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8
  • 55
  • 12
  • 1
  • 1
  • 1
  • Tagged with
  • 70
  • 15
  • 11
  • 11
  • 10
  • 10
  • 9
  • 8
  • 8
  • 8
  • 8
  • 8
  • 8
  • 8
  • 7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31

《公羊傳》何休注禮說硏究 = The study of He Xiu's ritual thoughts in his Scholiums of gongyang zhuan.

盧鳴東, 01 January 2000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2

甲金文中宗廟祭禮之研究

江美華, Jiang, Mei-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在探討商周二代之宗廟祭禮。祭禮在五禮中屬吉禮,又分內祭、外祭兩種 ,外祭祀天地日月星辰與四望山川;內祭即宗廟祀祖之祭,是教親敬養之延長。歷年 來禮家討論宗廟祭禮,每自三代言之,殷周之制尤為紛淆錯雜,常將後儒思想包含於 其中,不盡合於真實,因此於甲骨文、金文為題,以殷商可信之史料為主,參諸經籍 ,討論殷周宗廟祭禮。全文約八萬字,分五章,章名如左: 第一章緒論,第二章用甲骨文中之宗廟祭禮,第三章金文中之宗廟祭禮,第四章宗廟 祭禮之意義,第五章結論。
33

<威尼斯商人>中的物質宰制 / The Force of Objects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周家慈, Chou, Jia Ci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莎劇<威尼斯商人>已被廣泛地從種族、性別和宗教等角度討論。然而這些非物質的角度並無法全然地描繪全劇。劇中有許多物件,並且深深地影響著劇中的角色們。這篇論文將試著探索物件和人們之間的關係,以三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著手:猶太人和基督徒、父母親和子女以及愛情和友誼。很明顯的,在劇中,角色和物件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甚至物件的力量會高過人們,進而產生控制。維根斯坦以聖奧古斯丁的論點來做為他的語言哲學的開端:語言以物件命名為基礎。但維根斯坦認為語言的運用並不全然建立在為物件命名,而是在不同的情境之下使用且產生不同的意義,換言之,語言重要的目的不是表達意義,而是在情境中發揮功能。而這樣使用語言的方式,描繪了人們的生活形式(Form of Life)。在劇中,物件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有著不同的意義。由於戲劇能夠反映人生,因此透過探索劇中物件與角色間的關係,可以反映出人們的真實生活抑是和物件密不可分,也反映出人們的生活形式。 / The Merchant of Venice has long been discussed with the view of race, gender and religion. These immaterial aspects, however, are not able to depict the totality of the play. There are many material objects in the play, those objects which strongly involved in characters’ relationships. The thesis aims to explore when people grant force on objects and objects act upon people in return by examining objects in the play. The importance of objects can be found in three relationships: Shylock and Christianity, parents and children, love and friendship. It is obvious that objects function diversely in different situation and objects do have influence on characters. Ludwig Wittgenstein starts his linguistic philosophy with St. Augustin’s observation: the use of languages starts from naming objects. However, Wittgenstein thinks that languages function in activities, so we should consider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 within activities of life instead of an abstract meaning. The way people use languages can be seen as participating in activities which presents the form of life. Similarly, objects function differently in activities and have diverse impact on characters. Drama is formed by many activities and reflects people’s life. Through finding the importance of characters and objects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the result can reflect people’s real form of life.
34

台灣白紗禮服的美國市場定位

蘇崑銘, SU, KUN-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之目的五:一為分析現行台灣成衣外銷環境。二為深入探討台灣白紗禮服的產 業結構及市場狀況。三為研究美國白紗禮服的市場需求及區隔情形,從而指出美國白 紗禮服產業環境的機會及威脅。四為探討台灣白紗禮服皂國際競爭優勢及劣勢,配合 美國產業環境的特性,指出台灣白紗禮服的外銷策略方向。五為將台灣白紗禮服在美 國白紗禮服市場加以定位,並指出台灣白紗禮服未來的發展重點方向。以資引導台灣 白紗禮服業走向產品多元化及高級化之路線。 本趼究之文獻採討為市場調查、市場區隔及市場定位的相關理論,並依實際統計資料 從事產業環境分析。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為實證研究,初級資料之樣本對象為本國白紗禮服之外銷廠商和美 國當地的白紗禮服經銷商。抽樣方法為便利抽樣,統計方法為相關分析,百分惢分析 及區別分析。其中,並佐以次級資料的驗證。 本研究內容為台灣白紗禮服業之產業結構分析及美國白紗禮服市場之特性分析以及市 場區隔,並為台灣的白紗禮服作一產品定位。 本研究之結果如下:台灣白紗禮服之結構為廠商數不多,但其規模較小,製作彈性大 ,且設計能力強,製作技術水準高,而產業之中員工之市場供給小,故跳槽風氣盛。 而美國市場之特性為:市場需求大於供給,故交貨量及交貨是否準時特別重要,且注 重白紗的款式潮流、付款條件及產品品質,故台灣白紗禮服業有二大努力方向:其一 為走高價格及高級品路線,並擴充產能以應市場需求。另一為專營設計路線,以符合 我國素有之優良設計能力。
35

中國古代天下觀與戰略文化-以兩漢及隋唐對外和戰思想為例

丁士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戰略文化」是戰略研究的文化途徑,主要是認為一國的歷史、文化、意識形態等內在生成的條件會影響該國決策精英的思想、觀念、認知,從而影響、導致該國在一段較長時期內具有基本一致的戰略偏好,進而做出與他們觀念認知相符合的戰略行為,此可為理解中國對外戰略認知與行為,提供一個文化觀點的研究途徑或理論解釋。 本論文借用美國學者江憶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對「戰略文化」的分析,實際考究兩漢與隋唐對外來威脅的認知、用武的態度、和戰的立場與偏好,發現古代中國王朝具有對外壓制的戰略偏好,與江憶恩認為中國是強勢現實主義(parabellum)戰略文化的觀點一致;但本論文認為,造成這樣的結果,主要是受到為儒家提倡與擁護的「天下觀」理念之影響所致。 「天下觀」理念是中國周朝思想家們對於爭奪及治理天下領土、政權及民心的思想或觀點,他們以推動及維護「中原王朝主導的天下秩序(中原天子為天下唯一主宰,外邦族皆應臣服)」為核心價值,並透過型塑「禮治等級制度」推動「以夏變夷」,外部勢力若悖於該一文化結構,就視同破壞天下秩序,視同是對中原政權的安全威脅,武力在此情況下就被賦予了「誅暴平亂」的道德化與除罪化的工具意義而被允許使用。在「天下觀」理念影響下的中原君臣,會認為最大的不安全感來自於一個不臣服且實力又大的外部政權,因此對外以壓制、凌駕、征服來袪除他們的不安全感,此即構成封建中國對外用兵、崛起稱霸的戰略文化邏輯。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ursuit the reason of the ancient China’s rising and its triggering a war toward foreign threat. By analyzing the perception of the use of force of the Han, Sui,Tang Dynasties when dealing with the external threat, this paper, using the approach of the strategic culture analysis by the American scholar Alastair Iain Johnston , has found that the strategic culture of ancient China had a coercive preference toward the external threat,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lusion of Johnston that the strategic culture of China is parabellum(realpolitik). 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such preference was affected by the “Tianxia discourse”(a thought toward the world) of the ancient Chinese. “Tianxia discourse” mainly acclaimed by the Confucianism is a paradigm of how the Chinese emperor dominates “the world”. In” Tianxia discourse”, the ideal subject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should establish or maintain the unipolar structure of “Li(禮) hierarchy system ”.In other words, the world order must under control by the Chinese emperor, any regimes that try to rebel this structure is regarded as a threat to the Empir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is order, the use of force is allowed and necessary. Through “Tianxia discourse”, we can well understand the strategy and behavior of the empire, knowing the logic of the use of force when it faces an external threat and discovering the reason of the ancient china’s expansion.
36

清代科舉鄉會試官員管理規範—以<<欽定禮部則例>>為中心 / A Study on Imperial Examination Administrative Officer of Qing Dynesty from Regulation—Focusing on Regulation of Ministry of Rites

劉孟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分析清代科舉考試鄉、會試官員管理規範,建構清代科舉考試法規範設立的法律意識與法規範重點。並且在參考科舉研究對於清代科舉制度法規範的沿革後,考量清代科舉法規範自順治朝以來不斷受到實務的挑戰而有所回應和調整,直至嘉慶、道光年間逐漸形成定制,因此將分析的重點放在道光29年的《欽定禮部則例》。本論文的研究範圍主要對於普遍性的舉人鄉、會試考試進行研究,而暫時不討論具特殊性質的武舉、繙譯、宗人考試。   本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敘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於文獻回顧的部分將與本論文相關的研究文獻分為、中國科舉制度通史研究概況、清代科舉制度研究概況與清代科舉相關法規範研究概況。並說明本論文的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第二章分析清代科舉鄉官法規範的整體分析與彼此交互關係,說明清代科舉相關法規範的結構,並分析清代科舉的主要規範:《欽定禮部則例》、《欽定科場條例》的架構與規範內容。第三章對於清代鄉會試官員職務與選任規範進行分析,分析之內容包含:清代與鄉會試官員相關之規範、清代鄉會試官員的分類與職責,並從考官與同考官、入場官員、供事人役等不同的試務人員進行分析。第四章分析清代科舉鄉會試官員的監督與懲處機制。清代科舉鄉會試官員監督機制包含考差制度、迴避制度、磨勘制度與搜落卷制度。清代鄉會試官員的懲處機制包含《欽定吏部處分則例》卷27〈科場〉規範架構與內容,以及《大清律例》〈吏律‧職制〉「貢舉非其人」。第五章分析傳統中國科舉考試官員相關規範對現代考選制度的可能影響。
37

禮讓參選的賽局分析 / A game-theoretic analysis of making a concession decision of election

嚴馥妤, Yan, Fu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臺灣的政黨候選人在選舉競選過程中時常發生政治禮讓參選的狀況,相關新聞報導政黨整合同黨內或是政治理念較接近的不同政黨,可凝聚較多力量來提升選舉的勝選機率。本文引進參選人可以在他方參選人參選時,選擇是否採取禮讓決策的賽局模型來分析禮讓參選決策的合理性,而在參選人一方不知道他方參選人實力的強弱情況下,我們發現強者型態的他方參選人比例較大、他方參選人給予較多的禮讓好處時,使參選人較容易啟動禮讓機制。 / In Taiwan, there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the candidates of the party give in to other candidates in the election campaigns. The relevant news reports a political party can integrate with the same party or different political parties with closer political ideas. By integrating, a political party can gather more political power to enhance the winning probability of election.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model of game theory which candidates can choose whether to make a concession decision of election when other party candidates are running for the election. This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rationality of making a concession decision of election. In the case of candidates who do not know the capability of other party candidate, the candidates are easier to start the concession mechanism when the proportion of strong type of other candidates is larger and the other party candidates give more concessional benefits.
38

荀子禮治思想研究-儒家傳統命題創造性轉化之嘗試

陳正忠, Chen, Chen-C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上古時代以禮祭祀的主體儀式看來,禮是與征伐同樣重要的家國大事,它連接了天人關係,指導了政治上的地位,說明了關於身分地位的行為規範,大部分是儀式的成分居多。後來周公制禮作樂,以德代禮;孔子賦予禮以一種倫理性解釋,即「仁禮一體」;孟子認為仁義禮智根於心,將恢復社會秩序的期待,寄於心性道德的確立上,可說是內在於禮的誠摯尊敬態度的發揚;荀子寄託禮義的王道思想,考量現實與理想,一方面倡言以王道取代霸道與強道,一方面將法適度地滲於禮的統攝之下,使得儒家價值理想具備現實色彩,使禮能與時俱進、體常而盡變。 荀子的禮治思想以心性論、天論、禮論為理論基礎。禮治思想是以觀察到人性的不完整開端的,荀子察覺到人性屬於一種「素樸之資」,但是人的欲求若不加節制,即使人皆有成為聖賢的可能,也將導致社會的偏險悖亂,所以必須依禮來導正人欲,「化性起偽」。而荀子思想最具理性色彩的,當為對於心的看法,與對於天的觀察;有別於孟子的道德心,荀子講求認知義的心,也就是心具有主宰、知道的功能,對於事務的掌握,必須是一種「以類行雜、以一行萬」的統攝境界,而「虛壹而靜」的大清明,才能去除各種偏蔽、冷靜思考、掌握道義。荀子天論講求「天生人成」,要求以理智的態度掌理人事,並且以禮義的原則與方法彰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透過心性論所深化人在自我實踐的自主性,以及天論所彰顯人在宇宙中的能見度,禮論是整個人文化成思想的運行原則;禮的作用在「養、分、節」使民無所乏,有理可循並且截長補短、無所偏倚;其次是「禮義之統」能識綱紀而明統之理,是一切事類依據的原則;再次是「道貫」,以道貫作為應變的原則,即能夠以一持萬、以淺持博。 「禮治思想的內涵」主要包含禮治思想的特質以及目的。禮治思想包含了對人與規則的重視,荀子所謂「有治人,無治法」說明君子是治之源,而法是治之數,位階上人是高於法的;這樣的概念並非西方法政思想的「人治」,因為治人受到客觀禮義的「中庸」、「道貫」所約束,而這樣的概念雖然不是準確的「法治」,但是其所宣示尊重「規則」的「規則的道德」與尊重「人」的「德性的道德」,卻是禮治思想中具有全面性、整體性的考量。我們在這裡發現,「規則」雖是保障體制運行的一種機制,不過規則由人所制定,提昇人的品質與修養,才有可能使可操作的制度與理想的價值和諧並進。 最後則嘗試以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將禮治思想應用於現今社會。這一項命題得自於林毓生對於傳統與現代多方面的觀察,其認為傳統可經轉化而活絡於現代,不過據筆者的觀察,林毓生雖有肯定傳統的理念,但在落實的路數上卻流於崇拜西方,故筆者將荀子所提供的概念,試著將傳統的創造性轉化予以再思考。而基於對傳統資源的考量,現今民主社會已經可以用明顯的指標來加以評量一個國家是否民主,不過外在的指標始終是外在的框架,對於內在的人文素養,也就是「德性的道德」,即對制度的尊重、對理想的追求、對價值的追求,才是民主政治最核心的部分。因此,對於儒家所強調的「內聖外王」,應當是一種對於「人」與「制度」的同行並重,不應只是「由內聖必定開出外王」的單向思路,自宋明一代片面注重內在修養的理路,也許已經偏離如莊子等先秦思想家,對於內聖外王「皆源於一」的理想。而荀子禮治思想所提供的「盡倫」、「盡制」就是內聖外王的「既聖且王」。這一項命題,在現代民主社會更應該重新重視。
39

荀子的君道思想---兼論稷下黃老的道法思想

張世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古代政治體制是君主政治,所以對於「政治正當性」的討論,主要以君主為中心,這也是先秦諸子政治思想思辯的共通點。本文以君道思想作為研究中心,即在討論君主政治之「正當性」;換言之,即在討論「內聖外王」的古道術。荀子作為先秦最晚出的儒家學者,他提倡尊君、隆禮,重視禮義之治的落實,並且以禮義之統作為其學說之最終目的。荀子在「天人之分」、「性惡」以及「道」的討論,顯示出他與孔孟對君道問題的思辯重點並不相同,簡單的說:孔孟重「內聖」,而荀子重「外王」。 同時,荀子在天、道的討論上,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響,當時流行在稷下學宮的道家,主要是黃老學派,所以透過荀子禮法與稷下黃老道法思想的比較研究,發現兩者最大的共通點在追求道或者禮義以法的強制力展現,並將道法或禮法向社會制約的力量發展。也可以說延續老子的學說,從「道」向實際的「術」上面落實。同時為了達到「無為而治」的目的性,在君臣關係的討論,兩者都提倡「君無為而臣有為」的尚賢思想,並且在民本思想上所發揮,故荀子與稷下黃老的政治思想,不僅可以視為法家思想的過渡形式,更是儒道法三家的思想融合的先聲。 而荀子所討論的君主不可以片刻離開群體,即不可以離開群道、禮義之道,君主之所以被尊崇,就在於其「明分使群」的功能,荀子學說的討論也充滿目的論。荀子學說具有兩面性格,君主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考量必須是有所取捨,荀子企圖兼顧「道貫」與「應變」,卻也使得他的政治觀點產生衝突矛盾,例如在放伐暴君、義利、王霸、禪讓、法後王等問題上,由於政治的觀點有時相互矛盾,也增加荀子研究的困難。不過,由於荀子將君主與禮義之道二者合一,故所有的政治衝突最終的標準或裁判當是禮義與君主,但是,君主的權威是禮義施行之必然保證,增加君主的權威性以達治亂之效果,可以說是荀子在君道思想上最大的特色。 緒論 第一章 荀子生平及時代背景 第一節 荀子生平 第二節 荀子與稷下學宮 第三節 國大君威的時代 第二章 君道思想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天 論 第二節 性惡論 第三節 道 論 小 結 第三章 禮法與道法的距離 ---稷下黃老道法思想之影響 第一節 道論之比較 第二節 道法概念的差異 第三節 禮法與道法的共同目的性 小 結 第四章 君道思想的內涵 第一節 禮治思想與內聖外王 第二節 群的觀念與尊君思想 第三節 尚賢思想與君臣關係 第四節 民本思想與君民關係 第五節 國家理論與富國強兵 小 結 第五章 君道思想輻議 第一節 君德與君位 第二節 禪讓與擅讓 第三節 禮治與法治 第四節 兼利與功利 第五節 王霸與統一 小 結 結論 參考資料
40

華語道歉行為之社會語用分析 / Sociopragmatic analysis of apology in Mandarin Chinese

沈馥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了解華語中道歉言語行為的語碼形式之建構方式與使用規範。本研究以Searl(1969)的言語行為理論為基礎,配合Leech(1983)的禮貌原則、Grice(1975)的合作原則等,分析解釋不同的道歉用語在誠意程度與禮貌程度上之表現。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方式以及訪談做為研究工具,有效問卷總計48份,訪談人數8人。問卷調查的內容將道歉用語分為四大項目:「核心詞」、「導語」、「複合詞」(包括核心詞+導語、導語+核心詞、與導語+導語)。於情境設計下以「輕微冒犯」以及「嚴重冒犯」作為檢測分類,調查這些道歉用語誠意程度以及禮貌程度。 調查結果發現,使用者的性別、年齡、和教育程度對道歉用語的擇用不具顯著影響力,但冒犯事件的嚴重程度與道歉用語之間有顯著相關。研究結果歸結如下:(一) 「核心詞」單獨使用時,其誠意程度以及禮貌程度取決於字詞內容的遂行力量(Perlocutionary force),原則上,遂行力量越強,誠意程度與禮貌程度就越強;反之亦然。但是,道歉用語誠意程度與禮貌程度的表現會搭配冒犯情境的嚴重程度,不過低亦不過高。(二)於「複合詞」中,凡是含有「賠償」內容的導語,其誠意程度以及禮貌程度必定大於不含「賠償」內容的「複合詞」。(三)於道歉言語行為中,「複合詞」(包含「核心詞+導語」以及「雙重導語」)的誠意程度以及禮貌程度皆大於單獨使用「核心詞」或「導語」。(四)「核心詞+導語」與「導語+核心詞」在詞序上的不同,就誠意程度與禮貌程度而言,並無顯著差別。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對華語教學提出相關建議,建議華語教師進行道歉用語教學時,應教導學生語碼形式與語碼使用功能之間互為搭配的觀念。課堂中應提供學生道歉行為的社會語用原則,讓學生在進行道歉行為時,能擇用適當的語碼形式。

Page generated in 0.033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