重點,探
究黨團運作所發揮的影響力,特別是民進黨團在本法制定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
第五章係檢討集會游行法的制定過程,主要在討論行政部門在當前政策制定過程中扮
演的角色,行政與立法兩部門間關係的調整及政黨運作對本法制定過程的影響。第六
章結論與建議。
透過集會游行法制定過程之研究,筆者發現我國政黨政治運作已略具雛形,新興的政
治力量日漸狀大,政治發展歷程展現出新契機,如果能妥善運用這些有利因素,我國
將能邁回民土、憲政之坦途。
|
92 |
地區性農地利用調整之研究侯卉珍, HOU,HUI-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前農業發展的困境是耕地面積狹小、坵塊分散,年輕勞力外流,造成從農階層之高
齡化、兼業化,務農意願降低等,使得農場經營規模難以擴大。政府雖然努力採取各
種對策,但成效不甚卓著。本文試圖尋求另一解決途徑,利用地區性農地利用調整之
方法,規劃出農地流動的方向,進而達成擴大經營規模的目標。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簡介研究對象
地區,並探討相關文獻。
第二章擴大經營規模所遭遇之難題。首先解釋擴大經營規模之意義,並說明必要性之
理由,再分析當前農地利用現況對經營規模擴大之有利與不利的因素。
第三章以往獎勵擴大經營規模之檢討。針對政府採取之措施如購地貸款、共同經營、
委託經營及實施農地利用綜合規劃等四項,探討其實施成效不彰原因,並作為擬定另
一解決途徑之參考。
第四章地區性農地利用調整之意義及方法。先說明地區性農地利用調整之意義及其實
施方法之步驟為 (一) 每筆調查 (二) 電腦製圖 (三) 農家區分 (四) 調整規劃。為
使農地調整能達到預期目標,所需之配合措施為:
一、推行農地流動化促進事業。
二、成立農地買賣租賃之仲介機構。
三、成立促進農地流動獎勵金制度。
四、舉辦農地交換分合。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針對當前的農地環境,就本文研擬之農地利用調整方法作可行性
評估,並提出研究發現結果供後續研究之參考。
|
93 |
我國地方政府福利性支出之研究──台灣地區實證分析宋淑珠, SONG,SHU-ZH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建立「均富」與「安和樂利」的社會,一向是我國政府施政的主要目標,經過四十
年來政府與民眾共同努力的結果,經濟快速成長,顯示社會經濟資源的增加;另一面
,國民所得大幅提升,民眾對政府福利措施要求也不在僅限於基本生活需求的滿足,
尤其是安全,尊嚴,精神生活,環境品質,乃至自我實現等方面需求與日俱增,因此
提高政府福利支同的聲浪日益高漲。
本文研究的範圍是利用台灣地區民國五十九年至七十七年二十一個縣市相關的經濟,
社會及人口變數,解釋社會福利支出,衛生支出,社會及救濟支出水準的決定。觀察
資料是利用民國五十九年至七十七年,各年二十一縣市的資料,亦就是合併縱斷面及
橫斷面來分析,使它形成pooling 的模型, 更能找出影響地方政府福利性支出之真正
有利變數; 不論是經濟,社會及人口在同一年度有不同影響力,同時隨著時間的經過
亦有它正或負相關的變化。
本文的主要架構,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本
文研究方法與資料限制。第二章為社會福利的基本理論及文獻回顧,文獻回顧部份則
分別列述國內及國外有關之實證文獻,經由本章分析,冀圖使本文提出之模型更是穩
固的基楚。第三章為方法論,理論模型設定實證模型的設定資料來源說明。第四章為
地方福利性支出水準的決定因素及比較分析,本章除說明迴歸分析的實證結果並加以
解釋外,並將實證結果在各縣市的分配情形加以比較分析;同時也針對七十二年度及
七十七上度兩年做比較分析,本章亦為本文的研究重心所在。第五章為結論,綜合前
四章分析之重點,並設法提出可供決策者參考之結論。
|
94 |
橫斷面與時間數列混合資料之隨機邊界生產函數--台灣地區之實證研究陳慧玲, CHEN,HUI-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一九七七年Ainger,Lovell,and Schmidt 發表隨機性邊界生產函數估計方法一文以
後,這項方法便廣泛地應用於廠商生產技術效率的估計。然而, Ainger,et al的方
法係利用單一年度橫斷面資料,方法中有一些缺失,例如:技術無效率部份的統計分
配假設、技術無效率部份與生產投入可能存在某些相關,以及技術無效率可能會隨廠
商經營期間而變化。本文的目的,即嚐試利用橫斷面與時間數列混合資料來修正上述
缺點,分析對象為台灣地區的外人投資廠商,包含電子電器、基本金屬、橡塑膠製品
、化學等產業,時間由民國64年至71年共八年。
台灣地區自一九五二年引進直接外人投資,外資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扮演重要角色
。過去有關台灣地區外人投資的文獻甚多,然而有關外資廠商生產效率的研究卻不多
見,直至目前僅 Chen and Tang(1987),劉錦添與蔡偉德(1989)兩篇,且均偏重於橫
斷面的分析。本文將利用近年來發展的Panel Data生產技術效率測定方法來進行,文
中主要參考Schmidt and Sickles(1984) 與Cornwell,Schmidt and Sickles (1988)
兩篇著作。在實證中,假設廠商生產函數為Cobb-Douglas函數,分別利用「固定效果
」(fixed effect)及「隨機效果」(random effect) 二種模型。固定效果模型認為廠
商生產技術效率差異為一固定係數,反映於迴歸式截距項的差異;而隨機效果模型假
設生產術效率項目為隨機變數,效率的差異反映於迴歸式中殘差項的差異。此外,由
於生產因素投入與效率可能存在相關,為得到具有一致性的估計值,本文將利用工具
變數方法來修正。最後,本文分析不同年度廠商效率之變化,並探討造成效率變化之
原因。
|
95 |
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閱讀理解湘閱研究曾陳密桃, CENG,CHEN-MI-T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小學生后設認知的發展及其與閱讀理解之關係,並進而驗證
后設認知的閱讀策略教學之有效性。期藉此研究發現,提供國民中、小學教師閱讀教
學及學習輔導之參考,俾提高教學之效果,並增益學習的效率。
為使研究結果具有代表性,本研究不惜動用大量經費、人力及時間,以從事調查研究
,並進行教學實驗研究工作。
有關後設認知與閱讀理解之調查,取樣對象遍及台灣地區,分北、中、南三區,每一
地區隨機抽取四個縣市,每一縣市各隨機抽選一所國民中學和一所國民小學;研究對
象從國小三年級至國中三年級,每一年級再分層隨機抽選男生10位、女生10位。
有關教學實驗之研究,則選取高雄市一所國小和一所國中,由國小三年級至國中二年
級,每一年級分別組成一組實驗組和一組控制組,進行教學實驗。
本研究首先採用調查法,實地實施測驗並進行一對一的晤談錄音,搜集有關的資料,
再運用統計技術加以分析,比較不同年級、不同心理特質的男女學生後設認知之差異
情形,並探究不同後設認知能力的男女學生其閱讀理解的表現情形。其次,進行後設
認知的閱讀策略教學;實驗設計為實驗組、控制組前測後測設計。採用Palincsar 和
Brown(1984) 的「相互教學法」 (reciprical teaching),選取適合各年級水準的閱
讀資料二十篇,進行包含了綜合閱讀策略與後設認知技能的四種活動;摘錄重點(su-
mmarizing)、自我發問 (self-questioning) 、澄清疑慮(clarifying)、和預測後果
(predicting)。最後評量實驗結果,以驗證後設認知的可教性及其教學成效。
研究結果主要發現如下:
一、國民中、小學生後設認知的差異,隨年級、性別之不同而有差異:
(一)國民中、小學生後設認知知識之差異,因年級、性別之不同在而有差異。年級方
面, 以國小六年級為最好,其次為國二和國三,而以國小三年級最差。性別方面,女
生
|
96 |
電視爭議性新聞之消息來源特性及其處理方式與訊息導向之分析陳一香, Chen, Yi-X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根據過去研究發現,電視新聞已成為台灣地區民眾主要的消息來源,而轉型期的台灣
社會,各種不同層面的社會衡突正與日俱增,電視以其社會公器的本質所提供的公共
議壇,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社會上各種聲音都有機會出現在新聞中,這就牽涉到
消息來源選取的問題;此外,電視媒介對消息來源所作不同程度的處理,亦是一種社
會權力的展現,有其重要的社會意義。
本研究乃以電視新聞中的爭議性新聞為對象,研究新聞中之消息來源以及對於消息來
源的處理方式,並藉此探討不同特性之消息來源的言論導向。
本研究共分四章,約五萬四千字。第一章為研究動機、目的以及文獻探討。第二章為
研究方法,詳述其抽樣與內容分析之類目建構。第三章為研究結果報告。第四章則對
結果提出討論與建議,並說明其研究限制。
|
97 |
非線性迴歸問題之研究潘子杰, PAN, ZI-J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在探討非線性迴歸模式的推定問題。
首章為導論。敘述線性與非線性迴歸模式的定義及基本假設,討論最小平方推定,並
闡述非線性迴歸模式一般解的特性。
第二章為非線性迴歸模式的解法。討論最陡下降法、線性化法及Marquardt 折衷法,
並舉一實例以說明實際運算的過程。
第三章及第四章分別討論線性及非線性最小平方推定在幾何學上的意義,在樣本空間
及參數空間上探討誤差平方和等值線的特性。
第五章建立一個修正型的羅吉斯成長模式,以討論台灣地區電話需求成長的模式。
第六章為實例分析。以第二章所討論的方法,設計計算機程式,解決一電話非住宅用
戶所佔百分數的迴歸問題。
第七章為結論。對全文整體做一總結。
電子計算機程式及執行結果列於附錄中。
|
98 |
雲林縣濱海地區發展之研究林玉祥, Lin, Yu-X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研究動機、目的、內容、方法、步驟以及有關名詞的界定與
文獻回顧。
第二章: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概況及其問題。說明研究對象地區的發展背景、自然環
境,分析人口與產業結構,以及實質發展現況,探討限制發展的影響因素。
第三章:土地利用現況與資源潛力分析。調查各類土地之利用現況,瞭解問題所在,
進而探討各種產業資源之發展潛力。
第四章:促進發展之規劃設計。就前兩章之分析結果,配合相關計畫與居民意願,提
出發展構想與應有之配合措配。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提出本文研究結果與建議。
|
99 |
台灣地區能源政策之研究許天發, Xu, Tian-F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為民國六十八年元月十一日行政院通過的「台灣地區能源政策」之研究。全文
計一冊,分六章廿一節,約八萬餘字。本文係採系統理論分析架構,對現行台灣地區
能源政策的形成經過、內容大要、執行情形與評估作一探討,並試提出反饋性建議。
第一章結論,計分四節,簡述能源政策概念與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分析
架構,方法與限制。
第二章台灣地區能源政策制訂背景與經過,分為三節,包括公共政策理論的探述與漸
進式台灣地區能源政策制訂背景與經過。
第三章台灣地區能源政策的內容,共分四節,主要係以現行能源政策條文及其相關實
施辦法或計劃為基準,分析能源的供給、使用、價格與發展資金及能源之立法,執行
機構與研究發展等政策的內容。
第四章台灣地區能源政策的執行情形,分為四節,就能源的供給、使用、能源價格的
訂定與能源之立法,執行機構與研究發展之執行情形等專題加以論述。
第五章台灣地區能源政策執行情形評估。分為四節,對能源的供給、節約、污染防治
與能源專責機構等問題作嘗試性粗略評估。
第六章結論,分為二節,乃是對現行台灣地區能源政策決策過程、政策內容與執行、
評估情形的綜合分析榫與建議,以供當局未來修正參考。
|
100 |
加油站人員配置問題之研究林文斌, Lin, Wen-B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大台北地區所屬的五十個加油站為研究母體,利用簡單隨機抽樣,抽取其中
的二十五個站為觀測紀錄之樣本站,紀錄其車次到達,加油方式、加油量、付款方式
等資料,並以卡方及克斯檢定決定各變數之機率分配型態,作為等候線模擬之投入變
數。而後就模擬結果做迴歸及變異數分析,以決定在各種不同的人力配置,設備布置
,車次,加油方式、油量、付款方式下的加油效率。據此求得加油站人力配置之一般
化模式,以作為加油站人力配置之參考。
|
Page generated in 0.019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