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65
  • 345
  • 20
  • 1
  • Tagged with
  • 366
  • 366
  • 133
  • 111
  • 85
  • 77
  • 73
  • 70
  • 68
  • 60
  • 60
  • 57
  • 55
  • 55
  • 5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21

台灣軟體產業創新平台之研究

王緯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軟體產業一直是我國積極發展的重點產業,在政府及業界的積極努力下,許多優秀的軟體公司逐漸展露鋒芒。軟體產業涵蓋廣泛,包括套裝軟體、系統整合、網路服務等6大類,其中套裝軟體又可區分成防毒軟體、影像處理軟體、遊戲軟體等不同類別的產品。隨著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軟體領域未來將擁有可觀的前景。 軟體公司要獲取競爭優勢,持續性的創新是一個重要的要素。知識創造是企業持續創新的關鍵所在,而新產品開發過程正是組織知識創造的核心過程。本研究針對多媒體軟體公司進行研究,希望從組織知識創造的角度出發,來探討多媒體軟體公司的產品創新過程,並且試圖歸納出不同類型多媒體軟體公司其成功創新平台之特點,以提供投入此領域的軟體公司參考。主要的研究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不同類型多媒體軟體公司,其技術知識特質不同。 遊戲軟體與幼教軟體開發,其整合技術知識多元程度高,且技術知識內隱程度高。影像工具軟體(影像處理、影像辨識、3D工具)開發,其整合技術知識多元程度低,且技術知識內隱程度低。 (二)技術知識特質會影響多媒體軟體公司之創新平台。 1.整合技術知識多元程度高,則概念的生成與發展來源較為廣泛。整合技術知識多元程度低,則概念的生成與發展來源較為集中。 2.整合技術知識多元程度愈高,則團隊成員多樣性愈高。整合技術知識多元程度愈低,則團隊成員多樣性愈低。 3.整合技術知識多元程度愈高,則愈需要廣泛的開發合作網路。整合技術知識多元程度愈低,則較不需要廣泛的開發合作網路。 4.整合技術知識多元程度愈高,愈需要具備T型技巧、甚至A型技巧的團隊領導者。 5.技術知識內隱程度高,則概念溝通與問題解決傾向採用較多元之原型方式。技術知識內隱程度低,則概念溝通與問題解決傾向以規格(spec)方式。 (三)不同類型軟體公司其專案組織結構並不相同。 遊戲軟體與幼教軟體公司,其專案組織結構傾向組成固定工作團隊。影像工具軟體(影像處理、影像辨識、3D工具)公司,專案組織結構傾向採用重型團隊。 第一章 緒論 1-2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第一節 軟體產品開發相關文獻 2-1 壹、 國內學者研究 2-1 貳、 國外學者研究 2-3 參、 小結 2-8 第二節 組織知識創造 2-9 壹、 Nonaka & Takeuchi(1995)的研究 2-9 貳、 Leonard-Barton(1995)的研究 2-16 參、 Clark & Wheelwright(1993)的研究 2-25 第三節 技術知識特質 2-34 壹、 技術知識內隱程度 2-34 貳、 技術知識複雜性 2-36 參、 小結 2-37 第四節 技術知識特質與組織知識創造之關連 2-39 壹、 技術知識內隱程度與組織知識創造 2-39 貳、 技術知識複雜程度與組織知識創造 2-40 參、 小結 2-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1 第二節 研究變項說明 3-2 壹、 技術知識特質 3-2 貳、 多媒體軟體廠商之創新平台 3-4 第三節 研究設計 3-6 壹、 研究方法 3-6 貳、 研究對象 3-6 參、 資料蒐集 3-9 肆、 研究限制 3-12 第四章 研究個案彙總 4-1 第一節 U公司影像處理軟體開發個案 4-1 壹、 公司背景 4-1 貳、 “PhotoImpact 4”開發專案 4-5 第二節 S公司遊戲軟體開發個案 4-17 壹、 公司背景 4-17 貳、 “仙劍奇俠傳”開發專案 4-21 第三節 B公司幼教軟體開發個案 4-35 壹、 公司背景 4-35 貳、 互動媒體部簡介 4-39 參、 “未來EQ小領袖”開發專案 4-40 第四節 B公司3D影像工具軟體開發個案 4-51 壹、 公司背景 4-51 貳、 國際產品研發中心簡介 4-51 參、 “Chart3D”開發專案 4-52 第五節 I公司幼教軟體開發個案 4-63 壹、 公司背景 4-63 貳、 “阿毛的ABC新樂園4”開發專案 4-65 第六節 I公司遊戲軟體開發個案 4-76 壹、 公司背景 4-76 貳、 “幻影特攻”開發專案 4-76 第七節 N公司影像辨識軟體開發個案 4-91 壹、 公司背景 4-91 貳、 “丹青黃金版 4.0”開發專案 4-94 第八節 Y公司幼教軟體開發個案 4-103 壹、 公司背景 4-103 貳、 “十二生肖多媒體魔法屋”開發專案 4-104 第五章 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5-1 第一節 多媒體軟體廠商技術知識特質分析 5-1 第二節 技術知識特質與多媒體軟體廠商創新平台 5-6 第三節 其他研究發現 5-4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6-5 壹、 多媒體軟體公司之管理意涵 6-5 貳、 後續研究建議 6-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1 一、 中文部分 參考文獻-1 二、 英文部分 參考文獻-5
222

先佔優勢與門檻時間之探討-以台灣主機板產業為例

廖祐呈, Yu-cheng Li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針對『門檻時間』的概念做更多的探索,藉由個案訪談台灣主機板廠商的新產品上市過程了解門檻時間是否存在於台灣的主機板產業中,以及在台灣主機板產業中的門檻時間的長短。另外亦藉由Kerin,Varadarajan,and Peterson (1992)的『先佔優勢理論整合的觀念架構』來探索影響門檻時間長短的因素為何。最後建立『門檻時間的觀念架構』,並和『先佔優勢理論的整合觀念架構』做一個相映,為本研究的主軸。 本研究藉由文獻探討,個案訪談,以及訪談結論的推演,所得的主要結論如下: 1. 最先進入市場的廠商未必享有先佔優勢,視其領先其他廠商的時間差是否足夠而定,當領先其他廠商的時間無法超過一段『門檻時間』的時候,則該廠商將不具有先佔優勢。 2. 最先進入市場的廠商藉由時基競爭的方式能否獲得先佔優勢的因素除了『門檻時間的長短』之外,和其他廠商自身的『反應時間的長短』亦有關係。當其他廠商的反應時間大於門檻時間時,則將因為最先進入市場的廠商的先佔優勢而影響市場佔有率。反之,當其他廠商的反應時間小於門檻時間時,則最先進入市場廠商的先佔優勢不影響其他廠商的市場佔有率。 3. 從Kerin,Varadarajan,and Peterson (1992)『先佔優勢理論的整合觀念架構』找出影響『門檻時間』和廠商『反應時間』的因素,本研究並嚐試以門檻時間的架構將先佔優勢理論的整合架構做分類,可以得到影響先佔優勢的因素亦分為『影響門檻時間長短的因素』與『影響廠商反應時間長短的因素』。 4. Kerin,Varadarajan,and Peterson (1992)『先佔優勢理論的整合觀念架構』和本研究的重心『門檻時間的觀念架構』可以獲得一致且互相印證的結論。 5. 本研究的『門檻時間的觀念架構』結論對於廠商的策略涵義在於:廠商可藉由改變門檻時間的長度及反應時間的長度來影響先佔優勢的大小。 第壹章 前言................................................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1 第三節 章節結構............................................3 第四節 研究範圍............................................4 第五節 名詞定義............................................5 第六節 研究流程............................................8 第貳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先佔優勢理論的整合架構.............................10 第二節 時基競爭相關的文獻回顧.............................19 第參章 研究架構...........................................22 第一節 門檻時間的概念.....................................24 第二節 門檻時間的命題.....................................29 第三節 先佔優勢和門檻時間長短之因素.......................35 第肆章 訪談結果和分析.....................................37 第一節 訪談結果...........................................38 第二節 運用先佔優勢的理論架構找出影響門檻時間長短的因素...49 第三節 訪談結果的理論基礎.................................54 第伍章 結論和建議.........................................63 第一節 研究發現...........................................63 第二節 策略涵義...........................................66 第三節 研究的特色與貢獻...................................69 第四節 研究限制後續研究建議方向...........................70 附錄......................................................73
223

EWMA管制圖在多等級產品的管制

劉泰亨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經濟不斷的發展與進步,商品市場的需求漸趨多元,廠商彼此之間的競爭愈來愈激烈,為了滿足客戶多元的需求,採用多等級製程的生產方式成為廠商製造產品的一種策略。Doganaksoy, Schmee, and Vandeven (1996)提出使用EWMA管制圖監控多等級產品製程的方法,利用合併資料之EWMA管制圖可以更快速地偵測出同時影響所有等級產品品質特性之非機遇因素是否發生。但是他們並沒有考慮到管制圖的經濟層面,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如何由經濟觀點設計EWMA管制圖以監控生產多等級產品的製程。 本研究所探討之多等級產品製程可生產二個等級產品。在同時影響所有等級產品品質特性之非機遇因素不存在的情況下,我們擴展Banerjee and Rahim(1987)的更新理論方法,建立了二個獨立的EWMA經濟管制圖;另外我們還討論管制圖在統計層面的表現,即以平均連串長度(ARL)為統計上的限制式,仿照經濟設計的做法,建立了二個獨立的EWMA經濟統計管制圖,並和經濟設計的結果做比較。最後我們考慮同時影響所有等級產品品質特性之非機遇因素發生在製程的情況下,擴展更新理論方法建立三個EWMA經濟管制圖以追蹤此製程狀態,文末並以例子說明如何使用EWMA經濟管制圖以監控多等級產品製程。 在資料分析方面,本研究考慮32組製程與成本參數組合,透過最佳化技巧找出EWMA經濟及經濟統計管制圖之最低成本及最佳設計參數組合。再利用敏感度分析,我們可以得知重要的製程與成本參數為何。這些訊息可做為製程工程師決策參考之用。 /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economic of the world and the various demands of the consumers, there is a new strategy to product with multiple product grades. Doganaskoy, Schmee, and Vandeven(1996) had provided a method of using a combined exponentially weighted moving average (EWMA) control charts that allow speedy detection of assignable causes affecting all grades. But this control scheme is not designed from economic viewpoint. In this paper we will discuss how to construct an economic model for the EWMA control chart to monitor the process with multiple product grades. We discuss the process with two product grades. We expand the renewal theory method proposed by Banaerjee and Rahim (1987) to construct two independent economic EWMA control charts to monitor the process with two product grades. Besides, we also present a statistically constrained economic model of the EWMA control chart, subject to statistical constraints on average run length (ARL). If the assignable cause affecting all grades does exist, we also construct the three economic EWMA control charts by expanding the renewal theory approach. Finally, we illustrate how to use the economic EWMA control chart to monitor the process. In data analysis, 32 combinations of the cost and process parameters are considered. The minimum cost and the optimal design parameters of economical and economic statistical EWMA control charts are determined by using optimal techniques. Sensitivity analyses show the significant cost and process parameters.
224

台灣精密機械業產品創新與組織知識流通之研究 / Product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flow in Taiwan precision machinery industry

許月瑛, Hsu, Yueh-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土精密機械產業在世界舞台上漸受矚目,台灣廠商之突破與創新,是促成產業前進之重要動力。本研究欲以台灣精密機械產業廠商為研究對象,以廠商之產品的開發案為主題,深入探究廠商知識資產的創造累積與能耐打造。 本研究以個案訪談法為主要研究方式,共訪問台灣精密機械業 6 家公司/機構產品開發專案。本研究以「技術知識特質」與「團隊特質」兩項變數探索台灣精密機械產業廠家「組織知識流通」之影響。本研究之發現如下: 一、技術知識特質對組織知識流通的影響 (一) 技術知識模組化程度影響組織知識流通 台灣精密機械產業其技術知識模組化程度較低之廠家,其知識吸收來源關係愈緊密。台灣精密機械產業其技術知識模組化程度較低之廠家,以人員或實做為主要之學習方式。技術知識模組化程度愈高,則團隊創造的知識亦較能以模組的形式蓄積,有利於其它專案的進行;反之,則較難以模組的形式蓄積,傾向師徒制的方式傳承。 (二) 技術知識外顯程度影響組織知識流通 台灣精密機械產業技術知識內隱程度較高者,知識吸收以人為主要媒介。台灣精密機械產業技術知識內隱程度愈高者,知識創造過程中人員培育時間較長,新人培育時間皆超過 2 年以上,而國內研發機構更在此年限之上。台灣精密機械產業技術知識內隱程度較高者,其知識儲存傾向蓄積在人員經驗中(如:師徒制) 二、團隊特質與組織知識流通之關係 (一) 團隊成員異質性影響組織知識流通 團隊成員異質性愈高,則吸收之知識越多元;反之,則吸收之知識越有限。團隊成員異質性愈高,則知識創造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方式越多元;反之,則其問題解決的方式較有限。 (二) 團隊成員溝通影饗組織知識流通 團隊成員以面對面溝通形式,則成員於知識創造過程中較能達成解決問題的共識。團隊成員電腦網路溝通程度越高,則較能促進團隊內與團隊外知識蓄積與分享。 三、台灣精密機械產業的創新以「零件的模組創新」和「零件的漸進式改善」為主,與協力廠家有密切的互動。 四、台灣精密機械產業跨業的產品創新,傾向與國內研究機構合作研發。 / Product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Flow in Taiwan Precision Machinery IndustryYueh-Ying HsuDirect Professor : Jen-Fang LeeIntroductionIn the effort of Taiwan machinery tools firms, Taiwan machinery tools has become a new shining star in the world. In 1997, the industry production value of Taiwan machinery tools is up to $1,758,000,000(US dollar). Taiwan is now top6 only after Japan, Germany, America, Italy, and Swiss. Drucker(1993) in his book "Post-Capitalist Society" had pointed out that future society is knowledge economies. Traditional production factors, such as capital, land. labors, no mor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ce of those is knowledge capital.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researching how Taiwan precision machinery firms use their knowledge to develop a product, how they import knowledge, and how they save knowledge.This paper can make reader understand Taiwan precision machinery firms more how they use their technology and how they raise their capability from traditional fields to new technology application.Research QuestionsThe research questions is:1. What is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features of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 in precision machinery industry?2. What is team features of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 in precision machinery industry?3. How do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features and team features affect organization knowledge flow?4. What is product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 precision machinery industry?Method1.Research Structure2. Variable Definition2.1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Feature(1) Modularity* Separate degree of product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he standard degree of product technological knowledge.(2) Explicitness It can be written down, transferred and shared. It is explicit on media, such as papers, and screens. 2.2 Team Feature(1) Heterogeneity Capion, Medsker and Higgs(1993) define heterogeneity as: difference of team member's ability and experience.(2)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Capion, Medsker and Higgs(1993) define it as: team members exchange opinions each other and complete the mission together.4. Data Collection(1) Interview Data Fourteen key product developers were formally interviewed. The interview took about 17 hours from December 1997 to May 1998.(2) Secondary Data The secondary data about these companies and industry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from company year reports, books, journals, newspapers, and internet.
225

產品知識及來源國形象對顧客滿意度之影響 / The influences of product knowledge and country of origin image on consumer satisfaction

陳仲熙, Chen, June-S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當消費者無法正確評量產品績效時,來源國形象對顧客滿意度的影響是否會因消費者的產品知識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另外,試圖去瞭解具有不同產品知識程度的消費者,其顧客滿意度的決定因素究竟為何。 本研究採用實驗方法,且以棉布料為實驗標的(因為純棉布料和混棉布料很難被正確分辨)。實驗設計採 2 (台灣製產品概念/義大利製產品概念)×2 (產品表現佳/產品表現差)×2 (產品知識高/產品知識低),將受測者分為 8 組。研究結果發現,若受測者無法正確評量產品績效,則當受測者對棉布料的產品知識程度低,來源國形象(台灣 v.s. 義大利)對購買前的期望有顯著的影響,且期望是決定顧客滿意度的主要因素,此時來源國形象會顯著影響顧客滿意度;反之,當受測者對棉布料的產品知識程度高時,來源國形象對期望不會有顯著之影響,而此時期望亦是決定顧客滿意度的主要因素,所以來源國形象不會顯著影響顧客滿意度。另外,實驗結果也證實,顧客滿意度會顯著影響受測者的購買意願。 由研究的結果可知,當產品本身的績效難以被消費者所衡量(如健康性藥品、美容保養品...等)時,廠商應該在提高產品本身之績效後,同時把一些資源和心力投注在創造消費者心中更高的期望,並藉此更有效地達到提昇顧客滿意度的目的。另外,廠商也應針對不同消費特性的消費者,推出不同的廣告訴求和行銷方案,如此才能更有效地配置公司的資源,並順利地提昇全球顧客的滿意程度。 /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tial impact of country of origin on produc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 when consumers have different levels of product knowledge. An experiment with a factorial design was conducted for the empirical test. The product used in the experiment was cotten material. Product expectation, perceived product performance, disconfirmation, consumer satisfaction, objective product knowledge of the cotten material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consumers had low level of product knowledge in both concept evaluation and product evaluation stages, country of origin would effect product expectation. Product expectation is the key determinant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On the other hand, when consumers had a high level of product knowledge in evaluating the product concept, but have no ability in distinguish product performance, country of origin would not effect product expectation. However product expectation is still the key determinant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Finally, consumer satisfaction also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onsumers' purchase intention.
226

台灣進口日本影視產品之歷史分析(1945~1996) / The Flow of Japanese Films and Television Programmes in Taiwan

羅慧雯, Luo, Hui-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日本影視產品在台灣非正式管道佔優勢的情況已有多年,近年來有線電視合法、日本影視產品開放,更使日本影視產品唾手可得。本論文擺脫傳統探討影視產品流通的自由流通典範、與媒介/文化帝國主義典範,將問題核心置放於台灣內部,以歷史為軸,研究影響日本影視產品在台灣的流通因素,描述並分析過去五十年來,日本影視產品在台灣的流通情況,在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本論文尤其注意台灣的「國家機器」所扮演的角色,另外對於商業力量利用新科技媒體來散佈日本的商業影視產品,亦特別置語。本論文依主要流通之日本影視產品,及主要流通管道之不同,將戰後日本影視產品在台灣的歷史分為三期:第一期為戰後至台日斷交前,主要特徵為去日本化、反共與發行映演業的利益爭奪;第二期為台日斷交後至有線電視合法前,主要特徵為國家自主性的消退與日片雙元結構的浮現;第三期為有線電視合法後至一九九六年六月,主要特徵為財團興起、國家鬆手與去除日片管制。本論文提出的結論為過去五十年來國家機器扮演的角色隨時間而轉變;不同時期國家機器對日本影視產品的內容檢查規範也發生變化;國家機器過去的管制對台灣目前的日本影視產品市場發生影響。最後本論文並提出限於時間未能處理的面向。
227

監視器產業技術策略之研究 / Research of Technology Strategy on Monitor Industry

徐永道, Hsu, Yung Daw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技術策略(Technology Strategy)大約是從1970年代起才開始被考慮,並被當作公司整體策略的一部份。在此之前技術策略只是被當做R&D活動的一部份。   監視器產業是資訊硬體工業的一項。從1981年起監視器產業一直都是以高速成長的科技產業。本研究是以個案研究方式來探討台灣此一從零到世界第一產業的廠商在各技術策略構面上的作為,做一個橫斷面的研究。   本研究以產品技術能力、製程技術能力、研發/製造功能之耦合、競爭時機、技術來源等五個構面來描述技術策略,以領導者和追隨者劃分經營者技術策略意向的類型。然後從中導引出三個命題建構:   (1)在部門功能耦合上,採研發/製造並重者其新產品研發的績效較高;而採重研發輕製造者其新產品研發績效較低。(2)企業產品技術的來源,採多元化方式者,其新產品研發績效較高;而採單純化方式者,其新產品研發績效較低。(3)企業的製程技術能力採內部發展累積經驗為主者,其新產品研發績效較高。而不強調內部發展順其自然形成者其新產品研發績效較低。   本研究並以本產業為實例,對管理實務提出三項建議:(1)給予研發和製造同等的重視(2)注重內部製程技術能力的培養(3)尋求可能途徑以取得產品技術
228

本國壽險公司與外商壽險公司從業人員對市場區隔及產品策略認知之比較 / The Market Segmentatin and Prduct Strategy Compared between Local and Foreign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邱旻顯, Chiou,Min Hs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我國壽險市場受美國三0一法案的脅迫,對美商做適度的開放, 每年准許兩家進入我保險市場。自民國七十六年財政部核准第一家美商公 司安泰人壽起,到目前為止陸續已有十三家外商壽險公司在台成立分公司 ,雖然外商壽險公司市場佔有率僅約6%左右(註一),對整個市場而言 未成氣候,但根據國內學者研究指出,外商公司給一般民眾的感覺較清新 (註二),許多專家學者認為,雖然美商公司的業務目前不致於威脅本國 公司,但形象方面卻扶搖直上,不容忽視。(註三)一般來講產品是一家 公司所能提供給客戶的勞務(service) 或商品 ( goods),它是交易活動 中的主體。以壽險公司而言,基於法令上的限制,其所能提供的產品限於 壽險、健康險及傷害險三方面。在民國六十年到民國七十年間,我國壽險 公司大多提供含儲蓄型性質的險種,其中以生死合險最具代表性(註五) ,使得當時市場上的產品策略大多採取販售此險種為主。而健康險及傷害 險在這段期間的市場佔有率,平均不到百分之十(註六)。但在民國七十 年後,健康險和傷害險的市場佔有率快速增加,尤其在民國七十六年以後 更是突出(註七),也因此,使我們聯想到是否因外商公司進入我國市場 所導致的結果?而這種結果是否促使本國壽險公司改變其產品策略?本國 壽險公司和外商壽險公司的產品策略是否有差異?這是本研究的研究動機 與目的。總而言之,本研究之目的即在瞭解以下之問題:(一)本國壽險 公司和外商壽險公司之「市場區隔策略」是否有差異?(二)本國壽險公 司和外商壽險公司之「產品策略」是否有差 異?(三)本國壽險公司和 外商壽險公司之「新產品策略」是否有差異? (四)本國壽險公司 和外商壽險公司之「服務策略」是否有差異?(五)「市場區隔策略」、 「產品策略」、「新產品策略」和「服務策略」是否因各人和公司背景資 料之不同而有所差異?(六)外商進入前和進入後,本國壽險公司在「市 場區隔策略」、「產品策略」、「新產品策略」和「服務策略」之 差異 ? The Market Segmentatin and Prduct Strategy Compared
229

行動電話在多國市場擴散之研究 / Diffusion of Cellular Telephone on Multinational Markets

黃義盛, Huang,Yi-S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根據Bass(1969)擴散模式,放寬市場特性不影響創新擴散之假設,並使創 新係數與模仿係數可隨著時間而改變,以行動電話為例,探討ぇ各國採用 行動電話之市場潛能、市場飽和時之普及率以及單年最高採用人數出現的 時間,え市場特性因素如何影響行動電話之擴散,ぉ比較各國擴散模式與 多國擴散模式之解釋能力。研究結果發現:ぇ就本研究所分析的國家,各 國行動電話的市場大小,以美國最大,日本次之,愛爾蘭為最小。而行動 電話的最高普及率以美國與瑞典最高,超過10% ;其餘國家之最高普及率 都不超過 0.4%,顯示行動電話是一種普及率較低的服務。就單年最高採 用人數出現時間來看,只有日本是超過十年,其餘國家均在十年之內,甚 至比利時在第二年就出現採用高峰,顯示行動電話之產品生命週期可能不 是很長。え「市場需求指標」高的國家,有較高的模仿效果;「流動性」 對於創新效果與模仿效果的影響均是負的;「四海胸襟」對於創新與模仿 效果的影響均是正的。ぉ多國擴散模式的解釋能力較各國擴散模式佳,因 此,將市場特性因素加入創新擴散模式中確實有其必要性。
230

多產品產業規模經濟與多樣化經濟之探討─以台灣旅行業為例 / Economies of Scale and Scope in the Travel Agencies Industry in Taiwan

翁志強, Weng, Chih Ch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將設定一 Translog 多產品成本函數模型,以估計台灣旅行業之規模 經濟 (Economies of Scale) 及多樣化經濟 (Economies of Scope)程度 。在 Translog 多產品成本函數模型中,係以廠商所經營之四項業務,包 括來華觀光、出國旅遊、國民旅遊及代辦業務等,當作四種不同的產品, 而要素投入則為勞動與資本租賃。實證結果顯示,台灣旅行業普遍存在規 模經濟的現象。此結果可能導致:第一,所謂``靠行''的形成;第二,規 模較小的廠商可能根據本身的競爭優勢與經營特色而採取市場區隔化策略 ,以服務某特定之顧客群;第三,現有旅行業廠商之間的合併,或是來自 產業外的廠商藉購併進入旅行業市場,以從事多角化經營。另外,就產品 生產效率而言,我們以多樣化經濟存在與否認為,來華觀光與出國觀光之 間、來華觀光與國民旅遊之間,以及出國觀光與國民旅遊之間,因其業務 關聯性不大,而無法發揮資源共用共享的效果,因此不適合聯合生產。而 出國觀光與代辦業務之間,因業務關聯性大,因此若能聯合生產,則必然 能夠產生綜效。至於來華觀光與代辦業務之間,以及國民旅遊與代辦業務 之間,雖無明顯之證據顯示其具有聯合生產之優勢,但若存在閒置產能, 或是因某種業務之專業性不高,致使人力資源之轉換成本不大時,亦不排 除聯合生產之可能。

Page generated in 0.118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