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17
  • 109
  • 8
  • 7
  • Tagged with
  • 124
  • 124
  • 55
  • 24
  • 22
  • 22
  • 21
  • 21
  • 20
  • 20
  • 19
  • 19
  • 19
  • 19
  • 1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41

中醫脈診科學化研究:以時域分析法和血液共振理論為例 /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cientific Credentials of Chinese Pulse Diagnosis:Time Domain Analysis and Blood Resonance Theory as Example

陳智豪, CHEN, ZIH-H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乃是藉由現代中醫科學研究,進一步指出中醫科學化的可能性及其問題。由於中醫理論十分駁雜,筆者將焦點主要集中於中醫脈診之上,藉由汪叔游和王唯工的研究,來討論中醫脈診科學化的可能性和問題。 本論文進行方式,主要可分為兩個步驟,首先針對傳統中醫理論地位的問題加以討論,其次乃是針對現代中醫實驗。 在第一步驟中,筆者提出一個理論作為科學理論所必須符合的最低標準,即是科學化三原則,分別是:可落實原則、主體際性原則以及系統化原則。藉由科學化三原則筆者嘗試論證傳統中醫並非是科學理論或是經驗有效的理論,最多僅能將中醫醫療實踐視為經驗有效的醫療診斷技術。 在第二步驟中,筆者藉由汪叔游和王唯工的實驗,來討論其經驗上和概念上的問題。藉由兩人的研究,筆者將進一步指出中醫科學化的過程中,必須經過理論的重新建構,而不是僅在於累積客觀的經驗資料就可證實中醫理論。
42

食品安全事件的媒體再現──以Yahoo!奇摩新聞的「毒澱粉」報導以及其讀者評論為例 / Media Representation of Food Safety Issues: How the “Toxic Starch” Scandals were Covered and Commented on Yahoo! News

陳毓屏, Chen, Yu 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Yahoo!奇摩新聞》的毒澱粉報導以及其讀者評論為研究對象,研究重點分為兩大部分,第一是探討台灣媒體如何再現食品安全新聞,欲了解其風險訊息品質、可讀性表現,第二是探討讀者評論,並聚焦討論是否不同的讀者評論特色會有讀者互動溝通上的差異,而風險訊息品質的高低又是否會有讀者互動溝通上的不同。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分析《Yahoo!奇摩新聞》的毒澱粉報導以及其讀者評論,樣本蒐集以官方單位開始對事件發表聲明的日期為起始日(2013年5月13日),做出處置的階段為結束日(2013年6月21日)。 本研究發現台灣媒體報導食品安全新聞時,儘管會告知風險,但對報導注意度有益的表現形式不足,欠缺整理過的資訊,幾乎不會使用表格、流程圖等化繁為簡的方式解釋毒澱粉的危害或流向,也很少使用故事手法呈現報導;對報導理解度有益的部分則呈現出解釋力偏弱的情形,報導解釋專有名詞和關鍵概念的比例不高,也極少提供中英對照名詞;此外,也發現毒澱粉新聞提供的風險資訊中,質化資訊多於量化資訊,個人難以依其評估自身風險。 最後在探討新聞資訊精確度與讀者評論特色對讀者互動溝通相關性的部分,發現讀者評論才是影響互動的主要因素,「不禮貌的讀者評論」、「提及個人故事或經驗談的評論」以及「離題的評論」都較能引發讀者互動;新聞對讀者的互動則沒有顯著的影響。
43

科學工業園區運作績效之評估

史惠慈, SHI, HUI-C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我國技術升級過程中,科學工業園區(以下簡稱園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文採 用問卷調查及人員訪問法蒐集資料,評估園區的運作積效,並檢討其對工業升級與貿 易自由化的影響。 本文主要的發現有(1)園區對工業升級、貿易自由化有正的影響。(2)園區產品 偏向開發中及成長階段的產品,且委託區外加工件數較區外委託加工件數少。(3) 區外相關工業的技術水準無法配合園區的技術水平。(4)有經驗的操作員、工程師 及研究人員極端缺乏。(5)保稅倉庫及標準廠房的設計及數量上下不敷所需。 基於本研究之發現,園區管理局應:(1)對倉儲運輸、廠房興建等事項斟酌廠商所 需進行改善;(2)加強建教合作,協助廠商延攬人才,且不拘限國內,以使人才吸 引與人才培育同時進行;(3)與有關單位協商加速區外工業技術水準的提升;(4 )園區應朝向成為研究發展的基石與技術移轉的媒介進行,將大部份的產品製造及加 工委託區外辦理,以促進相關工業之發展,同時達到貿易自由化的目的。
44

我國企業應用管理會計其行為假設之研究

楊麗瑾, Yang, Li-J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 說明本論文研究問題背景、目的,研究範圍及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限 制。 第二章簡介管理會計之概念、範圍,行為科學的意義及二者間之關係。 第三章探討管理理論之過去的傳統理論及現在的組織理論,及其與管理會計之關聯。 第四章分析問題卷調查之結果。 第五章結論。 本論文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發函我國民營前五大製造業,以歸納出我國企業所應用 之管理會計制度,其隱涵之管理理論是傳統的理論抑現代組織理論。
45

論馬克斯恩格斯的科學觀和辯證法

李英明, Li, Ying-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言-討論歷史上的辯證法,馬、恩的認識論,科學觀的定義。 第二章 論馬、恩的辯證法 第三章 論馬、恩的科學觀 第四章 對馬、恩辯證法的批判 第五章 對馬、恩科學觀的批判 第六章 馬、恩科學觀和辯證法的總結 #2810469 #2810469
46

閱聽人對科學消息尋找輿逃避之研究

張雲屏, Zhang, Yun-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討閱聽人接觸有關癌症的消息後,是否會進一步尋求更詳盡的消息?如 果不再尋求,是否會逃避該類消息?這兩種極端的情況,與閱聽人的個人因素有何關 聯?閱聽人尋求或是逃避的動機為何?他們的動機強弱程度又如何? 本論文共壹冊,約五萬字,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第一節引言,第二節研究動機與 目的,第三節名詞詮釋;第二章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第一節理論基礎:一、效用理 論,二、一致理論,三、宿命觀,四、焦慮程度,五、動機,六、認知不和諧理論, 第二節研究假設;第三章研究設計與資料收集,第一節研究對象,第二節樣本選取, 第三節問卷設計,第四節預試及訪問,第五節統計方法;第四章研究結果與發現,共 分十小時;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47

認知發展學習環境與國中學生數理科學業成就之關係

黃雪玲, Huang, Xue-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共一冊,約三萬字,分五章: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科學教育的意義及研究範圍 第二節 科學教育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本文研究目的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認知發展與數理科學業成就之關係 第二節 學習環境與數理科學業成就之關係 第三節 性別、家長、職業及教育程度與數理科學業成就之關係 第三章 方法 第四章 結果 第五章 討論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認知發展、學習環境與數理科學業成就之關係,以國中二年級學生 約四百名為受試者。每人接受三種測驗,即皮亞傑認知發展紙筆測驗、學習環境量表 、國中成就測驗(數學、物理、化學三科)。用階梯式迴歸分析,以認知發展、學習 環境來預測其成就測驗成績。
48

發展生物科技產業聚落關鍵因素之探討

鄭居元, Cheng Chu-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要 台灣生物科技產業,近年來在政府大力推動下,投資金額、企業營收、就業率與新創公司數逐年成長。然而台灣生物科技水準與美歐日等先進國家相比,技術層次仍有待加強,而台灣生物科技產業發展,相較於美歐日等地區生物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仍屬於播種萌芽,逐漸起飛的階段。 台灣發展新興產業的關鍵因素:如人才、資金、技術等關鍵資源極為有限,因此若能藉由地理區域的集中,來凝聚上述有限的關鍵資源,或可加速台灣生物科技產業的發展。 本研究藉由實地參訪和個案研究;再輔以次級資料(公開文件)的蒐集、整理與分析,來探討生物科技產業聚落發展的關鍵因素。研究對象包括:美國的生物科技產業聚落(Philadelphia,New Haven,Boston,RTP、North Carolina)及歐洲瑞典的生物科技產業聚落(Stockholm / Uppsala,Gothenbrug,Malmo / Lund,Linkoping,Umea)等。 由於生物科技公司是生物科技產業聚落的構成主體,因此首先就企業經營管理的觀點,探討生物科技新創公司形成的關鍵因素;另就產業聚落發展的觀點,探討生物科技產業聚落發展的關鍵因素:如生產要素條件、相關與支援性產業、產業聚落的成長與回饋等;再探討生物科技產業聚落內,使得新事業源源不斷形成,產業聚落得以永續發展的機制;最後由先進國家生物科技產業聚落發展的經驗,對台灣地區發展生物科技產業聚落的政策意涵,提出相關建議。 經由本研究可以得到下列發現:生物科技新創公司最重要的生存方式,在於如何善用環境外部資源,來突破企業內部資源的有限性。而生物科技產業聚落不是無中生有,首先必須先存在大學及研究機構等專業化生產要素,才會設立科學園區或育成中心。大學及研究機構現有的研究領域,決定科學園區或育成中心的發展特色。生物科技公司是生物科技產業聚落的構成主體,而生物科技新創公司形成的機制(如種子基金的設置等)是產業聚落永續發展的驅動力量。種子基金、科學園區或育成中心分別為產業聚落發展重要的無形及有形的連結機制。 / Abstract The amount of investment, the revenues and the employment of firms, and the number of start-ups, within Taiwan biotechnology industry, promoted by the government, increased gradually. However, the level of biotechnology, compared with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seems still a lot to be upgraded. Moreover,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ed in Taiwan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 Therefore, the limited key resources such as talents, capital, technology, if can be concentrated in a specific region, then the emerging industry lik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may be developed faster. The study is, use of the field and case study, and the secondary data collected, to explore the key success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industry clusters. The cases studied include American biotechnology industry clusters, like Philadelphia, New Haven, Boston, RTP-North Carolina, and Sweden biotechnology industry clusters, like Stockholm-Uppsala, Gothenbrug, Malmo-Lund, Linkoping, Umea. Because the biotechnology firms ar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biotechnology industry clusters, it is first to explore the key success factors of the formations of new ven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uster development, it is to explore the key success factors of the formations of new clusters such as the production factors, the 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y, the growth and feedback of clusters. The mechanism about new ventures growing forever to sustain the clusters development is then explored.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thes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clusters development, the study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policy making on the biotechnology clusters development in Taiwan. From the study, there comes the following finding:The biotechnology ventures leverage the resources from the environment to overcome the limited resources within the firms. The biotechnology clusters can be happened nowhere. First, there will be existed some professional production factors such a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then come the science-park and incubator. The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def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ience-park and incubator. The mechanisms about the formation of new ventures such as the seed fund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s of biotechnology clusters. The seed fund or the science-park and incubator are the intangible or tangible linkage mechanisms about the formation of biotechnology clusters.
49

國科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網站使用研究

林惠玲, Lin, Huei-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係以「國科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STIC)」網站為例,針對其網站使用的情形加以探討,檢視與分析國內外科學技術資訊中心網站(國外個案為: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加拿大科學技術資訊局-CISTI、馬來西亞科技資訊中心-MASTIC,以及韓國科學技術資訊院-KISTI)的資訊架構及服務內涵;其次,並透過網站取用記錄,對STIC網站的使用進行分析,以瞭解其使用現況及不同使用者族群之資訊行為。 研究發現不同國家之科學技術資訊中心所提供的網站功能大致相同,均提供有(1) E-mail聯絡窗口、(2)網站地圖,及(3)站內檢索等基本功能;但資訊與服務內涵則建構於其核心業務之上,因其組織任務與業務取向而異,並以其組織目標為依歸,進行網站資訊的整合,而五個個案網站中所包含的共同資訊為:(1)機構介紹、(2)最新消息或新聞稿、(3)相關網站連結、(4)網站版權宣告,以及(5)資料庫服務。 綜觀本研究之科學技術資訊中心網站,在網站資訊架構方面,其所具備的共同特點為:(1)均為淺層式資訊架構,分類範圍廣而層次不深;(2)皆為模糊型組織,並以主題及任務導向為劃分依據;(3)均以其機構名稱之縮寫來為其網站URL命名;(4)都有提供條列式的網站地圖;(5)皆未利用網站索引功能,而且均缺乏完整的網站指引;(6)導覽系統標示都能完整涵蓋其網站內容,並以使用者所熟悉的語言標示;(7)標題、情境式連結及圖形標示系統的設計,均易於辨識;(8)都有提供基本的站內檢索功能。 另一方面,其相異之處則是:(1)國外科學技術資訊中心網站之導覽規劃均相當一致,而STIC網站則缺乏整合機制;(2)除了CISTI全站皆無使用頁框之外,其餘個案網站均或多或少有設計頁框;(3)只有KISTI、CISTI及MASTIC在網站標籤的規劃上是一致的;(4)不同於其他四個個案網站,JST主選單之網頁內容係利用目錄般的呈現方式;(5)STIC及CISTI將網站地圖之功能分別置於《關於科資》及《輔助導覽》主選項下;(6)除MASTIC之外,其餘四個網站之站內檢索皆能進行布林邏輯運算;在文字切截方面,則僅有CISTI及KISTI有辦法作此處理。 在STIC網站使用情況的部份,使用者大多利用搜尋引擎找到STIC網站,其所使用之搜尋關鍵字詞則集中在機構名稱(22.94%)、pdf相關(21.80%)、資料庫服務(15.00%)等三大類,而且以pdf相關字詞搜尋而來的使用者之單次瀏覽量通常不高,更是造成許多單次存取網頁的主要來源,顯見STIC網站在吸引目標使用者方面,仍有極大的進步空間,而且有許多潛在顧客有待開發。 STIC子網站使用概況分析方面,則發現使用者在《奈米創新網》及《CONCERT聯盟》此二子網站,呈現出相當截然不同的瀏覽行為,如就網站資訊架構面加以分析,可以清楚看出《奈米創新網》係以一致之導覽列進行該站資訊內容的統整,在設計上非常具有整合性;《CONCERT聯盟》則較缺乏整合性的規劃,而這可能就是造成使用者瀏覽行為差異的原因之一,可見網站資訊架構之良窳,對於網站流量造成一定程度之影響。 而就不同族群使用者之使用行為而言,本研究發現:(1)『學校單位』使用者不論在觸及數、網頁瀏覽數、造訪數或頻寬的流量,均高於『政府單位』及『非營利組織』;(2)『政府單位』使用者之重複造訪率,遠高於『學校單位』與『非營利組織』;(3)在平均每次造訪之網頁瀏覽數上,三者的差異不大;(4)此三類使用者之進站前停留網站頗為相似,大部份都是來自網路搜尋引擎,其次為直接連結;(5)各該族群的使用者習慣於利用與本身性質相似或自身組織的網站,進而透過網路連結前往所欲尋找的對象;(6)除STIC網站首頁外,『學校單位』使用者所使用的網頁集中在《CONCERT聯盟》、《奈米創新網》;『政府單位』為《科技政策智庫》、《生物技術資訊網》、《奈米創新網》,以及《CONCERT聯盟》;而『非營利組織』則是《科技政策智庫》、《生物技術資訊網》與《CONCERT聯盟》。 針對以上結論,就網站資訊架構網站資訊架構部份,本研究建議STIC網站未來規劃時,應該:(1)落實網站整體行銷的概念,提昇網站使用的質與量;(2)規劃整合性的網站導覽機制;(3)精簡首頁內容;(4)移除站內已無存在價值之舊網頁,以免使用者誤用;(5)統一規範網頁URL之命名;(6)儘量排除頁框的使用。而在網站取用記錄分析方面,則認為STIC網站可以:(1)以單一簽入服務功能與顧客關係管理作結合,提供客製化的服務機制;(2)藉由觀察網站資訊架構更動前後之網站取用記錄,檢測網站改版效果;(3)進行站內之搜尋關鍵字分析,瞭解使用者興趣所在;(4)透過整合性的導覽機制,吸引潛在使用者的駐留;(5)利用館合聯盟的運作,培養學生族群使用者,成為未來之忠實顧客;(6)為不同族群使用者設計符合其需求與瀏覽行為之導覽模式。
50

智慧資本衡量指標在績效評估之運用-以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為例

顏志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智慧資本衡量指標如何運用於績效評估上,透過文獻探討以及專家學者之意見,建立適當之智慧資本衡量指標,以作為本研究之績效評估指標,並以在科學園區內設廠之廠商為問卷發放對象,探討園區內廠商對於科學園區管理局所提供服務之評估。本文將科學園區提供之服務依照智慧資本構成要素分類為知識資本、組織資本與顧客資本深入探討,期望能瞭解廠商對於科學園區管理局提供服務之重要性、期望程度以及達成水準之看法。最後探討不同特性之廠商(產業別、所在園區、經營績效、規模、未來展望、依賴程度、是否在園區外另行設廠),是否影響其對於科學園區提供服務之重要性、期望程度與達成水準之看法。   研究結論發現,目前我國科學園區內的廠商普遍依然認為與組織資本相關之服務最為重要,例如園區能提供穩定的能源,其次為知識資本相關之服務,最後為顧客資本相關之服務。另外,本研究亦發現不同特性的廠商會影響其對於園區提供服務之重要性、期望程度與達成水準之看法。故,政府應深入探討不同特性廠商之需要,以提供一個良好的高科技產業發展之環境。 /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how to use the measurement indicators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to assess performance provided to firms by Science Park Administration. In addition, explored how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firms (industries, location, operation performance, size, future prospects and dependence) influenced the performance provided by Science Park Administratio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dicator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rgories including knowledge capital, organizational capital and customer capital. And the performance was assessed by three evaluation criteria: importance, expectations and achievement.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firms considered the the most important services provided by Science Park Administration was organizational capital-related sevices, followed by the knowledge capital-related services, and the last important is customer capital-related services.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also found that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firms will affect their views on sevices provided by Science Park Administration. Therefore, in order to provide a good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thoroughly investigate different firms’ need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Page generated in 0.0156 seconds