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2
  • 9
  • 7
  • 2
  • 1
  • 1
  • Tagged with
  • 20
  • 20
  • 10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中國學生學習英語時所產生的中介語之主題-評論結構 / Topic-comment Structures in Chinese EFL Learners' Interlanguage

黃麗華, Li-Hua H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主題-評論結構(topic-comment)在主題顯著(topic prominent)的語言(如中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描述第二語言學習者的中介語時特別重要.但是有關研究,對於中國學生在學習英文時產生的中介語,並沒有對主題-評論結構提供全面且確切的描述.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國學生學習英文時所產生的中介語之主題-評論結構, 運用三種測驗來引出中介語—文法判定測驗, 引導寫作測驗, 及翻譯測驗.受試者包含台灣區域位於台北的三所國中挑選的94位國二生,以國一期末考英文成績分為三組.此外,並於政大語視中心挑選14位以英語為母語的外籍生作為本研究的控制組.本研究探討的四種主題-評論結構是由中英文主題結構對比中所產生的, 分別為主題省略(topic drop), 主題移前(topicalization), 主題置左(left-dislocation), 及雙主詞結構(double-subject construction).本研究所運用的中介語之理論架構是參考三種第二外語習得理論所發展出來的, 分別為第一語言影響(L1 influence), 普遍語法(universal grammar)的存在, 以及附屬集合理論(the Subset Principle). 研究結果顯示, 第一語言轉換(L1 transfer)在所有程度的學生的中介語當中都十分普遍, 但是普遍語法只有在程度最高的學生的中介語較為明顯.因此本研究推論中介語系統內部運作過程包含三階段, 開始為第一語言轉換, 接著是第一語言轉換及普遍語法並存, 最後階段為普遍語法. / The role that the topic-comment structure plays in a topic prominent language such as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when it comes to SLA learners’ interlanguage. However, the related research has not provided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in describing topic structures of Chinese EFL learners’ interlanguag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topic structures in Chinese EFL learners’ interlanguage elicited by three tasks—the grammaticality judgment task, the guided writing task, and the translation task. The subjects include 94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hosen from three separate schools in Taipei, Taiwan,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proficiency levels. In addition, 14 native speakers from the language center of NCCU serv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four topic structures—topic drop, topicalization, left-dislocation, and double-subject construction—which were determined b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opic structures. The current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interlanguage operation is developed from three SLA perspectives—L1 influence, the existence of universal grammar (UG), and the subset principl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1 transfer was prevalent in all proficiency levels but UG was only obvious in the most advanced level. It was thus inferred that the internal operation of interlanguage system should include three stages—first L1 transfer, then L1 transfer and UG, and finally UG.
12

友情、愛情與親情三種情感關係的共同性與獨特性─普遍性友誼的探究 / The commonality and uniqueness of friendship, romantic relationship,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 inquiry into universal friendship

陳嬿任, Chen, Yan R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旨在:(一) 探討友情、愛情與親情三種情感關係的共同性;(二) 探討友情、愛情與親情三種情感關係的獨特性;(三) 探討友情、愛情與親情三種情感關係之共同性與情感關係滿意度的關係;(四) 探討友情與愛情二種情感關係之共同性與情感關係穩定度的關係;(五) 探討友情關係中的性別差異。 研究者為690位大學生與研究生進行人際關係量表施測,分友情、愛情與親情三組樣本,各為230人;回收之有效問卷共617份,其中友情為203份、愛情為206份、親情為208份。調查結果透過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分析、簡單迴歸分析與多元迴歸分析進行研究分析工作 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友情、愛情與親情三種情感關係有共同性存在。 二、愛情關係與親情關係有獨特性存在。 三、三種情感關係之共同性與情感關係滿意度有顯著正相關。 四、三種情感關係之共同性僅與友情關係穩定度有顯著正相關。 五、友情關係中,女性對「親密感」的重視顯著高於男性。 六、異性友誼中之「愛情成份」顯著高於同性友誼。 七、友情階段至愛情階段存在著漸變的光譜特質。 /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explore: (a) the commonality of friendship, romantic relationship,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 the uniqueness of friendship, romantic relationship,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ona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friendship, romantic relationship,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onality and stability of friendship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 (e)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friendship. A total of 690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he participants are then separated into three equal groups with 230 students in each group. The survey on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cale was then administered to each group regarding a unique relationship such as friendship, romantic relationship,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Total valid questionnaires are 617; among them are 203 regarding friendship, 206 regarding romantic relationship, and 208 regarding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Data were collected, processed, and analyzed using the following statistic method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sim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simultaneou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Major finding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re are commonalities found among friendship, romantic relationship,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2. There is uniqueness between romantic relationship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3. There a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commona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friendship, romantic relationship,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4. There a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stability of friendship and the commonality of friendship, romantic relationship,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5. Female students pay much attention to closeness than male students in friendship. 6. The romantic in opposite sex friendship show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than in the same sex. 7. The gradual change of spectrum last in the stage of friendship to romantic stage.
13

當代基督教的人權觀 / Contemporary Christian Perspective on Human Rights

黃聖堯, Sheng-yao H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代基督教的人權觀 人權是當代人類地球村最為關切的議題之一,由於有關人權概念及其真義的徹底探討,早晚必會處理到人生與人類終極意義與價值等問題,因此引發宗教神學的討論,必然勢所難免。本論文試圖從基督教的面向來探究人權的立論基礎、人權的體系內容,及其對當前人權爭議的因應。 在人權的立論基礎部分,本論文認為,由於人類所致力規畫、促進及保護的人權,難免因參與者自身的侷限與偏見,而蒙受損害,甚至會使人權運動被認為只不過是權力鬥爭或意識形態戰爭的方便口號,各是其是。因此,將人權分析侷限在單純的社會內在的非超越性考量,似乎有所不足,進而指出「超越性」基礎的必要性。而當代基督教人權觀的立論基礎則以聖經神學、人類的上帝形象、自然法及整全的人類觀為論述重點。 在人權的體系與內容特色方面,則指出:人權內涵的歷史,反應了發展的認知,並顯示某種價值在不同的時代特別需要鼓勵和保護。而人權的完整,可視為如同福音之不可分割体。若有衝突時,優先原則必須用來恢復那些被忽視或壓制的人權上,並強調「窮人、被宰制者、邊際團體」等弱勢族群的人權優先於「富人、有權勢者」的人權。此外,也指明一切人權均連帶著特殊義務,權利與義務不可分割,權利未縱容特權之發生,義務亦不允許無知的要求。因此,個人與群體之間、個別群體與全人類之間、這代與來代之間、全人類與大自然之間,均有其相互的權利義務關連。 而在因應當代人權爭議方面,則嘗試發展出一套介於西方與非西方之間的「人類觀」來解決其衝突。基督教的「人類觀」認為人既是自由的超越歷史與文化的抽象物(abstract),但也是生存於其歷史及文化環境之中(cultural),因此,從「抽象─普世」與「歷史─文化」這兩者兼具的角度來定義人及人權,可以為「人權普遍性原則與文化相對主義」之間的衝突找到交會共通的出路;再者,基督教的「人類觀」同時認為,人既有善性仁慈(benevolent),也有墮落罪惡(sinful),由人所建構的國家政府在行使公權力時同樣具有這種雙面性,據此,一方面冀望以道德法律作為國際規範,而另一方面則認知權力和自保才是國家行為最根本的決定因素,從而為「普遍性人權與國家的主權」之間的爭議,尋覓一條中庸的出路。 當代基督教的人權觀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 第二節 概念界定與說明………………………………………………………3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架構…………………………………………………5 第四節 相關文獻評析…………………………………………………………7 第二章 基督教人權觀的立論基礎………………………………………11 第一節 人權的「超越性」基礎……………………………………………11 一、「超越性」之基礎的必要性…………………………………………11 二、質疑論者的觀點………………………………………………………15 三、對質疑論者的答辯……………………………………………………19 第二節 人權之聖經立論依據………………………………………………23 一、 聖經與人權……………………………………………………………23 二、 聖經可靠性之探討……………………………………………………33 三、 上帝形象作為人權之基礎……………………………………………40 第三節 自然法作為人權立論依據…………………………………………45 一、 自然法與上帝的形象…………………………………………………45 二、 肯定自然法作為人權根基……………………………………………48 三、 自然法作為人權基礎的斟酌…………………………………………52 第三章 基督教人權觀的體系……………………………………………58 第一節 完整不可分割之人權觀…………………………………………58 一、 三階段之人權觀………………………………………………………58 二、 人權如福音之不可分割………………………………………………65 第二節 人權與其優先順序………………………………………………74 一、 基督教人權觀之優先順序……………………………………………74 二、 人權優先順序之辨與調和……………………………………………81 第三節 權利與其相對之義務……………………………………………86 一、 個人與群體之權利義務的辨明………………………………………86 二、 來代的權利與這代的義務……………………………………………91 三、 自然的權利與人類的義務……………………………………………98 第四章 當代人權爭議與基督教人權觀…………………………………109 第一節 人權普遍性原則與文化相對主義…………………………………110 一、 爭議雙方的論點………………………………………………………110 二、 基督教的觀點…………………………………………………………114 第二節 普遍性人權與國家的主權…………………………………………121 一、 爭議的緣起與論點……………………………………………………121 二、 基督教的觀點…………………………………………………………124 第五章 結論…………………………………………………………………136 第一節 人權的立論基礎……………………………………………………136 第二節 人權的體系與內容…………………………………………………140 第三節 「解決當代人權爭議」芻議………………………………………143 第四節 綜合結語與省思……………………………………………………146 【參考書目】………………………………………………………………151
14

日文補文標識中「NO」和「KOTO」的區別使用:從命題的「特定性」之觀點 / The proper use of NO / KOTO complementizer and specificity restriction

江俊賢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研究日文補文標識「NO」和「KOTO」的區別使用。研究方法是從補文句命題與主要句命題做為切入點,以文中的「時態」(Aspect)、「論元構造」(Predicate Argument Structure)以及「語彙概念構造」(LCS)等論點,針對其命題的時態特定性(specificity)以及經驗者(Experiencer)的特定性,比較「NO」二重構文和「KOTO」二重構文的差異。   本文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簡述以往針對補文標識研究之不足,以及本論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為本論文正論部分,共五章。第一章旨在定義補文標識「NO」和「KOTO」的特徵,並且針對本論文之觀點「特定性」作文獻探討以及提出尚未解決的問題。在第二章裡頭,以第一組動詞謂語群為研究對象,從其補文句命題的「時態的特定性」進行探討。研究發現,「NO」的場合,補文句的時態特定性較高,「KOTO」的場合則較低。在第三章裡頭,以第二組動詞謂語群為研究對象,此群組其補文句皆是「在未來所發生的事態」,為第二章的延伸論述。在第四章裡,針對表示情意的形容詞與動詞謂語群,其「NO」和「KOTO」的區別使用進行探討。研究發現,「NO」的場合,主要句的經驗者之特定性較高,「KOTO」的場合則較低。第五章的研究對象為形容詞謂語群。此章是利用第二到四章所導出的規則,探討「NO」和「KOTO」的區別使用。第三部分則為結論。   在過去的研究裡頭,僅以「具體」「現實感」來定位「NO」補文句的使用。「KOTO」補文句的使用則是以「抽象」「概念」來解釋。本論文則更進一步探討補文句與主要句之中,其時態的特定性以及經驗者的特定性,以此導出「NO」二重構文的「一次性」「個別性」以及「KOTO」二重構文的「超時性」「普遍性」的本質。
15

盧梭教育哲學思想之研究

張育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 探討了「兒童化的成人」與「成人化的兒童」呈現了台灣的「人性危機」,也可稱是「教育危機」。人們尚未達到啟蒙以來的理想成為獨立、自由、自主的人性狀態,而盧梭這位相當接近我們當代思維的哲人被稱為「人性權利的恢復者」,以及「童年的擁護者」。他不僅是一位舊時代的批判者,更是一位新時代的設計。盧梭之思維對於當代各種人性問題的分析仍然精闢透徹,本文希冀透過盧梭之眼作為闡述與批判我們當前危機的理論依據。 一般人很習慣地從文學、政治與教育三個角度來詮釋盧梭,讀者依據自身的興趣來揀選某一個詮釋的視角。將作者思想切割的結果導致人們對盧梭思想的含糊與矛盾或是盧梭人格之異常感到難以理解。本文將以盧梭的《第一論》《第二論》、《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對話錄》、《遐思錄》為研究血肉,前四本為「理論性著作」與後三本為「自傳性著作」,考察盧梭理論性與自傳性之間的辯證關係來從文學、政治與教育的三個面向綜觀盧梭的思維與其心靈。 本論文透過三個詮釋循環的步驟對於盧梭的部分與整體不斷地進行理解。步驟一是依據盧梭作品的年代順序對於文本進行理解。步驟二是根據盧梭作者本人對於其性格與文本的詮釋與評價,來支援研究者對其文本整體的理解。步驟三是透過重要二手文獻對於盧梭的詮釋來補充對盧梭的理解。由這三個步驟得出兩條理解盧梭思想之進路:進路一是自傳與理論的系統關係,進路二是教育與政治的辯證關係。本人將以上的詮釋步驟與理解之進路繪製成「理論架構圖(一)」與「理論架構圖(二)」,也是本論文各章節之骨架。 第二章 啟蒙時代與盧梭,主要根據「理論架構圖(一)」在第一節 啟蒙時代 考察盧梭的時代背景—日內瓦與法國。在 第二節 盧梭其人 再概述盧梭生平經歷的與探討盧梭之性格。最後在 第三節 《懺悔錄》、《對話錄》、《遐思錄》:對自我之剖析 闡述盧梭的自傳性著作與理論性著作之系統關係。根據以上三節作為綜觀盧梭思想與其人之背景知識。有一點至關重要的是,盧梭的自傳性著作不僅是作為「自傳」具有「自我辯駁」(Self-justification)的作用外,更兼備「自我揭示」(Self-revelation)的哲學意義,盧梭懷有將自己一生的經歷作為一種「人生範例」與「道德寓言」的哲學企圖。簡單來說,盧梭的自傳和理論之間有綿密的系統關係。 第三章 墮落的文明狀態、烏托邦的自然狀態與救贖之路,筆者從綜觀的角度探討了盧梭政治教育哲學思維的整體架構,也就是本文的「理論架構圖(二)」。在現代的向度裡,盧梭痛陳18世紀的文明疾病之根源,他以《第一論》作為文明疾病的診斷書。接續《第二論》在過去的向度裡找到了自然狀態與自然人作為診斷當前墮落的文明狀態與情感生了病的文明人之診斷標準。最後,盧梭很明白救贖的希望不在過去而在未來,人們不可能重新回到蠻荒的時代變成「自然人」,他提出了三條通往救贖之路—公民、新自然人與孤獨者。盧梭在《社會契約論》指出他心中「理想的社會秩序」—「公民」如何可能。而《愛彌兒》則為盧梭「理想的教育圖像」,也就是探討「新自然人」如何在墮落的文明狀態中重新養成的教育過程。盧梭本人對自身文明病徵治癒之方式是退回到社會之外,作為一個孤獨的遁隱者與遐思者,雖然盧梭在「自我放逐」的歷程獲得了心靈療癒的力量寫出了如《愛彌兒》與《社會契約》的巨作,但正是這些嘔心瀝血之作成了遭受社會流放的理由,而命運的最終,孤獨流浪者用了絕對的方式遁隱到他的內心世界不再同時代人對話,這不並是一條真正通往救贖之路。 本文第四章 盧梭之人類圖像,將先從《第二論》與《愛彌兒》考察盧梭對「人性」概念的探討,前者是從「人類發展史」整體的人類之角度,後者是從個體「人性發展史」的角度出發。這兩個側面勾勒出盧梭「人類圖像」的全貌。第一節 人性之基本預設 將探討盧梭對人性的基本看法,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盧梭—曾懷抱著成為當時代的「俄耳浦斯」音樂家夢—或許多少有音樂家的思維,他希望創作出「情感」與「理性」彼此和諧的人性奏鳴曲。盧梭雖然高舉了情感的旗幟,但他不捨棄理性應有之地位。第二節 從自然狀態走向文明狀態 將闡述盧梭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想像,人類如何從過去最純粹的「自然狀態」邁向人類的「黃金時期」,最後走入「墮落的文明狀態」—現狀。最後,盧梭主張只有好的政府才能培育出有道德之公民,而好的政府要免除對人們的宰制與歸順,良好的社會制度能夠改變人類的本性,使人從個體到公民,盧梭認為理想的社會秩序是建立於「普遍意志」之上的理想社會。 本文第五章 盧梭之教育理論 之 第一節 自然教育基礎之設定 與 第二節 個體發展之四個時期 主要按照《愛彌兒》的文脈,對盧梭的教育理論進行概念的整理。筆者在 第三節 對照的教育範例 對勘了《懺悔錄》裡的盧梭與《愛彌兒》裡的愛彌兒的生命經驗與教育歷程,以豐富對盧梭教育理論的整體性理解。《懺悔錄》展現了盧梭個人的人性歷史,筆者以此作為「自然教育的想像範例—愛彌兒」之對照的教育範例。最後,第六章 總結了盧梭與教育實踐,作為回應了本篇論文的起始問題「成人化的兒童」與「兒童化的成人」救贖如何可能—情感教育與理性教育並重,也就是一種全人的教育,而另類教育成了指標。
16

盧梭論腐化、德行與政治共同體之重建 / Rousseau on Corruption, Virtu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Community

謝政達, Hsieh, Cheng-D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盧梭的思想內涵豐富,不同學者由於關切的焦點不同,其所研究的主題也各異,例如,有些學者關懷的是盧梭思想在觀念史上的定位與影響,另外有些學者則是關心盧梭思想中的民主或極權成分,但是關於盧梭思想中公民共和主義的要素,則少有人提及。因此,本文的主要論旨即是從公民共和主義的核心觀念──腐化與德行此一角度切入,分析其政治思想。 根據此一研究主軸,本文第二章探討的是盧梭思想中的腐化意涵、腐化的歷程,以及造成腐化的各種因素,並將腐化的現象區分成政治腐化與和財產相關的社會腐化。面對這些腐化現象,盧梭是以德行作為對治之道,一方面以德行為標準批判當時政治、社會的腐化,另一方面則是以德行作為理想政治共同體重建的基礎。盧梭的這些想法似乎是深受古典共和主義思想家,以及古斯巴達與羅馬兩共和國影響。關於盧梭德行觀將在本文第三章探討。 以德行為基礎的政治共同體重建,將可在盧梭的社會契約理論,以及盧梭為其他國家草擬憲法、改革政制的著作中獲得印證。社會契約接櫫了理想政治共同體的原型,而社會契約的締結與維繫則有賴一位卓然出眾的立法家,他一方面轉化、消除造成腐化的種種因素,另一方面則創造培育德行的環境,使「德行共和國」的理想得以實現。 然而並非所有思想家對腐化的思考方向都和盧梭相同,孟德斯鳩與康士坦都提出和盧梭相異的思考,本文最後將探討這些思想家和盧梭思想的差異之處。 / The essence of Rousseau‘s thought is rich. A wide variety of focuses are thus occurred due to various scholar’s different concerns. Their research subjects are different too. For example, some scholars concern the position and influence of Rousseau’s thought on the idea of history, while others concern the components of democracy and authoritarianism of his thought. Nevertheless, the concerning of the elements of Rousseau’s thought on civic republicanism is not very prevail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from the core concept of civic republicanism, i.e., corruption and virtue, to analyze Rousseau’s political thought. Based on this research core,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meaning of corruption, its process and the factors in causing corruption, as well as to divide the phenomena of corruption into political corruption and social corruption which is relevant to property. Rousseau dealt these corrupt phenomena with virtue. One the one hand, he applied virtue as the standard to criticize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and social corruption. On the other hand, he applied virtue as the foundation to reconstruct ideal political community. The thought of Rousseau seems to be influenced by the classical republicanism thinkers and the two ancient Republic, i. e., Sparta and Rome Republic. Rousseau’s view toward virtue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third chapter of this thesis. The foundation of reconstructing political community by virtue will be found in Rousseau’s theory of social contract and to be proved in Rousseau’s drafting the manuscript of constitution reform policy for other states. Social contract reveals the stereotype of ideal political community, however, the binding and the maintaining of social contract depends on an outstanding legislator. On the one hand, he transforms and eliminates the various factors of corruption formation. On the other hand, he creates the various environment of virtue cultivation, enforcing the “Republic of virtue” to be realized. Not every thinker’s way of thinking toward corruption is the same with Rousseau. Montesquieu’s and Constant’s thinking are different from Rousseau. The last part of this thesis will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m.
17

日本型組織化原理の国際的学習過程に関する研究 : 学習成果に関わる制度環境の差異に着目して

曹, 斗燮, 金, 顕哲, 黄, 圭燦, 咸, 恵善, 銭, 佑錫 03 1900 (has links)
科学研究費補助金 研究種目:基盤研究(B)(1) 課題番号:11430007 研究代表者:曹 斗燮 研究期間:1999-2000年度
18

初期新ニヤーヤ学派における言語哲学の基礎的研究

和田, 壽弘 03 1900 (has links)
科学研究費補助金 研究種目:基盤研究(C) 課題番号:15520047 研究代表者:和田 寿弘 研究期間:2003-2005年度
19

統語規則を決定する普遍的原理の類型論的観点からの探求

町田, 健 03 1900 (has links)
科学研究費補助金 研究種目:基盤研究(C) 課題番号:17520256 研究代表者:町田 健 研究期間:2005-2007年度
20

論胡塞爾現象學之主體性悖論 / ON PARADOX OF SUBJECTIVITY IN HUSSERL’S PHENOMENOLOGY

江偉峰, Chiang,Wei-F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主體性,是作為相對於客體性而言之主觀存在,且同時是作為在客體性中的客觀存在。如此一種普遍地可能存在於一切認識活動中的雙重存在狀態,正是所謂的「主體性的悖論」。而根據胡塞爾現象學式的沈思回溯考察,這樣一種可能的悖論形態之形成的原因,無非就出於主體多少偏執「客觀存在性先行存在」作為認識活動的理所當然性的前提之故。因為此種由主體對客體性存在與否具有著強烈興趣而產生出的偏執,總是讓主體在對「客觀存在性如何先行存在」此一問題少有深思的情形下,或是有所盲目或是有所扭曲地將自身多少誤解為關聯於客體而共同存在於客體性之中,且同時還多少將此種主體-客體的關聯當作兩者間具有某種平行類比意義的根據,甚而多少誤解主體是客體的類比存在性且可來自於對客體的存在性進行抽象而得之補充抽象的東西。如此一來,不僅主體固有的本質存在方式多少被化約遮蔽地客體化了,客體作為主觀的被給予東西的意義也多少被片面地簡化了,甚至還有那種由最深刻的不可理解的悖論危險性,所帶來之「客觀存在性如何能被主觀地認識」此一非比尋常的認識活動/知識(真理)之謎。而根據胡塞爾現象學式的沈思回溯考察,唯有通過徹底的「懸擱」來全面克制對客體性存在與否的強烈興趣,主體的目光才能完全解除指向客觀存在性的束縛,而以自由的反思活動來真正深入自身的主觀存在性之中,「無悖論地」揭示出自身「如何」以固有的本質存在方式主觀地認識到一切作為客觀存在性之主觀被給予的「事物本身」。

Page generated in 0.017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