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65
  • 345
  • 20
  • 1
  • Tagged with
  • 366
  • 366
  • 133
  • 111
  • 85
  • 77
  • 73
  • 70
  • 68
  • 60
  • 60
  • 57
  • 55
  • 55
  • 5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41

消費者認知之產品品質、服務品質及價格對滿意度及忠誠度之影響-於三種有形性比重不同服務業之比較

柯宜君, Ko, I-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有關服務品質及滿意度的探討多著重在服務品質構面的分析及影響滿意度因素之探討,或是PZB Model的應用,然而服務品質僅為影響顧客滿意度的因素之一,其他如產品品質、價格等因素,都具相當的影響力,因此本研究特針對這個主題進行較完整的探討。 根據Zeithaml & Bitner (1996)指出雖然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可被視為單獨的服務接觸水準,也可視為一整體性的水準。但由於滿意度通常被視為比服務品質評量更寬廣的概念,故知覺服務品質應是顧客滿意度的組成成份之一。他們提出「顧客知覺品質與顧客滿意度關係圖」以區隔這兩個概念。其中滿意度直接受到知覺服務品質、知覺產品品質、知覺價格等三個因素的影響,本研究根據此一模型進一步探討顧客知覺之服務品質、產品品質及價格這三個因素,在有形性比重不同之產業中,對顧客滿意度及顧客忠誠度有何影響,以及各因素之影響力在產業間的比較。因此,本研究選擇有形性比重較高之加油站服務、有形性比重較低之汽車修護廠,以及有形性比重最低之銀行服務等三個產業作為研究對象,樣本分別為500筆、610筆及495筆;其中加油站之價格全國一致,因此僅探討其知覺服務品質及知覺價格對顧客滿意度及顧客忠誠度之影響,銀行由於產品品質近乎無性,因此只討論其知覺服務品質及知覺產品品質對後二者之影響,而對汽車修護廠則完整地討論知覺服務品質、知覺產品品質及知覺價格對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之影響。其後再以這三個產業之產品有形性比重不同的特性,探討知覺產品品質、知覺服務品質及知覺價格在產品有形性比重不同的產業,個別因素對顧客滿意度的影響。 結果顯示,在顧客滿意度的部份,加油站之知覺產品品質對滿意度並無顯著的影響,顧客滿意度主要是受到整體知覺服務品質的影響,也就是加油站之顧客滿意度取決於其整體服務品質的表現。而銀行這種產品品質近乎無形的產業,知覺服務品質及知覺價格都成為顧客衡量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在汽車修護廠方面,三者對滿意度之影響並未有顯著之差別,顯示汽車修護廠廠之知覺產品品質、知覺價格及知覺服務品質三者對滿意度都具有相當之影響力。 關於影響顧客滿意度及顧客忠誠度之整體模式部份,加油站的顧客滿意度僅受到知覺服務品質的影響,而知覺產品品質及知覺服務品質則同時影響到顧客忠誠度。銀行之知覺服務品質及知覺價格對滿意度及忠誠度分別都具有顯著的影響,且銀行的顧客忠誠度直接受到知覺服務品質的影響,但並未直接受到知覺價格之影響。最後汽車修護廠的結果顯示其知覺服務品質、知覺產品品質及知覺價格皆對顧客滿意度造成影響,知覺服務品質並未直接影響顧客忠誠度,但知覺產品品質及價格兩者對忠誠度則具有直接之影響。 本研究亦發現汽車修護之知覺產品品質對顧客滿意度的影響大於加油站,而加油站之知覺服務品質對顧客滿意度的影響大於汽車修護服務;也就是汽車修護廠的顧客滿意度相較之下受其知覺產品品質的影響較大,而加油站的顧客滿意度相較之下受知覺服務品質的影響較大。另一方面,銀行之知覺價格及知覺服務品質對顧客滿意度的影響與汽車修護廠並無明顯不同。 本研究以服務業特性的差異點,並加入忠誠度的探討,將其與PZB Model作一連結,提供未來學術研究一個新的探討方向,使PZB Model有更完整及廣泛的應用。建議服務業者服務品質、產品品質及價格三者不可偏廢,可將產品品質及價格視為基本要素,因其直接影響顧客忠誠度,而服務品質則為提升顧客滿意度的主要影響因素。
142

企業網站上產品訊息之比較與分析-以台、美、日三地為例

葉慧君, Yeh, Huei-Ch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台灣、美國、日本三地全球資訊網(WWW)上的企業網站,針對與產品訊息的設計、內容及呈現與網頁相似程度,進行跨國及跨產業的分析,並試著解釋其中差異。 根據先前學者提出各種網際網路對於行銷活動的各種影響與助益,可以發現企業於網路上發表產品訊息,性質上是屬於行銷活動的一種。而本研究分析的方向也正是呈現目前台灣、美國、日本三國的企業透過網際網路而進行行銷活動的現狀。 據本研究蒐集樣本資料並整理的結果發現,以國別來分類,則國與國之間於企業網站上產品訊息的表現方式差異並不大;反倒是產品類別這項因素對企業網站上產品訊息表現之影響較為顯著。 本研究之結果對於企業在建構企業網站之產品訊息時,可提供部分設計、內容,以及呈現方式的參考,以達到最有效的運用。
143

資訊曝露量與品牌效應對網路行銷效果之研究

黃志揚, Matthew H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網路行銷中,「資訊曝露量」與「品牌效應」這兩個變數,在不同的「產品類別」中,對消費者購買意願的影響。   本研究的受測者共有150位。前測60位,目的在測量本研究中品牌效應的配置與實驗設定之方向是否相同。實驗組則有90位受測者。為了避免政大樣本過於集中商管學院可能造成的偏誤,在地點選取上,加入台大與交大兩個受測場地。場地不同的變異,在本研究中的檢定結果並不顯著,因此不同的場地並沒有造成實驗變數的干擾效果。   本研究的進行採用描述性的實驗室研究法。以資訊曝露量、品牌效應、與產品類別三個變數組合成3X2X4的實驗配置。這些配置分配在八種產品上,分別為面紙類的舒潔與柔情面紙、烏龍茶類的開喜與道地烏龍茶,筆記型電腦類的IBM與APPLE,與汽車類的LEXUS與MAZDA。實驗配置在網頁上,受測者在電腦實驗室中,透過網頁的瀏灠,接受到安排的變數刺激,最後填寫問卷,回答最後的購買意願。   問卷結果的分析,以統計軟體SPSS進行分析,分析的結果指出,本研究的兩個自變數「資訊曝露量」與「品牌效應」都會對消費者的購買意願產生顯著性的影響。「資訊曝露量」與「品牌效應」兩者間對消費者的影響力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加入產品類別的變數後發現,在資訊曝露量在偏好品的影響力最顯著,品牌效應在偏好品中一樣顯著,但在選購品中最難產生影響。 謝辭 I 摘要 II 目錄 III 圖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一、台灣網路行銷的市場正在蓬勃發展 2 二、在網路上塑造品牌將大有可為 2 三、國內WWW產業的資訊供應緩不濟急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一、研究對象 4 二、研究方向 5 第四節 論文架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網路行銷 7 一、網路行銷的沿革 7 二、網路行銷 8 第二節 品牌效果 11 一、品牌權益 12 二、品牌權益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 12 第三節 網路之資訊呈現方式 14 一、涉入理論 14 二、多媒體的呈現方式 17 三、資訊呈現方式對網路行銷效果的影響 19 第四節 網路之消費者行為 20 一、網路購物人口之特徵 20 二、網路使用習慣 21 三、網路購物行為 22 第五節 產品分類 23 第六節 網路之廣告效果 24 一、網路廣告 24 二、網路廣告與傳統廣告 25 三、等待效果 26 四、消費者的使用經驗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9 一、變數選擇的基礎 29 二、變數之操作性定義 31 三、理論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5 一、實驗法 36 二、實驗設計 37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45 一、欲檢定之假設 45 第五節 研究限制 48 一、產品選擇 48 二、研究工具的限制 48 三、不同場地施測 48 四、網頁設計與現實的差異 49 第四章 實驗結果分析 50 第一節 前測之資料分析 50 一、前測結果 50 第二節 實驗之資料分析 54 一、不同場地間之事後檢定 54 二、基本資料 56 第三節 假設檢定 58 一、品牌效應 58 二、資訊曝露量 59 三、「品牌效應」與「資訊曝露量」 62 四、各種產品類別下的「品牌效應」效果 67 五、各種產品類別下的「資訊曝露量」效果 6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4 一、品牌效應 74 二、資訊曝露量 74 三、「品牌效應」與「資訊曝露量」的交互作用 75 四、各種產品類別下的「品牌效應」效果 76 五、各種產品類別下的「資訊曝露量」效果 7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7 一、對業界的建議 78 二、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79 文獻探討 80 中文部分 80 英文部分 82 附錄一 實驗網頁 84 附錄二 施測問卷(一) 89 附錄三 施測問卷(二) 90
144

台灣地區大型購物中心定位之研究 / The Study of Shopping Mall Positioning in Taiwan

陳立中, Chen, Li-C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政府政策之引導下,使得商業不動產與零售業結合之購物中心開發案,在幾年之內開發數十座大型購物中心,台灣地區是目前全世界大型購物中心發展最快速的地區,這個經驗是全世界過去所沒有的。本研究為探索性、計質法之研究,研究之目的在回答:一、開發商對大型購物中心區位選擇對定位之影響為何? 二、大型購物中心之發展過程對其定位之決策有何影響? 三、開發商對大型購物中心購物與娛樂兩種主要功能之定位決策考慮為何? 希望藉由本研究,能對大型購物中心之開發業者在進行定位時,提供一些較深入的建議與參考。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四節 章節結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大型購物中心定位之定義 7 一、大型購物中心之定義 7 二、購物中心之定位 9 第二節 實證研究文獻探討 12 一、以消費者重視程度區分 12 二、以適合台灣本土之特性區分 14 三、以世界之發展趨勢區分 16 四、以吸引客戶之原因區分 17 第三節 台灣購物中心產業發展之特性 18 第四節 台灣地區大型購物中心的開發 20 第五節 專家意見 24 第六節 文獻探討結論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程序 30 第二節 研究變數與衡量方式 3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3 第四節 深度訪談之問題設定 34 第五節 分析架構 35 第四章 個案探討 36 第一節 京華城(Core Pacific City) 36 第二節 台茂購物中心(TAIMALL) 40 第三節 月眉育樂世界(Discovery World) 45 第四節 天保山購物中心 50 第五章 命題發展 55 第一節 個案分析 55 第二節 命題發展 60 一、 區位選擇對購物中心之定位之影響 60 二、 發展過程對購物中心之定位之影響 63 三、 開發團隊對購物中心定位之影響 6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8 第二節 研究限制 71 第三節 研究建議 72 一、 對開發商的建議 72 二、 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74 參考文獻 75 中文部份: 75 英文部份: 76 附件一 京華城購物中心—參考資料 77 附件二 台茂開發案—參考資料 79 附件三 月眉育樂世界—參考資料 81 附件四 日本天保山購物中心—參考資料 83 / Due to government’s policy, the projects that combine the commercial real estate and retail functions are developed rapidly within these couple years. Taiwan is the most rapid area for the shopping center development, this kind of experience cannot find in the world. This is an explorator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purposes are to answer: 1.What are the influences of location to positioning of the shopping center developers? 2.What are the influences of positioning decision due to development process? 3. What are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merchandise and entertainment functions to the shopping center developers?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s some advance advices and suggestions to the shopping center developers.
145

新產品技術發展的介面管理監視器產業實案研討 / Research of Interface Management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on Monitor Industry

吳鴻志, Wu, Hung 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行銷/研發/製造三部門之間的互動影響新產品研發的績效,從眾多文獻的實證研究看來已是無庸置疑的事。本研究以五家具代表性的監視器個案公司從橫斷面做單一產業的研究,希望能對行銷/研發、研發/製造之間的互動與新產品研發績效關係做比較精確的描述。   本研究對成功新產品發展的定義為:(1)產品規格定位正確,上市後能廣被市場接受。(2)產品可靠度良好,沒有品質問題。(3)產品材料成本及製造成本低於同級競爭者。   本研究從個案廠商在行銷/研發及研發/製造介面上的作為,並比較觀察其新產品發展績效,發展出四項命題建構:   1. 當研發與行銷的互動內容,以產品技術為主時,則其互動程度愈高,其新產品發展績效較佳;而不以產品技術為主時,則其互動程度,與新產品發展績效無顯著差異。   2. 當企業業務型態偏重於OEM/ODM時,研發與行銷之間的互動,由研發部門主導時,其新產品發展績效較佳。而當企業業務型態偏重於自有品牌(Own Brand Manufacturing)的銷售時,研發與行銷之間的互動,由行銷部門主導時,其新產品發展績效較佳。   3. 當研發與製造的組織地位與技術能力相當時,研發與製造的互動方式,採同步作業方式較採順序作業方式,其新產品發展績效較佳。   4. 製造對研發的逆向溝通(製程技術的擴散)程度愈高,則新產品發展績效較佳。   本研究並根據命題內容對實務上的運作提出三點建議:(1)藉著將技術人員調往行銷部來提升行銷人員技術專業知識的程度,以加強研發/行銷人員在新產品研發中,基於技術內容的互動水準。(2)提升生技的地位和技術層次使之能達到研發部的水準。(3)以雙向性的互動關係來看待研發/製造的關係。研發對製造的技術移轉固然重要,製造對研發的回饋,對新產品研發的可製性(Manufacturability)也有很大的幫助。
146

潛力產品蒐尋架構之建立-茶飲料實證分析 / Building frome of Potional Prouducts Search─ A Case Study of Tea Drink Industries

黃傳軒, Huang, Chuan Hs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消費者需求日益多樣化且變化迅速、 同業競爭壓力及潛在競爭者與 日俱增、 天然原料逐漸匱乏且取得不易、政府法令及利益團體對產品的 要求漸多; 因此使得產品生命週期逐漸縮短,「產品」將是企業未來最 具威力之競爭武器。 而現有探討新產品發展管理的著作或論文,對於「 如何產生一個產品觀念」或「決定開發產品項目」,大多未能加以程序化 。因此經由行銷管理、新產品發展等學術領域角度, 來探討潛力產品可 能來源; 並且透過問卷及深度訪談,了解實務界運作情形;如此結合學 理與實務, 而建立的「潛力產品蒐尋架構」,實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此亦為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研究的重點乃在於建立潛力產品的蒐尋架構 , 涉及之內容包括創意產生及篩選程序。 至於後續之新產品開發程序以 及研發部門之實務工程工作,並不在探討之範圍內。實證中係以「茶飲料 」作為研究產品。 茶飲料的定義為「利用茶葉或茶梗浸泡、萃取、調理 及添加糖水或調味料之飲料」。至於資料來源, 除利用人員訪問業界專 家所獲之初級資料外,並廣泛蒐集各種相關的次級資料,以為參考。 資 料分析方法則以專家意見法及包含 ARIMA 轉移函數、貝氏 RAS 法之市場 機會評核法為主,使用 SAS 軟體協助資料處理。研究結果發現總體及產 業環境變動情形, 會影響潛力產品出現時機,而驅動力量可分為消費者 、 先進國以及新技術驅動三大類來探討至於可行性評估則包括六大項, 並依產業、公司之不同,而有不同評估準則。 而以實證部份來說,此架 構業經個案公司驗證,確能契合業界所需。 同時此架構之特色在於建立 主動蒐尋創意方法、考慮外部環境影響因素, 以及將各種資料量化,使 模式具有可衡量性,此亦為研究之貢獻。由於實證對象僅以一家茶飲料廠 商為例,代表性較差。 而外部環境隨時均在改變,故必須隨時更正,才 能保證結論正確。 另外,市場機會評估模式依產業別或產品別不同,而 需個別建立,增加模式建立之複雜度。 最後經由架構分析後的資訊, 僅 能作為決策輔助,不能直接作為企業策略,仍需借助管理當局的經驗判斷 ,始能決定潛力產品。此皆造成研究限制。對於後續研究方向, 可針對 架構中之各個層面,做更深入的探討,以釐清因果關係。 或是採用各種 不同的預測方法,尋找可能潛力產品項目及發展潛力,並比較各種方法, 預測結果之信賴性及準確性。 並可對不同產品或公司,進行普遍性的調 查或統計檢定。 以了解產品特質或企業規模,對應用績效之影響。
147

新一代自動服務機的新產品開發與行銷策略--以研華科技UTC和昌曜科技vivi系列產品為例 / The marketing and npd strategy of the self-service machine –using utc of advantech and vivi products as an example.

黃洛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因資訊革命的情勢,服務自動化已漸漸形成一股潮流,雖還並未普及化,然而卻處處可見其端倪,如:旅館的手機自動登記系統、便利超商的多功能自動售票、叫車系統等,如同工業革命所帶動的後台革命,如今的資訊革命也將影響力大幅發揮在前台革命之上。此波潮流引起了不少學者與企業主的關注,然而目前大多數的研究焦點,多置於前台革命所造成的產業影響,鮮少人對上游供應自動服務機的廠商做關注與了解,故本研究挑選了國內兩家在該產業上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對其做深入的研究與探討,了解在面對此一不確定的需求的市場,其產品的創新概念生成與行銷策略的擬定。 在深度訪談與研究過程發現,不似工業革命的後台自動化,大多數採用業者的想法皆非在「成本降低」的思維,反而是在「服務品質的提升」,因此業者在面對如是的市場時,重點是做出幫助業者「差異化」的產品,即便如此,在追尋差異化的過程,又可將其細分成,實質工作效益提昇與帶動品牌效益提昇兩種思維,兩者當然都是業者追尋的目標,然而卻有其各自較重視的面相,廠商可透過不同的行銷組合達成目的,只要扣緊打進目標市場的關鍵。而面對此一採用客戶尚停留在「先驅者」之階段的市場,推廣策略除了工業電腦常用的「銷售人員」之外,其實最佳的方式應該是藉由「公關」策略去吸引其興趣。 不過該市場仍然是相當「新興」的市場,採用的業者不算多,偏偏針對的又是最重視實質效益的「服務業者」,雖然在許多場合採用都已證明其具有「差異化」的效益,然而採用成本高,比較標的少,廠商必須能夠透過其他的「附加價值」想辦法說服有意願的潛在客戶,此時產品本身的效益及降低其採用風險就是非常重要的方式。而在本研究中,發現成功的自動服務機廠商採取的策略為,增加其曝光率,讓業主除了可以以新的服務模式留住來店的舊客戶,更可因為媒體的報導曝光而吸引新顧客,對業者而言,此為非常有價值的誘因;此外,提供長期保固並廣設維修站、為顧客了解其顧客或讓產品變得容易取得等,都是廠商在面對顧客可能的質疑,預先做好的功課,為顧客多想一點,是其成功的關鍵之一。 最後談到此一創新與創業模式的過程,自我服務機是相當新穎的產品,它不似目前坊間的消費性電子,卻也不像過去的傳統機具,它很需要高智慧的人性化設計,同時又需要簡單且友善的操作介面,而且根據在不同的使用地點與功用,需要完全不同的定義,這考驗著自動服務機廠商的創新能力。本研究發現,有三項原則為成功關鍵,首先,創新不宜過度幻想,且要為「現在」創新,否則容易失焦,如過度想像自動服務機可以立刻創新一事業模式;第二創新要從本業出發,直接踏入非核心的領域,是失敗的第一步;最後,創新如同新生兒,需要專注的呵護,透過一組高層級的人馬專職負責,才能讓創新獲得所需的資源和時間。
148

台灣數位相機代工產業的供應商涉入新產品開發模式之研究-以兩家上市公司為例 / The Research of Supplier Involvement Model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of Taiwan Digital Camera Industry

廖雲娥, Liao, Grace Yun Er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數位相機代工業出貨量穩居世界第一, 2011年渴望突破五成,毛利率維持10%以上,堪稱台灣代工業的典範,除了具備一向擅長的低廉製造成本優勢,數位相機沒有共同平台與主流設計可以依循,如何兼具「低成本」、「創新」與「速度」,並掌握市場終端消費者的需求,成為核心競爭力,這對於一向習慣於大量複製的台灣電子代工業而言,是很大的挑戰。 本研究的宗旨在於探討台灣數位相機代工業的供應商涉入新產品開發模式,以廠商內部因素與供應商條件考量兩個構面,透過個案研究的方式,深入訪談個案公司的研發高階經理人,探討影響數位相機廠商的供應商涉入產品開發的因素,研究對象是台灣數位相機代工業中的經營卓越的兩家上市公司,不論在公司規模、市佔率與產品開發成熟度上都具備代表性,透過個案訪談與個人參與觀察,輔以次級資料蒐集與相關文獻的學理驗證結果,提出以下的研究發現與建議,期望能提供其他台灣電子產業與後續研究參考與建議。 1. 經營卓越的台灣數位相機代工廠商會透過產業鏈上游垂直整合的方式,與關鍵元件供應商建立密切的合夥關係並視為企業的延伸,共同解決問題,以降低交易成本,穩定供貨,掌握品質。 2. 台灣數位相機代工廠商非常重視關鍵零組件供應商的研發能耐與其技術規劃是否符合品牌客戶的需求以及市場趨勢,是產品生命週期短的消費性電子代工業能夠建立兼具「創新」與「速度」兩種核心能耐的關鍵。 3. 台灣數位相機的產業鏈互賴結構密切,代工廠商與供應商合夥程度高,對代工廠商短期生產力的提升與長期策略優勢有相當大的幫助。 關鍵詞:數位相機代工,供應商涉入,新產品開發,垂直整合 / Taiwan digital camera shipment has been ranking worldwide first these years. Acoording to authoritative research, Taiwan is forecasted to take more than 50% of worldwide digital camera production market share in 2011. The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 digital camera and computer for OEM companies is that digital camera does not have common platform and design to follow. Except the Taiwan OEM industry’s strength, low production cost, how to establish and remain the core competenace of low cost and fulfill innovation and speed simutaniousely and know end-customer’s requirements are seriouse challenge for Taiwan electronic OEM industry. This research adopts “Case Study” research method to study the supplier involvement model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of Taiwan digital camera OEM industry. Frame work is consisit of digital camera manufacturers and suppliers. Target compaies are two listed and big scaled companies of Taiwn stock market which have outstading performance in market share and marketplace,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There’re thre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1. Taiwan outstanding digital camera OEM companies establish close partnership with key component suppliers and take suppiers as extension of their firms to decrease transation cost, stabilize supply and product quality. 2. Taiwan digital camera OEM companies pay much attention to whether the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pability of key component suppliers could meet branding companies’ requrirements and fulfill market trend. This is very ctrical factor for consumer electronics industry which is well-known for short product life cycle could establish their two core competencs: innovation and speed. 3.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aiwan digital camera supply chain between OEM manufactures and suppliers is very close. Their strong partnership helps OEM manufactures increase their shot-term productivity and establish long term strategy. Keywords: Digtial Camera OEM, Supplier Involvement,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Vertical Integration
149

企業如何透過創新管理做產品轉型之研究-以IC設計產業為例

丁金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針對台灣IC設計公司,探討其創新資源、創新活動、創新能力與產品轉型能力的關係,本研究希望能從中找出因不同個案所造成的模式,提供IC設計業在選擇新產品開發策略的最佳模式。   本研究歸納分析研究如下:   【研究發現一】IC設計業的創新能力來源為知識的吸收、創造與蓄積,並以核心能力四個構面的知識和技能、實體技術系統、管理系統、價值觀和規範為平台。   【研究發現二】IC設計業的創新活動以原型試製之專案為主。   【研究發現三】IC設計業者可以創新能力區分為兩種:一為創新能力較高的市場領導者,另一為創新能力較低的市場跟隨者。   【研究發現四】IC設計業者的新產品開發模式,其技術路徑相依度較高者,新產品技術由公司自行開發,而區分為增加新產品線的多產品線產品轉型模式與精進原產品線的集中漸進產品轉型模式。   【研究發現五】IC設計業者的新產品開發模式,其技術路徑相依度較低時,新產品技術透過購買、合資、合作開發、購併與技術授權取得,而區分增加新產品線的為多元化產品轉型模式與轉換產品線的脫胎換骨產品轉型模式。   【研究發現六】市場龍頭者由於核心能力介面多、有較多之創新資源,故可採用集中漸進、多產品或多元化轉型方式,永續經營。   【研究發現七】跟隨者由於核心能力少、創新資源欠缺,故以集中資源方式,切入利基型產品之脫胎換骨的轉型。   【研究發現八】跟隨者由於核心能力少、創新資源欠缺,故以集中資源方式於現有領域,爭取市場龍頭而形成集中漸進式的產品轉型。   【研究發現九】IC設計公司可以取得授權或買斷IP,配合既有核心能力,快速使產品轉型。   【研究發現十】由於市場競爭,IC設計業者須先爭第一名才能賺大錢,最終目標才是多元化Diversification,增加產品線、擴大營運規模以分散風險。   研究結果發現,IC設計業者的創新管理是產品轉型的基礎,且四種產品轉型模式可提供IC設計業在選擇新產品開發策略的參考。因此本研究建議IC設計業者在做產品轉型時可依自身的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新產品開發策略。 / This thesis is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aiwan IC design companies’innovation resources,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products transition ability. Also hope to find a model based on different cases, and provide IC design industry an optimal model when choosing new product develop strategies.   We could summarize this thesis to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the IC design industry comes from absorption of knowledge, creation and accumulation, and as a platform of the four construc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real technology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value proposition and regulation) of the core capability.   (2) The innovation ofIC design industries is focused on the projects of prototype pilot run.   (3) There are two kinds ofIC design industries based on their innovation capability, one is the market leader with higher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the other is the market follower with lower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4) Regarding the new product develop model of the IC design industries, those companies with higher technology path dependence will develop their own product technology, and therefore separating into multi-product line product transition model and original product line central incremental product transition model.   (5) The new product develop model of the IC design industries, those companies with lower technology path dependence will get the new product technology by acquirement, joint venture, co-development, merge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separating into adding new product line product transition model and revolution product transition model.   (6) Market leader have higher core capability and innovation resource, so they can use the method of concentrate incremental, multi-product or multi-way transition, and therefore their business could last long.   (7) The follower has less core capability and lack of innovation resource, so they use central resource way and cut in niche product transition model.   (8) The follower has less core capability and lack of innovation resource, so they use central resource way in the current field, and fight for the market leader position to become central incremental product transition.   (9) IC design companies accelerate their product transition by acquiring IP and with their own capability.   (10) Due to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C design companies need to fight for number one to make money. The last objective is to reduce risk by diversification, add product line and increase operation scale.   The innovation management of the IC design companies is the base of product transition, and the four product transition models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hoosing new product develop strategy. So this research recommends IC design companies to choose their own new product develop strategy based on their own condition when doing the product transition.
150

影響海內外投資事業水平分工模式下產品差異化的決定因素 / The determinants o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home and overseas plants in Taiwan horizontal FDI manufacturing industry

黃柏涵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利用2007年經濟部統計處「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之廠商問卷資料,以978 家對外投資採水平分工模式廠商作為實證對象,分別由廠商特性、產業特性及投資特性等3方面,探討影響其產品差異化之決定因素。本研究運用Stata軟體進行計量分析,建立Probit模型進行實證分析,由實證結果發現,當對外投資採水平分工模式廠商決定以其自身所擁有之「技術來源」優勢,及利用國外勞動市場具備「價廉充沛勞工」之利基進行生產時,會傾向採取「產品不同」之生產方式;另一方面,若廠商重視「對外投資地區」之地域特性,及利用國外消費市場「發展潛力大」之利基進行生產時,會傾向採取「產品相同」之生產方式。

Page generated in 0.03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